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血带止血法

合集下载

1扎两根止血带法

1扎两根止血带法

.1 扎两根止血带法马俊英[1]报道,在肘关节上及腕关节上(内关穴处)各扎一根止血带于肘窝部行静脉穿刺取血经6000多例儿童的临床实践,一针见血率达99%,认为扎两根止血带比扎一根止血带效果好,对一些不能主动握拳配合的儿童,可代替握拳,同时局部血管充盈度满意。

此法不仅适合儿童,也适合成人中因消瘦、血管不固定、不充盈、肌张力低下、衰竭及无力握拳患者。

\张清智等[2]用于脑血栓致偏瘫、结核性脑膜炎后遗症致肢体麻木等不能配合握拳患者的静脉抽血,一针成功率达98%,并在此基础上,扩大到手背(止血带一根扎在腕关节内关穴处,另一根扎在2~5指的第一节指节处)、足背(止血带一根扎在踝关节的内踝上6cm处,另一根扎在足部1~5跖骨小头处)的静脉输液,经1260例的临床应用,认为效果好。

侯艳等[3]对明显水肿及肥胖难以进行静脉穿刺的患者,用两根止血带,上下相距约15cm,捆扎肢体,1min后,松开下面一根止血带,这时该部位看到靛蓝色的静脉,利于穿刺。

1.2 易见回血法一次性输液器的应用,存在着头皮针进入血管后,不易回血或回血量较少的缺点,影响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姚学娜等[4]经过4年的实践,探索出两种易见回血的方法,一是调节器高调法,即调节器置于紧贴茂菲氏滴管下端,为1209例血管弹性较好的患者行静脉穿刺8984次;二是调节器高调输液瓶低位法,即调节器在高调的基础上,输液瓶挂于输液架调节旋钮上,为247例细小血管和血管弹性较差的患者行静脉穿刺2634次,成功率均高。

认为这两种方法,由于输液管内充满液体和液体瓶的位置降低,具有一定的虹吸作用;调节器置高位,输液管内承受回血的余地增加,所以头皮针一旦进入血管,血液就很容易回到针管内。

傅军[5]报道的手捏输液器下段法,如头皮针在血管内,可见明显回血,反之,无回血。

避免了头皮针进了血管无回血,回退针时有回血的现象。

吴军玲[6]、常宇峰等[7]采用了增大输液管道负压穿刺法,使回血迅速易见。

简述止血带止血法的注意事项

简述止血带止血法的注意事项

简述止血带止血法的注意事项
止血带止血法的目的是局部止血,它主要用于外伤或外科手术时,以阻止出血。

止血带是一种放置在受伤部位外的带子,可以有效地压迫血管和控制出血。

止血带的正确使用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有效地抑制出血,并减少伤害。

但是,如果不慎使用,可能会对伤口有害,而且也可能使止血带无效。

因此,使用止血带局部止血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一、确定止血带的位置。

止血带应尽可能接近伤口,以减少出血,可以灵活地将止血带固定下来,以防止止血带从四周的受伤部位滑动,造成新的伤口。

二、选择合适的止血带。

一般来说,止血带的厚度应根据出血量的大小而定,伤口如果出血多,应选择厚的止血带;如果出血少,应选择较薄的止血带。

三、紧紧地系上止血带。

止血带应紧紧地系上,以便有效地发挥止血作用,但不能太紧,以免造成局部血液循环不畅,出现潮红现象,或者造成出血无法止住。

四、定期检查止血带。

受伤部位应定期检查,以检查止血带的牢固度,确保有效的止血效果,以及检查是否存在伤口感染的症状。

五、及时更换止血带。

止血带因穿用时间过久或经常改动而变脏,应及时更换,以免因止血带沾染细菌而引起伤口感染。

总之,止血带是一种有效的止血方法,但它的正确使用非常重要,应重视上述止血带止血法的注意事项,以避免因止血带不当使用而造
成伤害。

(四)止血带止血法

(四)止血带止血法

(四)止血带止血法(四)止血带止血法是四肢较大动脉出血时救命的重要手段,用于其他止血方法不能奏效时。

如使用不当可出现肢体缺血、坏死,以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1.结扎止血带的操作方法:(1)充气止血带:如血压计袖带,其压迫面积大,对受压迫的组织损伤较小,并容易控制压力,放松也方便。

