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 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块控规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规划图(查看大图)一、杭州市城市现状(2005年)规划区市区范围市区常住人口(万)市区占地面积城镇化水平(%)上城、下城、拱墅、西湖、江干、530 3068平方千米62.10 滨江、萧山、余杭二、规划期限与目标1、规划期限近期:2001~2010年;远期:2011~2020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左右。
2、规划目标杭州市发展目标:经过20年的努力,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进一步发挥杭州在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在全省的整治、经济、文化、科教中心作用,强化科技创新和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逐步把杭州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设施完善、生态良好,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本轮规划的主要指标如下表:三、城市规划布局:形成“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开放式空间结构模式.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结构图2007年2月1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国函[2007]19号),在批复中明确了杭州的城市性质和功能定位,确定了“一主三副六组团”的城市格局,即:从以旧城为核心的团块状布局,转变为以钱塘江为轴线的跨江、沿江,网络化组团式布局.采用点轴结合的拓展方式,组团之间保留必要的绿色生态开敞空间,形成“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开放式空间结构模式。
从此杭州市城市的发展由“西湖时代”走向“钱塘江时代"。
●一主三副:一“中心城区" 三“副城:江南城临平城下沙城”①中心城区:即一主三副,由主城、江南城、临平城和下沙城组成。
承担生活居住、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旅游服务、科技教育、文化娱乐、都市型和高新技术产业功能。
逐步形成体现杭州城市形象的主体区域。
②江南城:由滨江区、萧山城区和江南临江地区组成,是以高科技工业园区为骨干,产、学、研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科技城和城市远景商务中心。
城市阳台

城市阳台[摘要]钱江新城是杭州未来大都市的新中心和中央商务区(CBD),是现代服务业主平台。
钱江新城的建设将引领杭州从“西湖时代”走向“钱塘江时代”,而城市阳台是钱江新城建设的点睛之笔。
文中着重介绍了城市阳台设计方案的演变过程,同时,对其创意体态、空间结构及光与影的运用等设计亮点作了介绍。
[关键词]城市阳台;创意体态;空间结构;光影变换1建设背景西湖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和变革,始终是杭城的精髓,也是杭州本土文化的核心之一。
西湖文明,已引领我们走过了一千多年的历史。
然而,随着杭州历史、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东扩、跨江沿江发展”的战略目标的确立,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杭州整个城市建设的中心将逐步转移到钱塘江两岸。
钱江新城的建设将使杭州城市格局由“三面云山一面城”演变为“一江春水穿城过”,引领杭州从“西湖时代”走向“钱塘江时代”。
钱江新城是杭州走向“钱塘江时代”未来大都市的新中心和中央商务区(CBD),是现代服务业的主平台。
在其核心区的城市设计中,大胆并富有创意地引入了城市“生态发展轴”的概念。
这条轴线,以水系作为连接的元素,搭载了空间、形态、人文、历史和人们的审美,构成了从西湖到钱塘江的生态走廊,是杭州从西湖时代“走”向钱塘江时代的必经之“路”。
“城市阳台”位于这条轴线的尽端,作为城市中心区景观序列的终点和高潮所在。
“城市阳台”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将城市与钱塘江相连,充分体现了城市历史文化的延伸和延续,表达了城市跨江、拥江发展的愿望。
城市阳台是钱江新城建设的点睛之笔,它的建成将提高杭州的城市品味,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拓展城市的发展空间,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项目概况2.1地理属性。
城市阳台座落于钱江新城核心区中轴线的终点,其南面为核心区主要景观大道解放东路,北面为新业路,西接核心区开敞式地下空间波浪文化城,东挑钱塘江。
城市阳台是一个新型的公共区域,其主要功能是展览、旅游、观光、休闲。
它是波浪文化城的延续,在东西方向上延伸了约225米,它的一端起始于堤岸以西140米处,东面悬挑出江面约80米左右,南北方向上的最大宽度约330米。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 徐州矿大

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地下空间规划设计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摘要根据杭州市总体规划,杭州将从西湖时代进入钱塘江时代,沿江开发,跨江发展。
