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专题 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理论

合集下载

公共危机管理理论

公共危机管理理论

公共危机管理理论公共危机管理理论是指对公共危机的产生、发展、应对和恢复过程进行系统研究的理论体系。

公共危机是指在公共领域内发生的、对公共安全、社会秩序、公共财产和公共福利造成严重威胁的事件。

公共危机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危机识别、危机预防、危机应对和危机恢复。

一、危机识别危机识别是公共危机管理理论的首要环节。

它要求公共管理部门具备高度敏感性和洞察力,能够及时、准确地识别潜在的危机因素和可能的危机事件。

危机识别的主要方法包括信息收集、风险评估和预警系统建设。

信息收集是指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有关公共安全的信息,如媒体报道、社会舆情、政府部门报告等。

风险评估是对潜在危机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估,以确定其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预警系统建设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一套完善的危机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报告危机信号。

二、危机预防危机预防是公共危机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

它强调通过采取一系列预防和控制措施,降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危机预防的主要措施包括制定应急预案、加强公共安全教育、提高公共安全设施和设备水平等。

制定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种危机事件,制定一套详细的应对方案,包括组织指挥、资源调配、人员疏散、信息发布等。

加强公共安全教育是提高公众对公共危机的认识和应对能力,通过开展危机教育、宣传、演练等活动,提高公众的危机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提高公共安全设施和设备水平是加强公共安全的基础保障,包括完善公共安全设施、加强安全检查、提高安全设备的技术水平等。

三、危机应对危机应对是公共危机管理理论的关键环节。

它要求公共管理部门在危机发生时迅速、果断地采取行动,最大限度地减少危机的影响。

危机应对的主要措施包括组织指挥、资源调配、人员疏散、信息发布等。

组织指挥是建立一套高效的指挥体系,确保危机应对工作的有序进行。

资源调配是根据危机应对的需要,合理调配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确保危机应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人员疏散是在危机发生时,迅速、安全地组织人员撤离危险区域,确保人员安全。

公共危机管理期末作业总结

公共危机管理期末作业总结

公共危机管理期末作业总结一、引言公共危机是指对社会大众或某一特定群体产生严重危害的突发事件,其特点是事态严重、时间紧迫、影响广泛。

公共危机管理是指在公共危机发生时,有计划地、有组织地处理、管理和化解危机,并尽量降低危机对社会、组织和个人的不利影响。

在公共危机管理的过程中,采取正确的策略和措施非常关键。

本文将对公共危机管理的相关理论和实践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理论1.危机事件溯源理论危机事件溯源理论是公共危机管理的基础。

它主要分析公共危机事件的成因、过程和发展规律,通过溯源,可以找出事态发展的脉络,为解决问题提供指导和借鉴。

2.危机传播理论危机传播理论主要研究危机事件的传播机制和规律,包括传播渠道、传播速度、传播范围等。

了解危机传播的特点和规律,可以帮助管理者制定合理的传播策略,控制危机的扩散和影响。

3.危机管理理论危机管理理论主要研究如何有效地管理和化解危机。

其中包括危机预防、危机应对、危机恢复等环节。

在危机管理过程中,管理者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采取适当的措施,与各方进行有效沟通,协调各方的利益,以实现危机的最优解。

三、公共危机管理的策略与措施1.危机预防策略危机预防是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通过提前的措施,减少危机事件的发生。

预防策略包括强化安全管理、完善危机预警机制、提高危机处理能力等。

2.危机应对策略危机应对是公共危机管理的关键环节,其目的是在危机事件发生后,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对,控制危机的发展。

应对策略包括建立紧急响应机制、组织人员培训、制定应急预案等。

3.危机恢复策略危机恢复是公共危机管理的最终目标,其目的是使危机事件的影响最小化,并尽快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组织运作。

恢复策略包括恢复基础设施、提供心理辅导、进行舆论引导等。

四、公共危机管理的案例分析1.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2001年9月11日,美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恐怖袭击事件。

该事件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恐慌和紧张。

公共危机管理理论

公共危机管理理论

公共危机管理理论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发展、对地球资源的过度开发,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正在无声无息的发生转变,全球变暖温室效应慢慢来袭,但相对于这种较慢的变化我们还能够适应以及应付的来,我们有充分的时间去改变去找出最好的解决方法,但是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人类在大自然前显得是那么渺小那么无助。

