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2020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真题及答案

2020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真题及答案1. 【单项选择题】(江南博哥)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创作的地点是()A. 扬州B. 金陵C. 钱塘D. 黄州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王安石的《桂枝香》大约创作于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当时王安石任江宁府(今江苏南京)知州,题目“金陵怀古”点出地点为金陵即今江苏南京,故选B。
2. 【单项选择题】“颍滨遗老”指的是()A. 苏辙B. 苏洵C. 曾巩D. 贺铸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崇宁三年(1104),苏辙在颍川定居,过田园隐逸生活,筑室曰"遗老斋",自号"颍滨遗老",以读书著述、默坐参禅为事。
死后追复端明殿学士,谥文定。
3. 【单项选择题】李清照《声声慢》开首十四字运用的艺术手法是()A. 象征B. 对比C. 用典D. 叠字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声声慢》是李清照压卷之作,最为人称道的是开首运用十四个叠字,如珠玉落盘,声情并茂,人谓“创意出奇”。
故选D。
4. 【单项选择题】宋徽宗时提举大晟府的词人是()A. 秦观B. 贺铸C. 李清照D. 周邦彦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周邦彦在宋神宗元丰初游京师.献《汴都赋》,得到神宗赏识。
宋徽宗时拜秘书监、进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
5. 【单项选择题】下列采用“翻进一层”写法的词句是()A.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B.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C.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D.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采用翻进一层的写法。
在思妇的视野里,春山已经够远,而行人还在春山之外。
句子递进层深,进一步突现思妇的离愁之深。
6. 【单项选择题】下列作品属于七夕词的是()A. 陈亮《水调歌头》B. 贺铸《青玉案》C. 秦观《鹊桥仙》D. 张先《天仙子》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秦观的《鹊桥仙》为七夕词,但打破了以往以感慨牛郎、织女会少而别多的主旨,自出机杼,化故为新,一反相思离别的缠绵感伤.提出“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新颖见解。
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教学大纲(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中国现代文学总学时:204 学分:12理论学时:204 实验或讨论学时:无开课学院:文学院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教育大纲执笔人:大纲编写时间:2008年12月教研室主任审核:教学院长审定: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阶段必修的主干课程。
它与《中国古代文学史》相联系,系统地学习中国古代文学著名作家的优秀作品,把握其精神内涵,领会其艺术精髓,一方面可以为准确地理解文学史提供直观的感性材料,另一方面也可以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丰厚遗产,也可以培养大学生深厚的文化素质。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本课程与《中国古代文学史》同步,二者关系密切,必须结合《中国古代文学史》学习本课程。
(2)本课程时间跨度大,按照时间序列分为先秦汉魏六朝、唐宋、元明清三个阶段,分三个学期讲授。
(3)本课程涉及的作品众多,要求熟练掌握作家作品的相互归属及其所属年代,著名作家的主要字号、别集名及其所属流派,掌握节选作品的原书出处,著名作家作品的并称,各种常用文体并认知作品所属文体类别。
(4)作品分讲授篇目与阅读篇目,讲授篇目下列讲授内容,阅读篇目仅列出篇目。
(5)提纲中加* 号的为背诵篇目。
3.本课程的重点与难点(1)正确理解文本,将具体作品与作家风格联系,具体作品与时代风貌联系。
(2)积极吸收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并有选择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以扩大学生的学术视野,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学术潜质。
二、课堂教学时数及课后作业题型分配表一:先秦至六朝文学作品选表二:唐宋文学作品选表三:元明清文学三、本文第一编先秦文学作品选第一章先秦诗歌选讲【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对《诗经》的比兴艺术、重章叠句;对《楚辞》香草美人、结构宏伟的审美特征有直接的感性认识。
【重点难点】《诗经》的比兴艺术、重章叠句;《楚辞》象征系统。
2023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模拟试卷一