(2)橡皮止血带:可选用橡皮管,如听诊器胶管,它的弹性好,易使血管闭塞,但管径过细易造成局部组织损伤。

操作时,在准备结扎止血带的部位加好衬垫,以左手拇指和食、中指拿好止血带的一端,另一手拉紧止血带围绕肢体缠绕一周,压住止血带的一端,然后再缠绕第二周,并将止血带末端用左手食、中指夹紧,向下拉出固定即可。

还可将止血带的末端插入结中,拉紧止血带的另一端,使之更加牢固。

(3)绞紧止血法:如无橡皮止血带,可根据当时情况,就便取材,如三角巾、绷带、领带、布条等均可,折叠成条带状,即可当做止血带使用。

上止血带的部位加好衬垫后,用止血带缠绕,然后打一活结,再用一短棒、筷子、铅笔等的一端插人活结一侧的止血带下,并旋转绞紧至停止出血,再将短棒、筷子或铅笔的另一端插入活结套内,将活结拉紧即可。

2.注意事项:(1)止血带不宜直接结扎在皮肤上,应先用三角巾、毛巾等做成平整的衬垫缠绕在要结扎止血带的部位,然后再上止血带。

(2)结扎止血带的部位在伤口的近端(上方)。

上肢大动脉出血应结扎在上臂的上1,3处,避免结扎在中1,3处以下的部位,以免损伤桡神经;下肢大动脉出血应结扎在大腿中部。

而在实际抢救伤员的工作中,往往把止血带结扎在靠近伤口处的健康部位,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保存肢体。

(3)结扎止血带要松紧适度,以停止出血或远端动脉搏动消失为度。

结扎过紧,可损伤受压局部,结扎过松,达不到止血目的。

(4)为防止远端肢体缺血坏死,原则上应尽量缩短使用止血带的时间,一般止血带的使用时间不宜超过2,3小时,每隔40,50分钟松解一次,以暂时恢复远端肢体血液供应。

橡胶管止血带止血法1

橡胶管止血带止血法1

操作步骤
包扎伤口
抬高患肢,高于心脏15-20度
操作步骤
放置衬垫-保护皮肤
上止血带位置
在伤口近心端,尽量靠近伤口
上肢:上臂上1/3处
下肢:大腿中上部
上止血带位置
禁止扎在上臂中段
操作步骤
松紧度 远端动脉性出血停止,动脉搏动消失,肢端变白。
松紧
操作循 环情况,观察末梢动脉 的搏动情况及皮温、感 觉、感觉、运动、颜色 是否正常。
止血带止血法
急诊室 陈慧
01
了解止血带的种类 掌握止血带的适应症 掌握橡管胶止血带的使用
02
03
04
掌握止血带的使用注意事项
止血原理
应用不同类型的止血带,通过加压压迫血 管,阻断动脉和静脉的血流来达到止血目 的。
这种止血方法较牢固、可靠,但只能用于 四肢动脉大出血
卡带式止血带
布条式止血带
橡胶管止血带
气囊止血带
禁止使用
适应症
四肢大动脉创伤出血或加压包扎不能有效控制的大出血时
优点:阻断远端肢体的血液循环,止血效果可靠、彻底
缺点:加重肢体缺血,使用不当会造成组织损伤。
橡胶管止血带
操作方法
1、取长约0.6m、直接约1cm的橡胶管一根做止血带,左手拇指、食指、 中指夹持止血带的头端,右手持止血带的尾端绕肢体一周后压住头端,再 绕一周,然后左手食指和中指夹住此段止血带向下拉出,使之成为一活结, 便能起到止血作用。
放松
止血带止血使用时间不宜超过3h,间隔lh放松止血带1次,每 次放松不超过3min,并用指压法代替止血。
总结
THANK YOU!

止血带止血法的使用流程

止血带止血法的使用流程

止血带止血法的使用流程概述止血带止血法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急救措施,用于控制大出血。

在紧急情况下,掌握正确的使用流程非常重要,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伤者的出血风险。

