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庚精神(改)
陈嘉庚-嘉庚精神

陈嘉庚,是著名的爱国华侨领袖、企业家、教育家、 慈善家、社会活动家,福建同安县集美社人(现厦门 市集美区),厦门大学、集美中学、翔安一中、集美 学村、翔安同民医院等,均由陈嘉庚创办。成长于郑 成功抗清复明故垒的陈嘉庚一生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 为辛亥革命、民族教育、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 国的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生前曾被毛泽东称誉为 “华侨旗帜、民族光辉”。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前身 为集美学村各校)两校师生都尊称其为“校主”。晚年的陈嘉庚,请人在鳌 园刻录“台湾省全图”,念念不忘国家统一!
陈嘉庚不但对“诚”、而且对“毅”的真谛都有非凡的深悟。他对“毅” 的解释是:提倡肯负责任、作事不中掇、尝试不成仍继续前进、反对私 自放任、苟安偷懒、半途而废或容易满足等,意即做事要有善始善终、 再接再励、不怕失败的坚韧不拔的精神。’陈嘉庚的毅力是非凡的,表 现在持续办学、攻揭奸贼、坚信胜利、著书演讲、经营实业等各方面, 他毕生的艰辛历程正是这种毅力的真实写照。
——陈嘉庚归国后对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诲 畏惧失败,才是可耻。
——陈嘉庚教育文集
诚信事迹
君子必诚其意”,嘉庚先生无论经商还是做其他事,历来铁骨铮铮, 永不毁诺。1918年,先生和胞弟陈敬贤亲自将“诚毅”二字定为集美 学校的校训;如今,集美的不少商铺都在讲求诚信,集美的学堂也在 讲授诚信,陈嘉庚先生一生崇尚的诚信美德,正在集美薪火相传、发 扬光大。 1958年,当时集美各校要筹办农场,但校区土地有限,学校有人建议, 把几年前赠给农业厅的天马农场的大片土地收回一部分。张其华认为 有道理,便请示先生,结果受到先生的严厉批评。先生说,已经赠送 给别人的东西又要讨回,出尔反尔,是不诚实之举,并责怪张其华没 有当场批评学校的这种错误主张,还要照搬来提什么建议。 1956年10月,星马工商贸易考察团里的一些乡亲回到集美,嘉庚先生 请他们第二天早上到家里一起吃地瓜稀饭,并叮嘱叶祖彬多做一些饭。 结果叶祖彬忘了通知,让客人们饿了肚子。尽管事情不大,嘉庚先生 却认为,叶祖彬在这件事上对他失了信,同时也让他失信于客人,因 此,要求叶祖彬写出检讨,并给予停薪一个月的处罚。展现了他奖罚 分明的性格。
陈嘉庚精神论文

陈嘉庚精神论文(供参考)陈嘉庚,一个被毛主席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伟大侨胞,一个著名的爱国华侨领袖、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从他的事迹中,我学到了很多。
根据“爱国始于爱乡,强国必先强民。
”这句陈嘉庚语录碑廊的其中一句,再结合结合集美大学校训“诚毅”,我总结出他的四点精神,即:“公”,“忠”,“诚”,“毅”。
下面是我的感悟:一.公——永无止境的奉献1.倾资兴学1921年陈嘉庚认捐开办费100万元,常年费分12年付款共300万元,创办了厦门大学,有文、理、法、商、教育,五院17个系,这是一所华侨创办的唯一大学,也是全国唯一独资创办的大学,于1921年4月6日开学,陈嘉庚独力维持了16年。
从1926年开始,由于日货的倾销和同行业的剧烈竞争,使陈嘉庚所经营的各项企业,连年亏损,入不敷出。
规模最大的橡胶品制造厂,又因为他带头抵制日货而被奸商雇人放火焚毁。
使他在短短的三年间,资产损失460多万元。
而1929年到1931年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货价暴跌,陈氏企业更是江河日下,一蹶不振。
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陈嘉庚仍旧竭力负担厦大、集美两校的经费。
