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微型计算机(正式)
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3篇

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第一篇:微型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微型计算机是计算机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本文将介绍微型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一、微型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微型计算机(Microcomputer),又称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微机等,是一种小型计算机。
它的特点是微小、轻便、省电,通常只由一个或几个芯片组成,可用于个人、家庭、企事业单位和科研单位的计算机应用。
目前,微型计算机已成为计算机行业的主流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类计算机应用领域。
二、微型计算机发展历程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单片机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芯片技术得到极大的发展,单片机技术应运而生。
单片机是一种将中央处理器、内存、计时器、输入输出接口等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的微型计算机。
这种微型计算机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成本低等特点,适用于诸如时钟、计算器、温度控制器等应用场合。
2. 微型计算机诞生阶段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微型计算机正式诞生,这个阶段也被称为微型计算机元年。
1974年,因特尔公司推出了16位微处理器8086,为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到20世纪80年代,微型计算机开始普及,形成了以IBM PC、AppleII等为代表的个人计算机市场。
3. 个人计算机成熟阶段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因特尔公司推出了80286和80386微处理器,这使得个人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大大加快。
同时,微软公司也推出了操作系统Windows,使得个人计算机的使用更加方便。
这个阶段也被称为个人计算机成熟的阶段,个人计算机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的计算机产品,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4. 多媒体时代阶段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计算机应运而生。
这类计算机具备高分辨率、高色彩、高音质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视频编辑、游戏娱乐、网络多媒体等领域。
计算机的类型

计算机的类型摘要:自从计算机发明以来,计算机就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进步更新,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已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计算机,本文主要阐述了各种不同的计算机类型以及其演变和功能。
关键词:超级计算机大中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超级小型计算机计算机工作站嵌入式计算机仿生的生物计算机二进制的非线性量子计算机光子计算机混合计算机智能计算机单片计算机正文:计算机(computer / calculation machine)是总称,一般在学术性或正式场使用。
在通常用语中,计算机一般指电子计算机中用的个人电脑。
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按照指令对各种数据和信息进行自动加工和处理的电子设备。
它由多个零配件组成,如中央处理器、主板、内存、电源、显卡等。
接收、处理和提供数据的一种装置,通常由输入输出设备、存储器、运算和逻辑部件以及控制器组成;有模拟式、数字式及混合式三种类型。
随着工业的发展,计算机产业也经历了从电子管数字计算机到晶体管计算机,再到后来的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以及目前大规模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再其四个不同时期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类型的计算机,主要有超级计算机,大.中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工作站,微型及三级,移动计算机和嵌入式计算机,以及目前出现的生物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等1.超级计算机(英文:Super Computer),指在计算速度或容量上领先世界的电子计算机。
