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水土保持预案报告
高速公路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高速公路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目录1、工程慨况、地形地貌 (2)2、水土保持工作报告编制依据 (2)3、水土保持工作领导小组 (3)4、水土保持管理机构框图 (3)5、水土保持工作制度及管理目标 (4)6、路基、桥涵、土石方弃渣现状情况分析 (11)7、水土保持分区防治措施总体布局 (12)8、水土保持施工详细方案和措施 (14)9、定期检查、不断完善 (22)附:谷竹高速公路一合同段水土保持工作相关照片一、工程概况、地形地貌某省谷竹高速公路第一合同段起点位于谷城县石花镇陡坡村二组,与福银高速公路襄樊至十堰段交叉设置谷城西枢纽互通,交叉中心设计桩号K0+000,对应福银高速公路桩号K1295+688.592。
路线向南下穿福银高速公路后,在陡坡村四组以东上跨襄渝铁路及其复线,走巩湾村二组以西,陶湾以西,在石花镇总体规划以西蔡家湾设置石花互通连接国道G316.路线向西跨越国道G316、溪河后至本合同段终点-凉水井村二组(设计桩号K5+900),路线全长5.9Km. 合同段范围内包含大桥3座;中桥1座;互通桥7座。
本合同段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热充足,雨量充沛,春夏雨热同步,秋冬阳光互补,气温多年均值摄氏9-16度,极端气温最高43.4度,极端最低气温-5度。
日照时间长,年平均日照1890小时,严寒期短、无霜期长,年无霜期一般在230天左右。
本区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冬季雨量很少,年平均雨量920毫米左右,年最大为1750毫米,年最小为470毫米。
本区风向六、七月份多为东南风,其余月份多为北风或偏北风,年平均风速1.5-2.1米/秒,最大风速为27米/秒,最大风力可达九级。
二、水土保持工作报告编制依据某省谷竹指质[2010]195号文件《某省谷竹高速公路水土保持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相关规定,《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国务院及交通部、地方政府相关的环境保护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以及设计部门对本工程《某省谷城至竹溪高速公路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等,这些文件是水土保持工作重要的法律依据。
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模板

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模板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一、背景介绍公路在现代交通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公路建设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为了保护土地资源,减少水土流失等不良影响,制定并实施水土保持方案已成为公路建设的必要条件。
本报告将就公路水土保持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一套模板,以便各地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运用。
二、基本情况1. 项目概况描述公路项目所处的位置、规模以及建设目的等。
2. 气候特点分析项目所在地的气候特点,包括降雨情况和季节变化等。
3. 土地条件介绍公路项目所涉及的土地类型、土壤特征和坡度等。
三、水土保持方案制定1. 目标确定确定公路水土保持的总体目标,例如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等。
2. 保护标准根据土地类型、降雨情况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水土保持标准,具体包括土壤保持率、径流控制等。
3. 方案选择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保护标准,选择适用的水土保持技术和措施,如植被恢复、坡面处理和沟道建设等。
四、水土保持措施实施1. 施工前准备包括场地清理、土壤改良和施工设施设置等。
2. 技术措施详细介绍各项水土保持技术的施工步骤、操作方法和效果评估等。
3. 监测与评估建立监测体系,定期对水土保持工程进行监测,评估其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五、经济分析1. 投资估算根据方案实施所需的人力、材料和设备等,进行经济投资的估计。
2. 成本效益分析对方案实施后的影响进行经济评估,包括土地利用效益和环境效益等。
六、风险及应对措施1. 风险评估评估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如自然灾害和施工难度等。
2. 应对措施针对各类风险,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确保水土保持方案的顺利实施。
七、总结与建议对公路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总结,并提出后续改进的建议,以便在今后类似项目中能够更好地应用水土保持的技术和措施。
八、参考文献列出本报告中所参考的相关文献和资料。
以上是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一个范本模板,具体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地区和项目特点进行相应的调整与完善。
