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十大武林高手


一.杨禄禅
杨福魁(号禄禅)出生于河北永年县南关地方的一个农民家庭中。在农闲时,他常在县城西大街的一家杂货店里担任跑腿的差使。有一天,一个恶棍窜进了毗邻的太和堂药店中,欺侮药童以低廉价格卖给他,并挥拳打向掌柜,掌柜把手一举,那家伙立刻跌到数丈远的店堂外去了。禄禅目睹此景,极为惊奇。他领悟到这位药掌柜的武艺非等闲,由此,衷心地钦佩。

后来,禄禅竭诚拜访了店掌柜,认真地向他讨教究竟用的是什么拳法把恶棍打出数丈远,并表示想拜学习武艺。禄禅幼年时曾学过少林拳,但是没有得到少林直传。掌柜开始保持沉默,不肯道出真情,但由于禄禅满腔热诚,感动了他。掌柜就向禄禅说:我练的是绵拳,也叫太极拳。不过 我的功夫尚不到我师父的万分之一。我的老家在河南陈家沟,那儿有许多人都在练这种拳术,当地的陈长兴师父就是我师父,他的太极拳为天下第一。你要学这种拳,可以去陈家沟拜陈长兴为师。禄禅闻讯大喜。于是克日动身前往河南陈家沟。并成了陈长兴的弟子。他在陈氏指导下,不分寒暑,刻苦磨练。六年以后,他以后成了一个拳术出众的青年。

学艺结束后,他回到家乡。永年地方,当时学习武艺的人颇多。其中有一个颇负盛名的的人扬言道:禄禅先生学艺回来了,我倒要请教一番,比一个高低。后来,双方举行了比赛,结果禄禅被对方击败了。于是禄禅再发奋前往陈家沟学艺。六年后,重返故里。那天,正好是新春佳节。附近村庄的人见禄禅回来了都想掂掂他有多大本事。就借庆祝新年为名,暗暗地接近他,但没有一个人得逞。大家笑着说:“禄禅先生这次真的学到本事了”。当地住着一位出生官宦的人,姓武,他和陈家沟的陈氏族中人有些亲戚关系,会各种拳术,听说禄禅人陈家沟回来了,就提出要与禄禅见一个高低。但几经角逐,均不分胜败。 禄禅学艺十数年,由于努力钻研,功夫已达上乘水平,但对于太极拳的精华所在,还没有完全明白。于是他又三赴陈家沟。古时候一般武术教师在给门生传授武艺时,在教到最后,总是保留一手的,陈长兴也不例外。然而,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禄禅的谦逊好学和尊敬师长的高贵品质,深深地打动了陈氏的心。他召集起陈氏宗族中所有的人说:“禄禅随我学艺十数年,三进陈家沟,他这种坚忍不拔的意志,刻苦磨练的气概,是我们中任何人也及不到的,我年纪已大了,但技艺不可丢失。我现在决定传授给禄禅”。但是,师父已耽心如果把自己所有的东西一股脑儿地传给了禄禅,而以后有朝一日,禄禅中途变卦改变志向,那怎

么办呢?于是陈长兴师父决定先试试他。这样,师父就假装不理睬禄禅与他疏远起来。但禄禅全然不顾这些情况只是竭尽全力,悉心习艺。他每次去晋见师父时,师父或者横躺在床上,假装熟睡,或者是显出一付酒醉饭饱的样子,但禄禅一点也没有怨言。师父看到禄禅学艺精神毫不动摇。就无保留地教给了他所有的东西。三年的时间过去了,师父对禄禅说:“你现在可以回去了。你的拳术娴熟,可以说是举世无双了,后来人们给他起一个京都“杨无敌”的绰号。

杨露禅有一段时间曾去过北京富豪张氏的公馆。张氏先开店,以后因贩卖煤炭而致富。每至夜晚,张氏的家就成了官僚豪绅们寻欢作乐的场所,并雇有武术教师多人。此外,还有一些想考上科举、为光宗耀祖的子弟们,在这里练习练艺,准备应试。永年的武氏,在京城里担任官职,是张家的贵宾。为了给一班学艺的子弟们辅导,武氏就把同乡人杨露禅推荐给了张氏。张氏家原已雇有多名武术教师都是彪形大汉身强力壮,与禄禅那瘦少身材无法相比。主人颇有轻视之意。因此,在宴会上禄禅位子是在武教师们下首。席间,主人对禅禅说:“先生不知是精于长拳还是少林拳”。禄禅说:“我的拳法既不是长拳也不是猴拳少林拳,而是绵拳”。主人张氏又问:“那么你的绵拳能否的打人?”禄禅是富有正义感,品质忠厚的人,对主人这种轻视傲慢的态度根本不予理睬。只是说:“我的绵拳不是用来打人的,但打起来要胜于铁拳,除了钢铁外,凡是父母生的、血肉之体都能打。”主人又说:“你的拳法是否能同在座的拳师比一下呢?”而在座的拳师,对禄禅那付文质彬彬身材瘦小的模样早已不在眼下。也希望通过比武置禄禅于死地,来确保他们自己名拳师的地位。禄禅答应了主人比武要求,并说:“既然是比赛,就不要讲情面,生死不论,即使打死,也不能后悔。”比武开始时,一个拳教师气势汹汹地挥拳直奔禄禅,施了一个饿虎下山的招势 ,如同苍鹰般迅速地扑来,禄禅略一举手,那位教师他立即被打落到几丈远的地方去了,跌得浑身血污。另一位教师爷看到此情景,立即从席上跳下来,向禄禅挑战,结果使另一位拳师也落得同样下场,其余就不敢再比了。主人看到此情,诧异万分,接着重新摆了一桌酒席,为禄禅赔不是。禄禅肚内暗自思量,主人前后态度判若两人,乃奋然离席,扬长而去。 杨露禅在张家比武一事传开后,许多人都远道前来和禄禅比赛。但是不管是谁,都胜不了他,终于实现了陈长兴师父的临别赠言,别号“杨无敌”终于誉满北平城了。

禄禅出名后,当

时的仕宦们都以能把他请至家中,作为一件时髦的事情。但是禄禅对于这些人的邀请,决不轻易答应前去教习武艺。至于一些朴厚淳实,悉心钻研武艺的人,不论是谁,他都以平等对待,认真地予以传授。当然由于当时的客观情况,禄禅也教过许多“达官贵人”,还被聘为旗营(军队)的武术教官。 禄禅出了名,自然有一些嫉妒者暗中算计他,只是不敢正面地与禄禅交手就是了。某天,禄禅在永年南关五里左右的一条河边坐着钩鱼,突然觉得身后有人在偷袭者仍至水中,而禄禅自己则自然不动。

杨禄禅生有三子,长子,奇,早亡。次子,钰,字班候,人称先生,刚正不阿,善用散手,常常出手见红,其功夫已达上乘。但他脾气急躁,对于一班跟他学艺的人也是非常粗暴的,以致没有培养出影响的门人。遗子兆鹏,后曾跟外班人学艺。



二. 董海川

董海川,原名董明魁,嘉庆二年(1797年)出生于直隶文安县朱家务村。他幼时聪明过人,嗜武成癖,秉性刚直,疾恶如仇。终日钻研文武两途,凡家传武功,一点即通,且能举一反三。

一次,董海川来到辽宁,见一个道童在青石上练习穿掌,感到新奇,与之较量,竟败于小道童手下,于是拜童子之师毕澄道长为师,经过长期潜心研习,利用道家八卦图中的无极圈和干、坎、艮、震、巽、离、坤、兑八个字(即八卦方位),从其变易之理中悟出了八卦掌。他善于吸取诸家之长,融会贯通,充实自己,他的技艺不断提高,臻于化境,成为八卦掌发展史上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

