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一轮复习东亚和日本(完整)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课时提升作业七第7讲东亚-日本中亚.docx

课时提升作业七东亚一日本中亚(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2016 •湛江高二检测)下图示意亚洲某内陆国水系分布和7月份气温分布情况。
读图完成1、2题。
1.该国()A.年降水量口南向北递减B.水汽主要來自北冰洋C.最大水系流域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一半以上D.常年受西风带控制2.①地的7月均温可能为()A. 18°CB. 16°CC. 14°CD. 10°C【解析】1选B, 2选D。
第1题,依据经纬度可判断出该国为蒙古国,深居内陆,西风影响不到,D 错;依据该国水系分布和7月份均温分布可知,北部气温较低,海拔较高,加上水系多,可反映出年降水量自北向南降低,A错;水汽主要来自北冰洋,B对;从图中看出最大水系流域面积没有占到国土而积一半,C错。
第2题,①地外围等温线可推知为12°C,根据“高于高值,低于低值”可推知①地7月份均温应低于12°C,只有D符合。
(2016 •江西联考)读朝鲜半岛及附近海域图,回答3、4题。
3. 中国与朝鲜关系可用“一衣带水”形容,其中“水”是指()A.鸭绿江B.黑龙江C.黄海D.东海4. 影响半岛中部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A.海陆分布B.地形C.季风D.太阳辐射【解析】3选A, 4选B 。
第3题,鸭绿江是中国和朝鲜的界河。
第4题,中部等温线向南凸, 主要是因为屮部地热高,气温低。
下图是东亚部分地区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三地纬度大致相同。
读图,回答5、6题。
5. 下列气候特征中,三地差异最明显的是()A. 气温年较差B. 降水量的季节变化C. 夏季风的风向D. 高温期与多雨期的时间6. 日本1月0°C 等温线与北纬38°纬线基本吻合,而中国东部地区1月0°C 等温线与北纬33° 纬线基本吻合,说明()40°36°A.口本地形以山地为主,中国东部以平原为主B.tl本1月南北温差小,中国东部1月南北温差大C.tl本受冬季风影响小,中国东部受冬季风影响大D.FI本1月晴朗天气多,屮国1月日照时间短【解析】5选化6选C。
2019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第7讲+东亚—日本 中亚+课件(42张)

2.中亚人文地理概况
(1)主要国家:除世界上最大的内哈陆萨国克_斯_坦_____________外,还 有①乌土兹库别曼克斯斯坦坦、②_________________、③塔吉克斯坦、④ 吉尔吉斯斯坦。
哈(2萨)克农斯作坦物分布: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北部、西部平原,如小麦 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北部白,金之棉国花主要分布在图兰平 原、阿姆河、锡尔河流域,这里海里是世界第三大产棉地,乌兹 别克斯坦有“_____________”之哈称萨克。斯坦
中亚地区油气资源丰富,但人口稀少,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 占比重较低,能源需求不大,因而出口潜力巨大。哈萨克斯 坦石油产量的90%、土库曼斯坦油气生产的90%供出口。
(2)与中亚能源合作是我国能源战略的必然选择
中亚地区的油气资源丰富并且出口潜力巨大,获取这一地区 的油气资源可以增加我国能源安全的系数,保证能源供给来 源的地缘多样化,降低运输成本,获得稳定而丰富的能源供 给,也能加强与中亚地区的经济联系。因此,加强与中亚的 能源合作是我国能源战略的必然选择。
(3)矿产分布:石油主要分布在_________沿岸,煤主要分布在 哈萨克斯坦北部、吉尔吉斯斯坦,铁、铜主要分布在 _________________中部。
(4)亚欧大陆桥:
连云港
鹿特丹
①②东意起义B加 加_强 强__了了_我我__国国__同___东__,__西中__西__部亚____至__的__A联 及_欧 系__洲__一_些__国_。家的友好往来
(1)下列气候特征中,三地差异最明显的是( )
A.气温年较差
B.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C.夏季风的风向 D.高温期与多雨期的时间
(2)日本1月0℃等温线与北纬38°纬线基本吻合,而中国东 部地区1月0℃等温线与北纬33°纬线基本吻合,说明( )
2019-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2.7 东亚-日本 中亚(对点演练+强技提能)

2019-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 2.7 东亚-日本中亚(对点演练+强技提能)考点一东亚的自然环境及日本的经济发展特征(xx·福州模拟)下图是东亚部分地区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三地纬度大致相同。