它的体系设计和运作机制都与人们日常使用的个人电脑有很大区别。
现有的超级计算机运算速度大都可以达到每秒兆(万亿,非百万)次以上。
因此无论在运算力及速度都是全球顶尖。
超级计算机的含义随计算机业界的发展而发生变化。
早期的控制数据公司机器可达十倍速于竞争对手,但仍然是比较原始的标量处理器。
到了1970年代,大部分超级计算机就已经是矢量处理器了,很多是新晋者自行开发的廉价处理器来攻占市场。
1980年代初期,业界开始转向大规模并行运算系统,这时的超级计算机由成千上万的普通处理器所组成。
计算机概念、用途与分类(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概念、用途与分类(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目标】简要了解计算机概念、发展过程;掌握计算机的类型;掌握计算机的特点及其关联性质;掌握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学习模式】认真阅读材料,思考并笔记关键知识点。
【知识网络图】一、什么是计算机所谓计算机,从广义上讲是指能够帮助人们进行数据计算和信息处理的设备。
然而,随着信息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对计算机的理解也发生了很多变化。
今天,人们提到的计算机都是指电子计算机系统,也就是指能够完成具体的计算任务和信息处理任务的、一套完整的电子计算机系统。
一般简称为计算机。
对一个计算机系统来说,要完成特定的计算和信息处理任务,都离不开具体的、由复杂的电子元件组成的计算机硬件,更离不开为实现特定任务而编制的程序和操作软件。
因此,尽管现有的计算机系统在规模、大小、复杂程度及功能强弱方面种类繁多,但为完成其信息处理功能,任何一个计算机系统都必须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
可以说,计算机的硬件系统是计算任务赖以完成的物质基础,而软件系统则是计算机系统的灵魂。
其关系可简单地以图1-1表示。
用户图1-1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硬件是指组成计算机系统的各种物理装置和设备,它们是由各种客观存在的电子元件、集成电路器件按一定的要求组合起来构成的。
可以这么说,计算机硬件系统是由分别具备一定功能的电子元件按照一定的规则有机组织起来的一个组合体,是摸得着、看得见的装置和设备。
这些装置和设备完成接收数据、存储数据执行处理、输出信息的功能。
直观地看,一台独立的微机主要包括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客观存在的器件。
可以说,计算机硬件只是一些电子元件装配起来的机器,是电子线路,是金属和半导体元件的组合体。
没有配备任何软件的计算机,通常称为裸机。
一般用户对裸机束手无策,所以,在一般的计算机用户手中,没有软件的计算机就是一堆废物。
真正给计算机生命、赋予它数据处理能力,充分发挥计算机系统效率的是一组组的程序,这些程序及其有关资料和说明统称为软件。
计算机分类

计算机的种类很多,而且分类的方法也很多。
有些分法是在专业人员中使用的,例如我们用I代表“指令流”,用D代表“数据流”,用S表示“单”,用M表示“多”。
于是就可以把系统分成:SISD、SIMD、MISD、MIMD共四种。
根据计算机分类的演变过程和近期可能的发展趋势,国外通常把计算机分为6大类:(1)超级计算机或称巨型机超级计算机通常是指最大、最快、最贵的计算机。
例如目前世界上运行最快的超级机速度为每秒1704亿次浮点运算。
生产巨型机的公司有美国的Cray公司、TMC公司,日本的富士通公司、日立公司等。
我国研制的银河机也属于巨型机,银河1号为亿次机,银河2号为十亿次机。
(2)小超级机或称小巨型机小超级机又称桌上型超级电脑,它想使巨型机缩小成个人机的大小,或者使个人机具有超级电脑的性能。
典型产品有美国Convex公司的C-1,C-2,C-3等;Alliant公司的FX系列等。
(3)大型主机它包括我们通常所说的大、中型计算机。
这是在微型机出现之前最主要的计算模式,即把大型主机放在计算中心的玻璃机房中,用户要上机就必须去计算中心的端上工作。
大型主机经历了批处理阶段、分时处理阶段,进入了分散处理与集中管理的阶段。
IBM公司一直在大型主机市场处于霸主地位,DEC、富士通、日立、NEC也生产大型主机。
不过随着微机与网络的迅速发展,大型主机正在走下坡路。
我们许多计算中心的大机器正在被高档微机群取代。
(4)小型机由于大型主机价格昂贵,操作复杂,只有大企业大单位才能买得起。
在集成电路推动下,60年代DEC推出一系列小型机,如PDP-11系列、VAX-11系列。
HP有1000、3000系列等。
通常小型机用于部门计算。
同样它也受到高档微机的挑战。
(5)工作站工作站与高档微机之间的界限并不十分明确,而且高性能工作站正接近小型机、甚至接近低端主机。
但是,工作站毕竟有它明显的特征:使用大屏幕、高分辨率的显示器;有大容量的内外存储器,而且大都具有网络功能。
第1章 微型计算机简介

1.2.3 微型计算机的结构形式
1.台式个人微机 最初的个人微机都是台式的,至今这仍是它的主 要形式。如图1-18所示。
2.便携式个人微机 便携式个人微机又称笔记本电脑,如图1-19 所示。