如何在狂风暴雨、天崩地裂后站起来时我们的首要难题。

纵观近几年世界各地和我国面对天灾人祸时的相关公共危机管理与处理,我们还有太多地方需要反思,还有太多地方需要讨论。

一、“公共危机管理”理论危机是一种紧急事件或者紧急状况的出现和爆发严重影响了社会的正常运作,对经济、政治、环境、生命等造成威胁和损害,超出了政府和社会常态的管理能力,要求政府和社会采取特殊的措施加以应对的突发事件。

美国学者奥兰・杨认为,危机是由一组迅速展开的事件组成,它使破坏稳定的力量在总的系统或其中任何子系统中的影响作用大大超过正常水平,并增加在系统中爆发暴力的危险。

危机包括“天灾”和“人祸”,前者指的是自然灾害非人力所为,如:瘟疫、地震、海啸、洪水、冰雹、雷击等,这些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不可抗拒性。

后者指由于人类社会主观因素造成灾祸。

如:交通事故、政治谋杀、恐怖主义的破坏活动以及经济危机、政治危机乃至威胁到人类生存的核危机等。

危机管理理论是美国学者在上个世纪60年代提出。

古巴导弹危机的爆发使美苏两国意识到两国之间爆发“核对抗”的危险,意识到核战争将威胁到整个人类社会的安全,公共危机管理理论就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

70年代石油危机的爆发给高速增长的日本经济以沉重的打击,从而唤起了日本政界和学者们对于危机管理理论的高度重视,因此对于危机管理理论的研究便从政治领域扩展到了经济领域。

2001年美国发生9・11事件,2003年中国发生SARS危机等事件之后越越让世界意识到危机管理的重要性。

二、公共危机管理的误区目前,我国的危机管理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公卫生危机管理

公卫生危机管理

公卫生危机管理公共卫生危机管理:理论与实践公共卫生危机是指对公众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传染病爆发、食物中毒、环境污染等。

公共卫生危机管理旨在通过有效的识别、评估、应对和恢复策略,降低危机事件对公众健康的影响。

一、公共卫生危机管理的理论基础1. 风险管理理论风险管理理论认为,公共卫生危机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和风险沟通四个阶段。

通过识别潜在的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其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并与公众进行有效沟通,以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

2. 应急管理理论应急管理理论强调在危机发生前、中、后的各个阶段,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危机前的预防、危机中的应对和危机后的恢复构成了公共卫生危机管理的完整流程。

3. 卫生系统理论卫生系统理论认为,公共卫生危机管理需要卫生系统的全面参与,包括政策制定、服务提供、资源分配等方面。

一个完善的卫生系统能够在危机发生时迅速响应,提供有效的公共卫生服务。

二、公共卫生危机管理的实践策略1. 风险识别与评估公共卫生危机管理的第一步是风险识别与评估。

这包括对可能的危机事件进行预测、监测和评估。

例如,建立传染病监测网络,实时收集和分析疫情数据,以便及时发现和预警可能的疫情爆发。

2. 应对策略制定在风险识别与评估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这包括制定应急预案、组建应急队伍、储备应急物资等。

应急预案应涵盖危机事件的各个阶段,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

3. 风险沟通有效的风险沟通是公共卫生危机管理的关键。

通过与公众、媒体、政府等各方进行沟通,传递危机信息,引导公众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

风险沟通应注重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公共卫生危机管理实践策略:传染病爆发管理1. 建立传染病监测网络通过建立全国性的传染病监测网络,实时收集和分析疫情数据,以便及时发现和预警可能的疫情爆发。

2. 制定传染病防控策略根据不同传染病的特性,制定针对性的防控策略,包括疫苗接种、隔离治疗、流行病学调查等。

第一章 公共危机管理基础知识

第一章 公共危机管理基础知识

第一章公共危机管理基础知识一、危机的定义两方面定义:状态:赫尔曼认为危机就是一种情景状态,其决策主体的根本目标受到威胁,在改变决策之间可获得的反应时间有限,其发生也出乎决策主体的意料。

