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1材料科学基础答案

合集下载

材料科学基础习题及参考答案复习过程

材料科学基础习题及参考答案复习过程

材料科学基础习题及参考答案材料科学基础参考答案材料科学基础第一次作业1.举例说明各种结合键的特点。

⑴金属键:电子共有化,无饱和性,无方向性,趋于形成低能量的密堆结构,金属受力变形时不会破坏金属键,良好的延展性,一般具有良好的导电和导热性。

⑵离子键:大多数盐类、碱类和金属氧化物主要以离子键的方式结合,以离子为结合单元,无方向性,无饱和性,正负离子静电引力强,熔点和硬度均较高。

常温时良好的绝缘性,高温熔融状态时,呈现离子导电性。

⑶共价键:有方向性和饱和性,原子共用电子对,配位数比较小,结合牢固,具有结构稳定、熔点高、质硬脆等特点,导电能力差。

⑷范德瓦耳斯力:无方向性,无饱和性,包括静电力、诱导力和色散力。

结合较弱。

⑸氢键:极性分子键,存在于HF,H2O,NF3有方向性和饱和性,键能介于化学键和范德瓦尔斯力之间。

2.在立方晶体系的晶胞图中画出以下晶面和晶向:(1 0 2)、(1 1 -2)、(-2 1 -3),[1 1 0],[1 1 -1],[1 -2 0]和[-3 2 1]。

(213)(112)(102) [111][110][120][321]3. 写出六方晶系的{1 1 -20},{1 0 -1 2}晶面族和<2 -1 -1 0>,<-1 0 1 1>晶向族中各等价晶面及等价晶向的具体指数。

{1120}的等价晶面:(1120)(2110)(1210)(1120)(2110)(1210){1012}的等价晶面:(1012)(1102)(0112)(1012)(1102)(0112)(1012)(1102)(0112)(1012)(1102)(0112)2110<>的等价晶向:[2110][1210][1120][2110][1210][1120]1011<>的等价晶向:[1011][1101][0111][0111][1101][1011][1011][1101][0111][0111][1101][1011]4立方点阵的某一晶面(hkl )的面间距为M /,其中M 为一正整数,为晶格常数。

材料科学基础答案(1-3章).doc

材料科学基础答案(1-3章).doc

习题及参考答案(1因为是参考答案,故可能有错;2由于时间不够,目前还有些题没有参考答案,近日将补上。

) 1描述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从结构、性能等方面。

晶体中的原子或原子集团都是有规律地排列的。

晶体有一定的凝固点和熔点;晶体具有各向异性。

2何谓空间点阵,简述晶体结构与空间点阵的区别。

晶体中原子或原子集团被抽象为规则排列的几何点,且其沿任一方向上相邻点之间的距离就等于晶体沿该方向的周期。

这样的几何点的集合就构成空间点阵(简称点阵),每个几何点称为点阵的结点或阵点。

3在简单立方晶系中,(1)作图表示下述的晶面和晶向;(2)判断其中哪些晶面与晶向是垂直的,哪些是平行的,并指出垂直或平行的条件。

(111), (Oil),(201), [111], [110], [112](111)与[111]垂直,(111)与[11-2]平行,(201)与[11-2]平行。

4请写出简单立方晶系中{111}的等价晶面,<110>的等价晶向。

{111}= (111) + (11-1) + (1-11) + (-111) <110>=[110]+[1-10]+[101]+[10-1]+[011]+[01-1]5试在六方晶系的晶胞上画出(1°了2)晶面、[11&]和『101]晶向。

1简述波尔理论和波动力学理论分别是如何描述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轨道。

波尔理论认为核外电子是在确定的轨道上运动的,符合牛顿定律。

波动力学认为电子具有波粒二象性,电子有可能出现在核外的各个位置,只是出现在不同位置的几率不同。

2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请计算下列粒子的波长。

A,质量为20g,速度为1000m/s的子弹;B,质量为10T*g,速度为0.01m/s的尘埃;C,质量为9.1Xl(y3ikg,速度为l()6m/s的电子。

X =h/mu, X 1 =6.62 X 10'34/[0.02 X 1000]=3.2 X 10~35m;X 2=6.5 X10-17m; *3 = 7.1X10-%。

《材料科学基础》课后答案(1-7章)

《材料科学基础》课后答案(1-7章)

