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PPT课件 《财政学》第五讲税收制度
合集下载
第九章 税收制度 《财政学》PPT课件

• 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
• 从税收公平看,累进税率是较优的选择。 • 从税收效率看,比例税率又是较优的选择。 • 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的选择,本质上是效率与公平之间的选
择。 • 一般说来,所得课税和财产课税宜采用累进税率,商品课税
宜采用比例税率。 • 目前的普遍倾向是:为提高经济效率,应适当降低税制的累
• 也称“加法”,即把企业构成增值额的各个项目,如工资薪 金、租金、利息、利润等直接相加,作为增值额。然后将增 值额乘以税率,计算出应纳税额。
• 计算公式
增值额=本期发生的工资薪金+利息+租金+其他增值项目+利润
增值税实际应纳税额=增值额×适用税率
• 税基相减法
• 也称“减法”,即从企业一定期间内的商品和劳务销售收入 中减去同期应扣除的项目作为增值额。然后将增值额乘以税 率,计算出应纳税额。
• 一般营业税的税基是流转额,增值税的税基是增值额。 • 一般营业税在多环节对流转额课税,易造成税上加税的税负
累积效应,增值税只对各个环节上的增值额课税,可税负累 积效应。
表9-1 增值税与一般营业税的比较
产销阶段
采矿 冶炼 机械制造 批发 零售 合计
购买额
0 40 100 300 400
销售额
40 100 300 400 480
应纳税额
不含税价格 1-税率
税率
• 从量课税
中国的消费税
• 纳税人:在中国境内从事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应税消 费品的单位和个人。
• 征税范围:在中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的《中华 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规定的应税消费品。
• 税率
• 比例税率 • 定额税率
营业税
• 营业税是对企业的商品和劳务的营业收入额课征的一种 税收。
• 从税收公平看,累进税率是较优的选择。 • 从税收效率看,比例税率又是较优的选择。 • 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的选择,本质上是效率与公平之间的选
择。 • 一般说来,所得课税和财产课税宜采用累进税率,商品课税
宜采用比例税率。 • 目前的普遍倾向是:为提高经济效率,应适当降低税制的累
• 也称“加法”,即把企业构成增值额的各个项目,如工资薪 金、租金、利息、利润等直接相加,作为增值额。然后将增 值额乘以税率,计算出应纳税额。
• 计算公式
增值额=本期发生的工资薪金+利息+租金+其他增值项目+利润
增值税实际应纳税额=增值额×适用税率
• 税基相减法
• 也称“减法”,即从企业一定期间内的商品和劳务销售收入 中减去同期应扣除的项目作为增值额。然后将增值额乘以税 率,计算出应纳税额。
• 一般营业税的税基是流转额,增值税的税基是增值额。 • 一般营业税在多环节对流转额课税,易造成税上加税的税负
累积效应,增值税只对各个环节上的增值额课税,可税负累 积效应。
表9-1 增值税与一般营业税的比较
产销阶段
采矿 冶炼 机械制造 批发 零售 合计
购买额
0 40 100 300 400
销售额
40 100 300 400 480
应纳税额
不含税价格 1-税率
税率
• 从量课税
中国的消费税
• 纳税人:在中国境内从事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应税消 费品的单位和个人。
• 征税范围:在中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的《中华 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规定的应税消费品。
• 税率
• 比例税率 • 定额税率
营业税
• 营业税是对企业的商品和劳务的营业收入额课征的一种 税收。
税收制度 (PPT 74页)

第一节 税收制度及其发展
税制模式的类型
指一国征收一种税还是多种税的税制,一般分单一税制和复 合税制。
单一税制:一国的税制由一个税类或少数几个税种构成。 复合税制:一国的税制必须由多种税类的多个税种组成,通
过多税种的互相配合和相辅相成组成一个完整的税收体系。 复合税制是一种比较科学的税收制度,为了保持复合税制应
(二)按次纳税的,为每次(日)营业额300-500元。”
本决定自2011年11月1日起施行。 两税起征点的提高国家将减少税收290亿左右
第二节 商 品 课 税
(二) 现行消费税
消费税是对特定消费品的销售收入征收的一种税。 征收范围、纳税人、 计税方法:1、从价定率 应纳税额=销售额×适 用税率
第二节 商 品 课 税
(三) 现行营业税 是以纳税人从事经营活动的营业额(销售
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种。 征收范围、纳税人、税率、税额的计算 (四)关税
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发布《营业税改征增值税 试点方案》及上海试点相关政策规定
