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乃伊3影评
《木乃伊》观后感

《木乃伊》观后感近期,我有幸观看了一部备受期待的电影《木乃伊》。
这部电影由导演艾历克斯·库兹曼执导,汤姆·克鲁斯、索菲亚·波多拉、安娜贝拉·沃丽丝等众多实力派演员联袂出演。
作为一名专业影评人员,我深感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普通的冒险片,它更是一次对人类内心深处的探索与思考。
首先,电影《木乃伊》以其独特的视觉效果和精良的制作赢得了观众的赞誉。
从开篇的埃及沙漠到伦敦的现代都市,再到神秘的地下墓室,每一个场景都充满了神秘感和紧张氛围。
尤其是木乃伊复活后的恐怖形象,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惊险动作场面,给观众带来了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同时,电影中的特效也相当精细,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恐怖与惊险的真实存在。
然而,电影《木乃伊》并不仅仅是一部追求视觉效果和动作场面的商业片。
它更深入地探讨了人类内心的恐惧与欲望。
影片中的主人公尼克·莫顿(由汤姆·克鲁斯饰演)是一个贪婪的探险家,他为了追求财富而无所不用其极。
然而,当他无意中唤醒了木乃伊后,他的贪婪与欲望开始膨胀,他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实现自己的野心。
这种对人性的揭示令人深思,我们是否也会因为贪婪而失去自我,最终走向毁灭?除此之外,电影《木乃伊》还融入了一些哲学与宗教的元素。
木乃伊作为一个死而复生的存在,引发了人们对生命与死亡的思考。
影片中,木乃伊赋予了人类无比的力量,但同时也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与折磨。
这种对生命的诠释,让人们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另外,电影中还出现了一些宗教符号和仪式,如埃及的神庙和祭祀,这无疑给电影增添了一丝神秘的色彩。
宗教作为人类信仰的一种表达,它与人类的命运和灵魂息息相关,这也是电影《木乃伊》所要探讨的一个重要主题。
总的来说,电影《木乃伊》不仅仅是一部商业片,它更是一次对人类内心深处的探索与思考。
通过视觉效果的精良制作和动作场面的紧张刺激,电影成功地吸引了观众的眼球。
与此同时,电影还通过主人公的贪婪与欲望,以及木乃伊的死而复生,引发了人们对人性、生命和宗教的思考。
浅析好莱坞电影《木乃伊3龙王之墓》中的华人形象

浅析好莱坞电影《木乃伊3:龙王之墓》中的华人形象作者:肖楠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2年第03期(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江西南昌 330022)摘要:《木乃伊3:龙王之墓》为了保证票房,除了大笔资金的投入、大量特技的效果的运用之外,这部影片中华人角色的塑造也占了很重的分量。
而影片对中国华人形象的塑造,显然是在好莱坞以其特有的西方价值观思维下而成的,并且也还是存在很明显的不足,甚至是误解与歪曲。
关键词:《木乃伊3:龙王之墓》;华人形象;中国元素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9-0147-022008年8月1日,《木乃伊》系列第三部作品《木乃伊3:龙王之墓》在中国正式上映。
由于《木乃伊》系列前两部作品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获成功,《木乃伊3》一出世便引起来全世界影迷的极大关注,观众们对于这部续集作品仍然是给予了很高的热情和期待。
