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第一节动与静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第二章第一节动与静

上,下列以哪个物体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
A.江岸的码头 B.游轮的船舱
)
C.迎面驶来的汽艇
D.奔流的江水
1.一位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飞
机在向上运动,直升飞机相对地面的运动是(D )
A.一定上升 B.一定下降
C.一定静止
D.无法判定
2.乘客坐在“女王”号游轮中,游轮沿长江逆流而
上,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ACD )
③“下降的电梯”是以地面作参照物,“墙向上运 动”应是墙相对人是向上运动的,因此,人(或电 梯)是参照物。
④“同向行驶的汽车”是以地面为参照物,而“感到
自己向后退”应是“自己对于对面的汽车向后退”,
因此,对面的汽车是参照物。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
机械运动 运动和静止 的相对性 如果一个物体 相对于参照物 的位置发生改 变,则称这个 物体是运动的 动与静 参照物 参照被选定作 如果一个物体相对 于参照物的位置没 有发生改变,则称 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讨论与交流
运动员练习滑雪
时,教练要求运动员保
持身体不动的姿势从斜
坡上滑下。
地面 1.教练要求运动员从斜坡上作下滑运动时以_________ 为参照物; 滑雪板 为参照物。 2.教练要求运动员保持不动又是以_________
4.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对面的伯伯看到女孩是静止的,路边的人看到女孩是 运动的。
②静止的汽车有人感觉到它在运动; ③下降的电梯上的人看到墙向上运动; ④同向行驶的汽车里的人看对面的汽车时,感觉自己 向后退。
答案:
①“上升的电梯”应为电梯相对地面上升,因此以地
面为参照物,而“人是静止的”,应是人相对电梯静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动与静

A.河岸上的树
B.河水
C.迎面驶来的船
D.船舱
6、为什么感觉房子往后退?
请选择参照物 (1)汽车在公路上行使。(2)人在跑步。 (3)月亮在云层里穿行。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相对静止的应用?
空中加油
并肩走路
同步卫星
你可以找出绝对静止的物体吗
1. 如图是珠海航空展飞行表演时的情景,以________为 参照物,飞机是运动的;当飞机队形不变时,以其中 一架飞机为参照物,其他飞机是________的(选填“运 动”或“静止”)
2、在歌词中“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
走”所描述的现象中,我们以为竹排在“江中
游”是以
为参照物;我们说青山
“两岸走”是以
参照物
4、下列各项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放糖的水变甜了
B、同步卫星绕地球运动
C、铁生锈了
D、水结成冰
5.坐在逆流而上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 静止是以下列什么物体参照物的( )
一战期间,一名正在执行任务法国 飞行员在2000米高空飞行时,发现前方 飞着一个“小虫”,便伸手去捉。后来发现 抓住的竟是德军射来的子弹。这是怎么回 事呢?你能徒手抓住飞来的子弹吗?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第一节 动与静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要经历三个过程: (1)确定被研究的物体(一个物体); (2)选择参照物(另一个物体); (3)判断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是否改变
同一物体,选
择不同的参照物其 运动情况往往也会 不同,这就是运动和 静止的相对性。
参照物选择的原则:
1、可任意选择(静止和运动的物体 都可以 作为参照物,运动的物体可以假设为不动)
2、若无特别说明,一般默认选地球(面)为参照物。 如“太阳东升西落。”(这时候默认地面为参照物。)
沪科版八上物理 第二章第一节 动与静

1、课后练习
2、学检
重点讲解学习检测5、7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描述运动的方式。引出科学家眼中的运动和静止是什么养的。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2-1动与静
1.运动的世界
2、运动的描述
⑴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motion)。
⑵参照物:事先被选定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要求90%的学生能非常熟练的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状态。剩余的10%的学生能够非常明白老师所讲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机械运动,知道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理解参照物,知道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需要选定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复备及设计意图
一.新课引入
观看录像,你能描述一下什么是运动吗?
物体的运动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二.进行新课
1.运动的世界
日出日落、月盈月亏、星移斗转,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
冬去春来、风起云涌、潮涨潮落,我们生活在运动的世界里。请看图2-1—图2-3
运动举例:地球围着太阳转、地球的自转
请举出一些你认为运动的例子。
通过实例解析机械运动让学生学会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全面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分析概括能力。
本节内容主要以老师讲授结合事例分析让学生理解物理学中的运动与静止与理解的运动与静止的区别。关于参照物等基本的概念则需要学生的记忆。
重点和难点: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主要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心理特点: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但急进冒动,遇事常丢三拉四,但喜欢表现自己,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以形象思维为主,简单的抽象思维也往往需要具体事例的支撑且容易产生片面性。喜欢动手,动脑。运动是普遍的现象,运动是绝对的。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第二章 第一节 动与静(共16张PPT)