2023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模拟试卷一1. 【单项选择题】(江南博哥)《迢迢牵牛星》的主旨是( )A. 写牛郎织女故事B. 写七夕民间风俗C. 写女子离别相思之情D. 写男子离别相思之情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迢迢牵牛星》借用神话传说,描写牵牛织女隔河相望无法相聚的痛苦,抒发人间思妇的离愁别恨。
2. 【单项选择题】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中,以怀古慨今概括全诗主旨的一联是( )A. 王溶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B.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C.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D.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这首七律,前四句侧重怀古。
第一句从西晋水军进攻落笔,具浩荡的声势,后三句专写大军压境之下东吴的苦心防御,却只如摧枯拉朽,一雄壮,一惨淡,力量强弱对比不言自明,几个动词的运用更增加了对比的力度。
后四句侧重慨今,总结历史教训。
“人世”句的议论,由东吴推扩到六朝兴亡,“山形”句的写景,归结到题目中西塞山。
末两句以怀古慨今概括诗旨,收束全诗。
3. 【单项选择题】下列作品中,选自《诗经·秦风》的是( )A. 《氓》B. 《君子于役》C. 《采薇》D. 《蒹葭》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氓》选自《诗经·卫风》,《君子于役》选自《诗经·王风)。
《采薇》选自《诗经·小雅》。
4. 【单项选择题】《庄子·逍遥游》下列文意中,体现了庄子“圣人无名”思想的是( )A. 许由不受天下B. 鹏扶摇而上C. 藐姑射神人的神奇D. 樗树不夭斤斧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B项说明世间一切皆有凭借,CD两项分别体现了庄子“神人无功”“至人无己”的思想,以许由不接受天下,说明"圣人无名"。
5. 【单项选择题】《苏秦始将连横说秦》中,苏秦之嫂前倨后卑的举止反映了( )A. 崇尚富贵、亲情淡漠的炎凉世态B. 贫富分化、阶级对立的社会现实C. 反对连横、赞成合纵的政治态度D. 苏秦远离亲人、落魄他乡的窘态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苏秦潦倒时和得势后,家人的表现“前倨而后卑”,形成鲜明的对比。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真题二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真题二1. 【单项选择题】(江南博哥)下列词句为范仲淹所作的是()A. 酒人愁肠,化作相思泪B.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C.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D.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B项的作者是柳永,C项的作者是张先,D项的作者是晏殊。
2. 【单项选择题】从体裁上看,苏轼的《荔枝叹》一诗属于()。
A. 七言律诗B. 七言古诗C. 七言绝句D. 七言歌行体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荔枝叹》是北宋诗人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
诗先写古时进贡荔枝事,以纪实手法,追思汉唐贡荔之害。
再转入议论感慨,诗人以无比愤慨的心情,批判统治者的荒淫无耻。
最后写近时事,对民众遭受祸害深切同情。
3. 【单项选择题】下列哪篇作品不是“三苏”所作()A. 《上欧阳内翰第一书》B. 《朋党论》C. 《答谢民师书》D. 《上枢密韩太尉书》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三苏指北宋散文家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和他的儿子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苏辙(字子由,号颍滨遗老),分别与A、C、D项作品对应。
《朋党论》的作者为欧阳修。
4. 【单项选择题】《栾城集》的作者是()。
A. 周密B. 杨万里C. 苏辙D. 吴文英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栾城集》是宋代苏辙所著的诗文别集。
5. 【单项选择题】黄庭坚《登快阁》中“万里归船弄长笛”,其中“弄”字的意思是()。
A. 把玩B. 吹奏C. 舞动D. 凝视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弄:演奏。
6. 【单项选择题】《项脊轩志》以庭中枇杷树“亭亭如盖”作结,其目的是表达()A. 对少年生活的怀念B. 对项脊轩的纪念C. 对祖母、母亲养育之恩的感念D. 对亡妻的思念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这样结尾,产生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看到树,作者就似乎看到了妻子的音容笑貌,就似乎听到了妻子的欢声笑语。
由“亭亭如盖”的枇杷树自然地联想到当年亭亭玉立之人,可现在物虽在而人已去,留在心头的只是一片怅惘之情。
2023年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汇编叁(带答案)试卷号

2023年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汇编叁(带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45题)1.【单选题】《行行重行行》中的“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所用的表现手法是()。
