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复习 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 教案
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疯狂专练20论述类+古诗词+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

论述类+古诗词+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论述类一、(广东梅州2020届高三质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3题。
百年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离不开对西方美学的借鉴,但这种借鉴乃是一个首先“学西”、继而“化西”的创造性现代转化的过程,某种意义上也是中西互鉴的特殊形态,从而达到中西美学不同程度的创新融合。
中国现代美学主要奠基人之一的王国维,早在20世纪初,在译介叔本华悲观主义意志论哲学著述基础上,撰写了迥异于传统思想的《红楼梦评论》;借鉴康德美学“鉴赏判断的四个契机”说,首次提出“一切之美,皆形式之美也”的重要主张,并建构起具有中国传统特质的“古雅”说;借鉴德国古典美学诸家,对中国古典美学尤其是先秦道家美学思想作了深刻反思,自觉把二者加以融会贯通,写出了《人间词话》这一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之作,创建了以“境界”为核心范畴、意蕴丰厚的创新美学体系,对传统的“意境”说作出了具有现代性的创造性开拓。
王国维之所以在融通中西上作出如此巨大的贡献,与他具有超越中西学术二元对立的现代视野有密切关系。
他主张“学无中西”,批评持中学、西学二分的“俗说”,“虑西学之盛之妨中学,与虑中学之盛之妨西学者,均不根之说也”,认为“余谓中西二学,盛则俱盛,衰则俱衰,风气既开,互相推助。
且居今日之世,讲今日之学,未有西学不兴而中学能兴者,亦未有中学不兴而西学能兴者。
”这样一种关于中西学术互助、互动、互鉴、互促的精彩之论,至今仍不失其高远眼光和宏大气度。
另一位中国现代美学的主要奠基人蔡元培,在国内最早全面介绍了康德的美学思想,对康德关于审美的四契机说,运用儒家思想作了“超脱”“普遍”“有则”“必然”的创造性阐述;从儒家以德为本的思想出发,借鉴康德有关思想并加以吸收融合,同时借鉴席勒的美育理论,强调“涵养德性,则莫如提倡美育”,进而提出了中国现代美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美育代宗教”说。
还有梁启超,前期以启蒙为宗旨,强调文艺改造人心的社会功能,提出了诗、文、小说的三界革命论,目的在于“新民立人”或曰“移人”;后来借鉴西方哲学智、情、意三分理论,用儒家思想加以化用,提出以“情感教育”“趣味教育”为中心、以文学艺术为主要内容和形式的“趣味主义”美学主张,在20世纪20年代产生了广泛影响。
9 论述类文本阅读(课件)-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课件

全国乙卷
全国甲卷
2022
全国乙卷
命题材料 选文类型及构成
考查重点(客观题)
内容理解与分析
论证分析
理解推 断
汤一介《“孝”作为家庭伦理的意义》
√
巫鸿《实物的回归:美术的“历史物质
性”》
√
振甫《谈谈<古文观止>》
√
严佐之《<中国目录学史>导读》
√
√
√
√
√
√
√
√
√
王军《从人文计算到可视化——数字人
结合论述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读文,可以提前获 取有效信息,节约答题时间。
04.要素
1 社会是由众多家庭组成的,家 庭和谐关乎社会和谐。要在家庭中建 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就需要有家庭伦 理。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维护家庭关系 的种种伦理规范,它们往往体现在各 种“礼”之中。从《礼记》中可以看 到各种礼制的记载,如婚丧嫁娶,这些 都包含着各种家庭伦理规范,而要使 这些规范成为一种社会遵守的伦理, 就要使“礼”制度化。
考点解密
论述类文本阅读பைடு நூலகம்
论述类文本阅读
01.类型
立论文——从正面论述观点,说明观点的正确性。 驳论文——批驳错误观点,然后阐明自己的观点或主张。
02.特点
• 以议论、阐释为主要的表达方式,可兼用其他表达方 式; • 以鲜明的态度表明观点或主张; • 以充分的材料证明观点或主张。
论述类文本阅读 03.阅读
文的发展脉络梳理》
√
扬之水《“更想工人下手难”(中国金银
器)导言》
√
杨义《中国叙事学:逻辑起点 和操作程
式》
√
√
√
√
高考语文复习80:论述类、实用类文章阅读

( D)
A.志愿精神通常具有自愿性、公益性和亲身参与性的人文
内涵。
B.志愿行动是人文精神的一种具体化和日常化的实际体现形
规范点拔
