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音频中的十个知识点
语音有哪些知识点总结

语音有哪些知识点总结语音技术有很多知识点,其中包括声音信号的特征提取、声学模型、语言模型、语音合成、语音识别、语音处理等方面。
接下来将从这些方面对语音技术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声音信号的特征提取是语音技术的基础,它包括时域特征和频域特征两种。
时域特征是指声音信号在时间上的变化特征,包括短时能量、过零率等;频域特征是指声音信号在频率上的变化特征,包括功率谱、梅尔频率倒谱系数等。
通过提取声音信号的特征,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声音信号,为后续的语音技术处理提供基础。
声学模型是语音识别的关键技术之一,它是一种表示语音信号与语音单位之间关系的模型。
常用的声学模型包括隐马尔可夫模型(HMM)、深度神经网络(DNN)等。
通过建立声学模型,可以对声音信号进行分析和识别,实现语音识别技术。
语言模型是语音识别的另一项重要技术,它是一种用来描述语言的概率模型。
语言模型可以帮助语音识别系统更好地理解和识别语音信号,提高语音识别的准确率。
常用的语言模型包括n-gram模型、循环神经网络(RNN)等。
语音合成是一种将文本转化为声音信号的技术,它可以帮助计算机生成自然流畅的语音。
语音合成技术涉及文本分析、基音提取、声音合成等技术。
通过语音合成技术,可以实现智能语音助手、语音导航、有声读物等应用。
语音处理是对声音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和增强的技术,它包括信号降噪、语音增强、声音分割等多个方面。
通过语音处理技术,可以帮助语音识别系统更好地识别和理解声音信号,提高语音处理的质量和效果。
总的来说,语音技术涵盖声音信号的特征提取、声学模型、语言模型、语音合成、语音识别、语音处理等多个方面,它是一门涉及声学、语言学、信号处理等多个学科知识的交叉学科。
随着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语音技术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对语音技术的学习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学唱歌需要了解的声乐词汇

学唱歌需要了解的声乐词汇
以下是一些基本的和常用的词汇:
1.声带:发声的主要器官,通过振动产生声音。
2.气管与食管:与发声和呼吸相关的管道。
3.真音与假音:真音是日常说话的声音,而假音是声带部分振动产
生的高音。
4.音质与音色:音质指声音的纯净度,音色则是声音的特色。
5.腔体:口腔、头腔、喉腔、咽腔和鼻腔,它们与声音的共鸣和音
色有关。
6.共鸣:声音在腔体中的共振现象,影响音色的明亮和温暖度。
7.母音:唱歌时的元音,如“a”、“e”、“i”、“o”、“u”。
8.闭合与闭合唱法:声带闭合紧密,产生清晰的声音。
9.喉下关闭与喉上关闭:与发声技巧相关的术语,影响声音的音色
和音高。
10.气息支撑:通过控制呼吸来支持声音,使声音更加稳定和持久。
乐理耳机知识点总结图文

乐理耳机知识点总结图文
乐理耳机的知识点总结如下:
1. 频率响应:
乐理耳机的频率响应通常是平坦的,即在整个频率范围内都有相近的响应。
这意味着它们可以更准确地再现音频内容,使得使用者能够更清晰地听到不同频率下的音频信号,有利于分辨混音中不同频段的音频表现。
2. 失真:
乐理耳机的失真水平通常比普通耳机更低。
这意味着它们在播放音频时会更忠实地再现录音内容,而对于混音工程师来说,更低的失真意味着更容易捕捉到在音频信号中的不良元素,有利于更精确地处理音频。
3. 动态范围:
乐理耳机能够更好地处理音频的动态范围,即从最安静的声音到最响亮的声音的范围。
这意味着它们可以更准确地再现音频信号的动态范围,使得使用者能够更清晰地听到音频信号的各种细微差别。
4. 闭合式设计:
乐理耳机通常采用闭合式设计,即耳罩紧贴着头部,能够有效地隔离外界环境的噪音。
这有利于用户将注意力集中在耳机所播放的音频上,减少了外界环境对音频表现的干扰。
5. 大功率驱动单元:
乐理耳机通常配有大功率的驱动单元,使得它们能够更好地驱动音频信号,呈现出更好的动态范围和频率响应。
