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数字电视播出系统质量与服务解决方案

合集下载

IPTV主要技术及解决方案

IPTV主要技术及解决方案

IPTV主要技术及解决方案IPTV(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是一种基于互联网协议传输的数字电视服务,它利用Internet Protocol(IP)网络将电视节目、视频、音频和其他多媒体内容传输到用户的电视机或其他设备上。

IPTV提供了更加灵活和个性化的观看体验,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喜欢的节目,并且可以随时随地观看。

IPTV主要技术包括内容传输、编码和解码、网络传输、用户界面等方面的技术。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技术及其解决方案。

1. 内容传输技术内容传输是IPTV的核心技术之一。

在内容传输方面,主要有两种技术:单播和组播。

单播是指一对一的传输方式,每个用户都独立接收节目内容。

这种方式可以提供高质量的视频和音频,但是占用带宽较大。

解决方案可以是通过优化网络传输算法来提高传输效率,或者使用压缩技术减小数据量。

组播是指一对多的传输方式,节目内容只需传输一次,多个用户可以同时接收。

这种方式可以节省带宽,但是要求网络设备支持组播功能。

解决方案可以是使用组播协议,如IGMP(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来实现组播传输。

2. 编码和解码技术编码和解码是将视频和音频信号转换为数字数据和再转换为可视和可听的信号的过程。

在IPTV中,常用的编码和解码技术有H.264和MPEG-4。

H.264是一种高效的视频压缩标准,它可以在保持高质量的情况下减小视频数据的大小。

解决方案可以是使用H.264编码器和解码器来实现高效的视频传输。

MPEG-4是一种多媒体压缩标准,它可以将视频、音频和其他多媒体内容压缩为较小的文件大小。

解决方案可以是使用MPEG-4编码器和解码器来实现多媒体内容的传输和播放。

3. 网络传输技术网络传输是将内容从服务器传输到用户设备的过程。

在网络传输方面,主要有两种技术:广域网(WAN)和局域网(LAN)。

广域网是指跨越较大地理范围的网络,如Internet。

IPTV主要技术及解决方案

IPTV主要技术及解决方案

IPTV主要技术及解决方案引言概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设备的普及,IPTV(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作为一种新兴的视频传输方式,正逐渐成为人们的主要选择。

IPTV通过互联网协议传输视频内容,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高清晰度的观看体验。

本文将介绍IPTV 的主要技术和解决方案,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这一技术。

一、网络传输技术1.1 IP协议:IPTV采用IP协议传输视频内容,通过网络将视频数据分割成小包进行传输,保证数据的快速、稳定传输。

1.2 QoS技术:为了确保视频内容的高清晰度和流畅性,IPTV使用QoS(Quality of Service)技术,对网络带宽进行优化,提高视频传输的质量。

1.3 多播技术:IPTV利用多播技术,将视频内容同时传输给多个用户,减少网络拥堵,提高视频播放效率。

二、视频编码技术2.1 H.264编码:IPTV主要采用H.264编码技术,将视频内容进行压缩,减小数据量,提高传输效率。

2.2 HEVC编码:随着4K、8K视频的普及,IPTV开始采用HEVC(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编码技术,提高视频质量,减少带宽占用。

2.3 音视频同步技术:IPTV通过音视频同步技术,确保视频画面和声音的同步播放,提升用户观看体验。

三、内容分发技术3.1 CDN技术:IPTV使用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技术,将视频内容分发到全球各地的服务器上,减少视频加载时间,提高用户观看体验。

3.2 P2P技术:为了降低服务器负载和成本,IPTV采用P2P(Peer-to-Peer)技术,让用户之间共享视频内容,提高内容分发效率。

3.3 缓存技术:IPTV利用缓存技术,将热门视频内容存储在用户设备或网络节点上,减少网络传输时间,提高视频播放速度。

四、用户体验优化技术4.1 交互式界面:IPTV提供交互式界面,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观看内容,提高用户体验。

