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君主立宪制介绍
第三单元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一.确立的原因:封建专制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确立的背景条件:⑴13世纪初,《大宪章》的签署,以法律形式限制王权,为近代君主制的形成创造条件。
⑵13世纪中期,早期议会的形成,为英国近代君主制的形成奠定基础。
⑶1640—1688年光荣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掌权,解决了国王和议会的主权之争,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提供了政治保证。
三.确立的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1.核心内容:用明确的法律形式限制王权,保证议会主权之上。
2.意义:标志着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集体统治,英国统治方式从人治走向法治;英国进入长期稳定发展时期;开创资本主义世界民主政治的新模式。
为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借鉴。
四.发展和完善:1.发展: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发展(君主立宪制的核心)⑴早期内阁。
⑵形成:“光荣革命”后,国王退出内阁,内阁承担实际行政职责。
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为第一任首相,主持内阁,协调各部门的工作。
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
⑶发展:19世纪中期,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两党制形成,促进责任内阁制进一步发展。
⑷权力运行原则:国王:统而不治,象征性礼仪性的角色。
内阁政府:由议会下院选举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织内阁;多数党的领袖成为首相,是实际上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和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受议会监督,对议会负责。
若议会通过对政府(内阁)的不信任案,要么内阁所有人集体辞职,要么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议会:上院由国王任命,无实权;下院拥有立法权、财政权、对行政的监督权等,国家权力中心。
⑸作用:责任内阁制的建立,使立法机构得以控制行政,有效地调节了立法权和行政权之间的关系。
2.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普选权扩大。
⑴原因: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⑵意义: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

●
影响:资产阶级议会政党制度逐渐形成和发展 起来。
国王、议会、内阁之间的联系: 国王、议会、内阁之间的联系:
——节选自《权利法案》
这些规定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利? 权利法案》 这些规定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利?《权利法案》 颁布后,国王与议会的权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颁布后,国王与议会的权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限制: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军权。 限制: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军权。 保证:选举权;言论自由;集会权利。 保证:选举权;言论自由;集会权利。
内
负 责
阁
组 阁 多 数
形式任命
君主宪制度是君主制、 英国君主立宪制度是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融为一 体的混合物。 体的混合物。 国王是国家元首,但由议会掌权, 国王是国家元首,但由议会掌权,国王实际上处于 “统而不治”的地位,而作为国家的象征地位更突出。 统而不治”的地位,而作为国家的象征地位更突出。 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是君主立宪制, 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是君主立宪制,以议会内阁为核 心。国家的权力中心在议会,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国家的权力中心在议会, 世纪中期以来, )。由 (19世纪中期以来,逐渐转移到内阁和首相手中)。由 世纪中期以来 逐渐转移到内阁和首相手中)。 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 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
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 年颁布《权利法案》 年颁布
3、成果: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光荣革命(1688年)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第8课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赞同。集体负责,共同进退。
(2)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如果反对,布莱尔会不会为 此而撤兵?为什么?
不会。首相掌握行政大权,不对国王负责。
(3)议会中大多数极力反对,结果又会如何?
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内阁下台; 内阁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国体: 国家社会性质
分类: 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政体: 政权的组织形式 分类:
君主专制 君主制
君主立宪制
古代中国
英国 法国 美国
议会制共和制 共和制
总统制共和制
第8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
国家元首(君主)通常是 世袭的,拥有某些最高权力, 但必须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行 使。 (君主的权力受到宪法的制约)
以代议制为基础,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
小试身手
项目
国家元首是谁 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 国家元首有无任期 国家元首有无实权 政府的首脑是谁 政府首脑如何产生 政府如何产生 国家的权力中心
英国君主立宪制
英王
世袭 无 无 首相 议会选举的多数党领袖 首相组阁 议会
学以致用
英国前首相布莱尔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你认为: (1)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同还是反对?为什么?