6. 耳机插孔:
乐理耳机通常采用标准的1/4英寸插孔,以便用户可以连接到任何专业音频设备的耳机输出接口。
总的来说,乐理耳机在音频信号再现的准确性和逼真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使用者可以更准确地判断音频的质量和表现,并在混音和制作过程中做出更精确的调整。
因此,在音频制作和混音工程领域,乐理耳机被视为重要的工具之一。
学前视唱乐理知识点总结

学前视唱乐理知识点总结1. 音乐基础知识在进行学前视唱乐理教学时,首先需要教会幼儿一些音乐基础知识,比如音名、音程等。
音名是指音符的名称,幼儿需要学会识别和唱出不同的音名,比如C、D、E等。
音程是指两个音符之间的音高关系,幼儿需要学会识别和唱出不同的音程,比如纯五度、纯四度等。
2. 声音的产生和发展幼儿在进行视唱乐理教学时,需要了解声音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声音是通过声带的振动产生的,幼儿需要学会正确使用呼吸和发声器官来产生清晰、准确的声音。
此外,幼儿还需要了解声音在空气和固体介质中的传播原理,以及声音的音高、音响、音色等特征。
3. 音乐的基本元素在学前视唱乐理教学中,幼儿需要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包括旋律、节奏、和声和音色等。
旋律是音高与节奏的组合,幼儿需要学会识别和唱出不同的旋律。
节奏是音符的时值组合,幼儿需要学会按照节奏唱歌和演奏乐器。
和声是不同音符同时响起所形成的声音效果,幼儿需要学会感知和唱出不同和声的组合。
音色是音乐器乐的特有音色,幼儿需要通过听觉来感知和辨别不同乐器的音色。
4. 音程的认识与唱法在学前视唱乐理教学中,音程是十分重要的知识点。
音程是指两个音符之间的音高关系,比如纯一度、小三度、大五度等。
幼儿需要学会识别和唱出不同音程的音高关系,这对于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声乐训练非常重要。
5. 视唱练耳技巧在进行学前视唱乐理教学时,教育工作者需要应用一些视唱练耳技巧,帮助幼儿更好地进行练习和训练。
比如通过视唱乐理教学的游戏形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知识;通过听音辨谐练习,让幼儿通过听觉来感知和辨别不同的音高,训练他们的音感和听力等。
6. 视唱乐理教学方法在进行学前视唱乐理教学时,也需要应用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比如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音乐素材,让幼儿在生活中感知和学习音乐;通过多种形式的视唱训练,如跟唱、对唱等,让幼儿在不同的环境和方式中进行学习和练习等。
综上所述,学前视唱乐理教学是音乐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幼儿通过这样的学习,可以提高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训练他们的视唱和练耳技巧,为以后的音乐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耳机乐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耳机乐理知识点总结大全一、耳机的类型耳机按照佩戴方式可分为耳塞式、头戴式、入耳式等不同类型。
根据技术原理可分为有线耳机和无线耳机,耳机的选择根据个人的喜好、使用场景和音质要求来决定。
头戴式耳机适合长时间佩戴,音质较好;入耳式耳机易携带、音质较好;耳塞式耳机侧重于隔音效果、音质效果平衡。
二、音频技术知识1. 高保真音频技术高保真音频(Hi-Fi)是一种以重现原始声音为目标的音频技术。
通过提高音频的采样率、位深度和频率范围,可以提高音频的还原度,使得音频更加接近原始声音。
在耳机中,高保真音频技术主要体现在驱动单元、线材和播放设备上。
选择高保真音频技术的耳机可以提供更加真实、清晰的音质表现。
2. 噪音控制技术噪音控制技术是现代耳机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主要包括主动降噪和被动降噪两种方式。