2002年11月,微软在全球推出Tablet PC(平 板计算机)后,其他厂商也纷纷推出自己 的Tablet PC。图1-20所示是几款Tablet PC。
4.比尔· 盖茨与微软公司 1955年10月28日,比尔· 盖茨(Bill Gates)出 生于美国华盛顿州的西雅图。 1975年,比尔· 盖茨只是一个不到19岁的大 学生,他主动与罗伯茨联系,与保罗· 艾伦 一起用了几周的时间,设计出了用于“牛 郎星”的BASIC解释程序。 1975年7月成立了微软(Microsoft)公司, 简称MS,专门从事微机软件的开发。
1.3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微机系统的组成,通常是先分成硬件和软 件两大部分,然后再根据每一部分功能进 一步划分,如图1-21所示。
1.3.1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构仍然是按照冯· 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提出的“存储程序方式”原理设计的, 故称为冯· 诺依曼计算机。其基本思想是,计算机 至少应具备以下5种部件才能完成用户所需的基本 功能。 输入设备。 存储器。 运算器。 输出设备。 控制器。
1987年,推出MacⅡ机,其CPU采用摩托罗拉的32 位MC68020,CPU速度为16MHz,运算速度达到 2MIPS(百万条指令每秒)。它的新型总线结构 使其总线速度可与工作站相媲美,而10倍于当时 的PC/AT机(16位的286微机)。Mac II机如图1-3 所示。
认识微型计算机正式3篇

认识微型计算机正式篇一:微型计算机的定义、发展和分类微型计算机,指体积小、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的个人计算机。
其主要特点为:使用微型芯片作为计算核心;使用微型操作系统作为软件支持;使用键盘与显示器进行输入和输出;使用外部存储设备进行数据的保存与读取等。
现代微型计算机发展至今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当时美国的英特尔公司在开发8080微处理器时,首次推出了个人计算机。
而IBM在1981年推出的IBM PC则成为了微型计算机的先驱。
此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微型计算机的综合性能和性价比不断提高,使用范围也逐渐扩大。
根据其处理器的位数可以将微型计算机分为16位机、32位机和64位机,其中64位机目前主要应用于高端服务器和工作站等领域。
根据其形态可以将微型计算机分为台式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单板机等。
台式机性能强劲,拓展性高;笔记本电脑便于携带和移动;平板电脑则更为轻便,操作也更为简单;单板机通常是用于特定领域的计算设备。
经过多年的发展,微型计算机的应用场景已经十分广泛,无处不在。
它在教育、娱乐、办公、生产等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篇二: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微型计算机通常由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卡、声卡、光驱等硬件组成。
其中,中央处理器是微型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决定着微型计算机的计算速度和性能。
CPU是微型计算机的“大脑”,它负责处理微型计算机的所有任务。
CPU的主频数决定了它的运行速度,而CPU的核心数决定了它的多任务处理能力。
当前常见的CPU主频数一般在3GHz左右,而核心数则有单核、双核、四核、八核等不同规格。
内存是存储数据的地方,它存储了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是CPU临时存储数据的地方。
内存的容量对计算机的性能有着很大的影响。
内存的容量可以通过增加内存条的数量和容量来扩充。
硬盘是存储数据的地方,它通常分为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两种类型。
计算机的组成和发展

电脑的组成和发展平常所说的电脑是个人计算机的形象叫法,是一种微型计算机。
从字面上就可看出,电脑可以用来替代甚至增加人脑的部分功能。
至今为止,除电脑以外的所有机器都是用来帮助、取代人类体力劳动的工具,是对有形物体进行加工,或对不同的物理量进行转换,只有电脑是用来对各种信息进行整理,从而替代人类的部分脑力劳动。
电脑的功能非常强大,可以说,只有人想不到的,没有电脑做不到的。
这是因为人的大脑只有一个,而电脑是由无数个人的大脑共同研究出来的。
一、电脑的组成电脑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
1、硬件电脑中看得见摸得着的都称为硬件,主要分为中央处理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
从外观上看主要有主机箱、键盘和显示器;从逻辑功能上看,可以分为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个部分,一般地又把运算器和控制器合称为中央处理器。
运算器能进行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
存储器不仅能存放数据,而且也能存放指令。