IPTV主要技术及解决方案

IPTV主要技术及解决方案

IPTV主要技术及解决方案引言概述:IPTV(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是一种基于IP网络传输的互联网电视技术,它通过互联网将电视节目传送到用户的电视机上。

IPTV主要技术及解决方案包括网络传输技术、视频编码技术、内容分发技术、用户体验技术和内容保护技术。

本文将从这五个方面详细介绍IPTV的主要技术及解决方案。

一、网络传输技术:1.1 IP协议:IPTV使用IP协议进行数据传输,将电视节目打包成IP数据包通过互联网传输,实现了实时的视频流传输。

1.2 QoS技术:为了保证IPTV的视频质量,需要使用QoS(Quality of Service)技术来提供稳定的网络传输服务,包括带宽管理、流量控制和延迟控制等。

1.3 多播技术:为了减少网络带宽的占用,IPTV使用多播技术将视频流同时传送给多个用户,提高了网络传输效率。

二、视频编码技术:2.1 H.264编码:H.264是一种高效的视频编码标准,它能够将视频压缩至更小的数据量,同时保持较高的视频质量,适合于IPTV的实时传输需求。

2.2 HEVC编码:HEVC(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是一种更先进的视频编码标准,相比于H.264,它能够进一步减小视频的数据量,提供更高的视频质量。

2.3 实时编码技术:为了满足IPTV实时传输的需求,需要使用实时编码技术,将视频流实时压缩和解压缩,以保证用户能够实时观看电视节目。

三、内容分发技术:3.1 CDN技术: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是一种内容分发网络技术,它通过在全球部署服务器节点,将内容缓存到离用户最近的服务器上,提高了内容传输的速度和稳定性。

3.2 P2P技术:P2P(Peer-to-Peer)技术是一种点对点的内容分发技术,它可以将视频流从一个用户传输到另一个用户,减少了对中心服务器的依赖,提高了内容的可扩展性。

IPTV解决方案

IPTV解决方案

IPTV解决方案IPTV(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是一种基于互联网协议的电视传输技术,它通过将电视节目、视频和其他媒体内容传输到用户的电视机上,实现了数字化、交互化和个性化的电视体验。

为了提供稳定、高质量的IPTV服务,需要一个完善的解决方案来支持整个系统的运行。

一、系统架构在设计IPTV解决方案时,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关键组件:1. IPTV服务器:作为整个系统的核心,负责存储和管理视频内容、频道列表、用户信息等。

它需要具备高性能、高可靠性和可扩展性,以满足大规模用户同时观看的需求。

2. 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用于实现视频内容的分发,将视频流传输到用户所在的地理位置,以确保低延迟和高质量的观看体验。

CDN需要具备全球覆盖、高速传输和智能负载均衡等特性。

3. 用户终端设备:包括电视机、机顶盒、智能手机等,用于接收和播放IPTV内容。

终端设备需要支持相应的解码器和播放器,并能够与服务器进行通信,以获取频道列表、定阅节目等。

4. 定阅管理系统:用于管理用户的定阅信息、账户信息和付费信息等。

它需要提供用户注册、登录、定阅、退订等功能,并与服务器进行实时同步,以确保用户享受到正确的服务。

二、功能特性一个完善的IPTV解决方案应该具备以下功能特性:1. 多屏互动:用户可以在不同的终端设备上观看同一频道或者不同频道的节目,实现多屏互动的观看体验。

2. 时移播放:用户可以随时暂停、回放和快进节目,以便根据个人需求自由控制观看进度。

3. 点播服务: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和观看特定的节目或者视频内容,实现个性化的点播服务。

4. 频道定阅: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定阅特定的频道,以便在节目更新时自动收到通知并观看。

