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市新城区控规

合集下载

平顶山市新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与修编)56P

平顶山市新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与修编)56P

平顶山市新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与修编)PLANNING REVESIONOF NEW-TOWN AREA IN PINGDINGSHAN 2011.11技术思路第一部分项目背景第二部分整体策略第三部分规划控制hapter1第一部分项目背景☐区域发展背景☐城市发展背景☐新城区发展建设中原城市群●中原经济区格局--“一核两圈三层”第一层次:郑州都市圈;第二层次:中原城市群紧密联系圈;第三层次:外围辐射区。

中原城市群紧密联系圈郑州都市圈区域发展背景2010年底,主城区建成区面积达70平方公里、人口91万人因“煤”而立的工业城市煤炭保有储量:31.59亿吨姚孟电厂:全国六大之一城市发展背景北部受山体限制东南部用地狭小,且工业密集采煤塌陷区水体与“煤”无关的新城区2003年9月21日,市政大厦奠基城市发展背景•尧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白龟湖•应国公墓•香山寺2.《平顶山市新城区分区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对新城区起步区的定位:以行政办公、教育科研为主导,集居住、旅游、商业等于一体,“繁荣、开放、文明、秀美的现代化工业新城”。

1.《平顶山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城市的行政、文化和城市公共活动中心。

3.《新城区分区规划(2006-2010)》:平顶山市西部以山水为主要特点的生态型的城市中心区,市级科研教育基地、以都市工业为主的产业发展区,以休闲观光为特色的旅游胜地。

起步区和西部产业集聚区现状路网的建设基本建立在分区规划的路网基础上新城区规划历程——规划依据外部环境变化1、城市新区规划2、平新产业集聚区规划•区位角色:日趋重要•发展预期:逐步提升行政和教育为启动动力新城区总用地面积:53.54平方公里已建城市建设用地:12.10平方公里主要包括:行政办公+高等院校用地42%居住用地20%工业、仓储用地23%(一类6%)来发展模式需要进行重新构筑。

优势——水岸新城魅力初现•品质突出、魅力初现•行政和教育带动•发展需求旺盛•自然资源优越白龟湖香山寺应国公墓遗址现状用地汇总表序号用地代码用地性质用地面积(ha )占规划用地比例(%)大类中小类1R居住用地252.31 19.08 R21二类居住用地219.93 16.63 R22中小学用地32.38 2.45 2C公共设施用地371.46 28.08 C1行政办公用地44.56 3.37 C2商业金融业用地21.40 1.62 C3文化娱乐用地7.01 0.53 C5医疗卫生用地16.44 1.24 C6教育科研用地210.94 15.95 C7文物古迹用地70.86 5.36 C9其他公共设施用地0.24 0.02 3M工业用地88.35 6.68 M1一类工业用地28.95 2.19 M2二类工业用地20.66 1.56 M3三类工业用地38.74 2.93 4S道路广场用地334.98 25.33 S1道路用地326.34 24.67 S2广场用地7.70 0.58 S3社会停车场用地0.94 0.07 5U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11.53 0.87 6W 仓储用地34.68 2.62 7G 绿地129.94 9.82 8D 特殊用地40.65 3.07 9Y未建设用地58.754.4410合计城市建设用地1322.63100.0011E水域和其它用地4031.75 E1水域67.92 E2耕地2659.11 E3园地18.51 E4林地130.05 E5牧草地46.29 E6村镇建设用地447.11 E7弃置地83.10 湿地579.6512合计总用地5354.38内在发展要求——行政和教育为初始启动力弱点——功能缺失、活力不足•发展动力不足•商业氛围尚未形成•“居而不住”人气不足恒大地产泓旭集团来发展模式需要进行重新构筑。

平顶山市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实施细则[001]

平顶山市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实施细则[001]

附件1:平顶山市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第一条为了规范城乡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和《平顶山市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和规划区内违法建设的处理。

第三条实施城乡规划,应当以法律、法规、规章和经批准的城乡规划为依据,并符合有关城乡规划技术标准和规范。

第四条城乡规划工作是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要职责。

实行政府统一领导、规划部门主管、相关单位配合、社会公众参与的工作机制。

第五条市、县(市)、石龙区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乡规划管理工作。

市、县(市)、石龙区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法设立的派出机构按照授权或者委托负责各自辖区内的城乡规划管理工作。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依法负责辖区内的城乡规划管理工作。

