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安定主要靠法律维持还是道德维持
最新-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法律还是道德辩论词 精品

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法律还是道德辩论词篇一: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道德还是法律(反方立论)反方立论陈词谢谢主席,尊敬的评委、对方辩友、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们的辩题是“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道德还是法律”,我方观点为“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法律”,开宗明义,概念先行,社会秩序表示社会运行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有条不紊的状态。
维系秩序是指维持和联系社会的秩序,使之不涣散。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规范。
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而我方判断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道德还是法律的标准在于何者在促进社会良好发展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下面我将从下面三个方面论述我方观点。
首先,从社会秩序维系的根本来说,法律是维系社会秩序的主要力量。
辩题中社会秩序的维系是指对社会安定的维护,既然是维护社会安定,显然解决问题的重点应针对社会的不安定因素,而不是针对有利因素,而当我们面对一些不利因素时法律和道德相比,法律是更加有效的,因为法律的针对性,强制性,严肃性是,实效性是道德望尘莫及的,因此法律是维系社会秩序的主要力量。
其次,从法律的作用和效能来说,法律是维系社会秩序的主要力量。
法律的强制性与明确性,公正性是道德规范所无法比拟的,道德的规范作用主要依赖于社会舆论、个人习惯、以及传统与教育来维持,显然这是软约束,它对既有的犯罪行为不起作用,或者说道德的真正作用单纯是预防性的,而法律却能标本兼治,既有权威的惩罚作用,又有强大的威慑力,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
同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可以保障人们的合法权益,维护人间公平正义,从而能够更好的维护社会秩序。
最后,从适应现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来说,法律是维系社会秩序的主要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但与物质生活相比,文化生活质量的提升相对滞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如果有20%的利润,资本家就会去冒险;有100%的利润,就愿意去冒坐牢的危险;有200%的利润就愿意冒杀头的。
社会治安主要靠道德维持四辩结论

对方辩友苦纠道德没有恒定的标准,以桃花源从未实现来混淆视听、模糊概念,而事实上真正的道德从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以某一阶级利益为准绳,它的存在是服务人民,判断道德不道德,其根本在于看他是否对社会安定有利。
反观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法律,虽有固定的标准,却未必是人民的心声,历史上因不公法律而产生的暴动还少吗?这个时候你又如何说维护秩序主要靠法律呢!法律以道德为基础,并为道德而服务,它是一种工具,可以维护社会安定,亦可助纣为虐。
我方不否认法律的约束能力,但如若没有道德的指引,法律也只是冰冷的量刑工具,治标不治本,仅依靠强制性来维护社会安定,终将是在绳索上跳舞,唯有道德之光普照人间,才能真正的维持社会的长治久安!从古代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到今天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切都有赖于道德的支撑。
任何一条法律终将会随着时光流失社会的发展而被废止,但道德作为法律的基础永存不灭!海明威曾经说过,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而我想说一个人的恶行或许可以因法律而被暂时的压制,但其心中的恶念却不能因此而消除。
它将如一颗定时炸弹,随时有被引爆的可能,破坏社会治安。
对方辩友一再重申法律可以解决道德所不能,认为法律自身的强制性使其对社会治安的维护作用大于道德,多次将道德沦丧之人与遵纪守法之人进行不对等的比较,其偷换概念的,以个例驳整体的本领实在让人佩服!然而社会之所以安定,我们之所以是一个遵纪守法的良民,这不仅仅是因为法律的要求,起根本决定作用的是因为这符合我们的道德认知。
这也更加证实了道德是法律的基础。
心中有道德之人,即使法律没有禁止的恶行他也自会杜绝,法律没有要求去做的善行他也会做;心中无道德之人,即使法律要求了他也一样会知法犯法钻法律漏洞。