(2010·湖南)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志愿精神可以表述为一种具体化或日常化的人文精神。作 为促进社区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成员个人身心完善的一种价 值观念和社会心理,志愿精神在日常生活层面的实际体现形式 就是志愿行动。志愿精神的兴起,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形 式,体现了在不同层面上的功能。 志愿精神的兴起和志愿行动的产生,在社会运行层面上将 发挥出其特有的作用。
但从这两派对立的音乐思想——古典主义的和浪漫主义的—— 可以见到那时音乐思想的丰富多采,造诣精微,今天还有钻研 的价值。孔子是个极爱音乐的人。《论语》上说他在齐闻韶, 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论语·八佾》 篇载:子语鲁太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 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起始,众音齐奏,展 开后,协调着向前演进,音调纯洁。继之,聚精会神,达到高 峰,主题突出,音调响亮。最后,收声落调,余音袅袅,情韵 不匮,乐曲在意味隽永里完成。但是孔子不只是欣赏音乐的形 式的美,他更重视音乐的内容的善。《论语·八佾》篇又记载: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孔子重视音乐的教育意义,他不要放郑声,因郑声淫,是太 过,太刺激,不够朴质。
一轮反思与二轮对策 经过一轮的复习,学生基本上掌握了读(圈点勾画)、审(题
干、选项)、找(筛选信息)、比(干扰项)排、选六步解答选择题 的方法,但在二轮专题复习的过程中仍不可掉以轻心,要通过 一定数目的题目,强化解题意识,不要贪多。对于简答题,在 答题规范方面还要进一步强化,总结出适合自己的答题模式, 形成“套路”。
2020届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第1板块语言文字运用1题型1连贯教案

题型1 连贯语句的连贯指的是一个语段的各个句子之间,或者是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之间,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接得上、扣得紧,意思一贯而下,话题前后统一,合乎逻辑、事理,词句前后照应,搭配得当,脉络清晰,文气顺畅,能够准确、完整地表达一个意思。
连贯题常有以下三种命题形式:补写句子、选用句式和语句排序.其中,补写句子题是高考浙江卷考查的热点.补写句子要注意的两类语段、五类语句一、两类语段(一)论述类语段补写(2019·高考浙江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考古学是利用古人遗迹遗物重建古代历史的学科,尽管先民的物质遗存作为古史研究的直接史料有益于重建古代物质文化的历史,但仅满足于人类物质文化历史的建设,①________________。
理由很简单,人类社会的历史不仅包括物质文化历史,也应包括精神文化的历史,我们不仅要关心古人是如何生活的,②________________。
这意味着真正意义的考古学研究,③________________,同时更要通过这些物质遗存研究先民精神文化的成果。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准确、简明的能力,考查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解答本题,需要先了解整个语段的大致意思。
从整体看,语段阐述的中心是重建历史的途径。
第①处,前文说的是利用古人遗迹遗物重建历史的问题,但之后又提到仅靠先民的物质遗存来重建历史的局限性,故可以推测此处应填入“不足以重建一部完整的历史”之类的语句.第②处,前文说的是人类社会的历史包括物质文化历史和精神文化历史,“关心古人是如何生活”属于物质方面,所以此处应该填写“关心他们是如何思想的”之类的语句,注意与前边的关联词“不仅”的对应.第③处,后面说的是要“研究先民精神文化”,根据前文的语境,故可以推断此处应填“揭示先民的物质创造”之类的内容,注意与后面“同时更要……”的句式相对应。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十六论述类文本阅读课件

•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 愿望和态度。“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 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 言志”。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 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 来作比喻或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左 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 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晨 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将仲子》本来是一 首爱情诗,这当中有“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的话,是 说女的爱着男的,又怕旁人说闲话;子晨却借用来说, 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 一个叛臣。