2011年11月16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经国务院同意的《营业 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同时印发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 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事项的规定》和《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 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过渡政策的规定》,明确从2012年1月1日起, 在上海市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
这次改革是继2009年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之后,货物劳务税收制度的 又一次重大改革,也是一项重要的结构性减税措施。改革将有助于消除 目前对货物和劳务分别征收增值税与营业税所产生的重复征税问题,通 过优化税制结构和减轻税收负担,为深化产业分工和加快现代服务业发 展提供良好的制度支持,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 。
财政学之税收原理(ppt63页).pptx

在的经济前提 4.强制性的公共权力是税收产生和存在的上
层条件
第一节 税收的概念及特征
二、税收的一般概念 155
(一)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 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无 偿地取得实物或货币的一种特 殊分配活动。
第一节 税收的概念及特征
我国学术界对税收定义的认识 如下:税收是国家为满足公共需要, 凭借公共权力,按照法律所规定的 标准和程序强制地、无偿地、定量 地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它体 现政府与纳税人之间以法律为准绳 结成的特殊分配关系。
第二节 税收原则
一、税收原则的含义
税收原则是国家制定税收政策、建立税收制度 应遵循的理论准则和行为规范。它规定的是政府对 什么征税(课税对象)、征收多少(课税规模)、 怎样征税(课税方式和方法),它既是政府在设计 税制、税收立法过程中所应遵循的理论准则,也是 税法实施的行为规范,同时还是评价税收制度优劣、 考核税务行政管理状况的基本标准。
对税收的固定性也不能绝对化,以为标准一定,永不更改。
第一节 税收的概念及特征
税收的三个特征是相互依、缺一不可的。税收“三 性”,作为税收本身所固有的特性,是税收区别与其他财政 收入形式的基本标志。
无偿性是税收这种特殊分配手段本质的体现;强制性是 实现税收无偿征收的保证;固定性是无偿性和强制性的必然 要求。
税收的无偿性,使得国家可以把分散的资源集中起来统一 安排使用。无偿性体现了财政分配的本质。
第一节 税收的概念及特征
3.税收的固定性 税收的固定性,指的是征税前就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征税 对象以及统一的比例或数额,并只能按预定的标准征税。这种 固定性主要表现在国家通过法律,把对什么征税、对谁征税和 征多少税,在征税之前就固定下来。 税收的固定性既包括时间上的连续性,又包括征收比例的 限度性。 税收的固定性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需要。国家的存在、国家 机器的正常运转以及国家行使其职能,必须有稳定可靠的收入 来源。
层条件
第一节 税收的概念及特征
二、税收的一般概念 155
(一)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 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无 偿地取得实物或货币的一种特 殊分配活动。
第一节 税收的概念及特征
我国学术界对税收定义的认识 如下:税收是国家为满足公共需要, 凭借公共权力,按照法律所规定的 标准和程序强制地、无偿地、定量 地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它体 现政府与纳税人之间以法律为准绳 结成的特殊分配关系。
第二节 税收原则
一、税收原则的含义
税收原则是国家制定税收政策、建立税收制度 应遵循的理论准则和行为规范。它规定的是政府对 什么征税(课税对象)、征收多少(课税规模)、 怎样征税(课税方式和方法),它既是政府在设计 税制、税收立法过程中所应遵循的理论准则,也是 税法实施的行为规范,同时还是评价税收制度优劣、 考核税务行政管理状况的基本标准。
对税收的固定性也不能绝对化,以为标准一定,永不更改。
第一节 税收的概念及特征
税收的三个特征是相互依、缺一不可的。税收“三 性”,作为税收本身所固有的特性,是税收区别与其他财政 收入形式的基本标志。
无偿性是税收这种特殊分配手段本质的体现;强制性是 实现税收无偿征收的保证;固定性是无偿性和强制性的必然 要求。
税收的无偿性,使得国家可以把分散的资源集中起来统一 安排使用。无偿性体现了财政分配的本质。
第一节 税收的概念及特征
3.税收的固定性 税收的固定性,指的是征税前就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征税 对象以及统一的比例或数额,并只能按预定的标准征税。这种 固定性主要表现在国家通过法律,把对什么征税、对谁征税和 征多少税,在征税之前就固定下来。 税收的固定性既包括时间上的连续性,又包括征收比例的 限度性。 税收的固定性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需要。国家的存在、国家 机器的正常运转以及国家行使其职能,必须有稳定可靠的收入 来源。
财政学之税收制度(ppt 142页)

❖ 课程思考
我国税制改革目标应该如何定位?
