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写作:写出你的真情实感 学案(含答案)

合集下载

作文如何写出真情实感 导学案

作文如何写出真情实感 导学案

郑州市管城区第29中学学案如何写出真情实感【学习目标】1.通过材料和短文得出写出真情实感的方法。

2.相互讨论自己看到过的真情实感的文章、新闻或发生在身边的类似的事。

3.通过材料和作文获得共鸣,激发写作兴趣。

尝试写出一篇真情实感的小作文。

【知识铺垫】汉字拼写pāng tuó(): 1.雨大貌。

2.形容泪或血等流得多。

3.水流广远貌。

4.充溢貌。

sh ā shǒu jiǎn():小说中搏斗时出其不意投杀敌人的绝招,比喻在关键时刻使出的最拿手的本领。

yǎn shǔ():一种哺乳动物。

体矮胖,长10余厘米,毛黑褐色,嘴尖。

前肢发达,脚掌向外翻,有利爪,适于掘土;后肢细小。

【教材解读】一、游戏请写出生命当中最重要的五样,可以是人、物、习惯、爱好等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二、探讨中心话题——如何写出真情实感材料一在一首法国诗中有这么一个亲情故事:一个母亲宠爱她的浪子,浪子所(suǒ)求,无所不应。

有一天浪子回家,说他的情妇要他母亲的心,母亲立刻拿了一把刀,把心挖出来,交给(gěi)了他。

高兴的浪子提着母亲的心,狂奔着去讨好他的情妇。

在路上不小心跌diē了一跤,正要爬起来走的时候,忽然听到一个微弱而挚(zhì)爱的声音焦急地说:“哎哟!我的宝宝,你摔(shuāī)坏了没有?”提问:这段文字凭什么打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材料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高中语文第2单元此情可待成追忆元写作学案(二)写出你的真情实感

高中语文第2单元此情可待成追忆元写作学案(二)写出你的真情实感
(1)心闲方是福。(2)行善就是福。(3)不执拗者有福。(4) 清静读书就是福……
12/11/2021
【佳作赏析】 幸福的 n 种感觉
幸福是什么? 这么深奥的问题似乎不适合有着这样低落心情的时候 思考,但是它却一直徘徊在脑海,挥之不去。 灰姑娘说:幸福就是每天夜里和心爱的王子一起跳舞; 睡美人说:幸福就是在黑暗中沉睡时得到甜蜜的一吻; 海的女儿说:幸福就是要让自己爱的人幸福,即使自己 失去生命。
12/11/2021
2.“情”要有细节。列夫·托尔斯泰说:“艺术起于至 微。”“至微”就是指那些显示人情美、人性美且具有永久 艺术价值的细节。成功的细节描写往往能达到“一瞬传情, 一目传神”的艺术境界。如:父母总知道我们的喜好,而我 们却不了解他们的喜好;父母为我们雨中撑伞,却淋湿了自 己;父母总是为我们铺设前方的路,却累弯了身躯,染白了 双鬓,皴裂了双手,慢慢变老等。
—题记
12/11/2021
幸福是什么?蜡烛告诉我,幸福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 已,尽自己的一点热来温暖人们,尽自己的一点光来照亮人 们前进的道路。骏马告诉我,幸福就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可以在辽阔的草原上尽情地奔跑。雄鹰告诉我,幸福就是展 翅高飞、搏击长空,朝着自己的梦想一点点地飞近……哦, 原来幸福就是奉献,就是自由,就是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 力奋斗。(开头运用排比,生动形象,既展示了作者对幸福 的认识,又展示了语言的文采)
12/11/2021
⑦人们往往满怀憧憬地踏上寻找幸福的征途,殊不知幸 福就在我们身边。
⑧当幸福的金马车向我们驶来之时,我们往往对它视而 不见。然而,当它离我们远去时,我们才会想起捡起地上的 金鬃毛,回味着幸福散发着露水清香时的味道,说:“哦, 原来我也曾幸福过。”
12/11/2021

