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尸体剖检的过程
病猪剖检的步骤

病猪剖检的步骤
以病猪剖检的步骤为标题,本文将详细介绍病猪剖检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一、准备工作
1.选择合适的场地:剖检场地应该选择在通风、光线充足、干燥、无异味的地方。
2.准备好必要的工具:如手术刀、剪刀、钳子、锯子、刮刀、手套、口罩、护目镜等。
3.选择合适的猪:选择病死猪或者安乐死猪进行剖检,确保猪的死亡时间不超过24小时。
二、剖检步骤
1.外观检查:先对猪的外观进行检查,观察猪的体型、体表皮肤、毛发、眼睛、鼻子、口腔、肛门等部位是否有异常。
2.开腹检查:用手术刀在猪的腹部切开,注意不要切破内脏,然后用手术钳子将内脏取出。
3.内脏检查:对内脏进行检查,包括心脏、肺、肝、胃、肠、脾、肾等器官,观察是否有异常。
4.组织检查:将内脏取出后,对组织进行检查,包括肌肉、淋巴结、脑等组织,观察是否有异常。
5.标本采集:对发现的异常部位进行标本采集,包括血液、组织、分泌物等,用于后续的病原学检测。
三、注意事项
1.安全第一:在进行剖检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佩戴好手套、口罩、护目镜等防护用品,避免感染。
2.避免交叉感染:在剖检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交叉感染,如用过的手术刀、钳子等工具要及时消毒。
3.准确记录:在剖检过程中,要准确记录每个器官的异常情况,包括大小、形态、颜色等,为后续的诊断提供依据。
4.及时处理:在剖检结束后,要及时处理好猪的尸体和内脏,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病猪剖检是诊断猪病的重要手段,但在进行剖检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和卫生,避免交叉感染,同时要准确记录每个器官的异常情况,为后续的诊断提供依据。
尸体剖检1-猪

门淋巴结等。发现异常时,则对此系统进行详细检查。
未经检查的脏器、切面,不能水洗,以免其改变颜色和性状。
㈡已摘下的器官,未切开前,先称重,再测其长、宽、厚等。
操作要求
㈢刀剪应锋利,切脏器时,应由前向后一刀切开,不应挤压 或拉锯式切开。切未固定的脊髓、脑时,应将刀浸湿,否则切
口粗糙不平。
㈣剖检后,双手先用肥皂洗涤,再用消毒液洗,如有尸臭、 粪臭,可用0.2%高锰酸钾液洗,然后用2-3%草酸液清洗(褪色 剂),最后清水冲洗。 ㈤剖检后的尸体,特别是传染病尸体,应深埋或焚烧,注意
场地处理、消毒。
剖检顺序
外部检查
1、畜种、品种、性别、年龄、毛色、特征、来源等。
2、营养状态:被毛光泽度、骨骼显露度、皮肤 弹性,以判断急慢性死亡。
3、可视粘膜:看其色泽、分泌物等,了解机体
有无缺氧、贫血、黄疸等。 4、体表检查:主要有: ①对称性(有无弯曲、变形现象); ②尸体有无膨胀,腹水; ③皮下有无气肿、水肿; ④皮下有无出血、充血、淋巴肿块。
任务二 尸体剖检的步骤
剖检原则
客观反映尸体的固有变化 防止病原扩散和人员感染
剖检注意事项
1、剖检前,应先作全面了解、观察、检查
