初二语文课外阅读试题库
八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训练50篇(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训练50篇(含答案)1.父亲的院落①父亲到城里来,几天之后,就腰酸腿痛,唉声叹气:“这哪是人住的啊,还不把人憋死?”说完不久,就回到了他的院落。
②父亲永远留恋着自己那三间瓦房,还有一个院子。
③父亲的院落在乡下,依然是矮墙,上面杂生着枯草;依然是三间瓦房,在夕阳下,扯出一缕袅袅的炊烟。
父亲坐在院落里,抽着烟,烤着火,间或咳嗽两声。
④在乡下的院子里,父亲才算找回了真实的自己。
他可以粗声武气地大笑,可以大声喊叫邻居来喝茶,可以找年龄相当的人谈今年的雨水和收成,可以打开鸡笼,大声吆喝着鸡;也可以对母亲高声说着今天要吃什么饭,放点地里长的大白菜,或者豆角。
⑤在小院里,父亲永远是个主人,而不是客人。
⑥春天来了,雨水一落,父亲就会在墙角空地上用棍子插些小洞,放进豆种,然后,沿墙一周插上篱笆。
不久,几场春雨飘落下来,父亲那些豆子,就会一颗颗破土而出,长出肥嫩的芽儿,顺着风长长,长高。
父亲从坡上回来,站在院子里,看着这些豆秧一根根顺着篱笆而上,伸长了身子,舒展着叶子,就会高兴得哈哈大笑,摸着胡茬:那种得意,就如面对自己的孙子一样。
⑦夏天之后,院子里,丝瓜拉成架,豆荚顺着篱笆爬上墙头。
做饭时,父亲会踩着凳子去摘,然后洗净了,交给母亲,放在锅里炒着。
在放了油的烧红了的锅里,豆角快活地发出“咝啦咝啦”的响声。
父亲坐在院子里,坐在豆棚瓜架下,轻轻地摇着蒲扇,摇出一院的清凉。
⑧到了秋天,院中的葡萄熟了,父亲会很认真地照看着,不许鸟雀啄食,让一颗颗葡萄珠圆玉润地鼓胀着,晶莹着,由小变大,由绿变紫,变灰。
这时,父亲总会打电话告诉我们,让我们回来吃葡萄。
⑨当然,一般情况下,我们是难以回家的。
不久,父亲就进城来了,拿着袋子,里面装着葡萄,一颗一颗,水灵而饱满。
等我们都回来了,父亲才拿出来,一串一串摆在桌上,摆得很慢,很细致,摆出一脸的成就感。
⑩冬天,父亲会感到寂寞,没有了瓜菜豆秧陪伴的父亲,坐在院子里,就像没有朋友聊天一样,显得形单影只,显得无奈和怅wăng。
初二语文课外阅读题及答案

初二语文课外阅读题及答案阅读题是语文考试中的一个常见题型。
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做好一些课外的阅读理解题也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初二语文课外阅读题目及其参考答案以供大家学习。
初二语文课外阅读题(一)①日本“3·11”9级大地震并引发强烈海啸,大量的房屋、汽车和各种残骸卷入太平洋,形成了一个长约111公里的“垃圾岛”。
研究人员估计,这个漂浮在海上的“垃圾岛”两年内会漂至夏威夷,3年后漂到美国西岸。
②其实,在日本地震和海啸导致大量垃圾卷入海洋之前,人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中的海洋上就已经漂浮着大量的海上垃圾。
2007年,美国科学家发现,太平洋上漂浮着一个巨大的“太平洋垃圾岛”,其面积有两个美国得克萨斯州那么大。
虽然后来有人认为其面积被过分夸大了,但其存在却是不争的事实。
③海洋垃圾不仅影响海洋景观,还可能威胁航行安全。
但更可怕的是,会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产生致使的影响,进而对海洋经济产生负面效应。
海洋垃圾已引起全球的高度重视,新加坡等发达国家正采取措施,尝试处理这一问题。
④由于海上垃圾大部分是塑料,所以处理海上垃圾首选办法应当是焚烧发电。
不过,海洋垃圾的焚烧也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
除了打捞、运输、搁置脱水外,还会遇到二恶英的排放问题。
由于塑料焚烧可产生大量的二恶英,会危及环境和生态,需要有特别能控制二恶英排放的高级焚化炉。
⑤海洋垃圾的另一个处理办法是建造人工岛屿。
