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6新教材七上语文《泰戈尔诗二首》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诵读欣赏《泰戈尔诗两首》教案-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诵读欣赏《泰戈尔诗两首》教案-苏教版

泰戈尔诗两首一.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进入诗歌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情趣。

2.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泰戈尔的两首诗,并在熟读之中加深理解,进一步鉴赏诗歌中的佳妙之处。

二.教学重难点1. 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情趣。

2. 学会鉴赏诗歌中的佳妙之处。

三.教学课时:一课时四.教学步骤(一)导入猜猜诗句的作者•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Let life be beautiful like summer flowers and death like autumn leaves.•我的心是旷野的鸟,在你的眼睛里找到了它的天空。

My heart, the bird of the wilderness, has found its sky in your eyes.•如果你因错过了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错过群星了。

If you shed tears when you miss the sun, you also miss the stars.(二)学情预测——尝试填一填《金色花》的作者是(国籍),他是著名诗人、作家、社会活动家。

代表作有《》、《》、《》和长篇小说《》等。

其中因为作品《》于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诗歌格调清新,具有民族风格,对印度文学的发展影响很大。

《吉檀迦利》是泰戈尔最著名的一部诗集,收诗103首。

“吉檀”是“歌”、“歌曲”的意思,“迦利”是“双手合十”,代表敬仰之意。

《吉檀迦利》的字面意义就是“献给神的诗”。

(三)初读• 1.提取生字词,注意字音字形• 2.概括《金色花》的内容。

• 3.确认内容之后,你觉得该怎么读诗歌中的三句对话?•诵读技巧:•1、朗读:读准字音节奏,注意语气语调•2、内容:结合彼时情境(语境),符合人物身份个性,体察人物思想情感。

(四)再读• 1.如果整首读,你觉得要用怎样的语气,语调,语速?•亲切的语气、轻快的语调语速、饱含喜悦与温馨的深情• 2.学生范读•诗人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泰戈尔诗三首_课件1

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泰戈尔诗三首_课件1

诵读比赛
看谁朗诵得好:自由组合,可以个人 朗诵,也可以几人合作朗诵,也可以分 角色朗诵等,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将 自己的感悟与情感融入其中。
泰戈尔名言
1.时间是变化的财富。时钟模仿它,却只有 变化而无财富。
2.任何事物都无法抗拒吞食一切的时间。 3.要是童年的日子能重新回来,那我一定不 再浪费光阴,我要把每分每秒都用来读书! 4.如果错过了太阳时你流了泪,那么你也要 错过群星了。 5.要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课后作业
1.背诵三首古诗词。 2.认真阅读泰戈尔的诗,体会其中 的感情,将自己的感受写成200字的短文。
小结
通过朗读这首散文诗,我们感受到 了母子间的款款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 在这首表现母子情深的散文诗中,作者 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中 心人物 “我”想像变成一朵金色花,在 一天的时间里与妈妈三次嬉戏。
初步了解——告别
1.这首诗写了离别时孩子对妈妈的 眷念之情,作者把孩子的依恋之情幻化 成种种奇特而鲜明的形象,用美妙而深 刻的手法和语言表达出来。
初步了解——Leabharlann 色花1.这首诗用充满童稚的想像,细腻地 刻画了孩子的天真而又稍带顽皮地与妈妈 嬉戏的心理,含蓄地表达了孩子须臾不离 妈妈的难舍难分的深厚感情。
2.朗读时口吻是活泼的、俏皮的、得 意的。
课堂讨论
母爱就在我们身边,她像一股涓涓的 溪流时时刻刻地滋润着我们。学习这首诗, 你从中感悟到什么?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
泰戈尔诗三首
金色花 告别 榕树
作者介绍
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社 会活动家。生于地主家庭。曾留学英国。主要作 品有长篇小说《小沙子》《沉船》《戈拉》,剧 本《摩吉多塔拉》《邮局》《红夹竹桃》,诗集 《吉檀伽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 和许多中、短篇小说。诗歌格调清新,具有民族 风格,但带有神秘色彩和感伤情调。还擅长作曲 和绘画。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 为印度国歌。