陈嘉庚面对艰难境遇,态度仍很坚定地说:“宁可变卖大厦,也要支持厦大”。
他把自己三座大厦卖了,作为维持厦大的经费。
陈嘉庚一生可以说是倾家兴学,他办教育的捐款,累计起来几乎相当于他的全部财产。
可是他自己的生活却非常俭朴。
平日身上的现款不超过五元,从来不进菜馆、咖啡店。
他身体力行的座右铭是:“应该用的钱,千万百万也不要吝惜,不应该用的钱,一分也不要浪费!”他这样热心兴学,既不图名,更不图利。
2.力援抗战1937年10月,他发起成立“马来亚新加坡华侨筹赈祖国伤兵难民大会委员会”,任主席。
他带头捐款购债献物,精心筹划组织,使南侨总会在短短三年多的时间内便为祖国筹得约合4亿余元国币的款项。
此外,他组织各地筹赈会为前方将士捐献寒衣、药品、卡车等物资,以及在新加坡和重庆投资设立制药厂、直接供应药品等。
一生奉行“诚毅”精神的陈嘉庚

在筹办厦门大学的时候,他亲自选择校址,参加校舍设计,多方物色聘请校长及主要教师等。集美师范和其他各校开办的时候,师资十分匮乏,陈嘉庚多方委托,甚至派胞弟亲自聘请师资及校长。因而,几年内集美学校不断发展,在社会上渐渐有了名气。1923年间,在陈嘉庚的支持下,叶渊校长派员呈文发出请愿书,请求南北军政当局划集美为中国永久和平学村。1923年10月孙中山大元帅大本营特批“承认集美学村公约”。陈嘉庚争取了不驻扎军队和免纳田赋及各种苛捐杂税的待遇,为学校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陈嘉庚奉行诚信经营的原则,在经商过程中,重承诺,守信用。他说:“与同业竞争,要用优美的精神与诚意之态度。”他重视产品质量,反对坑蒙欺诈。他说:“品质讲究优美,则畅销自然可期,良好之成功必矣。”他对待产品价格的原则是“门市零售应价不二,以昭信用。”他认为“货真价实,免费口舌;货假价贱,招人不悦。”因而他严格规定:“货品损坏,买后退还,如系原有,换之勿缓。”处处从消费者利益出发,取信于人,因而陈嘉庚的名字,陈嘉庚工厂的产品都成了人们信耐的品牌。
陈嘉庚办学过程中始终贯穿的依旧是“诚毅”,即他对中华民族忠诚不二,实心实意的“诚”和对爱国实业教育事业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毅”。陈嘉庚办教育,是从改革的高度,开创办教育的一代新风;坚持从国家的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办学。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教育思想。
三、“诚毅”精神在陈嘉庚社会活动中的影响
陈嘉庚经营实业的另一个目的是发展祖国实业,利国利民利社会。旧中国工业发展滞后,经济发展落后,饱受列强欺凌。陈嘉庚公司实业的发展大大推动了南洋实业的发展,乃至中国实业的发展,为当地人民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又培养了一批企业的管理精英,为中国实业的发展贡献了力量,他不遗余力大规模发展各种企业,“不特可以利益侨众,尤可以为祖国未来工业之引导。”他在国内外广设分行店,就是为了“挽回权利,推销出品,发展营业,流通经济,利益民生”。集中体现了陈嘉庚“诚以为国,大公无私”的精神。
嘉庚精神征文精华12篇

嘉庚精神征文精华12篇嘉庚精神征文1“国家之富强,全在于国民,国民之发展,全在于教育,教育是立国之本。
”“民智不开,民心不齐,启迪民智,有助于革命,有助于救国,其理甚明。
教育是千秋万代的事业,是提高国民文化水平的根本措施,不管什么时候都需要。
”“畏惧失败,才是可耻。
”这几句话都出自著名的华侨爱国领袖陈嘉庚先生之口,令人肃然起敬。
陈嘉庚先生是著名的爱国华侨领袖、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厦门大学、集美中学、翔安一中、集美学村、翔安同民医院等,都是由他创办的。
他的故乡在美丽的集美。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他带头捐款,还组织各类活动,大大地支援了中国国内的抗日力量。
陈嘉庚先生不仅是著名的'爱国者、实业家,还是一位教育家。
民国3年3月创办集美高初两等学校,此后又相继创办女子小学、师范中学等,并逐步发展。
