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练习:分子和原子【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练习分子和原子1.水果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你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A.分子的质量很小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的体积很小【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知,水果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你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分子在不断运动.故选B2.从下列图片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A.分子之间有间隔B.硅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C.受热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D.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答案】B【解析】A.由苯分子图像可知分子之间有间隔,故A不符合题意;B.由图片无法知道硅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故B符合题意;C.由水受热蒸发知受热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故C不符合题意;D.由前三张图片可知,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
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3.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B.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变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答案】B【解析】A“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酒精分子运动到空气中,被人们嗅到,故此项说法正确;B、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的间隔随温度改变而改变,分子本身大小不变,解释错误;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酒精分子和水分子进入彼此的空隙中去了,解释正确;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随温度升高而加快,解释正确;故选B4.用分子观点解释“干冰升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不停地运动B.分子间间隔变大C.分子体积急剧增大D.分子本身不发生改变【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酒精挥发发生的是物理变化,在变化过程中分子本身不变,而是酒精分子不停地运动,使得分子间间隔变大,导致分子体积急剧增大,故选D5.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A.碳原子B.氧原子C.氧分子D.二氧化碳分子【答案】D【解析】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有三种:分子、原子、离子,物质是由什么粒子直接构成的,它的化学性质就是由谁来保持的,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所以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粒子是二氧化碳分子。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九年级上化学人教版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161007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九年级上化学人教版同步练习考试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8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40分)1. 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没有利用化学变化的是()A.家庭自酿葡萄酒B.消毒液漂白织物84C.卤水点制豆腐D.冰块给水产品保鲜2. 旅游观光景点处有“金戒指”出售,同学们认为它可能是铜锌合金戒指,他们把戒指放入稀盐酸中,这一过程属于化学探究中的( )A.假设B.结论C.观察D.实验3. “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用途没有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木炭用来还原氧化铜制取铜B.液氢用作火箭发射的推进剂C.干冰用作人工降雨D.天然气用作燃料4. 某金属工艺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和铁一样,有磁性,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
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假设B.实验C.观察5.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应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B.用金刚石裁玻璃C.用酒精作燃料D.用液氮冷冻食品6. 某同学提出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蜡烛燃烧的产物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在科学探究中这句话属于( )A.猜想假设B.设计实验C.收集证据D.得出结论7. 下列用途中,主要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铜作导线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D.石墨作铅笔芯8. 实验桌上有一包黑色粉末,为验证该粉末是否为铁粉,有同学提出将磁铁放在黑色粉末上方。
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猜想假设B.收集证据C.设计实验D.得出结论二、填空题(本题共计 4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20分)9.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对公共场所进行消毒时常使用过氧乙酸消毒液。