责任内阁制:
君主
形式上任命
政府
首相 议会 (组建内阁) 多数党领袖 下院
上院 选举多数党
负责
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国王 国家元首(世袭),仪式性角色,统而不治 议会 国家权力中心,掌立法权 内阁 掌行政权,对议会负责 首相 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掌行政权和立法创 议权,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 者和领导者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1

(1)历史传统:英格兰曾在1215年颁布《大宪章》,维护教俗贵族的特 权,规定没有经过协商,国王无权征税,逐渐确立了“王权有限”和“ 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 (2)议会制度的确立:13世纪末,英格兰基本确立议会制度。议会由上 下两院构成,上院由贵族组成,下院由骑士和平民代表组成,征税权掌 握在议会手中。
微拓展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背景
1.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和发展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最基 础的条件。 2.阶级基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推动者和领导 阶级,他们的形成和壮大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必要条件。 3.思想基础:宗教改革后,资产阶级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成熟的理论体系, 清教运动(16—17世纪在英国发生的反对代表封建专制王权的国教的社会 政治运动)成为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主要选择,这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的旗帜。
典例分析
例 (2020·辽宁沈阳中考)“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 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 非法。”上述条款表明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英国 ( B )
C.成为工业化国家
D.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
解析:“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皆为非法”说明国
解析:根据“国王(查理一世)”“1642年8月”“一场长期和顽强的 内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640年,英国议会重新召开,议员们不 断抨击国王专权。查理一世恼羞成怒,挑起了内战。1649年,查理一 世被推上断头台。因此题干反映的历史事件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三、《权利法案》
(1)1660年,查理二世接受议会有条件的邀请,做了英国国王。英国恢复了君主 制,但国王的权力受到了很大限制。 (2)查理二世的继任者詹姆士二世是天主教徒,他在英国恢复天主教和专制制度 ,进行反攻倒算,激起了人民的反抗。 2.光荣革命:1688年,英国发生政变,议会作出决定:废黜詹姆士二世,迎请他的 女儿玛丽和女婿威廉入主英国,这次政变史称“光荣革命”。
英国君主立宪制内容

英国君主立宪制内容
英国君主立宪制内容是一种可信赖的政治制度,法律渊源久远,影响深远,在
欧洲权力分立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为英国提供庞大的护城河。
英国君主立宪制内容涵盖宪法解释、君主和政府的职能、宪法修改、政府结构和管辖范围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作为君主立宪制系统的基本规定,它独一无二。
英国的宪法解释是一套复杂的构成,范围从确保单一政策的常见法以及英国司
法系统之外的普遍规定和先例宣誓,甚至涵盖序列英格兰法和威尔士法一致性,也包括一些较新的法律条款,如《人权法案1998》。
英国的君主的职能因其分裂的性质而有所不同。
统治家的是法律的最终解释者,虽然它拥有审计会计总监、有罪否定、特权颁布法案、财政投票、军队的招募兵力的特权,但是,这些权力都受到本非法的法律限制,而且只有在外交领域才能发挥全力。
英国的宪法修改不需要君主的认可,只要国会通过相应的法律,它就可以修改
宪法。
在法律上,宪法修改必须经过连续修正;而通过引入具体的宪法原则,法院也可以修改宪法,确保宪法的合法性。
英国政府的结构包括三个独立的决策层次:司法部、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
三
大权力都是独立互不干涉的,三个行政部门对其职责范围、它们权力的界限也有严格的界定,确保每个行政部门只承担自己应有的职责。
英国君主立宪制内容还特厚定隶属关系,分立政府在社会识别层面上发挥着巨
大作用,英国君主立宪制内容确保了英国政府在权力分立框架中的稳定运行,使得政治有序集治于一身。
因此,英国君主立宪制内容既确保了政府独立和权力分立,又促进了政治秩序的稳定,从而发挥了强有力的作用。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知识点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知识点
君主立宪制指的是君主作为国家元首,与议会共同执政的政治体制。
在英国,君主是国家的象征性元首,而实际的政治权力掌握在议会手中。
下面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知识点:
1.英国议会分为两个部分,包括上议院(贵族院)和下议院(普通选举产生)。
上议院的议员由君主任命,下议院的议员则通过选举产生。
2.英国政府由首相领导,首相由下议院中的议员选举产生。
首相是内阁的领袖,内阁由各部长组成。
3.英国君主在议会上发表国王/女王的演讲,其中讲述了政府的计划和议程。
演讲完毕后,议会将针对政府计划进行辩论和投票。
4.英国君主负责任命内阁成员、司法官员和其他重要职位的人选,但需要得到首相的建议和同意。
5.英国君主还有权签署法案以及在与国际关系有关的事务中代表英国发言。
但这些权力通常是象征性的,具体实行权力的是内阁和议会。
6.英国君主还有一些传统仪式和仪式性职责,例如皇家婚礼、升任仪式和军队检阅等。
总之,英国君主立宪制是一种独特的政治体制,体现了君主和议会的密切合作关系。
虽然英国君主在政治上具有象征意义,但在实际政治决策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最新英国君主立宪制