行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权的机关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职责分工和本实施细则规定履行相关职责。

第六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和管委会应当建立健全制止和查处违法建设工作协调联动机制,定期通报查处违法建设情况,制定有关政策措施,并根据违法建设案件情况依法组织开展联合执法行动。

第七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和管委会依法负责本辖区内违法建设拆除工作,建立健全违法建设拆除工作机制,制定完善违法建设拆除责任制,对拆除违法建设工作进行考核。

第八条县(市)、石龙区人民政府组织或者责成有关部门依法对本辖区内违法建设强制拆除。

区人民政府和管委会根据上级人民政府责成组织有关部门依法对本辖区内违法建设强制拆除。

村庄规划区范围内发生的违法建设行为,由乡(镇)人民政府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乡(镇)人民政府可以拆除。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其辖区内发现违法建设的,应当立即劝阻,并向查处机关举报,配合查出机关做好违法建设的拆除工作。

平顶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 暂行规定

平顶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    暂行规定
乘以核定建筑容积率)的百分之二十。 表1提供公共开放空间建筑面积补偿换算表 建设项目的容积率每提供1平方米有效开放空间面积允许增加的建
筑面积 <1.22.0m2 1.2-2.52.5m2 2.5-3.53.0m2 3.5-4.53.5m2 4.5以上4.0m2 第四章建筑间距 第十三条建筑间距系指两栋建筑物或构筑物外墙面之间的水平距 离。在计算坡屋面建筑间距时,应视坡屋面坡度大小由城市规划行政主 管部门确定。 第十四条本规定所定的建筑间距标准,为建筑规划管理的最低标 准。建筑间距符合本规定,但小于建筑防火间距时,须按消防管理的有 关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多层及多层以下居住建筑间距根据其朝向与正南正北的夹 角不同,采用不得小于表2规定的建筑间距系数。 表2建筑间距系数一览表 建筑朝向与正南夹角0。≤a≤30。30。<a≤60。60。<a<90。 新建区1.25h1.05h1.1h 老城区1.0h0.8h0.9h 注:①a为建筑朝向与正南(正北)方向的夹角。
有关规划设计的,其建筑容量控制应按附录2执行。 第十条附录2规定的指标中容积率、建筑密度为上限,适用于单一 类型的建筑基地。对混合类型的建筑基地,其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应将建 筑基地按使用性质分类划定后,按不同类型分别执行;对难以分类执行 的建筑基地和综合楼基地应按不同性质建筑的建筑面积比例和不同的建
地。 2、交通设施用地(U2),指公共交通和货运交通等设施用地。 3、邮电设施用地(U3),指邮政、电信和电话等设施和用地。
4、环境卫生设施用地(U4),指环境卫生设施用地。
5、施工与维修设施用地(U5),指房屋建筑、设备安装、市政工 程、绿化和地下构筑物等施工及养护维修设施等用地。
间距应同时满足消防间距和防灾安全通道要求。 第二十条多层点式居住建筑东(西)侧有居室窗户的,其与相邻居住

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平顶山新区建设总体方案

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平顶山新区建设总体方案

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平顶山新区建设总体方案平顶山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现将《平顶山新区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总体方案》是指导平顶山新区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有关重大规划、布局和建设要按照《总体方案》确定的基本原则进行。

二、平顶山市和省有关部门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解放思想,通过改革创新、探索试验、实践示范,推动新区率先发展。

三、要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遵循“三规合一”(新区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合一)、功能复合、城乡统筹、节约集约的要求,编制新区总体规划和重点领域专项规划。

按照《总体方案》确定的功能定位和发展重点,以平新产业集聚区、宝丰产业集聚区建设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抓紧组织实施相关项目,为《总体方案》的全面实施奠定基础。

四、省有关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能,加强对平顶山新区建设的支持和指导,帮助平顶山市及时解决《总体方案》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新区建设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五、省发展改革委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总体方案》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做好督促检查工作。