1998年,新加坡政府在两个离岸的小岛实马高和西康之间建造了1公里长的岩石长堤,并分出了11个相互连接的海湾单元;;将单元里的海水抽干,排放好一层厚厚的塑料膜;然后将垃圾灰烬倾倒在这些单元里进行密封,防止泄漏。
至于垃圾中也那些不能燃烧和回收的材料,比如石棉,也被塑料密封并掩埋在泥土中。
此后,每个月都要对单元周围的海水取样检测,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发现任何单元有泄漏和污染海水的情况。
每当一个单元的垃圾填到二三米高时,就进行铺沙种草,然后再继续埋置垃圾。
八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试题

八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试题初中八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试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生物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细菌发电造福人类的时代。
②说起细菌发电,可以追溯到1910年。
英国植物学家利用铂作为电极放入大肠杆菌的培养液中,成功地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细菌电池。
1984年美国科学家设计出太空飞船使用的细菌电池,其电极的活性物质是宇航员的尿液和活细菌。
到了80年代末,细菌发电有了重大突破,英国科学家让细菌在电池组里分解分子,释放电子向阳极运动,从而产生电能。
操作时还在糖液中添加某些芳香化合物作为稀释液,来提高生物系统输送电子的能力。
与此同时,还要往电池里不断地充入空气,用以搅拌细菌培养液和氧化物质的混合物。
据计算,利用这种细菌电池发电,其效率可达40%,远远高于现在使用的电池的效率,且能持续数月之久。
即使这样,还有10%的潜力可挖掘。
③利用细菌发电原理,可以建立较大规模的细菌发电站。
计算表明,一个功率为1000千瓦的细菌发电站,仅需要10立方米体积的细菌培养液,每小时消耗200千克糖即可维持其运转发电。
这是一种不会污染环境的“绿色”’电站,而且技术发展后,完全可以用诸如锯末、秸秆、落叶等废有机物的水解物来代替糖液。
因此,细菌发电的前景十分诱人。
④现在,各个发达国家各显神通,在细菌发电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美国设计出一种综合细菌电池,里面的单细胞藻类可以利用太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糖,然后再让细菌利用这些糖来发电。
日本科学家同时将两种细菌放入电池的特种糖液中,让其中的一种细菌吞食糖浆产生醋酸和有机酸,而让另一种细菌将这些酸类转化成氢气,由氢气进入磷酸燃料电池发电。
⑤人们还惊奇地发现,细菌还具有捕捉太阳能并把它直接转化成电能的特异功能。
最近美国科学家在死海和大盐湖里找到一种嗜盐杆菌,它们含有一种紫色素,在把所接受的大约10%的阳光转化成化学物质时,即可产生电荷。
科学家们利用它们制造出一个小型实验性太阳能细菌电池,结果证明是可以用嗜盐性细菌来发电的,用盐代替糖,其成本就大大降低了。
初二阅读测试题目及答案

初二阅读测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文中内容,以下哪个选项最能概括文章主题?A.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B. 科技发展对人类的影响C.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D. 教育改革的必要性2. 文中提到的“绿色出行”指的是什么?A.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B. 骑自行车或步行C. 使用新能源汽车D. 减少不必要的出行3. 