过氧乙酸能杀灭病毒的主要原理是具有强氧化性,让病毒表面的蛋白质外壳变质,致使病毒死亡。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九年级上化学人教版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164819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九年级上化学人教版同步练习考试总分:100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8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40分 )1. 如图所示四种途径都可以得到(反应条件已省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乙和丙途径中发生化学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都是分解反应B.为了使甲、乙两种途径更快地得到,还需要加入催化剂C.根据绿色化学理念,甲途径是实验室制的最佳方案D.工业上采用途径丁制取大量,主要是利用了和的密度不同2. 下列关于“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含碳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B.金刚石、石墨和都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C.金刚石、石墨的充分燃烧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D.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元素组成相同,化学性质相似4. 如图为金刚石、石墨和的结构模型图,图中小球代表碳原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O 2O 2O 2O 2N 2O 2C 60C 60A.金刚石、石墨和 的化学性质不同B.原子的排列方式改变,则构成的物质种类改变C.金刚石、石墨和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物相同D.在特定的条件下,石墨既可转化为金刚石,也可转化为5. 属于活性炭物理性质的是( )A.稳定性B.吸附性C.还原性D.可燃性6.如图是稀土元素铕在元素周期表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铕的相对原子质量是B.铕属于金属元素C.铕离子的核外电子数大于D.铕原子的核电荷数是7. 化学中把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原子互称为同位素,某原子的原子核中含有个质子和个中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B.该原子是氢原子的同位素C.该元素是非金属元素D.该原子核外有个电子8. 年月,广西龙江河发生镉污染事件,造成柳江上游非饮用水保护河段轻度污染。
元素符号“”不能表示( )A.镉元素B.金属镉C.一个镉原子C 60C 60C 60152.06363123220121(Cd)CdD.一个镉分子二、 填空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20分 )9. 钠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的________(填“最左边”“中间”“最右边”),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的化学家是________。
【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题】 课题2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含答案)

【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课题2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一、单选题1.下列是取出少量固体粉末并装入试管进行加热的过程,各步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取出固体粉末B.装入固体粉末C.点燃酒精灯D.加热固体粉末2.下列仪器中,过滤和蒸发都必须要用到的仪器是()A.B.C.D.3.下列图示的与试管有关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加入锌粒B.倾倒液体C.加热液体D.连接胶塞4.下列各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取用固体药品B.读出液体体积C.检查气密性D.移走蒸发皿5.如图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闻气体气味B.加酒精C.加热液体D.滴加液体6.下列关于启普发生器(如图)的说法,错误的是()A.启普发生器是块状固体与液体试剂在常温条件下起反应制取气体的典型装置B.实验开始时先从装置中a处加液体药品,再从b处加固体药品,实验结束后从c处倒废液C.使用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启普发生器有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优点7.下列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实验设计中,方法合理的是()A.B.C.D.二、填空题8.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里,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块状药品用夹取。
液体药品通常存放在里。
实验室中应注意节约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按取用,液体通常取mL。
固体只需即可。
9.请从下列的四种仪器中选择一种主要的仪器,完成下列操作。
(1)量取一定体积的水应使用;(填仪器名称,下同)(2)进行过滤操作时应使用;(3)进行液体蒸发操作时应使用;(4)给液体加热时使用.10.下列仪器中不能加热的是;能直接放在火焰上加热的是,要放在石棉网上加热的是.(用序号填写)①烧杯②集气瓶③烧瓶④蒸发皿⑤量筒⑥试管.11.下列试剂:①二氧化锰粉末②试剂瓶中的稀硫酸溶液③锌粒④块状大理石⑤精盐.应该用药匙取用的是(填序号,下同),应该用镊子取用的是,应该用滴管取用的是.12.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时,误将药品和砝码位置放颠倒了.待平衡时,称得药品质量读数为9.5g(1g以下用游码),则药品的实际质量为.13.李彬同学就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一系列的探究,请你和他一起完成下列实验。
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练习参考答案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味道颜色气味硬度8.①④②⑥③⑤(1)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质地较软、密度较小,良好的导电性和传热性(2)在常温下可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可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8.(1)紫红无无(2)固态气态液态(3)醋、白酒(或其他合理答案)(4)小于(5)木材、煤酒精、汽油液化石油气、天然气(或其他合理答案)9.(1)较小(2)较低(3)比水小(4)银白色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7.(1)试管夹(2)药匙(3)胶头滴管(4)酒精灯(5)试管(6)集气瓶8.放在水平桌面上凹液面的最低处偏小9.防止酒精洒出而起火用湿抹布扑灭10.既不聚成水滴成股留下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能力提高9.不能用手拿药品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10.镊子11.测量液体的体积水平放置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4412.