执行中遇到重大问题,及时向省政府报告。

河南省人民政府二○一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平顶山新区建设总体方案根据《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规划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的指导意见》(豫发…2009?29号)和平顶山市发展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建设平顶山新区的基础和条件平顶山市位于我省中部,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市域总面积7882平方公里。

2010年,全市总人口503万人生产总值达到1312亿元,居全省第五位实现工业增加值869.4亿元,占生产总值的66.3城镇化率达到43.4,总体上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

平顶山市是豫中南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是综合交通体系完善。

焦枝铁路和孟平铁路在市区西部交汇,规划建设的郑渝铁路通过平顶山西部并设站,孟平铁路复线贯穿新老城区宁洛高速与郑尧高速、兰南高速分别在市区西部和东南部交汇,二广高速从市区外围通过鲁山机场距平顶山新城区25公里,距宝丰县城20公里。

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平顶山市城乡规划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平顶山市城乡规划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平顶山市城乡规划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平顶山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5.09.09•【字号】平政办〔2015〕71号•【施行日期】2015.09.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正文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平顶山市城乡规划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平政办〔2015〕71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新城区、高新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平顶山市城乡规划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市政府批准,现予印发。

2015年9月9日平顶山市城乡规划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根据《中共平顶山市委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市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平文〔2014〕16号),设立平顶山市城乡规划局,为市政府工作部门。

一、职能转变加强的职责。

(一)加强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有关现代城镇体系规划的政策研究。

(二)加强城乡规划,强化城乡规划监管职责。

二、主要职责(一)贯彻执行国家、省有关城乡规划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拟定全市城乡规划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和规范性文件并组织实施。

(二)参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的研究和决策。

(三)负责我市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各项专业规划的组织编制、评审、报批和具体实施工作。

(四)指导县(市、区)政府编制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并负责组织审查、报批工作;指导乡镇政府组织编制乡镇规划、村庄规划;指导和监督全市城乡规划管理工作。

(五)参与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项目建议书、设计任务书的审查,做好建设项目规划选址,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六)负责我市城市规划区内建设用地和各项建设工程的规划管理工作。

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拉大城市框架,平顶山这样规划真好

拉大城市框架,平顶山这样规划真好

拉大城市框架,平顶山这样规划真好这些年,平顶山一直都努力拉大城市框架,让平顶山从“小”城市变成“大”城市。

例如平顶山规划新的道路,将大西环规划到宝丰和鲁山,将大南环(沙南大道)规划到沙河以南,把许南公路变成城市内部道路,改名为昆阳大道。

从道路上看,这样的规划让平顶山市区变大很多,但这样的大是“徒有其表”,因为城市大,要更多的建筑物,还要更多的人来居住。

北京能修六环、郑州能修四环,就是因为在原有的地方,已经容不下更多的建筑物和人,只能不断地往外扩张,随着环路、建筑物以及人口的不断增多,城市也就越来越大。

近期出台了新的规划建设方案,不得不承认,这样的规划真的很好。

笔者从平顶山市规划局公布的规划方案中了解到,在短短的2个月内,在平顶山市区的东、南、西三个边缘方位规划了三个大型社区,而且配套很有亮点。

2018年7月13日,平顶山市卫东区大营区域棚户区改造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出炉,本次规划地块位于卫东区贸易广场路以东、湛北路以北、开发二路以西,规划用地主要为大营村用地,在这里规划了居住用地兼容商业用地和公园绿地。

2018年8月21日,黄河路与凤凰路交叉口西北角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出炉,在这里规划居住用地兼容商业用地、公园绿地、中小学用地、防护绿地兼容环卫用地、商业服务设施用地等。

2018年8月22日,神马大道与规划一号路交叉口西南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出炉,在这里规划了住宅用地和公园绿地。