• 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 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 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 者讽谏的目的。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 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应 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 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 总和“瞽献曲”或者“瞍赋”、“矇诵” 并提。
• C.所谓“献诗陈志”,一种情况是指卿士 通过贡献诗歌,向国君或同僚陈述自己的 心意,以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 D.在古籍记载中,卿士“献诗”经常和 “瞽献曲”、“矇诵”等一起出现,是因 为卿士做诗以后,总是通过乐工的演唱来 呈献。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核心题点精练专题二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精练七选择题选项的精读与推断课件

是个人的主观感受,正如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我们在科学时代长大,
科学时代有着理论上永恒不变的自然规律,我们可以测试或反复测试
以验证这些规律。但人类行为总在改变,正如时间不断流逝,所以对
人性的观察结果不符合自然规律。总会存在不确定性因素,这意味着
关于人类行为的真相,特别是其可预测性,常常是主观的,绝不会是
三、答题程序 第一步:速读文本,整体感知。 第二步:精读选项,推断出疑点。①是否符合常识常理;②是否有敏感
词;③是否在逻辑上成立,包括选项内在逻辑和选项与题干之间的逻辑;
④是否有可疑细节。
第三步:比对原文,作出结论。找出选项疑点后,速读原文证疑点,无
疑可证比细节。凡不合常识常理,不合逻辑,必错;敏感词,回归原文,
1
2
3
答案
精练点拨
一、精读选项
1.分析结构:读出对象,读出层次,读出内容要点。
2.分析内容:读出选项核心内容,读出相关限定。
3.分析特征:有无敏感词值得注意。
4.分析逻辑:是否符合逻辑。
5.分析事理:是否符合常识常理。
二、推断选项疑点
1.根据常识常理推断。有些选项可以通过精读直接根据常识常理推断其
我们正越来越多地使用计算机语言沟通。“后真相”可以很容易
地成为我们键盘或屏幕上有人希望我们信以为真的信息、新闻或数据。
我们用电脑遇到麻烦时通常怎么办?我们会同时按下Ctrl+Alt+Del键
进行重启。
准备迎接充满更大不确定性的替代性未来吧。
(节选自《财经》,有删改)
1.下列有关“后真相”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后真相”是指受到操纵的媒体对数据进行了有目的的选择,从而支持 煽情性的政治观点。 B.“后真相”时代,民众生活在没有真相、没有客观事实、充斥着选择性 谎言的替代性未来。 C.“后真相”是指改变事实以诱导社会行为符合当权者的需要,能通过不 同激励手段实现。 D.“后真相”想成为我们媒体上有人希望我们信以为真的信息、新闻或数 √ 据需要费尽心思。
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疯狂专练2论述类古诗词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含解析)

论述类+古诗词+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论述类一、(宁夏银川市2020届高三月考)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诗言志”,历来被我国诗人视为指导文学创作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中国古代诗歌理论领域的开山纲领。
《诗经》在对作诗目的的叙述中就有“诗言志”的萌芽,明确提出“诗言志”的是《尚书·尧作为一种文学观念,典》:“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作为一种理论概念,“诗言志”最早大约是出自《左传》记载的襄公二十七年赵文子对叔向所说的“诗以言志”。
到了战国时代,“诗言志”的说法就比较普遍了,这个时期各家所说的“诗言志”含义并非完全相同,但占主流的还是指思想、抱负和志向,带有强烈的政治和伦理道德倾向。
汉代,“诗言志”的内涵开始发生了变化,加入了情的内容。
先秦的“志”到了两汉,主要指志向抱负和情感相融合,情理结合。
孔颖达明确提出了“情志一也”:“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
