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心脑血管基础知识课件.doc

心脑血管基础知识课件.doc

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知识——王震什么是心脑血管病?由于各种致病因素导致心脑血管的病理性改变引起的心脑组织病变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称之为心脑血管病(如中风、冠心病等)。

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特点:“四高一慢”? a) 发病率高:发病人数占总人口量的40.72%? b) 死亡率高:我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病的人数达300 万以上,死于中风、冠心病的人数占全国总死亡量的70%。

? c) 致残率高:90%的心脑血管病患者都有后遗症,如偏瘫、言语不清、意识障碍等。

? d) 复发率高:据权威机构统计,五年内复发率在90%以上,一年内复发率为70.46%。

? e) 恢复慢:发病后由于神经组织损伤恢复起来很慢,常留下后遗症。

我国心脑血管病的发病规律:1、男比女多:约为 2.5~3.5 倍。

2、城市比农村多;3、北方比南方多;4、脑力劳动比体力劳动者多:约为1.8~2.5 倍;5、秋冬季节发病率高。

心脑血管疾病病人的常见症状:1、心血管疾病的症状:①、心慌、胸闷、气短、呼吸困难、胸痛;②、反复出现脉搏不齐、过缓或过速;③、睡眠时感到憋气,需高枕才能感到舒服;④、胸骨后左肩部疼痛,伴有虚汗;⑤、长期发作的左肩痛(带有辐射性)。

2、脑血管疾病症状:①、头晕、目眩、耳鸣、视物不清、眼前发黑;②、间断性或持续性的头痛、偏头痛;③、神经系统衰弱、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衰退;④、全身无力、伴随出汗、低热、心慌、胸闷;⑤、肢体、面部、口舌、尤其是手指麻木,吐字不清、流口水、鼻出血;⑥、恶心、呕吐、失眠、嗜睡;⑦、情绪反常;⑧、急躁、猜疑、幼稚、迟钝、强哭强笑。

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的几个指标:1、血压:正常值:90~140/60~90mmHg 理想值:120/80mmHg? 临界高血压:141~160/91~95mmHg 低血压:血压低于90/60mmHg 脉压差正常范围值:高压-低压=30~40mmHg ,? 脉压差大于40mmHg ,则有主动脉关闭不全、高血压、动脉硬化、甲亢、贫血等;脉压差小于30mmHg,常见于低血压、心包积液等。

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知识

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知识

低盐低脂
减少盐和饱和脂肪摄入,降低 高血压和血脂异常风险。
多吃蔬菜水果
增加蔬菜水果摄入,提供丰富 的膳食纤维和抗氧化物质。
适量运动对心脑血管疾病益处
改善心肺功能
适量运动可提高心肺功能,增 强心脏收缩力和肺活量。
降低血压和血脂
运动有助于降低血压和血脂水 平,减少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促进血液循环
运动可改善血液循环,提高血 液氧合能力,减少血栓形成风 险。
中风险人群
在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础上,根据个体情况开具药物治疗方案, 如降压药、降脂药等,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高风险人群
除药物治疗外,还需定期接受专业医生的随访和评估,必要时接受手 术治疗等,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长期随访与效果评价
随访方式
通过电话、邮件、门诊等方式进 行随访,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 药物治疗情况、生活习惯等。
提高生活质量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助于 保持身体健康,提高生活 质量。
延长寿命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可以延 长寿命,使人们更好地享 受美好生活。
02
心血管疾病基础知识
冠心病
定义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阻 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
心脏病。
症状
典型症状包括胸痛、胸闷、心悸等 ,严重时可能出现心肌梗死。
治疗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 血管病变,增加心脑 血管疾病的风险。
吸烟、饮酒
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 损伤血管内皮,加速 动脉硬化进程。
不良生活习惯
缺乏运动、饮食不健 康、熬夜等不良生活 习惯也是心脑血管疾 病的危险因素。
预防措施重要性
降低发病率
通过预防措施,可以有效 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 率,减轻社会医疗负担。