董海川下山后,约于1855年复来北京,入宫当差。因多年习武,时露英气,引起宫内猜疑,行侠仗义,锄强扶弱,作过许多除暴安良之事,乃自宫为寺人。后来投奔京师肃王府,任司膳太监。
董海川常在夜晚无人时练功,后被王府总管全凯亭发现。全凯亭略懂武功,有意经常接触董海川,几次靠近董海川身体都靠不着,方在董海川武功深厚。一次在肃王庆贺寿日集会之时,组织武术表演与比手。董公当时负责肃王茶差,而比武场又被王公大臣家眷围得水泄不通。此时肃王要茶水,董公无法入内,情急之下,便腾空跃起,八步凌空,以众人之头上越过,到肃王前献茶。这一举动惊动了在场所有人员,肃王命其献艺,董公在没办法的情况下,演示了自己创编的转掌,即八卦掌,在场的武林高手无不惊讶。当时在肃王府任武术总教师的沙回回提出与董海川比手,败北遭免职,沙回回即拜董海川为师,又行刺董公未遂,潜逃。

由于董海川爱打抱不平,引起武林中某些人的忌妒,一天深夜,某拳师携带手枪

悄悄来到他的居室窗前。刚刚举起手枪。董海川已从打坐之处一跃而起,一掌将对方击与数丈之外。

肃王任命董海川为王府武术总教师,封七品领衔、护院总管,京都武林为之震动,比武投师者络绎不绝。董海川此时在北京首传八卦掌。凡与董海川比武者匀败北。后来,号称杨无敌的杨露禅先生与董海川先生比武后也说:我与董先生比武只能比个平手,胜董海川先生很难。二人以后结为好友。当时在善扑营任教头的尹福先生经人介绍与董海川先生比武,只一手尹福先生即败北,立即啊头拜师,从而董海川先生名声大震。以后,程庭华、史计栋、全凯亭、梁振圃、刘德宽及达官贵人、公子王孙几十人陆续拜在董公门下,从此董公开始广泛传播八卦转掌。

从此太极拳与八卦掌各立门户,桃李盈门,流传后世。光绪六年董海川寿享高龄,监殁昏惘,仰卧床上,两手仍作换掌式,直至气绝。八卦掌流传国内外,迄今不衰。董氏传人层出不穷,其墓已迁至北京西郊,重修一新


三. 大刀王五

高中语文第二册《谭嗣同》里“君复与侠士谋救皇上,事卒不成。”一句中的“侠士”,课文注释为北京的豪侠之士京师大侠大刀王五。

清朝末年,北京城的镖客之中出了一位值得书上一笔的人物——“大刀王五”。“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是谭嗣同所赋的《狱中题壁》诗。所谓两昆仑者,一指大刀王五,另一指与王五共同支撑顺源镖局的通臂袁胡七。因二皆为昆仑派门下(另有一说两昆仑者指康有为和王五)。

王五祖籍关东,河北沧县回族人,名正谊,字子斌,或曰子宾、子彬。“子斌”应是他的字,白正谊自幼丧父,他和其弟全赖母亲做针线活度日,八岁时,母亲也去世了,他们弟兄俩只得靠讨饭度日。后来白正谊被前门外顺兴镖局老板王五夫妇所收留,认他为养子,改姓王。在镖局老板王五的指点下,白正谊奋发学艺成为闻名的镖客,人称大刀小王五。由于小王五身手灵巧,又有胆识,赢得老王五的厚爱。十九岁时,他被老王五夫妇招赘入门。不久,老王五夫妇相继去世,小王五便成为顺兴镖局的掌柜。当时的镖局大都承揽一些押运各省进贡的赋税钱粮等差事。小王五虽然在为达官贵人保镖,但他对腐朽昏暗的清朝官场,看得清楚。它表面上承办一些押运官厅钱粮的差事,暗地里却结识被官厅污蔑为“盗贼”的绿林好汉,专门打劫贪官污吏的财物。野史上称他“非不义之财无取也”。

这样,他在江湖上名声越来越大。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帝国主义更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清政

府一味妥协妥降,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小王五对清政府的对外懦弱无能和奴颜媚骨非常愤慨,他很同情当时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发起的变法图强运动,并与维新派的领袖人物谭嗣同结成密友,并教谭嗣同舞剑,希望能在变法维新中助谭嗣同一臂之力。但是,维新派的中没有人马,没有刀枪,只依靠一个光绪皇帝,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很快,由于袁世凯的出卖,西太后发动了政变,幽禁了光绪,下令逮捕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维新派领袖。小王五得消息后,立即去会谭嗣同,并劝其东渡日本,暂避一时。他对谭嗣同说“君行五从,保无它”。但谭嗣同时已下定决心为变法事业捐躯,悲愤地表示:“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小王五无奈,只得说“君死五收君骨,君请自择矣。”谭嗣同被捕入狱后,小王五极力营救,不避险恶探望谭嗣同,狱卒慑于小王五的大名,不敢拦阻,因此小王五得以为谭嗣同递送衣物并通融膳食。小王五曾打算劫狱,但被谭嗣同竭力劝止。一八九八年九月二十八日,清政府以“大逆”之罪将谭嗣同等六人押解宣武门外菜市口斩首示众。小王五此时又计划劫法场,当囚车经这宣武门时,小王五曾派人聚集守侯,但因清军人马众多,戒备森严,小王五等势单力薄无法下手。谭嗣同死后,小王五遵嘱,将谭给夫人李闰的信由北京递寄湖南。后来,小王五还曾暗地聚集数百人,欲有所举,为谭嗣同报仇,但因康有为、梁启超等都已逃往海外;无人领导,未遂。

戊戌变法失败后,帝国主义更加疯狂侵略中国。一九OO年八月,八国联军攻到北京城下,八国联军总司令、德国联军攻到北京城下,八国联军总司令、德军统帅瓦德西,曾特许军队公开枪劫三日。面对着帝国主义强盗对中国人民的浩劫,小王五再也不能按捺自己胸中的怒火,率领属下镖客几十人,自发在北京城内与侵略军展开斗争,他们利用地形熟识,夜晚出击,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一九OO年十一月一天,他经过一家姓石的住宅门前,看见侵略者又在枪劫,顿时热血沸腾,不顾只身无援,独自同敌搏斗,打死敌人数十人,最后因身负重伤,不能再施展平日飞墙越脊之功,惨遭侵略者杀害



四. 霍元甲

霍元甲,字俊卿,静海县小南河村(现天津西郊)人,生于清同治七年(一八六八年)。父霍恩第,武艺超群,常出入关东为客商保镖,在武林中颇有名望,号称津门大侠。晚年回乡务农,督教子侄辈习文练武,继承家业。

