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血止血带的使用方法【健康小知识】

合集下载

采血时怎样合理使用止血带

采血时怎样合理使用止血带

采血时怎样合理使用止血带止血带不应扎得太紧,使用时间应尽量缩短。

抽血时,见到回血应立即松开止血带,减少血行阻滞时间(也不应鼓励被抽血者长时间、用力攥拳)。

(1) 血脂项目、凝血项目、血常规项目抽血时止血带使用应限定在1分钟以内。

(2) 止血带束缚太紧、时间过长(如超过3分钟),会造成血行阻滞时间过长,因溶血、血小板激活、纤溶系统激活等原因将使以上检验项目的结果产生偏差,甚至诱导错误诊治。

(3) 需要重新采血时,在止血带束缚时间太长的情况下,应当在对侧手臂重新采血。

血液各类抗凝剂的选择抗凝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除去或抑制血液中的某些凝血因子的活性,以阻止血液凝固。

能够阻止血液凝固的物质,称为抗凝剂或抗凝物质。

常用抗凝剂和使用方法如下。

1.乙二胺四乙酸(EDTA)盐常用有钠盐或钾盐,能与血液中钙离子结合成螯合物,使Ca2+失去凝血作用,阻止血液凝固。

根据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建议,CBC抗凝剂用量为EDTA-K.2H2O1.5~2.2mg/ml血液。

不适于凝血检查、血小板功能试验。

2.草酸盐常用有草酸钠、草酸钾、草酸铵,溶解后解离的草酸根离子能与样本中钙离子形成草酸钙沉淀,使Ca2+失去凝血作用,阻止血液凝固。

2mg草酸盐可抗凝lml血液。

但不适于凝血检查。

而且,草酸盐浓度过高还会导致溶血、改变血液pH,干扰血浆钾、钠、氯和某些酶活性的测定。

双草酸盐抗凝剂:适用于血细胞比容、CBC、网织红细胞计数等检查,不适于血小板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

3.肝素是加强抗凝血酶Ⅲ(AT-Ⅲ)灭活丝氨酸蛋白酶作用,阻止凝血酶的形成,并阻止血小板聚集等作用,从而阻止血液凝固。

肝素是红细胞透渗脆性试验的理想抗凝剂。

但不适于CBC、细胞形态学检查。

每毫升血液肝素用量为(15±2.5)U,多为肝素钠盐或钾盐。

4.枸橼酸盐常用有枸橼酸钠,能与血液中钙离子结合形成螯合物,阻止血液凝固。

枸橼酸盐抗凝剂的抗凝力不如上述抗凝剂。

简述止血带止血法的注意事项

简述止血带止血法的注意事项

简述止血带止血法的注意事项
止血带止血法的目的是局部止血,它主要用于外伤或外科手术时,以阻止出血。

止血带是一种放置在受伤部位外的带子,可以有效地压迫血管和控制出血。

止血带的正确使用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有效地抑制出血,并减少伤害。

但是,如果不慎使用,可能会对伤口有害,而且也可能使止血带无效。

因此,使用止血带局部止血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一、确定止血带的位置。

止血带应尽可能接近伤口,以减少出血,可以灵活地将止血带固定下来,以防止止血带从四周的受伤部位滑动,造成新的伤口。

二、选择合适的止血带。

一般来说,止血带的厚度应根据出血量的大小而定,伤口如果出血多,应选择厚的止血带;如果出血少,应选择较薄的止血带。

三、紧紧地系上止血带。

止血带应紧紧地系上,以便有效地发挥止血作用,但不能太紧,以免造成局部血液循环不畅,出现潮红现象,或者造成出血无法止住。

四、定期检查止血带。

受伤部位应定期检查,以检查止血带的牢固度,确保有效的止血效果,以及检查是否存在伤口感染的症状。

五、及时更换止血带。

止血带因穿用时间过久或经常改动而变脏,应及时更换,以免因止血带沾染细菌而引起伤口感染。

总之,止血带是一种有效的止血方法,但它的正确使用非常重要,应重视上述止血带止血法的注意事项,以避免因止血带不当使用而造
成伤害。

止血带使用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止血带使用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止血带使用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止血带是一种常见的医疗器械,用于临时控制出血,保护伤口和减少出血量。