高速公路工程环保及水土保持措施

高速公路工程环保及水土保持措施一、环境保护方案本合同段工程上场后,我们对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将做全面规划,综合治理。
会同监理工程师及时与当地环保机构取得联系,遵守有关控制环境污染的法规,从组织管理、防止和减轻水、大气污染、施工噪音控制、水土保持、生态环境保护、粉尘控制等多方面采取一切合理措施,将施工现场周围环境的污染降至最小程度,搞好污水处理,防止污染水质,做好水土保持。
(一)制定下发环保细则,对职工进行环保教育。
(二)取土场严格按设计范围取土。
(三)取土前采取有效措施将地表植被进行保护。
(四)取土完将原地表植被复植或复耕。
(五)疏通排水系统,防止水土流失。
(六)加强管理,施工中的废弃物和垃圾弃到指定地点。
(七)施工中维护原生态系统。
(八)施工中由环保领导小组负责监督检查。
二、组织措施(一)成立环保小组,建立由项目副经理为组长的环保水保管理组织机构,制定环保措施,实行项目经理部、施工队分级管理,负责检查、监督各项环保工作的落实。
(二)明确各级、各部门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职责分工,并配专职管理人员,专门负责检查、督促各项环保工作。
见环境保护责任保证体系图。
(三)建立、健全施工过程中环境管理体系和各项环境管理规章制度。
见图10.2-1。
(四)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与管理,使人人心中都明确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主动地参与环保工作,自觉遵守环境保护的各项规章制度。
三、环境保护技术措施(一)调查线路附近环境状况,核实、确定施工范围内的环境敏感点,以及施工过程的重大环境因素。
(二)明确施工范围内各施工阶段应遵循的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三)制订培训计划,建立培训、考核程序,定期对直接参与环境管理的人员进行环保专业知识培训,对各层次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环保知识培训,对关键岗位员工进行岗位操作规程、能力和环境知识的专门培训,新工人进场和人员转岗都严格进行相关的环保培训和教育。
(四)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分阶段《施工方案》时有相应的环境保护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根据线路特点、围绕敏感点,制定的噪声、振动控制方案;制定预防扬尘和大气污染工作方案和工地、生活营地的排水和废水处理方案;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方案;保护植被的具体工作内容;施工范围内已有的列入保护范围的文物名称和具体的保护措施以及施工中可能发现文物时的处理和保护措施等。
公路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

公路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一、前言公路工程建设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在公路工程建设中,水土保持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旨在保护土壤免受水的侵蚀和保持地表水的稳定。
为此,本报告旨在提出在公路工程建设中的水土保持方案,保证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对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二、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而水土保持是保护土地的一种重要手段。
水土保持是指对土壤和水资源进行保护和合理利用,以确保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稳定。
在公路工程建设中,水土保持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带来大量的土壤侵蚀和水资源污染,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损害。
因此,要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充分重视水土保持工作,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保护土地和水资源。
三、水土保持的现状目前,我国的公路工程建设中普遍存在水土保持问题。
一方面,由于缺乏足够的水土保持措施,导致土壤侵蚀严重、地表水资源的污染和土地的退化。
另一方面,一些水土保持措施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存在不足,无法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因此,建立科学的水土保持方案对于公路工程建设来说尤为重要。
四、分析与评价1. 地形特征分析在确定水土保持方案时,首先需要对公路工程的地形特征进行分析和评价。
如公路工程的区域地形、地下水位、植被状况等,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水土保持的具体方案选择。
2. 土地利用状况分析土地利用状况是影响水土保持方案的重要因素。
根据当地的土地利用状况,需要选择合适的水土保持措施。
例如,在森林地区可以采取植树造林等措施,而在农田地区则需要采取农田水土保持的措施。