A.对比B.夸张C.比兴D.映衬正确答案:C2.【单选题】《上枢密韩太尉书》中的“韩太尉”指昀是()A.韩愈B.韩奕C.韩维D.韩琦3.【单选题】元好问《岐阳》“从谁细向苍苍问”,“苍苍”指()A.碧草B.青天C.青山D.绿水正确答案:B4.【问答题】试述顾贞观《金缕曲》(季子平安否)的思想内容及其语言运用上的特色。
正确答案:(1)抒发作者对塞外友人的思念和同情,及以身相救的承诺。
(4分)(2)以词代信,语言平易,如叙家常。
(2分)(3)所用典故,贴切自然,曲折尽意。
(4分)5.【问答题】李密《陈情表》分为四段,分别陈述了怎样的情怀第一段写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不能分离。
第二段写朝廷屡次征召催逼,自己进退职两难的处境。
第三段申说不能应诏,只是为了尽孝道,并无别的原因。
第四段表达对西晋王朝尽忠报国之心。
《陈情表》的特色是以情动人,开端言“孝”,再述自己的两难进境,接着便在陈情的基础上说理表态。
从道理而言,晋朝以孝治天下,自己竭尽孝道符合大义。
从实际情况而言,忠孝可以两全,先尽孝后尽忠,尽孝日短,尽忠日长。
合情合理,令人感动。
在措词方面,也颇有讲究,对蜀汉称“伪朝”,对西晋称“圣朝” 。
6.【单选题】孟子提及齐宣王舍衅钟之牛的用意是()。
A.谴责齐宣王以羊易牛的贪利之心B.揭露齐宣王以羊易牛的虚伪之心C.指出齐宣王有不忍之心D.赞扬齐宣王废除衅钟之礼的决心正确答案:C7.【单选题】下列诗人别号被列为诗中一体名称的是()A.陈与义号简斋B.范成大号石湖D.杨万里号诚斋正确答案:D8.【单选题】下列作品属于晚清“新文体”代表作的是A.康有为《强学会序》B.梁启超《少年中国说》C.严复《译天演论自序》D.龚自珍《病梅馆记》正确答案:B9.【单选题】《板桥题画》( 三则) 阐发了()A.伦理和词章的道理B.艺术和人生的道理C.性灵和才气的道理D.情致和文笔的道理正确答案:B10.【单选题】下列《哀郢》诗句中,揭露了楚国小人当道、君子失位的一句是()。
北京语言大学22春“汉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作业考核题库高频考点版(参考答案)试题号

北京语言大学22春“汉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作业考核题库高频考点版(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李白《将进酒》中有“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这里的陈王指的是谁?()A.曹植B.谢灵运C.谢脁D.曹操参考答案:A2.“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是谁的诗作?()A.常建B.韦应物C.崔护D.刘长卿参考答案:C3.杜甫的诗“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中的斯人指的是谁?()A.孟浩然B.王维C.贺知章D.李白参考答案:D4.关于《庄子》的说法,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庄子,名周,宋国蒙人B.此书是庄周和他的门徒以及后学著述的总集C.此书现存三十三篇,分为内篇和外篇两个部分D.鲁迅评价说“汪洋辟阖,仪态万方”5.庾信《拟咏怀》中有“眼前一杯酒,谁论身后名”,这里的用典出自下面的哪部书?()A.《左传》B.《世说新语》C.《战国策》D.《晋书》参考答案:B6.《听安万善吹觱篥歌》以形象的语言来描写音乐,其中“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飙风中自来往”又写出了知音之难遇,此诗的作者是谁?()A.孟浩然B.王维C.杜甫D.李颀参考答案:D7.关于“古诗十九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A.梁朝萧统将其编入了《文选》,并题作“古诗”B.大约是东汉年间文人的创作C.刘勰评价说“惊心动魄,一字千金”D.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参考答案:C8.现存最早的文人七言诗是下面的哪一首诗作?()A.《短歌行》B.《登池上楼》C.《燕歌行》D.《白马篇》参考答案:C“《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也是大家所熟悉的诗句,它出自哪篇汉乐府?()A.《江南》B.《陌上桑》C.《饮马长城窟行》D.《十五从军征》参考答案:C10.关于“古诗十九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A.梁朝萧统将其编入了文选,并题作“古诗”B.大约是东汉年间文人的创作C.刘勰评价说“惊心动魄,一字千金”D.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参考答案:C11.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第一首中有“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那么它下面的诗句应该是什么?()A.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B.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C.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D.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参考答案:C12.李商隐的下面哪首诗歌化用了“庄周梦蝶”这一典故?()A.《锦瑟》B.《夜雨寄北》C.《蝉》D.《常娥》参考答案:A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什么?()A.《国语》B.《弹歌》C.《国风》D.《诗经》参考答案:D14.