这部号称对中国北京奥运会的献礼之作,由于李连杰、杨紫琼等东方面孔的加入,不仅是在国际上拥有超强的票房号召力,对于中国观众来说更是不小的吸引。
影片还未正式上映,即已成功营造了良好的轰动效应,吸引了众多中国观众的目光。
近年来,好莱坞电影中大大小小、若隐若现的中国元素俨然成为了一种流行趋势。
《木乃伊3:龙王之墓》为了保证票房,除了大笔资金的投入、大量特技的效果的运用之外,影片最大的亮点,就是片中大量华人影星面孔的出现。
本文将从华人形象来具体探讨这部电影中的中国元素解读。
一、中国华人形象的塑造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电影艺术就是演员甚至是明星的艺术。
正是他们将一个个光怪陆离、虚拟的故事以直观鲜活的方式精彩地呈现在观众的面前,沟通了观众与模拟情感的直接认同与感受。
好莱坞电影工场拥有一套成熟的电影制作机制,自然也是深谙其中的奥妙。
影片中设置一定的华人角色,并由华人演员来扮演,不仅可以增加电影的新鲜感,更重要的是可以很好地吸引中国的电影市场,何乐而不为?《木乃伊3:龙王之墓》正是在此原因下,同时也是出于角色扮演的需要,新加入了李连杰、杨紫琼等华人熟悉的面孔,并且在影片中也是扮演了比较重分量的角色,这也是应了时下好莱坞借华人演员席卷国内市场的一个趋势。
木乃伊3幕后揭秘

在这集中,李连杰饰演了长城还在建造时期的古代皇帝。
传说中,他把没有用处的奴隶和许多敌人活埋在了长城的根基之中。
他的暴政使得他和他的军队得到了诅咒:他们痛苦地被从身体两侧喷出的陶土包裹着并且永不超生。
皇帝复醒和与被他活埋的奴隶之间的战斗这场戏,使Digital Domain的CG主管Nordin Rahhali 和CG灯光主管Hanzhi Tang,还有大约215名经验丰富的艺术家们埋头苦干了14个月才得以完成。
破壳而出在设计皇帝外形的开始阶段,已经定好了必须和李连杰相似。
但是也必须兼具1974年出土的公元前210年的兵马俑外形。
“主要的挑战是想出办法使真人看起来像陶土人,”Rahhali说。
“他有一定的弹性使得他的脸可以有表情,但是必须有破裂效果使人相信表面是硬的。
”原来的方案之一是做一个陶土外壳。
庆幸的是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去找到行之有效的办法来制作破碎和裂开的效果。
经过多次试验,他们决定用Houdini去一步步地计算预先画好线的模型,也就是计算由很多弹性单元组成的张力图。
通过计算随着骨骼一帧帧变化时产生的变形量,他们能对开裂效果做出艺术指导。
裂纹被控制在一定的强度范围内并沿着模型上的预制线使表面开裂。
整个过程是可以重复的。
就拿这里的脸部照片为例,假设眉头紧皱的样子,这样眉间区域会被挤压在一起。
皱到一定程度就会达到破裂的临界点并在表面产生大片裂纹。
当脸部表情放松的时候,表面接着开裂。
随着表情不断的变化,面部挤压或拉伸到一定程度,那些碎片会不断细分成更小的碎片。
我们沿着这样的思路一直做到电影的末尾。
导演Rob Cohen想让电影看上去吓人些。
我们就制作了一个像是“烧焦”的李连杰怪物,他被紧紧地包裹着。
那些碎片由RMD SIM控制着,也就是说它受到底层脸部变行的约束。
所以处于动态的RBD系统的碎片既可以相互摩擦又可以保持角色变形带来的变化。
这确实是一个难度很大的挑战。
Rahhali说,根据导演Rob Cohen的构思这个诅咒是极其可怕和恐怖的,没人愿意得到这样的惩罚。
木乃伊

木乃伊,即“人工干尸”[1]。
此词译自英语mummy,源自波斯语mumiai,意为“沥青”。
世界许多地区都有用防腐香料体,年久干瘪,即形成木乃伊。
古埃及人笃信人死后,其灵魂不会消亡,仍会依附在尸体或雕像上,所以,法老王等死后,均制成木乃伊,作为对死者永生的或用香油(或药料)涂尸防腐的方法,而以古埃及的木乃伊为最著名。
古代埃及人用防腐的香料殓藏尸企盼和深切的缅怀。
法老的干尸古木乃伊出土后怀孕?现代男子使木乃伊怀孕,而且胎儿还是活的?昨天,有媒体刊登了“3000年前木乃伊怀孕”的新闻,报道一埃及考古小组今年三月在开罗发掘出的一具已逝世超过3000年的女木乃伊竟在出土后怀孕,至今胎儿已有8个月,而更令人惊奇的是负责看守该木乃伊的一名男子被指为胎儿的父亲,这位“父亲”竟然称,这具女木乃伊对他产生了一股难以抗拒的吸引力,为此,他向木乃伊表达爱意,并觉得木乃伊也对其爱的呼唤作出响应,云云。