主动降噪采用电子元件对噪音进行干扰和抵消,有效地减少外界噪音的影响;被动降噪则通过物理隔音材料隔绝外界噪音,减少噪音对耳机音质的影响。
选择具有噪音控制技术的耳机可以在嘈杂环境中提供更清晰的音乐享受。
3. 立体声效果技术立体声效果技术可以让音频在左右两个声道上产生差异,从而实现立体声效果。
在耳机中,通过合理设计驱动单元和声音处理电路,可以实现更为真实的立体声效果。
选择具有立体声效果技术的耳机可以提供更加丰富的音乐表现,让听众仿佛置身于音乐现场。
三、声学理论知识1. 驱动单元驱动单元是耳机中最为核心的部件,它负责将电信号转化为声音。
不同类型的耳机采用的驱动单元也有所不同,常见的有动圈式驱动单元、平衡式动铁单元、电子静电式驱动单元等。
动圈式驱动单元音色饱满,重低音效果好;平衡式动铁单元音质准确,高频延伸性好;电子静电式驱动单元高频纯净,层次感强。
2. 阻抗与灵敏度阻抗是指随着交流信号频率的增加,电路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耳机的阻抗越大,对放大器的要求也就越高;而灵敏度则是指在单位电压下,耳机可以输出的声音大小。
对于手机等移动设备,一般选择阻抗较低、灵敏度较高的耳机,而对于音响系统等需要外接功放的设备,可以选择阻抗较高的耳机。
配音训练知识点总结大全

配音训练知识点总结大全配音训练是声音演员和专业人士培训和发展声音技巧的重要环节。
通过配音训练能提高配音演员的声音水平和专业技能,使其能在广播、电视节目、电影、动画、广告等媒体领域取得成功。
在本文中,我们将总结一些常见的配音训练知识点,包括声音技巧、角色解读、表演技巧、口齿训练等内容,帮助初学者更好地了解配音训练的要点。
一、声音技巧声音技巧是配音训练的基础,它包括呼吸技巧、声音调节、发声姿势等内容。
呼吸是声音的基础,配音演员需要掌握正确的呼吸技巧,充分利用腹式呼吸来调节声音。
同时,配音演员还需要掌握声音的调节技巧,包括音调、音量、音色等方面的训练,使自己的声音更加丰富多变。
此外,发声姿势也是影响声音发出的重要因素,配音演员需要掌握正确的发声姿势,可以通过练习唱歌等方式来改善。
二、角色解读在配音训练中,角色解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配音演员需要通过对角色的深入理解,来表现角色的性格、情感、心理等方面的特点。
只有真正理解了角色,配音演员才能做到声音与角色的完美契合。
因此,角色解读是配音训练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三、表演技巧配音演员需要掌握一定的表演技巧,使其能够更好地表现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表演技巧包括情感表达、语音语调、情绪转换等内容。
配音演员需要通过对文本的理解,通过声音来表现出角色的情感变化,使人物更加鲜活生动。
四、口齿训练口齿训练是配音训练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配音演员需要保持清晰、流畅的发音,避免口齿不清、咬字不准等问题。
口齿训练主要包括舌头练习、唇齿练习、咬字训练等内容,通过反复练习来改善自己的口齿表达能力。
五、录音技巧在配音训练中,录音技巧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配音演员需要掌握一定的录音技巧,以保证自己的声音能够被清晰地录制和传播。
录音技巧包括麦克风的使用方法、录音棚的环境调节、录音软件的操作等内容。
配音演员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实践,逐渐掌握录音技巧,使自己的声音表现更加完美。
六、声带保护在配音训练中,声带保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音频工程师的十个必备工具

音频工程师的十个必备工具音频工程师在音频制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负责将声音录制、编辑、混音和处理等工作。
为了有效地完成这些任务,他们需要使用一些专业的工具。
下面是音频工程师的十个必备工具:1. 麦克风:麦克风是音频工程师的首要工具之一。
