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学基础知识点

合集下载

幼儿教育学基础知识点

幼儿教育学基础知识点

幼稚教育學基礎知識點第一章幼稚教育的產生和發展第一節幼稚教育的概念和意義一、廣義的教育(概念 15 頁):這裡的教育包括了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範圍很廣,一般稱為廣的教育。

二、學校的獨特結構和功能,使其成為近代以來教育活動中的核心部分,在各種教育中貣著(示範)和(主導)的作用。

三、幼稚教育(概念):對 3-6 歲年齡階段的幼兒所實施的教育就稱為幼稚教育。

從廣義上說,凡是能夠影響幼兒身體成長和認知、情感、性格等心理各方面發展的活動都是幼稚教育,而狹義的幼稚教育則指幼稚園教育。

幼稚教育學是教育學的一個分支,它專門研究 3-6 歲幼兒的教育,探索其特點和規律。

四、幼稚教育的意義:(簡答和論述)(一)促進生長發育,提高身體素質;(二)開發大腦潛力,促進智力發展;(三)發展個性,促進人格的健康發展;(四)培育美感,促進想像力、創造性的發展;總而言之,幼稚教育擔負著促進幼兒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重任。

五、敏感期(概念)幼兒期是語言、形狀知覺、音感等發展的敏感期。

我們把這個階段稱為敏感期。

第二節幼稚教育事業的產生和發展一、幼稚教育機構的產生1、學校誕生時間:幼稚教育機構首先在歐洲誕生,最值得一提的是由英國空想社會主義者歐文於 1816 年創辦的幼兒學校,最初出現的幼稚教育機構多由一些慈善家、工業家舉辦,實質上不過的慈善性質的社會福冺機構而已。

2、德國幼稚教育家福祿培爾被世界譽為“幼兒之父”,是他創辦了世界上第一個幼稚園。

(遊戲)是幼兒的主要活動,幼兒通過他特製的玩具-——(“恩物”)來學習。

3、我國幼稚教育機構:我國自己創辦的第一所幼稚教育機構,是1903 年湖北武昌創辦的湖北幼稚園。

當時的這些幼稚教育機構完全抄襲日本,顯示出半封建半殖民地教育的特點。

4、幼稚園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尖銳抨擊的三種大病:一是外國病,二是花錢病,三是富貴病。

5、1989 年 8 月,國家教委制定發佈了《幼稚園管理條例》,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經國務院批准頒發的第一個幼稚教育法規。

幼儿教育学重点知识点幼儿教育学基础重点知识整理

幼儿教育学重点知识点幼儿教育学基础重点知识整理

幼儿教育学重点知识点幼儿教育学基础重点知识整理幼儿教育学重点知识点整理幼儿教育学是研究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学科。

在幼儿教育学的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以便能够更好地理解幼儿教育的本质和方法。

下面将对幼儿教育学的基础重点知识进行整理。

一、幼儿发展理论幼儿发展理论是幼儿教育学的基础,它主要研究幼儿从出生到6岁期间的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会发展。

其中,有几个重要的幼儿发展理论需要我们重点关注。

1.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是瑞士的心理学家,他提出了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

根据他的理论,幼儿的认知发展可以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

在幼儿教育中,我们要根据幼儿的认知发展阶段,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帮助幼儿发展认知能力。

2. 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维果茨基是苏联的心理学家,他提出了社会文化理论,认为社会环境对幼儿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他强调了一对一的教学和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也提出了“区域性近期发展区间”的概念,用来描述幼儿能够在一位成年人的指导下完成的任务。

3. 阿德勒个性心理学阿德勒是奥地利的心理学家,他提出了个性心理学,强调个体的社会利益和社会关系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在幼儿教育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幼儿的社会意识和合作精神,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二、幼儿教学方法幼儿教学方法是指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教学手段和策略。

在幼儿教育学中,有几个重要的教学方法需要我们了解。

1. 游戏教学法游戏是幼儿成长和学习的重要方式,通过游戏教学可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幼儿教育中,我们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要,设计丰富多样的游戏活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2. 实践教学法实践教学是指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来进行教学。