控制器能自动执行指令。
操作人员通过输入、输出设备和主机进行通信。
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来表示指令和数据。
(1)中央处理器CPUCPU即中央处理器,它是计算机的大脑,计算机的运算、控制都是由它来处理的。
它的发展非常迅速,从最初的8088到奔腾486、586,现在已经发展到双核甚至四核,用迅驰技术装备的笔记本电脑,使用户脱离缆线的约束,真正做到在移动中进行工作、学习、休闲。
全世界99%的CPU都是英特尔和AMD公司的产品,中国最近才制造出“龙芯一号”。
CPU是中央处理器的英文缩写,它是计算机的运算控制中心,是计算机中集成度最高、最贵重的一块芯片。
它是由几千~几千万个晶体管组成的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芯片。
计算机所有数据的加工处理都是在CPU中完成的。
CPU还负责发出控制信号,使计算机的各个部件协调一致地工作。
(2)存储器存储器是电脑的记忆细胞,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
存储器分为内存和外存。
内部存储器:内存指CPU可以随时直接存取的存储器,一般容量很小,虽然容量小,但电脑的速度与它有很大关系。
认识微型计算机(正式)通用课件

声卡可分为集成声卡和独立声卡两种类型,其中独立声卡具有更好的声 音处理性能。
声卡性能决定了计算机的声音输出质量和音频处理能力,因此选择一款 高性能的声卡至关重要。
网卡
网卡是微型计算机中用于连接网络的专 用硬件。
网卡可分为有线网卡和无线网卡两种类 型,其中无线网卡可以提供更方便的网
络连接方式。
网卡性能决定了计算机的网络连接速度 和质量,因此选择一款高性能的网卡至
微型计算机的未来发展
人工智能与微型计算机的结合
人工智能技术
微型计算机将集成更多的人工智 能技术,如机器学习、自然语言 处理等,使其具备更强大的数据 处理和学习能力。
智能家居
微型计算机将成为智能家居的核 心,连接和控制各种智能设备, 提供更为便捷和智能化的家居生 活体验。
量子计算与微型计算机的结合
由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 备等部分组成。
特点
具有较高的计算速度、数据处理和信 息存储能力,广泛应用于办公自动化 、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图像处理、 人工智能等领域。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01
02
03
04
第一代
1971年,以Intel公司生产的 4004微处理器芯片为标志,
主要用于工业控制。
第二代
数据处理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处理已经成为各行各业 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微型计算机在数据处理方面发挥 了重要作用。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一一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文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 终呈现发布的良好效果单击此4*25}
数据处理利用微型计算机的存储和计算能力,对大量 数据进行高效处理,为决策提供支持,提高工作效率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主板系统单元
• 内存 内存又称内存储器或主存储器,一般采用半导体存储 单元,包括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 和高速缓存(Cache)。 内存容量的基本单位是字节(B),一个字节由8位 二进制数组成, 1KB=1024B, 1MB=1024KB, 1GB=1024MB ……
认识主板系统单元
认识外存储器
• U盘(也称USB盘或闪盘) 一种可移动的存储设备,采用闪存芯片 为存储介质,使用USB接口,读取速度比较 快,可即插即用。
认识外存储器
• 硬盘 (1)硬盘。与硬盘驱动器封装在一起,是 最重要的外部存储设备,用于存储数据、 程序及数据的交换与暂存。硬盘的主要性 能指标有容量、读写速度、接口类型、数 据缓存以及转速等。容量单位为GB,接 口类型分为IDE、SATA、SCSI和光纤 通道。
认识主板与外部设备的接口
• 微型计算机接口 显示器接口、音频接口、网口等。 • USB接口 优点如下: 1. 可以热拔插(安全删除硬件) 2. 携带方便 3. 标准统一 4. 可以连接多个设备
认识外存储器
• 外存储器 外存储器,又称外存或辅存,主要存 放长期使用的系统文件、应用程序、用户程 序、文档和数据等。 外存储器包括硬盘存储器、光盘存储 器以及移动存储器等。
ROM中的信息只能读出,一般不能写入,即 使机器掉电,这些数据也不会丢失。ROM中的信 息是在制造ROM的时候就被存入并永久保存, ROM一般用于存放计算机的基本程序和数据,如 BIOS ROM。 RAM中的信息既可以读取,也可以写入。当 机器电源关闭时,存于其中的数据就会丢失。常 见内存条有DDR2和DDR3等类型。
U盘
U盘是一种可移动的存储设备, 它采用当前先进的闪存芯片为存储介 质。
U盘使用USB接口,读取速度比较快。U盘 是一种即插即用装置,只要插入计算机的US B接口,就能检测到,并把它视为新的磁盘驱 动器。目前U盘容量一般在4-8G,有的U 盘容量已经达到64G.