基本特征:紧急、无序、失范、不确定性、危害性等事件:罗森塔尔认为危机就是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备则构架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和压力的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对其作出关键决策的事件。

突发事件具有发生的突然性、变化的高度不确定性、信息极不充分、应对时间紧迫及资源严重缺乏、事件相互影响及交叉、破坏性强等显著特点。

罗森塔尔对危机的界定比较适合公共危机管理的研究国内危机管理学者张成福教授认为:所谓危机,就是这样一种紧急事件或者紧急状况,它的出现和爆发严重影响社会的正常运作,对生命、财产、环境等造成威胁、损害,超出了政府和社会常态的管理能力,要求政府和社会采取特殊的措施加以应对。

这里的“应对”是应对突然事件全过程的含义,包括事前的预防、事中的处置和事后的恢复与重建等一系列内容。

二、公共危机的含义公共危机:对整个社会正常秩序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威胁或损害,需要作出关键决策进行处置应对的各类突发事指全社会共有的、需要共同面对的危机。

除了具有突发性、紧急性、高度不确定性、危害性等一般危机的特性之外,社会性和扩散性是公共危机独有的特征。

公共危机突出的是危机影响程度和影响范围的深广。

三、危机的分类1、综合分类:从危机事件涉及的领域及其应对能力综合分类2、国家总体应急预案中的主要分类外交危机,军事危机,政治危机等。

3、原因分类:从危机事件产生的基本原因分类自然危机:由于自然因素产生的人为危机:由于人为因素产生的4、结构分类:从危机事件中的利益结构分类结构良好:危机事件中的主体各方基本利益一致结构不良:危机事件中的主体各方基本利益冲突三、各种危机事件的关联各类事件相互关联、影响和渗透,往往主要事件发生后会导致次生、衍生事件一些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是由一些小的事件不断积累而导致的中国突发公共事件四级响应机制四、危机管理危机管理是一个典型的非程序化决策过程,早期的危机管理主要局限于经济、军事和外交领域。

公共安全危机管理的基本理论

公共安全危机管理的基本理论

公共安全危机管理的基本理论(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安全管理制度,如通用安全、交通运输、矿山安全、石油化工、建筑安全、机械安全、电力安全、其他安全等等制度,想了解不同制度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s, such as general safety, transportation, mine safety, petrochemical, construction safety, machinery safety, electrical safety, other safety, etc. systems, I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ystems ,stay tuned!公共安全危机管理的基本理论第一节政治主义理论政治主义理论提供的理论视角,主要体现在如何正确看待和认识公共安全危机事件这一方面。

第一专题---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理论

第一专题---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理论

●关于教材●关于课堂要求除了不可抗力,出勤需满13次;请假须有假条;有纲要式笔记;●关于成绩评定平时60%+ 期末40%;平时成绩= 出勤+发言+作业+笔记+其他;旷课扣3分/次,事假扣2分/次,公假不扣);旷课满3次,取消平时成绩;迟到3次等于1次旷课。

参考文献陈丽华《公共视角下的危机管理》胡税根《公共危机管理通论》江川《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案例与启示》马怀德《应急管理法治化研究》余潇枫《非传统安全与公共危机治理》唐钧《公共部门的危机公关与管理》郭济《政府应急管理实务》薛澜《危机管理》薛克勋《中国大中城市政府紧急事件响应机制研究》胡百精《危机传播管理》周晓丽《灾害性公共危机治理》丁俊杰《网络舆情与突发公共事件危机管理经典案例》张小明《公共部门危机管理》高鹏程《危机学》陆忠伟《非传统安全论》1. 近一年来国内外的突发危机事件7.23动车事故,并引发“地震”;黑龙江矿难;飓风艾琳致美国230万人撤离,死亡8人,纽约市首次停运地铁,7000架次航班被取消,抢购应急物资,10万国民警卫队候命,2010年上海静安区民宅大火,死亡50多人;2011年6月11日蓬莱渤海湾海域溢油事件;危机无处不在。