第一章8.计算下列晶体的离于键与共价键的相对比例(1)NaF (2)CaO (3)ZnS解:1、查表得:X Na =,X F =根据鲍林公式可得NaF 中离子键比例为:21(0.93 3.98)4[1]100%90.2%e ---⨯=共价键比例为:%=%2、同理,CaO 中离子键比例为:21(1.00 3.44)4[1]100%77.4%e---⨯=共价键比例为:%=%3、ZnS 中离子键比例为:21/4(2.581.65)[1]100%19.44%ZnS e --=-⨯=中离子键含量共价键比例为:%=%10说明结构转变的热力学条件与动力学条件的意义.说明稳态结构与亚稳态结构之间的关系。

答:结构转变的热力学条件决定转变是否可行,是结构转变的推动力,是转变的必要条件;动力学条件决定转变速度的大小,反映转变过程中阻力的大小。

稳态结构与亚稳态结构之间的关系:两种状态都是物质存在的状态,材料得到的结构是稳态或亚稳态,取决于转交过程的推动力和阻力(即热力学条件和动力学条件),阻力小时得到稳态结构,阻力很大时则得到亚稳态结构。

稳态结构能量最低,热力学上最稳定,亚稳态结构能量高,热力学上不稳定,但向稳定结构转变速度慢,能保持相对稳定甚至长期存在。

但在一定条件下,亚稳态结构向稳态结构转变。

第二章1.回答下列问题:(1)在立方晶系的晶胞内画出具有下列密勒指数的晶面和晶向:(001)与[210],(111)与[112],(110)与 [111],(132)与[123],(322)与[236] (2)在立方晶系的一个晶胞中画出(111)和 (112)晶面,并写出两晶面交线的晶向指数。

(3)在立方晶系的一个晶胞中画出同时位于(101). (011)和(112)晶面上的[111]晶向。

解:1、2.有一正交点阵的 a=b, c=a/2。

某晶面在三个晶轴上的截距分别为 6个、2个和4个原子间距,求该晶面的密勒指数。

3.立方晶系的 {111}, 1110}, {123)晶面族各包括多少晶面写出它们的密勒指数。

《材料科学基础》习题及参考答案

《材料科学基础》习题及参考答案

1) 问此反应能否进行?为什么?
2) 写出合成位错的柏氏矢量,并说明合成位错的类
型。
答案
❖ 12.已知柏氏矢量b=0.25nm,如果对称倾侧晶界的
取向差=1°及10°,求晶界上位错之间的距离。从
计算结果可得到什么结论?
答案
返回
13
第二章
固体中的相结构
返回
26
一、名词解释
1.金属间化合物 答案
2.固溶体
答案
❖ 5.计算位错运动受力的表达式为,其中是指什么?
答案
返回
6
❖ 6.位错受力后运动方向处处垂直于位错线,在运动
过程中是可变的,晶体作相对滑动的方向应是什么
方向?
答案
❖ 7.位错线上的割阶一般如何形成?
答案
❖ 8.界面能最低的界面是什么界面?
答案
❖ 9. “小角度晶界都是由刃型位错排成墙而构成的”这
体的类型、存在位置和固溶度(摩尔分数)。
各元素的原子半径如下:H为0.046nm,N为
0.071nm,C为0.077nm,B为0.091nm,Fe
为0.124nm, Fe为0.126 nm。
答案
返回
34
❖ 6.已知Cd,Zn,Sn,Sb等元素在Ag中的固熔度 (摩尔分数)极限分别为
它们的原子直径分别为0.3042nm,0.314nm,
①试计算A%,(A-+-B)%和(A+B+C)%的相对量。
②写出图中I和P合金的室温平衡组织。
答案
返回
79
❖ 10. 根据下图所示,Al-Mg-Mn系富Al一角的投影图, ①写出图中两个四相反应。 ②写出图中合金Ⅰ和Ⅱ的凝固过程。

材料科学基础习题与参考答案(doc 14页)(优质版)

材料科学基础习题与参考答案(doc 14页)(优质版)

第一章材料的结构一、解释以下基本概念空间点阵、晶格、晶胞、配位数、致密度、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组元、合金、相、固溶体、中间相、间隙固溶体、置换固溶体、固溶强化、第二相强化。