他被毛主席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又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校主”。
相信我们对“诚毅”二字并不陌生,因为它既是集美学校的校训,也是嘉庚精神的体现。
诚毅就是“以诚待人,以毅处事”。
陈嘉庚先生曾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它——嘉庚路145号是陈嘉庚先生故居。
他的故居是两层小楼,里边陈列着他的生活用具。
一排陈列橱有他从南洋带回来的一把布伞,已经用了十几年。
家人说那伞不像样了,要给他更换,他说:“不像样不要紧,能用就行了。
”他还有一只破瓷杯做的烛台,家人建议他买一只新的,他不肯,就说:“该用的钱几千几万都得花,不该用钱的一分也不能浪费。
”家人只好不再说。
当我第一次看这篇故事时,心里不由得一颤:陈嘉庚先生即使拥有过亿的财富,生活也这么简朴,连生活中的一些小物品都舍不得换,这与他倾资助学的反差太大了!后来,我才意识到了勤俭节约的重要性。
我们平时都是那么的喜新厌旧,这些在我们的生活中,早已成为习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俭节约”都渐渐离我们远去。
就连国家的成败都是由勤俭决定的,更何况我们小学生呢?陈嘉庚先生以行动告诉了我们生活中要勤俭节约,这是每个人都应该做到的。
陈嘉庚精神征文800字

陈嘉庚精神征文800字陈嘉庚精神征文800字陈嘉庚先生是我国杰出的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他为我国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下面有整理的陈嘉庚精神征文800字,欢迎阅读!陈嘉庚先生认为振兴工商业的目的在报国,但报国的关键在提倡教育,因而“立志一生所获的财利,慨办教育”。
1893年,他20岁时在家乡创办“惕齐学塾”。
1913年又创办集美小学。
以后他与胞弟陈敬贤先生一起,边集资边办学,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先后在家乡创办了包括幼稚园、小学、中学、师范、水产、航海、商业、农林、集美轻工业等校在内的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资助了闽南20个县市110多所学校;并在侨居地新加坡倡办和赞助了崇福小学、南侨中学、南侨师范水产航海等许多学校。
他用于兴学的资金超过一亿美元,几乎等于他的全部家财。
陈嘉庚精神征文800字小时候,常听父母跟我讲,家乡里曾有个爱国华侨陈嘉庚。
陈嘉庚年轻时就闯南洋,一生献给了家乡的教育事业。
在一九一三年后,他分别在福建修筑了七十三所学校。
在校中实行免费入学,设奖学金等办法,使福建各地贫苦学子得到了读书的机会,为祖国培养出许多人才。
陈嘉庚家中家财万贯,他却十分节俭节约。
他家中的家具多是旧的,家具坏了就自己修一修,衣服裤子上全都上了补丁。
陈嘉庚还常把钱拿去资助那些寒窗学子,而自己每天的饭钱却只有五角。
他还常说:“金钱就是肥料,用来播撒才有用。
”他的故事伴随着我慢慢长大。
如今,在开展《华侨旗帜,民族光辉》陈嘉庚生平事迹展中,我再次读到陈嘉庚那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所感动。
想起来,我就十分感动。
有一次,妈妈给我买了一条白裙子,价格不菲。
那条裙子可好看了,领子那绣着两只蝴蝶,袖子和裙摆那还逢着蕾丝边,穿上就像个童话里的灰姑娘穿上了仙女给的裙子。
刚买来的时候我可爱不释手的看了好一会呢。
当天我就穿着它去上学,想跟同学炫耀一下,一路上,我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哼着小曲走进教室。
正好班里有一个同学在写钢笔字,那只钢笔突然写不出来了,那个同学把钢笔用力一甩,而我正好走过。
嘉庚精神的形成及其内涵

嘉庚精神的形成及其内涵(1)陈嘉庚先生一生艰苦创业,一生倾资兴学,一生忠贞爱国陈嘉庚先生17 岁离开故乡,赴南洋经商,以其优秀的品德、坚毅的个性和开拓进取的精神,经过艰苦创业,从一个渔村少年成长为东南亚华侨工商巨子。
