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设计计算指导书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配筋设计计算书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配筋设计计算书LB-1矩形板计算工程地址:南京市浦口区绿之苑小区工程项目: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隔层工期:二十天结构设计:钱工项目经理:刘工工程监理:盛工施工单位:南京石峰钢筋混凝土隔层工程部一、构件编号: 现浇钢筋混凝土板LB-1二、示意图三、依据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四、计算信息1.几何参数计算跨度: Lx = 2700 mm; Ly = 4800 mm板厚: h = 120 mm2.材料信息混凝土等级: C25 fc=11.9N/mm2 ft=1.27N/mm2 ftk=1.78N/mm2Ec=2.80×104N/mm2钢筋种类: HRB400 fy = 360 N/mm2Es = 2.0×105 N/mm2最小配筋率: ρ= 0.200%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至近边距离: as = 25mm保护层厚度: c = 15mm3.荷载信息(均布荷载)永久荷载分项系数: γG = 1.200可变荷载分项系数: γQ = 1.400准永久值系数: ψq = 1.000永久荷载标准值: qgk = 8.000kN/m2可变荷载标准值: qqk = 3.500kN/m24.计算方法:塑性板5.边界条件(上端/下端/左端/右端):固定/固定/固定/固定6.设计参数结构重要性系数: γo = 1.00塑性板β = 1.800五、计算参数:1.计算板的跨度: Lo = 2700 mm2.计算板的有效高度: ho = h-as=120-25=95 mm六、配筋计算(lx/ly=2700/4800=0.563<2.000 所以按双向板计算):1.X向底板钢筋1) 确定X向板底弯矩Mx = ζ((γG*qgk+γQ*qqk)*Lo2)= 0.0311*(1.200*8.000+1.400*3.500)*2.72= 3.289 kN*m2) 确定计算系数αs = γo*Mx/(α1*fc*b*ho*ho)= 1.00*3.289×106/(1.00*11.9*1000*95*95)= 0.0313) 计算相对受压区高度ξ = 1-sqrt(1-2*αs) = 1-sqrt(1-2*0.031) = 0.0314) 计算受拉钢筋面积As = α1*fc*b*ho*ξ/fy = 1.000*11.9*1000*95*0.031/360 = 98mm25) 验算最小配筋率ρ = As/(b*h) = 98/(1000*120) = 0.081%ρ<ρmin = 0.200% 不满足最小配筋要求所以取面积为As = ρmin*b*h = 0.200%*1000*120 = 240 mm2采取方案8@200, 实配面积251 mm22.Y向底板钢筋1) 确定Y向板底弯矩My = αMx= 0.3164*3.289= 1.041 kN*m2) 确定计算系数αs = γo*My/(α1*fc*b*ho*ho)= 1.00*1.041×106/(1.00*11.9*1000*95*95)= 0.0103) 计算相对受压区高度ξ = 1-sqrt(1-2*αs) = 1-sqrt(1-2*0.010) = 0.0104) 计算受拉钢筋面积As = α1*fc*b*ho*ξ/fy = 1.000*11.9*1000*95*0.010/360 = 31mm25) 验算最小配筋率ρ = As/(b*h) = 31/(1000*120) = 0.025%ρ<ρmin = 0.200% 不满足最小配筋要求所以取面积为As = ρmin*b*h = 0.200%*1000*120 = 240 mm2采取方案8@200, 实配面积251 mm23.X向支座左边钢筋1) 确定左边支座弯矩M o x = βMx= 1.8*3.289= 5.920 kN*m2) 确定计算系数αs = γo*M o x/(α1*fc*b*ho*ho)= 1.00*5.920×106/(1.00*11.9*1000*95*95)= 0.0553) 计算相对受压区高度ξ = 1-sqrt(1-2*αs) = 1-sqrt(1-2*0.055) = 0.0574) 计算受拉钢筋面积As = α1*fc*b*ho*ξ/fy = 1.000*11.9*1000*95*0.057/360 = 178mm25) 验算最小配筋率ρ = As/(b*h) = 178/(1000*120) = 0.148%ρ<ρmin = 0.200% 不满足最小配筋要求所以取面积为As = ρmin*b*h = 0.200%*1000*120 = 240mm2采取方案8@200, 实配面积251 mm24.X向支座右边钢筋1) 确定右边支座弯矩M o x = βMx= 1.8*3.289= 5.920 kN*m2) 确定计算系数αs = γo*M o x/(α1*fc*b*ho*ho)= 1.00*5.920×106/(1.00*11.9*1000*95*95)= 0.0553) 计算相对受压区高度ξ = 1-sqrt(1-2*αs) = 1-sqrt(1-2*0.055) = 0.0574) 计算受拉钢筋面积As = α1*fc*b*ho*ξ/fy = 1.000*11.9*1000*95*0.057/360 = 178mm25) 验算最小配筋率ρ = As/(b*h) = 178/(1000*120) = 0.148%ρ<ρmin = 0.200% 不满足最小配筋要求所以取面积为As = ρmin*b*h = 0.200%*1000*120 = 240 mm2采取方案8@200, 实配面积251 mm25.Y向上边支座钢筋1) 