看到这里,估计很多人都不解,不就规划了社区、公园等,怎么就成了拉大城市框架了,其实不然。

行军打仗,粮草先行,城市发展,配套先行。

开发商买地建房子,往往都是选位置好的地方,因为配套完善的房子,才有用户愿意去买。

如果将房子建在偏远荒芜地带,再便宜的房子也不会有人去买、去住。

在偏远之地,一旦有大型成熟社区出现,开发商自然会闻风而来,就像当初的建业森林半岛出现在新城区后,其它开发商就纷纷在新城区的白龟湖旁拿地开发。

而平顶山人买房子,多数都喜欢买在河边、公园旁边,新规划的这三大社区,都占尽了配套优势。

《平顶山市全域规划(2017-2035)》专家评审会报道(

《平顶山市全域规划(2017-2035)》专家评审会报道(

《平顶山市全域规划(2017-2035)》专家评审会在新城区蕴海锦园大酒店举行,会上原则通过了该规划方案。

据介绍,全域规划是以行政区为规划范围,统筹协调全域城乡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综合性规划。

全域规划项目的规划范围为平顶山市域范围,包括中心城区范围和石龙区、舞钢市、汝州市、宝丰县、叶县、郏县和鲁山县,市域总面积7882平方公里。

其中,中心城区范围包含新华区、卫东区、湛河区、新城区、高新区的管辖范围,面积共约466平方公里。

明确新时代平顶山“三步走”发展战略根据该规划设计,2020年将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GDP在全省排名前10,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8%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到42%以上,城镇化率达到58%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35%以上,创建国家级及省级传统村落16个。

2035年,将我市全面建成体现新发展理念的中原城市群区域性中心城市,GDP在全省排名前5,,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达15%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60%以上,城镇化率达75%以上,森林覆盖率达40%以上,创建国家级及省级传统村落20个。

2050年,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平顶山,成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全国典范。

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达25%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70%以上,城镇化率达到85%以上,森林覆盖率达45%以上。

此外,规划还明确了我市坚持生态优先,建设知名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以绿色发展为导向,加强伏牛山地生态区保护和采空区生态修复;依托生态、文化资源特色,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提升城市宜居度,转变城市形象,彰显城市特色,实现从“煤城”向山水名城、文化胜地、宜居居家园转型发展;建设10个山水大景区和10个特色旅游文化小镇。

将平顶山融入全国交通圈交通方面,将我市建成与国民经济和城市化发展相适应的豫中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

到2050年,平顶山市主城区至市域内其他城镇实现90分钟可达;平顶山中心城市发展区城镇群体系内各个重点镇之间实现60分钟可达;平顶山市主城区至平宝叶鲁核心区各个城市组团及重点镇实现30分钟可达;高速及一级、二级公路要贯通全部县域以上级别的中心城市,二级或以上公路贯通全部重点镇,三级或以上道路贯通全部一般镇。

平顶山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总体规划

平顶山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总体规划

鲁山单中心
2008版鲁山总规
跨沙河复合单中心
2010年总体规划修编
一城三区 复合中心
叶县 总规
叶县单中心+化工城
2006版叶县总规
叶县产业集聚区向东北方调整
2009年叶县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
县城+工业 飞地
以控制城乡建设为重点,确定发展容量,划定建设边界
坡度
高强度:可建区 201.07 km2
地貌
• 高速公路 • 组团外围道路 • 组团环路 • 组团间联系道路 • 组团内联系道路
以打造交通枢纽为支撑,完善交通体系,建设轻轨系统
平西站 (城际、轻轨换乘)
西线高铁站 (高铁、轻轨换乘)
平顶山站 (城际、轻轨换乘)
轻轨选线
以弘扬地方文化为特色,营造文化场所,保护文化设施
怪坡
仰韶文化
汝瓷 风穴寺
创新与特色 实施情况
以促进转型发展为契机,整合相关规划,统一发展思路
平顶山 市总规
单中心
92版总规
双中心
2003年行政中心西迁
带状组团
2010版总规
以促进转型发展为契机,整合相关规划,统一发展思路
宝丰 总规
宝丰单中心
2001版宝丰总规
宝丰双中心
2 总规
新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
郑万高铁西线方案正式确定
平宝大道等主干路建设中
轻轨选线正在论证中
轻轨选线 城际铁路 选线
香山寺建设中
滨水公园绿化建设中
马街书会国内外影响持续扩大、中华曲艺展览馆开馆
汇报完毕 谢 谢!
空间 生态城市专题 规划 综合交通专题
运营 协同发展专题 规划 城市运营专题
发展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
规划背景
与“煤”无关的新城区
2003年9月21日,市政大厦奠基
城市发展背景
采煤塌陷区
北部受山体限制
水体
• 尧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 白龟湖 • 应国公墓 • 香山寺
东南部用地狭小, 且工业密集
平顶山市新城区控规调整与修编