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气候特征中,三地差异最明显的是( )A.气温年较差B.降水量的年际变化C.夏季风的风向D.高温期与多雨期的时间2.日本1月0℃等温线与北纬38°纬线基本吻合,而中国东部地区1月0℃等温线与北纬33°纬线基本吻合。
说明( )A.日本地形以山地为主,中国东部以平原为主B.日本1月南北温差小,中国东部1月南北温差大C.日本受冬季风影响小,中国东部受冬季风影响大D.日本1月晴朗天气多,中国东部1月日照时间短【解析】1选A,2选C。
第1题,由图可知甲、乙、丙三地几乎位于同一纬度,三地均为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盛行风向相同,但因自东向西,气候的大陆性越来越明显,因而气温年较差越来越大。
第2题,我国东部距离冬季风的源地近,受冬季风影响显著,而日本为岛国,受海洋影响大,故1月气温高于同纬度的我国东部地区。
某考察团到日本考察,顺便游览日本的名胜。
据此完成3~5题。
3.考察团到达日本首都东京时正值樱花盛开的季节,成员们提出了希望游览象征日本的旅游胜地。
这个旅游胜地是( )A.东京迪斯尼B.富士山C.北海道D.古都奈良4.考察团在考察日本工业时,深深感受到其技术优势,但同时也发现其工业发展的弱点,就是( )A.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B.地域狭小、资源贫乏C.岛国海岸线曲折D.火山、地震的威胁大5.到日本旅游,不能进行的项目是( )A.泡温泉B.滑雪C.赏樱花D.雨林探险【解析】3选B,4选B,5选D。
第3题,日本是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其原因是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富士山是日本著名的活火山,故选B。
第4题,日本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利于经济发展;日本工业发展的不利条件是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需从国外大量进口原料和燃料,制成工业产品大量出口,对国外市场依赖性强;日本为岛国,海岸线曲折,多良港,交通便利,渔业发达。
2019高考一轮复习东亚和日本(完整).ppt [自动保存的].ppt [自动保存的]
![2019高考一轮复习东亚和日本(完整).ppt [自动保存的].ppt [自动保存的]](https://img.taocdn.com/s3/m/6168114b48d7c1c708a1453c.png)
朝鲜 韩国
九州
神户
本州 、 ______ 四国 、 ______
横滨
、 ______ 九州 四岛。日本两 个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
神户、 横滨 。 ______ 、 ______
二、自然地理特征
俄罗斯 中国
1.地形
日本地形以_____ 山地 和______ 丘陵 为主(3/4)
日本河流短;流域面积小;水流急;
2、说明日本河流在航运、水能利用方面的价值。
日本河流短小而湍急,不利于航运;地势落差大, 水能资源丰富。
冬
日本海
太 平 洋
解析: 夏季东部太平洋沿岸处于 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 较多; 冬季西部日本海沿岸处于 西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 多(多降雪)。
夏
夏季风 西侧 日本海 东侧 太平洋
在濑户内海沿海岸地区,冬季有北部的山脉阻挡西 北季风带来的日本海水汽,夏季有南部的山脉阻挡 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水汽。
图2示意日本部分地区樱花初放日期 符合纬度地域分异的表现是 A、T地与Q地樱花初放日期相近 B、樱花初放日期在Q地晚于R地 C、R地与P地樱花初放日期相近 D、樱花初放日期在T地晚于R地
北海道
关东平 原
富士 山 ,最高山是______ 朝鲜
神户
富士山
。海岸线曲折,多优
良港湾。平原面积狭 小,多分布在各岛的
九州
横滨
沿海地带。东京湾附 近的关东平原 ______ 是面积 最大的平原。
地形剖面图
富 士 山 3/4(丘陵、山地) 1/4(平原)
剖面线
北纬36度
俄罗斯 中国
2、.多火山、地 震
日本重要城市 首都东京,是超千万的特大城市,国际金融中心 之一,全国政治、经济、交通、文化中心。 科学城 筑波 ;宇航中心 种子 岛; 硅岛 九州 岛; 全国最大港口 横滨 ; 全国第二大城市和重要港口 大阪 ; 丰田 ,地处名古屋区; “汽车城” 福山 ,地处濑户内海区; “钢城” 造船中心 长崎 ,地处北九州区。
(一轮)东亚与日本

二、日本的经济
日本的经济特征有下面几点: 1、发展迅速,是经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生产水平居世界 前列。 2、经济以工业为主,工业现代化水平很高。工业部门以钢铁、机 械、电子、化学、纺织等为主。 经济发展的条件 不利条件:国土(市场)狭小、矿产贫乏 有利条件:丰富的人力资源、较高的科技水平及岛国多港湾 的有利条件。 3、经济对外依赖性突出,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进口国。工业产品 也大量销往国外。