在坐的各位,相信你们也一定在法律之外播撒过爱的种子维护着社会安定,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安定和谐。
这靠的并不是法律的外在约束,而是道德的内在要求。
我们在法律之内愿意认可遵守的行为,是因为我们承认了它的道德。
社会安定主要靠法律维持还是道德维持

社会安定主要靠法律维持还是道德维持尊敬的主席以及在场各位大家好,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来讨论社会安定主要靠法律维持还是道德维持的问题。
我方的观点是:社会安定主要靠法律维持。
首先明确几个定义:其一:社会安定:社会秩序良好,人与人的和谐相处,社会的和谐发展。
其二:法律:以国家强制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的约束力的社会规范体系,公正不偏的权衡标准理性的体现。
其三:维持:一,保持使继续存在二,保护维护我方判断利弊比较的标准是,道德与法律对社会安定作用更大。
接下来我方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首先法律相较于道德更具有规范性。
因为法律所具有的强制性而产生的强大的震撼力,更好的发挥了震慑,惩戒作用,更能维持社会的安定。
甚至是在社会相对安定的情况下,法律的规范性还是发挥着作用,它规定社会成员之间该如何去处理各种关系和利益,从而使社会良性的运行,如交通守则,限购令等等。
而道德的约束力取决于社会成员的自觉性及社会舆论,因此对比来看我方认为法律对社会安定的作用更大。
其次由于法律的强制性相对于道德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能更有效的维持社会安定。
并以地区社会或国家强制力作为实施手段的。
道德不具有推广性,道德对于社会安定的作用无异于贤人思维,就是把公共事务管理的良善与否寄托于个别贤人,遇贤则良,遇不贤则费,结果是“人存政举,人亡政息”,摆脱不了历史“周期律”的控制,不可能有持续的良善之治。
因此由此对此看来我方认为法律对于社会的安定作用更大。
最后法律相较于道德更具有稳定性,从主观角度出发,法律具有明确的界限,对于不同的个体都有统一的标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犯什么样的罪,量什么样的刑,人人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复杂的社会运作从而稳定有序。
法律是不受欲望影响的客观存在。
而道德是人内心的主观意识形态,由于社会之间的不同个体的生活环境,文化水平,心里素质等差异导致社会上每个人的道德标准参差不齐,道德水平高低不一,标准和界限的模糊,正是由于道德的这一特性决定了它无法给社会一个明确的标尺来维护社会安定。
社会秩序的维持主要靠道德-四辩稿

社会秩序的维持主要靠道德四辩稿谢谢主席。
尊敬的评委,对方辩友,各位观众,大家好。
在欣赏完对方辩友情理交融的精彩演绎后,请允许我指出对方辩友的几点美中不足。
1.道德是主观多元的,但也是客观共通的。
社会公德是明确的,并无所谓的模糊性。
2.我方不否认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政治经济层面上的必要性,但必要性能等同重要性吗?3.我方不否认法律的强制性在面对恶劣犯罪时的作用,但倘若道德深入人心,又何来恶徒?4.对方辩友认为道德的约束力不足,却忽视了社会舆论对于不道德者是直插其内心的道德谴责,约束力可能更甚法律。
下面我将进一步总结论证我方观点:社会秩序的维护主要靠道德。
1.法无德不立,道德是法律的评判标准与推动力量。
古今中外的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无不是以国家和民族的伦理道德为基石,并力求与道德相适应、相协调,以获得社会支持的。
法律发挥作用的前提是知法、守法、护法的社会思想道德风尚。
法律的执行更需要执法者具有极高的职业道德与个人道德,同时离不开社会舆论的监督。
2.道德适用的范围广。
社会道德的维系应尽可能全面。
道德贯穿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尤其在人们的思想,私生活等法律盲区是不可或缺的。
对于社会事件的处理,道德可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法律作为原则性的规范,只能定是非底线,无法评善恶等级,社会秩序岂是非黑即白的简单逻辑可以维持的。
道德紧随时代发展做出调整,有着不可比拟的先进性,而旧法的修改或者新法的创制过程漫长而复杂,使得法律与社会生活现实或大或小的滞后。
对于的社会琐事,道德都可以迅速做出是非善恶判断,并做出道德制裁。
而法律程序繁琐,运行成本很高,因此道德调解优先也是司法机关第一原则。
3.道德从根本维护社会秩序,社会主体是人,真正的安定是每个人内心的安定。
道德使人们结合自身认识,自愿地认同社会道德规范,把被动的服从变为主动的律己。
法律的外部约束可以产生行为,却无法产生习惯;而道德教化使外部的道德要求变为自己内在良好的自主行动,这才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根本。
班10月份主题班会

1.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道路交通事故1244起
2.发生一次死亡5人以上道路交通事故269起
3.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34起 ,适用简易程序处理的道路交通事故3686652起 ,与去年相比,增加1050895起,上升39.9%。
整理ppt
5
整理ppt
6
讨论:假如我是他,我会怎么做?