苏教版语文七上《泰戈尔诗三首(金色花、告别、榕树)》word说课稿

苏教版语文七上《泰戈尔诗三首(金色花、告别、榕树)》word说课稿

陆月丹尊敬的评委,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泰戈尔诗三首》。

一、教材分析1、课文所处的地位及作用《泰戈尔诗三首》是苏教版初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中的诵读欣赏。

第一单元课文定位于“亲近文学”,所选的文章,都是名家名篇,文质兼美,体裁多样,有序言《为你打开一扇门》、有散文《繁星》,有诗文《冰心诗四首》、有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有寓言《古代寓言二则》,展示了多姿多彩的人生画卷,但又各有侧重,从而来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亲近文学,走进文学这个艺术的殿堂。

这正体现了新教材一方面注意到与小学的衔接,另一方面注重第一单元在整个中学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地位。

而本课作为第一单元的诵读板块是本单元主题的补充和延伸。

教材三首诗都是叙述儿童心理、儿童生活的诗,诗人以儿童的眼睛和心灵观察自然、感受生活,朴素的展现了孩子们充满童稚的想象和纯真美好的情感。

《金色花》用充满童稚的想象,细腻地刻画了孩子天真可爱而又稍带顽皮地与妈妈嬉戏的心理,含蓄地表达了孩子与妈妈难舍难分的感情;《告别》则用了奇特美妙手法深刻地写出了离别时孩子对妈妈的眷恋之情;《榕树》则通过榕树这个意像表达了对妈妈和故乡的思念。

这些与学生的生活、心理比较贴近,学生通过自主诵读这三首诗,容易引起他们心灵上的共鸣,他们会发现文学其实并不神秘,她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从而拉近与文学的距离,使学生对文学产生亲切感。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是对外界事物比较好奇,对美的事物有自然而然地亲近感,再加上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已经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开始对文学产生了亲近的欲望。

但是大多数学生的阅读时间相对比较缺乏,很难养成较科学的阅读方法,再加上年龄比较小,阅历比较少,所以进入感悟、欣赏层次比较低,表达自己阅读感受的能力比较差。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现代诗的基本朗诵技巧,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能“欣赏文学作品,能设身处地地体验和理解作品”,“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2道德、情感、价值观:体验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热爱、亲近文学。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诵读欣赏 古代诗词三首《泰戈尔诗三首》相关课外阅读 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诵读欣赏 古代诗词三首《泰戈尔诗三首》相关课外阅读 苏教版

古代诗词三首《泰戈尔诗三首》作者泰戈尔,R,(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

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修养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

1878年赴英国留学,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

1884至1911年担任梵社秘书,20年代创办国际大学。

1941年写作控诉英国殖民统治和相信祖国必将获得独立解放的著名遗言《文明的危机》。

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

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

写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及大量文学、哲学、政治论著,并创作了1500多幅画,诸写了难以统计的众多歌曲。

文、史、哲、艺、政、经范畴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精。

他的作品反映了印度人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种姓制度压迫下要求改变自己命运的强烈愿望,描写了他们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充满了鲜明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精神,同时又富有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具有很高艺术价值,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其重要诗作有诗集《故事诗集》(1900)、《吉檀迦利》(1910)、《新月集》(1913)、《飞鸟集》(1916)、《边缘集》(1938)、《生辰集》(1941);重要小说有短篇《还债》(1891)、《弃绝》(1893)、《素芭》(1893)、《人是活着,还是死了?》(1892)、《摩诃摩耶》(1892)、《太阳与乌云》(1894),中篇《四个人》(1916),长篇《沉船》(1906)、《戈拉》(1910)、《家庭与世界》(1916)、《两姐妹》(1932);重要剧作有《顽固堡垒》(1911)、《摩克多塔拉》(1925)、《人红夹竹桃》(1926);重要散文有《死亡的贸易》(1881)、《中国的谈话》(1924)、《俄罗斯书简》(1931)等。