美国著名咨询顾问史蒂文·芬克《危机管理》:危机就像死亡和纳税一样难以避免。

※认识危机,治理危机,对于人类安全和幸福,对于社会发展和进步,重要而必须。

2. 报警和求救电话知多少?在异地怎样拨打案发地报警电话?投币和磁卡电话是否需要先投币或插卡?3.因为突发事件而下台的官员第一专题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理论一、公共危机管理及其相关概念1.“危机”【美国际政治学家】·赫尔曼:危机是某种特定的形势,在这种形势中,其决策主体的根本目标受到威胁,而且作出决策的反应时间很有限,其发生出乎决策主体的意料。

——决策视角【荷兰危机管理研究专家】罗森塔尔:危机是指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很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作出关键性决策的事件。

公共危机管理概述课件

公共危机管理概述课件

国际合作与交流
总结词
国际合作与交流有助于提升我国公共危机管理能力, 引进先进理念和技术,共同应对全球性危机挑战。
详细描述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合作与交流在公共危机管理中 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参与国际组织、加入国 际条约等方式,我国可以与其他国家共享资源、技术和 经验,共同应对全球性危机挑战。同时,国际合作与交 流也有助于引进先进的危机管理理念和技术,提高我国 公共危机管理水平。此外,国际合作与交流还有助于加 强国家间的互信与合作,共同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 定。
法律法规建设与完善
总结词
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是公共危机管理的基石,能够规 范和指导危机应对行为,保障公众权益和社会秩序。
详细描述
法律法规建设与完善是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关键环节。首 先,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级政府和部门 的职责和权力,规范危机应对程序和行为。其次,加强 执法力度,确保法律法规得到有效执行。同时,要完善 监督机制,对危机应对过程进行全程监督,防止权力滥 用和不当行为。此外,还要加强普法宣传教育,提高公 众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03
公共危机管理的主要方法与技 术
信息收集与分析
信息收集
建立全面的信息收集机制,包括 监测、预警系统等,确保及时获 取危机相关信息。
数据分析
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深入分析, 识别危机发展趋势、影响范围和 潜在风险。
资源整合与调度
资源评估
全面评估现有资源,包括人力、物资、设施等,确定资源需 求和缺口。
案例三:某大型活动安全保障
总结词
周密部署、全面保障
详细描述
为确保某大型活动的安全顺利进行,政府提前制定安全保障方案,加强安保力量部署,严格控制人员 进出,有效预防和应对了各种安全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教材●关于课堂要求除了不可抗力,出勤需满13次;请假须有假条;有纲要式笔记;●关于成绩评定平时60%+ 期末40%;平时成绩= 出勤+发言+作业+笔记+其他;旷课扣3分/次,事假扣2分/次,公假不扣);旷课满3次,取消平时成绩;迟到3次等于1次旷课。

参考文献陈丽华《公共视角下的危机管理》胡税根《公共危机管理通论》江川《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案例与启示》马怀德《应急管理法治化研究》余潇枫《非传统安全与公共危机治理》唐钧《公共部门的危机公关与管理》郭济《政府应急管理实务》薛澜《危机管理》薛克勋《中国大中城市政府紧急事件响应机制研究》胡百精《危机传播管理》周晓丽《灾害性公共危机治理》丁俊杰《网络舆情与突发公共事件危机管理经典案例》张小明《公共部门危机管理》高鹏程《危机学》陆忠伟《非传统安全论》1. 近一年来国内外的突发危机事件7.23动车事故,并引发“地震”;黑龙江矿难;飓风艾琳致美国230万人撤离,死亡8人,纽约市首次停运地铁,7000架次航班被取消,抢购应急物资,10万国民警卫队候命,2010年上海静安区民宅大火,死亡50多人;2011年6月11日蓬莱渤海湾海域溢油事件;危机无处不在。

美国著名咨询顾问史蒂文·芬克《危机管理》:危机就像死亡和纳税一样难以避免。

※认识危机,治理危机,对于人类安全和幸福,对于社会发展和进步,重要而必须。

2. 报警和求救电话知多少?在异地怎样拨打案发地报警电话?投币和磁卡电话是否需要先投币或插卡?3.因为突发事件而下台的官员第一专题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理论一、公共危机管理及其相关概念1.“危机”【美国际政治学家】·赫尔曼:危机是某种特定的形势,在这种形势中,其决策主体的根本目标受到威胁,而且作出决策的反应时间很有限,其发生出乎决策主体的意料。