二、填空题1、材料的键合方式有四类,分别是(),(),(),()。

2、金属原子的特点是最外层电子数(),且与原子核引力(),因此这些电子极容易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变成()。

3、我们把原子在物质内部呈()排列的固体物质称为晶体,晶体物质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分别是(),(),()。

4、三种常见的金属晶格分别为(),()和()。

5、体心立方晶格中,晶胞原子数为(),原子半径与晶格常数的关系为(),配位数是(),致密度是(),密排晶向为(),密排晶面为(),晶胞中八面体间隙个数为(),四面体间隙个数为(),具有体心立方晶格的常见金属有()。

6、面心立方晶格中,晶胞原子数为(),原子半径与晶格常数的关系为(),配位数是(),致密度是(),密排晶向为(),密排晶面为(),晶胞中八面体间隙个数为(),四面体间隙个数为(),具有面心立方晶格的常见金属有()。

7、密排六方晶格中,晶胞原子数为(),原子半径与晶格常数的关系为(),配位数是(),致密度是(),密排晶向为(),密排晶面为(),具有密排六方晶格的常见金属有()。

8、合金的相结构分为两大类,分别是()和()。

9、固溶体按照溶质原子在晶格中所占的位置分为()和(),按照固溶度分为()和(),按照溶质原子与溶剂原子相对分布分为()和()。

10、影响固溶体结构形式和溶解度的因素主要有()、()、()、()。

11、金属化合物(中间相)分为以下四类,分别是(),(),(),()。

12、金属化合物(中间相)的性能特点是:熔点()、硬度()、脆性(),因此在合金中不作为()相,而是少量存在起到第二相()作用。

13、CuZn、Cu5Zn8、Cu3Sn的电子浓度分别为(),(),()。

14、如果用M表示金属,用X表示非金属,间隙相的分子式可以写成如下四种形式,分别是(),(),(),()。

材料科学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材料科学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材料科学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篇:材料科学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1章习题1-10 纯铁点阵常数0.286nm,体心立方结构,求1cm3中有多少铁原子。

解:体心立方结构单胞拥有两个原子,单胞的体积为V=(0.286×10-8)3 cm3,所以1cm3中铁原子的数目为nFe= 122⨯2=8.55⨯10(2.86⨯10-8)31-11 一个位错环能否各部分都是螺型位错,能否各部分都是刃型位错?为什么?解:螺型位错的柏氏矢量与位错线平行,一根位错只有一个柏氏矢量,而一个位错环不可能与一个方向处处平行,所以一个位错环不能各部分都是螺型位错。

