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德国鲁尔区的探索解析
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配套课件必修三 第二章 第4讲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共42张PPT)

(
)
考点一 鲁尔区的区位条件及衰退
试题调研
解析
石油、天然气与水能都是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石油、 天然气是地质时期低等生物沉积在湖泊或海洋中形成 的,在伏尔加河沉积平原之下。伏尔加河南流入里海, 沿该河运油不可能到达西欧。
答案
C
考点一 鲁尔区的区位条件及衰退
试题调研
3.(2012· 浙江文综)2011年11月4日,我国首个千万千瓦 级风电基地在酒泉启动建设。该地建风电基地的有 利条件有 ①可利用周围未利用土地 力强劲 求量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②距冬季风源地近,风 ④能源短缺,需 )
必修3
第二章第4讲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考点一 鲁尔区的区位条件及衰退
1. 鲁尔区的区位条件 区位因素 资源 区位分析
基础梳理
煤炭 资 源 丰 富 ; 离 法 国 东 北 部 的 铁 矿 较
近;水资源 丰富 水陆交通便利: 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 十字路口 ; 交通 有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等天然河流以及人工 运河 市场 市场广阔: 德国及西欧 是主要市场
考点一 鲁尔区的区位条件及衰退
2.鲁尔区的衰退 (1)产业结构 单一 。 (2) 煤炭 的能源地位下降。
基础梳理
①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所占比重逐渐减少。 ②新技术炼钢的耗煤量逐渐降低,世界煤炭 需求量 下降。 ③煤炭开挖深度的增加和劳动力成本上升,使所产煤的价格 在市场上缺乏 竞争力 。 (3)世界性钢铁过剩。 (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5)用地紧张, 环境污染 严重。
答案
甲省是全国能源基地(多火电厂;重工业或耗能工业比重大; 第二产业比重大),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甲省经济发展水平较 低(以传统产业部门为主),GDP相对较低。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2.4德国鲁尔区的探索课件中图版必修3

-12考点一 考点二
自主梳理
核心突破
推理分析 1.信息提取
-13考点一 考点二
自主梳理
核心突破
2.规律应用 第(1)题,考查石油开采的地质条件和气象条件。北海油气田位于 大陆架,资源分布集中,所以地质条件对开采有利,但是位于西风带, 海洋气象条件多变。第(2)题,考查洋流的地理意义。洋流的地理意 义主要包括对沿岸气候的影响、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对航运的影 响、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扩散方向受到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对海 洋渔业造成影响。 【答案】 (1)有利条件:油气资源储量丰富;位于大陆架浅海,便于 开采;接近能源消费市场;运输便利。(任答三点) 不利条件:位于西风带,终年风浪大;多阴雨天气,不利于海上油气 开采作业;开采成本高。(任答两点) (2)向北(或东北) 北大西洋暖流(或洋流) 海洋渔业(或海洋捕 捞)
影响
-4考点一 考点二
自主梳理
核心突破
3.交通和市场优势
因素 交通
市场
特点 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四通八达的铁路和公路网;天然 水陆交通发达,便于铁 河流和 人工运河 联成水 矿石的运入和钢铁的 运网,通达海洋 运出 德国以及 西欧 发达的经济, 促进工业产品的销售 为鲁尔区工业生产提供了广阔 和工业的发展 的市场
-9考点一 考点二
自主梳理
核心突破
图解要点
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
-10考点一 考点二
自主梳理
核心突破
典例1(2014浙江高考)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11考点一 考点二
自主梳理
核心突破
(1)北海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气产地。简述北海油气田开采的有利 和不利条件。 (2)若图1中P处发生原油泄漏,其扩散的方向是 ,原因 是受 影响。对受影响国家造成直接危害 的产业部门是 。
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模块三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城市规划理念
注重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等理念,强调城市功能分区和空 间布局。
城市建设实践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市更新和改造,提高城市环 境质量。
城市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城市问题
包括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紧张 、社会治安等问题。
成因分析
主要由于城市化进程中的规划不合理 、资源短缺、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
推进绿色转型
鼓励发展绿色产业和绿色技术,推动经济 向绿色转型。
03
城市化进程与问题
城市化发展阶段特征
初期阶段
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规模扩大 ,但城市化水平较低。
加速阶段
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聚的速度加快 ,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