《写作指导写出你的真情实感》教学设计(浙江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写作指导写出你的真情实感》教学设计(浙江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写作指导:写出你的真情实感》教学设计(浙江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写作的本质,认识到写作是一种表达情感、思想和观点的方式。

学会用真情实感来写作,通过具体的细节和生动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掌握一些常用的表达情感的技巧和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1.2 教学内容写作的本质和重要性真情实感的定义和表达方式常用的表达情感的技巧和手法第二章:教学过程与方法2.1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讨论和分享,引发学生对写作和真情实感的思考。

讲解:讲解写作的本质和重要性,介绍真情实感的定义和表达方式。

示范:通过示例和讲解,展示常用的表达情感的技巧和手法。

练习: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尝试用真情实感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反馈:学生互相评价和反馈,教师进行指导和指导。

2.2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写作的本质和真情实感的定义。

示范法:通过示例和讲解,展示常用的表达情感的技巧和手法。

练习法: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培养真情实感的表达能力。

互动法:学生互相评价和反馈,教师进行指导和指导。

第三章:教学评价与反思3.1 教学评价学生写作作品的质量:是否能够用真情实感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学生写作过程的表现:是否能够积极参与写作练习和反馈。

学生对写作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是否能够理解和运用常用的表达情感的技巧和手法。

3.2 教学反思教师需要反思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设定是否合适,是否能够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真情实感的表达方式。

教师需要反思教学过程和方法的有效性,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需要反思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是否能够准确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进步。

第四章:教学资源与工具4.1 教学资源教材:相关的写作教材和指导书籍。

文章和范文:一些优秀的写作示例和范文。

写作工具和软件:如文字处理软件和在线写作平台。

4.2 教学工具投影仪和屏幕:用于展示示例和讲解。

笔记本和笔:用于学生记笔记和写作练习。

评价表和反馈表格:用于学生互相评价和反馈。

《写作指导写出你的真情实感》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写作指导写出你的真情实感》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写作指导:写出你的真情实感》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写作的本质是表达真情实感。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1.2 教学内容写作的本质观察与体验修辞手法的作用第二章:教学过程2.1 导入通过分享一篇真情实感的文章,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真情实感?为什么写作需要真情实感?2.2 教学主体分组讨论:每个小组挑选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分析其中的真情实感。

小组分享: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分析结果。

2.3 实践环节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学生互评:让学生互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写作的本质、观察与体验的重要性。

案例分析法:分析真情实感的文章,引导学生理解。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

3.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文章和图片,生动形象。

纸质教材:提供相关理论知识,方便学生查阅。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评价学生自评:评价自己的作业,反思进步空间。

同学互评:评价同学的作业,提出改进意见。

教师评价: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给予指导。

4.2 教学效果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

分析学生的作业,评估学生的写作水平。

搜集学生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方法的优缺点。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资源《语文》教科书,提供相关理论知识。

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5.2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搜集相关真情实感的文章,作为教学案例。

查找关于观察与体验、修辞手法的在线教程,供学生自学。

5.3 教学设施教室:提供学习环境。

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文章和图片。

第六章:引导学生观察生活6.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观察生活对于写作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细致观察、深入思考的能力。

6.2 教学内容观察生活的方法如何将生活经历转化为写作素材6.3 教学过程分享环节:教师分享自己根据生活观察创作的短文。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写作导学在写作中抒发真情实感 学案粤教版 必修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写作导学在写作中抒发真情实感 学案粤教版 必修

在写作中抒发真情实感训练目标在写作中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林觉民的《与妻书》是一篇情理交融的动人文章,为了向妻子表白自己的心态与爱憎,烈士写道:“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

”“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

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汝其勿悲!”这里烈士将至情深埋于至理中,让人读后更加钦佩于其理,更加感动于其爱。

古人云:“文以情生,未有无情而有文者。

”冰心说:“要对读者真实,首先要对自己真实,要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来。

”“文以情生”,这是许多人所熟知的。

写文章都离不开一个“情”字,情感是作文的灵魂与生命。

“情动于衷而形于言”,只要作者情感的闸门打开,自然情到笔至,妙笔生花。

要想写出真情实感,需注意以下几点:(1)要写自己熟悉的真实的人和事,唯有熟悉,才能真正用心去感悟,才能有真切的体会,也才能抒发出真情实感。

对于“真实”的理解,很多学生有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真实”一定是生活的原样,不能按照文章的需要进行删增组合。