《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是哪位诗人的作品?()A.王勃B.杨炯C.骆宾王D.卢照邻参考答案:C15.李白《行路难》中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句,这里他用了哪个人的典故?()A.王羲之B.谢灵运C.宗悫D.谢安参考答案:C16.“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模拟试卷二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模拟试卷二1. 【单项选择题】(江南博哥)下列《洛神赋》的文句中,用来形容洛神体态的是( )A. 丹唇外朗,皓齿内鲜B.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C. 转眄流精,光润玉颜D. 含辞未吐,气若幽兰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ACD三项主要描写洛神的容貌和风度,B选项“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描绘了洛神美态。
后来人们多用此形容女性轻盈如雁之身姿。
2. 【单项选择题】下列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诗句,不含比喻意义的是( )A. 误落尘网中B. 池鱼思故渊C. 依依墟里烟D. 久在樊笼里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A项用“尘网”比喻官场,B项用“池鱼"比喻仕途的拘束身心,D项用“樊笼”比喻不得自由的仕宦生活。
3. 【单项选择题】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中,“帝乡”指( )A. 故乡B. 都市C. 仙境D. 田园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的意思是:富贵不是我所期望得到的东西,而天帝居住的琼楼玉宇也不是我所能够盼望得到的。
表现出作者的安于贫苦的生活,也不愿为追求那些富贵的生活而放弃自己的原则。
其中,“帝乡”指仙境。
4. 【单项选择题】下列江淹《别赋》句子中,描写夫妇之别的是( )A. 金石震而色变,骨肉悲而心死B. 攀桃李兮不忍别,送爱子兮沾罗裙C. 怨复怨兮远山曲,去复去兮长河湄D. 织锦曲兮泣已尽,回文诗兮影独伤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ABC三项描写的分别是刺客之别、从军者之别、远赴绝国者之别。
5. 【单项选择题】《北山移文》中“泪翟子之悲,恸朱公之哭”典出( )A. 《国语》B. 《山海经》C. 《左传》D. 《淮南子》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泪翟子之悲,恸朱公之哭”典出《淮南子·说林训》:“杨子见歧路而哭之。
为其可以南,可以北。
墨子见练丝而泣之,为其可以黄。
可以黑。
”6. 【单项选择题】《周处》一文意在赞扬周处的( )A. 改过自新B. 勇敢无畏C. 凶狠倔强D. 忠诚孝顺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周处》选自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教学辅导先秦两汉部分

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教案辅导(1)先秦两汉部分先秦部分一、神话我国现存远古时期著名的神话传说《精卫填海》、《鲧禹治水》、《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是原始人以幻想的形式对所接触的自然界和社会现象进行艺术的解释和描述,表现了远古人民征服自然、支配自然的愿望。
二、《诗经》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它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约五百年间的305篇作品。
《诗经》中的作品,本是配乐的歌词,根据乐调分为《风》《雅》《颂》三类。
《诗经》中十五个地方的歌谣称作《风》,又称《国风》,共160篇。
《诗经》中周天子王城地区的乐歌称作《雅》,分为《大雅》和小雅,共105篇。
《诗经》中,用于王室诸侯宗庙祭祀的乐歌称作《颂》,共40篇;宋代以后通行的《诗经》注本是朱熹的《诗集传》。
2、诗经从各个方面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生活:(1)有许多作品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和他们的反抗精神。
如《豳风·七月》以哀哀倾诉的语气叙写了农夫全家一年到头各种繁重的劳动和无衣无食的穷困生活,还会受到人身侵凌。
(2)有许多作品反映了兵役和徭役给劳动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
如《豳风·东山》、《魏风·伯兮》等。
(3)恋爱、婚姻题材的作品,在《诗经》中占有很大比重。
如《秦风·蒹葭》、《卫风·氓》等,都是其中的名篇。
(4)此外,《周南·芣苢》等诗篇反映了劳动的情景。
3、《诗经》的表现手法。
《诗经》的表现手法,古人概括为赋、比、兴:赋,是对事物作直接的陈述和描写;比,即打比方,是对事物作形象的比况;兴,是先用别的事物发端,引起所要歌咏的事物。
《诗经》创始的赋、比、兴手法,成为我国诗歌的基本表现手法。
(注意:兴是一种最具民族特色表现手法,在《诗经》中除了用在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起发端作用外,还具有引起联想、比喻、寓意、象征、渲染、烘托等多种微妙的意味,使诗歌更加耐人寻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编元代文学作品选
第一章《窦娥冤》
【思考题】
1.关汉卿《窦娥冤》与《救风尘》在艺术风格上有何异同?