确定上边支座弯矩M o y = βMy= 1.8*1.041= 1.873 kN*m2) 确定计算系数αs = γo*M o y/(α1*fc*b*ho*ho)= 1.00*1.873×106/(1.00*11.9*1000*95*95)= 0.0173) 计算相对受压区高度ξ = 1-sqrt(1-2*αs) = 1-sqrt(1-2*0.017) = 0.0184) 计算受拉钢筋面积As = α1*fc*b*ho*ξ/fy = 1.000*11.9*1000*95*0.018/360= 55mm25) 验算最小配筋率ρ = As/(b*h) = 55/(1000*120) = 0.046%ρ<ρmin = 0.200% 不满足最小配筋要求所以取面积为As = ρmin*b*h = 0.200%*1000*120 = 240 mm2采取方案8@200, 实配面积251 mm26.Y向下边支座钢筋1) 确定下边支座弯矩M o y = βMy= 1.8*1.041= 1.873 kN*m2) 确定计算系数αs = γo*M o y/(α1*fc*b*ho*ho)= 1.00*1.873×106/(1.00*11.9*1000*95*95)= 0.0173) 计算相对受压区高度ξ = 1-sqrt(1-2*αs) = 1-sqrt(1-2*0.017) = 0.0184) 计算受拉钢筋面积As = α1*fc*b*ho*ξ/fy = 1.000*11.9*1000*95*0.018/360= 55mm25) 验算最小配筋率ρ = As/(b*h) = 55/(1000*120) = 0.046%ρ<ρmin = 0.200% 不满足最小配筋要求所以取面积为As = ρmin*b*h = 0.200%*1000*120 = 240 mm2采取方案8@200, 实配面积251 mm2七、跨中挠度计算:Mk -------- 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计算的弯矩值Mq -------- 按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计算的弯矩值1.计算荷载效应Mk = Mgk + Mqk= 0.0311*(8.000+3.500)*2.72 = 2.609 kN*mMq = Mgk+ψq*Mqk= 0.0311*(8.000+1.0*3.500)*2.72 = 2.609 kN*m2.计算受弯构件的短期刚度 Bs1) 计算按荷载荷载效应的两种组合作用下,构件纵向受拉钢筋应力σsk = Mk/(0.87*ho*As) 混规(= 2.609×106/(0.87*95*251) = 125.741 N/mmσsq = Mq/(0.87*ho*As) 混规(= 2.609×106/(0.87*95*251) = 125.741 N/mm2) 计算按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计算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矩形截面积: Ate = 0.5*b*h = 0.5*1000*120= 60000mm2ρte = As/Ate 混规(= 251/60000 = 0.418%3) 计算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ψψk = 1.1-0.65*ftk/(ρte*σsk) 混规(= 1.1-0.65*1.78/(0.418%*125.741) = -1.100因为ψ不能小于最小值0.2,所以取ψk = 0.2ψq = 1.1-0.65*ftk/(ρte*σsq) 混规(= 1.1-0.65*1.78/(0.418%*125.741) = -1.100因为ψ不能小于最小值0.2,所以取ψq = 0.24) 计算钢筋弹性模量与混凝土模量的比值αEαE = Es/Ec = 2.0×105/2.80×104 = 7.1435) 计算受压翼缘面积与腹板有效面积的比值γf矩形截面,γf=06) 计算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ρρ = As/(b*ho)= 251/(1000*95) = 0.264%7) 计算受弯构件的短期刚度 BsBsk = Es*As*ho2/[1.15ψk+0.2+6*αE*ρ/(1+ 3.5γf')](混规(= 2.0×105*251*952/[1.15*-1.100+0.2+6*7.143*0.264%/(1+3.5*0.0)]= 8.340×102 kN*m2Bsq = Es*As*ho2/[1.15ψq+0.2+6*αE*ρ/(1+ 3.5γf')](混规(= 2.0×105*251*952/[1.15*-1.100+0.2+6*7.143*0.264%/(1+3.5*0.0)]= 8.340×102 kN*m23.计算受弯构件的长期刚度B1) 确定考虑荷载长期效应组合对挠度影响增大影响系数θ当ρ'=0时,θ=2.0 混规(2) 计算受弯构件的长期刚度 BBk = Mk/(Mq*(θ-1)+Mk)*Bs (混规(= 2.609/(2.609*(2.0-1)+2.609)*8.340×102= 4.170×102 kN*m2Bq = Bsq/θ (混规(= 8.340×102/2.0= 4.170×102 kN*m2B = min(Bk,Bq)= min(416.999,416.999)= 416.9994.计算受弯构件挠度f max = (q gk+q qk)*Lo4/(384*B)= (8.000+3.500)*2.74/(384*4.170×102)= (8.000+3.500)*2.74/(384*4.170×102)= 3.817mm5.验算挠度挠度限值fo=Lo/200=2700/200=13.500mmfmax=3.817mm≤fo=13.500mm,满足规范要求!八、裂缝宽度验算:1.