对“真实”的正确理解应该是,只要是符合生活情理的人或事情,都是真实的。

作文写作允许围绕着写作主题,来杂取几种人,合成一个典型的人;允许杂取几件事情,合成一件典型的事。

(2)不能空喊口号,要做到“化虚为实”。

如写母爱,可把它化为具体可感的生活小事,在叙事中做到情、物交融,情、事交融,情、人交融。

这样,让人通过对文字的阅读感受到要表达的情。

当然,表达的情也可以化为物或人,做到情、物交融,情、人交融。

(3)要有动人的细节描写。

优秀的文学作品,甚至一篇不太成功的作文,常常因其中某一独特而极具个性的细节描写令读者过目不忘。

因此,在叙述中加入典型的细节描写,运用好细节描写可以增强作品的真实性,深化文章的主题,可以达到“一瞬传情,一目传神”的动人艺术效果。

(4)叙述描写后适当地抒情议论,是一种极好的点染。

《写作指导写出你的真情实感》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写作指导写出你的真情实感》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写作指导:写出你的真情实感》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写作的意义与价值1.1 写作的定义与类型1.2 写作的意义与价值1.3 写作的挑战与乐趣1.4 写作的技巧与方法1.5 写作的评估与修改第二章:寻找写作灵感2.1 观察生活中的点滴2.2 倾听内心的声音2.3 借鉴经典作品2.4 练习自由写作2.5 分享与讨论第三章:情感的真实表达3.1 认识情感与情绪3.2 情感的素材积累3.3 情感的提炼与加工3.4 情感的真实表达3.5 写作实践与点评第四章:思维的深度拓展4.1 思维的本质与特点4.2 思维的拓展与训练4.3 思维的工具与方法4.4 思维的运用与创新4.5 写作实践与点评第五章:文采的展现与驾驭5.1 文采的定义与价值5.2 文采的素材积累5.3 文采的语言运用5.4 文采的篇章结构5.5 写作实践与点评第六章:叙述的技巧与运用6.1 叙述的定义与作用6.2 叙述的角度与人称6.3 叙述的节奏与韵律6.4 叙述的细节描写6.5 写作实践与点评第七章:描写的精细与生动7.1 描写的概念与类型7.2 描写的技巧与方法7.3 描写的感官体验7.4 描写的情感融入7.5 写作实践与点评第八章:对话的创作与呈现8.1 对话的意义与作用8.2 对话的创作技巧8.3 对话的人物塑造8.4 对话的情境设置8.5 写作实践与点评第九章:构思的独特与创新9.1 构思的重要性与方法9.2 构思的独特视角9.3 构思的创新思维9.4 构思的实践运用9.5 写作实践与点评第十章:修改的严谨与完善10.1 修改的意义与原则10.2 修改的内容与方法10.3 修改的语言优化10.4 修改的篇章结构10.5 写作实践与点评第十一章:文章的开头与结尾11.1 开头的作用与类型11.2 开头的创作技巧11.3 结尾的重要性与方法11.4 结尾的创作技巧11.5 写作实践与点评第十二章:文章的过渡与连接12.1 过渡的作用与类型12.2 过渡的创作技巧12.3 连接的意义与方法12.4 连接的创作技巧12.5 写作实践与点评第十三章:文章的结构与布局13.1 结构的意义与类型13.2 结构的原则与方法13.3 布局的技巧与运用13.4 文章的层次与逻辑13.5 写作实践与点评第十四章:文章的风格与特点14.1 风格的概念与类型14.2 风格的形成与表达14.3 特点的挖掘与展现14.4 风格的运用与创新14.5 写作实践与点评第十五章:写作的拓展与提升15.1 写作的拓展方向与方法15.2 写作的提升途径与技巧15.3 写作的长期坚持与训练15.4 写作的交流与分享15.5 写作实践与点评重点和难点解析第一章:写作的意义与价值重点:写作的意义、价值以及写作的技巧与方法。

