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Internet管理信息结构
第三章 Internet、WWW与电子商务

★对Internet的理解★
• 严格的说,用户并不是将自己的计算机直接链接 到Internet上,而是连接到其中的某个网络上, 再由该网络通过网络干线与其它网络相连。网络 干线之间通过路由器互连,使得各个网络上的计 算机都能相互进行数据和信息传输。 • 例如,用户的计算机通过拨号上网,连接到本地 的某个Internet服务提供商(ISP)的主机上。而 ISP的主机由通过高速干线与本国及世界各国各地 区的无数主机相连,这样,用户仅通过一阶ISP的 主机,便可遍访 Internet。由此也可以说, Internet是分布在全球的ISP通过高速通信干线连 接而成的网络。
★如何分配IP地址★
• TCP/IP协议需要针对不同的网络进行 不同的设置,且每个节点一般需要一个 “IP地址”、一个“子网掩码”、一个 “默认网关”。 • 通过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给 客户端自动分配一个IP地址,避免了出错, 也简化了TCP/IP协议的设置。
什么是ISP、ICP、ASP?
Internet的产生
• Internet的发展引起了商家的极大兴趣。1992年,美 国IBM、MCI、MERIT三家公司联合组建了一个高级网络服 务公司(ANS),建立了一个新的网络,叫做ANSnet,成 为Internet的另一个主干网。它与NSFnet不同,NSFnet是 由国家出资建立的,而ANSnet则是ANS 公司所有,从而使 Internet开始走向商业化。 • 1995年4月30日,NSFnet正式宣布停止运作。而此时 Internet的骨干网已经覆盖了全球91个国家,主机已超过 400万台。在最近几年,因特网更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 很快就达到了今天的规模。
域名的级别
• 域名可分为不同级别,包括顶级域名、二级域名 等。 • 顶级域名又分为两类: • 国家顶级域名(national top-level domainnames,简称nTLDs),目前200多个国家都 按照ISO3166国家代码分配了顶级域名。 • 国际顶级域名(international top-level domain names,简称iTDs)。
计算机专业知识体系

本章主要内容
素质培养与知识体系 学科基础知识
3.1 素质培养与知识体系
为了适应21世纪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对 人才的需要,各高等学校都及时的修订、 完善了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虽然各学校 根据自身的特点各有不同,但大体上都遵 循了一个基本原则。简要描述为:在现代 教育理念指导下,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 创新教育为核心,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 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加强基础,拓宽专 业,强化能力,注重创新。
核心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缺乏面向计算学科方法论的思维能力和面 向计 算学科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忽视计算领域的历史内容,使学生重复原 来的错误
缺乏其他专业能力的培养
缺乏对实验室操作、集体项目和交叉学科 的研究。
(3)相应的对策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提供具体经验。提供将课堂上讲授的原理运用 于实际软件和硬件的设计、实现和测试的具体经验, 以培养学生关于实际计算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理 解抽象概念。
54
16
IS1,IS2,IS3
IS4,IS5,IS6,IS7
14 数字逻辑
36
16
AR1,AR2,AR3
15 计算机组成基础 54
16
AR2,AR3,AR4,AR5
16 计算机体系结构 54
16
AR5,AR6,AR7
AR8,AR9
计算机工程方向的知识体系
18 个知识领域(area) 186 个知识单元(unit) 1488 个知识点(topic)
