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第11章 税收制度
陈共《财政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税收制度的理论与实践【圣才出品】

第十章税收制度的理论与实践10.1复习笔记一、税收制度及其历史演变1.税收制度概述(1)税收制度可以从两个不同角度来理解。
①税收制度是国家各种税收法令和征收管理办法的总称。
侧重点是税收的工作规范和管理章程②税收制度是国家按一定政策原则组成的税收体系,其核心是主体税种的选择和各税种的搭配问题。
侧重点是以税收活动的经济意义为中心。
(2)关于税收制度的组成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理论主张。
①单一税制论,即认为一个国家的税收制度应由一个税类或少数几个税种构成。
②复合税制论,即认为一个国家的税收制度必须由多种税类的多个税种组成,通过多种税的互相配合和相辅相成组成一个完整的税收体系。
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是复合税制。
2.税收制度发展的历史进程税收制度的发展是指构成税制的各个税种的演变和主体税种的交替的历史过程。
二、税制改革理论简介1.公平课税论公平课税论的基本思想包括四方面。
①主要强调横向公平目标,几乎不涉及纵向公平,主张将纵向公平留给政治程序解决;②把税收问题与政府支出政策分开讨论;③以税基的综合性和税收待遇的统一性作为指导原则;④主张按纳税能力征税,但纳税能力的大小不用效用理论来衡量,提出了自己的衡量方法,即所得(纳税能力)等于适当会计期内的消费加上应计净财富的变化,使之直接对应于可计量的现金流量。
公平课税论的理想税制,主要是根据综合所得概念,对宽所得税税基课征累进的个人直接税。
它也有助于降低名义税率,从而使税收的超额负担或福利成本最小化。
2.最适课税论最适课税理论是研究如何以最经济合理的方法征集某些大宗税款的理论,该理论以资源配置的效率性和收入分配的公平性为准则,对构建经济合理的税制结构进行分析,即以怎样的方式、方法对应税行为和结果进行合理的征税。
最适课税理论的主要内容,体现在直接税与间接税的搭配理论、最适商品课税理论和最适所得课税理论三个方面。
(1)直接税与间接税搭配理论的主要内容①直接税与间接税应当是相互补充,而非相互替代。
财政学-习题集及答案(陈共)(2)

财政学习题集第1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二、填空1、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垄断、信息不充分或不对称、外部效应和公共产品、收入分配不公、经济波动等。
2、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包括:立法和行政手段、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财政手段。
3、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可能发生在:政府决策失误、寻租行为、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
4、公共物品的两个基本特征是: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5、财政的基本特征包括:阶级性与公共性、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收入与支出的对称。
6、财政的基本职能是: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7、根据国际惯例,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处于0.3~0.4 之间被称为合理区间。
8、国际收支平衡指的是一国在国际经济往来中维持经常性项目收支的大体平衡,包括进出口收支、和无偿转移收支。
9、自马斯格雷夫于1959年出版的《财政学原理:公共经济研究》首次引入公共经济学概念,随后冠以公共经济学的著作得以陆续出版。
四、不定项选择1、一般来说,下列哪些物品是纯公共物品:A、国防B、花园C、教育D、桥梁2、一般来说,下列哪些物品是准公共物品:A、国防B、花园C、教育D、桥梁3、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A、垄断B、信息不充分或不对称C、收入分配不公D、经济波动4、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包括:A、立法和行政手段B、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C、财政手段D、强制手段5、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可能发生在:A、政府决策失误B、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C、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D、寻租行为6、公共物品的基本特征包括:A、历史性B、非排他性C、非竞争性D、单一性7、财政的基本职能是:A、资源配置职能B、调节收入分配职能C、组织生产和销售职能D、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8、财政的特征包括:A、阶段性与公共性B、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C、收入与支出的平衡性D、历史性9、完整的市场体系是哪几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A、家庭B、企业C、政府D、中介10、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有:A、划清市场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B、规范工资制度C、加强税收调节D、通过转移支出第2章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二、填空1、提供公共物品来满足公共需要有两个系统:一是市场,二是政府。
财政学税收制度