幼儿是通过感官来获取信息的,通过实践教学可以使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幼儿教育中,我们要尽量提供各类实践机会,让幼儿亲身参与其中,积极探索和学习。

3. 分组教学法幼儿对于知识的接受和理解能力有差异,在教学中采用分组教学可以更好地满足幼儿的个体差异。

幼儿园教育基础知识

幼儿园教育基础知识

教育学1、知识类型显性知识: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隐性知识:方法性知识,主体性知识2、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基本因素是什么?起到什么作用?①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必要的物质前提②环境是人身心发展不可缺少的外部条件③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④个体实践活动是人身心发展的决定性因素3、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有哪些?教育应如何对待?①波动型连续性:把握关键期②顺序性:思维循序渐进,头肢规律,近远规律。

③分化与统合:教育要有针对性④阶段性:最近发展区⑤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关注早慧、晚成。

4、儿童各种技能形成的关键期性格:3—6岁,被称为“潮湿的水泥期”大脑:儿童期0—4岁 50%,4—8岁30%。

口语:2岁语言、动作:3岁前形象视觉:4岁前(斜视矫正)外语:3—5岁半音乐:3—5岁培养形状知觉:4岁书面语言:4—5岁数学:5—5岁半交往:3—5岁5、现阶段的教育目的?四个学会。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会生存,学会认知(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

1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

2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使受教育者发展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

3教育: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4.1776年,法国奥贝尔林建立第一所托儿所。

5.1837年,德国福禄培尔建立第一个幼儿园,被称为幼儿园之父。

6柏拉图第一次提出了学前社会教育的主张。

7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是夸美纽斯的《母育学校》。

8第一本有插图的教科书《世界图解》。

9学前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由德国福禄培尔提出。

10康有为在《大同书》中第一次提出在我国实施学前社会教育。

11行为主义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班杜拉。

12建构: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形成和调整自己的经验结构。

幼教考试综合知识点总结

幼教考试综合知识点总结

幼教考试综合知识点总结一、幼教专业基础知识1. 幼儿教育的发展历程幼儿教育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传统阶段、现代阶段和当代阶段。

在传统阶段,幼儿教育以教育为目的,侧重于传授知识和技能。

在现代阶段,幼儿教育开始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重视幼儿的个性和兴趣。

在当代阶段,幼儿教育更加关注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提倡以幼儿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2. 幼儿教育的特点及教学目标幼儿教育的特点主要包括身心统一、任务性、综合性、主动性和情感性。

幼儿教育的教学目标是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培养幼儿的初步社交能力和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幼儿的基本生活习惯和思维能力。

3. 幼儿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幼儿教育的理论和方法主要包括发展理论、认知理论、情感教育、游戏教育、生命教育、语言教育、音乐舞蹈教育等。

这些理论和方法都是为了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和全面素养的培养。

4. 幼儿教育的课程设计幼儿教育的课程设计需要注重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以及幼儿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幼儿教育的课程设计应该注重全面发展,包括身体健康、语言表达、社会适应等方面。

5. 幼教工作的职业素养幼儿教育工作者需要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包括对幼儿的关爱和尊重,对幼儿教育的责任和使命感,以及对职业发展和专业提升的追求。

二、幼教心理学知识1. 幼儿心理发展阶段幼儿心理发展主要包括感觉运动期、前操作期、具体操作期和形式操作期。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幼儿的认知、情感、社交和自我意识等方面都会有不同的特点和需求。

2. 幼儿的认知发展幼儿的认知发展主要包括感觉、知觉、思维、记忆和想象等方面。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幼儿的认知水平会有不同的特点和需求,教师应根据幼儿的认知发展特点设计相应的教育活动。

3. 幼儿的情感发展幼儿的情感发展主要包括情感的产生、情感的表达和情感的调节等方面。

在教育工作中,要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感品质和情感认知能力,促进幼儿情感的健康发展。