刃位错的柏氏矢量与位错线垂直,如果柏氏矢量垂直位错环所在的平面,则位错环处处都是刃型位错。

这种位错的滑移面是位错环与柏氏矢量方向组成的棱柱面,这种位错又称棱柱位错。

1-15 有一正方形位错线,其柏氏矢量及位错线的方向如图1-51所示。

试指出图中各段位错线的性质,并指出刃型位错额外串原子面所处的位置。

D CA B解:由柏氏矢量与位错线的关系可以知道,DC是右螺型位错,BA是左螺型位错。

由右手法则,CB为正刃型位错,多余半原子面在纸面上方。

AD为负刃型位错,多余半原子面在纸面下方。

第二篇:会计学基础课后习题答案《会计学基础》(第五版)课后练习题答案第四章习题一1、借:银行存款400 000贷:实收资本——A企业400 0002、借:固定资产400 000贷:实收资本——B企业304 000资本公积——资本溢价0003、借:银行存款000贷:短期借款0004、借:短期借款000应付利息(不是财务费用,财务费用之前已经记过)000贷:银行存款0005、借:银行存款400 000贷:长期借款400 0006、借:长期借款000应付利息000贷:银行存款000习题二1、4月5日购入A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53 000+900)/980=55(元/公斤)4月10日购入A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89 000+1 000)/1 500=60(元)2、本月发出A材料的实际成本=(600×50+600×55)+(380×55+1 020×60)=63 000+82 100=145 100(元)3、月末结存A材料的实际成本=(600×50)+[(53 000+900)+(89 000+1 000)]-145 100=28 800(元)习题三1、借:生产成本——A产品000——B产品000贷:原材料——甲材料000——乙材料0002、借:生产成本——A产品000 ——B产品000制造费用000贷:应付职工薪酬0003、借:制造费用500贷:原材料——丙材料5004、借:制造费用000贷:银行存款0005、借:制造费用000贷:累计折旧0006、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总额=5 000+500+2 000+1 000=8 500(元)制造费用分配率=8 500/(20 000+10 000)×100%=28.33%A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20 000×28.33%=5 666(元)B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8 500-5 666=2 834(元)借:生产成本——A产品——B产品贷:制造费用7、借:库存商品——A产品贷:生产成本——A产品习题四1、借:银行存款贷:主营业务收入2、借:应收账款——Z公司贷:主营业务收入银行存款3、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A产品——B产品4、借:营业税金及附加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5、借:营业税金及附加贷:应交税费6、借:销售费用贷:银行存款7、借:销售费用贷:银行存款8、借:银行存款贷:其他业务收入借:其他业务成本贷:原材料——乙材料9、借:管理费用贷:应付职工薪酬10、借:管理费用贷:累计折旧11、借:管理费用贷:库存现金12、借:财务费用贷:银行存款13、借:银行存款贷:营业外收入14、借: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666 2 834 500 47 666 47 666 80 000 80 000 201 000200 000 000 142 680 42 680000 14 000 14 000 1 400 400 3 000 000 1 000 000 4 000 000 3 000 000 4 560 560 2 000 000300300400400 3 000 000 280 000 4 000 3 000贷:本年利润287 000借:本年利润172 340贷:主营业务成本680其他业务成本000营业税金及附加400销售费用000管理费用860财务费用400 本月实现的利润总额=287 000-172 340=114 660(元)本月应交所得税=114 660×25%=28 665(元)本月实现净利润=114 660-28 665=85 995(元)习题五1、借:所得税费用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借:本年利润贷:所得税费用2、2007的净利润=6 000 000-1 500 000=4 500 000(元)借:本年利润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3、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4、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贷:应付股利第五章习题一1、借:银行存款固定资产贷:实收资本——M公司——N公司2、借:原材料——A材料——B材料贷:银行存款3、借:应付账款——丙公司贷:银行存款4、借:银行存款贷:短期借款5、借:固定资产贷:银行存款6、借:生产成本——甲产品——乙产品贷:原材料——A材料——B材料 500 000500 000 1 500 000500 000 4 500 000 4 500 000450 000450 000 1 000 000 1 000 000 1 000 000 1 000 000 1 000 000 1 000 000 50 000 50 000000 50 000 50 000500 000500 000200 000200 000000 80 000000 80 0007、借:其他应收款——王军000贷:库存现金0008、借:制造费用000管理费用贷:原材料——A材料0009、借:管理费用500贷:库存现金50010、借:原材料——A材料000贷:应付账款00011、借:应付职工薪酬200 000贷:银行存款200 00012、借:银行存款320 000贷:主营业务收入——甲产品320 00013、借:应收账款250 000贷:主营业务收入——乙产品250 00014、借:短期借款200 000应付利息000财务费用000贷:银行存款209 00015、借:销售费用贷:银行存款00016、借:管理费用300贷:其他应收款——王军000库存现金30017、借:生产成本——甲产品000——乙产品000制造费用000管理费用000贷:应付职工薪酬200 00018、借:制造费用000管理费用000贷:累计折旧00019、借:生产成本——甲产品000——乙产品000制造费用000管理费用000贷:应付职工薪酬000 20、借:主营业务成本381 000贷:库存商品——甲产品196 000——乙产品185 00021、制造费用总额=5 000+10 000+35 000+1 000=51 000(元)制造费用分配率=51 000/(90 000+70 000)×100%=31.875% 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90 000×31.875%=28 687.5(元)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70 000×31.875%=22 312.5(元)借:生产成本——甲产品687.5——乙产品312.5贷:制造费用00022、甲产品的实际成本=120 000+150 000+90 000+9 000+28 687.5=397 687.5(元)借:库存商品——甲产品397 687.5贷:生产成本——甲产品397 687.523、借:主营业务收入——甲产品320 000——乙产品250 000贷:本年利润借:本年利润贷:主营业务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24、本月利润总额=570 000-487 800=82 200(元)本月应交所得税=82 200×25%=20 550(元)借:所得税费用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借:本年利润贷:所得税费用25、本月净利润=82 200-20 550=61 650(元)提取法定盈余公积=61 650×10%=6 165(元)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26、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贷:应付股利570 000 487 800381 000 53 800 50 000 000 20 550 20 550 20 550 20 550 6 165 165 30 825 30 825第三篇:《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模块八一、填空1、带传动的失效形式有打滑和疲劳破坏。