整理ppt
7
寝室安全歌 寝室安全很重要,全体同学要记牢; 睡觉随手把门闩,出去小房都锁好; 时刻收检钱和物,尤其手机和电脑; 前车之鉴应吸取,平平安安不心焦; 不带外人入侵室,互相关照不可少; 按时就寝精神爽,提高警惕大家好!
整理ppt
8
整理ppt
9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人文科学系特殊教育专业0908班办
整理ppt
1Hale Waihona Puke 一、社会安定主要靠法律维持 二、社会安定主要靠道德维持
整理ppt
2
衣、食、住、行、用和天灾人祸
一、环境居住安全
二、食品安全
三、交通安全
四、财产安全
整理ppt
3
整理ppt
4
全国共接报道路交通事故3906164起同比上升 35.9%。
涉及人员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219521起,造成 65225人死亡、254075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 9.3亿。
辩论赛辩词_《社会秩序需要法律来维系》

演说辩论材料正方观点:社会秩序主要靠法律来维护一辩陈词:“各位评审、主席、对方辩友大家好:我要阐述的观点是:社会安定主要靠法律维持,我的重点论述理由如下:1.从适应现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征来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社会生产力不够发达,社会物质财富不够丰富,而道德作为社会经济的上层建筑,也远未能达到理想的水平。
换句话说,道德不可能独立发展成为维持整个社会安定的主要力量。
给对方辩友提个醒: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或许这会成为可能,但那并不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
2.从阶级状况和阶级斗争形势来论。
在我国,虽然剥削阶级已经消灭,但阶级斗争仍然存在,还有形形色色的敌对分子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进行着蓄意破坏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反动活动。
这是极大的社会不安定因素,对此不进行有力的斗争和制裁,社会安定根本无法谈起。
道德的阶级性却决定着它对此是无能为力的,换句话说,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标准对被统治阶级是不起任何作用的,取而代之的只能是统治阶级的法律制裁!3.从法律的作用和效能来论。
法律不仅是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不仅是制裁敌对分子的锐利武器,法律更是调整、解决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和矛盾的重要手段,这样,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才能真正建立起来,并且在国家的强制力作用下发挥作用来维持社会的安定。
这两方面的重要作用的合并,足以显示,法律在维护社会安定中起主要作用。
4.从法律与道德的约束力比较来论。
法律的强制性与权威性是道德规范所无法比拟的,道德的规范作用主要依赖社会舆论、个人信念、习惯以及传统与教育来维持,显然这是软约束,它对既有的违法犯罪行为不起作用,或者说道德的真正作用单纯是预防性的,而法律却能标本兼治,它是两方面的,它既有权威的惩罚作用,又有强大的威慑力,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
这就使法律比道德在维护社会安定中具有的更重要的作用。
5.辩题中强调的是对社会安定的维护,既然是维护社会安定,显然解决问题的重点应针对社会的不安定因素,而不是针对有利因素。
社会安宁主要靠道德维持

道德是法律的基础,法律是道德的底线!如果我们只是遵守道德的底线的,国家如何发展.社会如何进步?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会挨打,这样社会如何才能安宁呢?社会安宁是什么?是人们心理上的幸福感,经济平稳发展,社会公平.公正.稳定,不断进步社会的安宁与否,取决于社会的每个成员.是什么在决定人的行为,是法律还是人的思想意识!难道对方要告诉我们你的行为由法律决定?道德包含了人的思想,品德,修养,素质.价值观.人生观.法律是在公众道德准则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严肃的法制需要高尚的道德做为依靠。
不然一切法律都将成为一纸空文,它由如何来维持社会安宁道德是意在改善个人的品性,而法律只在支配个人彼此间的关系,治标不治本.它只能对不法分子做出惩罚,而并不能真正的改变解决社会不安定的问题.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没有改变,同样的错误,他还会犯.你说法律如何维持社会安宁?社会安定不是路不拾遗,不是靠严刑酷法来维持的表面安定。
真正的安定是每一个社会的人内心的安定,而要安定人的内心,只能靠道德。
法律不能给人心灵的救赎。
.道德的作用看不见,但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从有社会起就有了道德。