跨中X方向裂缝1) 计算荷载效应Mx = ζ(qgk+ψqqk)*Lo2= 0.0311*(8.000+1.00*3.500)*2.72= 2.609 kN*m2) 带肋钢筋,所以取值v i=1.03) 因为C < 20,所以取C = 204) 计算按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作用下,构件纵向受拉钢筋应力σsq=Mq/(0.87*ho*As) 混规(=2.609×106/(0.87*95*251)=125.741N/mm5) 计算按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计算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矩形截面积,Ate=0.5*b*h=0.5*1000*120=60000 mm2ρte=As/Ate 混规(=251/60000 = 0.0042因为ρte=0.0042 < 0.01,所以让ρte=0.016) 计算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ψψ=1.1-0.65*ftk/(ρte*σsq) 混规(=1.1-0.65*1.780/(0.0100*125.741)=0.180因为ψ=0.180 < 0.2,所以让ψ=0.27) 计算单位面积钢筋根数nn=1000/dist = 1000/200=58) 计算受拉区纵向钢筋的等效直径d eqd eq= (∑n i*d i2)/(∑n i*v i*d i)=5*8*8/(5*1.0*8)=89) 计算最大裂缝宽度ωmax=αcr*ψ*σsq/Es*(1.9*C+0.08*Deq/ρte) (混规(=1.9*0.200*125.741/2.0×105*(1.9*20+0.08*8/0.0100)=0.0244mm ≤ 0.30, 满足规范要求2.跨中Y方向裂缝1) 计算荷载效应My = αMx= 0.3164*2.609= 0.825 kN*m2) 带肋钢筋,所以取值v i=1.03) 因为C < 20,所以取C = 204) 计算按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作用下,构件纵向受拉钢筋应力σsq=Mq/(0.87*ho*As) 混规(=0.825×106/(0.87*95*251)=39.785N/mm5) 计算按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计算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矩形截面积,Ate=0.5*b*h=0.5*1000*120=60000 mm2ρte=As/Ate 混规(=251/60000 = 0.0042因为ρte=0.0042 < 0.01,所以让ρte=0.016) 计算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ψψ=1.1-0.65*ftk/(ρte*σsq) 混规(=1.1-0.65*1.780/(0.0100*39.785)=-1.808因为ψ=-1.808 < 0.2,所以让ψ=0.27) 计算单位面积钢筋根数nn=1000/dist = 1000/200=58) 计算受拉区纵向钢筋的等效直径d eqd eq= (∑n i*d i2)/(∑n i*v i*d i)=5*8*8/(5*1.0*8)=89) 计算最大裂缝宽度ωmax=αcr*ψ*σsq/Es*(1.9*C+0.08*Deq/ρte) (混规(=1.9*0.200*39.785/2.0×105*(1.9*20+0.08*8/0.0100) =0.0077mm ≤ 0.30, 满足规范要求3.支座上方向裂缝1) 计算荷载效应M o y = βMy= 1.8*0.825= 1.486 kN*m2) 带肋钢筋,所以取值v i=1.03) 因为C < 20,所以取C = 204) 计算按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作用下,构件纵向受拉钢筋应力σsq=Mq/(0.87*ho*As) 混规(=1.486×106/(0.87*95*251)=71.613N/mm5) 计算按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计算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矩形截面积,Ate=0.5*b*h=0.5*1000*120=60000 mm2ρte=As/Ate 混规(=251/60000 = 0.0042因为ρte=0.0042 < 0.01,所以让ρte=0.016) 计算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ψψ=1.1-0.65*ftk/(ρte*σsq) 混规(=1.1-0.65*1.780/(0.0100*71.613)=-0.516因为ψ=-0.516 < 0.2,所以让ψ=0.27) 计算单位面积钢筋根数nn=1000/dist = 1000/200=58) 计算受拉区纵向钢筋的等效直径d eqd eq= (∑n i*d i2)/(∑n i*v i*d i)=5*8*8/(5*1.0*8)=89) 计算最大裂缝宽度ωmax=αcr*ψ*σsq/Es*(1.9*C+0.08*Deq/ρte) (混规(=1.9*0.200*71.613/2.0×105*(1.9*20+0.08*8/0.0100)=0.0139mm ≤ 0.30,满足规范要求4.