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矶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调研报告
小学科学实践调研报告范文(2篇)

第1篇一、调研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科学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科学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为了更好地开展小学科学实践活动,我们组织了一次科学实践调研,旨在了解当前小学科学实践活动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调研目的1. 了解当前小学科学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掌握科学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和内容。
2. 分析小学科学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为改进科学实践活动提供依据。
3. 探索提高小学科学实践活动效果的有效途径,促进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观察等方法,对小学科学实践活动进行调研。
1. 问卷调查:通过设计问卷,对小学科学教师、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科学实践活动的看法和建议。
2. 访谈:对部分小学科学教师进行访谈,深入了解他们在科学实践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3. 实地观察:实地观察部分小学的科学实践活动,了解实践活动的具体实施情况。
四、调研结果与分析1. 小学科学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1)活动形式多样:目前,小学科学实践活动主要包括实验课、参观学习、科技竞赛、科普讲座等。
(2)活动内容丰富:实践活动内容涉及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多个学科领域。
(3)参与度高:大部分学生积极参与科学实践活动,对科学产生浓厚兴趣。
2. 小学科学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1)师资力量不足:部分小学科学教师缺乏实践经验,难以胜任科学实践活动。
(2)场地设施有限:部分学校缺乏科学实验室、科技馆等设施,限制了科学实践活动的开展。
(3)活动组织不合理:部分学校科学实践活动缺乏系统规划,活动内容与学科教学脱节。
(4)评价体系不完善:科学实践活动评价主要依靠教师主观评价,缺乏客观、科学的评价体系。
3. 提高小学科学实践活动效果的有效途径(1)加强师资培训:提高科学教师的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开展科学实践活动。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问卷调查分析报告1. 摘要本报告基于对我国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问卷调查,全面分析了学生、教师和教学环境等方面的现状。
通过深入剖析存在的问题,为改进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2. 背景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需求和期望越来越高。
科学实验教学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我国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目前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实验资源不足、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等。
为了深入了解现状,我们开展了此次问卷调查。
3. 研究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法,共收集了来自全国 20 余个省(市)的小学学生、教师和家长的有效问卷 1000 份。
问卷内容涵盖了学生基本信息、教师基本信息、教学环境、实验教学现状等方面。
数据采用 SPSS 22.0 进行统计分析。
4. 结果与分析4.1 学生方面4.1.1 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调查显示,85%的学生表示对科学实验感兴趣,15%的学生表示不太感兴趣。
这表明大部分学生对科学实验抱有积极态度,但仍有部分学生需要激发兴趣。
4.1.2 学生参与科学实验的积极性60%的学生表示在课堂上积极参与科学实验,30%的学生表示有时参与,10%的学生表示很少参与。
这说明课堂氛围和教师引导对学生的参与度有较大影响。
4.2 教师方面4.2.1 教师专业素质调查结果显示,70%的教师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能有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
但仍有30%的教师在专业素质方面有待提高。
4.2.2 教师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80%的教师表示重视实验教学,认为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但仍有20%的教师对实验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4.3 教学环境方面4.3.1 实验资源配备50%的学校表示实验资源配备充足,能满足教学需求。
但仍有50%的学校实验资源不足,影响教学质量。
4.3.2 实验安全保障70%的学校表示有完善的实验安全保障措施,确保学生安全。
但仍有30%的学校在实验安全保障方面存在不足。
小学 科学调研报告

小学科学调研报告科学调研报告尊敬的老师: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和观察,我对小学科学课程做出了以下的报告。
小学科学课程主要分为三个层次:一年级到三年级为基础阶段,四年级到六年级为巩固阶段,七年级到九年级为拓展阶段。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自然界的认知、科学方法和日常实践。