”汉代将情志作为一个统一体来看待,其意义在于,中国历史上向来有“言志”与“缘情”的分别,道学家往往割裂二者,导致对各种情感抒发的抹杀。
而汉人的情志统一,一来是合理的,并且出现了诗歌创作上汉魏风骨的伟大成就,成为后世的典范;二来对后来“缘情”说的兴起起到了示范作用,因此在文学批评史上有重大理论意义。
汉魏之后,特别是六朝时期,诗歌创作则朝向重情的方向发展。
陆机《文赋》提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中指出:“诗者,持也,持人情性。
”这些观念的提出,反映了诗歌创作从“言志”到“缘情”的变化。
“言志”的“志”在汉代虽然也包含着“吟咏情性”的因素,但是,这种“情”只能是符合“礼义”之情,这种“志”也在儒家政教怀抱的范围。
而六朝的“缘情”说目的在于突破儒家“礼义”的束缚,自由地抒发自己的感情,不再囿于儒家政教怀抱的“志”,而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愿望与要求,而且“情”甚至反过来包含了“志”。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项》课件【优秀课件】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实用类 文本阅 读专项 》课件 【优秀 课件】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实用类 文本阅 读专项 》课件 【优秀 课件】
让情侣在摩天轮上求婚和举办婚礼不是建造原因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实用类 文本阅 读专项 》课件 【优秀 课件】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实用类 文本阅 读专项 》课件 【优秀 课件】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实用类 文本阅 读专项 》课件 【优秀 课件课件 【优秀 课件】
23.请简要分析各地热衷于建造摩天轮的原因。(4分)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实用类 文本阅 读专项 》课件 【优秀 课件】
问题诊断二:只有分析,没有概括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实用类 文本阅 读专项 》课件 【优秀 课件】
23.请简要分析各地热衷于建造摩天轮的原因。(4分)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实用类 文本阅 读专项 》课件 【优秀 课件】
23.请简要分析各地热衷于建造摩天轮的原因。(4分)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实用类 文本阅 读专项 》课件 【优秀 课件】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实用类 文本阅 读专项 》课件 【优秀 课件】
【特别提醒】 ①内容层次的梳理意识 ②上位概念的提炼意识 ③信息整合的转化意识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实用类 文本阅 读专项 》课件 【优秀 课件】
2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D.让更多的情侣在摩天轮求婚和举办婚礼,是很多摩天轮建造的 原因之一,这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
⑩此外,不知什么时候,摩天轮开始同浪漫等词语挂钩,是 很多情侣求婚的胜地。年轻人选择在它缓慢旋转到最高点时向心 爱的人表白,像“伦敦眼”就专门设置一些私人观景包厢,备有 香槟和巧克力等,从来都是供不应求。南半球最大的观景摩天轮 “墨尔本之星”上,还推出过新奇的“天际婚礼”,新人们可以 在豪华摩天轮包厢里举办难忘的婚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细筛选,精准提炼,答好非连续性实用文本主观题任务情境非连续性实用文本阅读的主观题主要考查对多则材料信息的概括与比较的能力,考生答此类题的主要问题是:①概括的要点不全;②对筛选出来的文字不会“精加工”。
因此,二轮复习的任务就是围绕常考的两类主观题,以解决上述两个问题为核心,不断提高准确把握文章层次、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自主检测,自我诊断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材料一: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货币存在的形式更加虚拟化,出现了摆脱任何实体形态,只以虚拟形式存在的虚拟货币,它是一种计算机运算产生或者网络社区发行管理的网络虚拟货币,可以用来购买一些虚拟的物品,比如网络游戏当中的商品、装备等。
只要有人接受,也可以使用虚拟货币购买现实生活当中的物品。
目前流行的电子虚拟货币主要有腾讯的Q币、新浪U 币、网易POPO币、盛大元宝以及部分网络游戏的充值点卡,或者在线游戏的金币等。