他是星马橡胶王国的四大开拓者之一,是星马橡胶业最大的输出者,他经营过商业、工业、种植业、航运业、报业。
陈嘉庚先生在事业发展的同时,还培养了成千上万的企业家和技术人才,造就了侨居地经济的接班人,也为祖国的民族工业训练了一大批人才。
陈嘉庚先生经营企业所赚得的钱数以亿计,但他从来不是为了自己,也不是为了留给后人,他说,“财自我辛苦得来,亦当由我慷慨捐出”。
他认为经商赚钱只是手段,赚钱的目的是要将赚得的钱拿出来为社会办好事、办大事,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以便能建设一个能与“欧美列强并驾齐驱”的独立统一和民主富强的新中国,他指出,“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
陈嘉庚先生是华侨史上第一个“发了财而肯全部拿出来”的热心教育事业的楷模,他为教育事业而倾资、倾心、倾力,在海内外树起了兴办教育的一代新风。
从1894 年在故乡集美创办“惕斋学塾”算起,陈嘉庚先生一生中兴学历史长达67 年之久,创办和资助的学校多达118 所,一生献给文化教育事业的钱,按照当时黄金价格估算,超过一亿美元,在中国教育史上乃“千古一人”。
科学家杨振宁先生曾高度赞扬说:“陈嘉庚先生赤手空拳,在东南亚创造了一个庞大的企业,为了中华民族的教育事业,贡献了全部财产,举办从小学到大学一系列学校。
我想,在中国历史上,这样努力倾资办学,应该是从陈嘉庚先生开始的。
”陈嘉庚先生在家乡创办的集美学村,规模宏大,设施先进,体系完备,蜚声海内外。
他于1921 年创办的厦门大学,是国内由华侨创立的第一所大学。
为了兴学,他耗尽了一生所得之钱财。
在企业遭遇到困难之时,他甚至不惜变卖业产,向亲友告贷,竭尽所能,千辛万苦,维持办学。
“企业可以收盘,学校绝不能停办”。
陈嘉庚精神[资料]
![陈嘉庚精神[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c70fa20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85.png)
华侨旗帜民族光辉-谈陈嘉庚爱国精神陈嘉庚简介: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一位杰出的实业家。
他17岁离开故乡集美,远赴南洋经商,后创办实业,成为东南亚工商巨子,一代“橡胶大王”。
在长达几十年的奋斗生涯中,陈嘉庚把毕生的精力贡献给民族的独立解放和祖国统一富强。
他倾尽所有兴办教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倾资兴学第一人。
1937年抗战爆发后,陈嘉庚领导“南桥总会”,支援祖国抗战,成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一面旗帜。
新中国成立后,陈嘉庚回国定居,致力于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鼓励华侨支持家乡建设,积极推进华侨爱国大团结,努力促进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
“闽海之滨,有我集美乡,山明兮水秀,胜地冠南疆。
天然位置,惟序与黉,英才乐育,蔚为国光。
全国士聚一堂。
师中实小共提倡,春风吹和煦,桃李尽成行,树人需百年,美哉教泽长。
“诚毅”二字中心藏,大家勿忘,大家勿忘!”当集美校歌飘荡下集美学村的天空,所有的诚毅学子一起抬头仰望,那里有我们向往的光辉,我们在这道道光辉在吸收这无尽的财富,不断地升华自己,“爱国”这永不褪色的旗帜在我们心中飘扬。
我们一起热血沸腾,我们一起携手依偎,我们一起为祖国的明天,像伟人陈嘉庚一般燃烧我们炽热的青春!在长达近一个世纪的实践,陈嘉庚形成其独有的价值观,其身上闪耀的伟大精神是我们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
爱国主义是陈嘉庚一生格收的信念,也是他一生行为的准则,更是陈嘉庚精神的核心。
他对祖国充满了深情挚爱,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做出了终身奉献。