比较哈尔滨与东京的气温降水特点: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寒夏热
哈尔滨
一月均温0℃以下 年较差大, 降水集中7、8月
东京
一月均温0℃以下
年较差大
降水少, 集中夏季
年较差较小, 降水较均匀且量 大
大陆性更强
大陆性季风
海洋性季风
温带大陆性气候 分布:西部内陆地区(中国西北内陆和蒙古) 特点:冬寒夏热,年较差大;降水稀少,集中夏季。 成因:深居内陆,距海远;地形闭塞,地势高,不受或 很少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的影响。
③海岸曲折,港湾优良——神户、 横滨最大海港,东京是第三大港 ④境内多山,平原狭小——关东平 原最大 ⑤火山之国,地震之邦——富士山 最高,是活火山
4、资源
⑦矿产贫乏,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进口国:石油(西亚、东南 亚)、煤(中国、澳大利亚)铁矿石(巴西、印度、澳大利亚)、 棉花(中国、美国)
但硫磺矿较多,这是火山活动的结果
西部内陆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差异
沿海与内陆地区的经济差异
气候 地形 土地利 用类型 人口 经济 交通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第二单元 世界地理 第7讲 东亚-日本 中亚 2.7.1 东亚-日本课件

(2)板块名称及交界类型:①由位置定板块名称。日本 附近海域地处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②有 岛弧等岛屿的分布,判定为板块的挤压带而非张裂带。 【答案】(1)选C,(2)选A。
【题组过关】
某考察团到日本考察,顺便游览日本的名胜。据此
完成1~3题。
1.考察团到达日本首都东京时正值樱花盛开的季节,成
②产业向国外转移。日本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提出调 整产业结构的设想,从劳动、资源密集型逐步转为知识、 技术密集型。进入80年代,加快了以电子技术、生物技 术和新材料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劳动密集 型和资源密集型工业逐渐向东亚其他国家和东南亚国 家转移。
【真题探源】 (2014·海南地理改编)某年3月P地(位置见下图)发生 强烈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导致附近某核电站核物质 泄漏。泄漏到海洋的核物质主要通过洋流扩散。据此 完成(1)、(2)题。
(3)海陆轮廓:海岸线曲折,多_优__良__海__港__,利于渔业、造 船业、海洋交通的发展。 (4)地形:以_山__地__和__丘__陵__为主,平原面积狭小。 (5)气候:海洋性强,北部为_温__带__季__风__气候,南部为_亚__热__ _带__季__风__气候。 (6)资源:矿产资源贫乏,_水__能__资源和_森__林__资源丰富。
交通便利,渔业发达。第3题,日本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 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海洋性特征,富士山是其最高峰, 樱花是其国花。根据题意,故选D。
【加固训练】 1.下面左图为日本山河分布示意图,右图为富山市气温 和降水季节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富山市的气候类型为( )
A.地中海气候
2.日本的工业分布及变化: (1)太平洋沿岸工业带的形成。 日本的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这种布局的特点与日本地形条件、自然资源情况以及 对外贸易在经济中的地位有关。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东亚和日本

气候特征
气候类型及分布,特征(①气温何时高何时低、气温年较差大小; ②降水量大小、降水季节变化)等
水文水系
水文:流量及季节变化、汛期、结冰期、含沙量、凌汛、流速、水能 水系:流向、流程,水系形状,流域面积,河道宽窄深浅,水网密度
东亚
东亚思维导图
一、东亚的位置与范围
1.绝对位置
① 半球位置 • 北半球,东半温 带
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西临日本海,西隔日本海 和朝鲜海峡与俄罗斯、朝 鲜、韩国相望,西南隔东 海与中国相望
日本
130 ° 135 °
组成
北海道、本州、四国、九 州四个大岛和附近的多个 小岛屿组成
北海道岛
濑户内海 九州岛
千岛群岛
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
曲折的海岸线对经济会有 什么影响?