医学和考古专家就此指出,“木乃伊怀孕”根本经不起科学的推敲。
著名的木乃伊电影片名:木乃伊(盗墓迷城/神鬼传说)片名:《木乃伊归来》片名:《木乃伊3:龙帝之墓》世界十大著名木乃伊1拉美西斯大帝木乃伊:古埃及拉美西斯大帝的木乃伊是人类历史上最著名的木乃伊。
发现他的木乃伊就像是一下子发现了华盛顿、林肯、亚历山大或者克利奥帕特拉的木乃伊一样,引起了全世界有关专家学者的兴趣和关注。
拉美西斯木乃伊除了引导科学家分析研埃及历史之外,还引导科学家进行了一项空前的试验:现代科学能够复制古老的埃及木乃伊技术吗2奥兹冰人:奥兹冰人木乃伊是一具有5300年历史的木乃伊,他在一个冰冷的史前世界被谋杀。
这具木乃伊所在的位置让人们推断:这个冰人不是因为意外死在那里的。
所以,除了《圣经》中记载的该隐谋杀亚伯案,它也许是最古老的谋杀案受害者。
3北欧的沼泽木乃伊:皱皱巴巴、满头红发,看上去如同恶魔,但他们是献给众神的祭品。
他们向现代人证明了活人祭品的传说在人类社会中曾经存在过。
小议《木乃伊3》的败笔

小议《木乃伊3》的败笔之处《木乃伊3》讲的是2000 多年前,残暴的龙帝为长生不老而找到女巫帮忙,并想霸占她,谁知女巫与将军相恋,被龙帝发现后处死了将军,女巫于是下诅咒将他和兵将一起变成兵马俑,封印在地下。
1946 年,一伙儿坏人为霸占世界,试图唤醒龙帝。
而隐居于英国牛津郡过着平静生活的冒险家Rick 和妻子Evelyn ,为把一件宝物护送到中国上海博物馆,卷入了这场正邪之战,再次担当起打败木乃伊的重任,其中也加入了他们已长大成人的儿子、女巫的女儿及Evelyn 在中国开夜总会的哥哥。
这个夏天冒出不少部优秀到令人吃惊的好莱坞电影,就连不被看好的续集影片,大部分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进步或革新,让人不禁要封其为“最精彩的好莱坞暑期”。
不过很可惜,这个暑期已经在The Dark Knight 上映后结束了,从X-Files2 开始,又回到了以前“失望多于惊喜”的“暑期多傻片”固定轨道上来,鸡肋电影和呕吐电影开始扑面而来,让人对过去的三个月就这样离去感到万分不舍。
如果说X-Files2 是与X-Filesl 水平基本持平的话,The Mummy 3有幸成为俺今年暑期以来唯一一部认为“严重退步到可以不看”的续集电影,让我完全无法从中找回原本对Mumm前两集的兴趣和热情。
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The Mummy3啲败笔之处:一、看不见木乃伊身影《木乃伊3》让我失望,主要原因是所有我喜欢木乃伊系列的元素全都不见了。
我之所以对该系列着迷,主要是因对埃及文化的浓厚兴趣,而且影片拥有冒险刺激的情节,有点吓人但又极富神秘感,男女演员对白有趣又化学效应十足。
但10 年后的第三集,编导决定“走出埃及,走向亚洲”的时候,就首先应该想到这样的问题:以前的木乃伊迷很多是对古埃及文化十分热衷,那么他们是否也关心中国文化呢?导演罗伯。
科恩说他本人很喜欢,很明显这也是他能接到这个电影的主要原因,但并不代表他能从中国文化中发掘出什么贡献给故事,他做的只是把一个与中国文化无关的故事搬到中国历史背景下,套在身穿中国服装的角色身上,没有任何细节让我感觉他有诚心向中国文化致敬。
电影《盗墓笔记》观看精彩影评

电影《盗墓笔记》观看精彩影评剧情简介:自纽约事件以来,托尼·斯塔克(小罗伯特·唐尼 Robert Downey Jr. 饰)为前所未有的焦虑症所困扰。
他疯狂投入钢铁侠升级版的研发,为此废寝忘食,甚至忽略了女友佩珀·波茨(格温妮斯·帕特洛 Gwyneth Paltrow 饰)的感受。
与此同时,臭名昭著的恐怖头目曼达林(本·金斯利 Ben Kingsley 饰)制造了一连串的爆炸袭击事件,托尼当年最忠诚的保镖即在最近的一次袭击中身负重伤。