平新产业集聚区 起步区及东部片区
第一部分
规划背景
起步区和西部产业集聚区现状路网的建设基本建立在分区规划的路网基础上
2025
2030
平顶山市新城区控规调整与修编

平新产业集聚区 起步区及东部片区
第二部分
整体策略
综合交通规划
●城市道路系统 ●公共轨道交通 ●快速公交系统 ●慢行交通系统
2010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8 2020
2025
2030
平顶山市新城区控规调整与修编
11.53
34.68 129.94 40.65 58.75
1322.63
4031.75 67.92 2659.11 18.51 130.05 46.29 447.11 83.10 579.65
5354.38
占规划用地比香例 山寺
(%)
19.08 16.63 2.45 28.08 3.37 1.62 0.53 1.24 15.95 5.36 0.02 6.68 2.19 1.56 2.93 25.33 24.67 0.58 0.07

平新产业集聚区 起步区及东部片区
第二部分
整体策略
开发强度规划
• 500M 开发 • 1200-1500M 站距 • 开发密度 • 高度控制
地铁门槛
• GDP 1000亿 • 地方一般财政 100亿 • 城市人口 300万 • 高峰小时单向人流3万
• 轻轨门槛
• GDP 1000亿 • 地方一般财政 50亿 • 城市人口 150万 • 高峰小时单向人流1万
平新产业集聚区 起步区及东部片区
第二部分
整体策略
综合交通规划
●城市道路系统
与分区规划的对比: • 强调自东向西道路系统的连通性 • 整体考虑轨道交通与城市交通系统的联结 • 增加支路系统,加大道路网密度:本次规 划道路网密度约6.9km/km²,分区规划为 6.3km/km²(规5.4-7.1)
•生活品质
品 •工作品质
质 •城市品质

•产业选择 •商业布局
位 •城市形态
•城市交通
空 •建筑形态 间 •基础设施
衔接

•主导产业 •商业体系
业 •景观系统
配 •交通系统
•开发容量
套 •相关配套
整合
活 •产业集聚
力 魅
•商业带动
力 •缤纷低碳
•区域融合
效 •高效开发 益 •统筹布局
提升
2010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8 2020
164.77公顷 占总用地23.28%
134.66公顷 占总用地19.03%
102.08公顷 占总用地14.42%
25.32公顷 占总用地3.58%
4.31公顷 占总用地0.61%
12.16万人
2个
16.24公顷 4个
11.00公顷 2.11
1.97
2.54 3个 0.6公顷 2个 0.7公顷 给水厂1个
2025
2030
平顶山市新城区控规调整与修编

平新产业集聚区 起步区及东部片区
第二部分
整体策略
开发强度规划
开发强度
FAR< 1.0 1.0 ≤FAR< 2.0 2.0 ≤FAR< 3.0 3.0 ≤FAR< 4.0 FAR≥4.0
未实施
未实施
未实施
110KV变电站2个
电信机楼1座
有线电视分前端1座
未实施
平煤集团坑口电厂1个
落实 实效






× ■ ×
◇ ◇
■ ■


■ × × × ■ ■ ■ × ■
内在发展要求
——寻求新动力
2、规划实效评价
1.■完全有效:
现状落实与规划比较偏差<5%;
2.▲基本有效:
现状落实与规划比较偏差5%-20%;
第三层次:外围辐射区。
平顶山市新城区控规调整与修编

平新产业集聚区 起步区及东部片区
第一部分
规划背景
城市发展背景
因“煤”而立的工业城市
煤炭保有储量:31.59亿吨 姚孟电厂: 全国六大之一
2010年底,主城区建成区 面积达70平方公里、人口 91万人
平顶山市新城区控规调整与修编

