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材料进厂检验规程 (2)
原材料进场质量检测制度

原材料进场质量检测制度1. 引言原材料是制造产品的基础,其质量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
为确保原材料的质量,进场质量检测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一个完整的原材料进场质量检测制度,以确保进场原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和要求。
2. 目的与范围本制度的主要目的是规定原材料进场质量检测要求,以确保原材料符合质量标准和要求。
范围包括但不限于:所有原材料的进场检测,对于安全、环保、质量等要求高的原材料,要进行更为严格的检测和评估。
3. 进场质量检测流程原材料进场质量检测流程包括以下环节:3.1 原材料检测报告供应商在发货前向采购部门提供原材料检测报告,其中应包括以下内容:•基本信息,如原材料名称、批次、产地、供应商等;•检测日期、检测机构、检测方法等相关信息;•检测指标和要求,比如外观、尺寸、化学成分、物理性能等。
3.2 进场检测仓库管理员收到原材料后,应按照检测标准和要求对原材料进行检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外观检查,检查是否有明显变形、破损、污染等;•尺寸检查,测量原材料尺寸是否符合要求;•化学成分检测,使用相应的测试仪器对原材料进行元素分析等化学检测;•物理性能检测,如抗拉强度、硬度、韧性等检测。
对于符合要求的原材料,应进行码放和入库等处理。
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原材料,应及时通知供应商和采购部门,并进行退换货处理。
3.3 检验记录和报告检测人员应对每个批次的原材料进行检验,并将检验结果和相关记录整理成原材料进场质量检测报告,供采购、仓储、质量等部门参考。
4. 人员培训和管理为保证进场质量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对检测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管理。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4.1 培训内容培训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进场质量检测标准和方法;•原材料相关知识和要求;•测试仪器的使用和调试等。
4.2 培训方法培训方法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内部培训,组织本公司内部专家或培训机构进行;•外部培训,邀请专业机构或公司对检测人员进行培训。
原材料进场检验制度(经典版)

原材料进场检验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制度目的1.为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风险,制定本原材料进场检验制度。
2.本制度旨在规范原材料的进场检验程序和标准,确保原材料符合公司质量要求。
第二条适用范围1.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所有进场原材料的检验,包括但不限于各类原材料、辅助材料、包装材料等。
2.所有涉及原材料进场检验的部门和人员都应当遵守本制度的规定。
第三条术语定义1.原材料:指用于产品生产的各类物质,包括但不限于原材料、辅助材料、包装材料等。
2.进场检验:指对原材料在到达生产场地之前的检验,以确定其质量是否符合公司标准。
3.检验员:负责进行原材料进场检验的专门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培训和资质。
第二章进场检验准备第四条进场检验计划1.在原材料到达之前,应制定进场检验计划,明确检验的时间、地点、方法、标准等。
2.进场检验计划应由相关部门审核并获得批准。
第五条检验设备和工具1.检验员应当配备适当的检验设备和工具,以确保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检验设备和工具应定期校准和维护,确保其性能稳定。
第三章进场检验程序第六条原材料接收1.原材料到达时,应进行接收记录,包括原材料名称、供应商、批号、数量等信息。
2.原材料接收记录应立即上报给相关部门,以便进行进一步检验安排。
第七条抽样与标识1.根据进场检验计划,检验员应当进行抽样,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
2.抽样应当遵循相关标准和方法,确保样品的采集、处理、标识等过程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第八条检验项目1.进场检验项目应根据原材料的性质和用途确定,包括外观检查、化学成分分析、物理性质测试、微生物检验等。
2.检验项目和标准应当明确记录在检验计划中,检验员应按照计划进行检验。
第九条检验结果评定1.根据检验项目和标准,检验员应对样品的检验结果进行评定,判断原材料是否合格。
2.合格的原材料应按照规定存放,不合格的原材料应当进行处理,并记录相关信息。
第四章进场检验标准第十条检验标准的制定1.公司应制定原材料的进场检验标准,包括外观标准、化学成分标准、物理性质标准、微生物标准等。
建筑材料进场和二次检验制度