未过多久,托尼、佩珀以及曾与他有过一面之缘的女植物学家玛雅(丽贝卡·豪尔 Rebecca Hall 饰)在家中遭到猛烈的炮火袭击,几乎丧命,而这一切似乎都与22年前那名偶然邂逅的科学家阿尔德里奇·基连(盖·皮尔斯 Guy Pearce 饰)及其终极生物的研究有关。
即使有精密先进的铠甲护身,也无法排遣发自心底的焦虑。
被击碎一切的托尼,如何穿越来自地狱的熊熊烈火…下面是收集网友观看《盗墓笔记》电影的精彩评论:影评一:人俑那段应该是全片唯一能看的,进入蛇母陵墓后,粗糙的特效造出一个网页游戏般的陵墓场景,蛇母的长生秘诀就是利用树能活很久的特性,给人体换成植物细胞,然后没有说明的必须睡满两千年再复活就能得到永生,怎么做的完全不解释,凭空弄出一些像蛇一样的小怪兽,好像就能自圆其说,毫无依据和逻辑。
五千部精彩电影,来源微信公众号:月老信息而坏了大半部片子,为了得到样本,对所有人性命不屑一顾的外国boss,只因为鹿晗一个楚楚动人的眼神,几句英语,就瞬间醒悟告诉主角杀死蛇母的方法,怎么才一下,boss就不要样本了?是鹿晗太美了吗?蛇母中间一段莫名其妙变巫婆,又莫名其妙变回去,好像纯粹为了吓人。
井柏然杀她那么久死不了,尸蟞都拿她没辙,最后短平快一下就被KO,好像只是因为编剧觉得片子时长到了,该结束了。
还有鹿晗在岩浆口上方跳来跳去,掉一下又一下,总能被恰到好处地接到,对于一个姑娘一样身板的盗墓新人,你只能把这归功于主角光环,编剧不让你死就不让你死,这种上帝一样的感觉肯定让南派三叔爽翻了。
《决战刹马镇》:终于不再是绣花枕头(决战刹马镇影评)

《决战刹马镇》:终于不再是绣花枕头(决战刹马镇影评)寻宝主题一直是好莱坞暑期档爆米花电影的大爱,但影片质量往往低下,或许唯一的亮点估就是导演利用莫须有的民间传说将影片捣鼓得惊心动魄,前一两次可能会使你激动不已,但熟悉那个套路后,我们的好奇心就在潜移默化中有了免疫力,久而久之就不感不冒了。
尼古拉斯•凯奇主演的《国家宝藏》系列就是典型,至于《木乃伊3》那就把人直接雷焦了。
《决战刹马镇》的导演很聪明,没有在特效那个死胡同纠结。
在目前的条件下,中国想通过特效来吸引观众的眼球,那无疑是死路一条,稍微看过点电影的人都知道中国电影特效的山寨特点。
电影特效是建立在强大的工业基础上的,一时半伙是急不来的,所以在剧本上动动脑子,花点精力,那才是王道。
还有,导演比较务实,对影片有明确的地位,没有将自己比肩詹姆斯•卡梅隆或是让-卢克•戈达尔,影片很亲民,有西北方言,有朴实的农民,有男女间的小暧昧,有屎屁尿笑话,还有种种像好莱坞借鉴的人物形象或桥段。
有一场戏很精彩,村里父老乡亲开着拖拉机堵盗宝贼,可以评价为很好很壮观,充分展示了农民兄弟的反抗精神和无穷的创造力,巨大的反差产生巨大的张力,让人忍俊不禁。
不过,有些戏之间接得太硬,最后村长和周先生的追戏显得有些无厘头,和整部影片有些脱节。
这部影片让我想起了去年的《夜•店》,也算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至少在中国范围来说是一部电影,不像某人以为艺术是相通的,说个相声就能拍个电影,别忘了,还有一句老话“隔行如隔山”。
不过那部影片的就只有徐峥和李小璐两个还算腕的演员撑台面,于是票房就没得到保证。
这和英国大选有些相似,自民党领袖克雷格的电视演说很成功,在群众中的支持率很高,但选举中就不好使了,自民党貌似比上次选举的议席还少了几个,据说这个是选举制度的问题。
在中国,电影的口碑要直接转化成票房也是相当苦难的事情,这个就不仅是制度问题,还有文化方面的深层次原因,就不细说了。
可能是因为演员的号召力不够,所以《决战刹马镇》请来了孙红雷和林志玲担纲,以提升关注度,拉拢人气,其实从影片的选角需要来说,这个真没有必要。
《木乃伊3》何以丢了中国市场等

《木乃伊3》何以丢了中国市场等《木乃伊3》何以丢了中国市场木乃伊迷们在被第一集、第二集彻底征服后,又在热切盼望着第三集的出炉。
然而《木乃伊3》却让我们失望了,彻头彻尾的失望。
客观地说该片是一部将特效发挥极致却又毫无新意并充满诟病的电影,优点与缺点并存,但不足远多于精彩的电影。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木乃伊》系列电影前两部的巨大成功给了第三部很大的压力,也制约了后续故事的创作空间,毕竟有如此优良的前两部放在那里让人做比较。