他的作品早在1915年就已介绍到中国,现已出版了10卷本的中文《泰戈尔作品集》。

王湾唐代诗人。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县共和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词三首泰戈尔诗三首》课件苏教版35页PPT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县共和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词三首泰戈尔诗三首》课件苏教版35页PPT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县共和中学七年级 语文上册《古代诗词三首泰戈尔诗三
首》课件苏教版
46、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47、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 爱。— —英国
48、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 勒 4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 罚才能 使犯罪 得到偿 还。— —达雷 尔
50、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最新】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一单元诵读欣赏 泰戈尔诗三首(共46张PPT)

【最新】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一单元诵读欣赏 泰戈尔诗三首(共46张PPT)

Z x xk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 , 看着 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 色花的林阴,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
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 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 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 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 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天真活泼、调皮可爱, 孩子 热爱妈妈
妈妈
慈爱善良,勤劳美丽 疼爱孩子
1、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 笑嘻嘻的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 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调皮,快乐
2、孩子,你在哪里呀?
着急、关爱
3、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欣喜、嗔怪
4、我不告诉你,妈妈。
调皮、撒娇
1、孩子变成金色花, 为什么一次又一次不让 妈妈知道?
2、诗人为什么把孩 子想象成金色花而非 其他?
你从这首诗歌中感 悟到什么 ?假如你是 “金色花,你愿意帮 妈妈做什么事呢?
如果哈里· 波特送你一次 魔法,你可以变成你想变的 任何一样东西,去感恩母爱, 那么,你会变成——
妈妈,假如我变成了……
妈妈,假如我变成…… 当你……的时候, 我…… 当你……的时候, 我…… 当你……的时候, 我……
本文选自《泰戈尔诗选.新月集》郑振铎
翻译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诗人、作家、 社会活动家。 主要作品有《吉檀迦利》、《飞鸟集》、 《新月集》、《沉船》等 。《吉檀迦利》 《新月集》于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有一个人, 她永远占据在你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她愿用自己的一生去爱你; 有一种爱, 它让你肆意的索取、享用, 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 这一个人,叫“母亲”, 这一种爱,叫“母爱”!

苏教版七年级上《泰戈尔诗三首》ppt课件

苏教版七年级上《泰戈尔诗三首》ppt课件
苏教版七年级上《泰戈尔诗三 首》ppt课件

CONTENCT

• 泰戈尔简介 • 《泰戈尔诗三首》简介 • 《泰戈尔诗三首》赏析 • 泰戈尔诗歌的影响 • 课堂互动与思考
01
泰戈尔简介
泰戈尔的生平
95% 85% 75% 50% 45%
0 10 20 30 40 5
1861年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市一个富裕家庭。
的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情感。
讨论诗歌的语言美
03
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语言特点,如生动的比喻、形象的描写
等,让学生体会诗歌语言的魅力。
引导学生思考诗歌的主题和意义
01
02
03
主题探讨
引导学生思考每首诗的主 题,如生命、爱、自然等, 让学生理解泰戈尔对生命 和世界的独特见解。
意义解析
通过对诗歌中关键词汇和 句子的解释,帮助学生深 入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意义, 启发学生的思考。
诗歌的艺术特色
语言特色
泰戈尔的诗歌语言优美、清新、自然,富有音乐性 和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
表现手法
他善于运用象征、比喻等手法,形象生动地表达思 想感情。
风格特点
泰戈尔的诗歌风格独特,既有浪漫主义的激情奔放 ,又有现实主义的深沉凝重,表现出一种融合东西 方文化的特点。
03
《泰戈尔诗三首》赏析
诗歌的语言美
创新与传承
泰戈尔的诗歌在传承印度文学传 统的同时又有所创新,启示后辈 诗人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勇于创新, 不断探索新的表达方式和主题。
05
课堂互动与思考
让学生朗读并感受诗歌的美
朗读诗歌
01
在课堂上,让学生朗读《泰戈尔诗三首》,感受诗歌的韵律和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亲近文学 诵读欣赏 泰戈尔诗两首课文素材 苏教版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亲近文学 诵读欣赏 泰戈尔诗两首课文素材 苏教版