和谐社会的构建,主要还使靠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互惠互利,平等对待来实现。
法律是外力,根源上要真正构建和谐社会,还是要让人从内心,这只有道德能做到。
如果社会的安定主要靠法律维持,为什么我们从小就开始接受的是道德方面的教育,而不是法律?为什么世界上有那么多人宣讲道德,却没有人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宣讲法律呢?如果我们思想道德都达到一定的高度,有没有法律都一样法律是国家权利机关制定,是由国家强制性予以实施的社会规范,而道德使人们行为规范的总和,所以法律也是建立在道德之上的。
法的作用范围不是无限的,在现代社会中,法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调整社会关系的各个方面,所以法律不是万能的,法律也有死角,并不是一切东西都能通过法律解决。
我们社会当中大多数人都是有道德的人,所以犯法的人是少数,这少数中的多数人都是知法犯法!由此可见社会的安宁主要靠道德维持道德恰恰是法律观念的载体,没有人们较高的道德遵纪守法,法律不等于空头支票吗?法的作用的发挥受到我国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执法机关的工作,人民法律意识,传统文化等多发面因素的制约。
社会安定主要靠法律维持一辩稿

社会安定主要靠法律维持一辩稿《社会安定主要靠法律维持》尊敬的评委、亲爱的对方辩友以及现场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方的观点是:社会安定主要靠法律维持。
首先,让我们明确什么是社会安定。
社会安定是指社会处于平稳、有序、和谐的状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障,社会秩序正常运转,各种社会关系和谐稳定。
而要实现社会安定,法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法律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
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这种权威性和强制性使得法律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必须遵守法律。
一旦违反法律,就会受到相应的制裁。
例如,对于盗窃、抢劫等犯罪行为,法律会给予严厉的惩罚,从而遏制此类犯罪的发生,维护社会的治安和稳定。
如果没有法律的强制力作为后盾,仅仅依靠道德的约束,那么很多违法犯罪行为可能会因为缺乏有效的威慑而肆意横行,社会安定将无从谈起。
法律具有明确性和规范性。
它对各种行为的权利和义务、合法与违法都有着清晰明确的规定。
这使得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为边界,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例如,交通法规明确规定了车辆和行人在道路上的通行规则,使得道路交通能够有序进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再比如,合同法规范了经济交易中的各种行为,保障了交易的公平和安全。
这种明确性和规范性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指引,避免了因为行为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混乱和冲突,从而有助于维护社会的安定。
法律具有公正性和平等性。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身份、地位、财富如何,只要违反了法律,都要受到同等的制裁。
这种公正性和平等性保障了社会的公平正义,使得每个人的合法权益都能够得到法律的保护。
当人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寻求救济,得到公正的裁决。
例如,劳动者在遭遇不公正待遇时,可以依据劳动法维护自己的权益;消费者在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时,可以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要求赔偿。
法律的公正和平等为社会成员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安定主要靠法律维持OR社会安定主要靠道德维持一、正方论述:“各位评审、主席、对方辩友大家好:我要阐述的观点是:社会安定主要靠法律维持,我的重点论述理由如下:首先,从现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来论,道德不可能独立发展成为维持整个社会安定的主要力量;其次法律的是调整、解决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和矛盾的重要手段,在国家的强制力作用下发挥作用来维持社会的安定,再者道德的真正作用单纯是预防性的,而法律却能标本兼治,既有强制性、惩罚性的特点,总之法律比道德在维护社会安定中具有的更重要的作用;最后维持社会安定方面法律与道德谁更有效。