加油机和授油机在空中飞行
以其中一个 飞机为参照 物,另一个 是静止的
以云为参照 物,飞机是
运动的
1、运动的世界: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静止 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2、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当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 为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那么物理学中,我们怎么来描述运动呢?
例 (1)汽车在公路上行驶 (2)月亮升起来了。 (3)月亮在云层里穿行。
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标准物体)——位置发生变化
汽车
公路上的树
飞快的行驶
月亮 月亮
地球 云层
升起来了 在穿行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312021/8/31Tuesday, August 31,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312021/8/312021/8/318/31/2021 6:46:28 P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312021/8/312021/8/31Aug-2131-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312021/8/312021/8/31Tuesday, August 31, 2021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要经历三个过程:
(1)选择参照物 (2)确定被研究的物体 (3)判断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是否改变。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 第一节 动与静 课件 16张PPT

诗人,用语言的韵律和
意境赞美运动。“大 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画家用形态和色彩描绘运动。
音乐家用旋律和节奏、 歌词来表现节奏
新知探究
那么物理学中,我们怎么来描述运动呢?
汽车在公路上行使
飞奔的猎豹
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标准物体)—位置发生变化
汽车 猎豹
地面 地面
飞快的行驶 飞快的跑
(3)相对静止: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变化,这两者以相同的 速度向同一方向运动。
说同步通信卫星是静止的,是以__为参照 物。
典型例题3
2017年4月22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首次完成自
动交会对接,如图所示。“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完成后,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B )
参照物:被选定为标准的物体。
运动和静止的相 对性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 一切物体都在运动。
课堂练习
1.如图所示,甲为奔腾的骏马,乙为天空中坠落的流星,丙为正在徐徐升空 的氢气球。总结这三个实例,它们共同的规律是:位置随时间___发__生___(填 “发生”或“没有”)改变,都在做__机__械__运动。
下列描述的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C )
A.地球绕着太阳转
B.乌云遮住了太阳1)确定研究对象是哪个物体;
判断机械运动的方法(2)观察该物体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若物体的位置发生
变化才说该物体在做机械运动。
注意:位置变化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物体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二 是物体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
A. “天舟一号”相对于“天宫二号”是运动的 B.“天舟一号”和“天宫二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 C.“天舟一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天宫二号”相 对于地球是运动的 D.“天舟一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天宫二号”相 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第二章第一节动与静