他们使用麦克风来捕捉声音源,如乐器、人声等。
常见的麦克风类型包括传统的动圈麦克风、电容麦克风和同轴麦克风。
2. 音频接口:音频接口是音频工程师进行音频录制和处理的重要工具。
它允许用户将音频信号从麦克风或其他音频源传输到计算机或混音台。
3. 监听器:好的监听器对于音频工程师来说至关重要。
他们使用高质量的音箱或耳机来确保所处理的音频能够被准确地听到。
同时,良好的环境音效和隔音也对音频工程师的工作至关重要。
4. DAW软件:数字音频工作站(DAW)软件是音频工程师进行录音和编辑的关键工具。
常见的DAW软件包括Pro Tools、Logic Pro和Ableton Live等。
5. 录音棚:专业的录音棚是音频工程师进行音频录制的必备设备。
录音棚应具备优质的声音隔离和环境控制能力,同时还应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
6. 动态处理器:动态处理器用于控制音频的动态范围,包括压缩器、限制器和扩音器等。
这些工具使音频工程师能够改善音频质量,使其更加平衡和清晰。
7. 均衡器:均衡器是音频工程师用来调整音频频谱的工具。
它允许他们通过增加或减少特定频段上的音量来改善音频的整体平衡。
8. 音频效果器:音频效果器用于添加特殊的音频效果,如混响、合唱、延迟等。
这些效果可以增强音频的吸引力和创造力。
9. 音频分析器:音频分析器是音频工程师用来分析和测量音频信号的工具。
它们提供频谱分析、相位分析和音频测量等功能,帮助工程师更好地了解和处理音频。
10. 数据存储设备:音频工程师需要适当的数据存储设备来保存和备份他们的音频项目。
这包括高速硬盘、固态硬盘或者云存储等,确保音频文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总结:音频工程师的工作需要使用各种专业工具,包括麦克风、音频接口、监听器、DAW软件、录音棚、动态处理器、均衡器、音频效果器、音频分析器和数据存储设备等。
教资录音知识点总结

教资录音知识点总结录音技术是利用声学原理将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进行存储或传输的一种技术。
录音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音乐录制、广播、电影制作、语音识别等领域。
本文将从录音的原理、设备、处理和存储等方面进行知识点总结。
一、录音的原理1.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振动传递到空气中就产生了声波,人们耳朵接收到声波后进行解码产生对应的听觉。
录音就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2. 麦克风的原理麦克风是一种将声音转换成电信号的装置,它利用声压波的传播使得麦克风的振膜振动,进而产生感应电流。
常见的麦克风类型有电容式、动圈式、半导体式等。
3. 录音设备的原理录音设备主要由麦克风、放大器、模数转换器、存储介质等组成。
麦克风负责捕捉声音,放大器负责增强电信号,模数转换器负责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存储介质负责保存录音数据。
二、录音设备1. 麦克风麦克风是录音的第一道工具,它直接影响录音效果的好坏。
麦克风的选择要根据录音环境、录音对象、录音需求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2. 放大器放大器在录音过程中扮演着放大电信号的角色,有效的放大器能够提高录音的灵敏度和保真度。
3. 模数转换器模数转换器负责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它的性能直接影响着录音的清晰度和真实感。
4. 存储介质常见的存储介质有磁带、数字盘、硬盘、闪存等,它们各有优缺点,选择合适的存储介质能够有效保障录音数据的安全和稳定。
5. 录音设备的类型根据使用的场景和需求,录音设备可分为专业录音设备、便携录音设备、手机录音设备等,不同类型的录音设备具有各自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三、录音处理1. 噪音抑制录音过程中常常会受到环境噪音的干扰,通过降噪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噪音对录音效果的影响,常见的降噪技术包括软件降噪、硬件降噪等。