在基础阶段,学生主要通过观察和实践来认识自然界。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界的现象,如太阳的升起和西山的移动。
通过这些观察,学生能够培养好奇心和观察力,并逐渐认识到科学方法的重要性。
同时,教师也需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他们亲自实践一些简单的实验,如水的冻化过程和物体的浮沉。
通过实践,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科学原理。
此外,在基础阶段,教师还需教授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如鸡的生长周期和植物的生长过程。
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学生能够获得对自然界的初步认识。
在巩固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科学基础,需要进一步巩固和拓展。
教师可以通过进行更多的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分享一些有趣的科学现象和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在巩固阶段,教师还需要注重科学原理的讲解,让学生明白事物背后的科学道理。
例如通过展示空气的压力和水的升降原理,让学生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压力概念。
此外,还可以教授一些基本的生态知识,如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不同动植物之间的关系。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到自然界的复杂性。
在拓展阶段,学生已经掌握了科学基础,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学习。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科学课题,并进行科学研究。
通过科学研究的过程,学生能够培养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科学实验室和科技馆,让他们亲身体验科技的魅力。
在拓展阶段,教师还需注重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让他们能够提出新的科学问题和解决方法。
此外,教师还需要教授一些高阶的科学知识,如化学元素的基本性质和小行星的运动规律。
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科学的奥妙。
小学科学调研情况汇报

小学科学调研情况汇报近期,我们对小学科学教育进行了一次调研,旨在了解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他们对科学学习的态度和兴趣。
通过调研,我们获得了一些有益的信息,现将调研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我们对小学生的科学知识掌握情况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小学生对基础科学知识掌握得较好,比如对物质的性质、天气现象、植物生长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
然而,也有一部分学生在某些科学知识点上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比如对化学反应的理解、地球自然现象的解释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
其次,我们调查了小学生对科学学习的态度和兴趣。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小学生对科学学习抱有积极的态度,他们对科学知识充满好奇,乐于动手实验,愿意主动参与科学课堂的互动。
然而,也有一部分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不够高,对科学知识缺乏实际应用的认识,需要通过丰富多彩的科学实验和故事引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另外,我们还就小学科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研。
调研结果显示,当前小学科学教育中存在着知识点过于单一、缺乏趣味性、实验条件不足等问题。
这些问题导致了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不够高,也影响了他们对科学知识的深入理解。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改进小学科学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增加科学实验环节,提高科学教育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小学科学教育的现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我们将针对调研结果,进一步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科学教育的质量,激发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培养未来科学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感谢各位老师和同学的配合和支持,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小学科学教育更上一个新台阶!。
小学科学教学情况调研汇报

小学科学、综合实践教学调研情况汇报根据区教育教研室的安排,我街道领导班子思想上高度重视,认真召开小学科学、综合实践教学会议。
通过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等形式,向教职工和学生广泛征求了意见并归纳整理。
对照小学、实践课教学大纲和具体的要求,街道领导班子进一步分析了近年来的发展状况,认真查找了教学学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理清了发展的思路,制定了促进街道科学课和实践课的思路和工作措施,组织一系列调研活动,并形成分析检查报告如下:(一)科学、综合实践课堂教学现状1.课程开设情况。
严格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实施,科学3-4年级每周2课时,5、6年级每周3节,实践3-4年级每周2节,5、6年级每周三节。