心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基础知识

心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基础知识


03
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指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导致全身器官和组织缺血、缺氧。
心血管疾病诊断技术
心电图
心电图是诊断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手 段之一,可以检测心脏电活动的异 常。
超声心动图
超声心动图是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 ,可以观察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CT血管造影
CT血管造影是一种影像学检查方法 ,可以检测血管狭窄和斑块的情况 。
降脂药物
如他汀类药物,用于降低血脂水平,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降压药物
如利尿剂、β受体拮抗剂、ACE抑制剂等,用于控制血压,降 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药物治疗的原则与注意事项
药物治疗的必要性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需要长期甚至终身药物治疗,以控制 病情进展、预防复发和降低死亡率。
药物治疗的原则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个体差异,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 ,并定期进行疗效评估和调整。
社会支持
缺乏社会支持,如亲友关系疏离、社会地位低下等,可导致心理 压力增加,影响内分泌系统,进而影响血脂、血糖等代谢指标。
应对压力与心理调适的方法
1 2 3
放松技巧
如深呼吸、冥想、渐进性肌肉松弛等,可以帮 助降低心理压力,缓解焦虑情绪。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适量运动 、均衡饮食等,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减轻 心理压力。
分类
根据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心脑血管疾病可分为缺血性心脏 病、脑血管病、高血压等。
流行病学与现状
流行病学
心脑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主要疾病之一,每年有大量患者因心脑血管疾 病死亡。
现状
心脑血管疾病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是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其发病率和死亡 率均较高。

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知识

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知识

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知识心血管疾病是指影响心脏和血管系统的一系列疾病。

它是当前全球范围内最主要的健康威胁之一,也是导致人们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

了解心血管疾病的基础知识对于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

1. 心脏病心脏病是指与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相关的疾病。

最常见的类型是冠心病,它是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损伤。

冠心病的症状通常包括胸痛、气短和疲劳。

其他类型的心脏病包括心肌病、心脏瓣膜疾病和心律失常。

2. 中风中风是指大脑血管发生破裂或阻塞,导致大脑损伤的疾病。

常见的类型包括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

缺血性中风是由于脑血管阻塞引起的,而出血性中风是由于脑血管破裂导致的。

中风的症状可能包括面瘫、语言障碍和肢体活动障碍。

3. 高血压高血压,也称为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疾病,特征是持续性的血压升高。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也可导致其他健康问题。

如果未经治疗,高血压可能增加患冠心病、中风和心力衰竭的风险。

4. 动脉硬化动脉硬化是一种慢性疾病,其中动脉内层结构会逐渐变硬并且变窄。

动脉硬化可以导致血液循环受阻,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常见的动脉硬化类型包括冠状动脉硬化和颈动脉硬化。

5. 心绞痛心绞痛是一种由冠状动脉狭窄引起的心肌供血不足症状。

它通常表现为胸痛或不适感,可以向左臂、肩膀、颈部和下颚放射。

心绞痛在劳累、情绪激动和寒冷时更容易发作。

6. 高血脂症高血脂症是指血液中的脂质水平异常升高,特别是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高血脂症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高胆固醇和高甘油三酯水平可以导致动脉内壁上脂质斑块形成,进而引发动脉硬化和心血管事件。

7. 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指心脏无法有效泵血以满足全身组织的需求,导致心功能下降的疾病。