《诗两首》课文金色花泰戈尔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阴,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纸船——寄母亲冰心我从来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棗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百度文库是百度发布的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平台。

百度文库的文档由百度用户上传,需要经过百度的审核才能发布,百度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用户上传的文档内容。

网友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这些文档。

百度文库的文档包括教学资料、考试题库、专业资料、公文写作、法律文件等多个领域的资料。

百度用户上传文档可以得到一定的积分,下载有标价的文档则需要消耗积分。

当前平台支持主流的doc(.docx)、.ppt(.pptx)、.xls(.xlsx)、.pot、.pps、.vsd、.rtf、.wps、.et、.dps、.pdf、.txt 文件格式。

本文档仅用于百度文库的上传使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The Nation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简称“高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查预习
2、给红色字注音
lián yī 涟 漪 熠 熠 yì yì
nì 匿 笑 诧 异 chà
mù yù 沐 浴 栖 息 qī
xī lì 淅 沥 瞳 仁 tónɡ
检查预习
3、解释下列词语 匿笑: 窃笑,暗笑。 涟漪: 细小的波纹。
熠熠: 形容闪光发亮。
诧异: 觉得十分奇怪。
栖息: 停留,休息(多指鸟类)。
情境导入
• “小时候,我常常依偎在妈妈身旁,听她讲白 雪公主的故事。那时,我真想走进大森林,去 找那七个小矮人,和他们一同玩耍。长大后, 我仍然渴望回到妈妈身边,享受爱的温存。我 要变成一朵花,为她散发香气;变成一股清风抚 摸着她的脸;变成一个梦儿,从眼皮的微缝中 ,钻进她睡眠的深处;又要变成她的影子,伴随 她直到永远。泰戈尔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纯洁的 儿童世界,勾起我们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
பைடு நூலகம்
泰戈尔散文诗对中国的影响
• 我们现代杰出的诗人徐志摩、郭沫若都是泰戈尔的崇 拜者。郭沫若读诗时说:“分外感受着清新而恬淡的 风味。和向来所读过的英诗不同,和中国的旧诗之崇 尚格律雕琢也大有区别。”而冰心最得泰戈尔思想和 艺术的精髓,成了“最有名神形毕肖的泰戈尔的私淑 弟子” ( 徐志摩《泰戈尔来华》 ) 。冰心自己则说:“ 我写《繁星》和《春水》的时候,并不是在写诗,只 是受了泰戈尔的《飞鸟集》的影响,把自己平时写在 笔记本上的三言两语 —— 这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 一个集子里”。
《泰戈尔诗二首》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美好、纯洁的童
真世界。
2.学习运用想像展现世间挚爱真情的手法。
3.培养阅读优美诗文的兴趣。
检查预习
1、了解作者
本文的作者是 (国籍) ,他是
著名诗人、作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
《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
《园丁集》等,其中 、 于1913
(三)三读课文:融入自我
选择自己喜欢的或感受最深的一首美美
地读,将自己的感悟与情感融入其中。
(三)四读课文:欣赏语言
边默读边画出你认为精彩的词语、
句子,并细细品味。
1、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动作描写,天真的“捉弄”,生动地表现了妈 妈与孩子的深厚感情。 2、“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 说的话 对话描写,母子假装责怪孩子,孩子的娇憨之 态可掬,和谐生活的情趣,令人陶醉,令人爱 不自禁。 3、
观察自然、感受生活,朴素地展现了孩子们童
稚的想像和纯真的情感,引领我们飞翔到新月
般天真美好的儿童世界里,让我们享受着世间 母子挚爱真情,同时让我们疲惫的心灵得以休 息,复杂的心理得以净化。