霍恩第弟兄三人,共生十子,称为霍家十兄弟,按年龄排

列为元贞,元善、元栋、元甲、元和、元卿、元良、元祥、元忠、元臣,霍元甲居第四。属于霍恩第一支的有三子,即老大元栋,老二元甲,老三元卿。

霍元甲幼年体质瘦弱,常受街坊顽童的欺负,在兄弟当中,也常被取笑。霍恩第为此心中不悦决定禁止他练武,只让他到书房读书。

霍元甲生性刚毅,父亲的决定刺伤了他的自尊心。便暗下决心,一定要勤学苦练,不当懦弱无能之辈。于是他就偷着练武,暗中和弟兄们竞赛。

小南河村西有一个枣树林子,是一块坟地,很少有人到那里去。霍元甲选中了这个地方,得空便到枣林深处练武。

光绪十六年(一八九O年)十月某日,来了一个人,一身武行打扮,身背小包袱,说是久仰霍家“迷踪艺”绝技之名,今日远道前来请教。

武功较好的霍元卿说:“不必劳父亲大驾,看孩儿的。”霍元卿当众与那人比武,哪知只经过三个回合便败下阵来。 霍恩第见此情景,知道来者不善,正要亲自上阵,忽听一声:“看我的!”霍元甲旋风般地一跃而出。老人家一看是他,气得不得了,有心当众打跑他,可是,已经晚了,霍元甲已经与那人交上了手。

只见霍元甲进攻时快似闪电,站马步稳如巨石,“直踏洪门”,照对手面部就是一拳,他一歪脖,躲过,忽然又觉腿上挨了一脚,有一丝儿疼痛。霍元甲看准时机,趁他收腿尚未站稳之际,俯身一腿扫去,对手的一条腿如同打了麻药一般,顿时失去知觉。霍元甲趁机抓住对手,如霸王举鼎,双手托起,扔出丈余远,摔折了腿。

这一幕,使霍恩第及在场的人不胜惊讶,万没想到,每日在枣林深处玩耍的霍元甲,竟练就这么一身硬功夫。从此霍元甲“武术高强”的名声便不胫而走,传扬开去。
光绪二十一年腊月,年关将近,霍元甲挑着一担柴禾去天津卫,准备换几个钱过年。

霍元甲挑着柴禾,来到天津卫西门外的西头弯子。生意还未开张,便有“混混儿”前来干涉,找他要“过肩钱”、“地皮钱”。两个人没说上几句,就口角起来,一个强要,一个不给,“混混儿”不能栽此跟头,骂骂咧咧地脱掉羊皮袄,朝霍元甲扑去,想用“混混儿”的看家本领--拚命,吓唬这个庄稼人。

霍元甲见“混混儿”扑来,一挫步,闪在一旁,对方扑了个空,摔了个嘴啃泥。“混混儿”弄巧成拙,当众出丑,更加恼怒,飞起一脚,朝霍元甲胸膛踢去。霍元甲纹丝不动,只一伸手,便抓住了“混混儿”的脚脖子,往前一拉,往后一推,一撒手,“混混儿”摔了个仰面朝天。这个“混混儿”爬起来,二话没说,一溜烟地跑了。

不大工夫,他招来了一帮

“混混儿”,有十几个,各自拿着刀枪、棍棒,前来报复。霍元甲见此阵势,忙抽出那棵大扁担,马步一站,严阵以待。等到那十几个人呐喊着,包围上来,他突然大喝一声,挥舞着扁担,左突右刺,前扫后抡,只听见一阵风声呼呼,“混混儿”手里的刀枪棍棒,被打飞落地的不少,接着,他又来了个“古树盘根”大扫膛,把扁担冲着“混混儿”抡了一圈,凡被扫上的莫不哇哇大叫,抱头鼠窜而逃。
 ”
转年(一八九六年)春,霍元甲生活困苦依旧,经与父亲商议,到天津卫脚行谋生。霍元甲在此期间结识了一个人,名叫农劲荪,是坐落在北门外竹竿巷的怀庆药栈掌柜的。此人爱好武术,广交武林豪杰,久闻霍元甲大名,专诚拜访,两人一见如故,结为莫逆。霍元甲离开脚行之后,应农劲荪之邀,来到怀庆药栈。
一天早晨,怀庆药栈的伙计去井台挑水,见两个大青石碌碡(liu-zhou)斜立在井口上,下方各靠井的一边,上方互相依靠着。那形势,稍有触动,碌碡便非坠入井中不可。伙计不知所措,只有回去唤霍元甲。

顿时,井台周围聚满了人,纷纷议论这件事。霍元甲闻讯赶到后,有人问他这是什么人弄的,他微微一笑地说:“是谁干的说不清。不过,这人真有本事,我佩服他。他单堵怀庆栈的井,分明是冲我霍元甲来的。”说完,他来到井口,猫下腰来,用两手捧住碌碡,只听“嗨!”的一声,就把两个碌碡同时推了出去,围观的人齐声喝彩。 人们给他送了一个绰号:霍大力士。
一九零零年初春,怀庆药店掌柜农劲荪趁活计不忙,邀霍元甲出去闲逛。二人来到海河边,找了一个茶馆,边喝茶边聊天。正赶上运皇粮的船只要在这里停泊。押粮的李刚跳上岸来,转了一圈,没有找到打桩的地方,他有些着急,抬脚把一个席棚的立柱踢断了。席棚的主人是山东逃荒的,靠炸果子为生,见席棚倒塌,便赶紧跑出来,向李刚求情。李刚不容分说,扯掉席棚,把木桩尖头朝下,以臂做锤,打起桩来。只见木桩一寸一寸地被打进地里,一下子惊动了不少的人。那果子铺的主人跪求李刚给点赔偿,李刚不耐烦地一脚把他踢开,在木桩上拴好缆绳,扬长而去。就在这时,只听霍元甲一声大喊:“那黑小子,回来!”李刚自恃是皇家粮船的保镖,怎把霍元甲放在眼里?他回转身来,对霍元甲说:“混小子,你是活腻了,敢在太岁头上动土!”当他得知对面的就是霍元甲时,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但他表面上不甘示弱,便说:“姓霍的,别不识好歹,这事你还是别管的好。”
二人言语不合,终于动起手来。霍元甲见李刚身手不凡,便使出

家传“秘踪艺”中的“闪步擗拦掌手雷”的式子,跳到李刚的背后,在其背猛出一“铁砂掌”,只见李刚朝前踉跄几步,“哇”的一声喷出一口鲜血,一头栽倒。这时,船上的运粮官见保镖被打倒在地,大喊大叫,叫人捉拿霍元甲。清兵把霍元甲捆了起来。农劲荪急得顿足捶胸。他见当朝体仁阁大学士徐桐恰巧在此下船换桥,便去喊冤。徐桐问明情由,慨叹霍元甲是条好汉,又得知霍元甲是乡亲,便让人放了霍元甲。

没隔几日,有一人来访霍元甲,此人自称是北京源顺镖局掌柜的,姓王,名正谊,字子斌,因行五,又使得一把好刀,所以江湖上人称“大刀王五”。他不等霍元甲说话,便介绍自己的来意:由于钦佩霍元甲的为人,称得上是武林的英雄豪杰,特来会晤。两人谈得甚是投契,便结为好友。

王子斌说,那个给皇家粮船保镖的李刚,就是他们镖局的,为人很不仗义。他还说怀庆药栈井口的两个大碌碡,也是李刚干的,早就和霍元甲有意作对。那一天在运河岸上的较量,也是“狭路相逢”。
光绪二十六年六月十八日,八国联军攻陷天津。七月二十日,又攻进了北京城。

一日,王子斌路过一家姓石的宅院,忽闻院里有妇女的哭声,忙冲入院内,见有十几个洋鬼子正在大发兽性。他忍无可忍,立即挥刀杀敌。虽力杀数人,但终因寡不敌众,壮烈牺牲。兽兵枪杀了王子斌,将他的头割下来放入笼子里,挂在城门上示众。并血洗顺源镖局,王五的徒弟刘彪幸免遇难,欲取回师傅人头,但自知自己功夫不济,于是到天津找霍元甲,霍元甲到得知此事后,霍元甲与徒弟刘振声潜入京城。趁夜深人静时,霍元甲爬上十几米的标杆抢回王子斌的首级,但刘彪不醒误踏洋人埋在标杆下的地雷,壮烈牺牲,后在《老残游记》作者刘鹗(即洪都百练生)的协助下,将义士身首合葬,尽了朋友之义。数月后局势略有稳定,才正式安葬,并由刘鹗为其树一石碑。