根据素质和能力培养的要求,计算机专 业知识体系主要应包括公共基础知识、学 科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几个系列。
公共基础知识系列主要开设树立科学的世 界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心理 素质、增强法制观念等方面的课程,大学 语文、大学英语、大学体育等课程也属于 该模块。
信息系统第三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台3
精选ppt
1500 4500
入库 单号
日期
物资 代码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单价 金额
2102 99.1.5 0307 电钻 500W 个 2 500 1000
2103 99.1.9 0302 电锯 24寸 台 3 1500 4500
2、第二范式(2NF)
所谓第二范式,指的是这种关系不仅满足第 一范式,而且所有非主属性完全依赖于其主码。
日期 入库号
货位
数量
库存
精选ppt
4、合同:属性有合同号、数量、金额、 备注。
数量
金额
备注
合同号
合同
精选ppt
5、结算:属性有结算编号、用途、金 额、经手人。
用途
金额
经手人
结算编号
结算
精选ppt
1、入库:一种物资可以分多次入库, 所以是1:N联系。
使用E-R图来表示可以表示为:
名称
规格
备注
物资代 码
精选ppt
构建局部E-R图
(a)供应科
供应商 m 供应 n
材料
供应商 m 供应 k 零部件
供应商 m 供应
n
零部件 m 组装 n
产品
产品 m
使用 n 材料
零部件
m
n
装配
精选ppt
m 零部件
n m
组装
n m
产品
装配 使用
n 材料
精选ppt
(c)总务科
B
889412
C
889418
D
889422
E
索引顺序文件
精选ppt
记录地址 学号 姓名 数学 物理
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第三章网络层安全协议

<安全参数索引SPI,IP目的地址,安全协议(AH 或ESP)标识符>
• 根据IPSec的应用模式,SA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传输模式 的SA和隧道模式的SA
21
传输模式的SA
• 传输模式的SA是一个位于两个主机之间的“连接”。传输模 式下的IP数据报格式:
• 经过IPSec处理的IP数据报称为IPSec数据报。
– 如果选择ESP作为安全协议,则受保护部分只有内部IP头、高层 协议头和数据;如果选择AH作为安全协议,则受保护部分扩展到 外部IP头中某些在传输过程中不变的字段。
23
SA的服务功能
• 一个SA所能提供的安全服务由以下决定:
– – – – 所选择的安全协议(AH/ESP) SA的应用模式(传输模式/隧道模式) SA的节点类型(主机/安全网关) 对安全协议提供可选服务的选择
18
密钥管理
IPSec支持两种密钥管理协议:手工密钥管理 和自动密钥管理(Internet Key Exchange,IKE)。 IKE是基于Internet的密钥交换协议,它提供了以下 功能:
协商服务:通信双方协商所使用的协议、密码算法和 密钥。 身份鉴别服务:对参与协商的双方身份进行认证,确 保双方身份的合法性。 密钥管理:对协商的结果进行管理。 安全交换:产生和交换所有密钥的密码源物质。
10
IPSec概述
•IPSec 提供三种不同的形式来保护通过公有或私有 IP 网络传送的私有数据。 •(1) 认证:通过认证可以确定所接受的数据与所发送 的数据是否一致,同时可以确定申请发送者在实际上 是真实的,还是伪装的发送者; •(2) 数据完整性验证:通过验证,保证数据在从发送 者到接收者的传送过程中没有被修改; •(3) 保密:使相应的接收者能获取发送的真正内容, 而无关的接收者无法获知数据的真正内容。
精品文档-电子商务基础与应用(第九版)杨坚争-第3章

第三章 网络技术基础 5
最初,NSFnet曾试图用ARPAnet作为NSFnet的通信干线, 但由于ARPAnet属于军用性质,所以要把它作为Internet的基 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1982年,在ARPA的资助下,加州 大学伯克利分校将TCP/IP协议嵌入UNIX BSD 4.1版,极大地 推动了TCP/IP的应用。1983年TCP/IP成为APRAnet的标准通信 协议,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Internet出现了。1988年底,NSF 把全国建立的五大超级计算机中心用通信干线连接起来,组成 全国科学技术网NSFnet,并以此作为因特网的基础,实现了 同其他网络的联结。