《写作指导写出你的真情实感》教学设计(浙江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写作指导写出你的真情实感》教学设计(浙江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写作指导写出你的真情实感》教学设计(浙江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

培养学生运用文字表达真情实感的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优秀文章,让学生了解真情实感的表达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相互评价和修改作文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

培养学生勇于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自信。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教材选用了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便于学生产生共鸣。

通过教材的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如何表达真情实感。

2.2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写作基础,但部分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能力较弱。

学生对于写作的真实性和个性化有较高的追求。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培养学生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细节表达真情实感。

3.2 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突破写作的个性化,让文章具有独特性。

如何引导学生将真情实感融入到写作中,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第四章:教学方法4.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

4.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相互评价和修改作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3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分享一篇真情实感的文章,引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5.2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5.3 写作指导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细节表达真情实感。

学生进行实际写作,尝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5.4 学生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

教师和学生进行互动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写作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表达真情实感方面的优点和不足。

写作:写出真情实感 学案

写作:写出真情实感 学案

写作:写出真情实感一、作文在“情感”方面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病例片段:清晨,蔚蓝色的天空飘着鹅毛大雪。

我背着书包,顶着西北风,向学校走去。

我刚到十字路口,忽然看到一个七八岁的小孩从一条胡同里跑出来,小孩的妈妈在后面紧紧地追赶。

这时,正好有一辆汽车飞快地开到了小孩的跟前,眼看就要把小孩撞到车轮底下。

在这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我的脑海里闪过欧阳海、罗盛教、雷锋、赖宁等英雄形象,我就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把小孩抱到马路边。

“嘎”地一声,汽车在距离我不到一米的地方停了下来,小孩脱险了。

马路上的行人纷纷把我们包围起来,异口同声地说:“这孩子,真不愧是小雷锋,是活着的赖宁!”听到了大家的夸奖,我的脸“唰”地红了。

二、如何写出真情实感方法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示例片段:①夏天,母亲总会如一尊凝固的雕像般执着地守候在一个大大的冰棍箱旁,毒辣的阳光把母亲缘由的皮肤晒得黑里透红,日复一日,竟成了古铜似的颜色;因盲眼而被忽略的手,总是留着黑而长的指甲;身上的衣服早已辨不出色彩来。

(《小巷深处》)②我匆匆吃完饭,背起书包准备换鞋上学。

妈妈拦住了我,想叮嘱几句,也许是怕我烦,她迟疑了一下,只说了句“带的午饭要吃掉”就帮我打开了门。

我穿鞋时,妈妈在一旁站着,总想着帮我做点什么。

于是,她把我的那把小伞撑开,看是不是好使,接着又合上,合到恰当的位置,保证我一按就能打开。

妈妈做完这些,见我鞋带还没系完,索性就蹲下来帮我系好鞋带。

妈妈有些胖,看得出她蹲得很吃力,就那么一会儿功夫,脸上就冒出了汗珠。

片段习作:真正感受母亲深沉的爱,是在医院醒来的那个深夜。

那天夜里,我睁开眼睛,看着周围的环境,心里满是慌张。

我知道,这里是医院。

可是,我怎么会在医院呢?转过头,看见母亲侧趴在床边,她的手紧紧地握着我的手。

心头一阵酸楚,我转过头,眼泪流了下来。

改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示例片段:相隔不过几米,奶奶过几分钟,便会放下活儿,“老头子!”奶奶这么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写作:写出你的真情实感学案(含答案)写出你的真情实感写出你的真情实感训练目标1.学习感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在写作中能够落实“写真话.抒真情”的原则。