光绪二十七年,霍元甲三十三岁。有—天,弟子刘振声拿来几张广告传单,上面印着俄国大力士在戏园卖艺,声称:“打遍中国无敌手,让东亚病夫们见识见识,开开眼界。”霍元甲看了传单以后,勃然大怒,说:“全不把中国人当人看,一个外国卖艺的,也敢如此侮辱中国,真是欺人太甚!”霍元甲决定会一会这个俄国人,便带着刘振声前往天津卫。

霍元甲先找到了农劲荪,三人一同到了戏园以后,向戏园管事的说明来意。管事的深知霍元甲的武艺,不敢怠慢,一面让他们到头等席上坐定,一面立即向俄国大力士通报。

这时,戏台上俄国大力士出场了。他身材魁梧,体壮如牛

,浑身的肌肉一条条、一块块,清晰分明。大力士先运动全身肌肉,打一套拳,然后仰卧台上,两手各举起一百磅重的铁哑铃,双腿再夹住一个,在这三个铁哑铃上面放一块厚木板,板上摆一张桌子和四把椅子,四名大汉上去坐在那儿打牌,木板毫不动摇。

接着,他又表演手卷铁板,他拿出一块厚铁板,让一个人拿大锤砸了三下,铁板毫无变化,然后他运足了气,把铁板卷成了筒。俄国大力士又表演了几个节目,都很惊险,最后的压台戏,是断铁链。

他拿出一条粗铁链,一端用脚踩住,然后绕身体数周,如同乌龙盘柱,直盘到上身,另一端从肩上回过来,用两手握牢,然后大喝一声,身腰一挺,铁链挣断,落在戏台上发出巨响。俄国大力土的表演使台下的观众惊叹不已。

俄力士表演后,进行宣传,吹嘘自己是“世界第一大力土”,并表示在此表演三天,“病夫之国”如有能者,欢迎登台较量。

霍元甲在台下哪里还坐得住,一个箭步跳上戏台。开门见山地说:“我是‘东亚病夫’霍元甲,愿在这台上当着众人的面,与你较量较量,怎么样?中国人比武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君子斗,一种是小人斗。前者不伤人,后者要见血。用哪种方法随你挑!”俄国佬见霍元甲来势不善,难测深浅。这时,翻译忙把他拉到台后,对他述说霍元甲的厉害。

俄国佬一听,知道遇到了强手,害怕当场出丑,不敢比试,便让翻译上前与霍元甲解释,表示刚才的演说都是夸张宣传,为的是挣钱,请霍师傅不要当真,愿与霍师傅交个朋友云云。

霍元甲最后说:“如不较量,就得登报认错。”俄国力士被迫屈服,只好登报承认了自己藐视中国人的错误,灰溜溜地离开了天津。霍元甲威慑俄国力士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听者无不称颂霍元甲大长了民族志气,振奋了民族精神。
光绪二十九年,有一个自称是武清李侍卫的门人,前来邀请霍元甲相会。最初霍元甲婉言谢绝,接着在社会上就传出“霍元甲怕李侍卫,不敢较量”的流言蜚语。正在这时,李侍卫又打发门人来相邀,霍元甲一怒之下,决定前往较量。

李侍卫,名富东,武清县人,因鼻子特大,被人称为“鼻子李”。他武艺高强,精于摔跤,曾任清朝皇帝侍卫,充当教头多年。他年过花甲,告老还乡,因在皇宫应差多年,有些积蓄,便置了一座庄园,养一帮门人,使拳弄棍,称雄乡里。对于人们传说霍元甲的名声,他很不服气,便派门人把霍元甲邀来,比个高低,目的是为了显显自己的威名。

霍元甲应邀来到李富东的庄园以后,李富东提出:第一项走三圈空笸箩边。霍元甲对

此功练得不深,但既来了,就不能含糊。他抖擞精神,运神闭气,踏上笸箩边,走了两圈半,便踏翻了笸箩。李富东略舒身躯,跃上笸箩边,体轻如燕地走了三圈,笸箩纹丝儿没动。众徒弟连声喝彩、拍手。

第二项是比击掌,每人各击对方三掌。此功为硬功。李富东提出由他先击,霍元甲此功甚硬,欣然同意。霍元甲站桩已定,李富东运动全身力气于掌上,第一掌击出,霍象没事一样,只是脚下青砖裂开了,第二掌,霍仍安然无恙,脚下青砖碎裂。李富东见此光景不禁倒吸一口凉气,这才知道霍元甲的功夫确实可以。

他知道第三掌如果胜不了霍元甲,可能就要拜下风了。于是,李富东用尽全力击出第三掌,霍元甲双脚陷入青砖地里三寸多深,而全身毫无损伤。李富东的门徒看到这儿,一个个不胜惊讶,都伸出了舌头。霍元甲拔出双脚,微微一笑,说:“老师傅请了。”李富东只好壮着胆子站稳,等待霍元甲击掌。

他哪里知道霍元甲“铁沙掌”的厉害,只一掌,就受不住了,晃了一晃,一头栽倒地上。众门徒见师傅有失,立刻蜂拥而上,想要动手。霍元甲怒喝道:“依仗人多势众吗?不怕死的过来!”李富东唯恐门徒吃亏,立刻喝退众徒弟,然后爬起来,笑脸相陪,承认失败,并邀霍元甲住下,容后再比。

霍元甲被请至庄园东北角的一所小阁楼内住下,哪知刚一进去,就被锁了起来。霍元甲看出李富东居心不善,必须立即设法脱身。但见阁楼墙壁,都是大块青砖砌成,只有一个窗户,窗栅是粗铁棍制成。别无出路,要逃只能从铁窗出去。

好容易挨到天黑,他使出全身神力,抓住铁棍,三摇两晃,把铁窗整个推了出去,墙壁也塌了一块。霍元甲纵身跳出阁楼,飞身跃上一丈多高的围墙,随后跳进墙外的壕沟。

霍元甲推倒铁窗的声音,惊动了李富东的家丁。待李富东打开寨门,带着众徒弟,追至壕沟边时,霍元甲已上岸远去了。

宣统元年(1909年)冬,上海来了一个名叫奥皮音的英国大力士,在张园设擂,辱中华是“病夫之国”,民众是“东亚病夫”。霍元甲应上海武林友人之约,与农劲荪、刘振声同赴上海,
看到奥皮音耀武扬威,通过翻译口出狂言说:“台下东亚病夫们听着,凡能上台比武者,无论胜败生死,皆有奖品,奖品为一口红木棺材,东亚病夫皆为懦夫,切勿轻易登台,以免妄送性命。”

刘振声忍无可忍,抢过旁边一位观众手中的西瓜朝奥皮音掷去,正扣在奥皮音头上,台下一片哄笑。奥皮音恼羞成怒,随便抓住一位台下大笑的中国人举手便打。刘振生飞身跳上擂台,冲奥皮音龇牙笑个不停,奥皮