但并不是只有在线游戏和网络交易中使用的数字货币才是虚拟货币,我们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使用虚拟货币的概念。
例如,小孩子玩游戏时可能用小石子当货币,用小石子在游戏中充当一般等价物;飞行常客里程数、积分兑换绿邮票以及客户回馈积分;买满10杯咖啡,第11杯就可以免费。
这些都属于虚拟货币的概念,它已经渗透到了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摘编自李天阳著《一本书读懂互联网金融》) 材料二:电子货币与虚拟货币的区别货币形式电子货币虚拟货币计价单位法定货币(美元、欧元、人民币等) 无法定地位的发明出的货币可接受性被发行人以外的机构接受一般限于特定的虚拟社区,伴随使用范围的扩大和被公众了解,可接受性可能显著提高发行人依法设立的电子货币发行机构非金融私人公司货币供给量固定逐渐增加,但总量设定上限赎回可能性提供以面值赎回保证不提供保证是否接受监管是否主要风险类别操作风险(存储电子货币系统的潜在干扰)法律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欺诈风险)注电子货币是法定货币的电子表现形式。
(摘编自李德伟、李安渝、姚前、杨贻宏等著《互联网金融理论与实践》) 材料三:同其他专用虚拟货币一样,Q币也存在线下的交易平台。
既然存在线下交易,我们就不禁要问:Q币,你到底值几个钱?其实对Q币真实价值的质疑,也是对虚拟货币价值怀疑的一个缩影。
首先,虽然从表面上来看,虚拟货币似乎具有货币的某些特征,但人们没有把它们当作真的货币来看待。
货币的本质首先是流通的,其次才是一般等价物,而Q币等虚拟货币只是作为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而已。
其次,货币具有保值功能,这是因为货币有贵重金属作为抵押。
而虚拟货币是一种没有贵重金属作为抵押的信用凭证,它只能用服务商的商誉作为抵押,因此是不可靠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货币不光具有价值,而且是价值尺度;而虚拟货币不具有价值,并不能充当价值尺度。
因此,目前虚拟货币还无法成为统一的“网络硬通货币”;即使Q币成为统一的虚拟货币,也无法脱离网络。
(摘编自文真明著《一看就懂的金融常识全图解》)材料四:2017年12月,虚拟货币比特币(BTC)的市值迎来历史最高,截至2018年1月,1BTC价值约合人民币9万元。
2017年2月,1BTC的价格涨至约8000元人民币,但短短几个月时间就翻了十多倍,这让许多人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其实,比特币在2013年11月创下约7800元人民币这一“史上最高价”时,有极少数人认为这可能是人为操作导致。
尽管比特币市值暴涨引发人为操作的质疑,但暴涨之势似乎停不下来,也因此存在巨大的隐患。
2018年1月26日,日本第二大虚拟货币交易公司Coincheck召开记者会,称当天凌晨3时前系统遭到黑客攻击,几乎全部虚拟货币“新经币”(NEM)被盗,市值高达58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3亿元)。
这一史上最大虚拟货币失窃事件引发巨大轰动。
虽然Coincheck公司表示将以日元来弥补持有者所遭受的资金损失,但《日本经济新闻》等主流媒体却提出了严厉批评,认为该公司对NEM货币持有者保护不利,在防黑客措施方面很不完善。
(摘自《世界文化》2018年第4期《虚拟货币:风险与可能并存》) (一)整体阅读在对材料勾画圈点、整体阅读后概括每则材料的核心内容和四则材料的核心话题,并将结果填入下面的结构导图中。
答案核心话题:虚拟货币材料一:虚拟货币的定义、种类及使用材料二:虚拟货币与电子货币的比较材料三:虚拟货币的局限性(Q币)材料四:比特币市值高涨带来的风险(二)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完成下列各题1.下列对材料中“虚拟货币”概念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摆脱了任何实体形态,只以虚拟的电子化方式存在的数字货币就是虚拟货币。
B.虚拟货币是一种计算机运算产生或者网络社区发行管理的货币,只以虚拟形式存在,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用来购买现实生活当中的物品。
C.虚拟货币是一种没有贵重金属作为抵押的信用凭证,但它受到法定的电子货币发行机构监管。
D.因为虚拟货币只能用服务商的商誉作为抵押,还不是统一的“网络硬通货币”,所以它不具有价值。
答案 B解析A项“摆脱了任何实体形态,只以虚拟的电子化方式存在的数字货币”也可能是“电子货币”,所以A项错。
C项由材料二的表格可知,虚拟货币不受法定的电子货币发行机构监管。
D项因果关系倒置。
由材料三可知,因为虚拟货币只能用服务商的商誉作为抵押,它不具有价值,所以目前虚拟货币还无法成为统一的“网络硬通货币”。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虚拟货币概念已经渗透到了各个领域,在超市购物攒积分,又用这些积分换购商品,这些积分就是虚拟货币。
B.虚拟货币一般限于在特定的虚拟社区使用,但随着使用范围的扩大和被公众了解,其可接受性可能提高。
C.比特币市值暴涨不排除人为操作的可能,但也说明虚拟货币越来越值钱,开始具有保值,甚至增值功能。