杭州钱江新城区位于杭州地理几何中心和交通中心,紧依钱塘江北岸,由清江路、秋涛路、庆春东路和钱塘江围合而成的4.02平方公里钱江新城核心区,则是优先建设的重点区域,它的功能定位是杭州城市的中央商务区和政治、经济、文化新中心,重点发展金融、会展、商贸、文化、旅游、中介咨询等服务业。
因此对钱江新城核心区的合理规划设计对钱江区乃至整个杭州市的未来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是在完成地面规划的基础上,为了实现对核心区实现立体空间开发,而对钱江新城核心区的地下空间进行规划设计,并从总体说明,地下交通规划,主要节点地区规划,地下市政设施规划,共同沟规划,地下防空防灾系统规划以及人文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说明和设计。
从而让钱江新区发挥地面和地下空间开发最大的功能效应。
关键词:钱江新城核心区地下空间规划市政设施轨道交通1.总体说明1.1钱江新城核心区基本情况:钱江新城位于杭州地理几何中心和交通中心,紧依钱塘江北岸,距西湖风景区4.5公里、杭州萧山国际机场18公里。
钱江新城总规划用地面积21平方公里。
新城的大部分地区位于老海塘——钱江路和航海路以外,曾是杭州的城郊结合过渡地带,因此现状主要以居住用地、村镇用地和村办工业、仓储用地为主;沿江地区大部分为水塘和农田,且地势低洼,平均地面标高在7米左右。
由清江路、秋涛路、庆春东路和钱塘江围合而成的4.02平方公里钱江新城核心区,是优先建设的重点区域,功能定位是杭州城市的中央商务区和政治、经济、文化新中心,核心区可建建筑面积约为650万平方米,包括八个功能区,即行政办公区、金融办公区、商务办公区、商贸会展区、文化休闲区、商业娱乐综合区、办公园区和滨江休闲游游憩区。
杭州钱江新城核心区(杭州CBD)位于市城区的东南部,它将平行于钱塘江的富春江路作为核心区商务发展轴,将是钱江新城最长、最繁华的景观道路;新城核心区以市民中心为核心,向江形成中轴线,两侧将建设杭州大剧院等标志性建筑。
杭州实习报告总结

杭州实习报告总结杭州实习报告总结区域规划实习报告一、实习时间:xx年3月21日~xx年3月27日二、实习地点:杭州市萧山区三、实习目的:实习是一种实践。
是理论联系实际,应用和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一项重要环节是培养我们能力和技能的重要手段。
走出课堂,亲眼目睹、亲身经历、亲自感受和体验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定区域,通过实习使我们对城市问题和规划问题获得一个直观和感性的认识,加深对课堂内所学的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基本原理的理解,也实地了解规划工作的完整过程与管理方式。
通过实习,使我们运用区域规划的基本理论、基本理念、基本原则、技术方法等,熟悉和掌握客观实际中编制区域规划的全过程,以及区域规划编制要求提供的全部最终成果。
并在了解区域规划的全过程中学会如何发现问题、总结提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综合构思规划方案、合理布局安排与组织区域内的各项社会经济活动,制定出一个科学的区域发展规划。
四、主要内容1、实习区概况杭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杭州湾西端,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是长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和中国东南部交通枢纽。
浙江省省会,浙江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国东南重要交通枢纽,中国最大的经济圈——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第二大中心城市。
杭州经济发达,有“钱塘自古繁华”之称,经济总量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二位,经济综合实力跻身全国大中城市前十位。
全市面积16596平方千米,其中市辖区3068平方千米。
总人口660.4万人,其中市辖区409.5万人。
辖8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共有57个街道、110个镇、39个乡(包括1个民族乡),678个社区、65个居民区、3666个行政村;其中市辖区共有44个街道、49个镇、3个乡,597个社区、4个居民区、807个行政村。
辖上城、下城、拱墅、江干、西湖、滨江、萧山、余杭8个区,临安、富阳、建德3个县级市,桐庐、淳安2个县。
以香樟为市树,桂花为市花。
有着2200年的悠久历史的杭州还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人文景观同样丰富多彩,古代庭、园、楼、阁、塔、寺、泉、壑、石窟、摩崖碑刻遍布,或珠帘玉带、烟柳画桥,或万千姿态、蔚然奇观,或山清水秀、风情万种,尤以灵隐寺、六和塔、飞来峰、岳王庙、西泠印社、龙井、虎跑泉等最为著名。
杭州市规划局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规[整理版]
![杭州市规划局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规[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f32c602c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91.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杭州市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的编制和审批程序,保障城市规划的有效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杭州市规划局实际工作,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杭州市规划局(以下简称“规划局”)规划行政主管范围,杭州市域各县(市)、区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控规”,是指以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为依据,对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使用强度、配套设施、道路和工程管线以及空间环境等控制要求作出的规划。