3. 岩土情况分析公路工程的岩土情况对水土保持方案也有较大的影响。
例如,在岩石丰富的地区可以采取岩石护坡等措施,而在土质较松散的地区需要采取土壤保持的措施。
4. 气候和降雨情况评估气候和降雨情况是影响水土保持方案的重要因素。
在降雨量较大的地区,需要采取防雨水侵蚀的水土保持措施。
高速公路施工期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管理方案范本

高速公路施工期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管理方案简介高速公路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对于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和改善城乡生活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施工期间也会对周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压力和影响。
为了确保施工期间环境和水土资源的保护,需要制订严格的管理方案。
环境保护管理方案垃圾处理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和渣土。
为了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需要制定合理的垃圾处理方案。
现场处理在施工现场设置垃圾箱,并采用分类收集的方式进行垃圾收集和处理。
对于生活垃圾、建筑渣土等不同种类的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同时还可以采用途中清理车对环境进行清理,保持环境整洁。
运输处理对于产生大量的渣土、建筑垃圾等需要进行处理和运输,采用专业的运输机构和设备进行处理,将垃圾运往规定的垃圾处理场进行专业处理。
绿化工作在施工期间,需要加强绿化工作,适时适量进行绿化,以保证周边环境的生态平衡。
种植树木在施工现场和周边区域进行适量的树木种植和绿化,以提高环境的美观程度和空气质量。
搭建水保方案在施工过程中,设立专门的水保设施,经过合理的规划建设,可对附近水域进行有效的保护和管理。
噪音控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噪音的控制,以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施工时间在施工时间上,避免晚上和早上施工或者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减小降噪设备在施工环节中,适时使用降噪设备和工具,减少工作时所产生的噪音。
水土保持管理方案采取保护措施在施工现场周边开展水土保护工作,有效地降低局地雨量引起的灾害,保障公路桥梁等工程的稳定与安全。
设立防护栏在施工区域的陡坡、深沟、河岸等处设立防护栏,以防止边坡崩塌和沉降等现象的发生;利用防护墙对沟凹面、深挖段、边坡等利用防护墙进行加固,保护施工区域的陡峭斜坡,以免因降雨等自然因素造成的破坏;建设排水设施设置科学的排水设施,适时排出施工区域的漫水,并与防护栏构成整体,避免工程受到淤积、泥石流等灾害的影响。
合理开挖利用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土地自然资源和水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不得破坏自然生态环境。
某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

风险评估
自然风险
极端天气如暴雨、台风等可能导致水土流失 加剧,需要加强监测和应急响应。
技术风险
水土保持技术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技术难题 ,需要专业团队进行技术支持。
管理风险
项目管理不善可能导致实施效果不佳,需要 建立有效的项目管理机制。
法律风险
可能面临环保法规的制约和处罚,需要遵守 相关法律法规。
05
监测与评估
监测方案
监测点设置
在高速公路沿线设置多个监测点,包括坡面、排水沟、植被等区 域,以全面监测水土流失状况。
监测内容
监测内容包括土壤侵蚀量、植被覆盖率、土壤理化性质、降雨量等 ,以评估水土流失状况及其影响。
监测频率与周期
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制定合理的监测频率与周期,确保数据的准确 性和完整性。
某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 告
汇报人: 2024-01-07
目录
• 项目背景 • 水土保持方案设计 • 实施计划 • 预期效果与效益分析 • 监测与评估 • 结论与建议
01
项目背景
项目介绍
项目名称
01
某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方案
项目地点
02
某高速公路沿线区域
项目目标
03
通过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保障
公路安全运行。
水土流失现状
01
02
土壤侵蚀类型
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和重力侵 蚀
侵蚀程度
中度侵蚀至重度侵蚀
03
04
流失面积
沿线区域约XX平方公里
流失特点
以轻度流失为主,部分区域存 在中度或重度流失。
水土保持的必要性
保护土地资源
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土地资源 ,维护土地生产能力。
高速公路施工水土保持方案

高速公路施工水土保持方案以下是一个可能的高速公路施工水土保持方案模板:一、项目概况本项目为XXX高速公路,起点位于XXX,终点位于XXX,全长约XXX公里。
本项目的建设将有助于改善区域交通状况,促进经济发展。