使用流程使用止血带进行止血,需要遵循以下步骤:1.确定出血部位 - 在开始使用止血带之前,必须清楚伤者的出血部位。

常见的主要出血部位包括四肢、颈部和腹部等。

通过快速观察和询问伤者可以确定出血部位。

2.准备止血带 - 在进行止血之前,很重要的是准备好止血带。

一般来说,止血带需要是宽约5厘米的绷带或纱布。

确保止血带长度足够长以固定在伤者身上。

这个过程需要迅速而准确。

3.放置止血带 - 将止血带绕过伤者的肢体的远离心脏的部位,以达到切断血流的效果。

在四肢出血的情况下,止血带的放置应在伤口与心脏之间,通常是在肢体远端部位。

确保止血带紧密而均匀地绕在伤者的肢体上。

4.固定止血带 - 一旦止血带放置正确,应该对其进行固定以确保不会松动。

可以使用夹子、绷带或其他可靠的方式将止血带固定在伤者身上。

这一步非常重要,因为松动的止血带可能会导致血流恢复,无法达到止血的效果。

5.调整止血带 - 一旦止血带固定好,需要适当地调整来控制出血。

正确的止血带调整方法是通过逐渐加压来减少出血,但也要确保不会过度压迫,以免导致其他并发症。

6.寻求医疗帮助 - 切记,止血带只是一种临时的止血方法,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在成功使用止血带后,应尽快寻求专业医疗帮助,以便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和探查。

注意事项在正确使用止血带进行止血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使用专业训练或有相关经验的人员指导和协助。

•使用适当的止血带材料,确保宽度和长度足够。

•在放置止血带时,应避免在关节中绕线以免导致关节移位或其他损伤。

•在加压调整时,必须谨慎,避免过度压迫,以免对伤者造成不适或并发症。

•在放置和调整止血带时,要注意伤者的痛觉反应,适当停顿或调整压力。

•在使用过程中要时刻观察伤者的病情变化,随时调整操作方法。

止血带止血法课件

止血带止血法课件
止血带止血法
2013年9月
止血带止血法
止血带止血法
学习内容
❖ 了解止血带的种类 ❖ 掌握止血带的适应症 ❖ 掌握气囊止血带的使用 ❖ 掌握止血带的使用注意事项
止血带止血法
止血原理
应用不同类型的 止血带,通过加压 压迫血管,阻断动 脉和静脉的血流来 达到止血目的
止血带止血法
适应症
❖ 四肢大动脉创伤出血 ❖ 四肢的手术
使用步骤
❖ 抬高患肢,压迫止血 ❖ 放置衬垫 ❖ 止血带加压止血 ❖ 观察止血效果 ❖ 记录部位、时间、压力
止血带止血法
使用
卡带式止血带
止血带止血法
使用
布条式止血带
止血带止血法
使用
橡胶管止血带
止血带止血法
不良反应
❖ 止血带休克 ❖ 止血带疼痛 ❖ 神经麻痹 ❖ 骨筋膜室综合症 ❖ 皮肤淤血、水疱
❖ 止血带使用间歇时间: 30-6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2-3分钟
❖ 止血带使用注意事项: 衬垫、暴露部位、观察血运、记录、交班
止血带止血法
谢谢聆听
止血带止血法
气囊止血带的压力
部位 传统充气压力 根据收缩压 上肢 250-300mmHg >收缩压30-50mmHg 下肢 300-500mmHg >收缩压50-70mmHg ❖ 远端动脉搏动消失或出血停止为宜
止血带止血法
充气和间歇时间
❖ 一般不超过4小时 ❖ 每隔30~6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2~3分钟
止血带止血法
铁丝
尼龙绳
电线
止血带止血法
气囊止血带
止血带止血法
止血袖带的选择
大号:长103cm宽10cm 适用于成人下肢
中号:长68cm宽8cm 适用于成人上肢和儿 童下肢

止血带止血法

止血带止血法
选择止血带止血的原因
使用时颇危险,常因其它止 血法无效或危及生命时才使 用(如肢体大出血)。
止血带止血的要求
须注意绑扎时间与按时松 绑,如此可减少伤及神经 与血管,而造成组织坏死、 残废。
止血带操作步骤:1 止血带操作步骤:1、在肢体上绕两圈
2、先打一个结,在上面放一个止血棒
3转紧,使血流停止
5、固定止血棒
6、注明详细的使用时间
止血带注意事项
止血带上标示开始使用时间; 使用止血带部位必须露出; 不可贸然解开止血带,否则会使血液冲 向伤口,造成内脏迅速失血而休克; 使用时间不宜过久,于2个小时内尽速 送医
华夏得普(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 2004.12

止血带止血法名词解释

止血带止血法名词解释

止血带止血法名词解释止血带是一种救治出血的常用工具,也是一种止血方法。

它是一条宽且较长的带状物,通常由橡胶或绷带材料制成,用于将带子绑在出血部位上,通过阻断血液流动来停止出血。

止血带常用于外伤性出血紧急救治中,对于无法迅速止血的大出血病人,过去经常采用止血带固定患体的流末端血液供应。

由于止血带的应用也有一定风险,目前在实际救治中已经逐渐减少使用。

在实施止血带止血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确定止血位置:根据出血的部位,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绑带。