(1)苯是一种没有颜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2)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跟氢气、溴、浓硝酸、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苯还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13.实验步骤:(3)澄清石灰水实验现象:(2)烧杯内壁有白雾(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水和二氧化碳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阶段测评(1)胶头滴管(2)水槽、集气瓶(3)酒精灯(4)量筒(5)试管外焰17.没有预热;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18.分别放入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反之是空气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明显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反之是空气19.集气瓶装满水,用量筒测出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即为该集气瓶最多能收集气体的体积20.(1)集气瓶装满水,在大棚中将水倒掉,盖上玻璃片,集气瓶中的气体即为大棚空气样品(2)提示:可用注射器或塑料袋等(3)大棚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在午时比在凌晨更少21(1)打开关闭(2)关闭打开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3)吸收吸气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检验呼气时呼出的二氧化碳。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九年级上化学人教版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030514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九年级上化学人教版同步练习考试总分:100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8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40分 )1. “实验现象结论”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实验对应的描述不合理的是( )实验内容操作或现象解释或结论向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品红在水中逐渐扩散,过一会整杯水变红色分子在不断运动铁丝在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集气瓶瓶底炸裂实验前瓶中没有加少量水区别和两种固态化肥分别加入固体,研磨有刺激性气味产生的是,没有的测定肥皂水的酸碱性用试纸测得约为肥皂水呈酸性A.B.C.D. 2. 某农田出现了土壤酸化板结现象,经调查,该农田长期施用化肥.下列推测中错误的是( )A.溶液的可能小于B.土壤板结可能是长期施用造成的C.为了防止土壤酸化,施用的同时应加入D.草木灰(主要含)可改良酸性土壤,说明的溶液可能呈碱性3. 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我们要学会获取和辨别信息,下列信息中正确的是( )A.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应大量使用农药、化肥B.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海鲜产品来延长食品保质期C.锌元素有“智力之花”美称,补锌口服液喝得越多越好D.塑料薄膜可用于大棚蔬菜,同时也会造成“白色污染”→→A B C KCl N Cl H 4Ca(OH)2N Cl H 4KCl D pH pH 9ABCD(N S H 4)2O 4(N S H 4)2O 4PH 7(N S H 4)2O 4(N S H 4)2O 4Ca(0H)2C K 2O 3C K 2O 3A.过磷酸钙从外观即可与氯化铵相区别B.化肥能提高粮食产量,施用越多越好C.硝酸钾属于复合肥D.一种白色固体样品与熟石灰一起研磨,有刺激性气味放出,证明该样品含有铵根离子5. 为了使小麦叶色浓绿,增强抗倒伏能力,应施加的复合肥是( )A.尿素B.氯化钾C.磷酸二氢铵D.硝酸钾6. 以下是某同学对化学实验现象观察的记录,其中错误的是( )A.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盖,看到瓶口有白烟生成B.和熟石灰混合研磨,闻到刺激性气味C.通入稀溶液中,溶液由紫红色褪为无色D.铁锈加入稀硫酸中微热,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7. 下表是某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部分内容,①⑤所列情况中不会对表中三个空气质量指标产生影响的是( )项目空气污染指标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描述总悬浮颗粒物Ⅱ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①生活垃圾的焚烧;②使用含磷洗衣粉;③机动车尾气的排放;④火力发电厂和居民生活用的燃料;⑤长江三峡水力发电。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九年级上化学人教版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103703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九年级上化学人教版同步练习考试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8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40分)1. 下表的数据是氯化铵和氯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值,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溶解度温度氯化铵氯化钠A.氯化铵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B.降温结晶可除去氯化钠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铵C.不能配制得同一温度下相同浓度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D.若水分不蒸发,将氯化铵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后溶质质量分数不变2. 将的铝、铁混合物加入到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溶液的质量为,则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B.C.D.3. 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的氯化钠溶液克,欲将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没有晶体析出),可采用的方法是( )A.将溶液中的溶剂蒸发一半B.再加入氯化钠克C.加入克的氯化钠溶液D.蒸发掉克的水4. 