——决策视角【荷兰危机管理研究专家】罗森塔尔:危机是指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很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作出关键性决策的事件。

——只是宏观层面的危机,即国家面临的危机。

——决策视角【美】劳伦斯•巴顿:危机是“一个会引起潜在负面影响的具有不确定性的大事件,这种事件及其后果可能对组织及其人员、产品、服务、资产和声誉造成巨大的损害”。

——涵盖企业危机,事件以上危机定义的不足:首先,危机,究竟是特定情境中的特定事件,还是特定的局势、情境、形势?或者两者都包括?本课观点:既可以是一种局势、形势,也可是事件。

如,暴雨中的城市安全存在危险,即尚未发生的危机,是形势。

如信任危机,伊春空难机场领导与警察微笑合影招致网友怒骂。

大地震即大事件,事件本身即危机。

其次,罗森塔尔的定义被认为是危机定义的经典,但是,这只是一个宏观角度的定义,其实在微观层面也存在危机,如一般危机如德云社的组织信任危机、企业危机,即危机的主体具有相对性,既可能是国家、政府和整个社会,也可能是一个特定的组织、区域等。

这一基本规定性在以上定义中未加明确。

一般危机可能演变成公共危机。

再次,危机对于特定主体的影响并不仅表现在做出决策上。

危机对特定主体的非理性与理性状态、意志、行为和后果都有深刻影响。

2.公共危机公共危机是公共管理角度研究危机的专用术语;或:公共管理领域的危机,可称为公共危机。

“公共”:与“私人”相对。

对于公共危机定义的讨论有一个基础的前提,即针对组织层面的事件,其影响的范畴涉及到局部或整体社会,强调影响范围之大,而且带有更多的社会性色彩,即便是对于企业行为的分析,也是基于对外部的社会性影响而进行的。

这和企业危机事件的处理有着出发点和目标原则上的不同。

从这个意义上说,罗森塔尔、张成福所定义的危机实际是公共危机。

人大教授张成福的观点:所谓危机,它是这样一种紧急事件或者紧急状态,它的出现和爆发严重影响社会的正常运作,对生命、财产、环境等造成威胁、损害,超出了政府和社会常态的管理能力,要求政府和社会采取特殊的措施加以应对。

——笔记解读:公共危机尽管起因千差万别,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它们涉及的对象不是单个人,而是社会公众,至少是一个特定组织或地域中的一群人,同时政府也面临解决问题的压力。

3.突发公共事件2006年颁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界定: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在此意义上,突发公共事件≈公共危机。

注意:并非所有突发公共事件都是公共危机事件。

如宝成铁路列车坠河,就是突发事件,而非突发公共事件和公共危机。

思考:公共危机与突发事件、突发公共事件的关系?●某些突发事件会发展成为危机。

事件之初,事件涉及的直接范围不一定是在普遍的公众领域,但会因为迅速传播引起各种关注和广泛影响,成为公共热点并可能造成公共损失。

如台湾八掌溪事件。

突发事件常是危机的前期。

●某些重大的突发公共事件就是公共危机。

如汶川地震等。

当然,并无具体标准来帮助判定。

●某些突发事件只是单纯的事件而非公共危机、突发公共事件。

如长春出租车2010年6月停运一天。

原计划停运3天。

如2010.8.12山西省医院门前地陷侧楼塌陷,暂时未影响到周围商户。

如2010.8.19,宝成铁路两节火车坠河,无伤亡,只是突发事件。

结论:突发事件→公共危机(有时)突发事件 = 公共危机= 突发公共事件突发事件≠公共危机4.公共危机管理西方国家大多称为紧急事件,故西方学界难以检索到统一、权威的界定。

国内学界则因研究处于起步阶段,也没有权威定义,但基本内涵已达共识://管理主体: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等,企业和公民个人。

//管理手段和措施:监测、预警、预控、预防、应急处理、评估、恢复等。

//目标:防止可能发生的危机,处理已发生的危机,以减少损失,甚至化危为机,保护公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和社会安全。