常见症状包括呼吸困难、水肿和疲劳。

心力衰竭通常是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后果。

这些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些基础知识。

对于许多这些疾病,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措施可以预防和缓解症状。

这包括保持适当的体重、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和限制饮酒。

心脑血管疾病知识培训PPT课件

心脑血管疾病知识培训PPT课件
1. 群体性干预:通过健康讲座、宣传册、宣传片等方式 向社区居民普及心脑血管疾病的知识和预防方法。
3. 建立健康档案:为社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记录个人 信息、家族史、生活习惯等,以便进行个体化管理和跟 踪。
详细描述
2. 个体性干预:针对高危人群和高风险因素进行个体 化评估和指导,如定期随访、定制运动和饮食计划等。
03
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 疗
诊断方法
01
临床症状
心脑血管疾病通常具有特定的临床症状,如胸痛、胸闷、气短、心悸
等,严重时可出现心梗或中风等严重后果。医生通过询问病史、体格
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来确诊心脑血管疾病。
02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如超声心动图、CT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造影等可帮助医
生观察心脏和血管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从而对心脑血管疾病做出诊
断。
03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血脂、血糖、肝肾功能等可帮助医生了解患者
的全身状况和评估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治疗策略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的基础,包括抗血小板药物、降压药、降脂药等,旨在控制 病情、减轻症状和降低复发风险。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主动脉狭窄等,手术治疗可能是必要的。手术方法 包括冠状动脉搭桥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等,旨在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康复期开始时,应逐渐增加运动量,以适应 患者身体状况,避免过度劳累。
注重饮食调整
定期检查与评估
合理的饮食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康复非常重 要,应注重营养均衡,避免高脂、高盐、高 糖等不健康食品。
在康复过程中,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和评估 ,以便及时了解身体状况,调整康复计划。

心脑血管疾病基础必学知识点

心脑血管疾病基础必学知识点

心脑血管疾病基础必学知识点
1. 心脏解剖与生理学知识: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包括心脏的四个
腔室、心脏瓣膜、心脏收缩与舒张过程等。

2. 高血压:认识高血压的定义、病因、分类和临床表现,了解高血压
造成的危害以及对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3. 冠心病:了解冠心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危险因素以及临床表现,
学习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4. 心绞痛:掌握心绞痛的定义、病因、发作机制以及心绞痛的临床表
现和治疗方法,了解心绞痛急性事件的处理。

5. 心肌梗死:学习心肌梗死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临床表现,了解心
肌梗死的诊断和紧急处理方法。

6. 心力衰竭:了解心力衰竭的定义、病因、分类以及临床表现,学习
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7. 心律失常:掌握心律失常的分类、病因和临床表现,了解常见心律
失常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学习心律失常的紧急处理方法。

8. 中风(脑卒中):认识中风的分类、病因、发病机制以及临床表现,了解中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学习中风的急救措施。

9. 血栓形成与抗凝治疗:了解血栓形成的机制和影响因素,学习抗凝
治疗的原理和药物选择。

10. 动脉硬化:掌握动脉硬化的发生过程和影响因素,了解动脉硬化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以上是心脑血管疾病基础必学知识点的概述,详细学习和了解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保护心脑血管健康。

心脑血管疾病知识培训课件

心脑血管疾病知识培训课件

康复训练与自我管理
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可以促进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身体恢复和心理适应,包括有氧运动 、力量训练和心理辅导等。
自我管理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需要学会自我管理,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定期服药 、定期监测血压和血脂等指标以及及时就医等。
05
心脑血管疾病的并发症与预防
常见并发症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脑卒中
并发症及其表现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 等。
常见诊断方法与检查项目
病史采集
体格检查
实验室检查
心电图检查
影像学检查
详细了解患者的家族史 、生活习惯、饮食、症 状等。
观察患者的身体状况, 包括体重、血压、心率 等。
检测血液中的各种指标 ,如血糖、血脂、心肌 酶等。
检测心脏电生理活动, 以判断是否有心律失常 或心肌缺血。
如超声心动图、CT、 MRI等,以观察心脑血 管的结构和形态。
诊断结果的解读与病情评估
诊断结果的解读
根据检查结果,判断患者是否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及其严重程度。
病情评估
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体征及检查结果,对其心脑血管健康状况进行评估, 为下一步治疗提供依据。
04
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与注意事项
心血管系统
由心脏、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组成,负责将氧气和营养物 质输送到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
脑血管系统
由脑动脉、毛细血管和脑静脉组成,负责为大脑提供氧气和 营养物质。
心脑血管疾病的定义与分类
心脑血管疾病是指涉及心脏和血管的疾病,包括冠心病、脑 卒中、心力衰竭等。
根据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心脑血管疾病可分为缺血性病变 和出血性病变两大类。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心脑血管疾病相关检查,如心电图、超 声心动图、CT等,以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知识