作者在文中提到了哪些传统文化元素?A. 京剧B. 书法C. 茶艺D. 所有选项4. 根据文中描述,以下哪项不是教育改革的措施?A. 增加实践课程B. 减少考试次数C. 延长上课时间D.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5. 文章中提到的“可持续发展”是指什么?A. 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平衡B. 只关注经济增长C. 只关注环境保护D. 经济增长与社会公平的平衡6. 以下哪项不是文中提到的科技创新成果?A. 人工智能B. 5G通信技术C. 量子计算D. 虚拟现实技术7. 文中提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哪些?A. 传统音乐B. 传统舞蹈C. 传统手工艺D. 所有选项8. 作者认为教育改革的最终目标是什么?A. 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B.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C. 增加学生的课外活动D. 减少学生的作业量9. 文中提到的“绿色建筑”具有哪些特点?A. 节能环保B. 智能控制C. 可持续性D. 所有选项10. 根据文中内容,以下哪项是作者提倡的生活方式?A. 过度消费B. 极简主义C. 奢侈浪费D. 随意丢弃垃圾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文中提到的“低碳生活”是指减少_______的排放,从而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2. 作者认为,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_______和_______相结合。
3. 教育改革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_______和_______。
4. 科技创新的目的是提高_______和改善_______。
5. 文中提到的“绿色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和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文中提到的环境保护措施有哪些?2. 作者认为传统文化应该如何传承和创新?3. 教育改革中,作者提倡哪些具体的改革措施?4. 科技创新对社会发展有哪些积极影响?四、阅读理解题(每题10分,共40分)1. 阅读文中关于环境保护的段落,分析作者的观点和论据。
初二语文阅读理解练习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初二语文阅读理解练习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初二语文阅读理解练习》的内容,具体内容:阅读题是考试里的重点内容。
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题目及其参考答案以供大家学习!(一)①天刚蒙蒙亮,父亲就挑着柴火和我上路了。
那时我刚到县城里上初中,父亲的负担...阅读题是考试里的重点内容。
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题目及其参考答案以供大家学习!(一)①天刚蒙蒙亮,父亲就挑着柴火和我上路了。
那时我刚到县城里上初中,父亲的负担因此更重了。
隆冬将近,父亲经常抽空上山砍柴,然后卖到县城,由此给我凑生活费以及学杂费。
每个周末。
我都会回家帮助父亲砍柴,然后周一凌晨再走二十里的山路到学校去。
这一次,因为我额外需要五元钱的竞赛费,所以父亲晚上又摸黑砍了一担柴,等到第二天早晨到县城卖掉后再把钱给我。
②"最近钱是越来越紧张了。
"父亲挑着担,边走边嘀咕。
自从到县城上学,这句话听了已经不下百遍了。