支座下方向裂缝1) 计算荷载效应M o y = βMy= 1.8*0.825= 1.486 kN*m2) 带肋钢筋,所以取值v i=1.03) 因为C < 20,所以取C = 204) 计算按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作用下,构件纵向受拉钢筋应力σsq=Mq/(0.87*ho*As) 混规(=1.486×106/(0.87*95*251)=71.613N/mm5) 计算按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计算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矩形截面积,Ate=0.5*b*h=0.5*1000*120=60000 mm2ρte=As/Ate 混规(=251/60000 = 0.0042因为ρte=0.0042 < 0.01,所以让ρte=0.016) 计算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ψψ=1.1-0.65*ftk/(ρte*σsq) 混规(=1.1-0.65*1.780/(0.0100*71.613)=-0.516因为ψ=-0.516 < 0.2,所以让ψ=0.27) 计算单位面积钢筋根数nn=1000/dist = 1000/200=58) 计算受拉区纵向钢筋的等效直径d eqd eq= (∑n i*d i2)/(∑n i*v i*d i)=5*8*8/(5*1.0*8)=89) 计算最大裂缝宽度ωmax=αcr*ψ*σsq/Es*(1.9*C+0.08*Deq/ρte) (混规(=1.9*0.200*71.613/2.0×105*(1.9*20+0.08*8/0.0100)=0.0139mm ≤ 0.30, 满足规范要求5.支座左方向裂缝1) 计算荷载效应M o x = βMx= 1.8*2.609= 4.695 kN*m2) 带肋钢筋,所以取值v i=1.03) 因为C < 20,所以取C = 204) 计算按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作用下,构件纵向受拉钢筋应力σsq=Mq/(0.87*ho*As) 混规(=4.695×106/(0.87*95*251)=226.333N/mm5) 计算按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计算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矩形截面积,Ate=0.5*b*h=0.5*1000*120=60000 mm2ρte=As/Ate 混规(=251/60000 = 0.0042因为ρte=0.0042 < 0.01,所以让ρte=0.016) 计算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ψψ=1.1-0.65*ftk/(ρte*σsq) 混规(=1.1-0.65*1.780/(0.0100*226.333)=0.5897) 计算单位面积钢筋根数nn=1000/dist = 1000/200=58) 计算受拉区纵向钢筋的等效直径d eqd eq= (∑n i*d i2)/(∑n i*v i*d i)=5*8*8/(5*1.0*8)=89) 计算最大裂缝宽度ωmax=αcr*ψ*σsq/Es*(1.9*C+0.08*Deq/ρte) (混规(=1.9*0.589*226.333/2.0×105*(1.9*20+0.08*8/0.0100) =0.1291mm ≤ 0.30, 满足规范要求6.支座右方向裂缝1) 计算荷载效应M o x = βMx= 1.8*2.609= 4.695 kN*m2) 带肋钢筋,所以取值v i=1.03) 因为C < 20,所以取C = 204) 计算按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作用下,构件纵向受拉钢筋应力σsq=Mq/(0.87*ho*As) 混规(=4.695×106/(0.87*95*251)=226.333N/mm5) 计算按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计算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矩形截面积,Ate=0.5*b*h=0.5*1000*120=60000 mm2ρte=As/Ate 混规(=251/60000 = 0.0042因为ρte=0.0042 < 0.01,所以让ρte=0.016) 计算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ψψ=1.1-0.65*ftk/(ρte*σsq) 混规(=1.1-0.65*1.780/(0.0100*226.333)=0.5897) 计算单位面积钢筋根数nn=1000/dist = 1000/200=58) 计算受拉区纵向钢筋的等效直径d eqd eq= (∑n i*d i2)/(∑n i*v i*d i)=5*8*8/(5*1.0*8)=89) 计算最大裂缝宽度ωmax=αcr*ψ*σsq/Es*(1.9*C+0.08*Deq/ρte) (混规(=1.9*0.589*226.333/2.0×105*(1.9*20+0.08*8/0.0100)=0.1291mm ≤ 0.30, 满足规范要求1。
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计算书

22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计算书以4轴线框架计算一、框架计算简图及柱、梁、板尺寸估算1、计算简图中杆件以计算轴线表示,柱取截面形心线,梁也取截面形心线;框架层高,除底层外的其它各层,都取建筑层高即 4.2m ,底层计算高度 h=0.50+1.0+4.50= 6.0m ,梁板混凝土取 C 30, f c =15N/m^框架横梁截面:梁高 h=(1/8 〜1/12)L=900 〜600mm (L=7200mm),取 h=700mm b=(1/2 〜1⑶h=350 〜200mm ,取 b=250mm 截面为矩形。