2.掌握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真情是文章的灵魂。

所谓“真情实感”,就是要求在作文中自然地表达内心对社会.人生.生活的真实感受,使感情的流露给人以真实感.真诚感,而不是附加感.装饰感。

“情动于衷而形于言”的文章,才可能具有撼人心魄的力量。

冰心说过“你的感情只要有一点儿不真实,读者一下子就会念得出来。

所以要对自己真实,要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来。

”因为真情源于真人真事,所以写真人真事.亲身经历最容易做到感情真挚,最易写出动情点。

文本借鉴佳作赏读亮点评析打喷嚏课堂上,他如坐针毡,低着头,用手使劲地揉捏着鼻子。

1一个喷嚏在他鼻腔里憋了很久了。

要是在课余时间,他非要仰起头来,打个痛快不可。

可是,这时候他不敢他知道,打出来肯定要出事的他是一个差生,老师们都这样讲。

在老师眼中,他成了“坏”的同义词尽管他平时很守纪律,也关心集体。

2前天,只有他一个人在班上,他看见一个板凳的一条腿散了,就去拾起来,想把它重新装好就在这时,一位老师走进了教室。

“你干什么好端端的一个凳子,被你搞得不像个样子了”老师非常恼火。

他也有些恼火“不,这不是我搞坏的”但是,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

31采用细节描写.动作描写,写出了主人公内心的紧张和不安,也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2运用对比手法,把“差生”和“守纪律”“关心集体”作对比,为下文埋下伏笔。

3采用细节描写,这里是插叙,写出了一场误会,写出了老师的偏见和歧视,也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委屈和愤怒。

现在,他顾不得想这些了,因为鼻子已经越来越难受。

“真见鬼,怎么这样难憋”他更加使劲地揉捏起鼻子。

4“啊啊啊嚏”他终于憋不住了一声惊天动地随即,同学们的笑声似山洪暴发。

接着,一声炸雷“滚出去”他出去了,尽管他很想继续听课。

5到了室外,他不自觉地抬起头。

天上,有一小块乌云遮住了又大又圆的太阳。

6“不好,还有”凭直觉,他知道他的喷嚏会第二次惊天动地那么,山洪会第二次暴发,炸雷会第二次爆炸终于,他决定要打个干净,打个痛快只有这样,他才舒服于是,他仰起头,等待即将冲出乌云的太阳4细节描写,与第一段相照应,写出了主人公内心的焦虑。

5心理描写,写出了主人公内心的委屈。

6环境描写,暗示了主人公的心情。

总评本文写真事,写自己的生活,写“他”亲身经历的被老师歧视的两件事,新鲜动人。

抓住一件小事,然后关注主人公的内心感受,是抒发真情实感的重要途径。

技法总结1如何写出真情实感1要用眼观察生活,要用心感受生活。

要善于调动自己的多种感官,对事物进行精细的观察,不放过生活中每个有意义的变化。

只有如此,才会有真情实感。

生活是五彩缤纷的,当我们身临其境地去体味社会生活中的人.事.物时,就会有许多新的发现和独特的感受,为作文提供丰富的素材,为感悟构建基础。

我们要把日常生活中看似普通的人.事,放到一定的社会大背景中去观察,这样就能以小见大,窥斑见豹。

2要写真生活。

真实是一切作品的生命。

需要注意的是,真实的生活不仅指作者亲身经历的生活,而且指作者客观经历的生活,依照他人的真实生活适当加工而成的“艺术真实”。

在这里要处理好真实与虚构的关系。

虚构不等于虚假,可以说没有虚构就没有文学。

虚构是生活的再加工,它反映的是艺术的真实。

但虚构不是胡编乱造,寓言和神话没有一种是真的,但它们都是生活情理的艺术再现。

所以,我们说“感情真挚”不是说不允许虚构,但要注意的是,作文应在生活的基础上去加工提炼,酝酿出动人的效果。

3要学会捕捉细节,对典型细节浓墨重彩,通过细节表达真情实感。

发掘感动点时,注意捕捉细节;要通过细节,形象地再现感动点。

细节指人物的某些细小的却是典型的举止行动。

细节虽然细小,但有了细节,文章就有血有肉;没有细节,记叙类的文章就没有真切动人的形象。

要努力捕捉能够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形象地表现主题的细节。

4要设定感情倾诉的对象。

所谓的“读者意识”就是在写作时要心中有人,有个可以与之进行倾诉.交流的对象。

这个对象是潜在的,它既可以是具体的.特定的,也可以是虚拟的.不确定的。

作者完全可以根据文体和内容的不同表达需要,来预设.选择.变换自己文章的“读者”。

2在写作时,要注意1提倡说自己想说的话,但不可误认为可以不问是非.不加选择.不负责任。

2说自己想说的话并不代表可以信口开河,要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病文呈现小人物袁野晚上,和几个同学一起去吃烧烤,我们刚坐下,就见一个老妇人提着竹篮走过来。