5. 账户管理:用户可以注册、登录和管理自己的账户信息,包括个人资料、定阅信息和付费信息等。

6. 多语言支持:系统应该提供多语言界面和字幕选项,以满足不同用户的语言需求。

IPTV解决方案

IPTV解决方案

IPTV解决方案引言概述: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IPTV(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作为一种新兴的数字电视传输方式,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的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

IPTV解决方案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个性化和多样化的电视节目选择,同时也为电视运营商带来了更高的收益和更好的服务质量。

本文将介绍IPTV解决方案的五个关键部份,包括网络架构、内容传输、用户界面、内容管理和安全保障。

一、网络架构:1.1 IP网络基础设施:IPTV解决方案的基础是建立一个强大而稳定的IP网络,以保证高质量的视频传输。

这包括网络设备的选购和配置,网络拓扑的设计以及网络带宽的规划和管理。

1.2 多播技术:为了实现大规模的视频传输,IPTV解决方案通常采用多播技术。

多播技术可以将视频流同时传输给多个用户,减少网络带宽的占用,提高传输效率。

1.3 网络优化和负载均衡:为了提供流畅的视频播放体验,IPTV解决方案需要对网络进行优化和负载均衡。

这包括对网络延迟、丢包率等指标进行监控和调整,以确保视频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内容传输:2.1 视频编码和压缩:在IPTV解决方案中,视频信号需要经过编码和压缩,以减少数据量并提高传输效率。

常用的视频编码标准包括H.264和HEVC等,而压缩算法则可以通过调整压缩比例来平衡视频质量和传输速度。

2.2 流媒体传输协议:为了实现实时的视频传输,IPTV解决方案通常采用流媒体传输协议,如RTSP(Real-Time Streaming Protocol)和RTMP(Real-TimeMessaging Protocol)。

这些协议可以将视频流切分为小的数据包,并通过网络传输到用户设备上进行解码和播放。

2.3 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技术:为了提高视频传输的速度和稳定性,IPTV解决方案可以利用CDN技术。

CDN可以将视频内容缓存到离用户较近的服务器上,减少网络延迟和拥塞,提高视频播放的质量和速度。

IPTV主要技术及解决方案

IPTV主要技术及解决方案

IPTV主要技术及解决方案IPTV(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是一种通过互联网协议传输电视节目的新兴技术。

它利用互联网基础设施传输音视频数据,为用户提供丰富的电视节目、视频点播、互动服务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IPTV的主要技术和解决方案。

一、IPTV的主要技术1. IP协议IPTV采用IP协议传输音视频数据,利用IP协议的高效、可靠和灵活性,实现了音视频数据的传输和分发。

IP协议是互联网的核心协议,它能够将数据分组进行传输,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实时性。

2. 流媒体技术IPTV使用流媒体技术传输音视频数据。

流媒体技术将音视频数据分割成小的数据包,通过网络传输,并在接收端进行实时解码和播放。

流媒体技术能够根据网络带宽和接收端的处理能力动态调整数据的传输速率,保证音视频的连续播放和观看体验。

3. 多播技术为了提高音视频数据的传输效率,IPTV采用了多播技术。

多播技术能够将一份音视频数据同时传输给多个用户,减少网络带宽的占用。

在多播技术中,音视频数据只需要在网络中传输一次,然后通过网络中的路由器复制到多个用户的终端设备上。

4. 编码技术IPTV使用编码技术将音视频数据进行压缩和编码,减小数据的大小,提高传输效率。

常用的音视频编码技术包括H.264、H.265等。

这些编码技术能够在保证音视频质量的同时,减小数据的传输量,节省网络带宽。

二、IPTV的解决方案1. 网络基础设施IPTV的实现需要一个稳定、高速的网络基础设施。

这包括宽带接入网络、核心路由器、交换机等。

宽带接入网络提供用户接入互联网的能力,核心路由器和交换机负责数据的传输和交换。

2. 服务器系统IPTV的服务器系统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负责存储和分发音视频数据。