第三章 网络技术基础 8
4. 因特网的完全商业化 商业机构一踏入因特网这一陌生的世界,很快就发现 了它在通信、资料检索、客户服务等方面的巨大潜力。于 是,世界各地无数的企业及个人纷纷涌入因特网,带来了 因特网发展史上一次质的飞跃。到1994年年底,因特网已 通往全世界150个国家和地区,连接着3万多个子网,320多 万台计算机主机,直接的用户超过3500万,成为世界最大 的计算机网络。
第三章 网络技术基础 7
因为这3家公司分别经营着自己的CERFnet、PSInet及 Alternet网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绕开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 出资的因特网主干网络NSFnet而向客户提供因特网联网服务。 一石激起千层浪,其他因特网的商业子网也看到了因特网用于 商业用途的巨大潜力,纷纷做出类似的举措。1991年年底, 专门为NSFnet建立高速通信线路的Advanced Network and Service Inc.公司也宣布推出自己的名为CO+RE的商业化因特 网骨干通道。因特网商业化服务提供商的接连出现,使工商企 业终于可以堂堂正正地从正门进入因特网。
第三章_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要点

源进程传送消息到目 标进程的过程: 消息送到源系统的 最高层; 从最高层开始,自 上而下逐层封装; 经物理线路传输到 目标系统; 目标系统将收到的 信息自下而上逐层 处理并拆封; 由最高层将消息提 交给目标进程。
源进程 消息
逻辑通信
目标进程 消息
N+1 N N-1
Pn+1
Pn Pn-1
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本章学习要点:
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的概念
OSI参考模型
TCP/IP参考模型 OSI与TCP/IP两种模型的比较
3.1 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的概念
3.1.1 什么是网络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是指整个网络系统的 逻辑组成和功能分配,它定义和描述了一 组用于计算机及其通信设施之间互连的标 准和规范的集合。 也就是说:为了完成计算机间的通信合作, 把计算机互连的功能划分成有明确定义的 层次,规定了同层次实体通信的协议及相 邻层之间的接口服务。网络体系结构就是 这些同层次实体通信的协议及相邻层接口 的统称,即层和协议的集合。
3.1.2 什么是网络协议 从最根本的角度上讲,协议就是规则。 网络协议,就是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 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连网的 计算机以及网络设备之间要进行数据与 控制信息的成功传递就必须共同遵守网 络协议。
网络协议主要由以下三要素组成: 语法 语法是以二进制形式表示的命令和相应的结 构,确定协议元素的格式(规定数据与控制 信息的结构和格式)如何讲 语义 语义是由发出请求、完成的动作和返回的响 应组成的集合,确定协议元素的类型,即规 定通信双方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 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应答 。讲什么 交换规则 交换规则规定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即 确定通信状态的变化和过程, 。应答关系
中职计算机题库各章题目汇总:因特(Internet)应用03

中职微机题库汇总第三章因特网(Internet)应用二、多选题1.在Outlook Express窗口中,新邮件的“抄送”文本框输入的多个电子信箱的地址之间,应用()作分隔。
A.分号(;)B.逗号(,)C.冒号(:)D.空格答案:AB2.常用的网络拓扑结构有总线型结构、环型结构()。
A.星型结构B.树型结构C.网状结构D.混合型结构答案:ABCD3.计算机网络由下列()组成。
A.计算机B.通信子网C.数据传输介质D.资源子网答案:BD4.关于计算机网络的特征,下列正确的是()。