一阵阵轻微的冷风袭来,天渐渐亮了,山脊的轮廓越来越清晰。
有柔软的东西从空中飘下来,落在父亲的身上,疏忽就不见了。
忽然又有两片落到我的鼻尖上,用手一摸也没了,鼻尖只留下一点冰凉的酸。
抬头远望,雪花正从天而降,有些大一点的树叶上已经挂白了。
除了扁担的颤悠和我们轻重不一的脚步,山路静谧而空蒙。
③不知不觉间,县城到了。
④街上大部分的人家还没有开门。
父亲挑着担,带着我挨家挨户找买主。
由于担心耽误我上学,又怕柴火打湿了没人要,父亲走得很快,我能听到他的喘气声越来越大。
最后终于在一条弄堂里遇到了买柴人。
父亲卸下柴火,从那人手里接过一沓毛票,仔细地数了数,一共四元。
父亲说:"同志,我这担柴要五块钱哩。
""什么?昨天不还是四块吗?"那人瞟了一眼父亲。
"昨天是昨天,您没看我这担柴,比别人的要后重得多吗?"父亲小心翼翼地说。
"那我不管,都是四块钱,我又没让你搞这么厚重。
初二语文课外阅读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学科课外阅读试卷分值:100分时间:60分钟命题人:一﹑积累乐园:(每空格2分,共32分)1.《名人传》的作者是,他是20世纪享誉国际文坛的国现实主义作家。
是一位伟大的民主主义者和人道主义者,有“”之称,他的另外一部长篇小说获191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2. 是老舍的长篇代表作《骆驼祥子》中的一个人物形象。
这部作品描写来自农村的淳朴健壮的祥子,到北平谋生创业,次买车又次失去,并终于堕落到生活的谷底的故事。
是这部小说的基本线索。
3.罗曼•罗兰总结贝多芬的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雄心灵的箴言是。
4.青春时期的米开朗琪罗雕塑了一作,赢得洛朗•特梅迭西斯亲王的友谊和赏识。
5..使米开朗琪罗25岁一举成名的作品是,这件作品用年雕成,表现了他精神。
6、简·爱最擅长的的技能是 .7.、在桑菲尔德庄园,简·爱勇敢地宣布了对的爱。
8. 简·爱是找到第一份工作的方式是,工作是做的?9.使米开朗琪罗感到幻灭、绝望、意志破裂的情绪反映在和的新雕像中。
10.米开朗琪罗一生中唯一的一张别人的画像是,是她使米开朗琪罗决定完成的木雕模型。
11. 是米开朗琪罗在艺术上最后的失望。
12.托尔斯泰是国著名的文学巨匠,是他的成名作。
13.发刊于1863年的中篇小说是高加索的颂诗,也是托尔斯泰第一创作期最高的一座山峰。
14..《安娜•卡列尼娜》写于年月。
15. 1879——1882年,托尔斯泰写成的《忏悔录》是他的表白。
16. 是他艺术上的一种遗嘱,是他整个创作生涯中最后的也是最高的一峰。
17. ,得来全不费功夫. 18.人无千日好, . 19.惺惺惜惺惺, 20. ,平生机巧心灵。
二、阅读初体验:(12分)21.罗曼•罗兰在《米开朗琪罗传》中探索了这位艺术巨匠哪两方面的内容?(4分)22﹑“智扑擎天柱”中英雄好汉是谁?他的绰号是什么? (4分)23、骆驼在《骆驼祥子》中起什么作用?和祥子有什么外在和内在的关系?(4分)三、补全回目:(每空格1分,共15分)24.史大郎夜走华阴县,______拳打镇关西 25。
初二语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初二语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加强每一个练习题,对我们的学习是有帮助的。
初二的语文阅读练习题大家做过多少呢?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初二语文阅读练习题目及其参考答案以供大家学习!初二语文阅读练习题(一)①一个有权人,游清东陵的时候看上了那里两棵巨大的雪松。
他说:“我想买下这两棵树,价钱好商量。
”被商量的人面有难色,却不敢回绝,“那……好吧。
”他说。
很快,吊车与卡车就开进来了。
这时候,一个看陵人跑了过来。
他轮番抱着那两棵被选中的雪松,号啕大哭。