音舍弃那人朝刘振声冲过来,刘振声顺势将身体向前一倾,一头将奥皮音撞了个腚蹲,奥皮音做起来怒吼着将刘振声举过头顶,摔下台去,刘振生在空中一个旋身,双脚落地,顺势一纵,飞身跳上擂台,冲奥皮音龇牙一笑,奥皮音又向刘振生扑去,刘振声不慌不忙的将身一闪,伸腿一绊,奥皮音顿时摔了个恶狗抢屎。奥皮音从地上爬起来,在也不敢上前,只得围着刘振生绕圈子,刘振声在阵阵喝彩声中从容走下擂台。

霍元甲上得台来,开门见山地说:“我是‘东亚病夫’霍元甲,我没钱买棺材,想跟你借一个,胜了我也有奖品,奖品是一口裹尸的麻袋。” 奥皮音见霍元甲来势不善,难测深浅。这时,翻译忙把他拉到台后,对他述说霍元甲的厉害。奥皮音听说刚才戏耍他的人是眼前这个人的徒弟,更不敢应战。委托翻译说刚才的演说都是夸张宣传,为的是挣钱,请霍师傅不要当真,愿与霍师傅交个朋友云云。霍元甲说:“如不较量,就得登报认错。” 奥皮音以请示老板为由,既不交站也不登报认错。霍元甲也在张园设一擂台,与奥皮音对垒。登出的广告上写着:

专收各国大力士 虽有铜皮铁骨 无所惴焉

此广告在报上登出以后,社会上立刻轰动,人们奔走相告,盼望霍元甲能打败奥皮音。

到了比赛那一天,时间还早,张园内便已人山人海。人们都在暗暗祝愿霍元甲取胜,为中国人出口恶气。霍元甲在擂台上等候多时,不见奥皮音到来,心中纳闷,便派人去找,哪里还找得到踪影。

原来,奥皮音色厉内荏,怕被藿元甲打死,早已溜到南洋去了。自此,霍元甲的威名更盛,海内外皆知。有些外国人送他一个外号叫做“黄面虎”,意为黄种人的勇士。
奥皮音被霍元甲吓跑,上海人民拍手称快,但又为没有亲眼看到霍元甲的技艺而感到遗憾。张园的擂台前,每天人群川流不息,面对高台望眼欲穿。霍元甲理解同胞的心情,因此常在台上表演一些拳术,略显家传绝技。有时,霍元甲还邀请台下观众上台击他三掌,再三声明只要不怀恶意,他决不与之角斗,但也无人敢捋“黄面虎”的虎须。

某日,霍元甲正在台上悠闲自在地走动,忽有一人跃上擂台,自称是东海赵某,愿向霍元甲请教。台下观众在此徘徊数日,都未见人敢登擂台,今日突然有人上台,真是喜出望外,立刻一窝蜂似地围了过来。

霍元甲见赵某登台,便表示:“我摆这个擂台的目的是为国人雪耻的,广告上说得明白,‘专收各国大力土’。你我同胞手足,何必争个强弱呢?”赵某厉声反问道:“你既然能摆擂,我就能打擂。难道你怕我,不敢同我较量

吗?”这样,你一言我一语的,最后终于交了手。

两个人斗了好一会儿,霍元甲使一绝招,把赵某推下擂台,自己也随着跳下擂台,连忙说道: “你我胜负平分,就到这为止吧!”那知赵某不答应,坚持要分出胜负,二人只好接着比试。只听得擂台被脚蹬得如雷鸣击鼓,拳腿出击似闪电疾风。结果,赵某冷不防地被霍元甲拽住腿卧跌台上,败阵而去。

台下观众看到这—场精采的比赛,不禁热烈地鼓掌。

第二天,又有一个黑大汉跳上擂台,操一口山东活,自称姓张名文达,是东海赵某的朋友,前来替朋友雪耻报仇。

霍元甲听罢忙谦逊地解释说:“我只是想与欺负我们的外国人较个高低,并无它意。我击败赵某实出于无奈。”张文达听此言后仍是不依不饶,非要与霍元甲一决雌雄不可。

霍元甲便命徒弟刘振声和他比赛。两人交手后,你来我往,斗了半天,不分胜负。突然间张文达揪住刘振声,一个倒背口袋,把刘振声扔出一丈开外的台下。刘振声技艺纯熟,双脚站定,并未摔倒,仍不算败。

张文达与刘振声比试后,点名要霍元甲出阵,并以话语相讥。霍甲元被激怒,一跃而起, “直踏洪门”(由敌人正面而入),把张文达推向台下。就在张文达将要摔下台的时候,一把抓住霍元甲的衣服,并朝霍元甲的胸部奋力蹬出一脚。霍元甲轻捷异常,一闪身躲开,用一只胳膊托张的腿,另一只手朝张文达腹部捣出一个“窝肚拳”。张文达见势不妙,急忙一个鹞子大翻身,跳到台下,惭愧而去。

台下观众看到如此精湛的技艺,真是心满意足,热烈欢呼,连声叫好。他们并不知道这些都是霍元甲为了满足上海人想看比武的心愿,事先商量好的一场“表演赛”。

张园比武告终,霍元甲留沪小住。这时正值暑假期间,上海各学校都争先邀请霍元甲等人去传授武术,一时竟应接不暇。

霍元甲目睹帝国主义肆意压迫中国人民,讥嘲中国人为“东亚病夫”,便与农劲荪等人商议,为强国强种,振奋民族精神,决定创立“中国精武体操会”。这个消息一传开,正合上海各界人土心意,出资赞助者极多。1910年6月1日,霍元甲在农劲荪等武术界同仁协助下,在上海创办了「中国精武体操会」(后改名「精武体育会」)。农劲荪任会长,霍元甲担任总教头(技击部主任)。孙中山先生赞扬霍元甲「欲使国强,非人人习武不可」之信念和将霍家拳公诸于世的高风亮节,亲笔写下了「尚武精神」四个大字,惠赠精武体育会
当时上海蓬莱路一带为日侨聚居之地,日本柔道会得知霍元甲勇挫俄、英两国大力士,今又创立了“精武体操会”,很不服

气, 特从国内选派十几名武术高手,由柔道会长亲自率领来华,以研究为名,请霍元甲等人来技击馆比武,双方各自择定公证人。

比赛开始时,霍元甲先命徒弟刘振声出阵,令其采用诱敌之法,寻机取胜,刘振声上场后,稳如泰山一般,日方人员认为有机可乘,使用多种招数,竟没有撼动他。即使日方派出其力气最大者上阵,也被刘振声一脚踢得倒地不能动弹。刘振声以静制动,以逸待劳,连胜日方五人。

日本领队见此情形非常恼火,便出阵向霍元甲挑战,二人一经交手,未经几个回合,日本领队便领教到霍元甲的厉害,于是企图暗中伤人,谁知霍元甲已看出破绽,虚显一招,当场用肘将其臂骨磕断。日方队员见此情形,便蜂拥而上,当即被中方公证人制止。这时,日本人改变了策略,在比赛后举行宴会招待霍元甲。席间风霍元甲患有呛咳症,并在此次比武中也有外伤,就介绍一名叫秋野的医生为霍元甲治病。平生胸怀坦荡的霍元甲毫无怀疑之心,欣然接受。并留住虹口白渡桥的秋野医院。霍元甲服药后,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逐渐恶化。此时精武会欲接霍元甲出院,秋野百般阻挠,后经多方周旋才出院,由精武会同仁陈子正救治,因中毒太深而无药可救,于1909年9月14日长逝于上海精武体育会,终年42岁。霍元甲的徒弟和朋友们拿着霍元甲每日吃的药去化验,才知是一瓶慢性烂肺药。明白了这是日本人暗下的毒手。