成熟阶段
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人口增长速 度放缓,甚至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城市规划与建设实践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治理环境污染
加大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改善环境质 量。
实例
鲁尔区通过发展可再生能源、推广节能环 保技术等措施,逐步实现了环境保护与可 持续发展的目标。
发展循环经济
鼓励企业实行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降低 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
加强国际合作
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和交流,共同应对 全球环境问题。
范围
包括多特蒙德、埃森、杜伊斯堡 等城市,以及周边县市
自然资源条件
01
02
03
煤炭资源丰富
鲁尔区煤炭地质储量大, 品质优良,开采条件好
水资源充足
河流众多,水量充沛,为 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 了便利
土地资源丰富
地形平坦,土地肥沃,适 宜农业发展和城市建设
历史发展背景
早期工业发展
19世纪中期开始,鲁尔区凭借丰富的煤炭资源和水运条件,工业迅速发展
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课件第部分第章第讲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基础自主梳理第五页,共41核页。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方法技巧 鲁尔区的发展条件与工业(gōngyè)结构
思维点拨
20世纪50年代后,鲁尔区除出现(chūxiàn)传统产业衰落 外,环境问题也十分突出。其原因是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和 以重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使鲁尔区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因素
特点
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优越的位置
德国西部,莱茵 河下游支流鲁尔 河与利珀河之间
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 自古就是东、西欧往来 的必经之地,也是北欧 通往中欧、南欧的捷径
莱茵河纵贯南
便捷的交通
北;铁路、公路 密布
水陆交通发达,便于区 内和区外联系
基础自主梳理第九页,共41核页。心考点探究
基础自主梳理第四页,共41核页。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三、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探索 1.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___产__业__(c_h_ǎ。nyè)转型
(1)改造(g传ǎi统zào(c)h_u_á_n_t_ǒ_n_g_)_工。业
(2)发展__新__兴__工__业_。 (3)重视发展__第__三___产__业。
2 .地理位置(dì lǐ wèi z地hì)处优欧越洲中部陆上交通的__十__字__路__口_,自古就是东西欧往来
(wǎnglái)的必经之地,也是北欧通往中欧、南欧的捷径。
3.交通和市场
(shìc因hǎ素ng)优势
特点
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交通
莱茵河纵贯南北;_铁__路__、 公路密布
中图版高考地理总复习课件第十二章第四讲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国 ,
西 莱
的 口 就
十 , 是
字 自 东
路 古 、
返回
因素
特点
对工业发展的 影响
莱茵河、鲁
水
充沛的水源与
尔河、利珀
源
煤炭结合,促
河水量充沛,
充
进了鲁尔区化
资
沛
提供了丰富 学工业的发展
源
的水源
返回
[题在书外]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评价角 度
内容
可从储量大小、分布范围大小、种 资源条
2005
1 400 3∶86 ∶11
2008
2 220 4∶82 ∶14
2012
4 000 4∶81 ∶15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类多少、质量高低、与其他资源的 件
匹配情况等方面评价
可从矿层厚度、埋藏深浅、矿区的 开采条
地形地质条件、可否进行露天开采 件
等方面评价
[题组冲关]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主要措施
内容
调整产业 结构
集中化、合理化改造传统工业,减少企业数 量,扩大企业规模
引进发展新兴工业和服务业,促进经济结构 多元化,如电子、汽车、旅游、金融等
第 四 讲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考纲要求 >>>
Contents
思维流程
YIXIAN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UANTONG
一线贯通
返回
1 思维流程
YIXIANGUANTONG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新课课件

发展初期的区位优势
成长阶段的产业结构 衰退阶段的原因分析
思考:
根据鲁尔区的发展条件,想一想 鲁尔区可以发展哪些工业部门?
发展初期的区位优势
成长阶段的产业结构 衰退阶段的原因分析
辉煌期鲁尔区的生产链
运入铁矿石
钢铁工业 机械工业
丰富的煤炭资源
煤炭工业
电力工业
丰富的水源
化学工业
注意箭头方向
鲁尔区钢铁工业布局时,从环境因素考虑 ,下图中所示最合理的模式是(阴影部分表示工 业区,非阴影部分表示居民区)
工业区 居民区
A
B
C
D
提示:德国处于西风带,即西南风
发展初期的区位优势
成长阶段的产业结构 衰退阶段的原因分析
思考 根据以上分析,结合课本 59—60页内容,分条例举哪些 原因导致了鲁尔区逐步走向衰 落?