他说:“树啊树啊,叫我跟你们一起去死吧!”奉命挖树的人不屑地对看陵人说:“咋说是去死?它们是去享福哩!”看陵人说:“它们在这里待了一百多年了,一条条的根搭起来,到你们那里能打个来回。
它没受不了的罪,却有享不了的福啊!”说罢继续抱着那雪松号啕大哭。
突然,有眼尖的人指着雪松的树干说:“快看!树也哭了。
”人们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过去,果然,树干上正有一道垂挂的清泪。
挖树人登时吓得目瞪口呆,只好悻悻地离去了。
②讲这故事的人也是个看陵人的后代。
他说:“我不信雪松会哭。
那所谓的泪水,自然就是松脂了;可那个保树的人,流出的却是真泪水。
那么大的树,一挪准死,谁不明白这个理儿?你要真稀罕那树,就让它在自己老家好好活着,别一瞅见它长得好就生出占有的歹心。
我爸就说过:所有进城的大树,全都是城里人抢占的民女。
”③自打这惊心动魄的故事和这振聋发聩的说法进驻了我的心房,我就特别留意那些被“抢占的民女”。
④那苦命的“民女”可真苦啊。
为了能够苟延残喘地活下去,她们大都被截了肢。
那么粗的树干,却抱歉地顶着个极其寒酸的小小树冠,全然失却了她们在娘家时那副华贵的仪容。
她初恋的情人——鸟,可知她去向了何方?那曾在她怀中忘情地唱过情歌的美丽精灵如果碰巧飞临她的上空,还能认出面目全非、悲苦不堪的她么?⑤晚秋时节,我看见一辆卡车载着一棵法桐在高速公路上跑。
那粗壮的法桐无奈地躺着,根部的大土坨被草绳紧紧捆住。
在与法桐擦身而过的时候,我的心竟莫名颤抖起来——从今而后,那一抔土,就成了这棵法桐的“袖珍故乡”。
八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试题及答案一、阅读理解阅读以下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文章:《草房子》节选在那个遥远的小村庄里,有一座草房子,它坐落在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上。
草房子的主人是一个叫小强的男孩,他和父亲一起生活。
小强的父亲是个勤劳的农民,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小强也学着父亲的样子,努力地干活,希望有一天能够拥有自己的一片土地。
1. 文章中提到的草房子坐落在哪里?2. 草房子的主人是谁?3. 小强的父亲的职业是什么?4. 小强的父亲每天的作息时间是怎样的?5. 小强希望自己将来能够做到什么?二、词汇理解阅读下列句子,解释加粗的词语。
1. 他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2. 她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总是独树一帜。
3. 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帮助别人。
4. 这个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
三、完形填空阅读下面的短文,从括号内选择适当的选项填入空白处。
在那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小明(A. 决定 B. 犹豫)了很久,最终选择了去图书馆。
他知道那里有他(A. 期待 B. 害怕)已久的新书。
图书馆里,他(A. 仔细 B. 匆忙)地挑选着书籍,直到他找到了那本(A. 令人兴奋 B. 令人失望)的书。
四、短文改错阅读下面的短文,找出并改正其中的语法错误。
小明和小红是好朋友。
他们经常一起去公园玩。
有一天,他们去公园的时候,小红突然摔倒了,小明立刻跑过去,帮助她起来。
小红对小明说:“谢谢你,你真是一个好朋友。
”五、写作根据以下提示,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短文。
提示:描述你最喜欢的季节,并说明原因。
答案一、阅读理解1. 文章中提到的草房子坐落在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上。