计算机基础知识——硬盘
硬盘 硬盘与一盘驱动器封装在一起,一 般安装在主机箱内。 硬盘是计算机最重要的外部 存储设备,用于存储数据、程序 及数据的交换与暂存。 主要性能指标: 容量 、读写速度、接口类型、数据缓存、 读写速度以及转速 目前主流
认识主板系统单元
1. 主板的结构
扩展卡插 槽
外部设备 接口
CPU插槽
内存条插槽 电源接口
CPU
内存
认识系统主板单元
• CPU(中央处理器):由逻辑运算单元、 控制单元和存储单元组成。CPU有很多 重要的参数,表示CPU的性能。 1. 主频。也叫时钟频率,单位:MHz,表 示CPU运算速度。 2. 外频。CPU基准频率,单位:MHz,决 定主板的运行速度。 3. 倍频系数。 CPU主频=外频×倍频系数
认识外存储器
• 光盘与光盘驱动器 光盘存储器是利用光学方式进行读写 信息的存储设备,主要由光盘和光盘驱动器 组成。光盘是存储信息的介质,光盘按用途 可分为只读型光盘和可重写型光盘。
认识外存储器
只读型光盘包括: • CD-ROM、DVD-ROM:由厂家预先写入 数据,用户不能修改。 • CD-R、DVD-R:由用户写入信息,写一 次后将永久保存在光盘上不可修改。 可重写型光盘可反复擦写,如CD-RW
序 号
1
名称
主机箱
作
用
序 名称 号
① 音频 I/O USB 插座
作
用
主机外壳,用于固定 主机的各个部件,并 对其保护。 通过文字或图形方式 输出计算机产生的结 果。
这个部位的一个插孔输出 声音,另一个插孔输入声 音。 该插孔既可以输出数据, 又可输入数据。
2
显示器
②
3
4 5 6
音响(音 频设备)算机
本节任务
1. 2. 3. 4. 认识微型计算机的组成 认识主板系统单元 认识主板与外部设备的接口 认识外存储器
认识微型计算机的组成
一套微型计算机由主机、显 示器、键盘、鼠标等部件构成。
认识微型计算机的组成
2 1 ⑤ 3 4
④
③ ② ① 6 5
表1-4组成微型计算机系统的部件名称和作用
认识系统主板单元
4. CPU的位和字长。 位是计算机处理的二进制数的基 本单位,1个“0”或者“1”代表1位。 字长是指CPU在单位时间内能一 次处理的二进制数的位数。 5. 缓存。它的结构和大小对CPU速度的影响 非常大。缓存可分为一级缓存,二级缓存, 三级缓存。 6. 封装形式。 7. 多核心。单芯片多处理器
容量:320G以上
接口类型:IDE、SATA、SCSI和光纤通道 数据缓存:16~32M
转速:7200rpm
计算机基础知识——光盘与光驱
光盘存储器是利用光学方式进行读 写信息的存储设备,主要由光盘和关盘 驱动器组成。 按用途可以分为只读型光盘和可重写型 光盘两种。 只读型光盘包括CD-ROM、DVD-ROM和只写一次型 CD-R、DVD-R,前者由厂家预先写入数据,用户不能 修改,主要用于存储文献和不需要修改的信息;后 者可以由用户写入信息,写入一次将永久保存。
认识主板系统单元
• 主板 主板又称为主机板、系统板或母板。 上面一般安装有BIOS芯片、I/O控制芯片、 键盘和面板控制开关接口、指示灯插接件、扩充 插槽、主板及拓展卡的直流电源供电插接件等元 件。
认识主板系统单元
主板上的总线是连接CPU和计算机上 各种器件的一组信号线,总线用来在各部件 之间传递数据和信息。总线按功能分为三类: 1. 控制类总线(CB):用来发送CPU命令信号 到存储器或I/O; 2. 地址总线(AB):由CPU向存储器传送地址 3. 数据总线(DB):CPU、存储器和I/O之间的 数据传送通道。
通过声音输出计算机 处理的结果。
向纸上输出计算机处 理的结果。 用以进行光标定位和 某些特定输入。 向计算机输入信息, 用于人机对话。
③
④ ⑤
复位 键
电源 开关 光驱
按该按钮可以重新启动计 算机。
按该按钮可以启动计算机 。 打开该处托盘放入光盘。
计算机系统组成
认识主板系统单元
主机是安装在主机箱内 所有部件的统一整体,主机 中最重要的部件基本都集中 在主板上。打开主机箱盖板, 可以看到主机结构。
微型计算机主板与外设接口
键盘接口
数字式音频输出接口 (同轴输出接口) 网线接口
USB接口 USB接口
1394接口 数字式音频输出接口 (光纤输出接口 )
E-SATA
微型计算机主板与外设接口
DIV接口 鼠标接口 网线接口
键盘接口
VGA接口
USB接口
音频接口
认识外存储器
光盘
硬盘
U盘
光驱
计算机基础知识——U盘
认识外存储器
• IDE和SATA接口硬盘用于家用产品中, 也部分应用于服务器; • SCSI非专门硬盘接口,具有应用范围广、 多任务、带宽大、CPU占用率低以及热 拔插等优点,但价格较高,主要应用于 服务器。 • 光纤通道只用在高端服务器上,价格昂 贵。
认识外存储器
(2)移动硬盘。 多采用USB、IEEE 1394等接口,便于拔 插,具有便携性。读写模式与标准IDE硬 盘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