首先,陈嘉庚是海外华侨开拓实业的先驱,为东南亚的经济开发和祖国的民族工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例如,陈嘉庚虽然不是马来亚种植橡胶的第一人,但却是当地看到橡胶有无限发展前途的第一人。
他是橡胶王国四大开拓者之一,也是橡胶最大输出者,其直接代理商遍布世界五大洲,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垄断局面。
陈嘉庚兴办企业还含有为祖国培养人才的深意,他的企业造就了一大批经营和技术人员,为侨居地和祖国的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
陈嘉庚精神

院系:诚毅学院管理系班级:工程管理1092班姓名:吴晓伟学号:2010901055谈陈嘉庚精神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1937年抗战爆发,他领导“南侨总会”,支援祖国抗战,成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一面旗帜。
新中国成立后,他回国定居,致力于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鼓励华侨支持家乡建设,积极推进华侨爱国大团结。
在这长达几十年的奋斗生涯中,陈嘉庚把毕生精力贡献给民族的独立解放和祖国的统一富强。
陈嘉庚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一位杰出的实业家,他伟大的陈嘉庚精神是至今仍被我们所传颂与纪念。
一、嘉庚精神的丰富内涵嘉庚先生在其奋斗的一生中形成了一系列优秀品质和伟大精神。
爱国主义是贯穿其始终的一条红线。
陈嘉庚爱国主义的思想与行为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经历了一个逐步形成、发展和升华的过程。
第一阶段是在青少年居家求学到辛亥革命时期,陈嘉庚的爱国主义思想得到萌发和形成,实现了“由忠到孝”的思想转变,由一个青年商人成长为一个爱国主义者。
他加入同盟会,支持辛亥革命,成为一个真诚信奉“三民主义”的爱国者。
第二个时期是从民国政府建立到解放战争胜利前夕。
这一时期,陈嘉庚把爱国之情化为报国之行,开拓实业、倾资兴学、支援抗日、反对内战,始终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并为之不懈奋斗。
第三个时期则是陈嘉庚爱国主义思想的丰富和升华阶段。
在1950年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到1961年去世,陈嘉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为其爱国主义思想增添了新的时代内涵,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陈嘉庚精神的内涵是丰富而多元的,大体可以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重义轻利、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诚实守信、嫉恶好善的重德精神;刚健果毅、坚韧不拔的自强精神;艰苦朴素、勤勉节约的清廉精神以及与时偕行、革故鼎新的创新精神。
陈嘉庚精神就是由他的诸多优秀品质围绕爱国主义这个核心而构成的整体性范畴。
学习和弘扬嘉庚精神,对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爱国主义信念,恪守“诚以待人,毅以处事”的原则,塑造坚毅的个人品质具有宝贵的示范和教育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嘉庚精神
————论倾资兴学
【摘要】:一个国家的强大是以经济作为基础,而教育是基础的基础。
陈嘉庚再目睹了国家遭受列强欺凌、经济萧条、社会动荡后,确立了“教育救国”、“教育立国”的信念,认为爱国与兴办教育是一脉相通的,二者相辅相成,爱国是兴办教育的原动力,而兴办教育有利于国家的发展,从而实现爱国的目的。