材料进场检验制度一、材料采购进场的质量保证1、制定材料采购控制程序为保证工程质量及工程任务的顺利完成对材料采购须进行有效控制,保证采购材料的质量和避免浪费并做到按程序控制。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工程施工项目材料采购的控制。
3、职责:3.1.工程部负责采购计划的制订。
3.2.工程项目经理负责审核采购计划。
3.3.工程项目部根据《合格供应商名录》、有关采购指导资料,负责采购计划实施,采购合同的签订由项目经理审批。
零星材料采购由项目部根据现场自行采购。
4、程序内容:4.1.采购计划的制订和审批4.2.工程部编制项目材料采购计划,生产经理和商务部部分别对采购计划进行审核项目经理批准后实施采购。
4.3.供应商的选择4.3.1.材料部采购员根据已批准的采购计划,依照公司《合格供应商名录》,在考虑性能,价格比和供货期限等情况下,在合格的供应商名录中择优确定供应商进行采购。
4.3.2.采购主要材料,如不能按当前的《合格供应商名录》选择供方,需依照《材料供应商的评价程序》对新的供应商进行评价,合格后方可采购,并由材料部把新评价合格证的供应商列入上述名录。
零星材料由采购员进行评价和选定合格的供应商。
4.3.3.采购员选定的供应商,经材料部主管同意后草拟《采购合同》或《采购定单》。
4.4.采购的实施4.4.1.对于零星采购,采购员可在公司选定的《合格供应商名录》中择近择优采购。
4.4.2.对于主要材料和大批量采购:性能拟定采购合同合同内容必须明确材料的名称、型号规格、品牌、数量、质量指标或必要的质量保证要求,经材料部主管审核后报项目经理批准签订正式采购合同。
4.4.3.采购材料验证。
在采购合同或采购定单中应明确规定采购方或业主,工程委托方,到材料供应商处对采购材料的验证事宜。
4.4.4.当采购方要求到材料商处采购材料验证时:应在采购文件中规定验证的安排及产品放行方式。
4.4.5.当合同有规定时,业主可到材料供应商处,可在本公司,对采购材料进行验证,本公司应为业主的验证提供条件和安排。
原材料送检报审规程

通风与空调节能材料
需要核对信息:(1)节能材料合格证与出厂检验报告、型式检验报告是否相一致;(2)进场节能材料规格、型号、数量、厂家是否一致;(3)节能材料的进场批次送检的产品数量是否满足规范要求;(4)查看图纸会审、联系单是否有指定品牌节能材料及规格型号。
检测项目:1、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密度、抗压强度或压缩强度;2、粘结材料的粘结强度。
报审资料:报审表、进场验收记录、原材料清单、保温材料型式检验报告、厂家检测报告、合格证+保温原材料复试报告(全套)
屋面节能保温材料
需要核对信息:(1)保温材料合格证与出厂检验报告、型式检验报告是否相一致;(2)进场保温材料规格、型号、数量、厂家是否一致;(3)保温材料的进场批次送检的产品数量是否满足规范要求;(4)查看图纸会审、联系单是否有指定品牌保温材料及保温厚度。
检测项目:拉伸、弯曲、重量偏差,抗震钢筋需要检测抗震要求的。如:HRB400E钢筋,光圆钢筋不需要检测该项பைடு நூலகம்。
报审资料:报审表、进场验收记录、原材料清单、钢筋铭牌复印件、质保单+钢筋复试报告(全套)
水泥
需要核对信息:水泥合格证与出厂检验报告是否相一致,使用部位及使用数量;施工现场最大设计水泥使用量是多少(按照工程部位进行统计)。
取样:同一厂家同材质的绝热材料复验次数不得少于2次。
检测项目:绝热材料的导热系数、密度、吸水率。
报审资料:报审表、进场验收记录、原材料清单、节能材料型式检验报告、厂家检测报告、合格证+节能材料复试报告(全套)
空调系统冷、热源及管网节能材料
需要核对信息:(1)节能材料合格证与出厂检验报告、型式检验报告是否相一致;(2)进场节能材料规格、型号、数量、厂家是否一致;(3)节能材料的进场批次送检的产品数量是否满足规范要求;(4)查看图纸会审、联系单是否有指定品牌节能材料及规格型号。
原材料进场报验送检操作规范