4.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主要包括社会认知、社会经验和社会交往等方面。

幼儿教育学基础知识点

幼儿教育学基础知识点

幼儿教育学基础知识点一、幼儿发展阶段:1.胎儿期:从受孕至出生。

2.婴儿期:出生后一个月到两岁。

3.学齡前期:两岁到六岁。

4.学前期:三岁到六岁。

二、幼儿的身体发展:1.肌肉发展:头部肌肉、颈部肌肉、四肢肌肉等系统逐渐发展。

2.骨骼发展:骨骼强化,骨密度提高。

3.器官发展:各个器官逐渐完善,如呼吸器官、消化器官等。

三、幼儿的认知发展:1.感知:通过感觉器官接收信息,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

2.注意力:逐渐发展,可以集中注意力,关注一些事物的时间逐渐延长。

3.记忆:幼儿开始建立简单的记忆,可以回忆过去经历的事情。

4.智力:逐渐发展,从知觉到感知,再到思维。

四、幼儿的社会情感发展:2.自我认同:逐渐形成自己的身份认同和自我意识。

3.情绪管理:学会感知和控制自己的情绪,适应社会环境。

五、幼儿的语言发展:1.听力听觉:可以识别和理解基本的语音和声音。

2.语音发展:逐渐掌握语音的发音规则和特点。

3.词汇发展:逐渐扩大词汇量,学会使用词语表达意思。

4.语法发展:逐渐学会使用语法规则构造句子。

六、幼儿的运动发展:1.大肌肉运动:逐渐掌握走路、跑步、跳跃等基本运动技能。

2.小肌肉运动:逐渐发展手眼协调能力,如握笔、剪纸等。

3.空间意识:逐渐了解和掌握自己在空间中的位置和方向。

七、幼儿教育原则:1.以孩子为中心:以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为出发点,根据幼儿的发展程度和特点进行教育。

2.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幼儿的多种能力,包括智力、体力、社会和情感等。

3.知识与兴趣相结合: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4.个性化教育:每个幼儿有其独特的兴趣、特点和潜力,应根据其个体差异进行个别教育。

这些是幼儿教育学的基础知识点,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将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实施幼儿教育工作,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幼儿教育学基础理论及常识

幼儿教育学基础理论及常识
教结合
3.保中有教 生活照料中的知识学习
幼儿身体保健 4.教中有保
教学中的各种保护,促进心理健康
5.教师和保育员工作的配合、协调
(三)幼儿教育的“三驾马车”
1.环境
幼儿的学习即幼儿与环境相互作用,没有 环境,就没有学习与发展(这与中小学生 书本学习不同)
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对环境的依赖 注意力
在适当的环境和教育的条件下,应最大限度 地发展儿童的潜力 。
2.幼儿发展有主观能动性
幼儿发展不是消极被动的(抛弃过去的 “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
幼儿总是主动地对外界刺激加以选择,接受 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具有创造力。
儿童在游戏中总是通过自己的动作改变玩 具的状态;儿童自身气质的特点和行为方 式也在影响周围人的心理和态度。
3.幼儿发展具有规律性和差异性 规律性:
顺序性(不可逆性)、普遍性、不均衡性 差异性:
(三)幼儿学习观
1.学习即是习得的过程(获得经验的过程)
2.幼儿的学习包括学业学习和非学业学习
学业学习:通过正规化途径来获得经验的 过程
非学业学习:在生活、探索、交往、游戏 中获得经验的过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与成人、 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 等,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
10个月大的婴儿就有思考能力
兔子 不骄傲 不骄傲 骄傲 骄傲
乌龟 乌龟能否赢?
偷懒

不偷懒 否
偷懒

不偷懒 能
三、对幼儿教育的科学理解
(一)幼儿教育必须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 1.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幼儿教育的特点 小桌椅 环境设施(丰富性、位置、高度等;卫生制度) 班额(小班:25人;中班:30人;大班:35人) 单位教学时长(小班:15~20分钟;中班20~25

幼儿教育学必背知识点大全

幼儿教育学必背知识点大全

幼儿教育学必背知识点大全前言:点亮童年的灯塔幼儿教育,作为人生教育的起点,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灵的滋养与潜能的启迪。