2、炭疽、马传贫、破伤风等不得剖检
3、需采集标本时,应按不同要求(无菌操作等)进行
4、采集脏器前,应按看—摸—采步骤进行;先检查该器 官及与之相联的组织、器官 5、未检查的器官不得水洗,以免变色变形 6、剖检后,注意自身消毒 7、尸体焚烧或深埋,剖检场地严格消毒
剖检准备
一、时间:早、自然光下 二、场地:剖检室或野外偏僻处,挖一≥2m 深的坑 三、尸体运送:天然孔及创口用浸透消毒液的材料堵塞,体 表用消毒液喷洒,运输工具消毒
猪病的病理剖检诊断

猪病的病理剖检诊断(一)体剖检概述(二)尸体的变化(三)产体剖检的注意事项(四)病料的采集、保存和运送(五)产体剖检的顺序及检查方法(六)体剖检的诊断方法(一)体剖检概述尸体剖检就是运用病理解剖学的知识,通过检查尸体的病理变化,获得诊断疾病的依据。
我们在猪病防治的实践中往往可发现急性死亡的病例,有的病猪临床症状表现不明显或不典型,给诊断疾病带来了困难,特别是出现群发性或流行性的疾病时,需要尽快确诊,在实验室诊断条件不完善的情况下,对病猪或病死猪进行病理剖检诊断显得十分必要,它具有方便快速、直接客观等特点,况且有的疾病通过病理剖检, 便可一目了然地确诊。
此外,尸体剖检还常被用来验证病死猪生前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的正确性,对于某些疾病的科学研究、兽医的剖检以及兽医卫生检验等方面都与尸体剖检有密切的关系。
尸体剖检是一门综合的学科,需具备病理生理、病理解剖、传染病及微生物等学科的知识,在进行剖检时对所见的病变应做到全面观察,客观描述,详细记录,然后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推理,从中作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病理解剖学诊断,同时还要防止病原的扩散和人为的传播,做好环境的消毒和尸体的无害化处理等工作。
(二)尸体的变化猪死亡后,受体内存在的酶和细菌的作用,以及外界环境的影响,逐渐发生一系列的死后变化,其中包括尸冷、尸僵、尸斑、血液凝固、尸体自溶与腐败。
正确地辨认尸体的变化,可以避免把某些死后变化误认为是生前的病理变化。
1.尸冷猪死亡后由于体内产热过程停止,尸体温度逐渐降至同于外界环境温度的水平。
尸体温度下降的速度,在最初几小时较快,以后逐渐变慢。
通常在室温条件下,平均每小时下降1℃,当外界温度低、尸体消瘦时,尸冷可能发生快些。
了解或测定尸冷有助于确定死亡的时间。
2. 尸僵猪死后几个小时(一般3~6个小时),即从头部开始,各部位的肌肉痉挛性收缩而变为僵硬,各关节不能屈伸,尸体固定成一定的姿态,这种现象称为尸僵。
尸僵发生的顺序是头、颈、前肢、躯干和后股,至10~24小时发展完全, 在死后24~48小时尸僵按原来顺序开始消失,肌肉变软。
猪的尸体剖检术

采集病料原则
1、适时采集 :尽可能采集到新鲜样品。用于分离病原体的,须在动物病 初发热期或出现典型临诊症状时采集;若制备血清,空腹时采血。尸体上 采样,应在动物死后立即采集。 2、典型采样 :样品具有代表性。选择典型动物,即未经药物治疗、病状 典型的动物;选择典型材料,病原体含量最高的材料;尸体采样,采集有 病变组织、器官或病变最明显、最典型的部位。 3、合理采样 :群体发病时,至少采5头动物的病料。每一种样品应有足 够的数量。 4、无菌采样 : 无菌操作,尤其是供微生物学检查和血清学检查的样品 5、安全采样: 注意人员安全,防止感染,防止病原扩散造成环境污染。