它通常由带子和固定装置组成,使用起来相对简单,但正确的使用方法和评分标准对于有效止血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止血带的使用操作流程,并提供相应的评分标准。

一、止血带的使用操作流程1.穿戴手套:在进行止血带操作之前,操作人员应正确佩戴无菌手套,以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

2.选择合适的止血带: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止血带。

止血带应具备足够的宽度和长度,能够固定住止血带,并且不会对患者的周围组织造成损害。

3.确认止血带位置:在使用止血带之前,操作人员应仔细检查伤口,确定出血的位置,选择合适的止血带位置。

4.正确固定止血带:将止血带固定在患者的身体上,一般可以选择肢体的近心端作为固定点。

在固定过程中,要确保止血带紧贴皮肤,不能过紧或过松。

5.控制出血:在确认止血带固定良好后,可以逐渐将止血带松开,直到出血完全停止。

同时要及时记录固定的时间和止血效果。

6.监测患者状况:在止血带固定期间,操作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状况,特别是肢体的血液供应情况和局部压痛感。

7.转移或解除止血带:在患者安全得到保障的情况下,必须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解除止血带,以免造成伤害或继续出血。

二、止血带使用评分标准在使用止血带过程中,为了准确评估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和止血效果,可以采用以下评分标准:1.止血带固定位置准确性:根据紧固止血带的位置是否准确、固定是否牢固评分。

正确固定在近心端且牢固的得分较高,位置错位或固定不牢的得分较低。

2.时间的控制:评估操作人员固定止血带所用的时间。

时间短且效果良好的得分较高,时间过长或效果不佳的得分较低。

3.止血效果:根据操作人员能否有效控制出血情况评分。

出血完全停止的得分较高,止血效果不佳的得分较低。

4.患者安全:评估在使用止血带过程中是否妥善保护患者的安全。

正确的固定和解除止血带、注意观察患者状况的得分较高,操作不当导致患者意外伤害的得分较低。

常见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常见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常见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在医学领域中,标本采集是诊断和治疗的重要环节之一。

正确的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项能够确保标本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常见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帮助读者了解正确的采集过程和注意事项。

一、血液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1. 静脉采血静脉采血是最常见的血液标本采集方法之一。

具体步骤如下:(1)消毒:用75%乙醇或碘酒消毒患者的手部或采血部位,确保无菌环境。

(2)带压止血带:用止血带带压至患者肘部,增加静脉曲张,便于采血。

(3)选择穿刺点:通常选择患者的前臂或手背静脉作为穿刺点。

(4)穿刺:用无菌针头刺破静脉,采取相应容器采集血液。

(5)松开止血带:在采血后立即松开止血带。

(6)压迫止血:使用无菌棉球轻轻按压穿刺点,帮助止血。

(7)处理标本:将采收的标本置于相应试管或容器中,确保标本的质量。

注意事项:- 采血过程中要注重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

- 静脉采血后要迅速松开止血带和按压穿刺点,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 不要过度采血,避免引起血液稀释或患者贫血。

- 标本采集前后要嘱患者保持休息,避免活动过度。

2. 皮下组织或静脉取血某些情况下,需要采集皮下组织或静脉内的血液标本。

操作如下:(1)消毒:用75%乙醇或碘酒消毒采血部位。

(2)选取穿刺点:选择皮下组织或静脉穿刺点,通常在手背或前臂。

(3)穿刺:用无菌注射针或需要针刺穿刺采集标本。

(4)采集标本:用无菌容器采集皮下组织或静脉内的血液。

注意事项:- 确保穿刺点和采血容器的无菌。

- 采集前要先用无菌注射器抽吸一定量的空气,以保持压力平衡。

二、尿液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尿液是常用的生化分析标本之一,正确采集能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以下是尿液标本采集的方法和注意事项:(1)清洁外生殖器:采样前,使用清水或无菌湿纸巾清洁外生殖器。

