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与测量
如何进行地下管线的测量与检测

如何进行地下管线的测量与检测地下管线的测量与检测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它对于保障城市交通、供水、电力和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安全和稳定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工程建设和城市规划中,了解地下管线的位置、走向和状况,不仅可以避免损坏管线而引发的危险和成本,还可以为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保障。
一、地下管线测量的目的和方法地下管线测量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确定管线的位置、走向和埋深,以及确定地下结构和地形对管线位置的影响。
常用的地下管线测量方法包括地面测量、地下测量和无损检测。
1. 地面测量:通过测量地面的坐标和高程等数据,结合已知的地面上的地物,来推算地下管线的位置和走向。
这种方法在地面上的明显标志比较多的情况下,尤其是在城市街道等场所比较适用。
2. 地下测量:通过使用地下探测仪器和设备,对地下进行测量,获取地下管线的位置和走向。
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地下管线比较复杂、地面上没有明显标志的情况,例如在城市狭窄的街道以及农田、荒地等地区。
3. 无损检测:通过使用无损检测技术,例如地质雷达、探地雷达和地下导线仪等设备,对地下进行扫描和检测,确定地下管线的位置和走向。
这种方法对于非金属管线的检测效果更好,可以有效地避免对地下管线产生损坏。
二、地下管线测量与检测的工具和技术地下管线的测量与检测需要使用一系列的工具和技术,以确保测量和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 全站仪和测绘仪器:全站仪是测量地面坐标和高程的主要仪器之一,它可以精确地测量各种地形和地下管线的位置和走向。
另外,还可使用测绘仪器来进行地下管线的图纸绘制和数据处理。
2. 探地雷达和地质雷达:这些仪器可以通过发送电磁波来扫描并检测地下结构和管线的位置、走向和埋深。
它们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地下信息,帮助测量人员进行管线的测量和检测。
3. 影像测量技术:通过使用卫星遥感、航空摄影测量等技术,可以获取大范围地下管线的影像数据,从而推算出管线的位置和走向等信息。
这种方法对于大规模的城市规划和工程建设非常有效。
测量与检测实施方案

测量与检测实施方案第一步,确定测量与检测的对象和要求。
在制定测量与检测实施方案时,首先需要明确测量与检测的对象是什么,需要测量与检测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例如,如果是对某一产品的尺寸进行测量与检测,就需要明确产品的尺寸范围和精度要求。
第二步,选择合适的测量与检测方法和仪器。
根据测量与检测的对象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与检测方法和仪器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的对象和要求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测量与检测方法,例如,对于尺寸测量,可以采用尺规、卡尺、游标卡尺等仪器进行测量;对于表面质量的检测,可以采用目视检查、平板仪、投影仪等仪器进行检测。
第三步,制定详细的测量与检测操作规程。
在实施测量与检测时,需要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包括操作步骤、操作方法、操作注意事项等。
操作规程的制定可以保证测量与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避免人为因素对测量与检测结果的影响。
第四步,进行实际测量与检测操作。
按照制定的操作规程,进行实际的测量与检测操作。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测量与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五步,对测量与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判定。
在完成测量与检测后,需要对测量与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判定。
根据测量与检测的要求,对结果进行比对和评定,判断是否符合要求。
第六步,编制测量与检测报告。
最后,根据测量与检测的结果,编制测量与检测报告。
报告应包括测量与检测的对象、要求、方法、仪器、操作规程、结果分析和判定等内容,以便于后续的跟踪和管理。
综上所述,制定科学合理的测量与检测实施方案对于保证产品质量和工程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明确测量与检测的对象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和仪器,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进行实际操作,对结果进行分析和判定,最终编制报告,可以保证测量与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工程质量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持。