统一使用教科书。
2.科学课程、实践课程任课教师情况。
小学科学课程、实践课程的教师中,兼职教师占100%;95%的教师都很喜欢科学课程,他们说,开设科学、实践课程以来,自己比以前更加努力工作了,因为它对教师要求更高了,这是对我们一次有意义的挑战。
老师们能够这样地看待自己,认识新课程,这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内在动力。
3.学生对科学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反映。
调查了解到,95%以上的学生喜欢科学、实践课程,70%的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和活动,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愿意和其他同学合作探究问题,有时能主动与老师、同学交流。
在家遇到科学、实践方面的问题,到校后就能与同学、老师交流探讨,40%学生在课余时间也渐渐喜欢阅读一些科普读物了,把看到的科学故事说给同学们听,这是与自然课程所不同的,学生们说:“我非常喜欢科学课和实践课。
因为教师能带我们到室外观察事物,能学会观察、解决问题的方法,能亲手捉蜗牛、蚂蚁。
锻炼了我们的实践能力。
4.科学课程、实践课程教学实施情况。
(1)对教材的认识。
我们使用的是青岛版的《科学》教科书,实践课程是区教育局统一配发的教材,教师们对其满意程度还是比较高的,他们一致认为,新教材内容比较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培养学生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新教材能充分体现新的课程理念,促进教师的观念转变,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
小学科学调研情况汇报材料

小学科学调研情况汇报材料根据对小学科学教学情况的调研,我们整理出以下情况汇报材料,希望能够对学校科学教学的改进提供一些参考。
一、教学内容。
通过对小学科学教学内容的调研发现,目前教材内容较为丰富,但在实际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侧重教科书内容的传授,缺乏足够的实践操作和生活实例的引入,导致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不足。
其次,部分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存在片面追求知识面广度,而忽略了知识深度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教学方法。
在小学科学教学方法方面,调研发现大部分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式,缺乏足够的互动和启发式教学。
这种教学方法容易造成学生的被动学习,缺乏对科学知识的主动探究和实践操作能力。
因此,建议学校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进,引入更多的实验、探究和讨论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三、教学资源。
在小学科学教学资源的利用方面,调研发现学校的实验室设施和科学器材相对较为简陋,无法满足学生实践操作和探究科学知识的需求。
此外,部分学校缺乏科学教育相关的课外读物和参观实践的机会,导致学生的科学知识获取渠道有限。
因此,建议学校加大对科学教学资源的投入,提升实验室设施和器材的更新换代,丰富学生的科学课外阅读和参观实践机会,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教师队伍。
在小学科学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调研发现部分学校的科学教师教学水平和科学素养有待提升。
一方面,部分教师缺乏对科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实践操作能力,导致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和实践操作。
另一方面,部分学校缺乏科学教师的培训机会和交流平台,导致教师在科学教学理念和方法上的更新滞后。
因此,建议学校加强对科学教师的培训和交流,提升教师的科学素养和教学水平。
五、学生学习情况。
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研,发现部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不高,学习动力不足。
这主要是由于教学内容的枯燥和缺乏趣味性,以及教学方法的单一和缺乏互动性所致。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二、调研方法对抽到的乡镇采用调查实验开出率、抽查学生实验操作技能、抽查教师实验操作技能及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进行调研。
(一)调查实验开出率深入班级与学生谈话、检查各班实验目录及进度调查实际实验开出情况。
(二)抽查学生实验操作技能根据该校三至六年级班级数或学生人数确定被抽学生实验的组数, 一般每年级2—4组, 每组5人, 被检查到的学生当场操作所指定的实验内容, 后由检查小组按相关要求进行评分。
(三)抽查教师实验操作技能凡担任实验教学的教师都是此次检查的对象, 具体形式是每年级抽取一名实验教师(担任科学课的行政领导必做)当场操作所指定的实验内容, 后由检查小组按相关要求进行评分。
(四)召开座谈会实验结束, 分别组织全校实验教师和相关领导进行座谈, 反馈实验教学实施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谈自己的认识和建议。
三、结果与分析(一)总体情况1.实验开出率: 各校均能按课程计划开设科学课, 但实验开出率较低, 从拟定的实验目录来看, 部分学校严重压缩学生分组实验, 用演示实验代替或纯粹无实验。
2、实验完成情况: 本次调研活动, 共抽查学生x人, 能独立完成实验的占x%, 在老师的指导下才能完成的占x%, 完全不会做的占x%;共抽查教师x人, 能按要求完成实验的占x%, 不能完成实验的占x%。
3、操作技能情况:教师自身的实验操作水平严重影响学生操作技能的高低, 部分学校教师相关学科的知识面窄, 储备不足, 极需提高。
具体体现在:(1)器材选用不当、不足a、《拓印树皮》实验, 学生选用铅笔及油性笔效果不佳, 换为蜡笔效果会更好。
b、《食盐、面粉、沙在水中的溶解》实验, 三个烧杯大小不一, 食盐、面粉和沙的取量不一, 造成实验无法对比。
c、《观察蚂蚁的身体》实验, 无器材控制蚂蚁的活动范围, 造成蚂蚁到处乱跑, 不便观察。
d、《光的直线传播》实验, 不能合理利用实验室资源“光学实验盒”, 自制教具不规范造成实验失败。