//重点:预防。

//公共危机管理是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领域和特殊形式。

二、公共危机的分类、分级与分期(一)危机分类从发生领域分:经济危机政治危机文化危机社会危机生产危机生态危机环境危机教育危机人口危机卫生危机等等从危机成因分:内生型危机外生型危机混合型危机(多见);或者分为天灾和人祸;禽流感疯牛病从影响范围分:全球性(世界性、国际性)危机——非典、爱滋病区域性(国家性)危机——大地震地方性危机——吉林水灾(特定组织危机)——三鹿奶粉从危机发生发展规律分:突发性危机;演变性危机(次生危机,灾后疫情;菲律宾人质事件、京藏公路堵塞)。

《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分类:1.自然灾害。

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2.事故灾难。

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

3.公共卫生事件。

、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4.社会安全事件。

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和涉外突发事件等。

如出租车罢运。

练习:案例归类。

思考:如何区别事故灾难类和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如爆炸事件如何归类?(二)突发事件分级《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将突发公共事件分为四级:Ⅳ,Ⅲ,Ⅱ,Ⅰ级。

按照灾害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同时以中英文标识,分别代表一般、较重、严重和特别严重。

Ⅳ级(一般,蓝色)Ⅲ级(较大,黄色):见图片Ⅱ级(重大,橙色)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37°C以上。

2011年8月28日,.中央气象台8月28日06时继续发布海上大风橙色预警。

Ⅰ级(特别重大,红色)高温红色预警信号含义: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到40℃以上。

2011年8月26日11时08分,镇宁县气象台发布了干旱红色预警信号。

2011年8月28日,辽宁本溪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预警。

思考:对公共危机、突发公共事件进行类型学划分和分级的意义?(三)危机分期危机生命周期理论:斯蒂文·芬克:四阶段理论征兆期——发作期——延续期——痊愈期(潜伏期——突发期——蔓延期——解决期)※另有三分法、五分法。

思考:危机周期理论对于危机管理有什么启示?三、公共危机的基本特征1.突发性和紧急性:预测预警难,应对紧迫。

2.危害性(破坏性:直接、间接的)3.不确定性:危机状态、影响、回应的不确定性。

4.资源短缺性:人财物、信息。

5.连锁性(涟漪效应)(多米诺骨牌)(演变性危机有蝴蝶效应,如金融危机。

)在空间和领域上的扩散。

全球性。

美国气象学家1963年在一篇论文中分析了这个效应。

对于这个效应最常见的阐述是:“一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这句话的来源,是这位气象学家制作了一个电脑程序,这个可以模拟气候的变化,并用图像来表示。

他发现,图像是混沌的,而且十分像一只蝴蝶张开的双翅,因而他形象地将这一图形以“蝴蝶扇动翅膀”的方式进行阐释,于是便有了上述的说法。

蝴蝶效应通常用于天气、股票市场等在一定时段难以预测的比较复杂的系统中。

此效应说明,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

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西方民谣马蹄铁上一个钉子丢失,本是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但其“长期”效应却是一个帝国存与亡的根本差别。

这就是军事和政治领域中的“蝴蝶效应”。

6.影响的社会性(群体性)四、公共危机的功能危机=危险+机遇危机有正功能和负功能(一)负功能:如组织公信力、公众心理、生命财产、社会秩序、价值观等受到影响。

(二)正功能(公共管理视角):1.无论天灾人祸,都可以提高以政府为核心的危机管理主体对公共危机的敏感性和认识能力。

2.促进政府改进治理方法,提高危机治理能力。

如经过非典和汶川地震,危机应对井然有序,效率得到世界认可。

3.推动制度完善和创新。

如,非典,推动了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应对的立法:典型例子如《应急预案》和行政问责制。

※危机=危险+机遇。

五、公共危机的诱因自然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制度和体制因素(具体事件的)直接原因※危机与GDP的关系:发达国家的规律:人均GDP在500—3000美元区间,是安全生产事故的上升期,3000—5000美元是高发期,5000—8000美元是稳定期,1万美元以上,为下降期。

人均GDP在三四千美元以下时,经济以制造业为主,生产规模日趋扩大,生产过程中巨大能量和潜在危险源数量也相应增加,能源和原料需求多,物资流动、人员流动较大,重化工业生产容易出现事故。

不同声音:江苏省安监局局长用江苏的事实现状证明了“安全事故多少”与“人均GDP”即经济发展阶段并没有必然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