次梁高 h=(1/12 〜1/20)L=330 〜180mm(L=3900mm),取 h=300 mm b=200mm 在 L=7200 布置两条次梁。
楼板厚取100mm ,(屋面板厚取120mm 。
2、验算柱截面尺寸 b*h=400*500荷载估算:荷载标准值按10〜13KN/m 估算,取13.0KN/m 2计。
中柱负荷面积为:(7.20+7.20 ) /2.0*3.90 = 28.08m 2。
则中柱柱底承受荷载标准值为:28.08*13.0*5=1825.2KN 。
中柱按轴心受压进行验算,此时可假定,受压纵筋总的配筋率批 p=1 %纵向受压系数=1 (混凝土取C 30)于是有:N=1.20*1825.2=2190.24 KIN轴压比取0.902Ac= N /0.90f c =162240mm2 2取 Ac=b*h=400*500=200000mm >162240mm 符合要求。
、荷载计算2 20.5KN/m ;楼面活荷载标准值 4.0KN/m 。
(一)、屋面荷载:1、 10mm 厚混凝土盖板架空层2、 二毡三油沥青防水层3、 20mm 厚水泥砂浆找平层4、 120mm 厚钢筋混凝土屋面板5、 顶棚20mm 厚混合砂浆抹灰及刷白活荷载:不上人屋面 屋面梁自重:柱距 S=3.90m ,跨度 L=7.20m ,屋面活荷载标准值:0.40KN/m 0.35KN/m0.40KN/m 0.12*25=3.0KN/m0.34KN/m合计0.5KN/m24.49KN/m0.25*0.58*25+0.015*2*0.58*17=3.92KN/m(二)、标准层楼面荷载楼面恒载:框架梁自重:0.25*0.60*25+0.015*2*0.60*17=4.06KN/m楼面梁的线荷载(三)、风荷载:(基本风压) 因屋面活荷载较小,故不考虑活载的最不利位置,按满载计算,则框架的线荷载为Q=g+q=25.72+2.54=28.26 kN/m 。
现浇钢筋混凝土梁和板的设计和计算指南.doc

现浇钢筋混凝土梁和板的设计和计算指南建筑结构实践(1)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的设计说明首先,设计任务是对您设计的幼儿园建筑的第二层进行结构布置,并选择一个结构单元来计算楼板和梁构件。
建议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和肋梁楼盖结构。
单层建筑的学生做屋顶的结构设计和计算。
二、实践内容1.结构布局图:布置承重墙或承重柱、主梁、次梁和楼板。
2.板的结构计算3.梁的结构计算4、绘制梁板钢筋图(1)结构布置图(1:200)(2)板的钢筋图(1:50)(3)梁钢筋图(1:50;1:25)三.基本信息1.承重墙体采用混凝土砌块,构造柱、梁、板采用钢筋混凝土。
混凝土和钢筋的等级应自行确定。
2、荷载(1)楼面活荷载,单位为,检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2)地板和天花板自重:查看中国北方建筑标准设计《工程做法》12BJ1。
根据结构水平计算,单位为。
(3)地板自重:钢筋混凝土自重标准值四、设计要求1。
设计计算的准备。
2.绘制楼层结构布置图、板钢筋和梁钢筋。
附在计算表上。
3.结构布局:对于单向板肋梁楼盖,各构件应按其类型编号,主梁水平布置。
横梁连接良好,布局整齐。
相同类型部件的横截面应尽可能一致。
4.板和次梁采用塑性内力重分布法计算。
主梁采用弹性理论计算。
5.计算表应打印在带有完整页码的A4纸上。
当建筑平面较大时,附图可以打印在A3纸上。
计算书中的计算步骤应正确清晰。
计算公式、计算图和计算表应编号并与正文相对应。
五、进度计划与混凝土构件试验单位同步,于周三前19周完成并提交计算书。
第二部分设计计算说明一、平面结构布置墙柱和梁板的布置应根据房间布置和使用要求确定,以满足结构合理、实用经济的原则。
单向混凝土板跨度一般为1.7~2.7m,次梁跨度一般为4.0~6.0m,主梁跨度为5.0~8.0m,应同时为板跨度的3倍。
结构布置后,可以判断板与梁的搭接关系,得到承载情况、跨度等数据,并绘制计算图。
二、板的设计(根据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1。
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设计计算指导书

建筑结构实习(一) 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设计指导书建筑技术部2015.7.13第一部分 设计任务书一、设计任务为你设计的幼儿园建筑的二层楼板做结构布置,并选取一个结构单元,计算其中的楼板和梁构件。
建议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结构。
单层建筑的同学做屋盖结构设计和计算。
二、实习内容1、结构平面布置图:布置承重墙或柱、主梁、次梁,以及楼板。
2、板的结构计算3、梁的结构计算4、绘制梁板配筋图(1)结构平面布置图(1:200) (2)板的配筋图(1:50) (3)梁的配筋图(1:50;1:25)三、基本资料1、材料承重墙采用混凝土砌块,结构柱、梁、板采用钢筋混凝土。
混凝土和钢筋标号和等级自定。
2、荷载(1)楼面活荷载,单位为2/m kN ,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2)楼面和顶棚自重:查华北地区建筑标准设计《工程做法》12BJ1,根据构造层次计算,单位为2/m kN 。
(3)楼盖自重:钢筋混凝土自重标准值3/25m kN =γ四、设计要求1.编制设计计算书。
2.绘制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板配筋图,梁配筋图。
附在计算书之后。
3.结构平面布置:进行单向板肋梁楼盖布置,各构件按类型编号,主梁建议采用横向布置,梁宜贯通,布置应规整,同类型构件截面应尽可能统一。
4.板和次梁采用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主梁采用弹性理论计算。