供病原学检查材料的采集、处理
1、血液。大中动物选颈静脉,少量时可从耳静脉或尾静脉,每头每次10ml,家 禽翅静脉或心脏抽取,每只每次3ml。死亡动物心房采血。 2、分泌物和渗出液:采集口腔、鼻腔、喉气管、泄殖腔和阴道分泌物时,通常 是将棉棒插入天然孔反复旋转后蘸上分泌物,然后将样品端剪下。咽食道分泌 物,动物禁食12小时。乳汁采集前,应清洗乳房并弃去最初挤出的几把乳汁。 3、淋巴结、内脏器官、肌肉:淋巴结连带周围脂肪整体采集;内脏器官和肌肉, 通常取病变最明显的部位。 4、水疱皮:先将病变部位清水清洗,剪取新鲜水疱皮3-5g放入灭菌小瓶内 5、肠管:选取至少6cm肠管,两端结扎,从结扎线外端稍远端剪断。
(1)腹腔的剖开和腹腔脏器的采出 从剑状软骨后方沿白线 由前向后切开腹壁至耻骨前缘,观察病变;再沿肋骨弓将腹 壁切开,暴露腹腔器官。
(2)胸腔的剖开和胸腔脏器的采出 分离胸壁两侧表面的脂 肪和肌肉,切断两侧肋骨与肋软骨的结合部,再切断其他软 骨组织,除去胸壁腹面,暴露胸腔。
内部检查3
3、颅腔剖开 可在脏器检查后进行。清除头部的 皮肤和肌肉,在两眼眶之间横劈额骨,然后再 将两侧颜骨(与额骨平行)及枕骨髁劈开,即可掀 掉颅顶骨,暴露颅腔。检查脑膜有无充血、出 血。
实验-猪的尸体解剖

3、尸体解剖必须首先做好个人防护。
4、尸体解剖的地点必须远离养殖场,且便于清理、消毒。
4、如需要实验室化验,就班全面观察,切不可凭片面的观察结果做出判断。
6、病理过程没有完全表现,但已经屠宰了的猪,以及死亡时间过长,已经出现尸斑的猪,
均不宜做病理解剖。
【出现工作台界面】
【中间】:第一节
皮肤、头、蹄和天然孔的检查
第二节
皮下组织和骨骼肌肉系统
第三节
胸腔检查
第四节
腹腔检查
实验五猪的尸体剖检
点击按钮:*基础知识(以下为一组):
①实验目的、G2注意事项、G3开始实验、G4填写剖检记录
【实验目的】
实验目的:学会猪的尸体剖解技术。运用动物病理学知识检查病死猪尸体 的病理变化,确定疾病的性质和所处的阶段,为猪病防治提供依据。
(点击“返回”按钮,回首页)
【注意事项】1、必须在完成流行病调查和临床诊断的基础上,决定是否需要尸体解剖。
猪的尸体剖检术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病理解剖实习学院:动物医学院专业:动物医学班级:动医083班姓名:林慧慧学号:16108077猪的尸体剖检术式猪的剖检术式基本上与大家畜的剖检相同,现仅就不同点加以说明。
1.方法1.1剥皮与卧位剖检猪的尸体,剥皮的方法基本与大家畜大同小异。
但一般不剥皮,尤其是对患传染性疾病的猪或体格小的猪更是如此。
尸体卧位,通常取仰卧。
先切断左右肩胛骨和大腿内侧的肌肉以及髋关节的关节囊和圆韧带,然后用力向外侧按压,使四肢摊开即可。
1.2腹腔的剖开和腹腔脏器的采出从剑状软骨后方沿白线由前向后,直至耻骨联合作一切线。
接着再从剑状软骨沿左右两侧肋弓后缘至腰椎横突作第二、第三切线。
然后使其切线成两个楔形的腹壁向两侧翻开,便可露出腹腔器官。
此时可见,结肠椎体位于腹腔后三分之二稍偏右方,盲肠位于左腰部,其盲端位于骨盆。
小肠位于腹腔的左前方和右后方。
在胃与结肠之间为网膜。