《幼儿教育学必背知识点大全》精心编纂,旨在为幼儿教育工作者与家长提供一份全面、实用的知识指南,共同携手,为孩子们构建一个充满爱与智慧的成长天地。

第一部分:幼儿心理与成长奥秘1.1 心理发展阶段的奥秘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从感觉运动期到具体运算期,再到前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每个阶段如何影响幼儿的认知发展,以及教育者如何据此设计适宜的教学活动。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解并运用这一理论,为幼儿设定“跳一跳够得着”的学习目标,促进其潜能的最大化发挥。

1.2 社会情感的培育依恋理论与情感安全:鲍尔比的依恋理论如何指导我们创建一个安全的情感环境,让孩子在信任中勇敢探索。

自我概念的形成:罗杰斯的人本主义视角下,如何通过正面反馈和无条件接纳,帮助幼儿建立健康的自我认知。

第二部分: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2.1 全人教育的理念蒙台梭利教育法:尊重孩子的自然成长节奏,提供预备好的环境,让幼儿在自由中自律,在工作中学习。

瑞吉欧教育体系:强调项目式学习与社区参与,通过探索与合作,培养幼儿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

2.2 创新型教学法游戏化学习:游戏为何能成为幼儿最有效的学习工具?如何设计富有教育意义的游戏,让学习变得有趣。

STEM/STEAM教育:结合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为未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部分:家园共育与环境创设3.1 家园合作的重要性建立有效沟通机制:家访、家长会、家园联系手册等,构建开放、信任的家园沟通桥梁。

共同价值观的培养:如何在家园间形成一致的教育观念,为幼儿营造一致的成长环境。

3.2 创造性环境的设计物理环境的优化:安全、美观、富有探索性的教室布置,如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心理环境的营造:积极、包容、鼓励创新的班级氛围,对幼儿情感与社交能力的影响。

幼教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

幼教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

幼教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幼教是对儿童进行早期教育的一种教学方式,其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和学习能力。

在幼教过程中,教师需要掌握一些重点的知识点,以便更好地指导和引导孩子们的学习。

本文将对幼教的重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幼儿发展阶段幼儿发展是幼教的基础,教师需要了解和掌握不同阶段幼儿的发展特点,以便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策略。

常见的幼儿发展阶段包括婴儿期、蹒跚学步期、学前期等。

每个阶段的幼儿都有其独特的发展特点和需求,教师需要结合这些特点进行教学。

二、幼儿心理发展幼儿的心理发展是幼教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师需要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如自我意识的形成、情感的发展、道德观念的形成等。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积极的情感态度和健康的个性发展。

三、幼儿认知发展幼儿的认知发展是幼教的核心内容。

在这一过程中,幼儿通过感知、观察和思考来获取新的知识和信息。

教师需要了解和运用一些认知发展理论,如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等。

这些理论可以指导教师在教学中创设适宜的情境和提供有针对性的问题,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和学习的进步。

四、幼儿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幼儿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于教师来说至关重要。

这些原理和方法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促进幼儿的综合能力的发展。

如通过游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让幼儿在学习中感到愉悦和兴趣,并且能够主动参与其中。

五、幼儿教育教学内容幼儿教育的教学内容是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和学习目标来确定的。

常见的教学内容包括语言、数学、科学、艺术等。

在幼教过程中,教师需要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结合幼儿的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六、幼儿教学评价幼儿教学评价是对幼儿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的评估和总结。

教师需要灵活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如观察记录、个案分析、表现评价等,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教学调整和改进。

综上所述,幼教的重点知识点包括幼儿发展阶段、幼儿心理发展、幼儿认知发展、幼儿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幼儿教育教学内容以及幼儿教学评价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教育学基础知识点
第一章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幼儿教育的概念和意义
一、广义的教育(概念 15 页):这里的教育包括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范围很广,一般称为广的教育。