我的回答是:法律。
因为法律的针对性、强制性、严肃性、实效性是道德望尘莫及的。
综上所述,我方完全有理由相信社会安定主要靠法律来维持。
谢谢。
”自由辩论:①、正方:“曾经有一位备受道德尊崇的人,杀害了一位深受道德谴责的恶人,而大快人心,请对方辩友用你的道德观作如下判断:1.杀人者到底是道德高尚不高尚?(高尚)--杀了人对方辩友还要认为他的道德高尚,请问你这是什么道德观?(一个杀人者此处强调道德的矛盾性)(不高尚)--可是为什么又会大快人心呢?请对方辩友解释一下。
〔也就是对方辩友的道德观与大家是不统一的,那么到底是听你的,还是听大家的?〕反方回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般来说,杀这者要受到法律的惩罚,其道德沦丧,但是如果在正当防卫下,杀人者要受到法律的保护,其道德尚存。
对方辩友不能简单一概而问。
如果问一般情况,道德沦丧为什么会大快人心,反方可以说,我们假设只是伤害而没有杀害,那么假如被伤害的是你至亲,请问你会大快人心吗?伤悠如此,杀何以堪。
2.从刚才对方辩友的回答不难看出,用道德标准连判断事情的是非曲直都很难,我是否可以再问对方,用道德如何来处理这一事件。
请明确回答!反方回答:属于法律的留给法律去处罚,而属于道德的就还给道德来协调。
法律惩罚实质是让那些受罚的人强化其心中的道德。
(下面几个问题不用理会)3.仅仅受到道德谴责就够了吗?如果这样,人们可以去做类似的事情了,比如杀人抢银行等等,而只要等着道德来谴责就可以了结了。
这样的话,社会安定如何维持?4.很多活生生的例子告诉人们,道德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对方辩友恰恰把道德无能为力而造成恶果的责任推卸给法律,对方辩友是否有不道德的嫌疑呢?”②、多少因贪污受贿而被法律严惩的贪官,他们为什么要去贪污呢?是因为利益的驱使,私欲的膨胀呀。
因此,道德根本起不了预防作用,东窗事发之后道德还是不起作用,这时法律挺身而出,伏魔降妖。
你看是道德重要还是法律重要?反方回答:当然是道德重要啊,没有我们这些有负正义感的道德高尚的检察官、法官在,那些贪官怎么能受到法律的严惩啊,这时法律怎么能挺身而出,附魔降妖啊。
③、在台州市曾经发生一起市民哄抢50万现金大案。
案发后,公安部门试图让哄抢者依靠自己的道德幡然悔悟,结果无人归还赃款,迫不得已,公安部门只能用法律手段强制进行侦破处罚,才追回31.73万元现金。
对方辩友也看到了,面对这样的社会问题,道德根本不起作用,更谈何维护社会安定,显然法律却能很好的解决这一矛盾。
反方回答:只有加强社会人民的道德观,才能很好的维护社会的安定,法律的严惩只是具有局限性,请问对方辩友,如果公安部门都不道德了,谁去执行法律啊。
立法者,以德为先,执法者,以德为重,安定社会,德先行先知,法后知后觉。
④正方;请问对方辩友,有一句话叫“禽兽不如”怎么解啊?就是说在社会上很多人连狼都不如,所以没有办法教化啊。
请对方辩友告诉大家,社会,有哪一个国家的社会秩序主要是靠道德来维系的呢?反方:请问对方同学,“禽兽不如的人”是“道德的人’,还是“不道德的人”呢?正方:对方辩友说来说去,道德教化的还是那些有良心的人,可是对那些没良心的恶棍怎么办呢?我们想请对方辩友再一次回答我方二辩问题。
反方:我倒要请问对方辩友了,良好的社会秩序的判断标准是什么?正方四:对方同学一再回避我方问题。
比如说他们找来找去也找不到哪个社会,社会安定是由道德来维护的。
正方总结:社会安定应该以法为主以德为辅。
虽然说法律与道德对社会的安定对国家的治理都起着相当重要的重用,但是我们必须得主次分明,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从社会的实践角度出发。
我们不可否认道德对社会的安定是有多么的重要,没有道德的确不行。
但是从我国的基本国情考虑,法律对社会的安定还是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只有通过法律的明文规定,法律的制裁才是最有效的,毕竟每个人都不是可以用道德就来治理的。
即使以法治国,但是我们还是不可以忽视道德的作用。
总之,我们应该在以法治国的同时以德治国,应该以法为主以德为辅,这样才可以更好的维护社会的安定。
附注材料: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的法律体系,它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它包括的全部法律规范,它确立的各项法律制度,必须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以体现人民共同意志、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为本质要求。
2、其:1、体现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2、体现了结构内在统一而又多层次的科学要求;3、体现了继承中国法制文化优秀传统和借鉴人类法制文明成果的文化要求;4、体现了动态、开放、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
3、在这里我要提醒对方辩友注意:1.法律的服务范围是社会秩序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
2.法律具有国家强制力,有利于约束人的行为。
3. 道德对人的作用局限为对人的教化,而法律具有惩戒,保护,预防三大特征。