零件尺寸的测量与检测

零件尺寸的测量与检测摘要:在零件加工的过程中,为了掌握加工零件的尺寸大小、精度,都要对各种尺寸参数进行测量,获得测量结果,并以之作为分析判断和决策的依据。
传统的测量方法多是接触型的测量方法,不仅效率低而且容易损伤被测物。
伴随视觉技术和激光技术的发展,基于现代视觉技术的几何特征测量已成为高速生产系统中快速、准确、全面的对产品几何尺寸控制的新方向。
在产品开发中,测量技术的作用显得日益重要。
目前在精密计量检测领域,测量精度已从原来的微米量级发展到纳米量级,对更微细加工形状的检测也受到更多关注。
不但对产品的精度质量如形状尺寸、表面粗糙度、圆度等提出了更高的检测要求,而且用于验证加工机床本身精度的各种检测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关键词:零件、尺寸、测量一、零件尺寸的测量(一)用人工仪器测量。
随着精密机械工件、小零件、电子元器件的需求市场需求量不断攀升,但是令各大厂商头痛的是落后的质检方式和极低的检测效率,无法保证按时按质交货。
人工用仪器一边测量一边记录数据。
主流的机械零件尺寸测量方法还是人工用测量仪器一边测量一边记录数据。
这种方法由于人工读数所带来的误差比较大、效率非常低;而且当数据量大时,无法对数据的及时处理及误差分析。
统的测量方法大都使用手工测量,操作麻烦,人为影响尺寸精度的可能性很高。
(二)信息化仪器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测量的自动化程度也随之提高,以尺寸的获得、转换、显示为主要的机电测量技术也日益完善。
检测仪器数字化是当前及未来仪器的普遍趋势。
信息化就是用各种技术工具与方法代替人工来完成测量、分析、判断和控制工作。
一个自动化系统通常由多个环节组成,分别完成信息获取、信息转换、传送和执行等功能,在实现自动化的工程中,信息的获取和转换是极其重要的组成环节。
目前很多测量仪器都配串口,通过对具有数据接口的测量仪器配置数据分析仪,将使测量仪器的性能大大得到提高。
数据采集仪的主要作用是自动从测量仪器中获取测量数据,进行记录,分析计算,形成相应的各类图形,对测量结果进行自动判断.系统能及时、准确地对工件进行检测和误差分析.大幅度缩短测量工件和统计分析的时间,使操作者能够及时了解工艺系统的工作状态、加工误差的变化趋势及加工误差的影响因素,以便及时调整工艺系统,使加工误差的在线测量、实时分析得以实现。
工业测量与检测技术

超声波测量技术
总结词
无损、实时
详细描述
超声波测量技术利用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对物体进行无损、实时的测量。它具有穿透能力强 、检测速度快、对环境要求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材料厚度、材料硬度、材料内部缺陷等方面的检测 。
机器视觉测量技术
总结词
自动化、智能化
VS
详细描述
机器视觉测量技术利用计算机视觉和图像 处理技术,对物体进行自动化、智能化的 测量。它具有非接触、自动化、智能化等 优点,广泛应用于生产线上的质量检测、 尺寸测量等方面。
PART 03
工业检测技术
PART 03
工业检测技术
无损检测技术
超声检测
射线检测
超声波测量技术
总结词
无损、实时
详细描述
超声波测量技术利用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对物体进行无损、实时的测量。它具有穿透能力强 、检测速度快、对环境要求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材料厚度、材料硬度、材料内部缺陷等方面的检测 。
光学干涉测量技术
总结词
高精度、高分辨率
详细描述
光学干涉测量技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对物体进行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测量。它具有非接触、高精度、高分辨率 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表面形貌、光学元件、薄膜厚度等方面的测量。
在能源行业中,工业测量与检测技术 主要用于能源计量、流量监测等方面 。例如,在石油、天然气输送中,通 过测量流量、压力等参数,确保能源 输送的安全和经济;在火力发电中, 通过检测锅炉温度、烟气成分等参数 ,控制燃烧效率和减少污染物排放。
示波器的峰值检测和有效值测量

示波器的峰值检测和有效值测量示波器(oscilloscope)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子行业的仪器,用于显示和测量电信号的波形。
在信号测量过程中,峰值检测和有效值测量是示波器的两个重要功能。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两种测量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一、峰值检测峰值检测是指示波器测量一段时间内信号的最大振幅。
此功能对于测量脉冲信号的幅度、测量交流信号的峰峰值等都非常有用。
峰值检测采用的是峰值检测电路,电路主要由快速整流电路和保持电路组成。
快速整流电路通过快速将信号转换为单方向的电压,保持电路则将最大峰值保持在示波器屏幕上显示。
峰值检测功能使得我们能够直观地获取信号的最大振幅,帮助我们进行信号分析和故障排除。
二、有效值测量有效值测量是指示波器计算一段时间内信号的均方根值。
有效值是交流信号最基本的特性之一,常用于电压、电流和功率的测量中。
无论是正弦波还是非正弦波信号,有效值都是系统能量的平均值。