教师寄语 童年是五彩缤纷的,就像海边漂亮的 贝壳;童年是无忧无虑的,就像整天嘻闹 的浪娃娃;童年是纯真甜美的,就像山溪 中清亮的泉水。我们无法挽留住时间匆匆 的脚步,美好的童年已离我们而去。但“ 童心不泯”是一种境界,值得我们用一生 去追求。 愿同学们都能永葆一份儿童的纯真, 在今后的人生路上与“真”相伴,说真话 ,干真事,做真人。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诗歌格调清新,具有
民族风格,他的创作对印度文学的发展影
响很大。
20世纪的最初几年,是泰戈尔个人生活 最不幸的时期,1902年妻子去世。1903 年,他的一对儿女又相继夭亡。正是在 这悼亡伤逝的悲痛日子里,他怀着对孩 子深厚的慈爱,对自己童年的回忆和对 “理想世界”的追求,写出了这部充分 体现出诗人对儿童心理深刻的理解和善 于用儿童无邪的眼睛和心灵来观察自然、 感受生活的特点,充满童趣的想象和纯 真感情的优美动人的诗集。
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太阳的光芒 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 蝠不敢从什么黑暗的地方飞出来。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 康的、漂亮的,拍一拍连大树都会发响的,叫一叫就是站在 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 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 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 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 ,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 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 高就长多高,他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的 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了 一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 知道这个。只是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 -----萧红
反馈总结
泰戈尔笔下的孩子愿意变成一朵金色花来 表达对妈妈的爱,如果你也具备了一种神奇的 力量,可以去随意变化,那么你想变成什么来 表达你对关爱自己人的满怀爱意呢? 发挥你的想像,模仿《告别》第3节,再 写2个句子,赶快行动吧! 我要变成 我要变成 , , ; 。
在这三首诗中,诗人以儿童的眼睛和心灵
解疑
作者把儿童的心理感受写得那么真实可爱,
他运用的是什么方法?
想像
诗人用儿童无邪的眼睛和心灵来观察
自然、感受生活,运用丰富的想像,把 儿童的心理感受写得那么真实可爱。
拓展延伸
积累关于童年的诗文。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布置作业
1、搜集以“母(父)子”“母(父)
女”为主题的歌曲、诗词名句,看一部这样
主题的电影,读几篇体现挚爱亲情的文章,
感受人间真情。 2、阅读泰戈尔的《新月集》。
再见
定向诱导
每个人的童年生活都像一颗闪光的 珍珠,串在了你记忆的项链上,即使两 鬓斑白的时候,岁月的尘埃也掩埋不了 它那诱人的光泽。
----冰心
• 泰戈尔:印度著名诗人、 作家、社会活动家,他多 才多艺多产,一生写了50 多余册诗集,代表作有《 吉檀迦利》《新月集》《 飞鸟集》《园丁集》等, 其中《吉檀迦利》《园丁 集》于1913年获诺贝尔文 学奖。他的诗格调清新, 具有民族风格,他的创作 对印度文学的发展影响很 大。
自学探究
(一)初读课文:感知形象
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①课文写的是怎样的孩子和母亲?试着
用词语概括一下。
②边读边想像,诗句呈现了哪些画面?
孩子:天真、活泼、调皮、可爱
妈妈:温柔、慈爱
画面:温馨
(二)再读课文:领悟感情
有味道地朗读课文,感悟:两首诗歌分
别表达了什么思想情感? 提示:把握好 语速、语调、语气 、节奏、重音 (语速舒缓、语调适中、语气深情而活泼)
• 两首诗表现了母子之间那种亲密无间的 真情: •《金色花》表现了孩子对妈妈的难舍难分 的深厚感情及母子间和谐有趣的生活, •《榕树》中,诗人描写了三个日常生活片 段,都是由榕树引出来的。榕树是故乡的 化身,是妈妈的化身。孩子对榕树的沉思 和幻想,是思念故乡、思念妈妈的表现。 诗中对榕树的描写,则让我们联想到妈妈 的性格和形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