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知识

血液循环过程及调节机制
01
体循环
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
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的循环过程。
02
肺循环
血液由右心室进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
心房的循环过程。
03
调节机制
神经系统和体液因素对心血管活动进行调节,其中神经系统调节起主导
加强部门协作
卫生、教育、宣传等部门应加强协作,共同推进心脑血管疾病防治 工作。
鼓励社会参与
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工作,形成全社 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THANKS。
脑卒中发生原因及危险因素
脑卒中发生原因
脑卒中主要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种类型。缺 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原因包括血栓形成、栓塞等导致脑部血管 阻塞;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原因包括高血压、动脉瘤破裂等 导致脑部血管破裂出血。
脑卒中危险因素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 胖、缺乏运动等。这些危险因素可以导致血管损伤、血液黏 稠度增加、血栓形成等病理生理改变,从而增加脑卒中的发 生风险。
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的不同类型,如冠心病、脑卒中等,选择适
合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手术方式选择
02
根据患者病情、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综合评估选择最佳的
手术方式。
效果评估
03
通过定期检查、康复训练等方式,对手术治疗效果进行评估,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康复训练内容及方法选择
康复训练目标
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平衡能力、肌肉力量等,提高生活质量。
适度力量训练
结合个人情况,适当进行力量训 练,增强肌肉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每11人中,就有1个高血压患者;
每20个人中就有一个高血脂患者;
2020-12-09
每25个人中就心有脑血一管疾个病基冠础知心识(病演示患) 者。
4
致残率高
90%的脑中风患者会留下半身不遂、痴呆等后遗症。
复发率高
心脑血管疾病的 复发率高达95%。
2020-12-09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知识(演示)
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知识
感谢您的阅览
目录
2020-12-09
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知识(演示)
2
心脑血管疾病 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杀手
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 病率高、致残率高、 死亡率高、复发率高 和知晓率低、服药率 低、治疗率低、治愈 率低“四高四低”的 特点。
2020-12-09
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知识(演示)
2020-12-09
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知识(演示)
16
脑中风,
每年新发生的脑
人类生命的“重要杀手” 中风约有150万例
脑卒中成为致残和引起医疗费用不 断升高的首要原因;
我国是世界上脑中风发生率最高的 国家之一;
我国现有脑中风患者2000万人, 脑中风已跃居城市人口死因首位。
2020-12-09
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知识(演示)
的疾病,是气和血两个方面都发生生理性病变的疾病。传 统方法只活血化瘀,而没有从气血两个方面综合治疗。不 从气、血两方面综合治疗,治疗效果差。
2020-12-09
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知识(演示)
7
治愈率低
综上,对心脑血管病的严重危害认识不足,治疗不及 时、不科学等综合因素,导致治疗效果差,只能一时缓解 症状,不治本,从而导致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
2020-12-09
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知识(演示)
14
血管成形术 (心脏支架)
适用于:大动 脉一两处狭窄 的患者
同时应服用调脂 药物以预防再狭 窄的发生
2020-12-09
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知识(演示)
15
动脉搭桥术
适用于:病情 严重的患者, 对缓解心绞痛 非常有效。
同时应服用调脂 药物以预防再狭 窄的发生
只要有冠心病,不论您血脂 高与不高,均应服用调脂药!!!
2020-12-09
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知识(演示)
13
冠心病发作时急救