原材料进场报验送检操作规范一、原材料进场报验责任分工1.企业质量部门负责制定材料进场报验送检的操作规范,统一进行管理。
2.仓库管理人员负责接收进场的原材料,并确保与送检物料符合。
3.质量部门对原材料送检结果进行评估和记录,并及时向相关部门通报。
二、原材料进场前操作1.企业质量部门应与供应商签署供货合同,并明确合格的原材料要求和质量标准。
2.进场原材料应有相应的验收标准和检验项目,以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3.质量部门应对进场原材料进行分类,并根据不同种类的原材料确定对应的检验方法和标准。
三、原材料进场操作规范1.接收进场的原材料时,仓库管理人员应核对送货单上的物料名称、规格、数量和质量标准是否与合同和订单相符,并进行记录。
3.对于大宗、散装原材料,应在进场前抽样,并与供应商共同进行见证,并封存样品。
4.对于小包装的原材料,应按照抽样检验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抽样地点,避免污染和交叉污染。
5.仓库管理人员对进场原材料进行记录,包括供应商名称、日期、原材料数量、检验结果等。
1.质量部门应及时将需要送检的原材料信息通知给检验部门,并确保送检样品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2.检验部门按照质量标准和检验项目进行检验,将检验结果以书面形式记录,并签字确认。
3.根据检验结果,质量部门对原材料的质量状况进行评估,并填写检验结果报告。
4.若原材料不符合质量标准,质量部门应及时通知供应商,并按照合同条款进行处理。
五、原材料进场报验送检结果处理1.质量部门根据原材料的检验结果,决定是否接收原材料,并及时将结果通知给仓库管理人员。
2.如果原材料不合格,应记录不合格原因和数量,并及时通知供应商。
3.对于不合格的原材料,仓库管理人员应采取控制措施,以防止其被误用。
4.质量部门应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和协商,寻找解决方案,并记录和跟踪处理过程。
六、原材料进场报验送检结果归档1.质量部门应将原材料进场报验送检的相关记录、报告等文档归档保存。
2.归档的文件应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进行分类存储,以便于查阅和追溯。
玻璃制造公司原材料检验规程

原材料检验
一、玻璃原片检验程序
(一)进货检验
玻璃原片进场后,库管员或质检员应核对采购产品是否符合采购计划的要求,包括:规格、厚度、数量等,检查外包装是否符合要求,有无破损现象,并填写《原材料进货验证记录》。
进货检验一般不开箱。
若可能,应检查玻璃的破损情况。
(二)开箱检验
原材料开箱后,操作工应对外观尺寸、对角线等进行首片检验,发现不合格时,应及时通知质检员,除加施不合格标识外,还应及时与供货商联系,按合同规定处理。
1 检验项目
a. 尺寸偏差
b. 厚度偏差和厚薄差
c. 外观质量
d.对角线偏差
2. 检验方法
a.外观质量以目测方法进行。
b.尺寸和对角线用钢卷尺、厚度用千分尺测量。
(三)正片检验
1.尺寸偏差
(1)长(宽)度允许偏差
按表1要求判定。
(2)厚度允许偏差按表2要求判定。
(3)外观质量
按表3、表4要求判定。
d.对角线偏差
用钢卷尺测量玻璃板的两条对角线,其差的绝对值应不大于其平均长度的0.2%。
原材料进场报验送检流程