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税制内容?
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税制内容?
个人所得税应如何进一步改革中的作用?
MAUQ
- 1-
第一节 税收制度及其历史演变
❖ 一、税收制度概述 ❖ 二、税收制度发展的历史进程
人头税、灶税、户税等,如“口赋”、 “算赋”、 “更 赋” 。
❖对物课征:
土地税、房屋税、车马税等,如“田赋”、“马口钱”、
“间架税”。
MAUQ
- 4-
现代的直接税:
❖对人课税:
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
❖对物课税:
财产税、遗产税、赠与税
MAUQ
- 5-
❖ 间接税
早期的间接税:
❖中国古代的“关市之赋”、盐税、茶税、渔税 ❖西方的市场税、入市税等。
所得课税类的一个税种
二战以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为缓和社会矛 盾,稳定社会秩序,普遍推行社会保险制度, 并开征社会 保险税。
MAUQ
- 10 -
❖ 发展中国家税制结构以间接税为主,一般在 税收总额中占60%一90%。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均收入低,所 得税难以保证国家财政的需要;
流转税在征收管理上简便易行,且不受企业盈亏 状况的影响,更适合发展中国家的管理水平;
② 最适所得税率应当呈倒“U”型。
❖最适课税理论贡献:
① 论证了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政府运用“扭曲性”税 收工具是不可避免的; (能力原则的变通)
② 提出了在税制结构优化状态下,税制经济效率的衡量标 准。并讨论了如何据此标准而对经济行为主体提供刺激信 号问题;
③ 论证了在最适税制下,公平与效率两大原则统一起来的 可行性。
我国税制改革目标应该如何定位?
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税制内容?
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税制内容?
个人所得税应如何进一步改革中的作用?
MAUQ
- 1-
第一节 税收制度及其历史演变
❖ 一、税收制度概述 ❖ 二、税收制度发展的历史进程
人头税、灶税、户税等,如“口赋”、 “算赋”、 “更 赋” 。
❖对物课征:
土地税、房屋税、车马税等,如“田赋”、“马口钱”、
“间架税”。
MAUQ
- 4-
现代的直接税:
❖对人课税:
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
❖对物课税:
财产税、遗产税、赠与税
MAUQ
- 5-
❖ 间接税
早期的间接税:
❖中国古代的“关市之赋”、盐税、茶税、渔税 ❖西方的市场税、入市税等。
所得课税类的一个税种
二战以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为缓和社会矛 盾,稳定社会秩序,普遍推行社会保险制度, 并开征社会 保险税。
MAUQ
- 10 -
❖ 发展中国家税制结构以间接税为主,一般在 税收总额中占60%一90%。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均收入低,所 得税难以保证国家财政的需要;
流转税在征收管理上简便易行,且不受企业盈亏 状况的影响,更适合发展中国家的管理水平;
② 最适所得税率应当呈倒“U”型。
❖最适课税理论贡献:
① 论证了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政府运用“扭曲性”税 收工具是不可避免的; (能力原则的变通)
② 提出了在税制结构优化状态下,税制经济效率的衡量标 准。并讨论了如何据此标准而对经济行为主体提供刺激信 号问题;
③ 论证了在最适税制下,公平与效率两大原则统一起来的 可行性。
财政学税收制度(ppt 40页)

back
(四)我国增值税的要素
征税范围 纳税人 税率 起征点 计算
Go
1、征税范围 ①将货物交付其他单位或个人代销;
②销售代销货物; ③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 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到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机构
设 ④将在自同❖产一销或县售委的货托除加外物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 ⑤将自❖产进或口委货托加物工或购买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 个 ⑥将人自消❖产费加或;工委、托加修工理或修购配买的劳货务物作为投资,提供给 其他单❖位视或同个销体工售商行户为;
实施 ❖ 2011.1.28上海、重庆开始房产税改革试点 ❖ 2012.1.1《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实施
第二节 流转课税
一、流转课税的原理
概念:流转课税也叫商品课税,是以商品 和劳务的流转额为课税对象的税收种类。