霍元甲逝世后,当时精武会弟子和上海武术界爱国人士为霍元甲举行了隆重葬礼,敬献了“成仁取义”挽联,安葬于上海北郊。转年,由弟子刘振声扶柩归里,迁葬于小南河村南。

后上海精武会由元甲之弟元卿、次子东阁任教。后东阁到各地发展分会,十数年后,海内外精武分会达43处,会员逾40万之众。


五. 王子平

王子平,回族人,生于一八八一年,卒于一九七三年,生前任中国武术协会副主席,他生于武术之乡河北沧洲的一个武术世家,和佟忠义并称“沧洲二杰“,有“神力千斤王”之称。从学于鲁人杨洪修,精查拳、八极拳、龙泉剑,早岁行商关东,后投身军伍,以武术教练将士。一九一九年,俄国大力士康泰儿在北京中央公园献技,势甚嚣张,王激于义愤,当众挫败之。后又挫败西方力士马志尼、阿拉曼、柯芝麦、沙力文。在青岛时,曾遭日帝宪警围攻,王子平把他们一一掷至楼下,表现了我中华民族不畏强暴的精神和魄力。他热爱武术运动,毕生不渝,在旧社会,为维持生计,他曾走南闯北,颠沛流离,但他对中国武术的深挚热爱丝毫不减,刻苦练功的意志愈来愈坚。他从六岁开始习武,

直至晚年,八十多年练功不錣。他早年研习查拳、子午剑,遍行大江南北,看到了许多名家的各种优秀剑术以后,就博采各家之长,推陈出新。他的“青龙剑”就是集各家之长,并吸取了西欧击剑和日本剑道的优点,结合自己的心得体会而创造的。他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制度,使自己的爱国主义思想升华到更高的境界。为抗美援朝捐献大炮,他率领全家参加义演。他以八旬高龄出国参加表演,向世界人民介绍中国武术。——嘿嘿:)王子平十分注重挖掘祖国武术宝库和普及武术,当他八十岁高龄的时候,著名导演谢晋请他在《大李小李和老李》中做配角,拍摄打太极拳的镜头。他作为少林门门长,在全国来说是为德高望重的武术家,竟毫无彝议,不取分文,高高兴兴的去客串拍片。他认为,在电影中表演“简化太极拳”,对开展武术有利。他说,只要对党对国家有利我都干。王子平又是一个著名的伤科医生,在晚年,他以高超的医术解除了许许多多患者的病痛,还创编、出版了《祛病延年二十势》,深受群众欢迎。王子平一生充满传奇色彩,闪耀着爱国主义精神,他的年轻时代,是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瓜分中国的年代。有一年,为了应付青洲车站德国鬼子的挑战,他一气之下举起了一个大磨盘,从此赢得了“神力千斤王”的称号。他的威名,也随着他不断打败列强拳师而震动武坛。其中最有名的是一九一八年在北京打擂击败俄国大力士康泰尔一战。

一九一九年,俄国大力士康泰儿在北京中央公园献技,势甚嚣张,他通过比武,向中华示威,大放“东亚病夫”的厥词。康泰尔一到北京,“西洋拳击社”便接到一大叠中国武术界人士的战书,有闻名全国的前辈宿将,也有初出茅庐的武坛新手。康泰尔胆怯了,他的主子也惊慌了。于是,由使馆出面,向北洋军阀政府施加压力,导演了这一出改“赛武会”为“演武会”的丑剧。

在北京中央公园门前长条横幅上写的是:“热烈欢迎打遍四十六国无敌手之世界第一大力士康泰尔先生来京献艺。”

巨幅广告上画的是:一个洋大力士顶天立地,脚下竟踩着一个华人。

王子平看着他耀武扬威的样子,怒发冲冠,跳上台去质问道翻译道骸澳阄饰收馕谎罅κ浚裉焖凳茄菸浠幔岛巫笠桓鍪澜绲谝唬乙桓鏊蛭薜校课未竺趴诨沤挪然说墓愀妫科臼裁从每招奶颉⑷砬μ春耍∑臼裁闯鲅圆谎肺耆枞耍 ?

翻译传说,康泰尔又怪笑起来,通过翻译说到:“你想知道吗?听我用拳头告诉你!”

台下的观众也忍无可忍,怒不可遏,此起彼伏地吼叫起来—


“英雄,打!打掉这只洋擂台!”
“英雄,打!打倒这个洋鬼子!”
康泰尔却洋洋得意起来,以为他这一句话已吓退了这个中国人,不禁得意忘形得又讲了一句话,翻译道:“康泰尔先生说,他自出世以来,还没碰到过能和他交手的人,你若能将他打倒,这钢架上的金牌全数奉送。”

王子平不屑地向身后桌上的一排金牌瞥了一眼,不料康泰尔一个“饿虎扑羊”迎面向王子平偷袭过来。着一下来得实在突然,速度之快,猝不及防。但是好一个王子平,一个“白蟒翻身”让过来拳。康泰尔接着又是飞腿一脚,王子平轻轻一跃,康泰尔踢空。 王子平趁康泰尔又猛扑过来的一刹那,迅速下蹲,巧妙地利用自己身材不高的特点,避过攻势,而康泰尔却张开双臂,整个胸部一个大开门,只听得“啪”的一声被王子平击中。不料康泰尔安然无恙,动也不动。王子平立即意识到对手身躯高大,气壮如牛,光靠力博恐难取胜,看来只能技巧与功力相结合,武术与摔跤相辅行,才能出奇制胜。而康泰尔挨了这一掌,丝毫不动,以为这个中国人只是个平庸之辈,没有什么了不起,便哈哈大笑起来。那知笑声未歇,王子平迅如雷电发出绝招,只见他右手抵住康膝,左手抓住康腰,腰随胯转,动如蛇之行,柔似蚕做茧,转身一拧,康泰尔做梦也没想到,糊里糊涂,身不由己地被摔倒在地。

“呜——”警乱鸣,军警们一见阳人被击败,恐怕得罪洋人,纷纷从四面八方向擂台涌来!

“不好,军警抓人来了,英雄快跑啊!” 台下爱国的群众一面鼓一组东军警们的道路,一面大喊,台下顿时乱作一团
趁着台下一片混乱,王子平向台下左右观众一恭手,不留名,不留姓,转身一跃,踢翻后台芦屏,跳下擂台,穿过丛林,越出围墙,趟过小河,悄然离京而去。

康泰尔从地上爬起,愧怍万状,抱头而窜,三天的擂台,只几个小时就倒了。

王子平凭一身功夫,打擂雪耻,在中国的武术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当时由李大钊同志编辑的《晨钟》报刊,于九月十六日以《大力士偃旗息鼓》为题,将此事作了披露,原文是这样的:

“大力士偃旗息鼓。所谓俄国大力士康泰尔日前发出广告,在中央公园万国赛武大会,原定十四、十五、十六赛演三天,乃仅一天即止。昨日有人前往观赛,竟闻无人,探其原因,前日赛演之时,最初有中国武士多人登台献技,观者皆甚满意;其后俄国大力士登台献技,忽有数名中国人登台,将外国力士号称过万斤或数千斤之铁球等物举起轮流舞弄,大有举重若轻之态,于是相与

一笑而散……最后,竟有一中国武士手推康力士扑地,于是康等大败,愧怍万状,抱头窜去,昨日遂不敢再登台矣。”




六. 孙禄堂
孙禄堂(1860—1933年)名福全,字禄堂,晚号涵斋,别号活猴。完县东任家疃人,清末民初蜚声海内外的著名武学大家,堪称一代宗师,在近代武林中素有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之称.