2.窦娥形象的主要性格特征是什么?作品是如何表现的?
3.《窦娥冤》中三桩誓愿和鬼魂诉冤情节有何作用?
4.《救风尘》戏剧冲突的实质是什么?该如何评价?
5.背诵:《窦娥冤》第三折[端正好]、[滚绣球]。
第二章《西厢记》
【思考题】
1.崔张故事的意义何在?
2.崔莺莺形象的内涵和价值何在?
3.《西厢记·长亭送别》的语言有何特点?
4.《西厢记》中“长亭送别”一折心理描写和景物描写各有何作用?
5.背诵:《西厢记·长亭送别》之[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一煞]、[收尾]。
第三章《汉宫秋》
【思考题】
1.《汉宫秋》中的汉元帝形象有何特点?其意义如何?
2.《汉宫秋》的语言特点如何?
第四章《琵琶记》
【思考题】
1.《琵琶记》的思想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其艺术特色如何?
2.《琵琶记》的结构有何特点?有何作用?
3.《琵琶记·糟糠自厌》中吃糠情节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何作用?
4.《糟糠自厌》的语言有何特点?
5.背诵:《糟糠自厌》之《孝顺歌》前两支。
第五章元散曲选讲
【思考题】
1.《天净沙·秋思》为何称为“秋思之祖”?
2.《山坡羊·潼关怀古》、《水仙子·寻梅》的艺术特点如何?
3.何谓代言体?《哨遍·高祖还乡》用代言体取得了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4.《山坡羊·潼关怀古》结句有何含义?
5.背诵:《天净沙·秋思》,《山坡羊·潼关怀古》,《水仙子·寻梅》。
第七编明代文学作品选
第一章《三国志演义》
【思考题】
1.《三国志演义》有哪些主要的思想倾向?
2.《三国志演义》“拥刘反曹”思想的内涵是什么?它是如何形成的?嘉靖本《三国志演义》和毛本《三国演义》有什么区别?
3.《三国志演义》的作者是如何处理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之间的关系的?
4.《三国志演义》的战争描写艺术有何特点?
5.《三顾茅庐》一节的情节发展有何特点?
第二章《水浒传》
【思考题】
1.《水浒传》的主要思想倾向有哪些方面?
2.《水浒传》在人物塑造方法上有何特点?
3.《水浒传》的英雄观与女性观有何特点?
4.《血溅鸳鸯楼》一节的细节描写有何特点?
第三章明代诗文选讲
【思考题】
1.《项脊轩志》的结构和语言有何特点?其抒情特点如何?
2.《报刘一丈书》的题旨是什么?它的讽刺手法对表达主题起何作用?
3.《西湖七月半》中的白描手法有何作用?
4.《别云间》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它的对仗有何特点?
5.背诵:《别云间》。
第四章《西游记》
【思考题】
1.学界关于《西游记》的主题思想有哪些纷争?
2.《西游记》人物形象塑造方法上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3.《西游记》的结构与《水浒传》有何异同?
4.如何理解鲁迅所言“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之语?
5.《车迟国显法》的艺术趣味表现在哪里?
第五章“三言二拍”选讲
【思考题】
1.“三言二拍”的审美倾向有哪些方面?
2.杜十娘的悲剧是怎么造成的?
3.《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改编时增加了一些细节描写,这对表现人物和主题有何作用?
4.《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反映了什么样的道德观、价值观?
5.《转运汉遇巧洞庭红》反映了哪些时代信息?
6.《十五贯戏言成巧祸》的谋篇布局有何特点?