特点: ➢课征普遍 ➢以商品和非商品流转额为计税依据 ➢一般采用比例税率 ➢税负容易转嫁
一般纳税人: 年应税销售额超过规定标准的企业或企业性单位
一般纳税人
3、税率
17%——基本税率 13%——低税率
11%——交通运输 1、粮食业、食用植物油;
2、自来水、暖气、冷气、热水、煤气、石油液化
气3、、小图天规书然6、模气%报、纳纸—沼税、—气杂人、现志居—;代民—服用3煤务%炭业(制品征;收率)
扣税法
-当期进项税可者额以个人按消买费价的和购货1进物3货和物%提或的供者扣应应税
简 算易方计 法指准1、予纳应专抵不 =税纳用扣含人税发的税票购额进上销进=项注销售货税明售额额物的:额或值增除2支除税(及(产×接税值率、率付劳二相三成征税受额务)关)品计购计的含收额应。;非的非所1算进算运税率;+正应正耗税进货进费销税常税常用劳项 物 项,售损劳损的小 售率务税 或 税按额失务失购规 货所额 销 额7的;的进模 物税支劳购在货; 售 。%纳 和劳付进产物务货的税 提务货品或的物扣人 供物、者增销 应 2、组组海成关成计完计税税税价凭格价证=格上成=注本关明(应税的1税+增完劳成值税务本税;价利额润格率+)关+税消+费消税费
(四)我国增值税的要素
征税范围 纳税人 税率 起征点 计算
Go
1、征税范围 ①将货物交付其他单位或个人代销;
②销售代销货物; ③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 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到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机构
设 ④将在自同❖产一销或县售委的货托除加外物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 ⑤将自❖产进或口委货托加物工或购买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 个 ⑥将人自消❖产费加或;工委、托加修工理或修购配买的劳货务物作为投资,提供给 其他单❖位视或同个销体工售商行户为;
实施 ❖ 2011.1.28上海、重庆开始房产税改革试点 ❖ 2012.1.1《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实施
第二节 流转课税
一、流转课税的原理
概念:流转课税也叫商品课税,是以商品 和劳务的流转额为课税对象的税收种类。
特点: ➢课征普遍 ➢以商品和非商品流转额为计税依据 ➢一般采用比例税率 ➢税负容易转嫁
一般纳税人: 年应税销售额超过规定标准的企业或企业性单位
一般纳税人
3、税率
17%——基本税率 13%——低税率
11%——交通运输 1、粮食业、食用植物油;
2、自来水、暖气、冷气、热水、煤气、石油液化
气3、、小图天规书然6、模气%报、纳纸—沼税、—气杂人、现志居—;代民—服用3煤务%炭业(制品征;收率)
扣税法
-当期进项税可者额以个人按消买费价的和购货1进物3货和物%提或的供者扣应应税
简 算易方计 法指准1、予纳应专抵不 =税纳用扣含人税发的税票购额进上销进=项注销售货税明售额额物的:额或值增除2支除税(及(产×接税值率、率付劳二相三成征税受额务)关)品计购计的含收额应。;非的非所1算进算运税率;+正应正耗税进货进费销税常税常用劳项 物 项,售损劳损的小 售率务税 或 税按额失务失购规 货所额 销 额7的;的进模 物税支劳购在货; 售 。%纳 和劳付进产物务货的税 提务货品或的物扣人 供物、者增销 应 2、组组海成关成计完计税税税价凭格价证=格上成=注本关明(应税的1税+增完劳成值税务本税;价利额润格率+)关+税消+费消税费
税收制度 (ppt 98页)

=销售收入/(1+征收率)×征收率
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的 征收率为6%。
财政学》(第四版) 陈共 主编
改革:小规模纳税人税率降至3% 、 增值税转型
为进一步完善税制,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 我国经济的影响,国务院决定自2009年1月1 日起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
自2009年1月1日起我国增值税从生产型增值 税转变为消费型增值税 。
财政学》(第四版) 陈共 主编
❖ 复合税制是指在一个税收管辖权范 围内,同时课征两种以上税种的税制。
❖ 复合税制是一种比较科学的税收制 度。 ❖ 为了保持复合税制应有的优势,要慎 重选择税种和税源。
❖ 在理论上,对复合税制结构的分类 多种多样。
财政学》(第四版) 陈共 主编
世界税制结构类型的发展的轨迹
第十章 税收制度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税收制度的组成与发展 商品课税 所得课税 资源课税与财产课税
财政学》(第四版) 陈共 主编
第一节 税收制度的组成与发展
一、税收制度的组成和发展 (the system structure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tax system)
财政学》(第四版) 陈共 主编
(二)税制类型
(1)单一税制主张。 --即认为一个国家的税收制度应由一个税 类或少数几个税种构成。