原材料进场报验送检1、现场类,不需要进行报验(例如混凝土、机械连接与钢筋焊接等)项目注意事项备注混凝土记录好混凝土浇筑的时间、部位、方量及混凝土等级;抗压试块每组3个抗渗试块每组6个试块留置标养抗压:方量<1000m³时,每100m³留置1组抗压试块;方量≥1000m³时,每200m³留置1组抗压试块标养抗渗:以不超过每500m³,留置1组抗渗试块;同条件:每个部位留置2-3组同条件试块;送检:除同条件试块外,要求在试块成型后4天内将其送到指定检测中心喷射混凝土记录好混凝土浇筑的时间、部位、方量及混凝土等级;大板试模尺寸45*35*12cm 试块留置抗压试块:每20m留置1组抗压试块;抗渗:每40m留置1组抗渗试块,车站内每20m取一组;送检:要求在试块成型后4天内将其送到指定检测中心钢筋连接 需要资料:套筒合格证和型式检验报告、工人的上岗培训证(厂家提供);机械连接在正式送检之前需要做工艺检验试验(检测项目:拉伸、残余变形),合格后方可送检;各个型号钢筋机械连接及不同厂家的钢筋,在使用前均需要做工艺检验试验;机械连接的最大代表批量为500个接头,同一厂家、同一规格连续检验合格10个批次后,最大代表批量可以为1000个;每组3个试件(检测项目:拉伸)连接使用的钢筋必须是经过复试检验合格的(即钢筋报告日期必须在连接送检日期之前);地连墙、主体结构连接接头数量均需各个工点人员自行统计,合理填写委托单送检接头数量;报告日期要赶在代表部位混凝土浇筑日期之前钢筋焊接 需要资料:焊条、焊丝合格证及焊工证(填写委托单需要焊工证号);钢筋焊接在正式送检之前需要做工艺检验试验(检测项目:拉伸),合格后方可送检;各个型号类型的钢筋焊接(单面搭接焊、双面搭接焊、闪光对焊等)及不同厂家的钢筋(徐钢、沙钢等),在使用前均需要做工艺检验试验;焊接接头最大代表批量为300个接头;送检:闪光对焊一组6个试件(检测项目:拉伸、弯曲),其它每组3个(检测项目:拉伸)使用的钢筋必须是经过复试检验合格的(即钢筋报告日期必须在连接送检日期之前);地连墙、主体结构连接接头数量均需各个工点人员自行统计,合理填写委托单送检接头数量;报告日期要赶在代表部位混凝土浇筑日期之前2、需要进场报验送检的原材料(例如钢筋、水泥、钢板等需要进行进场复试的原材料资料)工作流程:根据物资提供的进场资料做好报审资料,登记台账→同监理一起对进场原材进行验收→原材的取样、送检(监理见证)→取回报告,更新台账信息,闭合报审资料→资料的整理、归档。
材料进场检验及储存管理制度(4篇)

材料进场检验及储存管理制度为保障工程所用主要材料满足客专线技术标准要求,严格控制不合格材料、设备进场,特制定本办法。
一、主要材料进场检验管理控制程序1、主要材料包括。
水泥、中粗砂、碎石、混凝土外加剂、矿物外掺料、土壤改良剂、建筑钢材、锚具、土工合成材料、砌体材料、防水装饰材料、工程用水和路基填料等。
2、主要材料进场前,由各分部提出当月主要材料申请计划,经经理部审核后下达当月主要材料供应计划,材料厂根据材料供应计划同各分部物资主管沟通后,安排每天进场的主要材料数量,并提前____小时告诉各分部物资人员进场材料的名称、规格、数量、供应商,各分部物资人员应立即通知各分部现场试验负责人材料的大约进场时间,做好现场取样准备。
3、主要材料进场后,各分部现场试验负责人应提前____小时通知驻地监理,约定具体的取样时间,由驻地监理见证,现场试验人员和材料厂共同取样。
4、进场主要材料由项目经理部材料厂统一办理委托试验手续:填写试验委托单(附表1)一式两份,材料厂、试验室各一份,并逐笔、逐项填写物资送检台帐(附表2)。
材料厂委托试验时应提供相应材料的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的复印件两份或三份并加盖材料厂的材质证明专用章,写明本次代表数量,各分部物资、中心试验室各一份,注明该材料技证编号、做好技证签收登记薄。
5、中心试验室在受理材料厂的委托试验后须在规范要求的试验时间再加____个工作日之内出具正式的试验报告。
1)如检测结果不符合客专线技术标准要求,中心试验室应根据相关规范要求重新进行复检或委外检测,第二次检测结果仍不合格时,中心试验室须及时上报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通知材料厂及时到现场处理或直接将该不合格材料清理出场。
2)原材料检验合格后,中心试验室应在规定时间内,出具相应材料复检报告四份,中心试验室、材料厂、各分部现场试验室、驻地监理各一份。
材料厂应将复检报告复印后,交各分部物资部一份。
6、各分部应根据材料厂提供的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中心试验室的复检报告负责向驻地监理填报进场材料报验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材料进厂检验规程
(2)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浙江程逸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环氧板进厂检验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本厂的环氧板进厂检验规程。
2 基本要求
2.1 在原材料相应位置或包装物上标有合格标记的,该标记应能保存到该批材料用完为止。
2.2 基本规格尺寸及外观质量必须符合相应的标准要求。
2.3 外观质量检查用目测检查。
2.4 抽样数量及测试部位按相应标准规定。
2.5对外表面进行百分百全检,是否存有其它金属等异物。
2.6 作好尺寸与及外观质量检查记录。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