示波器通过对信号波形进行采样和计算,可以准确地测量信号的有效值。
对于非正弦波形的复杂信号,示波器采用了一些数学算法进行有效值的计算,确保测量结果具有高精度和可靠性。
有效值测量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电力系统中,用于测量电压和电流的有效值以确保系统的运行安全和稳定。
在音频领域,有效值测量被用于衡量声音的音量大小。
总结:示波器的峰值检测和有效值测量是其两种重要的测量方法。
峰值检测帮助我们确定信号的最大振幅,对于分析信号特征和解决问题至关重要。
有效值测量则能够准确地计算信号的均方根值,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信号测量中。
无论是调试电路、测试设备还是进行音频分析,示波器的峰值检测和有效值测量功能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通过正确理解和应用这两种测量方法,我们可以更准确地分析信号特征,提高工作效率,并解决各种电子领域的问题。
机械测量与检测技术

机械测量与检测技术传统上,机械测量与检测技术是指通过机械仪器对物体的尺寸、形状、位置等特征进行测量和检测的技术。
这一领域的发展与制造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它在工程设计、质量控制、生产过程监控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需求的不断增加,机械测量与检测技术也在不断演变和创新。
一、机械测量技术的发展机械测量技术起源于古代的度量衡制度,经过漫长的发展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最早的机械测量工具是简单的刻度尺、量规等,随后出现了更加精确的仪器,如显微镜、卡钳、光学测量仪器等。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传感器技术的进步以及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的应用,机械测量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例如,三维扫描仪、激光测量仪器等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测量的精度和效率。
二、机械检测技术的应用机械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制造业中的工艺控制和质量控制。
在工艺控制方面,机械检测技术可以对加工中的工件尺寸、形状等进行实时监测和反馈,以保证产品的精度和质量。
在质量控制方面,机械检测技术可以通过检测仪器对产品进行全面的测量和分析,以确保产品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
此外,机械检测技术还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领域。
三、机械测量与检测技术的挑战与展望尽管机械测量与检测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高精度测量和大范围测量之间存在一种矛盾。
传统的测量方法往往无法同时满足这两个要求,因此需要不断研究和探索新的测量方法。
其次,随着微纳技术的发展,微小尺寸物体的测量和检测也成为一个新的挑战。
最后,机械测量与检测技术在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等新兴领域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展望未来,机械测量与检测技术将继续不断创新和发展。
首先,传统的测量方法将会与先进的传感器技术、计算机视觉技术等相结合,实现更高精度、更高效率的测量。
其次,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应用将促进机械测量与检测技术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最后,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引入,机械测量与检测技术也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电气测量与检测

电气测量与检测介绍电气测量与检测是电气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局部,它涉及到电流、电压、功率等电气参数的测量和检测。
在各个领域的电气设备中,如发电厂、变电站、电网、电动机等,电气测量与检测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正确的电气测量和检测可以确保电气设备的平安运行和生产质量的控制。
电气测量电流测量电流测量是电气测量的一个根本内容。
根据实际测量的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电流测量方法,包括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
直接测量是通过安装电流互感器等设备来直接测量电流值。
间接测量是通过测量其他参数,如电压和电阻,然后计算得到电流值。
电流测量一般需要使用专用测量仪器,如电流表、电流夹子等。
电压测量电压测量是电气测量的另一个根本内容。
电压测量可以直接测量电压值,也可以通过测量其他参数来计算得到电压值。
电压测量需要使用电压表或多用途数字测量仪等测量设备。