陈嘉庚办学时间之长、办学困难之巨、创立学校之多、教育投入之大是我国史上乃至世界上无人能比的,即使在经济上最困难的时期,他也要“出卖大厦,维持厦大”。
经过他的不懈努力一座座学校在福建拔地而起,推动了福建的教育、经济发展,为国家输送了一批批人才。
【关键词】:陈嘉庚办学百折不挠有教无类教育救国
前言:陈嘉庚的一生是开拓实业、倾资办学、团结抗战、赤诚爱国的一生,他的伟大精神、优秀品质、高尚情操得到了中内外人士的高度评价,毛主席曾赞誉他是“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其中,倾资办学更是他不可磨灭的功绩,他不但在国内创办了规模宏大的集美学村和闻名的厦门大学,更是在海外创办了近百所的学校,使一代又一代的人受益无穷。
一、办学动机
陈嘉庚于1974年出生于福建省同安县集美社,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不断入侵中国,牟取暴利,侵犯中国的主权,危胁着中华民族的生存,而当时也正是清王朝统治最腐朽的时期,中华民族这段内忧外患、动荡不安年代的屈辱历史在陈嘉庚幼小的心灵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9 岁时,陈嘉庚开始入“南轩私塾”读书。
早年的私塾生活,使他对旧式教育的弊病有了深刻的印象,也为日后萌发教育救国的思想奠定了基础。
陈嘉庚兴学始于19世纪末,兴盛于20世纪20年代。
这是世界革命风起云涌的时代。
1894年冬陈嘉庚出资2000银元在集美创办了惕斋学塾,供本族贫寒子弟就读。
陈嘉庚早期兴办学校的目的,一方面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人才,一方面提高人们的文化道德修养:学生在学校一方面要广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一方面要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①陈嘉庚曾说过,“民智不开,民心不齐,启迪民智,有助于革命,有助于救国,其理甚明。
教育是千秋万代的事业,是提高国民文化水平的根本措施,不管什么时候都需要。
”
二、创办学校
1、早期尝试
1984年冬,陈嘉庚有感于南轩私塾停办后社里儿童求学无门,便出资2000银元,在集美创办了惕斋学塾,供本组贫寒子弟入学就读,惕斋学塾的办学模式已于旧私塾大不相
同,是陈嘉庚兴办新学的一种尝试。
②
2、创办集美学村
集美学村,集美各类学校及各种文化机构的总称,它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13年始倾资创办,享誉海内外。
学村总建筑面积已达十万多平方米,拥有在校师生一万余人,形成了由学前教育至高等专科教育的完整教育体系。
原集美学村包括:厦门水产学院、集美航海学院、集美师范专科学校、福建体育学院、集美财经专科学校、集美归国侨学生补习学校(华侨大学华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化学校、集美中学、集美小学、集美幼儿园等学校,还包括福南大会堂、图书馆、体育馆、音乐厅、龙舟池、航海俱乐部等设施。
③
1912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
身为同盟会一员陈嘉庚得知后倍受鼓舞,为了更好的支持祖国发展,同年9月,陈嘉庚从新加坡回归故里筹办集美小学,之后他还兴办了师范和中学、幼稚园,创办水产和航海教育,创办商科,创办女子师范和创办农林部、国学专门部和幼稚师范等一系列学校。
期间,陈嘉庚还制定了集美学校的“诚毅”校训和校歌。
1923年孙中山大元帅大本营批准“承认集美为中国永久和平学村”,同年3月,集美各部改为独立校,这时的集美学校已发展为规模壮观、社会影响广泛、蜚声海内外的集美学村了。
3、创办大学
陈嘉庚在创办了幼稚园、小学、中学等学校和各类职业学校后,他认为这些学校还不能解决振兴祖国的根本问题。
他认为,“法治之根本,非在中小学也……,端赖正当专门大学”。
