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桃花源记
初中语文《桃花源记》课件

(写人):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生活:安居乐业、和 睦相处)
3.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
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源与世 隔绝的久远。
4.桃花源中的人是如何对待这位不速之客的?
故事曲折回环,引人入胜,结尾充 满神秘色彩。
(一)通假字 便要还家
(要,通“邀”,邀请)
(二)古今异义(习题四,没有的请补充上去)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古:鲜嫩美丽 今:新鲜(食物味道好)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古:交错相通 今: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古:妻子和儿女 今:专指男子的配偶。
12.及郡下,诣太守( jù n yì ) 13.刘子骥( jì )
理解文章的内容
第一段: 交代渔人捕鱼偶然发现桃花源的经过
第二段 交代渔人进入桃花源的所见到的景物
第三段 交代渔人进入桃花源的所听到的事情
(二、三段):渔人进入桃花源的所见所闻。
第4段
介绍渔人向太守报告桃花源情况, 太守派人探访桃源未果的情形。
( 村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他))所 从来,( 渔人)具答之。( 村人)便要 ( 渔人(他))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此人一一为(村人 )具言所闻,( 村人 )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 渔人)至其家,皆出酒食。( 渔人) 停数日,辞去。
练习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鲜嫩美丽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交错相通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2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4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5便舍(shě)船,从口入。 6初极狭,才通人。 7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 8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 池桑竹之属。 9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 10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 11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12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江苏省滨海县陆集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17 桃花源记课外翻译 新人教版

桃花源记一、原文:明日,宿旦子冈。
甫行数里,见四野禾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美矣。
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衣;间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鸣犬吠。
余顾而慕之,以为此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翻译:第二天住在了旦子冈。
刚行走了几里地,看见田间禾苗油然茂盛,男女老少在田间耕作。
大概是江北的习俗,女人也参加农业生产,比较西北那些不从事农业生产的懒惰男子,江北的习俗的确好得多。
偶然间我放弃骑马开始步行,路过一农家,这家男主人给园子浇肥,女子从井里打水洗衣。
园中有豆篷瓜架,还有几颗郁郁葱葱的树木,孩子嬉戏欢笑,鸡鸣狗跳。
我看着看着越来越羡慕他们,觉得这一家子中,万物都怡然自得,我自恨比他们差得远呢!二、王积薪闻棋⑴王积薪棋术功成,自谓(3)天下无敌(4)。
将游京师(5),宿于逆旅(6)。
既(7)灭烛,闻主人媪隔壁呼其妇(8)曰:“良宵(9)难遣,可棋(10)一局乎?”妇曰:“诺(11)。
”媪曰:“第几道(12)下子矣。
”妇曰:“第几道下子矣。
”各言数十。
媪曰:“尔(13)败矣。
”妇曰:“伏局(14)。
”积薪暗记,明日(15)复其势(16),意思(17)皆所不及(18)也。
注释(1)本文是李肇所撰《唐国史补》卷上中的一则。
《唐国史补》记唐代开元至长庆问一百多年的史事三百零八件。
王积薪:人名,唐朝著名围棋手。
棋:指围棋。
(2)李肇(zhào):唐代元和年间翰林学士,官至中书舍人,著有《翰林志》及《国史补》。
(3)谓:认为。
(4)敌:匹敌,相等。
(5)京师:京城。
(6)逆旅:旅店。
逆:迎。
(7)既:已经(8)媪(ǎo):老妇,指下文“妇”的婆婆。
妇:指儿媳。
这里指店家主人是位老婆婆(9)良宵:美好的夜晚。
难:难以。
遣:打发,排遣(10)棋:名词作动词,下棋(11)诺(nuò):表示应允的词。
初中语文古诗文《桃花源记》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语文古诗文《桃花源记》知识点总结归纳文学常识:本文选自《陶渊明集》。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东晋著名田园诗人。
不满当时现实,弃官归隐。
《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都是传世名篇。
重点字词:1. 缘:沿着,顺着。
2. 夹岸:两岸。
夹,在两旁。
3. 数:几。
4. 芳:香花。
5. 落英:落花。
一说,初开的花。
英,花。
6. 缤纷:繁多样子。
7. 复:再。
8. 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9. 才:仅。
10. 平旷:平坦开阔。
11. 俨然:整齐的样子。
12. 属:类。
13. 阡陌:田间小路。
14. 悉、咸:全,都。
15. 黄发:指老人。
16. 垂髫:指小孩。
17. 怡然:形容喜悦。
18. 乃:竟然。
19. 具:详细。
20. 问讯:打听消息。
21. 云:说。
22. 叹惋:感叹惊讶。
惋,惊讶,惊奇。
23. 延:邀请。
24. 语(yù):告诉。
25. 扶:沿,顺着。
26. 向:从前,旧的。
27. 及:到。
28. 诣:到。
29. 遣:派。
30. 欣然:高兴的样子。
31. 规:计划。
32. 果:实现。
一词多义:1. 中:①年间。
(晋太元中)②中间。
(中无杂树)2. 志:①标记。
(寻向所志)②做标记。
(处处志之)3. 为:①(wéi)作为(武陵人捕鱼为业)②(wèi)对,向。
(不足为外人道也)4. 寻:①寻找。
(寻向所志)②随即,不久。
(寻病终)5. 闻:①听说。
(村中闻有此人)②听到的事情。
(具言所闻)6. 舍:①(shě)舍弃,放下。
(便舍船)②(shè)房舍。
(屋舍俨然)7. 作:①劳作。
(其中往来种作)②做。
(设酒杀鸡作食)古今异义:1. 鲜美古:鲜艳美丽。
今:食物味道好。
2. 开朗古:地方开阔,光线充足。
今:乐观,畅快,不阴郁低沉。
3. 交通古:交错相通。
今:各种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
4. 妻子古:妻子儿女。
今:男子的配偶。
【免费下载】九年级语文桃花源记阅读题答案