材料科学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材料科学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材料科学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材料结构的基‎本知识4. 简述一次键和‎二次键区别答:根据结合力的‎强弱可把结合‎键分成一次键‎和二次键两大‎类。

其中一次键的‎结合力较强,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一次键的三种‎结合方式都是‎依靠外壳层电‎子转移或共享‎以形成稳定的‎电子壳层,从而使原子间‎相互结合起来‎。

二次键的结合‎力较弱,包括范德瓦耳‎斯键和氢键。

二次键是一种‎在原子和分子‎之间,由诱导或永久‎电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副键。

6. 为什么金属键‎结合的固体材‎料的密度比离‎子键或共价键‎固体为高?答:材料的密度与‎结合键类型有‎关。

一般金属键结‎合的固体材料‎的高密度有两‎个原因:(1)金属元素有较‎高的相对原子‎质量;(2)金属键的结合‎方式没有方向‎性,因此金属原子‎总是趋于密集‎排列。

相反,对于离子键或‎共价键结合的‎材料,原子排列不可‎能很致密。

共价键结合时‎,相邻原子的个‎数要受到共价‎键数目的限制‎;离子键结合时‎,则要满足正、负离子间电荷‎平衡的要求,它们的相邻原‎子数都不如金‎属多,因此离子键或‎共价键结合的‎材料密度较低‎。

9. 什么是单相组‎织?什么是两相组‎织?以它们为例说‎明显微组织的‎含义以及显微‎组织对性能的‎影响。

答:单相组织,顾名思义是具‎有单一相的组‎织。

即所有晶粒的‎化学组成相同‎,晶体结构也相‎同。

两相组织是指‎具有两相的组‎织。

单相组织特征‎的主要有晶粒‎尺寸及形状。

晶粒尺寸对材‎料性能有重要‎的影响,细化晶粒可以‎明显地提高材‎料的强度,改善材料的塑‎性和韧性。

单相组织中,根据各方向生‎长条件的不同‎,会生成等轴晶‎和柱状晶。

等轴晶的材料‎各方向上性能‎接近,而柱状晶则在‎各个方向上表‎现出性能的差‎异。

对于两相组织‎,如果两个相的‎晶粒尺度相当‎,两者均匀地交‎替分布,此时合金的力‎学性能取决于‎两个相或者两‎种相或两种组‎织组成物的相‎对量及各自的‎性能。

材料科学基础 课后习题

材料科学基础 课后习题

课后习题练习题1第一章绪论1.什么叫材料?2.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内容是什么?第二章物质结构基础原子结构1.材料结构的含义(层次)是什么?2.原子中一个电子的空间位置和能量可用哪4个量子数决定?3.在多电子的原子中,核外电子排布应遵循哪些原则(3个)?4.何谓同位素?为什么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不总为正整数?5.教材p102 题2-246.铬的原子序数为24,共有4种同位素:4.31%的Cr原子含有26个中子,83.76%含有28个中子,9.55%含有29个中子,2.38%含有30个中子,试求铬的相对原子质量。