但是抛开这些不谈,故事结构上的老套让人觉得很是无聊,几乎类似的故事内容再加上沉闷的铺垫过渡,使得这部电影在故事结构上实在让人觉得差,而且不是一般的差。
作为一部著名大片系列的新作,《木乃伊3》的“堕落”还来自于对“中国市场”的迷信。
好莱坞制作中为了吸引各种族和海外市场的观众,会使用多族裔演员,但拉出李连杰、杨紫琼、黄秋生、梁洛施、孟广美、吴京、梁天这么长长一串华人大小腕名单,只能说明片方过于迷信亚洲和华语市场;反过来说,这种迷信又带来一种轻视,即亚洲市场无需像当地市场那样认真对待,只需加入几个中国演员即可。
导演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一知半解注定了这些所谓的中国元素无法深入人心。
中国本就没有木乃伊,而将木乃伊的故事强加套在了中国头上之后,结果自然可想而知了。
《木乃伊》前两部之所以在中国市场广受欢迎就是让我们看到了异域文化的东西,但当原先的异域文化变成了“本土文化”后就变得索然无味了起来。
前两集里那些古墓探幽的乐趣在第三集中消失殆尽,编剧们似乎认定了热闹的打斗才是王道。
机枪、爆破、械斗,一场接一场的疲劳轰炸让我认定这仅仅是一部动作片而非冒险片。
北京读者:刘明《文雀》:四年终磨一剑四年磨一剑的《文雀》多少让人有些意外,想象中的宏大和华丽并未出现,以往的那些刻意和算计也变得清浅和澄明,故事简单得有些出人意料,没有见不得人的阴谋,也没有致命的多角关系。
可以说是杜琪峰作品中迄今为止最为别致的一部。
《文雀》讲述的是一个神秘女人和四个男人之间充满诱惑惊险、浪漫幽默色彩的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其实严格地说起来,《木乃伊3:前的两 部影片完全不一样,已经没有了在埃及探险的传统, 转而将目光对准了古代中国,导演罗伯·科恩说:“其 实全世界有许多种文化里都非常注重这种‘死而复生’ 或‘长生不老’的神话,并且由此衍生出来很多种版 本的各类故事,里面无一例外都有着渴望得到永恒的 生命的人--这部影片就是以此为创作基础的,算是 一次爆发出来的想象力冲击波,灵感来自于中国西安 的兵马俑大军,而其中的领袖龙帝,则由功夫巨星李 连杰饰演……龙帝曾经是一代君王,后来因为他过于 残暴,而遭受诅咒被泥土包裹住了肉身,烘烤至死, 算是对他做过的所有邪恶至极的事情的一种惩罚手 段。”
• 我一开始接触木乃伊系列的电影就是这 一部,很喜欢里面的中国的元素,只不 过比较遗憾的是我们中国人没有好好的 利用起来,可是总体来讲,我觉得这部 电影还是蛮好看的,有让人震撼的场面!
木乃伊3 木乃伊3
木乃伊3: 木乃伊3:龙帝之墓 3:龙帝之墓
•
•
剧 为:1946 , 克·奥康纳 俩 经隐 国 郡居 , 们 战 间 为 国 间谍。 静 , 们 个 国办 处 供 “ 务”——负责 件从 馆偷 归 。与 时,当 诅咒 个 国 唤 , 场惊 动 战随 开 。这 电 国电 业 与 国环球公 顶级 业 。 连杰 公 50 国 , 过残 杨 琼 诅咒, 军队 变 马 宫 。
• 《木乃伊3》(The Mummy: Tomb of the Dragon Emperor)由罗布·科恩(Rob Cohen) 执导, 《木乃伊3》故事说的是李连杰(Jet Li)扮 演的一名中国古代的皇帝,受到杨紫琼(Michelle Yeoh)扮演的女巫的诅咒而成了千年不死的木乃伊, 被封在兵马俑的地下宫殿中。考古冒险家奥康纳(布 兰登·弗雷泽)带着儿子亚历克斯(卢克·福特)为了追 踪传说中埋藏在地底下的神秘寓言来到中国,在打开 地下宫殿的同时,也放出了这个会中国功夫、并且能 随意变换外形的木乃伊。然后他们展开了连场的激战, 一直打到西藏的喜马拉雅雪山。影片编剧是电视剧 《超人前传》(Smallville)的创作者Miles Millar 和Alfred Gou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