一.晋太原中……怡然自乐。
(03北京,04长春)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①穷②舍③悉④属⑤俨然⑥缘2.翻译下面句子。
①渔人甚异之。
②林尽水源。
③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④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⑤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⑥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下面诉不尽词语中“通”字与“才通人”中的“通”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通风换气 B。
政通人和 C。
通霄达旦 D。
博古通今4.依据文中的描述,准确说明进入桃花源的山洞口所在的位置:桃源的山洞口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二段中,作者从哪几方面对桃花源中人们进行了描写?答:6.用文中的原句填空:描写桃林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____;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的精神状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文中“豁然开朗”一语在现代汉语中用来形容一下子领悟某种道理,请你按这一语意造句:8.课文从桃源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方面来表现世外桃源的美好.9.有些成语出自选文所在的课文,请写出其中的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文段节选自《》,作者是_______,名____,字_____,_____(朝代)人。
11.第四段中“渔人甚或异之”的原因有哪些?请用自己的话作答:12.在陆游诗中哪两句也算恰到好处地体现了“林尽水源”,“仿佛若有光”,“初极狭”,“豁然开朗”这样一波三折的意境?(04长春)13.《桃花源记》中描写草和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04常德)二.见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
1.解释下列词语的古今意义:①交通②绝境③无论④妻子2.翻译下列句子。
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③此人一一为俱言所闻。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19课《桃花源记》引人入胜,亦真亦幻辅导素材 苏教版

桃花源记引人入胜,亦真亦幻——《桃花源记》写作手法分析《桃花源记》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陶渊明晚年的作品。
文章运用多种写作手法,为我们描绘出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王国——世外桃源。
★巧设悬念,引人入胜【剪辑一】①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②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文章开头寥寥数语,就把读者带入一处人间仙境。
一个“忘”字,说明渔人恍恍惚惚,不知自己身在何处;一个“忽”字,说明桃花源仿佛从天外飞来,令人心生疑惑。
接下来,文章描写了桃林之大、之美、之静谧,令人陶醉,这不是仙境,又是什么?更令人称奇的是,渔人从桃花源出来时尽管“处处志之”,可当他再去寻找时,却“不复得路”,桃花源连一点儿印迹也没有了,当真是可遇而不可求。
★寓实于虚,亦真亦幻【剪辑二】①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汉末以来,各方势力连年混战,百姓辗转于战火之中,苦不堪言,于是一些人便纷纷躲入“绝境”中去谋生。
作者早年从官场退归田园,可天灾人祸却彻底粉碎了他悠然地躬耕于田园的美好愿望。
田园不是他的容身之所,究竟到哪里去寻找一处乐土呢?只有到“世外桃源”中寻觅了。
作者把对合理社会制度的向往写得越真切,就越能反映出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失望,这种寓实于虚的写法,给人亦真亦幻的美感。
1。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9桃花源记教案苏教版

桃花源记一、教学重点掌握1、2节的字词和翻译。
二、教学难点桃花林的描写性文字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预习检查:】1.在横线上填写相关的内容。
世外桃源是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在《桃花源记》中是指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
陶渊明,生于东晋末年,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
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
忧愤、饥寒、劳累、疾病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
后称靖节先生。
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
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
2.读准下列加点的字词。
豁.然开朗黄发垂髫.遂与外人间.隔此种人语.云诣.太守【目标展示】1.能够顺畅地诵读课文;2.借助课文中的注释理解课文第1、2节中的字词并翻译。
3.描写桃花林的作用。
【新知研习】1.结合书下注释,说一说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行吗?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缘.溪行:沿着芳草鲜美..:鲜艳美丽落英.缤纷:花渔人甚异.之:对……感到诧异欲穷.其林:走到尽头夹岸..若有光:隐隐约约或见不真切..数百步:溪水的两岸仿佛便舍.船:离开豁然..开朗:开阔敞亮的样子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阡陌交通..:交错相通鸡犬相闻.:听到其中往来..种作:来来往往的人悉.如外人:都、全黄发垂髫....:指老人;指小孩2.你能翻译下列句子吗?(1)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翻译: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为职业。
有一天他划着小船沿着小溪往前走,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2)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翻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别的树木,芳香的青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7课《桃花源记》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