1她头发枯黄,身材瘦小而单薄,弓着身子,表情谦卑地问“五香花生要吗”当时,同学正在讲一段笑话,几个人被逗得开怀大笑,没有人理会她的询问。

她一连问了几遍,都被同学们的说笑声淹没,只好站在一边。

2我问“是新花生吗怎么卖呀”她急慌慌地拿出一包,说“新花生,三块钱一包,五块钱两包”我掏出五块钱,她迅速地把两包花生放在桌子上,解开口,才慢慢地退回去,走向下一桌。

每次去逛超市,都会看到那个做保洁的女人。

3大概50多岁吧,头发灰白,黑红的脸上总是布满细密的汗珠,有时几缕头发湿湿地贴在脸上。

她总是手脚不停地忙碌,在卫生间,在电梯口,在过道。

她弯着腰用力擦着地。

超市里人来人往,刚擦过的地面马上又被纷至沓来的脚步弄得一塌糊涂,她只好回过头,重新擦一遍。

有一次,我上卫生间,正好碰到她。

她垂着头,看不到脸上的表情。

只看见两只骨骼粗大的手捏着衣角局促不安地绞来绞去。

那双手是红色的,被水泡得起了皱,有些地方裂开了口子,透着红的血丝。

对面站着一个年轻的男子,看样子是超市的主管,正语气凛凛地训斥着她“你就不能小心点把脏水洒在人家衣服上,那大衣好几千,你赔得起吗这个月的工资先扣下”她就急了,伸手扯住那人的衣袖,脸憋得通红,语无伦次地说“我儿子读高三,就等着我的工资呢,下次一定小心,要不慢慢扣行吗,可不能全扣了呀”她几乎是在低声哀求了。

逛街回来,遇上红绿灯。

我们被交警协管员挡在警戒线外,等待车辆通过。

这时,马路中间正行驶的车上忽然有人扔出一个绿茶瓶子。

瓶子里还有半瓶绿茶,在马路上骨碌碌地转了几个圈,眼看就要被后面的车碾上。

忽然,我身后的一个女人猛地冲过去,几步跑到马路中间,伸手捡起那个瓶子,迅速塞进身后的蛇皮袋里。

她身后响起一大片汽车尖厉的刹车声和喇叭声,司机气急败坏地冲她嚷“抢什么抢,不要命了”她一边赔着笑往后退,一边扬起手中的袋子冲着我们这边微笑。

我回头,这才看到,我身后还有一个衣着破烂的男孩儿,也竖着两根手指在冲她笑。

母子俩的笑容融在一起,像一个温暖的磁场,感染了所有的人。

我明白了,那个瓶子,不过是一两毛钱,可对这个贫穷的母亲来说,可能是一小包供孩子下饭的咸菜。

4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各式各样的小人物,她们身份低微,都是社会的小人物,为了一份微薄的收入兢兢业业,在生活的重压之下,挺直腰杆,只为绽放属于自我的微弱色彩。

5病因分析1细节描写不突出。

“走”,显得太平常,不能体现老妇人在人群中穿梭的困难。

2细节描写过于笼统。

老妇人问的过程,更多的是体现她内心强烈的期待,但“一连问了几遍”,如何问问了没人理会是什么表现缺少细致地刻画,使后文“急慌慌”显得突兀,不能反映老妇人情感的变化。