第六章明代戏曲选讲
【思考题】
1.徐渭的杂剧为何被称为“明曲之第一”?
2.“四声猿”的命名有何含义?
3.《四声猿》的艺术风格有什么特点?
4.《浣纱记》在题材处理上有何特点?
5.溪纱在剧中起何作用?
第七章《金瓶梅》
【思考题】
1.《金瓶梅》的题材和形象塑造有何特点?
2.《金瓶梅》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它在小说史上有什么样的意
义?
第八章《牡丹亭》
【思考题】
1.如何理解《牡丹亭》的主题倾向和戏剧冲突?
2.杜丽娘形象有何特点?其意义何在?
3.《牡丹亭》的艺术成就表现在哪些方面?
4.《惊梦》一出在《牡丹亭》中有何艺术作用?
5.背诵:《牡丹亭·惊梦》之[皂罗袍]。
第八编清代文学作品选
第一章清代诗词选讲
【思考题】
1.《圆圆曲》的主题倾向如何?
2.“梅村体”主要有哪些内涵?试以《圆圆曲》为例说明。
3.陈维崧词中“鹰”的形象有何特点和意义?
4.朱彝尊《桂殿秋》一词的艺术特点如何?
5.纳兰性德《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6.背诵:《醉落魄·寒山几堵》,《桂殿秋·思往事》,《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
第二章清代散文选讲
【思考题】
1.何谓“以小说为古文辞”?试举例说明。
2.《左忠毅公逸事》是如何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的?
3.《登泰山记》的结构特征是什么?其语言风格如何?
第三章《长生殿》和《桃花扇》
【思考题】
1.如何理解《长生殿》中爱情描写与政治批判之间的关系?
2.《长生殿》的结构有何特点?其艺术作用如何?
3.《桃花扇》的人物塑造有何特点?
4.《桃花扇》的结构艺术有何特点?
5.“桃花扇”一物在《桃花扇》一剧中起何作用?
6.《桃花扇》的曲词宾白有何特点?
第四章《聊斋志异》
【思考题】
1.《聊斋志异》有哪些主要的题材类型?
2.鲁迅说《聊斋志异》“以传奇法,而以志怪”,你如何理解?
3.《聊斋志异》的叙事模式较之六朝志怪和唐代传奇有何变异?
4.《婴宁》中婴宁形象的两大性格特征是什么?
5.《婴宁》中对花的描写有何作用?
6.《黄英》的题材有何特点?反映了什么样的观念冲突?
第五章《儒林外史》
【思考题】
1.《儒林外史》的人物形象有哪些类型?作者的态度如何?
2.《儒林外史》对讽刺艺术的贡献是什么?
3.《儒林外史》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4. 《名士大宴莺脰湖》一节的讽刺性与象征性何在?
第六章《红楼梦》
【思考题】
1.《红楼梦》的悲剧意识体现在哪些方面?
2.鲁迅说:“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3.如何理解宝黛爱情悲剧和钗玉婚姻悲剧的内涵和性质?
4.《红楼梦》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5.《宝玉挨打》中层层铺垫写法有何作用?
6.宝玉挨打事件的性质是什么?事件之后,作者是如何描写钗黛两人的表现的?说明了什么?
使用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目
【使用教材】
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6月新1版。
【教学参考书目】
臧晋叔:《元曲选》,中华书局,1958年。
王季思校注、张人和集评:《集评校注西厢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隋树森:《全元散曲》,中华书局,1964年版。
钱南杨校注:《琵琶记》,中华书局,1960年版。
俞为民校注:《宋元四大戏文读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陈曦钟、宋祥瑞、鲁玉川辑校:《三国演义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陈曦钟、侯忠义、鲁玉川辑校:《水浒传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
朱彤、周中明校注:《西游记》,四川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冯梦龙:《警世通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冯梦龙:《醒世恒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凌濛初:《拍案惊奇》,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徐朔方、杨笑梅校注:《牡丹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洪升:《长生殿》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蒲松龄:《聊斋志异》(会评会校本),中华书局,1962年版。
吴敬梓:《儒林外史》(会评会校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
版。
漆绪邦、王凯符选注:《桐城派文选》,安徽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钱仲联:《清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
赵秀亭、冯统一笺校:《饮水词笺校》,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