二、水土流失预测根据预测,本项目施工期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主要包括开挖、填筑等施工活动造成的土壤扰动和裸露,以及施工废水、废渣等废弃物的排放。
主要预测结果如下:1.水土流失类型:主要为水力侵蚀和重力侵蚀。
2.水土流失量:预计本项目施工期水土流失总量为XXX吨/平方公里,其中水力侵蚀量为XXX吨/平方公里,重力侵蚀量为XXX吨/平方公里。
三、水土保持目标与指标本项目的水土保持目标为将施工期水土流失量控制在最低水平,并采取有效措施恢复原有地貌和植被。
具体指标如下:1.水土流失量:施工期水土流失量不得超过预测值的XX%。
2.植被覆盖率:施工结束后,项目区植被覆盖率不得低于原有植被覆盖率。
3.土壤质量:施工结束后,项目区土壤质量不得低于原有土壤质量。
四、水土保持措施设计根据本项目的水土流失预测结果和指标,设计以下水土保持措施:1.施工组织措施: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减少对地表的扰动和破坏;合理设置施工临时设施,尽量减少占地。
2.工程措施:在高速公路的路基和边坡处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铺设草皮、种植灌木等;在高速公路两侧设置排水沟或截水沟,将雨水引入附近的水体中;对废弃的土石方进行回填、整平等。
3.植被恢复措施:在施工结束后,对施工场地进行土地整治,将废弃的土石方进行回填、整平,然后进行植被恢复。
主要采取植树、种草等方法。
4.监测与监管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对水土流失情况进行监测和监管,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水土保持意识。
某高速公路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方案_secret

某高速公路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方案某高速公路某合同由XX有限公司承建,我公司中标后成立了某高速公路某合同项目经理部。
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和水土流失保持,组织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根据工程特点和地理条件等制定了环境保护和水土流失保持方案,制定了一系列措施。
一、工程概况本合同段起讫桩号为:K168+200~K172+400,全长4.2公里。
主要工程量有路基开挖土石方(含K170+300服务区)142万m3,利用土石方填筑3.5万m3;防护及排水工程2.6万m3;桥梁工程:桥(K168+682.5)长898.4m;大桥(ZK169+775、YK169+788)长310m;隧道(ZK170+870~K172+400、YK170+917~K172+400)长3013m/1座(双洞);涵洞2道;跨线桥两座157.2m/2座(K170+050、K170+860),服务区1处。
本合同工点相对集中,周围植被良好,项目建设区周边基本为农田,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工作任务繁重,我标段的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工作主要从施工便道、河道管理、弃渣场及工区等几方面抓起,严格控制征地界限。
二、方案编制的原则和目标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贯彻“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原则。
方案是公路主体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主体工程的修正、补充和完善,是实施环保措施的依据。
通过实施该方案,达到以下目标:(1)工程建设扰动的地表面积,采用工程或植物措施进行治理,扰动土地治理率达95%以上;(2)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采取工程或植物措施进行治理,水土流失治理度达95%以上;(3)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水土流失总量,经工程或植物措施防治后得到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控制率达95%以上;(4)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弃渣,必须堆放在专门规定的存放地,并得到全面有效的保护,拦渣率在98%以上;(5)项目防治责任范围内宜林宜草区应全面绿化,竣工后半年内使植被恢复系数达到95%以上;(6)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使公路沿线达到绿化美化,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林草植被覆盖率达25%以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责某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1方案编制总则1.1 简介在建某高速公路(以下简称某高速)是A至B国道主干线的组成部分,东起某庄(C至D高速公路终点),西至E西部某县与F市交界处附近的城村,建设里程136.2km,工程总投资41.33亿元。
该工程于1998年1月开工,可能2001年全线通车。
某高速属于国家限期完成的重点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
建成某高速,对加速国家公路网的建设,促进河南及A市、某峡两市乃至西北各省的经济进展,缓解A市至某峡间现有公路运输紧张状况,适应今后国民经济进展对运输能力的需求,并承担铁路的短途运量,发挥运输综合效益,差不多上十分必要的。