PPT文档演模板
财政学税收制度
D 增值税的类型
n 3、消费型增值税:允许扣除当期购入的固定 资产全部价值,这意味着不仅对企业购进的原 材料不征税,而且对其购进固定资产部分也不 征税,即从整个社会来说,对资本品不征税, 只对消费品部分征税。故称作消费型增值税。
n 特点:(1)不存在重复征税;(2)但容易引 起税收收入的波动。购进固定资产的时期,税 收收入减少 (3)与收入型增值税相比,更加 有利于投资。
PPT文档演模板
财政学税收制度
我国现行税法体系
n 18个税种构成
n 1.货物和劳务:增值税 消费税 营业税 关税 n 2.资源税:资源税 城镇土地使用税 n 3.所得税:企业所得 个人所得 n 4.财产税:房产税 契税 车辆购置税等 n 5.行为税:耕地占用税 烟叶税 城建税 教育费附加等
PPT文档演模板
财政学税收制度
D 增值税的类型
1. 生产型增值税:不允许扣除固定资产 价款特点:(1)存在重复征税;(2) 抑制投资。
PPT文档演模板
财政学税收制度
D 增值税的类型
n 2、收入型增值税:允许扣除本期固定资产折旧, 特点:(1)不存在重复征税。(2)但征税过程 相对复杂,在采取购进扣税法时,需要固定资产 已纳税款(进项税款)在固定资产使用期内进行 分摊。(3)与生产型增值税,较有利于投资。
n 为了分析不同税种对经济的不同影响,同时为了更清楚地 理解政府在税制结构设计方面所体现的调节经济的意图, 一般按征税对象在货币资金流动过程中的不同地位,将税 收区分为货币资金运动过程中的课税和财产持有及转让的 课税两大体系。前者相当于对国民收入的流量征税,后者 相当于对国民收入的存量征税。
n 各国一般将绝大部分的税收课征于国民收入的流量上。
财政学第11章税收制度

累进税率,商品课税宜采用比例税率。
11.2 流转课税
11.2.1 流转课税的特点与类型
流转课税是以商品和劳务的流转额为征税对象的税类,国
际上统称为“商品和劳务税”,主要包括增值税、营业
税、消费税和关税等。
1.流转课税的特点
(1)流转课税的课征对象是商品和劳务的流转额,因而与
过单一税制和复合税制之争。
单一税制是由一种税构成的税收制度;复合税制是由
多种税种构成的税收制度。
在实践中,单一税制始终没有付诸实现。通常所说的
税制实际上都是复合税制。
由于历史进程和发展阶段的差异,各国的主体税种各
不相同。
1. 在古代,各国多以对土地征税为主构成税收体系;
2. 二战之前,西方国家多以消费税等流转税为主体税种;
能够作为税源的无非是工资、地租和利润。如果以这三者作为税
源,并将课税的额度限制在这个范围内,一般不会损及税本。
至于财产,尤其是在财产中占重要地位的生产性资本,则属于税
本的范畴,一般是不能作为征税对象的,否则就会损害资本的形
成和积累,最终导致国民经济萎缩,政府收入来源枯竭。
基于某些特定目的,对非生产性的私人财产进行课税是必要的。
对某些奢侈品更是课以重税。重税的目的往往不是着眼
于取得公共收入,而是为了执行政府的社会经济政策。
如限制某些产品的生产或进口,抑制社会的奢侈浪费之
风,等等。
2.流转课税的类型
商品的种类千千万万,商品的流通渠道错综复杂,这些决
定了流转课税类型的多样化。
⑴从课税环节看,流转课税可以分为单环节课税和多环节
主体税种的选择是合理配置税种的关键,出于优化资源配置效率
财政学11_中国税收制度