时,溶于水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实验序号水的质量加入的质量溶液的质量/g/C∘0102030405060708029.433.337.241.445.850.455.260.265.635.735.836.036.336.637.037.337.838.412g100g111g 11.1%12%33.1%36.5%10%1001010010%5020C∘NaCl(g)NaCl(g)(g)①②③④A.②中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B.时水最多能溶解C.③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①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B.溶质质量分数为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C.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其它任何物质D.将的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为6. 现有克溶质质量分数为的食盐溶液,若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加入食盐克B.加入水克C.蒸发掉溶剂的一半D.加入克溶质质量分数为的食盐溶液7. 已知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九年级上化学人教版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103753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九年级上化学人教版同步练习考试总分:100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8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40分 )1. 化学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是A.海水晒盐B.活性炭净水C.石油提炼出汽油D.天然气燃烧2. 如果将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分类,图中甲,乙、丙是三种不同类别的物质,且相连物质之间均能发生化学反应,下列说法不符合图示要求的是( )A.当丁是氢氧化钠时,甲可以是氧化物B.当甲、乙、丙分别为酸、碱、盐时,丁可以是碳酸钠C.当丁是二氧化碳时,甲、乙、丙可以是稀盐酸、氢氧化钠、水D.当丁是盐酸时,甲、乙、丙可以是锌、氧化铜、硝酸银3. 表格中盐和其用途对应错误的是( )选项盐用途含亚硝酸钠的工业盐制香肠碳酸钙做补钙剂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碳酸氢钠做焙制糕点的发酵粉A.B.A B C D ABC.D. 4.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时若从甲和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析出相等量的固体,需蒸发水较多的是甲B.除去甲物质中少量乙物质可采取降温结晶的方法C.将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到时,甲析出晶体的质量不一定大于乙析出晶体的质量D.时,甲溶液恒温蒸发水析出晶体,再恒温蒸发水析出晶体的质量大于或等于5. 一定温度下,向图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如图所示,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A.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B.溶质的浓度变大C.溶质的质量增加D.溶质的溶解度变大6. 除去 溶液中、、杂质的操作有:①加入过量的溶液;②加入过量的溶液;③过滤;④加适量的稀盐酸;⑤加过量的溶液。
按除杂原则,下列操作先后顺序不正确的是( )A.①②⑤③④B.②⑤①③④C.②①⑤③④D.⑤②①③④CDC t 1∘C t 2∘C t 1∘C t 1∘10g 1g 20g 2g I II NaCl CaCl 2MgCl 2N S a 2O 4NaOH BaCl 2N C a 2O 37. 已知硝酸钾在时在水中的溶解度分别为、,溶液①为时含水的硝酸钾溶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练
习参考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味道颜色气味硬度
8.①④②⑥③⑤(1)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质地较软、密度较小,良好的导电性和传热性(2)在常温下可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可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8.(1)紫红无无(2)固态气态液态(3)醋、白酒(或其他合理答案)(4)小于(5)木材、煤酒精、汽油液化石油气、天然气(或其他合理答案)
9.(1)较小(2)较低(3)比水小(4)银白色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7.(1)试管夹(2)药匙(3)胶头滴管(4)酒精灯(5)试管(6)集气瓶
8.放在水平桌面上凹液面的最低处偏小
9.防止酒精洒出而起火用湿抹布扑灭
10.既不聚成水滴成股留下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能力提高
9.不能用手拿药品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10.镊子
11.测量液体的体积水平放置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44
12.(1)苯是一种没有颜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2)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跟氢气、溴、浓硝酸、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苯还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13.实验步骤:(3)澄清石灰水实验现象:(2)烧杯内壁有白雾(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水和二氧化碳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阶段测评
(1)胶头滴管(2)水槽、集气瓶(3)酒精灯(4)量筒(5)试管外焰
17.没有预热;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18.分别放入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反之是空气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明显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反之是空气
19.集气瓶装满水,用量筒测出集气瓶中水的体
积,即为该集气瓶最多能收集气体的体积
20.(1)集气瓶装满水,在大棚中将水倒掉,盖上玻璃片,集气瓶中的气体即为大棚空气样品(2)
提示:可用注射器或塑料袋等(3)大棚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在午时比在凌晨更少
21(1)打开关闭(2)关闭打开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3)吸收吸气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检验呼气时呼出的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