岛国曲折的海岸线,多优 良港湾,这对日本的渔业、 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 经济联系十分有利。
日本多火山、多地震等地质灾害
有200多座火山,其中活火山80座;每年有感地震1500 多次,平均一天4~5次
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多火山、地震。
欧亚板块
富士山 3776m 陆 地
日本最高峰,是一座活火山
太平洋板块
边缘海
(日本海)
岛弧
(日本)
海沟 洋盆
二、东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说出图中数字所在区 域的气候类型
1 4
5
2 3
二、东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2、气候特征
西部内陆地区大陆 性气候显著。
西部地区深居大陆 内部,距离海洋远, 加之地形阻挡。
东部沿海地 区 季风 气候 显著
濑户内海冬夏降水少的原因: 地处冬夏季风背风坡,降水少。
2019届一轮复习通用版题01东亚及日本备战2019高考地理之世界地理分区学案Word版含解析.doc

一、东亚地区概况1.地形:西部内陆多高原、山地;东部沿海多平原、丘陵;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气候:季风气候显著,东部为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西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
3.河流:河流众多,水能资源丰富,东部和北部多外流河,内陆以内流河为主。
4.经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旱作农业和季风水田农业;西部以畜牧业为主;世界重要水稻、茶叶、蚕丝产区。
二、日本1.日本农业发展的特点及原因分析(1)农业单产高:水稻产量自给甚至出口①自然原因: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为平原地区的水稻种植提供水热保证。
②社会原因:农业生产方式大多采用小型农业机械;发展水利,合理施用化肥;发展生物技术,精耕细作,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2)渔业发达:捕鱼量排世界第一①自然原因: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于日本北海道附近的海域,寒暖流交汇,可使海水发生扰动,上泛的海水将营养盐类带到海洋表层,使浮游生物繁盛,进而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渔业资源丰富,故形成世界著名渔场——北海道渔场。
②社会经济原因:日本除在近海渔场捕鱼,还发展沿海人工养殖;发达的造船业,使日本有强大的远洋船队到远洋捕鱼,日本年捕鱼量在世界排第一位;鱼在日本人食品中占重要地位,需求大。
2.“三湾一海”工业带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的东京湾、伊势湾、大阪湾和濑户内海沿岸。
原因:沿海地形是平原,地势平坦,且多港湾,适合建立大港口;在海边,原料运进和产品外运极为方便,节省了陆上运输和储存的时间和费用,降低成本;且日本矿产资源多是从太平洋航线运到日本,因此,工业多建在太平洋沿岸地区;即接近消费市场和对外贸易的海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图为东亚部分区域图。
材料二甲、乙两地均位于低海拔地区,下表示意甲、乙两地的气候资料。
(1)比较甲、乙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并简要分析原因。
(2)分析甲国西北部冬季多降雪的原因。
(3)简述甲国工业的突出特征及工业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哈尔滨
上海
一月气温:0℃以下(寒冷) 0℃以上
雨季:
短
长
(4)两地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差异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受海洋影响 程度不同
上海
年较差大, 降水季节 变化大
东京
年较小, 降水丰沛
大陆性 过渡性 海洋性
降水量
少
多
降水年较差 大
小
气温年较差 大
小
2、西北内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
2、范围: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国四岛和数千个 小岛及周围海域。
二、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1、地形
(1)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多分布在沿海 地带。
地形剖面图
富 士 山 3/4(丘陵、山地)
1/4(平原)
剖面线
北纬36度
(2)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日本海
神C户
以汽车、电子、服装等 制造业为主, 进出口贸易发达。
2003年元月10日,朝鲜宣布退出《不扩 散核武器条约》,并声明,朝鲜没有制造 核武器的意图,现阶段的核活动仅限于生 产电力的和平核开发。读图回答:
(1)B国北隔 鸭绿江 、 图们江 同A国相邻。
(2)C、D两国的主要气候类型
是 温带季风气候
、
亚热带季风气候
东亚和日本
一、东亚的位置与范围 找出东亚地区濒临哪个大洋?背靠哪块大陆?
亚欧大陆
太平洋
经纬度:北纬20度到北纬50度,东经80
度到东经140;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读图查阅:
1.东亚地区有哪 些国家? 2.临海国,内陆 国,半岛国,岛 国分别是?