二、学校的独特结构和功能,使其成为近代以来教育活动中的核心部分,在各种教育中起着(示范)和(主导)的作用。

三、幼儿教育(概念):对 3-6 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就称为幼儿教育。

从广义上说,凡是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心理各方面发展的活动都是幼儿教育,而狭义的幼儿教育则指幼儿园教育。

幼儿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它专门研究 3-6 岁幼儿的教育,探索其特点和规律。

四、幼儿教育的意义:(简答和论述)(一)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二)开发大脑潜力,促进智力发展;(三)发展个性,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四)培育美感,促进想象力、创造性的发展;总而言之,幼儿教育担负着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重任。

五、敏感期(概念)幼儿期是语言、形状知觉、音感等发展的敏感期。

我们把这个阶段称为敏感期。

第二节幼儿教育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一、幼儿教育机构的产生
1、学校诞生时间:幼儿教育机构首先在欧洲诞生,最值得一提的是由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于 1816 年创办的幼儿学校,最初出现的幼儿教育机构多由一些慈善家、工业家举办,实质上不过的慈善性质的社会福利机构而已。

2、德国幼儿教育家福禄培尔被世界誉为“幼儿之父”,是他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

(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幼儿通过他特制的玩具-——(“恩物”)来学习。

3、我国幼儿教育机构:我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所幼儿教育机构,是1903 年湖北武昌创办的湖北幼稚园。

当时的这些幼儿教育机构完全抄袭日本,显示出半封建半殖民地教育的特点。

4、幼儿园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尖锐抨击的三种大病:一是外国病,二是花钱病,三是富贵病。

5、1989 年 8 月,国家教委制定发布了《幼儿园管理条例》,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国务院批准颁发的第一个幼儿教育法规。

1989年6月制定颁发了《幼儿园工作规程》,1996年6月正式施行。

二、幼儿教育思想的发展
(一)德国福禄培尔(游戏)
1、幼儿自我发展的原理:福禄培尔认为,幼儿的行为是其内在生命形式的表现,命令式
的命令式的、幼儿自我发展的原理命令式的强制的、干涉的教育方法对幼儿的发展是无效的,而必须尊重幼儿的自主性,重视幼儿的自强制的、干涉的我活动。

2、游戏理论:福禄培尔是第一个阐明游戏教育价值的人,他强调游戏对幼儿人格发展、智慧发展有重要意义。

3、协调原理:让孩子和周围的环境、社会、自然结合,协调一致。

4、亲子教育:他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为母亲们开办的“讲习会”,后来还专门写了一本《母亲之歌与爱抚之歌》
(二)蒙台梭利
被誉为 20 世纪初的“幼儿园改革家”于 1907 年在罗马贫民区创办了一所“幼儿之家”、
1、幼儿自我学习的法则:每个儿童都是一个遵循自身内部法则的生物体,都有各自不同的需要和发展进程表。

2、重视教育环境的作用有准备的幼儿教育环境的特点?(简答)(1)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2)一个有秩序的环境;(3)一个生气勃勃的环境;(4)一个愉快的环境。

3、教师的作用:教师是一个环境的创设者、观察者、指导者创设者、创设者观察者、指导者。

3、教师的作用。

环境的创设者、观察者、指导者。

4.幼儿的自由发展和作业相结合
5.重视感觉教育(教具)
★对蒙台梭利教育的缺点和贡献(简答)缺点(1)偏重智能而较忽视幼儿情感的陶冶;:缺点缺点:(2)其感觉教育教具脱离幼儿的实际生活,过于狭隘、呆板,操作法过于机械等等;贡献:重视幼儿身心发展特点、重视幼儿的自主性和自我学习,重视环境的作用,以及她对贡献教师作用的观点等等,无论在蒙台梭利时代还是在今天,都具有不衰的生命力。

(三)陶行知(生活即教育即生活)
1.农村幼儿教育的开拓者
2.重视幼儿教育
3.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4.教学做相结合的教育方法
5.解放儿童的创造力★陶行知的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包括哪几方面?(简答)①解放儿童的头脑
②解放儿童的双手③解放儿童的嘴④解放儿童的空间⑤解放儿童的时间
(四)陈鹤琴(活教育)
★他于 1923 年创办了我国最早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创立了“活教育”最早理论。