服务器系统需要具备高性能、高可靠性和可扩展性。

它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不同的音视频节目和服务。

3. 客户端设备用户观看IPTV节目需要使用特定的客户端设备。

这些设备可以是智能电视、机顶盒、手机、平板电脑等。

IPTV主要技术及解决方案

IPTV主要技术及解决方案

IPTV主要技术及解决方案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IPTV(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作为一种新型的数字视频传输方式,正在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

IPTV主要技术及解决方案是实现IPTV服务的关键,下面将从不同角度对IPTV主要技术及解决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一、IPTV主要技术1.1 网络传输技术IPTV使用Internet Protocol(IP)作为传输协议,通过网络将视频信号传输到用户终端。

其中,网络传输技术包括IP包封装、传输协议选择等内容。

1.2 视频编码技术视频编码技术是将视频信号进行压缩编码,以减少数据量,提高传输效率。

常用的视频编码标准包括H.264、H.265等。

1.3 多媒体流处理技术在IPTV系统中,多媒体流处理技术可以实现视频、音频、数据等多种媒体流的传输和处理,确保用户能够流畅观看视频。

二、IPTV解决方案2.1 网络建设为了实现高质量的IPTV服务,需要建设高速、稳定的网络基础设施,确保视频信号能够快速、稳定地传输到用户终端。

2.2 服务器端解决方案在IPTV系统中,服务器端解决方案包括内容管理、用户认证、订购管理等功能,确保用户能够方便地访问和享受IPTV服务。

2.3 用户终端设备用户终端设备是IPTV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终端设备需要支持不同的视频编码标准和解码能力,以保证用户能够流畅观看视频。

三、IPTV主要技术和解决方案的优势3.1 高清晰度通过高效的视频编码技术和网络传输技术,IPTV能够提供高清晰度的视频画面,使用户能够享受更加清晰、逼真的视听体验。

3.2 个性化服务IPTV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喜好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视频内容推荐和订购服务,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3.3 互动性通过IPTV系统,用户可以参与互动节目、投票、点播视频等活动,增强用户参与感和娱乐体验。

四、IPTV主要技术和解决方案的挑战4.1 网络带宽IPTV需要大量的网络带宽支持,特别是在高清视频传输时,需要更大的带宽来保证视频的流畅传输。

IPTV解决方案

IPTV解决方案

IPTV解决方案一、背景介绍IPTV(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是一种通过互联网传输电视节目的技术,它能够提供更丰富的电视节目内容和更高的观看体验。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带宽的提升,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选择IPTV作为他们的电视娱乐方式。

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我们公司开辟了一套全面的IPTV解决方案,旨在提供稳定、高质量的IPTV服务。

二、解决方案概述我们的IPTV解决方案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份:1. 基础设施建设为了实现高质量的IPTV服务,我们首先需要搭建一套完善的基础设施。

这包括建立高速稳定的互联网接入网络,部署强大的服务器集群以及建立高效的内容分发网络(CDN)。

通过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我们可以确保IPTV服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内容获取与管理为了提供丰富多样的电视节目内容,我们与各大电视台、制片公司和内容提供商进行合作,获取他们的授权内容。

同时,我们还开辟了一套强大的内容管理系统,用于对获取到的内容进行分类、存储和管理。

通过这套系统,我们可以实现对电视节目的灵便调度和管理,确保用户能够随时随地观看到他们想要的节目。

3. 用户终端设备为了让用户能够方便地观看IPTV节目,我们提供了多种终端设备供用户选择。

这些设备包括智能电视、机顶盒、手机、平板电脑等。

用户只需要连接这些设备到互联网,下载我们的IPTV应用程序,就可以轻松地观看电视节目。

4. 用户体验优化我们注重用户的观看体验,通过技术手段不断优化用户界面和交互方式,提升用户对IPTV的满意度。

我们的应用程序提供了直观友好的用户界面,支持个性化推荐和搜索功能,让用户能够更快地找到他们感兴趣的节目。

同时,我们还提供了高清、流畅的视频播放,确保用户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观看体验。