(2)开始排尿:将第一泡尿排空至座便器中,然后将中段尿采集到容器中。

(3)尿液采集:使用无菌容器采集足量的尿液样本(通常为15-30毫升)。

止血带止血法

止血带止血法
❖ 止血带使用注意事项: 衬垫、暴露部位、观察血运、记录、交班
谢谢聆听
止血带止血法
2019年9月
学习内容
❖ 了解止血带的种类 ❖ 掌握止血带的适应症 ❖ 掌握气囊止血带的使用 ❖ 掌握止血带的使用注意事项
止血原理
应用不同类型的止 血带,通过加压压 迫血管,阻断动脉 和静脉的血流来达 到止血目的
适应症
❖ 四肢大动脉创伤出血 ❖ 四肢的手术
禁忌症
❖ 开放性外伤且污染严重的创口,超过6h 以上
充气和间歇时间
❖ 一般不超过4小时 ❖ 每隔30~6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2~3分钟
使用步骤
❖ 抬高患肢,压迫止血 ❖ 放置衬垫 ❖ 止血带加压止血 ❖ 观察止血效果 ❖ 记录部位、时间、压力
使用
卡带式止血带
使用
布条式止血带
使用
橡胶管止血带
不良反应
❖ 止血带休克 ❖ 止血带疼痛 ❖ 神经麻痹 ❖ 骨筋膜室综合症 ❖ 皮肤淤血、水疱
注意事项
❖当用加压包扎不能止血时,才能使用止 血带止血
❖放置衬垫保护皮肤
❖暴露上止血带部位,密切观察肢端血运
循环 ❖ 松解止血带之前,先补充有效血容量 ❖ 记录时间,做好交接班
小结
❖ 止血带的适应症: 四肢大动脉出血、四肢的手术
❖ 上止血带的部位: 上臂上1/3处,大腿中上部
❖ 止血带使用间歇时间: 30-6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2-3分钟
小号:长44cm宽6cm 适用于儿童上肢
上止血带部位
上肢:上臂上1/3处 下肢:大腿中上部 * 不宜选则前臂及小腿
气囊止血带的压力
部位 传统充气压力 根据收缩压 上肢 250-300mmHg >收缩压30-50mmHg 下肢 300-500mmHg >收缩压50-70mmHg ❖ 远端动脉搏动消失或出血停止为宜

在医院中常见的止血带(又称压脉带),应该如何正确使用?

在医院中常见的止血带(又称压脉带),应该如何正确使用?

在医院中常见的止血带(又称压脉带),应该如何正确使用?
在医院中,我们总能看到许许多多的医疗器械,每个医疗器械都会其独特的作用。

像我们在采血的时候,就会经常用到止血带这一医疗器械。

在以往,国内的医院往往使用的是胶管型止血带(长这样)。

但这种橡胶型止血带存在一种明显的缺点,那就是交叉使用、反复使用、保管随意、不消毒或消毒不彻底或消毒间隔过长等普遍现象,造成了止血带污染严重等公众卫生问题。

而随着新型的TPE环保材料的一次性止血带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交叉感染的问题。

一次性止血带应该如何使用?
一、用于常规治疗及救治中输液、抽血、输血、止血时:
1、使用止血带时,不应该扎得太紧,使用时间应当尽量缩短。

在抽血的时候,见到回血应该立刻松开止血带。

2、在检查血脂、凝血项目、血常规项目时,止血带使用应该限定在1分钟以内。

3、若是止血带束缚太紧、时间过长,则会导致血行阻滞时间过长、因溶血、血小板激活等原因导致检测项目结果产生偏差。

4、需要重新采血时,在止血带束缚太长的情况下,应当在对侧手臂重新采血。

二、肢体出血应急使用时:
1、在使用止血带时,应当先将患肢抬高,促使静脉血液流回体内,从而减少血液丢失。

2、在使用止血带的位置应当尽量靠近出血部位的上端,避免压迫而造成神经损伤。

3、绑止血带时,应该以其松紧度刚压住动脉出血为宜。

以上是使用一次性止血带时的正确操作方法,大家要正确的使用才能防止事故的发生。

使用一次性止血带成本低,患者经济负担小,使用方便,最重要的是避免了在治疗过程中病菌的交叉感染。

使用止血带止血的处理流程 (2)

使用止血带止血的处理流程 (2)

使用止血带止血的处理流程简介止血带是常见的一种止血工具,可以帮助控制大出血,防止血液流失过多。

本文将介绍使用止血带进行止血的处理流程。

止血带的选择•选择合适的材质:止血带通常有橡胶、绳索等材质,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材质。