7.铜原子序数29,相对原子质量63.54,共有两种同位素Cu63和Cu65,试求两同位素之含量百分数。

8.原子间的结合键共有几种?各自特点(饱和性和方向性)如何?练习题2原子有序:晶体结构1.纯铝的晶体为面心立方点阵。

已知铝的相对原子质量Ar(Al)=26.97,原子半径r=0.143nm,求铝晶体的密度。

2.按晶体刚性模型,若球直径不变,当Fe从fcc转变为bcc时,计算其体积膨胀率。

3.教材p102 题2-32 (共8题,每个晶胞中画2个晶向)4.教材p102 题2-335.教材p102 题2-34 (写出密勒指数推算过程)6.教材p102 题2-35 (题中的中括号应当改成小括号;共8题,每个晶胞中画2个晶面)练习题3原子无序:固溶体1.什么叫固溶体?2.根据溶质在点阵中的位置,固溶体有哪些类型?3.影响置换型固溶体形成的因素有哪些?4.Al和Ag都是面心立方结构,Al原子半径0.143 nm, Ag原子半径0.144 nm,试问:Al在Ag中能否形成无限固溶体?为什么?原子无序:晶体缺陷1.晶体缺陷有哪些类型?2.为何说点缺陷是热力学平衡缺陷?3.什么叫位错?位错的基本类型?4.位错能否终止于晶体内部?原子无序:材料中的扩散指出下列概念中的错误(判断和回答为什么)1.如果固溶体中不存在宏观扩散流,则说明原子没有发生迁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61材料科学基础答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1.为什么室温下金属晶粒越细强度,硬度越高,塑性韧性也越好答:金属晶粒越细,晶界面积越大,位错障碍越多,需要协调的具有不同位向的晶粒越多,金属塑性变形的抗力越高,从而导致金属强度和硬度越高。

金属的晶粒越细,单位体积内晶粒数目越多,同时参与变形的晶粒数目也越多,变形越均匀,推迟了裂纹的形成和扩展,使得在断裂前发生较大的塑性变形。

在强度和塑性同时增加的情况下,金属在断裂前消耗的功增大,因而其韧性也比较好。

因此,金属的晶粒越细,其塑性和韧性也越好。

2.冷塑性变形金属产生加工硬化的原因随变形量增加,空密度增加。

④由于晶粒由有利位向而发生几何硬化,因此使变形抗力增加。

随变形量增加,亚结构细化,亚晶界对位错运动有阻碍作用。

答:①晶体内部存在位错源,变形时发生了位错增值,随变形量增加,位错密度增加。

由于位错之间的交互作用,使变形抗力增加。

3.某厂用冷拉钢丝绳吊运出炉热处理工件去淬火,钢丝绳的承载能力远超过工件的质量,但在工件的运送过程中钢丝绳发生断裂,试分析其原因答:冷拉钢丝绳是利用热加工硬化效应提高其强度的,在这种状态下的钢丝中晶体缺陷密度增大,强度增加,处于加工硬化状态。

在淬火的温度下保温,钢丝将发生回复、再结晶和晶粒长大过程,组织和结构恢复软化状态。

在这一系列变化中,冷拉钢丝的加工硬化效果将消失,强度下降,在再次起吊时,钢丝将被拉长,发生塑性变形,横截面积减小,强度将比保温前低,所以发生断裂。

4细化晶粒方法1.在浇注过程中: 1)增大过冷度; 2)加入变质剂; 3)进行搅拌和振动等。

2. 在热轧或锻造过程中: 1)控制变形度; 2)控制热轧或锻造温度。

3. 在热处理过程中:控制加热和冷却工艺参数利用相变重结晶来细化晶粒。

4. 对冷变形后退火态使用的合金: 1)控制变形度; 2)控制再结晶退火温度和时间5、试说明滑移,攀移及交滑移的条件,过程和结果,并阐述如何确定位错滑移运动的方向。

解答:滑移:切应力作用、切应力大于临界分切应力;台阶攀移:纯刃位错、正应力、热激活原子扩散;多余半原子面的扩大与缩小交滑移:纯螺位错、相交位错线的多个滑移面;位错增殖位错滑移运动的方向,外力方向与b一致时从已滑移区→未滑移区。

相反,从未滑移区→已滑移区。

6.将经过大量冷塑性变形(>70%以上)的纯金属长棒一端浸入冷水中,另一端加热至接近熔点的高温(如),过程持续一小时,然后完全冷却,作出沿棒长度的硬度分布曲线(示意图),并作简要说明。

如果此金属为纯铁时,又会有何情况出现例题解答:(I) T<T再,回复,硬度略下降(II)再结晶硬度下降较大(III)晶粒长大进一步下降沿棒长度的硬度分布曲线示意如图。

在整个棒的长度上,由于温度不同,经历了回复、再结晶和晶粒长大三个过程。

(I) T<T再,仅发生回复,硬度略下降;(II)发生再结晶,硬度下降较大,且随温度的升高,同样1小时完成再结晶的体积百分数增大,硬度随之降低;(III)晶粒长大,晶界对位错的阻碍较小,故硬度进一步下降。