发展初期的区位优势
成长阶段的产业结构 衰退阶段的原因分析
二. 鲁尔区的衰退
“煤炭时代”进入“石油时代”
C.煤炭价格不断上升区衰落明 显的工业部门是( A )
A.煤炭、钢铁
B.电力、化学
C.机械、电力
D.钢铁、化学
4. 20世纪中叶,一些新兴企业不愿到鲁 尔区落户,其主要原因是(C)①鲁尔区 工业企业传统的生产和组织方式不适应时
代发展的需要②鲁尔区公共设施不齐全,
在这之前,克虏伯公司在多特蒙德的一
整座钢厂也被拆往中国的马鞍山等地。
鼓励和引进新兴产业
政府制定和出台相 应的投资政策,简 化审批手续,以吸 引外商投资
积极引进竞争机制,不 排斥外国企业参与区域 内的竞争,加速了产业 的优化组合。
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探索
人数(万人) 140
高考地理复习——德国鲁尔区的探索课件(共24张PPT)(共24张PPT)

破坏植被、地面沉降 及占用耕地
(4)分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上的可持续 发展策略:主要有两大途径:
①调整产业结构,对能源、矿产资源进行深加工和 综合利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
(2016·淮南质检)山东海阳核电厂址距烟台市93公里, 距青岛市107公里。2015年9月12日,2号核岛主厂房基 本完工,目前1号、2号核岛及相关机组进入移交调试阶 段,投入运营后,年发电量将达175亿千瓦时,全部建 成后将成为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核能发电项目。据此 回答8~9题
8.在海阳市建设核电站的主要 原因是该地区( B )
下图为我国华北地 区某乡驻地及周边部 分辖区示意图,经勘 探发现图示区域有储 量丰富的大煤田。结 合图示,回答5~7题。
7.经过几十年的开采,图示区域煤炭资源几近枯竭 。为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该区域规划产业结 构调整,可行的措施有( B )
A.优化能源基地工业结构,缩短产业链 B.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C.寻找石油、天然气等替代资源 D.提高农业地位,大面积种植水稻
参 加 中 国 银 行工作 ,我就积 极向党 组织靠 拢。多年
区域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分析方法
一、评价区域能源或矿产资源开发条件: 1、主要从地理位置、能源或矿产资源特点、交通、 市场、技术、资金等方面分析其区域开发的条件。 2、矿产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具体内容 (1)资源条件评价:可从储量大小、分布范围大小、 种类多少、质量高低等方面评价。 (2)开采条件评价:可从矿层厚度、埋藏的深浅、矿 区的地形、地质条件等方面评价。 (3)市场条件评价:可从市场是否广阔、市场潜力大 小、矿区距市场远近等方面评价。 (4)交通运输条件评价:可从交通运输方式、交通便 捷程度等方面评价。 3、注意应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方面进行分析。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27)

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概括归纳法记忆德国鲁尔工业区的“兴起”“衰落”和“振兴”(1)“兴起”于优越的区位条件:丰富的煤炭资源和水资源,接近法国东北部铁矿资源。
位于欧洲的心脏,交通便捷,自身及欧洲是其广阔市场。
(2)“衰落”于世界经济的冲击:内因是其单一的产业结构,主因是煤炭能源地位下降。
次因是世界性钢铁生产过剩,根本原因是受新技术冲击。
(3)“振兴”于可持续发展探索:经济结构多元化和产业转型,依托科研高校推进产业转型。
拓展交通完善立体交通网络,消除污染,美化环境,吸引投资。
鲁尔区的兴起与衰落1.鲁尔区的区位条件(1)产业结构单一,以重工业为主。
(2)煤炭危机⎩⎪⎨⎪⎧能源消费构成变化和新技术炼钢,使 煤炭需求量明显下降煤炭开挖深度增加、劳动力成本上升,使鲁尔区煤价缺乏竞争力(3)钢铁危机⎩⎪⎨⎪⎧产钢和出口钢的国家增多,世界钢铁 市场竞争激烈经济危机及钢产品替代产品的广泛应用,使世界钢材消耗量急剧减少(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新技术革命产生了一大批新兴工业部门,也改变了传统的工业生产和组织方式。
鲁尔区因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新兴企业不愿到此落户。
图表解读鲁尔区优越的区位图[信息获取](1)鲁尔区位于德国西北部,欧洲东西和南北交通要道的交会处。
(2)区内煤炭资源丰富;水资源丰富,莱茵河及其支流为鲁尔区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水源;靠近铁矿产地,离法国洛林铁矿较近。
(3)由图中的河流、铁路、公路的分布,可看出鲁尔区的交通有何优势?提示:鲁尔区水陆交通便利。
由图中可以看出鲁尔区处在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优越。
这里有发达的铁路、公路运输网,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等天然河流以及人工运河,不仅连成一体,而且都可通航,并能直通海洋。
(4)除鲁尔区外,世界上还有哪些著名的传统工业区?形成的共同条件有哪些?提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等都属于传统工业区;都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企业为核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尔区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 ①丰富的煤炭资源 ②离铁矿区较近 ③充沛的水源 ④便捷的水陆交通 ⑤广阔的市场