•带宽和长度选择:根据止血部位和身体部位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带宽和长度。

止血带的准备工作1.清洁操作区域:在进行止血之前,应确保操作区域干净,避免引入细菌和污染。

2.消毒操作区域:使用适当的消毒剂对操作区域进行消毒,以预防感染。

3.检查止血带的完整性:确保止血带没有任何损坏或磨损。

止血带的正确使用方法1.选择合适的位置:根据出血点的位置,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止血带的绑定。

通常在出血点远离心脏方向绑定。

2.绑定方式:将止血带固定在绑定位置上,保持适当的紧绷度,但不要过紧,以免导致组织坏死。

3.绑定后的检查:绑定好止血带后,应仔细检查止血部位周围的血管和神经是否受到压迫。

如果出现局部麻木、发紫等情况,应调整止血带的位置。

4.记录绑定时间:在绑定止血带后,应记录绑定的时间,以便在适当的时机解除止血带。

5.监测出血情况:在绑定止血带后,应持续监测出血情况,以确保止血带的效果。

止血带的解除方法1.解除止血带的时间:根据出血的程度和个体情况,决定解除止血带的时间。

一般情况下,应尽早解除止血带,以恢复正常血流。

2.缓慢解除:缓慢松开止血带,以避免突然的血流涌出导致再次大出血。

3.解除后的观察:在解除止血带后,应观察出血情况,如出血仍无法控制,应及时采取其他止血措施。

注意事项1.避免过紧:止血带的绑定不可过紧,以免引起组织坏死。

2.监测时间:在绑定止血带后,应定时监测止血带的时间,以确保没有持续绑定过长时间。

3.学习使用方法:正确使用止血带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知识,建议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学习使用。

结论使用止血带进行止血是一种有效的急救处理方法,但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合适的选择、正确的使用方法和适时的解除止血带。

压脉带的使用方法

压脉带的使用方法

压脉带的使用方法
在医疗中,护士在找静脉输液或采血的时候有一个橡皮管勒紧的,使血量充盈然后静脉显现的,那根管子叫止血带,又叫压脉带。

医用压脉带在实施清洗消毒的时候,可保证消毒效果,有效的防止院内感染,还可以减轻临床护工们的工作量,在输液的时候还能避免血流止不住,还可以止血,可以减少很多的麻烦。

一、前臂静脉操作方法
1、一根绑在肘关节处,另一根绑在腕关节下,在前臂的背侧可以看到靛蓝色的静脉,见下图箭头所示。

用右手食指横向来回触摸皮下若隐若现的静脉,能感觉到静脉的弹性。

2、选择走向相对来说比较直的一段静脉进行穿刺,穿刺时要考虑到进针后导管固定的方向和对患者活动的影响。

见回血后松开止血带, 用透明敷贴固定留置针。

二、手背静脉操作方法
该方法也可用于手背静脉穿刺。

操作时压脉带一根扎在腕关节上方, 另一根扎在2至5指的第一节指节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血止血带的使用方法
文章导读
\n 很多第一次到医院采血的时候很多人都不知道到底是怎么采集法,在采血的时候很多人看到自己的出血量比较大,所以说医生会马上给自己用止血带,但是不会的人
将止血带了拿来了也不知道怎么用,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及时处理话也是会导致身体的各种
不适,甚至有的人会晕血,那么采血止血带的使用方法有哪些?
止血带止血法主要是用橡皮管或胶管止血带将血管压瘪而达到止血的目的。

这种止血
方法较牢固、可靠但只能用于四肢动脉大出血。

止血带不应扎得太紧,使用时间应尽量缩短。

抽血时,见到回血应立即松开止血带,减少血行阻滞时间(也不应鼓励被抽血者长时间、用力攥拳)。

1、需要重新采血时,在止血带束缚时间太长的情况下,应当在对侧手臂重新采血。

2、血脂项目、凝血项目、血常规项目抽血时止血带使用应限定在1分钟以内。

3、止血带束缚太紧、时间过长(如超过3分钟),会造成血行阻滞时间过长,因溶血、
血小板激活、纤溶系统激活等原因将使以上检验项目的结果产生偏差,甚至诱导错误诊治。

采血的时候止血带可以选择这样的方式来用,如果用不来的话,那么有了我们上面的
介绍说,相信很多人再次看到这个止血带的时候就不会对它的用法有陌生的现象,采血的
时候使用止血带也似要看情况的,如果出血量不大,那么一般不用止血带,直接用棉花按
住就行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