若纯金属为纯铁,因纯铁有同素异构转变,在上述情况下,由于到达一定温度会发生重结晶而使晶粒细化,故在第(III)区域后会有硬度回升的第(IV)区。

7. 金属中常见的细化晶粒的措施有哪些为什么常温下金属材料为什么晶粒越细小,不仅强度越高,而且塑性和韧性也越好例题解答:细化晶粒方法:(1)铸态使用的合金:合理控制冶铸工艺,如增大过冷度、加入变质剂、进行搅拌和振动等。

(2)对热轧或冷变形后退火态使用的合金:控制变形度、再结晶退火温度和时间。

(3)对热处理强化态使用的合金:控制加热和冷却工艺参数利用相变重结晶来细化晶粒。

常温下金属材料的晶粒越细,不仅强度、硬度越高,而且塑性、韧性也越好。

原因是: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时,通常晶粒中心区域变形量较大,晶界及其附近区域变形量较小。

因此在相同外力作用下,(1)大晶粒的位错塞积所造成的应力集中促使相邻的晶粒发生塑性变形的机会比小晶粒大得多,小晶粒的应力集中小,则需要在较大的外加应力下才能使相邻的晶粒发生塑性变形;(2)细小晶粒的晶粒内部和晶界附近的变形量较小,且变形均匀,相对来说,因应力集中引起开裂的机会少,着使得在断裂之前承受较大的变形量,表现为有较高的塑性。

8材料的强化方法有哪些分析他们的本质上的异同点材料常用的强化方式:固溶强化、沉淀(析出)强化、弥散强化、细晶强化、形变强化、相变强化。

(1)固溶强化是由于溶质原子造成了点阵畸变,其应力场将与位错应力场发生弹性交互作用、化学交互作用和静电交互作用,并阻碍位错运动。

是通过合金化对材料进行的最基本的强化方法。

(2)沉淀(析出)强化是通过过饱和固溶体的时效处理而沉淀析出细小弥散、均匀分布的第二相微粒,第二相与位错相互作用;(3)弥散强化――是通过粉末冶金方法加入细小弥散、均匀分布的硬质第二相形成复相,第二相阻碍位错运动,起强化作用。

(4)细晶强化――霍尔佩奇公式;细晶强化是唯一的使材料的强度和塑性同时提高的强化方法。

(5)加工(形变)强化――塑性形过程中,位错发生增值,位错密度升高,导致形变胞的形成和不断细化,对位错的滑移产生巨大的阻碍作用,可使金属的变形抗力显著升高。

(6)相变强化――相变时新相和母相具有不同组织结构,在相变过程中形成大量的晶体缺陷。

9在室温下对Pb板进行弯折,越弯越硬,但如果放置一段时间再进行弯折,Pb板又像最初一样柔软,这是为什么(Tm(Pb)=327℃)例题解答:在室温下对Pb板进行弯折,越弯越硬,发生了加工硬化。

如果放置一段时间再进行弯折,Pb板又像最初一样柔软,已发生了回复和再结晶。

因T再=·Tm(Pb) ≈·(327+273)-273 = -33℃。

10. 钢丝绳吊工件,随工件放入1000℃炉中加热,加热完毕,吊出时绳断原因例题解答:冷加工→加工硬化→钢丝绳的硬度和强度↑→承载能力高→加热→发生再结晶→硬度和强度↓→超过承载能力→钢丝绳断裂11 单滑移是指只有一个滑移系进行滑移。

滑移线呈一系列彼此平行的直线。

这是因为单滑移仅有一组.多滑移是指有两组或两组以上的不同滑移系同时或交替地进行滑移。

它们的滑移线或者平行,或者相交成一定角度。

这是因为一定的晶体结构中具有一定的滑移系,而这些滑移系的滑移面之间及滑移方向之间都交滑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滑移面沿共同的滑移方向同时或交替地滑移。

它们的滑移线通常为折线或波纹状。

只是螺位错在不同的滑移面上反复“扩展”的结果。

在铁碳合金中主要的相是哪几个两个最主要的恒温反应是什么其生成的组织是什么它们的性能有什么特点答:铁碳合金相图中共有五个基本相,即液相L、铁素体相F、高温铁素体相δ、奥氏体相A及渗碳体相Fe3C。

在ECF水平线(1148℃)发生共晶转变 +Fe3C。

转变产物为渗碳体基体上分布着一定形态、数量的奥氏体的机械混合物(共晶体),称为莱氏体,以符号“Ld”表示,性能硬而脆。

在PSK线(727℃)发生共析转变 +Fe3C。

转变产物为铁素体基体上分布着一定数量、形态的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共析体),称为珠光体,以符号“P”表示。