腹腔脏器的采出:可先取出脾脏的网膜,再依次为空肠、回肠、大肠、胃和十二指肠等。
脾脏和网膜的采出:在左季肋部可见到脾脏。
提起脾脏切断网膜与其他联系后,即可将脾脏与网膜一并才出。
空肠和回肠的采出:把结肠椎体向右侧牵引,盲肠拉向左侧,显露出回盲韧带和回肠,在离盲肠约15cm处做双重结扎并从中间剪断肠管。
然后握住回肠断端用刀切离回肠,空肠上附着的肠系膜,直至十二指肠曲,在空肠起始部做双重结扎,并从中间切断取出空肠和回肠。
大肠的采出:在腹盆腔口分离出直肠,将其中的粪便挤向前方作一结扎,并在结扎的后方剪断直肠。
然后从直肠断端开始,向前方切离肠系膜直至前肠系膜根部。
再分离结肠与十二指肠、胰腺之间的联系,切断前肠系膜根部的血管、神经和结缔组织,以及结肠与背部的联系,便可取出大肠。
关于胃和十二指肠、肾脏、肾上腺、胰脏和肝脏的采出方法与马骡的相同。
1.3胸腔的剖开和胸腔脏器的采出胸腔的剖开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从两侧最后肋骨的最高点至第一肋骨的中央部作两条锯线,再用刀切断横膈附着部、心包、纵膈与胸骨间的联系,除去锯下的胸壁,即露出胸腔。
猪的尸体剖检术

上述方法都需要采集病料
操练Ⅱ
教师进行讲解病料的采集、包装和保存方法, 病理剖检记录和剖检报告方法,学生分组实验。
采集病料原则
病理组织学检验材料 供病原学检查材料的采集、处理
供血清学检查材料的采集、处理
采集病料原则
1、适时采集 :尽可能采集到新鲜样品。用于分离病原体的,须在动物病
初发热期或出现典型临诊症状时采集;若制备血清,空腹时采血。尸体上
6、当类似的组织块较多,易造成混淆时,可分别固定于不同的小瓶内,并附
上标记、再行固定。
供病原学检查材料的采集、处理
1、血液。大中动物选颈静脉,少量时可从耳静脉或尾静脉,每头每次 10ml,家 禽翅静脉或心脏抽取,每只每次3ml。死亡动物心房采血。
2、分泌物和渗出液:采集口腔、鼻腔、喉气管、泄殖腔和阴道分泌物时,通 常是将棉棒插入天然孔反复旋转后蘸上分泌物,然后将样品端剪下。咽食道分 泌物,动物禁食12小时。乳汁采集前,应清洗乳房并弃去最初挤出的几把乳汁。 3、淋巴结、内脏器官、肌肉:淋巴结连带周围脂肪整体采集;内脏器官和肌 肉,通常取病变最明显的部位。 4、水疱皮:先将病变部位清水清洗,剪取新鲜水疱皮3-5g放入灭菌小瓶内 5、肠管:选取至少6cm肠管,两端结扎,从结扎线外端稍远端剪断。
刘海侠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系
猪的尸体剖检要求及病理学解剖检查术;
主要内容
供病原学检查材料的采集、处理技术; 供血清学检查材料的采集、处理技术。
能够掌握病死猪的病理解剖学检查技术
主要目的
并进行采集病料。
引入项目Ⅰ
准备若干病死猪,如何进行初步确诊
病理剖检
操练Ⅰ
教师进行讲解猪的尸体剖检准备工作、
作业
动物尸体剖检—猪的尸体剖检(动物病理学课件)

胸腔的剖开及胸腔脏器的采出
用刀先分离胸壁两侧表面的脂肪和肌肉,检查胸腔的 压力,用刀切断两侧肋骨与肋软骨的接合部,再切断其他软 组织,除去胸壁腹面,胸腔即可露出。检查胸腔、心包腔有 无积液及其性状,胸膜是否光滑,有无黏连。
分离咽喉头、气管、食道周围的肌肉和结缔组织,将 头、气管、食道、心和肺一同采出。
猪的尸体剖检术式