2. 声音处理声音处理包括音量调节、均衡、混响、时延等技术,能够对录音进行调整和修饰,使得录音效果更加清晰和真实。
3. 声音编辑声音编辑是对录音数据进行裁剪、拼接、混合、加密等操作,通过声音编辑可以实现录音内容的优化和创意组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音频中的十个知识点
1.如果音乐家们在舞台上能够听到他们所需要的声音,那他们会感觉非常舒适,在舞台上的表现往往也会更好。
当然,那些经验丰富的监听技术人员还有录音技术人员肯定是知道这一点的。
但是对那些经验不足的人来说,了解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这并不是一个关于需要使用多大的功率的问题,也不是一个关于需要使用什么样的楔形返听音箱的问题。
这其实是一个关于心理学的问题。
而且我认为,如果您了解了舞台监听的技术,并且知道如何取悦舞台上的音乐家们,那么您就已经达到了成为一名优秀的混音工程师90%的条件。
当然,最后的那10%可能要靠天赋,运气等等其他因素,但是如果没有之前的那90%的基础,无论您有多好的天赋和运气都没有用。
2.在海拔高度为海平面高度,温度为68华氏度,相对湿度为4%的条件下,声音的传播速度是每秒1,130英尺。
这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因为如果您对声音传播的方式有着足够的了解,那么在工作中,您会对麦克风的架设,延迟塔的设置,以及平衡前后延迟这类问题拥有更深入的了解。
不仅如此,您还应该知道,声音的传播速度是会随着空气的温度,湿度和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化。
(如果您对此还不了解,那么请尽快学习一下相关的知识。
)
3.反平方定律。
如果距离声源的距离每增加一倍,那么声功率就会减少为原来的四分之一,我想这一点很多人都是知道的。
这一定律几乎可以适用于所有的地方,无论是麦克风还是扬声器阵列。
了解这一定律,对于我们确定功率放大器所需的功率十分重要。
例如,如果您通常所使用的扬声器阵列所能覆盖的观众席区域是从20英尺到60英尺,而在某一个演出当中,观众席的区域是在40到100英尺之间,那么您需要使用多大的功率才能在观众席内维持相同的声功率?答案是:大约四倍的功率!
反平
方定律,如上图所示
4.人类听觉系统的等响度曲线(等响曲线)。
早在20世纪30年代,Harvey Fletcher和他在贝尔实验室领导的团队就通过了一系列试验,获得了如下这张等响曲线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人类的耳朵对于中高频率信号最为敏感,而对于频率非常低和频率非常高的声音信号,最不敏感。
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想让100 Hz的音调与3.5 kHz的音调听起来一样大,100 Hz时的声音必须比3.5 kHz时的声音大上15 dB!(这里我们假设3.5 kHz的音调为85 dB SPL)
如果我们想获得一个质量非常高的,完整的混音,我们需要很多声音的组合,一个精心设计的低音炮系统,以及一个足够了解人类听觉系统等响度曲线的工程师。
他/她要能够知道对于人耳来说,一段混音很容易在中频的地方过大。
对于失真来说,特别是在声音的中频部分,很可能会带来非常令人不舒服的体验。
关于这点我们在下一项讨论。
5.除非是作为“声音”特色的一部分,否则失真会带来非常糟糕的体验。
作为彻底的音频极客,Fletcher和Munson非常酷。
我常常见到那些看起来还挺聪明的人貌似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但是他们却常常没有注意到那些无意识但是却相当高的失真。
解决这个问题的第一步是要找到造成失真的原因,从增益的结构到连接上的错误,再到冷焊点和电子管的老化都要考虑到。
其次(也许这一点更加的重要)是要知道如何听出和辨别声音失真。
能够判断出一个失真是谐波失真?还是声音信号超过了频道的总负荷?是间歇性的么?
最后,第三点就是:请立即开始行动吧!