5. 客户支持与维护为了保证用户的权益,我们提供了全天候的客户支持服务。

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电话、邮件或者在线聊天与我们的客服人员取得联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P数字电视播出系统质量与服务解决方案【摘要】本文以江苏省姜堰市广播电视台的播出监测系统为例,阐述有线运营商如何在全IP化数字电视前端系统上建立内容、服务质量的监测平台,以及前端图像质量监测的相关指标。

【关键词】IP数字电视播出系统MDI前端监测为了应对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大网络技术融合的趋势,江苏省姜堰市广播电视台在2010年建设了全IP化数字电视播出系统。

该系统具有视频数字化、传输双向IP化、收视(听)互动化和个性化等技术特点,是一个包括多层面技术在内的综合技术体系。

为确保该系统能够对节目的内容、安全、质量、服务等监测信号及时进行采集和处理,确保图像压缩编码和图像质量经过监测后图像质量更为清晰,姜堰广电同步建设了一套全IP化的监测保障系统。

该系统以基于传统广电DVB平台的码流及物理层的监测为基础,借鉴电信IPTV网络系统码流层与传输网络的监测,可从内容、安全、质量、服务4个方面确保节目的稳定播出。

节目内容监测1三大监测手段节目内容监测包括针对接收信源的监测以及播出信号的监测,具体涉及以下三大监测手段:传输质量监测。

其主要监测承载网中信号传输产生的延时、抖动和丢包。

播出服务监测。

它属于日志管理系统,包括预防性的监测以及对网络进行优化;同时它还是IP监测系统的中央网络管理平台,支持简单的网络管理协议,可通过SNMP协议发布报警。

压缩编码及图像质量监测。

压缩编码分析软件可以对压缩编码器的效率、压缩质量直接进行分析;图像质量分析系统可以对压缩编码的图像质量做实时的分析。

以上三大监测手段可以对节目内容主动监测,形成一个7×24小时的实时监测与分析管理机制,而不是等到问题出现后再对故障进行测试分析。

2实现方法姜堰广电作为县级市的运营商,节目信源是通过不同方式从节目内容商手中获取,包括从江苏省广电的省干网获得的DWDM IP信号,通过SDH平台传输的本地节目内容,以及本地编码节目等。

信号格式包括Ts overIP码流、本地SDI基带信号以及通过本地模拟信号编码器编码后的ASI信号,节目信源的质量决定了IPTV系统播出的节目质量。

另外,前端服务质量监测还表现在对播出的监测,rrS码流通过UDP的方式打包并在前端IP网络中传输,所以需要监测系统可以在IP层面上对TS码流进行监测,以保证节目播出的质量和服务。

监测点分为信源监测和播出监测两大方式(如图1所示)。

其一,在信源的监测方面主要针对江苏省干线网络DWDM传输的Ts Over IP进行信号监测,其中,码流监测可以针对不同的编码方式如MPEG2 TS OVERIP以及高清信号MPEG4 Ts OVER IP的传输码流进行监测,监测内容包括带宽、PCR抖动、TR 101 290的三级报警监测,从而确保节目的质量、安全和服务。

对信源的监测采用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方式是实时码流监测,包括对关键的TS流信源进行监测,另一种方式是可以通过IP组播切换的方式从交换机上通过IGMP协议的JOIN/LEAVE进行监测,从而对重要节目的码流,以及次要的码流进行轮询监测。

其二,江苏省广电系统技术体系数字电视的播出方式有两种:一种方式是广播信号的传输和接收通过QAM调制后进入HFC网络,用户通过DVB-C机顶盒接收;另一种方式是点播前端系统采用IP方式播出,终端通过IPQAM进行解调。