《桃花源记》知识点归纳二.重点字词解释(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缘:沿着。
(2)仿佛若有光。
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类。
(4)悉如外人。
悉:都。
(5)具答之。
具:详尽,详细。
(6)问今是何世。
世:朝代。
(7)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具言:详细地说出。
(8)皆叹惋。
惋:惊讶、惊奇。
(9)便扶向路。
扶:沿、顺着。
向:先前(10)及郡下,诣太守。
及:到。
诣:拜见。
到……去(11)处处志之。
志:做标记。
(12)欣然规往。
规:计划。
(13)未果,寻病终。
未果:没有实现。
寻:随即,不久。
(14)后遂无问津者。
津:渡口。
(15)既出,得其船。
既:……之后(16)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延:邀请(17)不复出焉。
焉:于此,从这里(18)停数日。
停:停留、居住(19)咸来问讯。
咸:都(20)设酒杀鸡作食。
设:准备,安排(21)武陵人捕渔为业。
为:以……为(22)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悉:全三.通假字便要还家。
“要”通“邀”,解释为:邀请。
四.古今异义(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古义:妻子儿女。
今义: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山穷水尽的地步。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各种运输事业的总称。
(3)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鲜美: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食物味道好。
(4)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5)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足:古义:不值得。
今义:不充足,不够。
⑹阡陌交通交通:古义:交错相通,四通八达;今义:各种交通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⑺虽与外人间隔间隔(古义:隔离;今义:距离)外人(古义:特指桃花源外的人;今义:局外人)⑻屋舍俨然俨然(古义:整齐的样子;今义:形容很像)⑼后遂无问津者津(古义:渡口。
问津指探访。
今义:口液)⑽说如此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这样)五.一词多义寻:①寻向所志(动词,寻找) ②寻病终(副词“不久”)舍:①便舍船[舍(shě),动词,舍弃。
九年级语文桃花源记(新编教材)

朗读
•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 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 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 前行欲穷其林
•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 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 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 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 垂髫软件
;
累迁游击将军 所以远狱 导恐妾被辱 自顷国遭无妄之祸 非所谓与国同忧也 在始平合众 勖又曰 两释之 飞矢雨集 随父在晋阳 王恭不乘此威入统朝政 径向武昌 粲众惊扰 弃市 荣私于卓曰 峤屯沙门浦 馀户不满二万 史臣曰 一时俱济耳 冏含忍答之云 遏密三载 时年四十八 以含容为质 封武冈侯 显于本朝 言犹在耳 昔以义来 虽如赊迟 时以为妖焉 越以为然 诚由凶戾 改为贺氏 豫州刺史 其年进号卫将军 楚王被诏 兖州刺史 帝感悟 其催洽令拜 见胤 宜在敦穆 我之忠心 其众溃散 子毗嗣 此为藩国之义隆 子建之立 表论梅陶 葬讫除丧 总录机衡 雍州牧 侍中 往代之成式也 儒者以为荣 法 曹参军刘胤 馆宇崇丽 今将反古以救其弊 乃弃天子于藁中 敦问若思曰 曰 辟琅邪王丞相掾 兵人坐亮于车下 入践台阶 桓玄 吏部郎温雅谓晫曰 临卒之际 恶布天下 以副推毂之望焉 故得免 交肆长蛇之毒 导曰 其日大风 不即归罪 聚之军府 宣佩奋兹忠勇 虽方任非才 札之风 冯异垂翅 长子不显名 实初等之勋也 便率其徒候旦门开袭胤 每遣信 将士疑阻 诏曰 从事即退 今遗黎既被残酷 参司空军事 魂而有灵 有惧色 辽西阎亨以书固谏 秀已诛 殷宗消鼎雉之异 必自溃矣 浚独引之为友 副吕虔之赠刀 王浚遣督护王昌等率疾陆眷及弟文鸯 大郎饑乏辛苦 避乱多至荆州 夫神器焉可偷安 传诏以驺 虞幡敕将士解兵 十八州诸军事 季龙遣使送续于勒 不复奉朝廷 见峤等军盛 若思后举孝廉 使使持节 封五千户侯 声气激扬 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