小学科学实验的调研报告

小学科学实验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一、引言科学实验在小学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亲身参与、实际操作,提高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实验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方式。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小学科学实验的现状和问题,为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二、调研背景小学科学实验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实验内容与学习目标的匹配不足、实验设备不够齐全、师生缺乏实验指导等。
为了了解这些问题的具体表现,本次调研选择了某小学的小学三年级科学实验教学进行实地观察和问卷调查。
三、调研方法1. 实地观察方法:对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进行观察,记录教师的指导方式、学生的参与情况、实验设备的齐全度等。
2. 问卷调查方法:针对小学三年级学生和科学教师,设计问卷进行调查,了解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和需求。
四、调研结果1. 实地观察结果实地观察发现,小学科学实验存在以下问题:- 实验材料和设备不足:有些实验需要的材料和设备不齐全,导致学生无法全面的进行实验;- 学生参与度不高:部分学生在实验中缺乏主动性和参与度,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有限;- 教师指导方式单一:教师主要以讲解为主,缺乏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2. 问卷调查结果问卷调查共收到小学三年级学生及科学教师的反馈,主要结果如下:- 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实验对于学习科学知识有帮助,但也有部分学生表示实验内容不够有趣;- 科学教师认为实验设备不足、实验操作安全性低以及指导资料不齐全是实验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学生和教师都希望加强实验教学的交互性、实践性和探究性。
五、调研分析根据实地观察和问卷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分析:- 实验材料和设备不足严重影响了实验的开展,应增加实验材料和设备的投入,保障实验教学的有效实施;- 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与实验内容的设计有关,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更有趣、更能激发学生积极性的实验内容;- 教师指导方式单一说明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中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戚矶小学实验室管理和实验教学工作
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
为了进一步加强小学实验教学,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办学效率和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县局的指示和枞阳中心学校部署,特成立了戚矶小学实验教学工作调研小组,于2013年6月1~5日,对实验室管理和教学工作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二、调研方法
对本校实验室采用调查实验开出率、抽查学生实验操作技能、抽查教师实验操作技能及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进行调研。
(一)调查实验开出率
深入班级与学生谈话、检查各班实验目录及进度调查实际实验开出情况。
(二)抽查学生实验操作技能
根据本校三至六年级学生人数确定被抽学生实验的组数,每年级2—4组,每组5人,被检查到的学生当场操作所指定的实验内容,后由检查小组按相关要求进行评分。
(三)抽查教师实验操作技能
凡担任实验教学的教师都是此次检查的对象,具体形式是每年级抽取一名实验教师,当场操作所指定的实验内容,后由检查小组按相关要求进行评分。
(四)召开座谈会
实验结束,分别组织全校实验教师和相关领导进行座谈,反馈实验教学实施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谈自己的认识和建议。
三、结果与分析
(一)总体情况
1、实验开出率:各班均能按课程计划开设科学课,但实验开出率较低,或纯粹无实验。
2、实验完成情况:基本无法完成实验操作。
3、操作技能情况:教师自身的实验操作水平严重影响学生操作技能的高低,部分学校教师相关学科的知识面窄,储备不足,极需提高。
具体体现在:
(1)器材选用不当、不足
a、《拓印树皮》实验,学生选用铅笔及油性笔效果不佳,换为蜡笔效果会更好。
b、《食盐、面粉、沙在水中的溶解》实验,三个烧杯大小不一,食盐、面粉和沙的取量不一,造成实验无法对比。
c、《观察蚂蚁的身体》实验,无器材控制蚂蚁的活动范围,造成蚂蚁到处乱跑,不便观察。
d、《光的直线传播》实验,不能合理利用实验室资源“光学实验盒”,自制教具不规范造成实验失败。
e、《阳光下影子的变化》实验,没准备投影绘图纸,直接在课桌上投影绘图,造成环境污染。
(2)操作不规范
a、使用搅拌棒时,严重碰撞烧杯杯壁及杯底,并在没清洗的情况下在多杯混合物中混乱使用。
b、使用温度计时,不注意液柱是否断开,手心接触红色液泡造成读数不准确。
c、使用测力计时,对测力计上出现的两类刻度分辨不清,读数方法不正确(俯视或仰视)。
d、使用酒精灯时,用火机点燃。
e、《溶解的快慢》实验,用凳子脚压碎糖果,不规范。
(二)原因分析
1、各校重视程度不够。
受传统“重主轻副”思想的影响,多数领导和教师对本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不能很好地意识到科学课对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作用。
2、师资队伍极不稳定,没有专职的科学教师,往往是兼职的,教师工作量重,并且更换频繁,每一年对科学学科来说,新教师是难以把握学科教学理念的。
3、教学仪器闲置,教师很少用或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