目前广播监测和点播监测有两种监测方式:广播方式及点播方式。

其中,广播方式的监测(如图2所示)是通过在组播源核心交换机(路由器)的端口镜像中抽取传输内容进行监测;点播监测目前在国际上主要是采用Video Over IP+TS监测的组合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对核心交换机数千个并发流进行测试并报警,虽然姜堰市目前的系统中还不具备此功能,但已规划并希望在二期系统的扩容中实现。

综上所述,实际监测解决方案需要根据运营商的具体营运模式来实现。

3功能和指标要求安全监测功能:●传输码流验证(防止非法信号的侵入以及码流身份的识别)。

传输码流验证是一种防止非法信号侵入的方法,由客户自行捕捉正确播出的传输流,包括TS 流ID、服务层数量、服务商名称、复用器最大最小带宽、CA状态、所有PID信息和服务种类等共18项基本信息。

传输码流验证可以将这些基本信息保存到系统内部并作为参考模板,进行安全监测时,将正在播出的码流与参考模板的码流进行比较,如果有不一致的地方,系统将发出报警信号。

●播出的安全监测(确保CA安全性)。

安全监测系统可以对ECM、EMM信息进行监测,在OCV功能中确认ECM、EMM信息的存在,如果信息丢失将发出报警信号,并且在带宽测试中判断ECM的CW变化周期,如果超过时间CW未被刷新,系统将及时报警。

内容及服务质量的监测功能:●码流复用带宽的监测。

其可以实时监测复用节目内容所占用的带宽,以及每个PID的带宽。

当节目源丢失、占用带宽溢出或带宽的范围超出设定门限值时,系统将发出报警信号并且进行错误日志记录或SNMP报警。

同时对有效值、当前值、TS流中每路节目的码率和所占带宽的比率、PSI/SI中每个PES的码率、空包率和其它数据码率的每个PID进行监测,并能通过圆饼图、坐标图、列表等方式进行察看。

●TR 101 290的监测报警。

TR 101 290的监测报警可以同时监测三级报警中的每一级报警,包括信号丢失、同步错误、包结构错误、PCR错误,以及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内收到应该收到的表格等,每个监测内容都可以由客户设定,从而减少误报警的发生,同样也可以触发不同的报警方式,将报警值进行存储或发送到信号网关平台。

每项错误的报警都有统计数据,包括这些错误的频率和次数,甚至可以选择监测PID、PCR等错误,减少误报率的发生。

●IP数据广播的显示。

该系统可以检测到IP数据广播,显示数据广播的PID值、发送数据的IP地址、接收数据的IP地址、服务器端口地址、封装包的数目、占用的带宽信息,以及数据广播占用总带宽的信息。

支持不同的数据广播方式或是客户自定义的数据广播形式;支持DCM、DG等所有数据广播的方式(如果是私有协议可以通过图3 TDL表格解析来实现)。

●对自定义表格的解析、监测、报警。

对TS流的表单进行解析,采用XML语法对用户全部开放。

允许客户对任意的私有信息表格进行编程解析,并且系统会对表格进行校验,出现不符合DVB语法规范的部分,系统给予报警。

●PID包间隔抖动信息的监测。

该系统可以对所有PSI/SI信息、所有PID包括音视频等作包间隔抖动的监测。

包间抖动信息的监测虽然不在DVB标准中,但是当包间隔的抖动值过大时,会导致图像质量的变化,造成马赛克或者是局部马赛克现象,而当通过设定包间隔抖动所下面以2010年3月江苏广电系统的总前端与姜堰广电分前端的分配网络输出端的测试报告为例,说明MDI在IP视频网络中的运用。