第四条城市的中心地区、旧城更新地区、近期建设区、储备土地和拟出让的用地等城市建设重要控制区域,应当优先编制“控规”。
第五条非经本规定要求程序进行的“控规”编制、审查和调整,均视为无效。
第二章“控规”的编制第六条“控规”编制计划的来源有:1、规划局根据“年度指令性规划设计项目编制计划[1]”下达的“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编制计划书”(以下简称“计划书”);2、规划管理审批处室因管理需要提出编制建议,经规划局主管领导批准的编制计划;3、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因城市发展需要,提出的“控规”编制要求经规划局主管领导批准的编制计划;第七条计划书由规划局城乡规划处统一编号管理。
计划书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名称、规划范围、时间要求、编制单位资质与编制人员资格要求、以及规划项目的编制目标(的)和成果要求等。
设计任务书是对规划编制成果的深度与质量的预先规定,也是对规划设计项目进行的技术指导。
第八条“控规”项目编制计划的委托,由规划局以“计划书”的形式下达杭州市城市规划编制中心(以下简称“编制中心”),然后由编制中心通过直接委托或招标委托确定具体设计单位。
第九条编制中心根据规划局下达的计划书要求,提出具体的技术规定并以合同的形式与设计单位明确设计任务。
第十条编制中心应逐步加大招标委托的比例,促进“控规”编制质量的提高。
设计费超过50万元的“控规”原则上采用招标的方式委托,对于有特殊要求的项目经规划局主管领导签字同意后可以采用定向委托的方式。
国务院关于《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国务院关于《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24.10.20•【文号】国函〔2024〕158号•【施行日期】2024.10.20•【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国务院关于《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国函〔2024〕158号浙江省人民政府、自然资源部:你们关于报请批准《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自然资源部审查通过的《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杭州市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杭州是浙江省省会,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挥全国数字经济创新中心和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先进制造业基地、东部现代服务业中心、国际旅游目的地等功能,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杭州篇章。
二、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杭州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74.41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45.16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4693.50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1647.90平方千米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0%;用水总量不超过上级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32.68亿立方米。
明确自然灾害风险重点防控区域,划定洪涝、地震等风险控制线以及绿地系统线、水体保护线、历史文化保护线和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落实战略性矿产资源等安全保障空间。
三、构建支撑新发展格局的国土空间体系。
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强与上海、南京、合肥等城市的协同联动发展,唱好杭甬“双城记”,加强杭州都市圈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的区域协同,促进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钱江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

一、规划的背景与内容1.项目的由来新一轮《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城市建设用地跨江南下,疏解老城;沿江东进,建设新城;西进北上,发展旅游,形成东“动”西“静”,南“新”北“秀”的发展格局。
1996年和2001年的两次行政区划调整,使杭州城市的空间发展战略由酝酿阶段进入了分期实施的阶段。