某高速位于河南省西部山岭重丘区,沿线岩土类型较多,沟谷发育,地形地貌十分复杂。
作为一种线型工程,某高速在其建设过程中,不管填方或挖方路段都将破坏原地表植被,其扰动、破坏地面的类型较多。
某高速全线136.2km,无一处隧道工程,穿越山岭均采纳劈山开路,最大挖方深度达35m。
与其它公路工程相比,某高速的弃土、弃石方量相对更大。
这些弃土、弃石由于受地形及运输条件的限制,专门多就近弃于附近的沟岔内、山坡上,有的甚至顺河倾倒。
这些松散的废弃物,孔隙大、结构疏松,遇到洪水将极易产生水土流失,淤塞河道,阻碍行洪,直接威胁着附近的陇海铁路、310国道甚至某高速自身的安全,威胁沿线城镇、村庄的安全,阻碍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及生活。
因此,尽快编制某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方案,迅速对沿线的弃土、弃石场采取防护措施,恢复由于高速公路建设而破坏的土壤植被,不仅是为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减少水土流失,同时也是为了保障沿线铁路、公路、村庄、城镇的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1.2 编制依据1.2.1 法律法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1995年5号令(《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治理规定》);(4)《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方法》;(5)《河南省水土保持补偿费、水土流失防治费征收治理暂行方法》。
(6)《土地治理法》;(7)《公路法》。
1.2.2 河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提供的某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施工图设计报告》。
1.2.3 某高速水土保持编制单位“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院”编制的《某高速水土保持方案大纲》及水利部对大纲的审查意见。
1.2.4 某高速水土保持编制单位“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院”与方案编制托付单位“河南省交通厅”关于编制某高速水土保持方案共同签订的《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合同书》。
1.3 采纳技术标准(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2)《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 190-96;(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GB/T 15772-1995);(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GB/T 15773-1995);(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 15774-1995);(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 16453.1~16453.6-1996);(7)《防洪标准》(GB 50201-94);(8)《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6-98);(9)《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93);(10)《河南省中小流域设计洪水暴雨洪水图集》;(11)《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SL 104-95);2 建设项目及周边地区概况2.1 建设项目规模、防治责任范围、工程布局某高速公路位于河南省西部,东起A市东头庄,西至某峡西部陕县与灵宝交界的城村,建设里程136.2km,全程共分8个合同段。
本段公路路线布设与陇海铁路、310国道相距不远,自东而西成并行之势。
A市至渑池段,路线布设在陇海铁路、310国道北侧,至渑池县英豪镇连续跨过310国道和陇海铁路后,路线走在陇海铁路、310国道南侧,在某峡市南部再次跨越陇海铁路和310国道,直至某峡市西该段路线终点。
该项目要紧工程量包括:路基填方2435万m3,路基挖方3328万m3,特大桥10座长10610m,大桥37座长8132m,中桥3座长285m,涵洞122道,交叉工程互通式立交7处,分离式立交88处,通道129处。
本段公路按重丘区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路基宽度24.5m,双向四车道2×7.5m;硬路肩及土路肩分不为2×2.5m、2×0.75m,中央分割带为2m。
本项目路基占地总面积13831.8亩,养护、治理、服务设施占地共计735亩,全线征地总面积为14566.8亩。
2.2 项目区地形、地貌、地质、土壤、地面物质、植被等某高速贯穿A市、某峡两市,整体地势西高东低。
东部多为黄土丘岭,中西部则山峦重叠,溪涧纵横。
沿线岩土类型较多,沟谷发育,地形地貌十分复杂,大致可分为两个地质段:A市到新安段为黄土丘陵,多呈梁、峁地貌,局部呈黄土塬,冲沟发育,岸高达20~40m以上;新安到某峡段穿越崤山山脉,为山岭重丘区,沟谷发育,局部呈鸡爪地形。
某高速位于黄河南侧陇海铁路附近区域,沿线属我国第二台地的山地丘陵区,地层要紧由第四系及局部的三叠系、二叠系、奥陶系、中元古界等组成。
(1)黄土:某峡市绝大部分为中更新统黄土状亚粘土夹棕红色古土壤薄层,仅塬梁顶部残存少量上更新统浅黄色黄土状亚粘土,泥化程度高,无湿限性;但沟谷两侧垂直裂隙发育,多呈陡壁。