平新产业集聚区 起步区及东部片区
2025
2030
平顶山市新城区控规调整与修编

平新产业集聚区 起步区及东部片区
第二部分
整体策略
城市总体规划定位:
城市的行政、文化和城市公共活动中心。
分区规划定位:
平顶山市西部以山水为主要特点的生态型的城市中心区,市级科 研教育基地、以都市工业为主的产业发展区,以休闲观光为特色的 旅游胜地。
规划定位调整:
新城区规划历程
——规划依据
1.《平顶山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
城市的行政、文化和城市公共 活动中心。
2.《平顶山市新城区分区起步区控 制性详细规划》:
对新城区起步区的定位:以行 政办公、教育科研为主导,集居住、 旅游、商业等于一体,“繁荣、开 放、文明、秀美的现代化工业新 城”。
3.《新城区分区规划(20062010)》:
平顶山市西部以山水为主要特 点的生态型的城市中心区,市级科 研教育基地、以都市工业为主的产 业发展区,以休闲观光为特色的旅 游胜地。
平顶山市新城区控规调整与修编

平新产业集聚区 起步区及东部片区
第一部分
规划背景
外部环境变化
1、城市新区规划 2、平新产业集聚区规划
• 区位角色:日趋重要 • 发展预期:逐步提升
16.24公顷 1.06
2.00
2.18 2个 0.3公顷 4个 0.72公顷 给水厂1个
给水加压泵站1个
污水处理厂1个
中水处理厂1个
110KV变电站2个
电信机楼1座
有线电视分前端1座
邮政支局1座
平煤集团坑口电厂1个
现状 (统计到2010年9月,主要指标含已建
和已批未建用地)
215.36公顷 占总用地30.43%
伟太纺织 圣光医药
伟圣太光集集团团
——行政和教育为初始 启动力
行政和教育为启动动力
新城区总用地面积:53.54平方公里 已建城市建设用地:12.10平方公里 主要包括: 行政办公+高等院校用地 42% 居住用地 20% 工业、仓储用地 23%(一类6%)
弱点——功能缺失、活力不足
• 发展动力不足 • 商业氛围尚未形成 • “居而不住” 人气不足
规划调整 势在必行
2 hapter
第二部分 整体策略
规划空间结构 活力新城 魅力新城 效益新城
平顶山市新城区控规调整与修编

平新产业集聚区 起步区及东部片区
第二部分
整体策略
规划调整总体思路
功 •新城区与周边城镇
•新城区与主城区
能 •新城区东部与西部
•自然资源

•用地资源
源 •配套资源
• 品质突出、魅力初现 • 行政和教育带动 • 发展需求旺盛 • 自然资源优越
平顶山市新城区控规调整与修编

平新产业集聚区 起步区及东部片区
第一部分
规划背景
当前新城区发展动力不足,发展质量滞后于城市建设速度,未 来发展模式需要进行重新构筑。
内在发展要求
中材环保
恒大地产 泓旭集团
平顶山平高集团发展 项目
PLANNING REVESION
OF NEW-TOWN AREA IN PINGDINGSHAN 2011.11
平顶山市新城区 控制性详细规划
(调整与修编)
技术思路
第一部分 项目背景 第二部分 整体策略 第三部分 规划控制
平顶山市新城区控规调整与修编

平新产业集聚区 起步区及东部片区
第一部分
0.87
2.62 9.82 3.07 4.44
100.00
内在发展要求
——行政和教育为初始 启动力
行政和教育为启动动力
新城区总用地面积:53.54平方公里 已建城市建设用地:12.10平方公里 主要包括: 行政办公+高等院校用地 42% 居住用地 20% 工业、仓储用地 23%(一类6%)
优势——水岸新城魅力初现
给水工程
市政设施
排水工程 电力工程
通信工程
供热工程
173.20公顷 占总用地24.47%
223.00公顷 占总用地31.51%
151.90公顷 占总用地21.46%
115.80公顷 占总用地16.36%
31.40公顷 占总用地4.44%
4.00公顷 占总用地0.57%
7.1万人
2个
6.00公顷 3个
3.◇部分有效:
现状落实与规划比较偏差20%-50%.
4.×基本无效:
现状落实与规划比较偏差>50%;
平顶山市新城区控规调整与修编

平新产业集聚区 起步区及东部片区
第一部分
规划背景
内在发展要求
——寻求新动力
2、规划实效评价
• 土地使用:持续调整 • 开发强度:不断提高 • 道路交通:前提改变 • 基础配套设施:系统不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