2. 草房子的主人是小强。
3. 小强的父亲的职业是农民。
4. 小强的父亲每天的作息时间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5. 小强希望自己将来能够拥有自己的一片土地。
二、词汇理解1. 名列前茅:指名次排在最前面。
2. 独树一帜:比喻自成一家,与众不同。
3. 不厌其烦:形容耐心地做某事,不感到厌烦。
4. 显而易见:非常明显,容易看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语文课外阅读试题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试题库一、选择题1、朱赫来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也是保尔的引路人。
他教会了保尔()A、枪法B、英国拳法C、写作D手风琴2、因为用自己的身体掩护着犹太人,而被彼得留拉匪徒在头上削了一刀的是()A、朱赫来B、保尔C、谢廖沙D、阿尔焦姆3、瓦莉亚参加的是最危险的工作----()A、情报工作B、宣传工作C、后勤工作D、运输工作4、保尔在()期间和冬妮娅第一次重逢?A、筑路B、乘火车C、回乡探望母亲D、生病5、保尔走上革命道路的领路人是朱赫来,他没有经历过的事情是()A、作为波罗的海舰的一个水兵,久经狂风巨浪。
B、1915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称为坚强的布尔什维克。
C、教保尔西洋拳法。
D、因为维克托的告密,被彼得留拉匪徒逮捕关进了监狱。
6、保尔在牢中被切尔尼亚上校放走时,除了()都被放走了。
A、理发匠泽利采尔B、酿私酒的老太婆C、弄丢马的老头D、多林尼克7、筑路工程受到的第一次打击是在第三个星期里()A、下暴雨房屋倒塌B、天气酷寒土地成了冻土C、从城里开来的晚班火车没有带来面包D、遇到斜坡8、保尔在被炮弹炸伤出院后,起初住在()A、冬妮娅家B、自己家里C、丽达家里D、冬妮娅寄居的塔季亚娜家9、保尔从()的家里偷到了一把“曼利赫尔”自动手枪并把它藏在了砖窑里。
A、彼得留拉B、列辛斯基C、冬妮娅D、朱赫来10、保尔以()理由蒙混出了监狱呢?A、把哥萨克兵的一只旧马鞍子割一块下来做鞋底B、晚上十一点在镇子上走路。
C、住在他家里的人把马换钱买酒喝,把罪名硬加在他头上D、只是说了有人召集犹太人在给大头目写的请愿书上签名二、填空题1、在全俄代表大会上,丽达遇见了保尔,两人看见对方都特别高兴,保尔讲了自己发生的事情,还解释了几年前中断和丽达的友谊是因为2、苏维埃政权建立了,乌克兰共青团地方委员会建立起来了,红军攻占了小镇,不顾目前的阻拦,加入了红军,成为了一个。
3、保尔救了被逮捕的朱赫来,最先是被看见的,最终由告密。
4、保尔拉着马缰绳,正准备掉头回去的时候,那个加油的人突然直起身子,转过脸来。
就在这一瞬间,好像有谁把他从马身上推下来似的,他一下子跳到地上,喊道:5、“但是,新的敌人正在威胁着全城——铁路运输看着要瘫痪了,饥饿和寒冷就会接踵而来。
一切问题的解决都由木柴与粮食的供求来决定。
”这一段话选自,为下文情节做了铺垫。
6、因为将被保尔解救成功的朱赫来送走而入狱,后来成为了革委会主席。
7、故意弄坏了一个美国钻头而被开除了。
一个新的同志被吸收到团委会里来,担任。
他就是保尔·柯察金。
8、在旧书堆里,保尔找到一本叫作的小说。
他花了两个晚上阅读了它,又把它送回书橱里,跟高尔基的那些作品放在一起。
9、波兰领事馆乘坐的外交专车,电灯灭了。
保尔接到了去维修电路的紧急通知。
结果在一个车厢里遇到了以前的邻居。
10、保尔说:“人应该支配习惯,而决不应让习惯支配。
”,因此他决定改掉和这两个习惯。
11、“大头目”准备亲自检阅各部队,为迎接他,镇上一切准备就绪。
“大头目”是在检阅结束的时候,富有的木材商人勃卢夫斯坦把和献给了他,这是款待的象征。
12、保尔的上有一个被3寸厚的石头崩出的坑,当时躺了两个钟头就骑马走了。
这也为后来埋下了隐患。
13、“这些人是无价之宝,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是到筑路工地视察时所说。