(2)岩石:在义马、新安县局部地段,出露有第三系砾岩、砂岩和泥岩,三叠系红色砂岩和泥岩。
在观音堂附近为二叠系灰黄色泥质砂岩及泥岩,寒武系石灰岩及泥页岩,元古界安山岩及安山玢岩。
上述岩石风化壳厚3~5m,多为残积含泥碎石土和红色粘土。
某高速沿线通过的区域多数为农田耕地,另有部分荒坡地及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区,地面物质要紧由农作物及林草组成。
地面植被包括天然植被和人工栽培植被两类。
天然植被要紧是少量的原始次生林和天然草地,要紧树种乔木有落叶松、水曲柳、栓皮栎、楠斗树等,灌木有紫穗槐、连翘、白腊条、胡枝子、杭子稍等,天然草类要紧为黄倍草、白羊草、茅草、芥草等;人工栽培植被要紧为人工林地和人工种草,人工林包括用材林和经济林,用材林要紧是松、柏、桐树、杨树、榆树、柳树、椿树、刺槐等,经济林要紧是苹果、梨树、桃树、核桃、柿树、大枣等,人工种草要紧为人工牧草。
2.3 项目及周边地区气象、水文、河流等情况项目通过地区具有明显的暖温带气候特征,属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气温柔气,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为12.6~13.9℃,一月份最低(月平均气温为-0.3~1.2℃),七月份最高(月平均气温为28℃左右),极端最高气温38.4℃,极端最低气温-18.8℃。
年平均降水量467~543mm,雨季集中在6~9月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80%,其它月份则降雨量稀少。
初霜期在每年的10月中旬,终霜期在每年的5月初,无霜期167~218天,地面最大冻结深度20~30cm。
风向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偏北风,春秋两季为过渡区,风向多变,年平均风速3.5~4.0m/s。
某高速处在黄河流域,自东向西沿线穿越的要紧河流有金水河、洪阳河、涧河、青龙涧河及苍龙涧河。
涧河属于洛河支流,发源于陕县北段村,汇流面积1430km2,河道长度104km。
与某高速在k76+860处相交,交叉断面以上集流面积42.7km2。
金水河属于涧河支流,发源于新安县正村乡上坡,经五头东入孟津及A市市郊区,汇入涧河,河道全长30km,流域面积226km2,与某高速在k11+025处相交,交叉断面以上河道长19.5km,操纵流域面积112.7km2。
洪阳河也为涧河支流,发源于渑池县正村乡北部的轿顶山,河道全长23km,与某高速在k41+225处相交,交叉断面以上河道长度21km,操纵流域面积110km2。
青龙涧河属黄河一级支流,发源于陕县南部的大南山、方山和三角山下,汇流面积487km2,干流长度起40km。
路河交叉位置处高速公路桩号为k113+450。
河道上游有总库容2327万m3的中小型水库6座,操纵流域面积140km2。
苍龙涧河也为直接入黄河道,发源于陕县南部的甘山北坡,与高速公路在k125+452处相交,流域面积178km2,河道长度约40km。
河道上游支沟发源,并有张家河、后河、吊坡及张家坡4座小型水库。
2.4 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及进展规划项目区现状土地利用情况大致分为农业耕地、林地和荒地三大部分,另外还包括少量的水域和草地。
农业用地一般占总土地面积的21%~28%。
农业用地存在的要紧矛盾是:川台地少,坡耕地多,广种薄收。
特不是在大于25°的陡坡地上开垦种植,不仅农业产量低而不稳,而且加剧了水土流失。
林业用地一般占到28%左右,大多经营治理粗放,产材产果率低。
项目区内荒地面积占到29%左右。
荒地一般为荒坡荒岭,自然植被多为荒草野树,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峻。
项目区土地利用规划是整个水土保持规划的实质部分。
第一,规划首先考虑差不多农田用地。
沟台地、川地、水平梯田都尽可能进展为水浇地,坡度平缓土质较好的坡耕地改造成水平梯田,作为差不多农田用地。
第二,林业用地要紧布置在沟坡、山坡、沟头及大于25°的坡耕地上,利用退耕的土质较好坡耕地及坡度较缓的荒坡,建筑经济林,进展果园。
第三,牧业用地规划。
利用退耕的部分坡耕地及原来的天然草地和立地条件较差的土地,人工种植优良牧草;利用野草丰富的荒山、荒坡、荒沟进行野草改良,进展畜牧业。
通过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调整,使农、林、牧比例趋于合理,逐步形成一个良好的农业生态系统,促进农、林、牧各业快速协调进展。
2.5 项目区及周边地区和会经济状况某高速贯穿A市、某峡两市,除A市、某峡两市外,沿途通过的县级都市还包括孟津、新安、义马、渑池及陕县。
A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人称“九朝古都”,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全市面积15208.6km2,人口607万人。
A市是一个以机械工业为中心、国家大型骨干厂矿为主体的新兴工业都市。
目前已形成石油化工、机械电子、冶金、建材、轻纺、食品等六大支柱产业,34个工业部门。
其中拖拉机、轧路机、铜材、平板玻璃、水泥、单晶硅、耐火材料等支柱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在全省及全国都占有重要地位。
1997年A市市工业总产值525.15亿元,占全省的9.31%,国内生产总值335.01亿元,占全省的8.21%。
某峡市位于河南西部,面积10496.6km2,人口216万人。
某峡市是东南沿海及中原地区与西北五省区联系的咽喉,是晋、陕、豫三省交界三角地带的经济文化中心,是一个以轻纺、电力、机械制造、冶金、化工为主的新兴工业都市。
1997年某峡市工业总产值176.05亿元,占全省的3.12%,国内生产总值130.93亿元,占全省的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