5.计算书要求采用A4纸打印,页码齐全。
建筑平面较大时,附图可用A3纸打印。
计算书中须计算步骤正确、清楚,计算公式、计算简图、计算表格均应编号,并与正文对应。
五、进度安排与混凝土构件实验单元同步进行,19周周三前完成并提交计算书。
第二部分 设计计算指导书一、平面结构布置墙柱及梁板布置应根据房间布局和使用要求确定,满足结构合理、实用经济的原则。
混凝土单向板跨度一般为1.7~2.7m ,次梁跨度一般是4.0~6.0m ,主梁跨度则为5.0~8.0m ,同时宜为板跨的3倍。
结构布置后可判断板、梁的搭接关系,得到其支座条件、跨度等数据,可绘制计算简图。
混凝土板计算书

某工业厂房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一、设计资料1.楼盖梁格布置楼盖梁格布置如图1所示(楼梯间在此平面外),主梁沿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主梁、次梁的跨度见表1。
图1 楼盖梁格布置平面图表1 楼面活荷载、主梁、次梁跨度楼面活荷载标准值次梁跨度(mm)主梁跨度(mm)序号(kN/m2)12 6 6000 66002.楼面做法水磨石面层,钢筋混凝土现浇板,20mm混合砂浆抹底。
3.楼面荷载均布活荷载标准值见表1。
4.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梁钢筋采用HRB400级钢筋,板钢筋采用HPB300级钢筋。
二、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主梁沿着横向布置,次梁沿着纵向布置。
主梁跨度为6.6m ,次梁跨度为6m ,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 2.2m 6.6/3=,7.26.0/2.2/l l 0102==,因此按单向板设计。
按跨高比条件,要求板厚mm 7430/0022h =≥,对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70≥h ,从安全角度考虑,取板厚mm 80h =。
次梁截面高度应该满足:mm l l h 500~33412/6000~18/600012/~18/00===。
考虑到楼面可变荷载比较大,取mm h 500=。
次梁的截面宽度:mm h 250~1672/500~3/5002/h ~3/b ===,取mm h 200=。
主梁的截面高度应该满足:mm l l h 066~40401/0066~51/006601/~51/00===,取mm 600h =。
主梁截面宽度取mm b 300=。
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如图2所示。
三、板的设计 1.荷载板的永久荷载标准值水磨石面层 20.65kN/m 80mm 钢筋混凝土板 22.0kN/m 250.08=⨯ 20mm 混合砂浆 20.34kN/m 170.02=⨯ 小计 22.99kN/m 0.342.00.65=++ 板的可变荷载标准值 26.0kN/m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因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为22kN/m 0.46.0kN/m >,图2 结构平面布置图所以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3。
钢筋混凝土现浇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

课程设计钢筋混凝土现浇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目录一.设计任务内容 (1)二.结构计算 (2)1.楼板设计 (4)2.次梁设计 (9)3.主梁设计 (18)三.配筋图施工图 (19)1.楼板配筋施工图 (20)2.梁配筋施工图 (21)一、设计任务内容(一)设计任务二层建筑结构住宅,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承重,内外墙为240mm砖墙。
设计时,只考虑竖向荷载作用,采用单、双向板肋梁楼盖,要求完成钢筋混凝土整体现浇楼盖的结构设计。
(二)设计内容1、结构布置确定柱网尺寸,柱截面尺寸见表1,主次梁布置及截面尺寸,并进行编号,绘制楼盖结构布置图。
2、板设计按单、双向板计算内力,并绘制板配筋图。
3、次梁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计算内力和正截面极限承载力,并绘制配筋图。
4、主梁设计按弹性方法计算主梁内力,绘制主梁的弯距、剪力包络图,根据包络图计算正截面、斜截面的承载力,并绘制主梁的抵抗弯拒图及配筋图。
(三)设计条件1、建筑尺寸(见图1*.dwg)图1 建筑平面布置2、可变荷载(kN/m2)为3 kN/m23、楼面做法:20mm厚水泥砂浆地面,钢筋混凝土现浇板,15mm厚石灰砂浆抹底。
4、荷载:永久荷载,包括梁、柱、板及构造层自重,钢筋混凝土容重25kN/m 3,水泥砂浆容重20kN/m 3,石灰砂浆容重17kN/m 3,分项系数=1.2。
可变荷载,楼面均布荷载标准值见表1。
分项系数=1.3或1.4。
5、材料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主梁、次梁受力钢筋采用HRB335级钢筋,其他均用HPB235级钢筋。
二、结构计算(一)楼板计算1.设计资料(1)活荷载:2/0.3m kN q k = (2)恒荷载:20mm 厚水泥砂浆面层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100mm 15mm 厚石灰砂浆摸底荷载分项系数:2.1=G γ, 1.3Q γ=(3)材料:C30级混凝土,梁受力钢筋HRB335级钢筋,其它为HPB235级钢筋。