1.反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幼儿教育,提倡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化教育
2.反对死教育,提倡活教育
3.教育课程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文学活动等五项,称为“五
指活动”。

4.重视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
第二章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原则
第一节幼儿园教育的目标
一、我国的教育目的?(简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我国的教育目的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二、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结构?(简答)教育目的。

它是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的总目标,是金字塔的顶端。

●教育目的●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即幼儿教育阶段目标《幼儿园工作规程》所表述的幼儿园保育、教育目标。

阶段目标目标就属于这一层次。

●各个幼儿园具体的教育目标
三、制定幼儿园具体教育目标时应注意的问题?(简答)
1、教育目标分解的方法要恰当;
2、教育目标的涵盖面要全面;
3、教育目标要有连续性和一致性
四、教师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教师如何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
1.理解把握教育目标的内涵,把外在的教育目标内化为内在的教育观念,并用以指导自己的行动
2.掌握把目标的实现转化为幼儿发展的技术
3.在教育过程中,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选择相应的教育目标、教育模式、教育方法、组织形式、活动方式、指导方法等,促进幼儿发展。

第二节幼儿园的任务
一、幼儿园的双重任务:(一)幼儿园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二)幼儿园为家长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新时期幼儿园双重任务的特点
二、幼儿教育的原则有哪些(简答和论述):幼儿园教育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教育的一般原则,另一部分是幼儿园教育的特殊原则。

★教育的一般原则:(一)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的原则。

1、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 2、保障儿童的合法权利。

(二)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

1、儿童的发展是整体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发展; 2、儿童的发展应是协调的发展; 3、儿童的发展是有个性的发展。

(三)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

1、教育要促进每个儿童的发展; 2、教育要促进每个儿童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 3、多种组织形式促进儿童的发展。

(四)充分利用儿童、家庭、社会的教育资源的原则。

★幼儿园教育的原则:(一)保教结合的原则。

1、保育和教育是幼儿园两大方面的工作;2、保育和教育工作互相
联系、互相渗透。

3、保育和教育是在同一过程中实现的。

(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

(三)教育的活动性和活动的多样性原则。

1、教育的活动性;2、教育活动的多样性。

(四)发挥一日活动整体教育功能的原则。

第三章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
第一节全面发展教育与幼儿的发展
一、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含义?(59 页简答)
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是指以幼儿身心发展的现实与可能为前提,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并以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方式、方法、手段加以实施的、着眼于培养幼儿基本素质的教育。

全面发展并不意味着个体在各方面齐头并进地、平均地发展,可以允许幼儿个体在某方面突出一些。

德、智、体、美有各自独特的作用,具有各自不同的价值,不能相互取代,但四者统一于幼儿个体身心结构中,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制约、不可分割。

第二节幼儿体育
一、幼儿体育的概念
在幼儿园进行的,遵循幼儿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科学的方法增强幼儿体质、保证健康为目的一系列教育活动。

二、幼儿体育的目标: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三、幼儿园体育的内容: 1、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2、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基本动作主要是走、跑、跳、平衡、投掷、钻爬、攀登等 3、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4、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幼儿园体育应以增强幼儿体质为核心全面的综合的为幼儿有一个强壮、健康的身体创造条件。

(填空、选择和判断)
第三节幼儿智育
一、幼儿智育(概念):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幼儿获得粗浅的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增进对周围事物的求知兴趣、学习“如何学习”,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过程。

★幼儿智育的目标: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多种感官和运用语言的基本技能能力,以及初步的动手能力。

五、幼儿智育的内容: 1、发展幼儿的智力; 2、引导幼儿获得粗浅的知识; 3、培养幼儿求知的兴趣和欲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四节幼儿德育六、幼儿德育的内容:幼儿品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与发展幼儿(个性)两个方面 1、发展幼儿的社会性①培养爱的情感②形成必要的社会行为规范③学习人际交往的技能和能力 2、发展幼儿个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