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合集下载

英国君主立宪制

英国君主立宪制
a内阁在下议院中占有决定作用的多数 b在大政方针上阁员保持一致并集体负责 c首相地位重要,掌有行政权和立法权。名义上对国王 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 d如议会通过对政府通过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但 首相也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影响:资产阶级议会政党制度逐渐形成和发展 起来。
国王、议会、内阁之间的联系: 国王、议会、内阁之间的联系:
——节选自《权利法案》
这些规定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利? 权利法案》 这些规定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利?《权利法案》 颁布后,国王与议会的权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颁布后,国王与议会的权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限制: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军权。 限制: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军权。 保证:选举权;言论自由;集会权利。 保证:选举权;言论自由;集会权利。

负 责

组 阁 多 数
形式任命
君主宪制度是君主制、 英国君主立宪制度是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融为一 体的混合物。 体的混合物。 国王是国家元首,但由议会掌权, 国王是国家元首,但由议会掌权,国王实际上处于 “统而不治”的地位,而作为国家的象征地位更突出。 统而不治”的地位,而作为国家的象征地位更突出。 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是君主立宪制, 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是君主立宪制,以议会内阁为核 心。国家的权力中心在议会,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国家的权力中心在议会, 世纪中期以来, )。由 (19世纪中期以来,逐渐转移到内阁和首相手中)。由 世纪中期以来 逐渐转移到内阁和首相手中)。 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 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
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 年颁布《权利法案》 年颁布
3、成果: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光荣革命(1688年)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英国什么时候确立君主立宪制

英国什么时候确立君主立宪制

英国君主立宪制是什么时候建立
英国君主立宪制,是1688年政变(见光荣革命)后在英国建立起来的国家政体,也称议会君主制,属资产阶级民主制政体类型。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的君主立宪政体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议会及政府逐步掌握了治理国家的权力,这种政治体制虽然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它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得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它代表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这一制度的确立和不断完善,不仅对巩固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统治起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对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建立新的制度,也有着巨大影响。

君主立宪制形成过程
17世纪的英国经过资产阶级革命,到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统治在英国最终确立。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条文来约束国王的权力,后来,又通过了《王位继承法》,对王权做了进一步的具体限制,并且把包括国王继承权和任命法官等重大问题的权力都掌握在议会手里。

通过这些法律文献,国家的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议会手中,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从而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通过19世纪的议会改革,选举权不断扩大,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得到长足发展;随着责任内阁制的确立,两党制的发展,英国现代意义上的君主立宪制日趋完善起来。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以代议制民主为基础,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表面上,议会通过的法案要经过国王批准,实际上这只是一种形式。

2.君主名义上是世袭国家元首、联合王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和英国国教的世袭领袖,但统而不治。

3.奉行议会至上和分权制衡的原则。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PPT课件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PPT课件

2.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1)历史传统:英格兰曾在1215年颁布《大宪章》,维护教俗贵族的特 权,规定没有经过协商,国王无权征税,逐渐确立了“王权有限”和“ 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 (2)议会制度的确立:13世纪末,英格兰基本确立议会制度。议会由上 下两院构成,上院由贵族组成,下院由骑士和平民代表组成,征税权掌 握在议会手中。
一个傍晚,在诺丁汉竖起了他的军旗,接着是一场长期和顽强的内战。”
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光荣革命
C.亚历山大东征
D.斯巴达克起义
解析:根据“国王(查理一世)”“1642年8月”“一场长期和顽强的 内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640年,英国议会重新召开,议员们不 断抨击国王专权。查理一世恼羞成怒,挑起了内战。1649年,查理一 世被推上断头台。因此题干反映的历史事件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典例分析
例 (2020·辽宁沈阳中考)“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
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
非法。”上述条款表明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英国 ( B )
A.君权神授,王权专断
B.王权置于议会的法权之下
C.成为工业化国家
D.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
解析:“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皆为非法”说明国
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为 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并对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 的影响。
微拓展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1.推翻了君主专制,使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民主制度对专制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为英 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障碍。 3.揭开了欧洲和北美洲民主革命运动的序幕,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 4.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英国政治经济制度中存在的落后性问题,资产阶级反而与 旧贵族联合起来镇压英国人民起义。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B
查理一世
1、开始标志: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
1640年,查理一世为筹集军费,召开议会。要求议会同 意他征收重税,继续实行对食盐、肥皂等生活必需品的 专卖。议会拒绝通过征税法案,抨击国王的专横统治, 要求限制王权。
英 国 资 产 阶 级 革 命 形 势 图
克伦威尔
1642年内战爆发
马斯顿荒原战役
标 志 着 英 国 君 主 立 宪 制 的 确 立
《权利法案》
颁布目的:限制王权。 颁布时间:1689年。 颁布机构:英国议会。
主要内容:限制国王权力的种种规定。
英国《权利法案》
影响:(1)确立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 中的最高地位。(2)标志着君主立 宪制的确立。
《权利法案》颁布后国王的权利有了哪些变化?
课堂小结
君 主 英立 国宪 制 的
议会与王权的斗争:封建统治阻碍 资本主义发展 革命爆发 处死国王 王朝复辟 光荣革命
革命发生
《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
课堂检测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于( A.1640年 B.1646年 C.1660年 D.1689年
A