鲁尔区的工业结构
运入铁矿石 丰富的 煤炭资 源
钢铁工业
机 械 工 业
煤炭工业
电力工业
丰富的水源
化学工业
煤炭能源 煤炭危机 地位下降
石油、天然气的广泛使用 新技术炼钢的耗煤量逐渐降低
煤炭能源 煤炭危机 地位下降
石油、天然气的广泛使用 新技术炼钢的耗煤量逐渐降低
本区煤炭工业成本上升
衰 落 的 原 因
世界性 钢铁危机 钢铁过剩
经济危机
钢替代品的广泛使用
产钢、出口钢的国家越来越多
生产结构单一 新技术 革命的冲击
煤炭和钢铁为主导产业
传统的生产和组织方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环境污染、用地紧张、交通拥挤
(2)汽车工业 先进的科学技术;新 兴的市场需求;丰富 的原材料(任答两点 )
(3)石油危机;日本、德国等国家汽车工业的冲击; 房地产崩溃;产业结构单一;新技术革命冲击(任 答三点) (4)要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发展科技,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增强竞争力。
比比皆是的焦炭厂不断冒着黑烟,铸造厂也不停地排出红褐
色的污水,还有飄浮在空气中的悬浮粒子,使得户外一切東西都蒙
上一层黑灰。洁白的衣物穿出門去,不一會兒便成为灰色。紅瓦白 墙,綠草如茵的家园,更是遙不可及的梦想。而沿岸化學工厂林立 的莱茵河,更有如一道被六万多种不同化学药品調成的鸡尾酒。 ——德国作家Heinrich Boll 1958年形容魯尔区
发展新兴 产业和第 三产业
环境 —治理污染,保护环境 用地 —充分利用工业遗产 技术 —建设科研机构和高校
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 优化经济结构
(1)改造传统工业 (2)发展新兴产业 (3)重视发展第三产业
2、发展科技,推进产业转型 3、建立发达的综合交通网络 4、治理污染,保护环境
钢铁厂废墟上新建的展览馆
旧厂改造的现代商业园区
煤钢工业
产值比重 劳动力比重 16 8
第三产业
56 63
结论表明,煤炭占比每增加 1%,能源强度就会上升 0.26%;石油天然气水电的占 比每增加1%,能源强度分别 会下降0.2%、0.23%和 0.78%,降低煤炭消费比重、 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对改进能 源强度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革命的每一次革新, 都会促进工业生产的飞跃发展,既产生一大批新兴工业部 门,也改变了传统的工业生产和组织方式。鲁尔区是诞生 于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中,在经历了约一 个世纪的繁荣之后,遭遇到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第三 次技术革命的严峻挑战,使鲁尔区工业企业传统的生产和 组织方式不适合时代发展的要求,这也是使鲁尔区衰落的 根本原因。在鲁尔区,20世纪50年代之前是其鼎盛时期, 工业布局已达到一定的密度和规模,基本呈现“饱和状 态”,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用地紧张等问题严重。因此, 在新的技术革命(第三次技术革命)中出现的那些新兴工业 部门(如电子工业、航天工业等),则不愿意到此设置厂矿 基地,它们在环境及条件适宜的地方,重新布置生产,进 而形成新的工衰 落 的 原 因
煤炭危机:
每炼一吨铁所消耗的煤和铁 年份 1800年 1900年 1980年
焦煤
铁矿石
4吨
2吨
2吨
1.8吨
0.75吨
1.3吨
煤炭能源 煤炭危机 地位下降
石油、天然气的广泛使用 新技术炼钢的耗煤量逐渐降低
本区煤炭工业成本上升
衰 落 的 原 因
世界性 钢铁危机 钢铁过剩
(1)丰富的煤铁资源;水运便利;市场需求量大
材料一 底特律始建于1701 年,1830 年后工业稳步成长 ,1903 年世界第一家汽车公司建立,此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 著名的“ 汽车城”。20 世纪70 年代受到石油危机重创,加 上日本、德国等国汽车生产的冲击,开始走向衰落。20 世 纪90 年代以后发展了赌场等第三产业,但未能扭转经济衰 退趋势。2007 年房地产市场崩溃,2013 年2 月19 日底特律 市宣布已经陷入财政危机。
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衰 落 的 原 因
世界性钢铁过剩
①产业结构单一; ②资源枯竭; ③生产技术落后,产 品竞争力不强; ④交通拥挤、用地紧 张、环境污染严重
生产结构单一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根本原因
环境污染、用地紧张、交通拥挤
技术改造 改造传统工业 优化经 济结构 关、停、并、转
交通 —建立发达的综合交通网络
经济危机
钢替代品的广泛使用
产钢、出口钢的国家越来越多
6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钢和出口钢 的国家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相继独立后,积极发展各自 的民族工业,1947 年只有 36 个国家生产钢铁,到 1970 年增加到了80 个,使世界钢铁市场竞争激烈。同时由于 钢产品的替代品如铝合金、塑钢等的广泛使用,使钢材消 耗量急剧减少。到70年代,由于汽车、造船、建筑等部门 钢铁需求量明显下滑,加之塑料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部分 钢铁制件被塑料制品所替代,导致这些行业对钢材的消耗 量大幅度下降,表现为世界性钢铁过剩,继而发生了钢铁 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