④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使得陈嘉庚又看到了新的希望,为实现教育救国的愿望,陈嘉庚决心在此基础上倾资创办大学。
于是,同年6月,陈嘉庚回到集美,开始筹办厦门大学。
经过将近两年的不断奔波后,于1921年5月9日,演武场厦门大学校舍奠基开工。
厦门大学的创办,标志着福建省有史以来由华侨创办的第一所大学诞生了。
之后不断的发展,聚集了一大批学界翘楚,组成了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成为全国著名的大学之一。
4、在新加坡创办华侨学校
陈嘉庚对侨居地的华侨教育事业也十分关心。
他在新加坡也创办了许多的华侨学校。
1919年创办了规模宏大的“新加坡南洋南洋华侨中学”,是当时南洋地区华侨的最高学府。
在抗日战争结束后,他又创办水产航海学校,南侨示范和南侨女中等学校。
先后为新加坡以至南洋培育了不少人才。
三、筹集资金
有人估计,陈嘉庚心碎一生倾资办学的费用,如果根据
黄金在国际市场的价格来计算,大约相当于100000000美元,或者相当于150000000人民币。
试问。
这笔费用,在中国教育史上,在近代中国教育史上,有谁能与他相比?这是千古一人。
陈嘉庚热心办学,用自己兴办的实业来支持学校的运转,他虽然号称拥有千万资产,但由于他承担了沉重的校费,经济状况长期不佳。
从1913年创办集美小学的一年后,就有感于“银根无视宽舒,常侵欠银行多少款项”。
1918年创办师范、中学后,就开始在银行里挂债30余万元。
在创办厦门大学和集美水产、商科、女师的1919年至1922年,经营收入与支出相抵,不敷30余万元,这个时期的总支出410余万元,而厦集两校校费就220余万元,占一半以上,支付银行利息达60余万元。
⑤1926年起,陈嘉庚为了维持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经费不至于中断,做了许多努力。
在资金紧缺时,他甚至于贱价出卖了橡胶园,后来世界经济不景气,严重打击华侨企业,陈嘉庚面对艰难境遇,态度仍很坚定地说:“宁可变卖大厦,也要支持厦大”。
他把自己三座大厦卖了,作为维持厦大的经费。
期间,有人劝说他减少逐月汇给集美、厦大的经费,陈嘉庚却回答:“我吃稀粥,佐以花生,就可度日,何必为此担心。
”一些朋友劝他停办厦大、集美,紧缩开支,以维持企业。
陈嘉庚却执拗地认为:“两校一经停课关门,则恢
复难望。
自己误青年之罪小,影响社会之罪大。
”怎么说也不肯这样做。
不久,某外国垄断集团又向他提出以停止维持厦、集两校为条件,要帮助他度过难关,陈嘉庚更是断然拒绝说:“宁使企业收盘,绝不停办学校。
”可见,陈嘉庚“毅力维持”集厦的决心。
1932年,陈嘉庚辛苦创办的企业终于被收盘,虽然他的事业走到了末路,但陈嘉庚却从不后悔,因为他成功地创办了这么多学校,尤其是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
四、结语
陈嘉庚的教育事业和爱国思想是随着中国近代、现代史的发展和演变而不断地充实和发展的。
陈嘉庚作为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的思想和行动,都顺应着历史发展的方向和潮流。
他说过:“我们这些老人几十年来期望的,无非是一个繁荣富强的中国,如今,愿望终实现,真是晚年之幸。
”
总之,陈嘉庚的一生是维护国家和人民、民族利益、反对黑暗势力反动势力统治的一生,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紧跟时代前进的一生。
他那热爱祖国,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高尚情操,不畏强暴,敢于仗义执言、为民请命的精神,有力地说明了陈嘉庚的方向就是海外广大爱国华侨的方向。
陈嘉庚不愧是“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①《陈嘉庚精神读本》 39页
②《陈嘉庚精神读本》 38页
③百度百科集美学村解释
④《陈嘉庚精神读本》 52页
⑤《陈嘉庚精神读本》 6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