1.外部检查 在进行尸体检查前,先仔细了解病死猪的 生前情况,尤其是比较明显的临床症状,这将缩小对所患疾病 的考虑范围,使剖检有一定导向性。
2.内部检查 猪的剖检一般采用背位姿势,为了使尸体 保持背位,需切断四肢内侧的所有肌肉和髋关节的圆韧带,使 四肢平摊在地上,借以抵住躯体,保持不倒。然后再从颈、胸、 腹的正中侧切开皮肤,只腹侧剥皮。如果是大猪,又不是传染 病死亡,皮肤可以加工利用时,建议仍按常规方法剥皮,然后 再切断四肢内侧肌肉,使尸体保持背位。
剖检小猪 可自下颌沿颈部、腹部正中线至肛门切开, 暴露胸腹腔,切开耻骨联合露出骨盆腔。然后将口腔、颈部 ,胸腔、腹腔和骨盆腔的器官一起取出。
颅腔剖开 可在脏器检查完后进行。清除头部的皮肤和 肌肉,在两眼眶之间横劈额骨,然后再将两侧颞骨(与颧骨平 行)及枕骨髁劈开,即可掀掉颅顶骨,暴露颅腔。检查脑膜有 无充血、出血。必要时,取材送检。
腹腔的剖开和腹腔脏器的采出
大肠的采出:在骨盆腔口分离直肠,将其中粪便挤向前 方作一次结扎,并在结扎后方切断直肠。从直肠断端向前方 分离肠系膜,至前肠系膜根部。分离结肠与十二指肠、胰腺 之间的联系,切断前肠系膜根部血管、神经和结缔组织,以 及结肠与背部之间的联系,即可取出大肠。
以下依次可将胃和十二指肠,肾脏和肾上腺,胰腺和肝 脏采出。
按一定顺序,逐一检查各个内脏器官的病理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尸体剖检的过程
每种猪病的确诊必须经过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实验室诊断等综合判断才能确诊,其中尸体剖检是确诊中很重要的一关,大部分养殖场的兽医人员都是通过剖检变化而确诊的,虽然没有经过实验室诊断就确诊是很不科学的,但由于实验室诊断要求的较高一般养殖场不具备这样的条件,而将病死猪送到外面去检验又延误了治疗时机,所以病死猪的尸体剖检就成了确诊疾病的重要依据。
一、外部检查
检查四肢、眼结膜的颜色、皮肤等有无异常,下颌淋巴结是否有肿胀现象等。
如亚急性猪丹毒时,或见到皮肤大小比较一致的方形、菱形或圆形疹块;急性猪瘟,皮肤多有密集的或散在的出血点(或淤血点);口蹄疫时四肢、口腔有水疱;猪疥螨病猪皮肤粗糙有皮屑、背毛脱落、皮肤潮红甚至出血有痂皮;猪链球菌病皮肤有突起的脓包,切开脓包流出淡黄色液体;附红细胞体病时眼结膜黄染。
肛门附近有无粪便污染等。
二、固定、剖腹检查脏器
1.固定:尸体取背卧位,一般先切断肩胛骨内侧和髋关节周围的肌肉(仅以部分皮肤与躯体相连),将四肢向外侧摊开,以保持尸体仰卧位置。
2. 剖开腹腔:从剑状软骨后方沿腹壁正中线由前向后至耻骨联合切开腹壁,再从剑状软骨沿左右两侧肋骨后缘切开至腰椎横突。
这样,腹壁被切成大小相等的两楔形,将其向两侧分开,腹腔脏器即可全部露出。
剖开腹腔时,应结合进行皮下检查。
看皮下有无出血点、黄染等。
在切开皮肤时需要检查腹股沟浅淋巴结,看有无肿大、出血等异常现象。
3. 腹腔器官的采出与检查:
腹腔切开后,须先检查腹腔脏器的位置和有无异物等。
腹腔器官的取出,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胃肠全部取出,先将小肠移向左侧,以暴露直肠, 在骨盆腔中单结扎。
切断直肠,左手握住直肠断端,右手持刀,从向前腰背部分离割断肠系膜根部等各种联系,至膈时,在胃前单结扎剪断食管,取出全部胃肠道。