英国君主立宪制,是1688年政变(见光荣革命)后在英国建立起来的国家政体,也称议会君主制,属资产阶级民主制政体类型。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的君主立宪政体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议会及政府逐步掌握了治理国家的权力,这种政治体制虽然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它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得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它代表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这一制度的确立和不断完善,不仅对巩固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统治起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对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建立新的制度,也有着巨大影响。
一、“光荣革命”1.议会制由来先讲清英国议会制度的由来。
13世纪英国议会制度基本形成经过了三个国王。
1214年英王约翰签署的《大宪章》是“英国自由的奠基石”。
大宪章虽然是封建的法律文献,但具有进步意义,它的整个精神是限制王权,置王权于封建法律的约束下。
因此许多人认为它是“英国自由的奠基石”,是英国第一部“宪法”。
亨利三世(1216—1272年)继位后,贵族继续与之对抗。
亨利无奈,制定了“牛津条例”,把国家权力交给贵族操纵的十五人会议。
后来,反对国王保护宪章派的贵族领袖人物西蒙·孟福特对会议进行改造,这便是英国历史上第一次议会。
爱德华一世(1272-1307年)统治时,为了筹划军费,曾在1295年召开了一个由各等级共同参加的议会,此后议会经常召开,都以1295年的议会为榜样。
这意味着封建国家的统治者在议会的形式下,形成剥削阶层的联合。
再讲清楚英国议会的构成和特点。
1297年,议会获得了批准赋税的权力,到了14世纪,又获得了颁布法律(法令和条例)的权利。
由于各个等级的利害不同,议会从1343年起分成两院:上议院叫“贵族院”,由教俗贵族组成。
下议院叫众议院,由代表各郡的骑士和市民组成。
骑士和市民之所以同在一院,是因为他们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已渐趋一致了。
议会的形成,使国王的封建谘议机关逐渐成为国家的代议机关。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知识清单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知识清单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起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世纪。
在那个时期,英国的政治权力分散在国王、贵族和教会之间。
1、《大宪章》的签署1215 年,英国国王约翰被迫签署了《大宪章》。
这一文件对国王的权力进行了一定的限制,确立了“法律至上”和“王在法下”的原则。
虽然当时国王仍拥有很大的权力,但《大宪章》为后来的政治变革奠定了基础。
2、议会的形成随着时间的推移,英国逐渐形成了议会。
议会最初由贵族组成,后来逐渐扩大到包括骑士和平民代表。
议会的出现为各方利益的表达和协商提供了平台。
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7 世纪,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革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封建专制统治的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宗教问题等。
革命期间,国王查理一世被送上了断头台,英国经历了短暂的共和时期。
2、“光荣革命”1688 年,英国发生了“光荣革命”,这次革命是一场不流血的政变,迎立了荷兰执政威廉和他的妻子玛丽为英国国王和女王。
“光荣革命”为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1、国王“统而不治”在君主立宪制下,国王仍然是国家元首,但只是象征性的,没有实际的政治权力。
国王的职责主要是礼仪性的,如出席重要活动、代表国家进行外交访问等。
2、议会权力至上议会是英国的最高立法机构,由上议院和下议院组成。
上议院主要由贵族组成,权力相对较小;下议院由选民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掌握着实际的立法权和财政权。
3、责任内阁制内阁由首相领导,首相通常是下议院多数党的领袖。
内阁成员对议会负责,如果内阁失去议会的信任,就必须辞职。
四、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运行机制1、立法程序议会负责制定法律。
一项法案通常要经过下议院的提出、辩论、表决,然后再经过上议院的审议和表决,最后由国王签署才能成为法律。
2、行政权力首相和内阁行使行政权力。
首相负责领导内阁,制定政策和决策。
内阁成员分别负责不同的政府部门,负责具体的行政管理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aw was to be made in parliament(议会); once made ,it could not be suspended(终止) by the crown(国王).
——BILL OF RIGHTs 1689年《权利法案》
含义——
(资本主义国家)以世袭的君主为国家 元首,君主权力按宪法规定受到一定限制 的政权组织形式。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背景: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斯图亚特王朝的君主专制
2、经过:
3、结束:“光荣革命”
Glorious Revolution
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英 国 资 产 阶 级 革 命 曲 线 图
过 程 处 死 国 王 建 立 共 和 1649年 国 斯图亚特王朝 复辟1660年
《权利法案》的内容
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选举权 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 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 时常集会。 言论自由权
保证了议会 哪些权利?
集会权
从上看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颁布 《权利法案》的目的是什么?结果 如何?
答: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内阁下台; 内阁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散下院,重新选举。
英国的首相、责任内阁与英王、议会 之间是什么关系?
(行政权)
国家象征 统而不治
形式任命
内阁 (首相)
组多 阁数 党 负 责
君主
任 命
英国君主立 宪制的特点
1、君主制、贵族制、 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 2、以议会和责任内 阁为核心,权力中心 在议会,内阁掌握行 政权并对议会负责; 3、君主保留,但国 王临朝不理政,无权 废除任何法律。
课堂延伸:
材料一: “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 将要务分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朕必躬自断 制。” ——清-康熙帝 君主专制 材料二: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 实施之僭越 权力,为非法权力。 ——1689年《权利法案》
君主立宪
比较1689年中英两国政治体制有何本质的不同?