14、当沙俄政府被推翻后,小镇的居民听到了、、新鲜的词语。
15、“我也没有想到你会这么……这么酸臭”,“现在你浑身已发出卫生球的味道了”,“说老实话,现在我已经我和你已经没什么可说了”这些话都是保尔对说的话。
16、保尔和几千个同他一样的战士们为建立本阶级的政权而斗争,他徒步走遍了乌克兰,只有两次离开过这革命的风暴。
第一次是,第二次是。
17、保尔意外地收到了母亲寄来的一封信,她有一位老朋友,而正是她的二女儿。
18、保尔的故乡是俄国的,保尔是出身,与铁匠是弟兄,和谢廖沙是姐弟关系。
三、简述题。
1、一个炮弹炸伤了保尔,他昏死了过去,一天、两天、三天……十三天,昏迷了十三天的保尔奇迹般地活了过来,是什么力量使他摆脱死亡?2、保尔对待冬妮娅的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3、“他像每个战士一样,已经把“我”字给忘了,只知道“我们”——他们说:我们团。
我们骑兵连,我们旅。
”从“我”到“我们”这个转变,说明了什么?从中可以看出保尔怎样的精神?4、“今天卫生列车送来了一批重伤员。
一个头部受伤的红军战士被安置在病房靠窗的病床上。
他只有十七岁。
”—《尼娜·弗拉基米罗夫娜日记》这个年仅十七岁的伤员是谁?他为什么会受伤?5、在革命之初,保尔身上有着怎样的缺点?由谁当他的老师负责指导?6、筑路期间,保尔经历了许多非人的困难与折磨。
但是,保尔也受到了来自身边人的帮助。
请试举一例说明。
7、“同志,对不起,木材是现成的,只是没有马车运输……”他停下来,用手帕擦了擦光秃的头顶,擦完之后,因好久找不到口袋,就急躁地把手帕塞公事包里。
“可是,您到底采取了什么办法去运输木材?要知道,自从哪些参加叛乱阴谋的负领导责任的专家们被捕之后,已经过了好长时间了。
”捷涅科从角落里说。
“我已经向铁路管理局报告了三次,”秃头转向他说,“没有运输工具,我有什么办法……”——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最终他们讨论的问题通过什么办法解决?由谁提出?8、保尔被神父开除后,做过哪些工作?在工作期间对保尔产生了哪些影响?9、保尔的哥哥阿尔焦姆先认识朱赫来,也饱尝底层劳动人民的艰辛,为什么没有在革命的烈火刚烧起来的时候就做布尔什维克?10、保尔的妻子是谁?她出身在一个怎样的家庭环境里?和保尔在一起后她产生了怎样的变化?11、保尔在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的情况下如何完成作品呢?对你现在的学习有何启示呢?12、“保尔精神”已经成为青少年永恒的人生精神坐标。
如果保尔入选了“感动世界”十大人物之一,请你给保尔·柯察金写一段颁奖词。
(不少于150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书中提到“你想让我把正规的打法教给你吗?”和“于是他就把英国拳法大致说了一遍,给保尔上了一课”所以选B。
注意:有的版本是西洋拳法。
)2、C(谢廖沙把犹太印刷工人藏在暗楼地窖里,回家的时候看见一个彼得留拉士兵很快就追上老犹太人,就冲到马前用身体掩护着那位老犹太人。
士兵并没有收住军刀的意思,他俯下身子顺势在这少年的长着淡黄色头发的头上削了一刀。
)3、A(瓦莉亚跟波军司令部的无线电报员保持联系,还被派到乡村里去做情报工作)4、D(尼娜日记中记载,保尔被炮弹碎片击中脑袋在医院治疗时,有两个姑娘探望了柯察金,一个就是冬妮娅另一个是塔季亚娜。
)5、D(虽然维克托的告密,但是朱赫来被多林尼克送到了安全的地方,而是保尔被捕入狱。
)6、A(彼得留拉检阅小镇时,切尔尼亚克上校误放了许多人,理发匠泽利采尔说有人召集犹太人给大头目的请愿书上签名所以没被放走。
)7、C(A不是暴雨只是秋雨,也没有使房屋倒塌;遇到的第一个困难面包没有送到,后来朱赫来决定连夜送去面包)8、D9、B10、A(B晚上十一点在镇子上走路的是老头子;C住在他家里的人把马换钱买酒喝,把罪名硬加在他头上的是弄丢马的男人;D只是说了有人召集犹太人在给大头目写的请愿书上签名是理发匠泽利采尔。