孙禄堂天资聪颖,勤奋好学,9岁丧父,家中一贫如洗,由老母抚养成人。他喜爱武术,曾拜一位江湖拳师学习少林拳术,时间虽短,但他好学苦练,练得一身好功夫。11岁时背井离乡,去保定一家毛笔店做学徒。13岁时孙禄堂拜河北省名拳师李魁元为师,学习形意拳,同时文武兼学。两年后,孙的武艺出类拔萃,李魁元便把他推荐给自己的师傅郭云深继续深造。不久他便把形意拳的真功学到手。然而他并不满足,还继续寻师学艺,到北京跟八卦掌名师,程廷华学艺,由于孙禄堂本来功底深厚,又得程师竭力指教,苦练年余,尽得八封掌的精髓。为使他经风雨见世面,广识神州武林各派之精华,追本求源,挣脱师法樊篱,日后自成一家,便诚恳地劝他离师门去四海访艺。1886年春,孙禄堂只身徙步壮游南北11省,期间访少林,朝武当,上峨嵋,闻有艺者必访之,逢人较技未遇对手。1888年他返归故里,同年在家乡创办了蒲阳拳社,广收门徙。
1907年东三省总督徐世昌久闻孙禄堂武功绝伦,由此聘他为幕宾,同往东北,1909年孙随徐返回北京。1912年孙禄堂在北京遇太极名家郝为真。郝将自己所习太极拳之心得传于孙禄堂。此时孙禄堂武功卓绝,德高望重,誉满京城。1918年孙禄堂终于将三家合冶一炉,融会贯通,革故鼎新,创立了孙氏太极拳,卓然自成一家。同年徐世昌请孙禄堂入总统府,任武宣官。1928年3月,南京中央国术馆成立,孙受聘为该馆武当门门长,7月,又被聘为江苏省国术馆副馆长兼教务长。孙禄堂晚年,正值列强环伺,国力衰微,民族危亡日趋严重,在外侮面前,孙大义凛然,在他年近半百时,曾信手击昏挑战的俄国著名格斗家彼得洛夫,年逾花甲时,力挫日本天皇钦命大武士板垣一雄,古稀之年,又一举击败日本5名技术高手的联合挑战,故在武林中不虚有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的美称。
1912年—1914年,先生经徐世昌恳请,随徐往返青岛、北京。其间于青岛,先生收剑术家潘赞化于门下。不久,先生参加“世界大力士格斗大赛”,先生以全胜战绩荣获总冠军。震动世界。其间,先生与京津各派名家共议形意、八卦、太极、通背四门合一,欲建立统一的武术技术体系。后因师友之故,先生与通背名家张策较技

,轻取张策。张羞败,负气出关。1914年夏,先生得五女。
一九二三年,日本武士道大力士板垣奉命来华,寻孙比武,并声称要以其硬功撅断孙之右臂。孙在自家堂屋接待了这位体态肥大的不速之客。赛前言明,两人平臣地面,发号为,始得交手。口令既下,孙先用顺化点穴之法,点击板垣腹部,使其强力盛而不能速发。而后,即以“鲤鱼打挺"之势,猝然跃起,继之施以闪、展、腾、挪之法,使这个粗野的庞然大物简直无用武之地。最后,板垣恼羞成怒,象野猪般狂吼乱叫,一向孙胸部撞来,孙略加闪身,使其扑空,只听砰然一声,书架倾倒,板垣的大半个身子被埋于书堆之中,状极尴尬,只好认输。事后,板垣愿出二万元让孙安家,请其赴日教拳。孙断然斥曰:“莫说二万,即二十万亦不教日人!”并教翻译转告,此番只不过略施小技,给其一点颜色看看,中国人是不可欺辱的?

另一次是在一九三零年秋,日本武士一行六人来到中国,多次到上海孙的住处挑战,要求同孙比武。孙决定一对六,与挑衅着决一雌雄。比武是在孙宅后院举行的。当时,演习场边恰放有四条石凳,一日人为了显示其本领,飞起一脚,将一石凳踢出丈外。孙看后,莞尔一笑,曰:“汝等既然有神力,我们就来角力吧。我只身躺于地上,你们可分二人各按一腿,二人各按一臂,一人按头,一人发号施令。如发号人喊完一、二、三,我能一跃而起,判我为胜,否则,判你们胜。”双方商定后,日本武士交换了一下眼色,孙便安卧在地,当发出一、二号令时,孙用游身八卦掌这种拳无拳,意无意,拳中有拳,意中有意的功夫,待“三”令既下,一个“蜈蚣蹦”从地上跃起, 五位日人皆被发出数丈之外昏扑于地,一时竟不能起。日人遂惊服先生为神拳。次日,日人又至,愿出20万大洋,请先生东渡日本,教授拳术。先生婉拒之。
1933年,先生预言自己驾鹤之日。夫人大惊,遂命其女带先生去德国医院(今北京医院)作全面体检。先生笑曰:“吾身体无恙,去何医院。只是到时将有仙佛接引,吾欲一游耳。”家人疑而不信,坚持要先生去检查。先生无奈,只得由小女陪伴去做体检。检查后德国医生史蒂夫说:“孙先生的身体无任何不良迹象,比年轻人的身体还要好。”归后,夫人又请名医孔伯华来家中为先生检查。把脉后,孔曰:“孙先生六脉调和,无一丝微暇。这么好的脉象,我还是第一次遇到。”家人遂安。同年秋,先生归故里,不食者两旬,而每日习拳练字无间。至12月16日早上(夏历十月二十九日卯时),先生对家人曰:“仙佛来接引矣。”遂命家人去户外

烧纸。于六点零五分,先生面朝东南,背靠西北,端坐户内,嘱家人勿哀哭并曰:“吾视生死如游戏耳。”一笑而逝。
孙禄堂无疾而逝,震动当时各界人士。《申报》、《民国日报》、《大公报》、《益世报》、《世界日报》等重要报刊,均对孙的逝世作了报道,对孙之一生给予了高度评价。南京、上海、杭州各武术团体也于“功德林”为孙举行公祭,由陈微明等名流百余人出席,多人作演说。同时,北京十天津各武术团体及孙门弟子亦为孙举办了隆重的追悼活动。保定国术馆副馆长刘纬祥曰:“今后我无问技之人了。”
孙禄堂一生弟子众多,遍布海内外。其中著名者有齐公博、孙振川、孙振岱、任彦芝、陈守礼、裘德元、陈微明、支燮堂、刘如桐以及其子孙存周、女孙剑云等。
东海徐四昌督奉天时,曾招孙前往,以功保为知县。孙晚年曾一度为公府校尉承宣官,授陆军少校,六等文虎章,然孙一心治艺,不愿为官。南京国术馆成立之后,应副馆长李景林之聘,任该校武当门门长。一九二八年夏应江苏国术馆之聘,为副馆长,在两校执教期间,经孙惊心栽培,成就武术人才甚众,为中华武术之继承与发展,倍建功勋。
孙禄堂一生不仅习武,亦极喜文,暇时尤好书法,每日临也,从无间断。孙拳术造诣精深,文字亦臻上乘,一生著有《形意拳学》、《八卦拳学》、《太极拳学》、《八卦剑学》、《形意述真》等书,为后世留下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孙所创“孙式太极拳",移步轻灵,进上随,迈步必跟,跟步必撤,舒展圆活,敏捷多变,在诸多拳中别具一格,深为人们所喜爱。
孙禄堂虽浪迹神州,名扬海外,然能严以律已,宽以待人,执事清廉,并无私蓄。殉葬品唯有一剑,至今仍完好无损。