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两年打好基础、五年基本成形、八年全面竣工”的目标,杭州市组织编制了一系列围绕江滨城市新中心的各类规划设计,与此同时,位于江滨城市新中心核心地段的杭州大剧院和区域性基础设施于2001年7月正式动工建设。
江滨城市新中心的规划设计有着较好的基础。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杭州市江干分区规划》、《杭州市上城分区规划》、《杭州市近江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杭州市望江热电厂及周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杭州市江干区运河以东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杭州市新塘路以东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杭州市江滨城市新中心城市设计》、《杭州市钱塘江两岸城市景观设计招投标汇总方案》等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地域范围、不同的规划设计手段对江滨城市新中心进行了许多有价值的分析、研究与规划。
江滨城市新中心的启动建设,将对杭州城市总体布局产生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对由秋涛路、艮山路两条城市快速路和铁路东线及钱塘江所围合的区域产生直接的影响。
因此,将上述区域作为一个完整的区块,统一编制整体协调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既是加速江滨城市新中心建设与发展的需要,更是加速以江滨城市新中心为核心的钱江新城整体协调发展的需要。
由鉴于此,杭州市规划局将钱江新城的规划范围扩大为由姚江路、钱江二桥、之江路、秋涛路、艮山路所围合的区域,面积约16.8平方公里。
2.本规划设计的主要任务规划方案招标文件对本规划设计提出的要求是:(1)符合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及所涉及的相关规划、国家法规和规定;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提出的原则要求。
(2)对规划范围内的各项用地通盘考虑,特别处理好城市新中心与周边地区的关系;合理组织规划区域内路网,理顺与外围道路的关系;对完成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修改和建设性意见。
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钱江新城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批复-杭政函[2003]24号
![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钱江新城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批复-杭政函[2003]24号](https://img.taocdn.com/s3/m/2d30c02a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01.png)
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钱江新城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批复正文:---------------------------------------------------------------------------------------------------------------------------------------------------- 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钱江新城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批复(杭政函〔2003〕24号)市钱江新城建设指挥部:你部《关于要求组织钱江新城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会审的请示》(杭钱新指[2003]9号)收悉。
经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审查,原则同意该规划方案。
现批复如下:一、钱江新城核心区规划用地范围和规模:钱江新城核心区用地4.02平方公里,东靠钱塘江,南至清江路,西临秋涛路,北至规划庆春东路,其中可开发用地159公顷,总建筑面积650万平方米。
二、钱江新城核心区用地性质:钱江新城核心区作为市市级中心,是以行政办公、商务贸易、金融会展、文化娱乐、商业功能为主,居住和旅游服务功能为辅的行政商务中心区。
三、钱江新城核心区用地功能布局:1、原则同意以市民中心为核心,在新安江路和灵江路之间形成新城主轴线,向西湖方向延伸连接城市轴线,向钱塘江边通过高架城市阳台适当伸向江面,与江南区块形成意连。
2、在主轴线两侧呈团块状布置金融、贸易、办公建筑,商业街区结合轨道交通枢纽布置。
3、沿钱塘江边结合城市阳台设置宾馆、酒店式公寓和商业写字楼。
4、会展中心及配套设施布置在庆春东路、钱江路、新塘路和灵江路所围合的区域内,并保证交通可达性。
5、钱江新城核心区边缘的清江路、庆春东路沿线以及富春江路、新塘河东南侧可布置少量居住用地,其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可结合外围周边地块统一考虑。
四、钱江新城核心区道路交通规划:1、原则同意钱江新城核心区道路交通规划。
秋涛路、清江路为快速路;庆春东路、钱江路、新塘路、新安江路、灵江路为主干路;富春江路、之江路、曹娥江路、奉化江路为次干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该适当增加区域内部道路与周