2.板的编号:如图2所示。
现浇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模板工程量的计算

现浇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模板工程量的计算在建筑工程中,现浇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模板工程是一项重要且不可或缺的工作。
准确计算模板工程量对于工程预算、成本控制以及施工计划的制定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现浇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模板工程量的计算方法。
首先,我们要明确模板工程的作用。
模板是使混凝土按照设计要求的形状、尺寸和位置成型的临时性结构。
它不仅要承受混凝土的自重和施工荷载,还要保持混凝土的形状和尺寸精度,直到混凝土达到足够的强度可以自承重。
在计算模板工程量时,基本原则是以与混凝土接触的面积为计算依据。
不同的构件,其模板工程量的计算方法也有所不同。
对于基础模板,常见的有条形基础、独立基础和筏板基础等。
条形基础的模板面积通常按其侧面长度乘以基础高度计算。
独立基础的模板面积则要分别计算每个侧面的面积,然后相加。
筏板基础的模板面积主要是侧面面积。
柱模板的计算相对复杂一些。
矩形柱的模板面积按柱的周长乘以柱高计算。
这里的柱高,从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算至上一层楼板上表面。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柱与梁相交,柱高应算至梁的顶面。
对于构造柱,要根据其与墙体的连接方式来计算模板面积。
梁模板的计算也有其特点。
矩形梁的模板面积要分别计算底模和侧模。
底模面积按梁的净长乘以梁的宽度计算,侧模面积则按梁的高度乘以梁的净长计算。
这里的梁净长是指梁两端支座之间的距离。
当梁与柱连接时,梁长算至柱侧面;当梁与主次梁连接时,次梁长算至主梁侧面。
板模板的计算相对简单。
有梁板的模板面积按板的面积加上梁侧模板面积计算。
无梁板的模板面积则按板的面积加上柱帽模板面积计算。
墙模板的计算按墙的垂直投影面积计算。
墙的高度从基础顶面(或楼板上表面)算至上一层楼板底面。
当墙上有门窗洞口时,要扣除洞口面积,但洞口侧壁模板面积不增加。
楼梯模板的计算包括楼梯底模、踏步侧模和楼梯平台模板。
楼梯底模面积按楼梯水平投影面积计算,踏步侧模面积按踏步展开面积计算,楼梯平台模板面积按平台的面积计算。
钢筋混凝土现浇楼盖设计计算书

钢筋混凝土现浇楼盖设计计算书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题目:钢筋混凝土现浇楼盖设计课程:混凝土结构设计院(系):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班级:学生姓名:刘宁目录一、设计资料 (3)二、平面结构布置及尺寸: (3)1、平面结构布置 (3)2、构件截面尺寸 (4)三、板的设计(按塑性理论) (4)1、荷载计算 (4)2、计算简图 (5)3、计算弯矩设计值 (6)4、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6)四、次梁的设计(按塑性理论) (7)1、荷载设计值 (7)2、计算简图 (8)3、内力计算 (9)4、各截面承载力计算 (10)五、主梁的设计(按弹性理论) (11)1、荷载设计值 (11)2、确定计算跨度及计算简图 (12)3、内力计算 (13)4、主梁正截面和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15)5、主梁吊筋计算: (17)六、绘制图纸(A2图纸) (17)钢筋混凝土现浇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一、设计资料1、某多层工业建筑楼盖平面图,环境类别为一类,楼盖拟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
2、生产车间的四周外墙均为承重砖墙,其中墙厚370mm ,采用MU10烧结普通砖,M5混合砂浆砌筑。
内设钢筋混凝土柱,其截面尺寸为400mm ×400mm 。
3、恒载:20mm 厚水泥砂浆:220/kN m楼盖自重:板厚自己确定,钢筋混凝土自重标准值:225/kN m 20mm 厚石灰砂浆天棚抹灰:217/kN m 4、活载:楼面活荷载标准值27.0/kN m5、恒载分项系数为1.2;活荷载分项系数为1.36、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20(f c =9.6N /mm 2,f t =1.10N /mm 2)钢筋梁中受力主筋采用HRB335级(2300/y f N mm = )其余采用HPB300级(2270/y f N mm =)二、平面结构布置及尺寸:1、平面结构布置确定主梁的跨度为6.6m,次梁的跨度为6.3m,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2.2m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结构实习(一) 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设计指导书
建筑技术部
2015.7.13
第一部分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任务
为你设计的幼儿园建筑的二层楼板做结构布置,并选取一个结构单元,计算其中的楼板和梁构件。