3与上文缺乏过渡,内容上联系不够紧密。

4三个片段之间缺少一条线索,作为一篇记叙文,自然会考虑片段安排的顺序,即记叙的顺序;这篇文章行文比较散乱。

5感情的升华不够,不能发散出人性之大美的感觉。

记叙文的最高境界在于情感抒发的自然和热烈。

结尾太平淡。

佳作再续小人物袁野每次去逛超市,都会看到那个做保洁的女人。

大概50多岁吧,头发灰白,黑红的脸上总是布满细密的汗珠,有时几缕头发湿湿地贴在脸上。

她总是手脚不停地忙碌着,在卫生间,在电梯口,在过道。

她弯着腰用力擦着地。

超市里人来人往,刚擦过的地面马上又被纷至沓来的脚步弄得一塌糊涂,她只好回过头,重新擦一遍。

有一次,我上卫生间,正好碰到她。

她垂着头,看不到脸上的表情。

只看见两只骨骼粗大的手捏着衣角局促不安地绞来绞去。

那双手是红色的,被水泡得起了皱,有些地方裂开了口子,透着红的血丝。

对面站着一个年轻的男子,看样子是超市的主管,正语气凛凛地训斥着她“你就不能小心点把脏水洒在人家衣服上,那大衣好几千,你赔得起吗这个月的工资先扣下”她就急了,伸手扯住那人的衣袖,脸憋得通红,语无伦次地说“我儿子读高三,就等着我的工资呢,下次一定小心,要不慢慢扣不行吗,可不能全扣了呀”她几乎是在低声哀求了。

从超市出来,正遇上红绿灯。

我们被交警协管员挡在警戒线外,等待车辆通过。

这时,马路中间正行驶的车上忽然有人扔出一个绿茶瓶子。

瓶子里还有半瓶绿茶,在马路上骨碌碌地转了几个圈,眼看就要被后面的车碾上。

忽然,我身后的一个女人猛地冲过去,几步跑到马路中间,伸手捡起那个瓶子,迅速塞进身后的蛇皮袋里。

她身后响起一大片汽车尖厉的刹车声和喇叭声,司机气急败坏地冲她嚷“抢什么抢,不要命了”她一边赔着笑往后退,一边扬起手中的袋子冲着我们这边微笑。

我回头,这才看到,我身后还有一个衣着破烂的男孩儿,也竖着两根手指在冲她笑。

母子俩的笑容融在一起,像一个温暖的磁场,感染了所有的人。

我明白了,那个瓶子,不过是一两毛钱,可对这个贫穷的母亲来说,可能是一小包供孩子下饭的咸菜。

晚上,和同学一起去吃烧烤,我们刚坐下,就见一个老妇人提着竹篮挤过来。

她头发枯黄,身材瘦小而单薄,弓着身子,表情谦卑地问“五香花生要吗”当时,同学正在讲一段笑话,几个人被逗得开怀大笑,没有人理会她的询问。

她于是将身子弓得更低,脸上的谦卑又多了几分“五香花生要吗”她一连问了几遍,都被同学们的说笑声淹没,只好尴尬地站在一边,失望和忧愁爬满了脸庞。

我问“是新花生吗怎么卖呀”她急慌慌地拿出一包,说“新花生,三块钱一包,五块钱两包”我掏出五块钱,她迅速地把两包花生放在桌子上,解开口,才慢慢地退回去,走向下一桌。

生活中,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女人天不亮就满城跑的送报工,满面尘土的清洁工,被城管撵得到处跑的水果小贩她们身份低微,都是社会的小人物,为了一份微薄的收入兢兢业业;她们又无比崇高,为了孩子,胸膛里藏着震惊世界的力量。

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母亲命题呈现以“我想握住你的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不少于800字,不要写成诗歌,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审题导引“我想握住你的手”,是一个比喻,一个象征;是文章命题立意的指向;是作者思想的认识.感情的表现.价值的取向。

文章叙事抒情的主体是“我”,叙事抒情的客体是“你”,题目的重心和关键在于“想”和“握”,而“手”则是一个喻体.一个象征体,它比喻或者象征叙事抒情的客体,叙事抒情主人公的思想认识.感情好恶等。

因此,我们要注意审题,把握好立意的指向.选材的范围.感情的倾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