4、道德是“言义而不言利”的,是一种极高的“圣人”标准,缺乏社会大多数人遵循的准则,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这种纯粹的道德标准,往往因缺乏权利的关怀而被多数人敬而远之,所以,它不可能成为维持社会安定的主要力量。
5、法律不仅调整个人行为,而且具有调整全局性社会关系(如阶级关系)的功能,法律是实现国家职能建设社会安定最重要的、经常的、不可缺少的手段,法律较之道德必然起着主导作用!6、法律是道德、文化、教育建设的有力保障,道德的规范也要以法律为保障,法律是道德的权力支柱,要维持社会安定主要靠法律。
社会安定需要靠道德维持大家好!感谢对方辩友精彩演讲!但是我方认为维护社会秩序,主要靠道德自律!第一,道德自律是出自于人的内心的自觉,而法律是来自外在的监督。
故社会秩序的维持主要靠全体公民的道德“自律”。
第二,雨果说,“善良的道德是社会的基础。
”当然,也是法律的基础。
从《汉穆拉比法典》到如今各国的宪法,古今中外的法律体系无不与其各自的道德体系密切相关。
第三、从范围来讲,道德对社会秩序的维护比法律更广泛。
道德作为行为规范和价值评判的总和,支配着人们最基本的观念和立场,支配着人类日常最基本的行为。
基于以上几点,我方认为,维护社会秩序,主要靠道德自律!谢谢各位。
自由辩论:反方:对方辩友大谈法律,那么请问,法律从何而来?一部公正完善的法律难道不是由一批拥有较高道德标准的人制定的吗?正反:试问对方辩友,假如那些制定法律的高道德人犯罪,难道靠道德来救赎吗?我想维护社会安只能靠法律来维持。
这根本就是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
反方:对方辩友一再回避我的问题,试问德国希特勒有法律,但没有起码的人性与道德,导致20世纪30年代的德国成为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社会秩序。
我国历史上的秦王朝不是也有完备的法令吗,结果如何?“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啊。
请对方辩友做如何解释。
正反:历史不能遗忘,但总归是历史,对方辩友不要忘记了,现在我们的法律体系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体现人民共同意志、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为本质要求,继承中国法制文化优秀传统和借鉴人类法制文明成果的文化要求。
相比道德,现代法律更能成为维持整个社会安定的主要力量。
反方:对方辩友告诉我们有法律就可以让社会安宁,官算是懂法了的吧!为什么中国会有那么的贪官!他们知法犯法。
法律在他们那却没起到作用。
正方:正因为是道德失去作用,最后才能靠法律来制裁,所以法律是道德沦丧的最好救济。
反方:对方辩友不要忘记了,法律具有滞后性,如果所有人都没有道德了。
法律只能是空壳。
正方:有邪恶的地方总有正义存在,对方假设所有人都没有道德是多么可笑。
我国的法律体系体现了动态、开放、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
我相信,有道德沦丧的地方必有法律的制裁,有道德高尚的地方,必有法律保护,在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维护社会安定任需法律。
反方:人心的和谐才是最根本的和谐,是构建和谐世界的基石。
有一句广告词说:沟通,从心开始。
心与心的交流,应以什么为尺度呢?以我们辩论双方为例,我们的交流,不管在台上还是台下,以道德为准则,更有利于合作与提高,有利于团结与和谐,我想对方辩友一定也会同意。
总结陈词:谢谢主席!评委,大家好!对方辩友告知我们法律约束是重要的,但是我们要意识到,在维护社会安定中,道德自律比法律约束更为重要,因为他是人内在的价值判断,它是社会有序的基础。
同样,维护社会秩序不是靠法律约束,而是主要靠道德自律。
首先,只有建立一种良好的道德体系,社会秩序才有真正的保障。
其次,道德是法律的根本依据。
如果没有正义的道德,没有对良知的呼唤,法律只能是空壳。
再者,构建良好的道德体系,从而建立良好社会秩序,实现人类和平是人类社会的终极追求。
总之,法律只是维护国家政权,维护社会安定的一种手段,而道德才是社会发展的根本。
谢谢大家!附注材料:1、莎士比亚说:“如果丧失天良,即使用钢盔铁甲包装起来,也是赤身裸体的。
2、对方辩友说法律观念深入人心,法律标本兼治。
那么为什么有人知法犯法,为什么钻法律空子的人往往是知法懂法之人?对方辩友,真正能深入人心的是道德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首倡修身。
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老祖宗的话,你们都忘了吗?3、法的创始人孟德斯鸠曾经说过:“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要的是一种枢纽,那就是道德.”失去道德支撑的法律必定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徒有虚名的法律;4、人世间,有着一种比法更高的东西,虽然不可能完全表现在条文上,但它存在于每一个有良知的人心中,它时刻在提醒着我们遵从良知,约束着我们的行动--那就是无比高尚的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