边城市主干道的连接或预留通 道。
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块控制性详细规划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3.1.30
□
规划解读
回顾与总结
3、本规划贯彻了钱塘江边建设 “城市阳台”的设计构思,并 对每个“阳台”的建设高度、 功能提出了原则性要求。
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块控制性详细规划
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块控制性详细规划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3.1.30
□
规划解读
回顾与总结
9、规划认为在轨道交
通站场附近发展步 行商业设施的设计
思想是比较理想的,
应该予以采纳。
德国公司方案
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块控制性详细规划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3.1.30
规划范围、原则、功能定位
两轴:沿钱塘江设置100米以上宽 度的景观生态林地;城市轴线是新 老中心之间的生态廊道。 两带:两条楔型绿地。 三廊:清江路、庆春路路两侧建设 景观绿带,宽度约50-80米。 沿钱江路设置景观绿廊,成为核心 区高开发强度区域的空间界定。 四点:即一个城市中央公园,三个 沿江设置的高架城市阳台。中央 “阳台” 以硬质铺装为主,配置 不少于30%的绿化用地,两侧的 “阳台”注重休闲功能,设置不少 于50%的绿化。
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块控制性详细规划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3.1.30
□
规划解读
回顾与总结
8、关于城市轴线,规划认为德国
公司提出的“生态发展轴线” 是非常大胆和富有创意的,但
在理解上并非常规意义上的
“公园”概念,包括市民中心 北侧的中央公园绿地内均可以 安排建筑,只是在提出控制指 标方面应体现高绿地率、低建 筑密度,并通过详细规划确定 具体的开发容量和布局形态。
一个公交首末站,约 米用地面积,其中三处分别 2600平米 利用沿江三个高架平台下部 空间设置,另两处位于奉化 江路和曹娥江路路侧,规划 建议结合周边公建布置。
50车位
50车位
425车位
200车位
425车位
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块控制性详细规划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3.1.30
□
绿地系统
绿地系统与城市设计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3.1.30
□
规划解读
回顾与总结
4、以高层建筑群构建新城天际轮廓线,符合钱塘江时代开放、大气
的要求,与西湖周边灵秀的建筑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与上海院规划相比,德国方案更加注重错落有致、通透和多视角
的韵律感,同时避免了沿江形成“墙”的感觉。 本次规划将在贯彻这一设计思想的基础上,结合现状210米的长途
电信枢纽大楼,进一步研究沿江天际线景观构成和该区域对西湖 景观的影响。
德国公司方案
上海规划院方案
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块控制性详细规划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3.1.30
□
规划解读
回顾与总结
6、规划增大了楔型绿地的面积,既可作为办公园区,又为以后的发 、对于会展中心的选址,规划采纳了德国公司提出的“2#”调整 5 方案,考虑到上海世博会申办成功等多方面因素,我们认为在核心 展留有余地,增强了规划弹性。 区边缘交通可达性好的地段预留会展中心用地是有必要的。
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块控制性详细规划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3.1.30
□
新老方案对比
用地规划
用地布局中吸取了以下几方面要素: 1、之江路上部设三处高架阳台; 2、保留楔形绿地,并适当扩大作为 办公园区(OFFICE PARK)等功能 的发展备用地
上海院方案 . 用地布局
3、主次两条商务发展轴线 4、沿之江路的三角形绿地有利于区 域绿化网络化,增强了主轴线和“日 月同辉”建筑的主导地位。 5、会展中心位置调整
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块控制性详细规划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3.1.30
□
停车场及公共交通
道路交通及停车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及车站规划 社会停车场 两条轨道交通线路 规划范围内设置五处集中的 两个轨道交通枢纽点 社会停车场地,总停车泊位
一个公交中心站,约 1150个,共占用4.6 7100 万平方 平米
□
规划范围 规划原则 功能定位
●以行政办公、金融贸易、 规划注重城市中心地区的
钱江新城核心区范围为 特殊性要求,采用高标准和适 会议展示、文化娱乐、商 钱塘江、清江路(钱江三 当灵活的指标体系,对规划地 业功能为主,居住和旅游 区提出控制要求和引导建议, 服务功能为辅,体现二十 桥)、庆春东路和秋涛路所 并进行长期控制。 一世纪杭州现代化城市景 围合的区域,总用地面积 ● 观的城市中心地区。 规划将根据钱塘江景观和 401.6 万平方米。 西湖景观要求合理确定地块开 本规划将核心区外围庆 发强度,鼓励充分利用地下空 春东路、钱江路和之江路围 间,以适当增加环境容量。 合的区域纳入进来一并考虑, ● 合理有效的组织交通,完 总用地面积76.47万平方米。 善市政公用等配套设施。