❖ 心绞痛发作时立刻休息,不要紧张,保持环境安静通风, 一般的患者在停止活动后症状就可消失;
❖ 较重的发作,需要卧床休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3mg,必 要时可吸氧;
❖ 含服硝酸甘油后疼痛仍不缓解, 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由家属 陪同及早到医院就诊。
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知识(演示)
11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可以改变的 ❖吸烟 ❖ 高脂血症 ❖ 高血压 ❖ 糖尿病 ❖肥胖 ❖紧张 ❖ 缺乏锻炼
不能改变的
❖遗传因素 ❖性别:男性比女性较
易患冠心病
❖年龄:老年人易患
2020-12-09
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知识(演示)
12
调脂治疗 ——防治冠心病最基本疗法
血清总胆固醇下降1%, 冠心病的发生率下降2%
2020-12-09
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知识(演示)
8
二、心脑血管疾病概述
1、什么是心脑血管疾病? 是心脏和脑动脉血管发生硬化而引起心脏和脑
的缺血或出血性疾病。
所谓心脑血管疾病就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的疾病
统称。也被称为“富贵病”的“三高症”。60岁 以上老年人中40%~45%患有高血压的同时还患 有高血糖或高血脂,根据卫生部2007年统计数字 显示,据国外的资料显示,50%左右的糖尿病人 都合并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多种老年疾病。
17
后遗症, 患者与家人痛苦的深渊
脑细胞死亡后不可修复,易发生严重的后遗症;
幸存者中3/4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重度致残达40%
后遗症包括:偏瘫、失语、行动不便、语言不灵、老年 痴呆等
2020-12-09
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知识(演示)
18
心脑血管疾病 预防是最积极的治疗!
根本在于: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 产生和发展
2020-12-09 • 冠心病:
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知识(演示)
9
冠心病, 头号杀手
心脏的特点
心脏具有重 要的功能
要求心肌
不能疲劳, 强壮有力
血液来源:
冠状动脉 及其分支
需要充足的 血液供应
2020-12-09
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知识(演示)
10
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2020-12-09
5
死亡率高
WHO的统计:2001年,全世界心脑血管疾 病的死亡人数为1550万人,占整个死亡人 数的1/4。
国家卫生部统计:因高血压、冠心病而死 亡的人数占全国总死亡人数的41%,比肿 瘤高出25个百分点。在北京等大城市,因 患高血压、冠心病、脑中风死亡的人数占
北京总死亡人数的53%。
据调查:我国每年心脑血管病的死亡人数
为200万,平均每小时死亡300人。
2020-12-09
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知识(演示)
6
知晓率低
在卫生部的全国普查中,50%以上的人不知道自己患有高 血压和冠心病、脑中风。
服药率低
知道自己患病,并且按医生要求服药的不到25%,缺乏防 治意识。
治疗率低
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脑、血管、血液等多个脏器都受到损伤
2020-12-09
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知识(演示)
20
动脉粥样硬化
2020-12-09
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知识(演示)
21
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原因
2020-12-09
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知识(演示)
19
三、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动脉硬化
1、什么是动脉硬化? 动脉硬化是动脉的一种非炎症 性病变,可使动脉管壁增厚、 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狭窄。 动脉硬化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出 现的血管疾病,其规律通常是 在青少年时期发生,至中老年 时期加重、发病。
动脉粥样硬化是由于血浆中LDL、VLDL、 同型半胱氨酸等物质含量过高,导致动脉内 膜损伤,继而出现内膜增生,内膜下胆固醇 沉积,逐渐使动脉管壁变厚、变硬、变脆, 管腔变窄,从而血流量和速度下降,使远端 的脏器出现氧气、养料供应不足,代谢下降, 功能失调,最后引发一系列病症表现。
3
发病率高
卫生部统计,我国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情况:
高血脂:现有病人2亿,年增500万; 高血粘:现有病人1.5亿,年增400万; 高血压:现有病人1.5亿,年增400万; 冠心病:现有病人1亿,年增360万; 脑中风:现有病人2000万,年增200万; 高血糖、糖尿病人9000万,年增350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