功率测量功率测量是电气测量中的重要内容。
功率是指电流通过电气设备时所产生的功率。
正确的功率测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电气设备的能耗和运行状态。
功率测量可以使用功率表、功率因数仪或电能表等设备进行。
电气检测绝缘电阻检测绝缘电阻检测是电气检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绝缘电阻是指电气设备绝缘材料对电流的阻隔能力。
绝缘电阻检测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电气设备的绝缘状况,及时发现绝缘故障并进行维修。
绝缘电阻检测需要使用绝缘电阻计等设备。
接地电阻检测接地电阻检测是电气检测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接地电阻是指电气设备与地之间的电阻。
正确的接地电阻可以提供设备漏电保护和平安运行所需的接地保护。
接地电阻检测需要使用接地电阻测量仪等设备。
漏电检测漏电检测是为了检测电器设备是否有漏电现象而进行的一项工作。
漏电是指电器设备中由于绝缘故障等原因造成的电流“漏〞到地中的现象。
漏电检测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设备的平安隐患,保障人身平安。
漏电检测需要使用漏电保护器或漏电检测仪等设备。
结论电气测量与检测对于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平安保障非常重要。
电气测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和能耗情况,以及方便故障排查和维修。
工程测量及检测方案怎么写

工程测量及检测方案怎么写一、项目背景与涵义工程测量及检测是指对工程建设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工程物理量进行定量或定性的测量和检测分析的过程。
在工程建设中,精准的测量和检测是保障工程质量和进度的重要环节。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工程测量及检测方案对于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项目范围本工程测量及检测方案适用于工程建设项目中各种类型和规模的测量和检测工作。
主要包括地形测量、地下管线检测、变形监测、材料检测等多种工程测量和检测内容。
三、测量和检测方法1. 地形测量:可采用全站仪、GPS、激光测量仪等设备对工程所在地的自然地形进行测量,以获取地形地貌数据。
2. 地下管线检测:采用地质雷达、电磁探测仪等设备对工程地下管线进行检测,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损坏到地下管线。
3. 变形监测:可采用测量叉、位移传感器等设备对工程结构的变形情况进行精确监测,保持结构的稳定性。
4. 材料检测:利用超声波探伤仪、电子万能试验机等设备,对施工材料进行力学性能、物理性能等方面的检测,确保材料符合设计要求。
以上几种测量和检测方法都是目前工程建设中常用的方法,但是具体的选择需要根据项目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
四、测量和检测流程1. 测量和检测前的准备:确定测量点和检测点的位置和数量,准备好所需的测量和检测仪器及设备。
2. 测量和检测过程:按照选定的测量和检测方法,进行实际的测量和检测工作,记录测量和检测数据。
3. 数据处理和分析:将测量和检测得到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结论。
4. 报告编写:根据测量和检测的结果,编写测量和检测报告,对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改进建议。
五、测量质量保证为了确保测量和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测量质量保证措施:1. 设备校准:测量设备和仪器需要定期进行校准,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2. 计量计费:对测量和检测过程中所使用的计量仪器进行检定和计量计费,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3. 技术培训:对测量和检测人员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提高其测量和检测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及对传感器体积和整个检测系统的成本等的限制 检测系统中形式最多样、与被测对象关联最密切的部分
2、信号变换部分
检出信号 适合于分析和处理的信号 信号调理电路
阻抗变换 ---- 输出阻抗很高时; 信号放大 ---- 输出信号微弱时; 噪声抑制 ---- 信号淹没在噪声中; 电压/电流(V/A)转换 ---- 需要电流输出时; 模拟/数字(A/D)转换 ---- 需要输出数字信号时 目的: 1)对传感器的输出量变换成易于处理或放大的量
通过学习不断调整连接强度
问题最优解
调整对象的位置、姿态使检测结果具有确定性
五、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检测技术 重要手段 科学研究
相关学科:物理、化学、数学、生物学、材料科学等等 形成 推动实验研究和发展
新的检测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