测试点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省网前端测试点为A,县市网终端测试点为D。

测试指标:DF Avg为网络延迟率的平均值,其采样时间为测试时间段内的平均值;DF平均值应小于等于9。

DF MAX为网络延迟率的最大值,其中DF最大值应该小于等于9。

ML为媒体(视频)丢包率,作为IP数据传输丢包率小于3%即可,但是在广播级的播出要求下,ML的丢包率应为0。

IFR Avg,为IP流的平均带宽(Mbit),采样时间为整个测试时间段内的平均值。

Pkts Arr,Avg,为包到达时间的平均值(ms),其采样时间段为整个测试时间段。

NU Avg,为网络占用率(输入带宽为100Mbit/sec,所以单位为%),所以当输入流量为1.6Mb时,其NUAvg应该为1.6%。

根据IETF作为Mpeg over IP测试规范草案,并由IQ公司提出的MDL指标中所规定的DF,ML参数即通过对以上的参数测算后得到,并可以整体反映出Mpegover IP的性能(见表1)。

总前端测试数据分析:前端测试数据显示,前端输出DF延迟率的平均值在近12小时的纪录中为6.7-6.8,属于合理范围。

而ITU提出的默认理想值在9以内。

通过12小时纪录,劲爆体育的DF最大值为7,535,在9以内,属于合理范围内。

而东方卫视的最大值曾经多次出现瞬间随机的7.9左右,数值小于9,也属于合理范围内。

ML丢包率都为0,说明没有丢包。

Package Arr,平均值都在6.57左右,说明曾经出现过较大的延时,但都为瞬间发生,对平均的包计收时间未造成过大影响。

Nu Avg,流带宽利用率都为1.67,说明传输流基本稳定。

综合以上数据分析得出,由于UDP打包后到核心交换机之间未经过其他传输设备,所以测试值基本反映了江苏省广电前端的播出状态。

其判断依据是东方卫视的基本带宽等参数相当稳定,基本没有波动,而且我们同时采样了其他频道12小时的监测数据,并未出现类似随机瞬间的DF波动,这说明测试点的核心交换机端口以及数据交换都正常。

播出端测试数据分析:由于姜堰广电的播出前端到省总前端经过了约300公里的省干线传输、泰州市前端的预处理,以及姜堰本市系统的处理,及多重路由的交换,所以DF平均值都大于前端的测试值(本测试进行了约12小时的数据采样)。

DF MAX值显示姜堰广电播出的前端数据采样测量(劲爆体育和东方卫视)出现最大的延时达10.955。

将其与前一天12小时总前端的测试记录相比后发现,在总前端输出正常的情况下,通道的路由路径中会带来瞬间的随机延迟。

在如此大的延迟率情况下,监视器是否出现静帧及马赛克现象,取决于接收端IP STB缓冲区的大小。

丢包率为0说明所有接收端的视频包未有丢失。

通过IFR和NU的采样值发现前端平均带宽为3.6M,与县市播出节目实际平均带宽基本相同。

而整条链路中未进行统计复用等码率修正计算,这说明总前端与姜堰播出系统的图像质量相同。

传输包的抖动测试反映出前端与终端包间隔一致,正是这种包与包到达时间的统计,反映了实际运营中系统的稳定性。

MPEG视频传输流通过常规以太网打包,通过网络交换到达目标节点时,都会有一定时序上的失真。

这些失真是由于包和包之间的时序,与发送源和源之间的时序不同所造成的。

例如,包在网络中产生的延时现象(如图6所示),第一组包到达时比它们在传输前的延时要短;第二组包到达时比它们在传输前的延时要长。

通过与理想状态下包的时序对比就能测算出包的抖动情况。

接收机(IP解码器)要以正常码流速率来显示视频图像就必须通过缓冲区来调节输入的速率时序,而缓冲区需要足够空间来存储接收的数据,并确保接收机在播出视频图像时将延时过长的数据包存储起来。

显然,这将与系统设计产生矛盾:一方面需要足够的内存缓冲来处理网络延时,而另外一方面过大的内存缓冲区会造成视频播放时更长时间的延迟。

因此,一个固定的缓冲区就一定会有调节网络抖动的一个最大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