珠光体的强度较高,塑性、韧性和硬度介于渗碳体和铁素体之间。

根据铁碳相图对铁碳合金进行分类,试分析不同铁碳合金成分、室温平衡组织及性能之间关系。

答:由Fe—C相图可将铁碳合金分为以下几类:①工业纯铁:wC≤%,组织为F+Fe3CIII亚共析钢:%<wC<%,组织为F+P(F+Fe3C)共析钢:wC=%,组织为珠光体P(F+Fe3C)过共析钢:%<wC<%,组织为P+ Fe3CII(网状)亚共晶(白口)铸铁:%<wC<%,组织为P+ Fe3CII+ Ld'共晶(白口)铸铁:wC=%,组织为Ld (A+ Fe3C)或Ld'过共晶(白口)铸铁:%<wC<%,组织为 Ld'+ Fe3CI由F和Fe3C两相构成的铁碳合金的室温平衡组织,随着含碳量的增加其变化规律为: F(+少量Fe3CIII)→F+P→P→P+ Fe3CII(网状)→P+ Fe3CII+Ld’ →Ld’ →Ld’+Fe3CI随着含碳量的增加,组织组成发生相应的变化,硬度增加,塑韧性降低;强度的变化是先增加后降低,大约在含碳量为%时为最大值。

合金中组织的不同引起的性能差异很大,这与Fe3C的存在形式密切相关,当他与F(基体)构成片层状的P组织时,合金的强度和硬度均随含碳量增加而增加,而当Fe3C 以网状分布在晶界上时,不仅使塑韧性降低,也使强度降低;当Fe3C以粗大形态存在时(Ld’或Fe3CI),塑韧性和强度会大大降低。

从铁一碳相图的分析中回答:(1)随碳质量百分数的增加,硬度、塑性是增加还是减小答:随着含碳量的增加,硬度增加,塑韧性降低;因为随含碳量增加Fe3C数量越来越多。

(2)过共析钢中网状渗碳体对强度、塑性的影响怎样答:对基体产生严重的脆化,使强度和塑性下降。

(3)钢有塑性而白口铁几乎无塑性答:钢是以塑韧的F为基体,而白口铁是以硬脆的Fe3C为基体,所以钢有塑性,而白口铁几乎无塑性。

(4)哪个区域熔点最低哪个区域塑性最好答:共晶白口铸铁熔点最低。

A区塑性最好。

根据Fe-Fe3C相图,说明产生下列现象的原因:(1)含碳量为%的钢比含碳量为%的钢硬度高;答:因为钢的硬度随含碳量的增加而增加。

(2)在室温下含碳量%的钢其强度比含碳量%的钢强度高;答:含碳量超过%后,Fe3C以网状分布在晶界上,从而使钢的强度大大下降。

(3)低温莱氏体的塑性比珠光体的塑性差;答:因为低温莱氏体是由共晶Fe3C、Fe3CII和珠光体组成,因此比起但纯的珠光体来说,其塑性要差。

(4)在1100℃,含碳量%的钢能进行锻造,含碳量%的生铁不能锻造;答:因为在1100℃,含碳量%的钢处于A单相区,而含碳量%的生铁处于A+ Fe3CII+Ld’;(5)钢铆钉一般用低碳钢制成;答:钢铆钉需要有良好的塑韧性,另外需要兼有一定的抗剪切强度,因而使用低碳钢制成;(6)钳工锯%C、%C、%C等钢材比锯%C、%C钢材费力,锯条容易磨损;答:%C、%C、%C中的含碳量高,组织中的Fe3C的含量远比%C、%C钢中的含量高,因此比较硬,比较耐磨;(7)钢适宜于通过压力加工成形,而铸铁适宜于铸造成型;答:铸铁的熔点低,合金易熔化、铸造过程易于实施;钢的含碳量比铸铁低,通过加热可进入单相固溶体区,从而具有较好的塑性、较低的变形抗力,不易开裂,因此适宜于压力加工成形。

第3章工程材料成形过程中的行为与性能变化思考题与习题P813、金属晶粒大小对机械性能有什么影响如何控制晶粒的大小P67~P68答:机械工程中应用的大多数金属材料是多晶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