2、据新华社伦敦5月12日电: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任命保守党 领袖卡梅伦为首相,并授权他组建新一届政府。伊丽莎白二世虽 然是英国国家的象征,却不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这种政治制度 源于(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人民宪章》
由农民组成的新模 范军与王军作战
纳西比战役
根据议会设立的高等法 庭的判决,查理一世以暴 君、叛徒、杀人犯和人民 公敌的罪名,于1649年1
月30日被斩首。
2、1649年,查理一世被处死。 议会废除君主制,宣布英国 为共和国。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知识点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知识点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知识点
君主立宪制指的是君主作为国家元首,与议会共同执政的政治体制。

在英国,君主是国家的象征性元首,而实际的政治权力掌握在议会手中。

下面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知识点:
1.英国议会分为两个部分,包括上议院(贵族院)和下议院(普通选举产生)。

上议院的议员由君主任命,下议院的议员则通过选举产生。

2.英国政府由首相领导,首相由下议院中的议员选举产生。

首相是内阁的领袖,内阁由各部长组成。

3.英国君主在议会上发表国王/女王的演讲,其中讲述了政府的计划和议程。

演讲完毕后,议会将针对政府计划进行辩论和投票。

4.英国君主负责任命内阁成员、司法官员和其他重要职位的人选,但需要得到首相的建议和同意。

5.英国君主还有权签署法案以及在与国际关系有关的事务中代表英国发言。

但这些权力通常是象征性的,具体实行权力的是内阁和议会。

6.英国君主还有一些传统仪式和仪式性职责,例如皇家婚礼、升任仪式和军队检阅等。

总之,英国君主立宪制是一种独特的政治体制,体现了君主和议会的密切合作关系。

虽然英国君主在政治上具有象征意义,但在实际政治决策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英国君主立宪制

英国君主立宪制

课堂练习题
3、现代英国君主立宪制是哪三种体制的混合物 ①君主制②贵族制③总统制④民主制 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4、有人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 变革,“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 的国王”,这表明
A.革命只是改变了统治形式,本质没有改变 B.革命后议会与国王共同掌权,二者之间是平等的 C.革命前后国王地位没有变化,只是议会发生了变化 D.革命前后国王议会不仅互换位置,而且发生质变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演变 3、确立标志:《权利法案》
(1)目的: 限制王权,保障公民权利 (2)产生: 1689年议会通过、国王签署 (3)内容: 议会拥有权力 限制国王权力 (4)意义: 议会至上的原则得以确立。 标志着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君主立宪制的形成标志着英国资 产阶级统治方式的正式确立,主 要是因为
请回答:《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力;用法 律的形式肯定和保证了议会拥有哪些“自由”和权力?
《权利法案》的内容和作用?
6.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 军 权 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8.国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选举权 9.国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 应在国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 弹劾或讯问。 言论自由权 13.为伸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 律起见,国会应时常集会。 集会权
与君主专制的区别
君权神圣、君权神授、君权至上 君权受到限制、议会权力至上
封建君主专制、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意义
1、使资产阶级分享到了国家权力; 2、为政治稳定与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3、使英国实现了向现代民主国家的转变;
4、为欧洲乃至世界提供了政体创新的借鉴。
课堂练习题

英国什么制度

英国什么制度

英国什么制度英国采用的制度是君主立宪制。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指国家政权的最高权力在皇室(君主)手中,但其实际行使权力是通过议会来实现。

这个制度是在历史上逐渐形成的,最早可追溯到1215年的《大宪章》。

而现代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可以追溯到1688年的光荣革命。

英国的君主是国家元首,但其权力受到议会的严格限制,完全没有绝对的统治权。

现在的英国君主是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她的权力主要是象征性的,即代表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英国议会是英国政治和立法权力的最高体现。