1.单一土地税论 2.单一消费税论 3.单一财产税论 4.单一所得税论
(2)复合税制主张。 --认为一国的税收制度必须由多种税类的 多个税种构成,通过多种税的互相配合和相 辅相成组成一个完整的税收体系。
(2)流转税在征收管理上简便易行,且不易 受企业盈亏状况的影响,更适合发展中国家
税收制度概述(PPT 52页)

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欠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欠缴税款 50%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
3.抗税。抗税是指纳税人对抗国家税法,拒不依法纳
税的一种违法行为。我国《征管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对
于抗税情节轻微,未构成犯罪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拒缴
的税款、滞纳金,并处拒缴税款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 4.骗税。骗税是指采取弄虚作假和欺骗手段,骗取出口退( 免)税或减免税款的行为。我国《征管法》第六十六条规 定:对骗取出口退税的,处以骗取税款1倍以上5倍以下罚 款。税务机关可以在规定期间内停止为其办理出口退税。
•
税收法律关系是指由税收法律规范确认和调整的国家
与纳税人之间发生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
国家征税表现为与纳税人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在
通过法律明确其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后,这种关系上升为一
种特定的法律关系。
•
这一税收法律关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 1.权利主体
• 权利主体是指税收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 人。按当事人行为性质的不同,权利主体可分为征税主体 和纳税主体。
• 1.2.2征税对象
• 征税对象是指根据什么征税,是征税的标的物,也就是缴 纳税款的客体。
• 每一种税的征税对象,都规定或体现它的征税范围,即凡 是列入征税对象的,就属于该税的征收范围。因此,不同 税种在性质上的差别,主要取决于不同的征税对象(如商 品、所得、财产、行为)。课税对象是一个税种区别于另 一种税种的主要标志。
• 1.1.1.2广义的税收制度的四个层次
• 1.税收法律:是指享有国家立法权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依照法律程序制定的有关税收分配活动的基本制度。其法 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而高于税收法规、规章。
财政学第五章PPT课件课件

2、推行休耕、限耕计划,控制耕种面积。具体 方法是:每一农场主的基本耕种面积要分为三 个部分,即计划内面积、弹性面积和环保性休 耕面积。计划内面积必须耕种计划作物并可得 到政府的补贴,弹性面积可耕种任何计划作物 和除水果、蔬菜以外的任何计划外作物,但不 能获得政府补贴;环保性休耕面积是不耕种的 面积。农场主是否参加政府的休耕、限耕计划 是自愿的,但凡是参加这一计划的农场主都可 得到现金、实物或贷款补偿。
《财政学第五章》PPT课件
财政对农业的投资
1财政农业投资的主要内容 在农业方面,政府的投人主要表现为财政支
援农业的投人,这又分为预算内资金投人和预 算外资金投人两部分。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农林、水利、气象等方面的基本建设投资 支出。
(2)农林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支出。 (3)农林部门科技三项费用。 (4)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支出。
费,这包括向低收入者发放用于领取食品的
“食品券”,向在校儿童供应有政府补贴的早、
午餐等。扩大出口方面,美国政府主要采取提
供补贴和给买主以出口信贷的办法来促进农产
品的出口。
《财政学第五章》PPT课件
问题:从上述材料中得到什么启示?
简要提示:
❖ 综上所述,可以明显看出,美国政府对于农 业的支持是不遗余力的。这些政策使农场主 的收入稳定提高,使他们应付经济危机能力 得到加强,从而保证了美国农业生产的稳定。 当然,美国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尤其 是财政方面的负担日益加重。因此,近年来 美国经济界对现行的农业政策展开了各种形 式的争论,有的主张取消价格和收入支持政 策而代之以收入保险政策,有的主张采取 “收入稳定补贴”政策等,但由于长期实行 的这些支持政策已经形成了一些特定的利益 集团,改革现行政策的阻力较大,因而现行 政策发生根本性改动《的财政可学第能五章性》PP不T课大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