)二、填空题1、保尔按《牛虻》中主人公的方式在处理事情或者彻底献身于革命事业2、谢别托夫卡谢廖沙布尔什维克3、莉莎维克托4、阿尔焦姆哥哥5、《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筑路6、多林尼克7、菲金政治教育部长8、《斯巴达克》9、妮莉·列辛斯卡娅(律师的女儿)10、抽烟和骂人11、“大头目“是彼得留拉。
面包和食盐(款待的象征)12、脊柱双目失明、全身瘫痪13、朱赫来14、自由、平等、博爱15、冬妮娅16、大腿上受了伤在严寒的1920年2月染上了伤寒病17、阿莉比娜达雅18、乌克兰州阿尔焦姆瓦莉亚三、简答题1、他仍一心想着前线。
他对革命理想的无限忠诚,面对困难与挫折的钢铁般的意志,以及乐观向上的精神。
2、不信任、戒备、疑惧---希望见到她---信任---亲密心爱---冲突、疏远、破裂---厌恶3、说明保尔已经与群众融为一体了。
从中可以看出保尔团结群众的精神和忘我的工作态度。
4、保尔·柯察金。
和波兰军队的一次战斗中,被炮弹的碎片击中了脑袋。
5、还没有完全克服不守纪律的缺点,他只知道用奔放的情感去生活,而这种情感会使他走弯路的。
由丽达当他的指导员。
6、养路工的妻子拿了长筒套靴和一块厚布给保尔。
因为保尔的鞋子底已经烂掉,再也缝不起来了;丽达给他送了一件瑞典制的漂亮的黄面皮短大衣,立刻使他感到了温暖;朱赫来送给保尔一双毡靴,因为保尔的双脚生了冻疮。
7、朱赫来。
有一个办法,就是在三个月之内由博雅尔卡站筑一条窄轨铁路通到伐木场。
8、保尔被开除后,先后在车站餐厅烧热水,在发电厂做火夫。
在此期间,保尔耳闻目睹了俄国沙皇统治下的黑暗现实和底层劳动人民的辛苦,从而使保尔的斗争、反抗意识萌芽。
9、阿尔焦姆和朱赫来谈过许多次,但是当时他对党的认识是很肤浅的,还不够成熟,直到1920年才拿起了步枪。
后来,结婚生子,家事拖住了他。
10、达雅。
她的父亲专横、暴虐、心底狭窄,好吹毛求疵,扼杀任何主动精神,剥夺所有的自由。
由于他压制整个家庭,儿女们都十分厌恶他,他的妻子也十分讨厌他。
家庭生活很不愉快。
他们每天都在为鸡毛蒜皮的事情而吵闹生气。
在保尔的鼓励与引导下,达雅摆脱了这样的家庭和保尔搬到了很远的一个海边的小城去了。
不断进步,被选为市苏维埃的委员并且成为了预备党员。
11、用硬纸做的格子板使保尔写的字能成直行。
他写的每一件事、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必须记住,他常常不得不凭着记忆背诵整页。
三章小说原稿在寄回来的途中丢失了,加莉亚把保尔口述的内容记下来,他认为写的不好的时候就亲自动手重写。
最终寄出原稿得到了州委会的电报“小说很受赞赏。
即将出版,祝贺成功。
”启示言之有理即可。
12、示例:他是一个勇敢的革命战士,在那血与火的战争年代,他金戈铁马,血染疆场;他是一个刚毅的人民英雄,在与吞噬生命的病魔的搏斗中,他令死神望而却步,“起死回生”;他是一个无私的建设者,在亲情、爱情乃至生命面前,他把党和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他就是保尔·柯察金,早已将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鲁滨逊漂流记》试题库一、选择题。
1、书中描写了一个勇于挑战的冒险者,他流落荒岛28年,最终顽强地活了下来,这部作品的作者是()A、马克·吐温B、笛福C、斯威夫特D、高尔基2、鲁滨逊在荒岛上渡过了()年A、26年B、27年C、28年D、29年3、鲁滨逊给那个野人起的名字是()A、星期四B、星期五C、星期六D、星期天4、鲁滨逊在流落到无人岛之前在()生活A、巴西B、英国C、非洲D、美国5、在<<沦为奴隶>>中,鲁滨逊被留在了( )的家里做奴隶?A、种植园主B、商人C、葡萄牙船长D、海盗船长6、鲁滨逊上荒岛的第一年就病倒了,病得很重,后来他是怎么病好的?()A、祈祷上帝后病好了B、用烟草治好的C、吃鸟肉治好的D、药品治好的7.在荒岛上,鲁滨逊刚开始主要的食物是( ),由于担心弹药用完,他就把他们捉住饲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