6.来自同一声源的声音可以通过声学上的异相处理,产生+3 dB(功率加倍)的“bump”,带来信号完全抵消或者是minus infinity 的效果。
例如,由于房间中的驻波,低音部分信号的nodes(bumps)和modes(抵消)实际上可以在某些位置带来信号完全抵消的效果。
Zip,zero,nada。
让我们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把RTA麦克风架设在了某个信号被完全抵消的位置,会有什么结果?结果会是:在特定频率的低点会产生一个很大的缺口。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了解某个特定空间中的低音之前需要进行大
量的测试的原因。
7.没有在上游的麦克风和拾音器中捕捉的信号是无法在下游重新获得的。
不可否认的是插件,效果器,DSP等等这些工具都非常的棒,而且想要获得我们理想中的声音,这些工具也非常必要的。
但是,想要通过“麦克风建模”就将SM57的收音效果改成U47的声音,是绝对不可能的。
失真的声音是无法修复的(关于这点可以参见上面的第6点)。
引用20世纪50年代的计算机极客们的话:“输入的是垃圾,输出的也会是垃圾”。
我并不是说SM57的声音是垃圾,相反,它是一个用途非常广泛的高质量的麦克风。
但是,如果在一开始某些信号就没有被麦克风捕获,那么在事后无论使用什么工具处理,都是无法挽回的。
音频链的质量取决于其上游最薄弱的那一部分。
8.正确的还原表演中音乐的声音特色。
Glenn Miller的音乐听起来不应该像摇滚乐。
摇滚乐的声音听起来也不应该像古典音乐。
古典音乐的声音听起来也不应该像任何一种现代的音乐。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应该根据声音的原始来源确定混音的声音应该是什么样的。
如果声音的“原始”来源是一个拷贝/唱片,那么我们最好要弄清楚在录制这个唱片/拷贝的时候,使用了什么样的效果器,还有录制时是如何进行均衡的,以及其整体的“氛围”。
如果声音的原始来源是现场表演中的声学乐器的和人声,这不难,我们可以自己试一下来了解这些乐器和人声听起来应该是什么样的。
9.接地。
在这里我必须直言不讳的说:接地是您必须要了解的事情。
如果在我们的音频系统中有多条接地的路径,并且它们的接地电阻是不同的,就会带来嗡嗡声和蜂鸣声的问题。
音频信号的混合中产生了梳状滤波
与此相关的问题是我们如何终止一个连接,尤其是当系统的某些部分不停地在平衡和非平衡终之间来回摇摆时。
能够分辨不同类型的嗡嗡声和蜂鸣声的声音特征,会为我们带来很多好处,可以加快我们在排除故障时的效率。
因为某些类型的蜂鸣声其实不是接地问题造成的,很可能是由电源问题造成的。
10.增益结构。
这是最主要的,真正的问题关键。
关于这个问题,如果您学不会,不够理解或者是时间太久忘了,都会为您带来非常多的麻烦。
如果您在这方面犯了错误,会为系统带来更多的噪音和/或更多的失真。
在回授/啸叫发生之前所能使用的最大增益值也会变小。
每一个输入和每一个设备都有一个最佳区域/最适区域。
如果您给某一个设备的输入信号过低,又无法对信号进行补偿,就会为系统带来更多的噪音。
而且从这个时候起,噪音就会一直存在您的信号链中。
哦,当然,我们还是可以使用降噪设备/工具来处理这些噪音的,但是如果我们可以通过使用恰当的增益来避免噪音,就完全不需要再通过降噪来处理这些多余的噪音了。
实际上,在混音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使用尽可能少的使用各种处理工具和减少步骤,因为这样能够让声音的质量听起来更高。
反之,如果输入信号太强,净空高度被用尽,就会造成信号失真。
同样的,这种失真也不能在以后的处理过程中被删除掉的。
虽然通过使用插件,hot-rodded吉他音箱还有某些外置设备艺术性地引入/增加失真是非常酷的做法,但是由输入信号过大所造成的信号失真可一点都不酷。
例如,如果一个无线麦克风的输出应该设置为线路电平,但是您却将它的输入设置为麦克风电平,并将其连接到调音台上的麦克风输入,那么系统中的噪音会比将其连接到线路输入时更多。
这是为什么?因为这么做的话,您其实是把输出padding down了,然后再用高增益的麦克风前置放大器将其恢复。
当然,有些人想要通过变压器或者其他拥有“良好”效果的失真设备来处理信号–但是请注意,从增益的角度来看,这样做的效果并不理想。
好了,以上就是我的这份清单。
如果您已经掌握了这份清单中的这些知识/问题,那么恭喜您!您的调音水平一定会更上一层楼,您能够在产生回受/啸叫之前能够获得更多的增益,能够获得更大的声音覆盖范围,能够让您与音乐家们合作的更愉快。
但请不要满足于现状,要大胆的走出去,要尽可能多地去学习。
我们期待着您的专业能力能够更进一步,为人们带来更好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