建议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结构。
单层建筑的同学做屋盖结构设计和计算。
二、实习容
1、结构平面布置图:布置承重墙或柱、主梁、次梁,以及楼板。
2、板的结构计算
3、梁的结构计算
4、绘制梁板配筋图
(1)结构平面布置图(1:200)
(2)板的配筋图(1:50)
(3)梁的配筋图(1:50;1:25)
三、基本资料
1、材料
承重墙采用混凝土砌块,结构柱、梁、板采用钢筋混凝土。
混凝土和钢筋标号和等级自定。
2、荷载
(1)楼面活荷载,单位为2
kN,查《建筑结构荷载规》。
/m
(2)楼面和顶棚自重:查华北地区建筑标准设计《工程做法》12BJ1,根据构造层
次计算,单位为2
kN。
/m
(3)楼盖自重:钢筋混凝土自重标准值3
γ
=
25m
/
kN
四、设计要求
1.编制设计计算书。
2.绘制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板配筋图,梁配筋图。
附在计算书之后。
3.结构平面布置:进行单向板肋梁楼盖布置,各构件按类型编号,主梁建议采用横向布置,梁宜贯通,布置应规整,同类型构件截面应尽可能统一。
4.板和次梁采用塑性力重分布法计算;主梁采用弹性理论计算。
5.计算书要求采用A4纸打印,页码齐全。
建筑平面较大时,附图可用A3纸打印。
计算书中须计算步骤正确、清楚,计算公式、计算简图、计算表格均应编号,并与正文对应。
五、进度安排
与混凝土构件实验单元同步进行,19三前完成并提交计算书。
第二部分 设计计算指导书
一、平面结构布置
墙柱及梁板布置应根据房间布局和使用要求确定,满足结构合理、实用经济的原则。
混凝土单向板跨度一般为1.7~2.7m ,次梁跨度一般是4.0~6.0m ,主梁跨度则为5.0~8.0m ,同时宜为板跨的3倍。
结构布置后可判断板、梁的搭接关系,得到其支座条件、跨度等数据,可绘制计算简图。
二、板的设计(按塑性力重分布计算)
1.板、次梁、主梁的截面尺寸确定
板厚 mm h B 80≥,(当l h 40
1
≥时,满足刚度要求,可不验算挠度)。
次梁 121(=c h ~L )181, 21(=b ~c h )31。
主梁 1(=z h ~L )1, 1(=b ~z h )1。
中跨: n l l =0
边跨: a l h l l n B n 2
1
210+≤+=. (mm a 120=)
3.荷载计算
板的设计通常取1m 宽板带计算,自重部分包括: 楼面构造层 ?2/m kN ×1m = m kN / 钢筋混凝土板自重 板厚×γ×1m = m kN / 顶棚构造层 ?2/m kN ×1m = m kN / 恒载: ∑=k g m kN /
位于次梁跨上的板带,其区格四与梁整体连接,故其中间跨的跨中截面(2M 、3M )和中间支座(c M )计算弯矩可以减少20%,其他截面则不予以减少。
为了便于施工,在同一板中,钢筋直径的种类不宜超过两种,并注意相邻两跨跨中及支座钢筋宜取相同的间距或整数倍(弯起式配筋)
6、确定各种构造钢筋:
包括分布筋、嵌入墙的板面附加钢筋,垂直于主梁的板面附加钢筋。
7、绘制板的配筋示意图: 可用弯起式或分离式配筋。
边跨: a l l l n n 2
025.10+≤= (mm a 240=)
当跨差不超过10%时,按等跨连续梁计算。
2.荷载计算
由板传来: 板恒载×次梁间距 = m kN / 次梁肋自重: )(B c h h b -×钢筋混凝土容重 = m kN /
次梁粉刷重 )(2B c h h -⨯×粉刷层每平米重 = m kN /
5.根据计算结果和构造要求,绘制次梁配筋示意图。
四、主梁设计(力按弹性理论计算)
1.计算简图
则主梁计算跨度:
中跨: 柱柱b b l l n 21
210++=(支座中心线之距)
边跨: 柱柱b a l l b l l n n n 2
1
21025.0210++≤++=
2.荷载计算
为简化计算,主梁自重亦按集中荷载考虑。
次梁传来的荷载: 次梁恒载×主梁间距 = kN 主梁自重: )(B z z h h b -⨯×次梁间距×γ = kN 主梁粉刷重: )(2B z h h -⨯×次梁间距×每平米粉刷层重 = kN
其中, 2 1k k 可由静力计算表查取,L 计算跨度,对于B 支座,计算跨度可取相邻
由此可作出下列几种情况下的力图: ①+②; ①+③; ①+④; ①+⑤
将以上各图绘于同一坐标系上,取其外包线,则为弯矩包络图。
主梁剪力计算
同样可绘出剪力包络图。
4.主梁正截面和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正截面配筋计算
注意:主梁跨中截面按T 形截面计算,其翼缘宽度'f
b 按如下计算:l b f
3
'
≤且b s b f +≤0',并判断是第几类T 形截面。
斜截面配筋计算
5.主梁吊筋计算
由次梁传于主梁的集中荷载 F=G+Q 则吊筋面积 == 45sin 2/y s f F A 所以选吊筋为: 面积:
6.根据计算结果及构造要求绘制主梁配筋示意图
7.材料图及纵筋的弯起和切断 1)按比例绘出主梁的弯矩包络图
2)按同样比例绘出主梁纵向配筋图,并满足以下构造要求:
①弯起筋应在被充分利用的截面以外距离2/0h s ≥的截面处弯起(下弯点),上弯点距支座边缘距离为50mm 。
②切断钢筋应在“理论断点”以外,当07.0bh f V t >时,从该钢筋充分利用截面伸出的长度02.1h l a +≥;当07.0bh f V t ≤时,从该钢筋充分利用截面伸出的长度a l 2.1≥
③纵筋伸入支座大于等于两根,且面积不得少于跨中钢筋面积的50%,并且伸入支座要有一定的锚固长度。
五、其他说明
当梁板关系比较简单时,可采用电子表格简化计算,并把计算结果复制到计算书中。
六、参考文献
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50010)
2.《建筑结构荷载设计规》(GB50009)
3.建筑结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