英国的议会由两个院组成:上议院和下议院。

上议院是英国最高立法机构,由世袭贵族和由现任君主任命的生命贵族组成。

下议院是由选举产生的,代表英国民众的利益。

议会有主要由政府成员组成的下议院,和主要由独立议员组成的上议院。

英国的政府是议会内阁制,是由多个政党组成的,通过选举产生的政府。

英国政府由首相领导,首相是在下议院中选出的。

英国的司法制度是以普通法为基础的。

普通法是指以判例为基础,依据案例和惯例形成的法律体系。

英国的法律传统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其法律原则和制度的成熟性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的特点是相对稳定和民主。

君主立宪制保证了君主的象征性地位,使君主不是完全的统治者,而是代表人民利益的象征。

君主立宪制还通过议会来行使政治和立法权力,保证了民主的决策过程。

此外,英国的构成部分: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也具有一定的自治权。

总的来说,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是一个兼顾稳定和民主的制度。

这个制度为英国的政治稳定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为英国人民享受民主和自由的权益奠定了基础。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知识清单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知识清单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知识清单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起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世纪。

在那个时期,英国的政治权力分散在国王、贵族和教会之间。

1、《大宪章》的签署1215 年,英国国王约翰被迫签署了《大宪章》。

这一文件对国王的权力进行了一定的限制,确立了“法律至上”和“王在法下”的原则。

虽然当时国王仍拥有很大的权力,但《大宪章》为后来的政治变革奠定了基础。

2、议会的形成随着时间的推移,英国逐渐形成了议会。

议会最初由贵族组成,后来逐渐扩大到包括骑士和平民代表。

议会的出现为各方利益的表达和协商提供了平台。

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7 世纪,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革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封建专制统治的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宗教问题等。

革命期间,国王查理一世被送上了断头台,英国经历了短暂的共和时期。

2、“光荣革命”1688 年,英国发生了“光荣革命”,这次革命是一场不流血的政变,迎立了荷兰执政威廉和他的妻子玛丽为英国国王和女王。

“光荣革命”为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1、国王“统而不治”在君主立宪制下,国王仍然是国家元首,但只是象征性的,没有实际的政治权力。

国王的职责主要是礼仪性的,如出席重要活动、代表国家进行外交访问等。

2、议会权力至上议会是英国的最高立法机构,由上议院和下议院组成。

上议院主要由贵族组成,权力相对较小;下议院由选民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掌握着实际的立法权和财政权。

3、责任内阁制内阁由首相领导,首相通常是下议院多数党的领袖。

内阁成员对议会负责,如果内阁失去议会的信任,就必须辞职。

四、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运行机制1、立法程序议会负责制定法律。

一项法案通常要经过下议院的提出、辩论、表决,然后再经过上议院的审议和表决,最后由国王签署才能成为法律。

2、行政权力首相和内阁行使行政权力。

首相负责领导内阁,制定政策和决策。

内阁成员分别负责不同的政府部门,负责具体的行政管理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入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 的英国
2
2、议会权力的 建立
03
3、议会民主制 的完善
01 议会民主制的起源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背景 • 经济上:17C初,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兴起和发展 • 阶级上: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日益壮大 • 政治上:斯图亚特王朝的君主专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 导火索:苏格兰人民起义
进退。 • 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首相
也可不辞职,提请国王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 产生方式:下院选举的多数党领袖被国王任命为首相,
首相提名内阁成员,组成内阁。
思考
英国君主立宪制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英国君主立宪制:
1、建立: 以《权利法案》的颁布为标志 2、特点: (1)君主制,民主制,贵族制三者融为一体; (2)以代议制为基础,议会掌握国家主权,内阁掌握行政 权并对议会负责。 (3)保留君主,但“统而不治”,只是礼仪性的国家元首 ,首相是行政首脑; (4)实行分权原则。 3、影响:
2、议会民主制的发展 (1)1832年 英国议会改革
背景:工业革命以后,工业资产阶级兴起,要求获得更多 的政治权利。
03 议会民主制的完善
1、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 1721年 沃波尔担任首相,标志着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 国王丧失行政权
2、责任制内阁的特点 • 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在大政方针上基本一致,与首相共
2、革命经过
02 议会权力的确立
1、确立标志 1689年《权利法案》 (1)内容: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 法权、财政权等权力。 (2)影响: • 否定了君权神授,使王权受到法律的严格制约; • 议会权力日益超过国王权力,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
的地位; • 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英国君主 立宪制
国王
形式任 命
谢谢!
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