第二种方法,胃肠道分别取出
(1)在回盲韧带(将结肠圆椎体向右拉,盲肠向左拉,即可看到回盲韧带), 游离缘双结扎,剪断回肠,在十二指肠道,双结扎剪断十二指肠。
左手握住回断端,右手持刀,逐渐切割肠系膜至十二指结扎点,取出空肠和回肠。
(2)先仔细分离十二指肠、胰与结肠的交叉联系, 再从前向后分离割断肠系膜根部和其他联系,最后分离并单结扎剪断直肠,取出盲肠、结肠和直肠。
取出十二指肠,胃和胰。
取出腹腔的各器官后要逐一的细细检查,可按脾、肠、胃、肝、肾的次序检查。
脾:注意脾的大小,重量,颜色,质地,表面和切面的状况。
如败血性炭疸时,脾可能高度肿大,色黑红,柔软。
急性猪瘟时脾发出血性梗死。
肠:检查肠壁的簿厚,黏膜有无脱落、出血。
肠淋巴结有无肿胀等。
患猪副伤寒的猪肠黏膜表面覆盖糠麸样物质。
胃:检查胃内容物的性状、颜色,剖去内容物看胃黏膜有无出血、脱落穿孔等现象。
肝:检查肝的颜色、质地等。
胆:看胆囊的外观是否肿大,滑破胆囊看胆汁的颜色是否正常。
肾:两个肾先做比较,看大小是否一样有无肿胀。
剖去肾包膜看肾脏表面有无出血点。
然后将肾平放横切后观察肾盂、肾盏有无肿大、出血等。
膀胱:看膀胱的弹性、膀胱内膜有无出血点等。
4. 胸腔剖开与各器官的检查:
先检查胸腔压力,然后从两侧最后肋骨的最高点至第一肋骨的中央作二锯线,锯开胸腔。
用刀切断横膈附着部、心包、纵膈与胸骨间的联系,除去锯下的胸骨,胸腔即被打开。
另一剖开胸腔的方法是:用刀(或剪)切断两侧肋软骨与肋骨结合部,再把刀伸入胸腔划断脊柱左右两侧肋骨与胸椎连接部肌肉,按压两侧胸壁肋骨,折断肋骨与胸椎的连接,即可敞开胸腔。
打开胸腔后先看肾包膜有无粘连、是否有纤维状物渗出,传染性胸膜肺炎时有此症状。
肺:看左右肺的大小、质地、颜色等。
气喘病肺变为肉样、放在水中下沉,正常的肺放在水中是不下沉的。
猪肺疫时肺脏表面因出血水肿呈大理石样外观。
心脏:看心包膜有无出血点,切开心脏看二尖瓣、三尖瓣有无异常现象。
猪丹毒溃疡性心内膜炎,增生,二尖瓣上有灰白色菜花赘生物检查时应特别注意。
5.颅腔剖开:清除头部皮肤和肌肉,先在两侧眶上突后缘作一横锯线,从此锯线两端经额骨、顶骨侧面至枕嵴外缘作二平行的锯线,再从枕骨大孔两侧作一"V"形锯线与二纵线相连。
此时将头的鼻端向下立起,用槌敲击枕嵴,即可揭开颅顶,露出颅腔。
看有无出血点、萎缩、坏死现象。
6.口腔和颈部器官采出:剥去颈部和下颌部皮肤后,用刀切断两下颌支内侧和舌连接的肌肉,左手指伸入下颌间隙,将舌牵出,剪断舌骨,将舌、咽喉、气管一并采出。
看气管有无黏液、出血点等;扁桃体有无肿大、出血点等。
三、注意事项:
1.在猪死亡以后,尸体剖检进行越快、准确诊断的机会越多。
尸体剖检必须在死后变性不太严重时尽快进行。
夏季须在死后4~8小时之内完成,冬季不得超过18~24小时。
2.剖检中要做记录,将每项检查的各种异常现象详细记录下来,以便根据异常现象做出初步诊断。
3.剖检过程中要注意个人的防护,剖检人员必须带手套,防止手划伤感染。
4.尸体剖检应在规定的解剖室进行,剖检后要进行尸体无害化处理,如抛到规定的火碱坑内。
剖检完后所用的器具要用消毒液浸泡消毒。
解剖台、解剖室地面等都要进行消毒处理,最后进行熏蒸消毒处理。
防止病原扩散,以便下次使用。
解剖人员剖检完后应换衣消毒,特别应注意鞋底的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