D.电子货币和虚拟货币都存在风险,但在法律风险、信用风险方面,电子货币显然更加安全。
答案 C解析“虚拟货币越来越值钱,开始具有保值,甚至增值功能”错,比特币是虚拟货币,不管市值是否暴涨,因为没有贵金属作为抵押,所以不具有保值功能,投资上存在风险。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出虚拟货币的发展前景和存在的风险。
(1)发展前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存在风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发展前景:①已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影响越来越大;②投资虚拟货币可能带来丰厚的回报。
(2)存在风险:①虚拟货币的市值可能受人为操作,投资虚拟货币存在巨大的投资风险;②网络系统易受黑客攻击,虚拟货币存在被盗的巨大安全风险。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材料一:“雪龙”号,中国第三代极地破冰船和科学考察船,是中国最大的极地考察船,也是中国唯一能在极地破冰前行的船只。
“雪龙”号耐寒,能以1.5节航速连续冲破1.2米厚的冰层(含0.2米雪),是中国用于极区科学考察的唯一一艘功能齐全的破冰船。
自1994年10月首次执行南极科考和物资补给运输任务以来,“雪龙”号已11次赴南极,5次赴北极,足迹遍布五大洋,创下了中国航海史上多项新纪录。
“雪龙”号的水文资料采集室安装有可以用来探寻磷虾及其他极区水生动物的鱼探仪,可以在航行时测定海水流速、方向的多普勒海流计,以及用于测量海水温度、盐度、深度的“CTD”等一大批先进的仪器设备。
“雪龙”号装有可调式螺旋桨,航行时操作灵活,有利于破冰。
船体用E级钢板制作,即使在零下40°C的严寒气候条件下,也不会变形。
该船可运输杂货、大型重型货物及各种车辆(带滚装仓)、冷藏货物、贵重货物、炸药、矿物、标准集装箱以及各种油料。
(摘编自潘慧文《“雪龙”号极地考察船》,人民网2014年6月10日) 材料二:“中国‘雪龙’号实施的救援近日占据各大媒体的头条,各国媒体对中国在南极活动的报道相较几个月前更中立了。
”美国媒体称。
当“雪龙”号去年11月开启科考之旅时,英国媒体的标题为“中国盯上南极资源”,并称专家对中国在资源丰富的南极大陆的野心表示关注。
南极地区吸引越来越多的科研和战略关注。
中国展开救援的事实表明,亚洲国家对极地地区活动的参与可以有利于该地区的所有参与者。
随着更多破冰船和乘务人员参与研究和搜救的训练,至少两极地区对所有参与者而言将更安全。
在这一连串牵动人心的遇险和救援行动中,中国“雪龙”号扮演了迄今当之无愧的主角。
这是一艘中国科考船,肩负着前往建立中国第四个南极科考站的任务,但收到俄罗斯南极船“绍卡利斯基院士”号的受困求救信号后,“雪龙”号义无反顾地前往出事海域,以其科考船的能力面对已被俄船验证的破冰难度和各种风险。
“雪龙”号的表现其实是中国社会对自己尽国际义务所持态度的一个缩影。
中国人很愿意自己的国家融入国际社会,成为负责任的成员。
我们也很希望这次救援呈现的国际合作精神不仅仅在灾难中才能看到,但愿它不是政治板块之间的温情点缀,它会逐渐成为彻底改变21世纪国际关系性质的强大增长点。
(摘编自《“雪龙”号的极地救援》,《环球》2014年1月10日) 材料三:中国在极地位置争先赛中属于后来者,但对南极的兴趣随着经济实力的提升而持续增长。
最新的科考站将是中国在南极洲的第五个科考站,这也将超过一些先于中国进入南极的国家。
能取得这样的进展,除了归功于中国持之以恒地投入巨资参与极地勘探和研究外,还得益于美、英等国因资金受限而将科研勘探回撤以让位于其他国际事务的举措。
一项国际条约暂停了所有针对南极洲的领土诉求,事实上将南极洲划为科学保护区。
中国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主任秦为稼在上月召开的极地年会上表示:“这为快速发展中国的极地基地提供了宝贵机会。
”新西兰梅西大学讲师马克·兰藤嘉(音)说:“中国将是少数几个在南极洲地区拥有多个基地的国家之一。
这表明,中国已经成为南极洲的主要力量。
”与之相比,美国在南极洲建有3个永久性基地,阿根廷则以6个基地位居第一位。
造价昂贵的破冰船同样重要,它对于基地补给不可或缺。
中国就拥有包括“雪龙”号在内的数艘破冰船。
威尔逊中心全球研究员布拉迪表示,对于中国而言,这不仅仅是一个战略优先事项。
南极洲项目表明,共产党正在带领这个国家迈向复兴。
布拉迪说:“它同时还能激发爱国心和自信心,这对于中国政府而言十分重要。
”(摘编自王晓翔译《外媒:中国加入极地权力游戏》,环球网2017年11月) (一)整体阅读在对材料勾画圈点、整体阅读后概括每则材料的核心内容和三则材料的核心话题,并将结果填入下面的结构导图中。
答案核心话题:“雪龙”号科考船材料一:“雪龙”号的特点、南极航行历程和功能材料二:“雪龙”号极地救援材料三:类似“雪龙”号南极科考项目的意义(二)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完成下列试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中国第三代极地破冰船,也是中国唯一的一艘破冰船的“雪龙”号极地考察船,自首次科考以来,已经创下了中国航海史上多项新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