七. 黄飞鸿

黄飞鸿原名黄锡祥、字达云,原籍南海西樵岭西禄舟村,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七月初九生于佛山,其童年、少年均在佛山度过。父亲黄麒英是清末武林「广东十虎」之一,武功高强。黄飞鸿6岁就开始跟从父亲习武,也确实炼就了一身过硬的功夫。据说,有一次他曾经以四象标龙棍, 战胜了武师郑大雄左手钓鱼棍法,因此博得了「少年英雄」的名声。而且在他13岁那一年,巧遇铁桥三的高徒林福成,林福成向黄飞鸿传授了「铁线拳」、「飞砣」等绝技。后来也因为武艺过人,而被名将 刘永福相中,出任过广东民团总教练。但他的武艺显然离电影中的无往而不胜的境界相距甚远。

黄飞鸿一生以弘扬国粹,振兴岭南武术为已任,相传其平生绝技有双飞砣、子母刀、罗汉袍、无影脚、铁线拳、单双虎爪、工字伏虎拳、

罗汉金钱镖、四象标龙棍和瑶家大耙等。因其尤精虎形诸势,故在武林中享有“虎痴”之雅号。经其门人林世荣等整理的铁线拳、工字伏虎拳、虎鹤双形拳结构新颖,动作轻快,革除了以往南派拳法沉滞狭隘、动作重复之弊病。虎鹤双形,虎形练气与力,动作沉雄,声威叱咤,有推山倒海,龙腾虎跃之势;鹤形练精与神,身手敏捷,动作迅速,有静如处女,动如脱兔,气静神闲之妙。刚柔并用,长短兼施,偏正配合进退中规,成为飞鸿一脉之代表拳法,为武术界独树一帜。一时风行全省,并远传至港澳、南洋甚至北美等地,迄今历久不衰。在新中国成立后,被列为我国高等体育院校教材内容之一。

要说电影中的黄飞鸿故事全系虚构,那也是冤枉各位编剧了。历史中黄飞鸿也确实有一些传奇经历,那些事迹都是在青年时期留下的。19岁那年,在西樵官山墟的一家当铺夜宿的黄飞鸿遇到了贼人打劫 ,仅凭单枪匹马,就击退了数十强盗,在当地传为一时佳话,随后被邀请到石龙乡授徒。1876年,一洋人携如牛犊大的狼狗在香港设擂向华人邀斗,20岁的黄飞鸿不甘华人受辱,赴港以「猴形拐脚」击毙恶 犬,自此扬名香江。又一年,香港一恶棍强占水坑口大笪地小贩彭玉的摊档,并将彭玉打伤,黄飞鸿路见不平,挺身相助,却被数十人持械围攻,最后仍能全身败敌。电影就是通过把这些传奇经历无限放大 而一步步地将黄飞鸿神化的。

黄飞鸿电影中故事有很多是在「宝芝林」中展开的,这也并非空穴来风,历史上的黄飞鸿确实精通医术,而且也确实在广州仁安街开设了一个叫「宝芝林」跌打医馆。黄也曾经因治愈了黑旗军首领刘永 福的脚疾,刘永福向他赠送了一块写有「医艺精通」字样的木匾。但可惜的是在1924年的时候,广州国民政府镇压商团暴乱,西关一带房屋被毁,仁安街「宝芝林」也受累被焚,所有资财付于一炬。不久, 黄飞鸿辞世。他身后萧条,由弟子料理后事,葬于白云山麓。

在黄飞鸿电影中,英雄抱得美人归。美丽痴情的留洋情人十三姨,她有稀罕的西洋照相机,她一身白色洋装,她教木讷的飞鸿说「爱老虎油」 (ILOVEYOU),这一切都不知羡杀了多少旁人。导演们以一种半中半西的恋爱方式和黄飞鸿的爱情捉迷藏,将传统的爱情演绎的缠绵而暧昧。众多的美女,关之琳、袁洁莹、陈慧珊等都先后参加了这一场调情 。可现实生活中,黄飞鸿的婚姻生活则惨淡了许多。

黄飞鸿的一生中,从来都没有出现过像十三姨这样的一个女子。1871年 娶妻罗氏,婚后三月罗氏病卒。1896年 续娶马氏为妻,生二女、二子(

汉林、汉森),不久马氏病卒。 1902年 续纳岑氏为妻,生二子(汉枢、汉熙),不久岑氏病卒。 1915年续娶了时年19岁的莫桂兰为妾 (这是惟一一个有点十三姨影子的姑娘)。他们的爱情,源于一场游戏。某一天,59岁的黄飞鸿正在台上表演瑶家耙之「鬼王拨扇」一式,只见他将耙一按,举足一踢,所穿布鞋竟脱脚飞出,不偏不倚打中台 下一女子前额。那女子不由分说,飞身上台,给了黄飞鸿一记耳光。黄飞鸿非但不怒,反而喜欢上了她。这场婚姻一直伴随着他走到人生的最后一刻。

 1919年 精通武术的次子黄汉森遭妒,往广西梧州渡任“护勇”时被“鬼眼梁”暗算惨死。受此打击,飞鸿不再向其他儿子传授武技。1924年10月 广州国民镇压商团暴乱,西关一带房屋被毁,仁安街“宝芝林”受累被焚,资财付于一炬,其长子汉林又告失业,因而忧郁成疾。

他一生坎坷,晚年更遭受爱子遇害、宝芝林被焚、儿子失业等连串打击。一九二五年农历三月二十五日,黄飞鸿病逝于广州城西方便医院。

黄飞鸿辞世后,莫桂兰带着飞鸿的儿子移居香港,设馆授徒,人称「莫老师太」。1949年,关德兴首演《黄飞鸿》时,曾特地拜访莫桂兰,请她和黄飞鸿的儿子黄汉熙担任顾问。1983年,莫桂兰在香港 去世。在四个儿子中,黄汉森最得飞鸿真传,当时在一个名叫保商卫旅营当护卫。一名叫鬼眼梁的同事,见飞鸿之子年少,要和他较技并说「我怕黄飞鸿,绝不怕他的儿子」。可是动手仅两招就被打翻在地 ,因此怀恨在心。在中秋节晚设法使汉森喝得酩酊大醉,乘机开枪击毙汉森,反说汉森醉后拔枪杀他,他不得已才自卫误杀致死,以摆脱罪责。经过此事,飞鸿知道儿子是为了较技才丧生的,痛心之余,发 誓不再教子习武。

电影里黄飞鸿那些著名的弟子,则多半是虚构的。戴眼镜满嘴龅牙的「牙擦苏」并无此人。梁宽倒是真有的,这个飞鸿很喜欢的弟子死得很早,也没有电影里那样调皮。绰号「猪肉荣」的林世荣是飞鸿 最有成就的弟子,他本人也是眼下影视片里一再重复的英雄之一。有了「猪肉荣」,今天的香港武师中,就有了很多黄飞鸿的再传弟子。林世荣的弟子刘家良执导过《醉拳》,他让成龙演绎黄家的「虎鹤双 形拳」;刘家良的弟弟,就是出演新片《黄飞鸿和十三姨》的刘家辉。。他力主摒除门派之阂,能者为师,更是力排重男轻女之见,最先收授女弟子和组织女子狮队的武师之一。其众多弟子中,以男弟子梁宽和林世荣,女徒弟莫桂兰、邓秀琼等最负盛名。其余的门人,亦颇有声誉,遍布粤港澳台、东南亚各地。他生前弘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