下院
选 举
议会 (立法权)
上院
(贵族世袭)
选
民
【解析与探究】 18世纪英国内阁制与同时期 中国的内阁制有什么区别?
英国: ①内阁是由国王任命在议会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组 成的,内阁拥有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而非对国王负责; ②英国内阁是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 ①内阁是君主专制进一步产生强化的产物,始终不是法定的 中央一级行政机构,而是皇帝的内侍机构; ②阁臣升降由皇帝决定,他们的主张采纳与否取决于皇帝, 不能起到制约皇权的作用。
本课从横向来看,英国的制度创新表现为君 主立宪制度的确立、内阁制度的形成、议会选 举制度的不断完善;从纵向来看,英国政治制 度的发展实际上是国家权力重心的不断下移即 由上帝移到君主、由君主转移到议会、由议会 转移到人民。由于英国率先完成了政治制度的 近代化,实现了民主和法治,英国从此进入了 长期稳定发展的时期,为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 发生创造了政治前提。
议员 首相
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政府和内阁的最高首脑, 国王任命大选获胜的多数党领袖 首相提出内阁成员、政府成员名单
兼任政府首脑、议会党领袖、多数党的领袖 有行政权、立法权 提名各部大臣、主教、及任免高级文官的权力 有内阁会议的主持权,各重大政策的决策权
下院
君主制 贵族制 民主制 三者融 为一体
是当代政权的核心 有立法权、财政权 对政府的监督权等
保留君主,但议会掌权
君主立宪制
1689年《权利法案》
现 代
以议会责任内阁制为核心 现代代议制政府真正掌权 国王“统而不治” 礼仪性国家元首
国王
“统而不治”但是世袭的国家元首、总司令、国教的世俗领袖、联邦元首
现代
民族团结的纽带 国家统一的象征
英 国 政 治 制 度
议会制
上院
14世纪时,由贵族、僧侣组成。后只保留其尊严、荣誉,权力受到限制(1832年议会改革) 形式上:提出法案的创制权、对立法的拖延与修改权、充分发表意见权,是最高上诉判决机关
2、议会权力的发展: 1832展,工商业资产阶 级迅速壮大,改革议会的呼声日渐高涨
(2)改革结果: 工业资产阶级获更多议席,加强了在议会中 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英 国 下 院
三、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1、形成过程:
国王召集内阁 国王退出内阁 下院多数党领袖主持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沃尔波尔) 2、成员及职能
假如你是英国首相,你是如何当选的?你 的地位如何?你有哪些权力?
假如你是英国首相,你是如何组阁的?内 阁有哪些权力?
英国前首相布莱尔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你认为: ⒈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同还是反对?为什么?
答:赞同。集体负责,共同进退。
⒉如果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反对出兵的话,布莱尔会不 会为此而撤兵?为什么? 答:不会。首相掌握行政大权,不对国王负责。 ⒊如果议会中大多数极力反对出兵的话,结果又会如 何?
英国君主立宪制介绍
他们究竟是谁在统治英国?
英王扮演的角色
英国女王的头衔 全称是“天佑大 不列颠及北爱尔 兰联合王国和她 的其他领土及领 地的女王、英联 邦元首、基督教 护教者伊丽莎白 二世”
• 英王是国家元首,在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 • 英王是国家的人格化,成为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 • 英王作为英联邦首脑,还起着维系英联邦的纽带作用
同样是女王,两位伊丽莎白女士 在权力大小上有多大的差别?
都铎王朝 伊丽莎白一世 Elizabeth Ⅰ (1533~1603)
温莎王朝 伊丽莎白二世 Elizabeth II (1926~ )
议会的上院 议会的下院
14世纪中期 议会形成上下两 院。上院主要由 贵族和高级教士 组成,又称贵族 院。下议院主要 由地方各县及各 市镇的骑士、市 民和资产阶级化 的贵族组成,又 称平民院。
光 荣 革 1688年 命
革命爆发 1640年
时间
1688年
此图描绘了查理一世被处死后,当刽子手拿着国王的 头颅示众时,一位妇女当场昏厥的情景。
二、议会权利的确立
1、《权利法案》的颁布
内容 作用 2、议会权力的发展
《权利法案》的内容
限制了国王 哪些权利?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实施之 立法权 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 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 者,皆为非法。 征税权 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 司法权 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而有害。 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 皆属违法。 军事权
内阁
国王批准组阁 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对议会或首相负责。“责任制政府”
控制下院的立法程序
责任内阁
通过控制下院本党的议员来控制下院 宣布提前大选
两党制
1660年
辉格党 托利党
1832年 议会改革
辉格党 托利党
自由党 保守党
20世纪 20年代
工
党
保守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