对于上肢出血,通常可以在伤口以上10-15厘米处绑带;对于下肢出血,一般在髂窝以上5-10厘米处绑带。

2.选择适当的绑带材料:常用的绑带材料包括橡胶(橡皮)和绷带。

橡胶带具有较好的弹性和可调节性,但对皮肤刺激较大;绷带则柔软舒适,但经常需要使用固定夹或结扎工具来固定绷带。

3.正确绑带止血:将绑带在所选位置固定住,使其不松动,并逐渐加压。

加压的程度应该足够,可以完全阻断靠近伤口的动脉和静脉血流,但仍然保持远离伤口的血流。

过度加压可能会引起组织坏死和其他严重并发症,因此应该谨慎操作。

4.固定绑带:在绑带处使用固定夹或其他固定物品,将绑带固定住,防止意外松动和脱落。

同时,出血部位的伤口应该及时进行其他处理,以防止感染和进一步出血。

在实施止血带止血法时,需要注意以下潜在的风险和并发症:1.组织坏死:过度加压可能会导致出血位置周围组织的缺血和坏死,严重时可能需要截肢或造成其他严重后果。

2.再出血:如果绑带松动或过早松开,可能会导致再次出血。

3.并发症:对于一些特定病人,如心脏病、高血压或其他循环系统异常患者,使用止血带可能会增加血液循环和循环系统的负担,导致心脏病发作等并发症。

4.感染:出血伤口是细菌感染的高危因素。

在使用止血带后,应及时对伤口进行适当清洁和消毒,防止感染发生。

综上所述,止血带是一种常用的止血工具和方法,常用于紧急救治外伤性大出血患者。

它通过固定带子在出血部位上,阻断血流,从而停止出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止血带使用注意事项: 衬垫、暴露部位、观察血运、记录、交班
谢谢聆听
止血带止血法
2019年9月
学习内容
❖ 了解止血带的种类 ❖ 掌握止血带的适应症 ❖ 掌握气囊止血带的使用 ❖ 掌握止血带的使用注意事项
止血原理
应用不同类型的止 血带,通过加压压 迫血管,阻断动脉 和静脉的血流来达 到止血目的
适应症
❖ 四肢大动脉创伤出血 ❖ 四肢的手术
禁忌症
❖ 开放性外伤且污染严重的创口,超过6h 以上
充气和间歇时间
❖ 一般不超过4小时 ❖ 每隔30~6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2~3分钟
使用步骤
❖ 抬高患肢,压迫止血 ❖ 放置衬垫 ❖ 止血带加压止血 ❖ 观察止血效果 ❖ 记录部位、时间、压力
使用
卡带式止血带
使用
布条式止血带
使用
橡胶管止血带
不良反应
❖ 止血带休克 ❖ 止血带疼痛 ❖ 神经麻痹 ❖ 骨筋膜室综合症 ❖ 皮肤淤血、水疱
注意事项
❖当用加压包扎不能止血时,才能使用止 血带止血
❖放置衬垫保护皮肤
❖暴露上止血带部位,密切观察肢端血运
循环 ❖ 松解止血带之前,先补充有效血容量 ❖ 记录时间,做好交接班
小结
❖ 止血带的适应症: 四肢大动脉出血、四肢的手术
❖ 上止血带的部位: 上臂上1/3处,大腿中上部
❖ 止血带使用间歇时间: 30-6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2-3分钟
小号:长44cm宽6cm 适用于儿童上肢
上止血带部位
上肢:上臂上1/3处 下肢:大腿中上部 * 不宜选则前臂及小腿
气囊止血带的压力
部位 传统充气压力 根据收缩压 上肢 250-300mmHg >收缩压30-50mmHg 下肢 300-500mmHg >收缩压50-70mmHg ❖ 远端动脉搏动消失或出血停止为宜
❖ 上止血带处的皮肤如果有损伤、水肿等 ❖ 血栓性脉管炎、静脉栓塞、严重动脉硬
化、血管性疼痛患者 ❖ 血液病患者
止血带种类止血带
3
橡胶管止血带
4
气囊止血带
止血带种类
止血带种类
铁丝
尼龙绳
电线
气囊止血带
止血袖带的选择
大号:长103cm宽10cm 适用于成人下肢
中号:长68cm宽8cm 适用于成人上肢和儿 童下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