A.网络中任意一台计算机都能独立运行B.不同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应有双方必须遵守的协议C.网络中的软件和数据可以共享,但外部设备不能共享D.计算机及相关设备通过通讯媒体互连在一起,就是计算机网络答案:AB5.下列关于网络协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通讯双方必须共同遵守的约定与规则B.网络协议属于计算机网络软件系统C.网络协议主要由语义、语法、语序三要素构成D.TCP/IP互联网协议是上网必备的协议,在Internet上广泛应用答案:ABCD6.计算机网络的目标是实现()。
A.资源共享B.信息传输C.文献查询D.数据处理答案:AB三、判断题1.ISP是个人计算机接入Internet的互联网报务提供商。
答案:对2.使用ADSL上网就不能打电话。
答案:错3.目前的电子邮件只能传送文本。
答案:错4.一旦关闭计算机,别人就不能给你发电子邮件了。
答案:错5.电子邮件一次只能发送给一个人。
答案:错6.接入Internet使用的网络协议是TCP/IP。
答案:对。
管理信息系统第三章习题与答案

第三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一、选择题1.在局域网的解决方案中,以下哪个不是常用的网络拓扑结构()。
A、总线型B、环型C、星型D、交叉型2.在局域网的解决方案中,采用按需分配信道原则的是()。
A、以太网B、令牌环网C、“FDDI”D、ATM3.在数据库模型中,目前最常用的是()A、层次模型B、网状模型C、面向对象的模型D、关系模型4.以下各点中,()不是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构成中的组成部分。
A、数据定义 B 、数据处理C、数据传输D、数据管理5.在数据库系统中,数据存取的最小单位是( )A.字节B.数据项C.记录D.文件6.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
A.数据库管理系统B.数据库C.操作系统D.数据7.关系数据库系统中所使用的数据库结构是()。
A.树B.图C.表格D.二维表8. E-R图方法的三要素是()。
A.实体,属性,主键B.实体,域,候选键C.实体,属性,联系D.实体,主键,联系9.在实体联系图中,符号◇表示()。
A.选择调用B.实体间联系C.实体D.属性10.在概念模型中实体的特性被称为()。
A.属性B.码C.实体集D.实体值11.职工工资汇总表中包括职工号、部门号、姓名、工资级别等数据项,表格中的主键应该是()。
A.职工号B.部门号C.姓名D.职工工资级别12.在计算机信息处理中,数据组织的层次是()。
A、数据、记录、文档、数据库B、数据、记录、文件、数据库C、数据项、记录、字段、数据库D、数据项、记录、文件、数据库13.1MB的含义是A、1024KB、1000KC、1024D、100014.目前的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正逐渐由客户机/服务器(C/S)方式转向浏览器/服务器(B/S)方式,关于C/S和B/S方式,以下_____的说法是错误的。
A. B/S结构和C/S结构系统的运行都依赖于一定的网络基础B. C/S方式需要进行客户端的部署,因此在客户端存在运行和维护成本C. C/S方式只需要在服务器端进行部署,因此在客户端不存在运行和维护成本D. B/S系统的用户界面较为简便易用,对终端用户无需大量的培训成本15.根据计算机网络的分类,WAN是指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章内容
MIB:包含被管理资源以及元素信息的数据库
◦ 应用于在基于TCP/IP协议的网络
SMI:定义和构建MIB的通用性框架结构
◦ ◦ ◦ SMI定义了MIB中被管对象使用的数据类型的表示和命 名MIB中对象的方法 SMI定义了描述管理信息的规则 确定了可以用于MIB中的数据类型并说明对象在MIB内 部怎么样表示和命名。
3.2 MIB树结构
1.表示管理和控制关系
◦ 中间节点是某些组织机构的名字,说明这些机构负责它 下面的子树信息的管理和审批。 ◦ MIB树的根节点没有名字,默认为抽象语法表示( ASN.1),共有3个子树。 (1)ccitt(0),由原CCITT管理。 (2)iso(1),由ISO管理。 (3)joint-iso-ccitt(2),由ISO和原CCITT管理
3.1 SNMP网络管理框架
3.1.1 TCP/IP协议簇
◦ TCP/IP定义了4个协议层次,如图3-1所示。 ◦ TCP/IP协议簇允许同层协议实体(如IP和ICMP)之间 互相作用 ◦ 也允许上层过程直接调用不相邻的下层过程。 ◦ 甚至在有些高层协议(如FTP)中,用不同端口不同协 议数据单元控制信息和数据分别传输,而不是共享同一 协议数据单元。 ◦ 图3-2所示为TCP/IP协议簇主要协议之间的调用关系。