1、传感器水平的提高
1)新原理、新材料、新工艺
新功能传感器
光纤传感器、液晶传感器、压敏传感器(以高分子有机材料为 敏感元件)
自动控制
自动化:信息获取、信息转换、信息处理、信息传送、信息执行
4、检测技术的完善和发展推动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
检测手段水平决定科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理论研究成果离不开必要的检测手段
三、检测系统构成
信息获取
转换
(信号检出部分) (信号变换部分)
显示和处理
(分析处理部分、 通信接口及总线)
1、信号检出部分
2)新领域、新需求
新型传感器
化学传感器、 微生物传感器、 仿生传感器(代替视觉、嗅觉、
味觉和听觉)以及检测超高温、超高压、超低温和超高真空等 极端参数的新型传感器
3)传感器向着高精度小型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
① 集成化:
微电子技术 --- 多个同类型传感器集成在一个芯片或阵列上
特点:点测量
平面/空间测量
3、测量单位
比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测量: 被测量
基准量
倍数(结果)
单位 避免混乱 ---- 国际单位制(SI):
SI 基本单位: 七个物理量单位 --- 相互独立
长度 质量 时间 电流 热力学温度 物质的量 光量 (m)(kg) (s)(A) (K) (mol) (cd)
米 ----光在真空中1s时间内传播距离的1/299792485
实物单位----千克标准原器
SI 组合单位: 由基本单位导出
能量(J)=力 距离 =质量 加速度 距离
J = kg(m/s2)m = m2·kg/s2
能量 --- 焦(耳):长度、质量、时间 (科学家) 大得多/小得多----词头:mm、m、nm(10-9m);
kHz、MHz(106Hz)、GHz(109Hz)
2) 消除或抑制传感器输出量中的无用信号
3)提高测量、分析的准确度 4)简化后续系统的组成
3、分析处理部分
不断注入新内容 ---- 检测系统的研究中心 计算机系统 ---- 强大问题分析能力、复杂系统的实时控制 自动化、智能化
4、通信接口与总线部分
功能:管理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状态和控制信息的传输和交换 接口 --- 分系统和上位机之间/分系统之间交换信息 通用标准接口 --- 不同的系统尤其是不同厂家的产品能够互联
二、检测技术的作用与意义
1、产品检验和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
被动检测 主动检测(在线检测)
质量控制领域
2、在大型设备安全经济运行监测中得到广泛应用
故障监测系统
动态监测
保证设备和人员安全 提高经济效益
3、自动化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管理 生产过程: “物流” 控制 “信息流”
检测
获取信息
分析判断
数量 状态 趋向
传感器(Sensor)---- 检出功能的器件 信号提取(被测量)、传输(信号变换部分)
特点: 1)输出量为电压、电流、频率 电阻、电容、电感 两种:数字量、模拟量
2)输出的电信号一般较微弱: 电压 ---- 毫伏级、微伏级;电流 ---- 毫安级、纳安级
3)输出信号与噪声混杂在一起 ---- 传感器内部噪声 传感器的信噪比小、输出信号弱 ---- 信号淹没在噪声中
例:电荷耦合器件(CCD)---- 光敏元阵列
数码相机
多功能传感 ---- 不同功能的传感器集成化 特点:一个传感器可以同时测量不同种类的多个参数 例:测量血液中各种成分的多功能传感器
② 一体化:将传感器和后续的处理电路集成一体
特点:减少干扰,提高灵敏度,方便使用;可实现实时 数据处理(传感器和数据处理电路集成)
目标变量(关系)自变量 (直接测量)
2、偏移法与零位法测量
1)偏移法 --- 完全从被测量中获得信号转换所需能量
例:弹簧秤
2)零位法 --- 不从信号源获得能量
高精度测量
例:天平称量物体
3、差分式测量
结构:对称结构的两个传感器,
被测量反对称作用在两个传感器上
作用:消除干扰的影响 测量原理线性化、 提高灵敏度
差分式测量 (3)按传感器与被测对象是否直接接触:接触式测量、
非接触式测量 (4)根据对象变化的特点:静态测量、动态测量
1、直接测量与间接测量
直接测量 ---- 与同类基准进行简单的比较以得到被测量 线纹尺 ---- 物体尺寸、天平 ---- 物体重量
间接测量 ---- 被测量无法或不易进行直接测量 负载电阻功率 = 电压 电流
USB、 IEEE-488、 RS-232(串行)、并行 (硬件系统)
总线:传送数字信号的公共通道 ---- 信号线的集合 RS-232C、VXI、Centronics(并行)
(规范、结构形式)
四、检测方法
选择:被测量的性质、特点和测量任务要求 分类:
(1)按测量手续:直接测量、间接测量 (2)按测量值的获得方式:偏移法测量、零位法测量、
③ 微型化:微米/纳米技术、MEMS技术
体积微小、重量轻微
2、检测系统由模拟式、数字式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常见检测结构形式)
2
测量误差
4、随动跟踪测量
--- 基于零位法的测量 高精度测量
例:高精度电子秤、
伺服加速度计、
高精度压力传感器
5、主动探索与信息反馈型检测
--- 智能化检测的标志之一
被测对象
传感器
信息处理
检测结果
自适应能力 改变传感器的工作温度 传感器的灵敏度
自学习能力 --- 神经网络模拟某种非线性映射 信号特征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