主体税种的反复更新:主体税种只能是那些 课征范围广泛、税源充裕的税种。早期,社会主 要财富表现为房屋、车马等形式。于是,这时的 主要税为人头税、房屋税、田亩税等;随着自然 经济的解体和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日益发展商 品税成为主要税种;到了现代社会,由于工业大 发展,分工与协作的扩大和经济关系的国际化, 商品课税与社会生产和消费又产生了矛盾,造成 了分配不公、保护关税、阻碍资金流动等后果, 影响了自由竞争,实行市场经济的现代发达国家 转而实行现代直接税--所得税与财产税。 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税种为 间接税.
79-1993年期间的工商税制改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 代化建设上来,开始实行全面的改革开放 政策。 从1979年开始的税制改革实际上是对我国税制的一次 主要包括: 1.商品课税方面,陆续开征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 税和一些地方工商税收取代原有的工商税; 2.在所得税方面,陆续开征国营企业所得税、集体企 税、城乡个体工商户所得税、私营企业所 得税、 入调节税,健全了所得税体系; 3.在财产和资源方面,陆续开征或恢复城市房地产税 使用税、土地使用税、资源税和盐税; 4.在涉外税收方面,陆续开征了中外合资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另外,国家为 了达到
第11章中国税收制度
第一节中国税收制度的演进 税收制度的发展 税收制度的发展是指构成 税制各个税种的演变和主体税种的交替的历史过 程。 税收制度发展的一般过程:远古时代,最早 的直接税是十分粗陋的,主要税种包括“人头税 ”、“灶税”、“户税”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 展和政治制度的变迁,古老的税制逐渐失去了存 在的依据,被新的更为科学的税制所代替;如现 代的直接税中对人课税主要是个人所得税和企业 所得税,对物课税则是财产税、遗产税和赠于税 最早的间接税也是十分简单的,当时商品经济不 发达,间接税的征收范围很窄,一般只是有市场
《财政学》练习题(7-11章)(含答案)

《财政学》第七至十一章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制约财政收入规模的主要因素是( B )。
A.价格 B.经济发展水平 C.收入分配制度 D.收入分配体制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出现下滑趋势,其直接导因是( C )。
A.价格体制改革 B.经济发展水平提高 C.收入分配格局变化 D.生产技术水平提高3.财政收入虚增是指( D )。
A.政府收入名义和实际都不增长 B.财政收入名义和实际都增长C.财政收入增长率高于物价上涨率 D.物价上涨率高于财政收入增长率4。
征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的财政收入形式是( A )。
A. 税收收入 B。
规费收入 C。
国有资产收入 D。
债务收入5.从公共产品的特点来看,政府为提供公共产品而进行筹资的最佳财政收入手段是( B )。
A.政府债务 B.国家税收 C.企业利润 D.政府收费6。
我国财政收入的部门主要源泉是( A )A. 工业B. 农业C. 林业D. 建筑业7。
从长期看,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变化趋势为( B )A。
不变 B. 增加 C. 减少 D。
没有明显趋势8. 税收的基本特征是( C )。
A。
强制性、固定性、便利性 B.强制性、固定性、无偿性C.固定性、无偿性、便利性 D。
强制性、固定性、有偿性9.下列税种中,( A )最难以转嫁.A.财产税 B消费税 C.营业税 D.关税10。
用来说明税收与经济关系的是( D )。
A.拉姆斯法则 B.瓦格纳法则 C.拉弗曲线 D.菲利普斯曲线11。
( B )是确定税种的主要依据。
A。
纳税人 B.课税对象 C.税率 D。
负税人12。
下列属于直接税的税种是( C ).A.营业税 B.增值税 C.个人所得税 D.关税13.按税收负担是否转嫁为标准,可分为( B ).A.中央税与地方税 B.直接税与间接税 C.价内税与价外税 D.实物税与货币税14。
下列属于直接税的税种是( A )A。
营业税B.增值税C。
个人所得税 D.关税15。
财政学作业汇总