3.1.2 SNMP管理体系结构
Internet最初的网络管理框架由4个文件定义,如 图3-5所示,这就是SNMP第一版(SNMPv1)。
◦ RFC1155定义了管理信息结构(SMI),即规定了管理 对象的语法和语义。 ◦ SMI主要说明了怎样定义管理对象和怎样访问管理对象 ◦ RFC1212说明了定义MIB模块的方法,而RFC1213则 定义了MIB-2管理对象的核心集合。这些管理对象是任 何SNMP系统必须实现的。 ◦ RFC1157是SNMPv1的规范文件。
3.1.2 SNMP管理体系结构
陷入(Trap)制导(Directed)的轮询过程:
◦ 及时而有效地对被管理设备进行监控,又不过分增加网 络的通信负载。 ◦ 管理站启动时或每隔一定时间(如每2h)用Get操作轮 询一遍所有的代理,以便得到某些关键的信息(如接口 特性)或基本的性能统计参数(如在一段时间内通过接 口发送和接收的分组数等)。 ◦ 得到了这些基本数据,管理站就停止轮询,而由代理进 程负责在必要时向管理站报告异常事件,例如,代理进 程重新启动、链路实效、负载超过门限等。 ◦ 得到异常事件的报告后,管理站可以查询代理,得到更 具体的信息,对事件的原因作进一步的分析。
3.1.3 SNMP体系结构
3.2 MIB树结构
SNMP环境中的所有管理对象组织成分层的树结 构,如图3-9和图3-10所示。 层次树结构有3个作用:
◦ 即表示管理和控制关系 ◦ 提供结构化的信息组织技术 ◦ 提供了对象命名机制。
采用这种层次树结构的组织方式易于管理,易于 扩充。
3.2 MIB树结构
◦ 各个代理中的管理数据由树叶上的对象组成 ◦ 树的中间节点的作用是对管理对象进行分类。 ◦ 树结构为每个叶子节点指定唯一的路径标识符,这个标 识符是从树根开始把各个数字串联起来形成的。
另一部分是SNMP支持的服务原语
◦ 原语用于管理站和代理之间的通信,以便查询和改变管 理信息库中的内容。 ◦ Get检索数据,Set改变数据,而GetNext提供扫描MIB 树和连续检索数据的方法,Trap则提供从代理进程到管 理站的异步报告机制。
3.1.2 SNMP管理体系结构
3.1.3 SNMP体系结构
管理站可以向代理下达操 作命令、访问代理所在系 统的管理对象。 由于SNMP定义为应用层 协议,所以它依赖于UDP 数据报服务。 SNMP之所以是因为UDP 效率比较高 对SNMP实现的建议是对 每个管理信息要装配单独 的数据报并独立发送,而 且报文应短些,不超过 484个字节。
3.1.3 SNMP体系结构
每个代理管理若干管理对 象,并且与某些管理站建 立团体(community)关 系。 团体名作为团体的全局标 识符,是一种简单的身份 认证手段。 一般来说代理进程不接受 没有团体名验证的报文, 这样可以防止假冒的管理 命令,同时在团体内部也 可以实行专用的管理策略
3.1.3 SNMP体系结构
SNMP要求所有的代理设备和管理站都必须支持 TCP/IP。 对于不支持TCP/IP的设备(如某些网桥、调制解 调器、个人计算机和可编程控制器等),可以用 委托代理进行管理,如图3-8所示。 一个委托代理可以管理若干台不支持TCP/IP的设 备,并代表这些设备接收管理站的查询。委托代 理起到了协议转换的作用,委托代理和管理站之 间按SNMP通信,而与被管设备之间则按专用的 协议通信。
3.1.2 SNMP管理体系结构
在Internet中,网络管理信息存储在MIB中。
◦ 图3-4所示为SNMP的配置框架。
SNMP由两部分组成:
◦ 一部分是管理信息库结构的定义; ◦ 另一部分是访问管理信息库的协议规范。
3.1.2 SNMP管理体系结构
3.1.2 SNMP管理体系结构
第一部分是MIB树
3.1 SNMP网络管理框架
3.1.1 TCP/IP协议簇
3.1.1 TCP/IP协议簇
主机(Host):泛指各种工作站、服务器、PC甚 至大型计算机,... 网络连接设备:IP网关、路由器... 组成互联网的网络:以太网、令牌环网、其他任 何局域网,广域网,... TCP:保证端系统之间可靠地发送和接收数据,并 为各应用进程提供访问端口。 IP:根据全网唯一的地址,把数据从源主机搬运到 目标主机 传输数据的过程如图3-3所示。
3.2 MIB树结构
◦ 有些中间节点虽然不是组织机构名,但已委托给某个组 织机构代管,例如,org(3)由ISO代管,而internet (1)由IAB代管等。 ◦ 在org(3)子树下,节点是被美国国防部( Department of Defense)使用的,所有通过DOD的 协议,如TCP/IP通信的设备,能够从它们那里获得的信 息都位于该子树下,它的完整的对象标识符是1.3.6.1 。 ◦ 该对象标识符被称为internet,该标识符的文本形式是 {iso(1) org(3) dod(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