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块控制性详细规划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3.1.30
□
规划演变过程
回顾与总结
第一阶段:定性与功能探讨
1996年对杭州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中,明确提出CBD建设概念。 市规划院将该地区的功能定位于为城市内部服务并兼顾中央商务职能的城 市新中心。
第二阶段:规划雏形初现
99年杭州市规划局组织编制了《杭 州市钱塘江两岸城市景观设计》
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块控制性详细规划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3.1.30
□
土地利用情况 土地开发 现状道路 市政公用设施
现状概况
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块控制性详细规划
目前有保留建筑87.6万平方米 主要有快速路秋涛路, 在建、待建项目约 7项(意向性 由于基地大部分地区 现状主要有220KV城南变 主干道庆春东路(西段)、 项目未计),可开发地块约 位于老海塘——钱江路和 电站及其高压走廊、 清江路、钱江路和之江路。 191.42 万平方米: 杭州煤 航海路以外,曾是杭州的 气储配站用地,它们对城市 ( 1此外,规划范围内在建和 )保留现状采荷东区和观音塘 城郊结合过渡地带,因此 景观特别是城市新中心视觉 居住小区 24.66公顷用地。 将建道路主要有新安江路、 现状主要以居住用地、村 景观产生了不利影响。 ( 2灵江路和富春江路等。 )保留杭州第二长途电信枢纽 大楼、江干区政府、邵逸夫医 镇用地和村办工业、仓储 过江通道:现状西 院等公共建筑用地 20.48公顷。 用地为主;沿江地区大部 兴大桥和规划庆春东路过 (3)在建、待建项目:包括钱塘 江大桥。 分为水塘和农田,且地势 江与运河交汇口的江干文体中 低洼,平均地面标高在 7米 心和棋院,核心区内的杭州市 左右。 民中心,杭州大剧院和其对应 的“日月同辉”建筑——文化 科技类建筑,宋都房产开发公 司二处住宅用地等。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3.1.30
□
规划结构
用地规划
“双轴、双核”:规划区域中部垂 直钱塘江形成城市主轴线,沿富 春江路构成核心区以商务、滨河 休闲活动功能为主的发展次轴线。 “两带”:即两条垂直于钱塘江 的楔型绿带,既是市中心高密度 建筑开发的缓冲带,在空间上又 起到界定、虚实对比的作用。 七片:以主、次干道和城市轴线 划分成相对独立的七个片区,包 括四个商务办公片区、两个居住 片区和一个会展片区。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3.1.30
□
配套公用设施
用地规划
庆春东路东北侧地块沿富春江路和椒 江路设置与江干文体中心和居住地块 配套的公共建筑,社区服务及物业管 理配套用房放在商业服务区块内,按 照1500~2000户/处设置。
规划按两个区域共计居住户数8400户
的规模,并综合考虑现状人口出生率 下降因素以及计划生育的作用对现代 人口影响,对教育设施规模略作调整。 规划设置42班九年一贯制学校、9班 幼儿园各一处,并设置一个小区级公 园。
城市阳台为结束。 春东路沿线布置少量居住用地, 2 、主轴线及富春江路两侧布置 其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中小学、 以金融、商贸、办公用地性质 幼儿园等)可结合外围周边地 为主,商业街区结合轨道交通 块统一考虑。 枢纽布置。 3、沿钱塘江边结合高架城市阳 台设置旅馆、酒店式公寓和商 业写字楼建筑。
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块控制性详细规划
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块控制性详细规划
汇报纲要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3.1.30
前 言
钱江新城核心区块在经过几轮规划和一系列分析论证后,其规划面 积由原来的2.56平方公里扩大到4.01平方公里。虽然早在2001年初已由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杭州市江滨城市新中心城市设计》, 而后又邀请德国欧博.迈亚公司编制了“钱江新城核心区城市规划国际 咨询”方案等,但为更有利于将上述方案中好的设计理念得以贯彻实施, 并指导下一步各具体区块的城市设计、详细规划和建筑设计,特编制本 规划。 在目前钱江新城核心区建设已经开始,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 为保证开发建设的顺利进行,本规划主要明确了区内道路交通组织和区 内主次干道的断面形式,地块性质和各项控制指标,预留了主要道路交 叉口改造为立交的控制用地和地面道路高架的红线宽度,提出了市政公 用设施的设置原则和大体布局等。而规划区周边主干道、快速路的交通 组织方式、轨道交通线路与站场布置和大型市政公用设施、河道水系的 布局等问题无法在本规划区域范围内解决,建议尽快单独立项进行规划 研究。
德国欧博迈亚公司对核心区进行了城市设计方案咨询 ;
杭州市规划局组织了《京杭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战略规划》等规 划;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钱江新城概念性规划设计》,成为本规划 编制的主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