财政学作业汇总第一次作业1、如何认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2、如何认识财政与产业的关系。
3、如何认识财政与消费的关系。
4、你认为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应如何进行调整?5、你如何看待今年的财政赤字。
6、你认为应如何应用财政政策手段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
7、你如何理解财政的三大职能。
8、你如何看待美国及欧盟对我国产品征收反倾销税与反补贴税这一问题。
第二次作业1、美国2008-2009财年财政赤字1.8万亿美元,其中美联储计划购买3000亿元美国长期国债,对于此问题,你有何见解?2、国家医疗体制改革方案即将出台,大学生将纳入医保范围,你对此问题有何想法或见解?3、现在我国有的地方发放旅游消费券,你如何看待其经济效用。
4、中央推行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并给以退税,你如何看待其经济效用。
5、分析各国养老保障做法的差异。
6、分析各国医疗保障做法的差异。
7、分析各国住房保障制度的差异。
8、你认为应如何完善我国的财政补贴制度。
9、针对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谈谈你的看法。
10、你如何看待我国以及全世界的失业保险制度,对我国的失业问题你有什么解决办法。
第三次作业:1、2009年,财政部下令降低40多家金融企业高管年薪,降幅10%,中海油公司老总傅成玉名义年薪1000万元,平安保险公司老总马明哲09年实施零年薪,你如何看待上述问题?据此分析工资与财政的关系。
2、2009年,财政部下令清理各单位“小金库”,你如何看待“小金库”问题?分析我国预算内、预算外、制度外财政收入。
3、民航2008年亏损225亿元,今年南航酝酿涨价,你如何看待上述问题?据此分析财政与价格的关系。
4、我国京沪高铁引进德国西门子公司技术,另温家宝总理2009年三下广东,指出“创新不仅可以创造财富,增强竞争力,还可以赢得中国企业和中国人民的尊严”。
你如何看待上述问题?据此分析财政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5、2008中国慈善排行榜以及胡润2008中国百富排行榜已经发布,请查阅结果,写出你的看法第四次作业:1、我国东北增值税改革试点情况及效果分析。
公共财政学税收制度知识点汇总

公共财政学税收制度知识点汇总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在公共财政学中占据着关键地位。
理解税收制度对于把握国家财政运行、经济调控以及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将对公共财政学中税收制度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全面汇总。
一、税收的定义与本质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其本质是国家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一种手段,体现了国家与纳税人在征税与纳税上的一种特殊分配关系。
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三大特征。
强制性是指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税,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否则将受到法律制裁;无偿性是指国家征税后,税款即为国家所有,不再直接归还纳税人,也不支付任何报酬;固定性是指国家通过法律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税率、纳税环节等,征纳双方都必须遵守。
二、税收的职能1、财政职能税收是国家筹集财政资金的主要手段,为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提供公共产品提供了重要的资金保障。
2、经济职能通过税收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如调整税率、税收优惠等,可以调节经济运行,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物价、优化资源配置等。
3、社会职能税收可以调节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例如,通过累进税制,对高收入者征收较高的税收,对低收入者给予税收减免或优惠。
三、税收原则1、公平原则包括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
横向公平是指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相同的人应当缴纳相同数额的税收;纵向公平是指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不同的人应当缴纳不同数额的税收,纳税能力强的人多纳税,纳税能力弱的人少纳税。
2、效率原则包括经济效率和行政效率。
经济效率要求税收应尽量减少对经济运行的扭曲,不干扰市场机制的正常作用;行政效率要求税收征管成本要低,以最小的征管费用获取最多的税收收入。
3、适度原则税收规模要适度,既能够满足政府履行职能的需要,又不能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过大的负担。
四、税收分类1、按课税对象分类可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资源税和行为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