中国 北京
蒙古 乌兰巴托
朝鲜
平壤
韩国
首尔
洪涝灾害频发。
流域面积狭小 多山地
降水丰富
河流短促 水量较大
水能丰富
植被较好
含沙量小
4、自然资源 比较丰富的资源:
。
(3)图中半岛位于 之间。
黄 海和 日本 海
东亚岛国-日本
130°
145° 45°
Hale Waihona Puke 30°N-45°N,130°E—145°E
30°
海陆位置
日 本 海 朝 鲜 海3 峡
东 海4
太
东 京
平
洋
范围
九州 本州
北海道
四国
一、地理位置和范围
1、位置
(130°E-145°E) 经纬度位置
(30°N-45°N)
21.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表为图中甲、乙两城市的气候资 料。完成下列问题。
(2)简述“雪带”(降雪量明显多于周边地区)分布的特点, 并解释原因。 分布在湖的东、南岸。五大湖地区冬季多西风和西北风;冷空气经 过湖面时,增温增湿;经过湖面后,冷空气抬升,水汽凝结形成降 雪,出现雪带。
3、河流
季风气候,多暴雨
(2)气候具海洋性特征。
原因:四周环海,受海洋影响大;沿岸又有强大的日本暖流。
海洋性气候的表现:气温年较差小,冬暖夏凉。 年降水量偏多且季节分配较均匀。 最热月和最冷月分别出现在8月和2月。
(3)有特殊天气现象——梅雨和台风。
烟
威
台
海
烟台、威海地区冬季大暴雪的原因是:
冬季西北风经渤海上吹来,带来丰富的水汽,到烟威地 区登陆,地势提升,多降雪
日本 东京
(80°E-140°E)
位 置
一、
位置范围
范 围
经纬度位置 (20°N-50°N)绝北大温部带分在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临海国:中国(北京) 内陆国:蒙古(乌兰巴托) 半岛国:朝鲜(平壤)
韩国(首尔)
岛国:日本(东京)
在“东亚的地形”图上,找出朝鲜半岛(东亚最大半 岛),日本群岛(东亚最大群岛)、琉球群岛,台湾岛、 海南岛,日本海、黄海、东海、南海、朝鲜海峡。
(2)人种: 黄种人为主
(3)民族: 汉族、蒙古族、大和族、朝鲜族等
2、西部内陆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差异较大
沿海(经济发展较快) 内陆(经济发展缓慢)
范围 中国东部沿海、韩国、日本 位置 濒临海洋,距海近,海岸线长
中国西北和青藏地区 、蒙古
远离海洋,深居内陆
气候 水源 土地
交通
气候湿润,水源充足 土地平坦肥沃
交通便利,有优良港口
气候干旱,水源缺乏 高原山地为主 交通不便
农业 工业
农业发达,水稻、茶叶、蚕丝 发达
畜牧业
畜产品加工业、矿产资 源的开发
3、各国概况
朝鲜
畜牧业占重要地位。
韩国
现代工业发达的国家。
蒙古 日本 中国
工农业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
以种植水稻为主,森林、矿产资源丰富。 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
地形河流
二、自然地理特征 (一)地形、河流
西部内陆多高原、山地 1、地形多种多样:东部沿海多平原、丘陵
半岛岛屿多山地、丘陵
半岛河流短促
2、地势西高东低
河流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
3、海岸线曲折,沿海多半岛、岛屿和海湾
东亚地形对环境的影响
(1)气候: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利于夏季风来自海
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丰富降水;
A 东京
B 横滨
太平洋
日本 (3)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
2、气候
(1)季风气候显著。
冬
①南北气候有较大的差异:本 38°N
州北部和北海道属温带季风气 候;其他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
夏
候。
②夏季太平洋沿岸多雨,冬季日本海沿岸多降雪。
原因:冬季,西北季风经过日本海带来大量 水汽,遇到山脉的抬升,容易形成降水(降雪)
(1)成因: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到达的海洋水汽
地形的阻挡(地势西高东低) 少,气候干燥
(2)特点: 冬冷夏热,降水少,夏季稍多。
(3)分布: 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 和蒙古等地
三、人文地理环境
三、人文地理环境 1、人口
东亚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1)分布: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平原 (原因) 沿海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平原面积广阔,土地 肥沃,水源充足,工农业发达.
(2)河流: 地形呈阶梯状使河流在流经阶梯之间的河段,由于具
有较大的地形落差,蕴藏极为丰富的的水能资源。 半岛和岛屿多丘陵山地,河流短促,落差大,水能丰富
。 (3)植被与含沙量: 半岛和岛屿上多丘陵山地,加上气候湿润,有利林木生长,
森林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
(二)东亚的气候
1、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1)成因:面临世界最大的太平洋,背靠世界最大 的亚欧大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
(2)风向和性质:
夏季:东南风,高温多雨 冬季:西北风,寒冷干燥 或低温少雨
利:雨热同期 弊:旱涝灾害频发
(3)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差异
温带季风分布:日本本州北部和北海道、韩国北部、朝鲜及我国秦岭 淮河以北 亚热带带季风分布:日本南部(本州南部、九州、四国)韩国南部 及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