教案: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第二章第一节动与静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材,第二章第一节“动与静”。
本节课主要介绍运动的相对性,内容包括:1. 运动的定义和特点2. 静止的定义和特点3. 相对性的概念和运动的相对性原理4. 运动和静止的判断方法5. 实际情景中的应用实例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运动的定义和特点,能够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2. 让学生理解静止的定义和特点,能够判断物体的静止状态。
3. 让学生掌握相对性的概念和运动的相对性原理,能够运用运动的相对性解释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运动的定义和特点,静止的定义和特点,运动的相对性原理。
难点:运动的相对性原理的应用,实际情景中运动和静止的判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视频播放设备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盒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实际情景,例如在公交车上的乘客看到窗外的景物,引发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思考。
2. 讲解:讲解运动的定义和特点,静止的定义和特点,运动的相对性原理。
通过PPT展示相关知识点,并用黑板板书重点内容。
3. 例题讲解: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运动的相对性原理进行解答。
例如,一个乘客在公交车上看到路边的树木向后退,要求学生解释原因。
4. 随堂练习:给出一些判断题,让学生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例如,判断一辆停在路边的汽车是运动还是静止。
5. 应用实例:让学生举例说明运动的相对性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进行分享和讨论。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运动的定义和特点运动:物体位置随时间发生变化特点:速度、方向、加速度静止的定义和特点静止:物体位置不随时间发生变化特点:速度为零、方向不变、加速度为零运动的相对性原理相对性原理:物体的运动状态取决于观察者的运动状态七、作业设计a) 一辆行驶的汽车b) 一架停在机场的飞机c) 一颗从树上落下的苹果问题:一个乘客在公交车上看到窗外的景物向后退,为什么?答案:因为乘客和公交车都在向前运动,所以相对于乘客来说,窗外的景物看起来向后退。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第二章第一节动与静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第一节动与静【课内作业】知识点一.机械运动的概念1.物理学里把物体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2.下列现象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麦浪滚滚;B、铁水奔流;C、灯光闪烁;D、万里雪飘。
3.下列各运动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飞机升空B.群众运动C.同步卫星D.行驶的火车知识点二.参照物的概念4.在研究机械运动时,____________________叫参照物。
5.下列关于参照物,说法正确的是:( )A、参照物一定是静止的;B、参照物一定是运动的;C、参照物是为了研究机械运动而被选作标准的物体;D、参照物只能选择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
6.下列关于参照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参照物一定要选择大而且不动的物体B.任何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被选择C.研究地面上的物体常选地面做参照物D.研究同一物体选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知识点三.根据运动状态判断参照物7.一个人坐在行驶的车箱中,认为自己是静止不动的,这时所选的参照物是: ()A.路边的房子B.行进的路面C.行进中的其它车辆D.车箱本身8.旭日东升是以__________为参照物的;“月亮在云里穿行”是以__________为参照物的。
9.人坐在向前行驶的汽车里,看到路旁的树木向车后方退去,他是以__________作参照物.10.我们常说:“太阳早晨从东方升起,傍晚从西方落下”是以什么为参照物?11.一首歌中唱道“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前后句中物体运动的参照物分别指什么?12.一千多年前,唐朝的大诗人李白曾在芜湖感叹长江的壮美景观:“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两岸青山相对出”和“孤帆一片日边来”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知识点四.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13.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__________。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沪科版)

8年级(初二年级)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第一节 动与静第二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第三节 快与慢第四节 科学研究:速度的变化 第一节 动与静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2、参照物:(1)研究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参照物并不都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只是选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我们就假定这个物体不动。
(3)参照物可任意选取,但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可能会不同。
(4)静止的概念: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称这个物体静止。
(5)世界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也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
第二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1、长度单位:①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米(m )②常用单位: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um )、纳米(nm ) ③换算关系:m 101km 3=,nm 10=μm 10=mm 10=100cm =10dm =1m 963 2、时间单位:①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秒(s )②常用单位:时(h ),分(min ),毫秒(ms ),微秒(μs )。
③换算关系:1h=60min ,1min=60s ,μs 10ms 101s 63==。
3、用刻度尺测长度:(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刻度尺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
(2)使用时要注意:①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
②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如因零刻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
③厚尺子要使有刻度面紧贴被测对象,不能“悬空”。
④读取数据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⑤正确记录测量结果⎩⎨⎧位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录无意义只写数字而无单位的记⑥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4、时间的测量:(1)用停表或手表测量一段时间。
(2)采用数脉搏跳动次数的方法估测一段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选择参照物 (2)确定被研究的物体 (3)判断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是否改变。
思考:为什么行人说乘客运动得“真快”,而司机却说乘客“没动” 乘客到底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研究的物体 标准物体
位置是否改变
乘客 乘客
地面、树 司机、汽车
改变 没改变
动或静 动 静
3、参照物:事先选定作为参照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
4、静止: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 则称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5、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1、下列各项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B )
A放糖的水变甜了 B同步卫星绕地球运动
C铁生锈了
D水结成冰
2、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到:“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 片日边来”这两句名诗中描写的“青山”与“孤帆”运动所选择的 参照物是( ) A
பைடு நூலகம்
那么物理学中,我们怎么来描述运动呢?
例 (1)汽车在公路上行驶 (2)月亮升起来了。 (3)月亮在云层里穿行。
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标准物体)——位置发生变化
汽车
公路上的树
飞快的行驶
月亮 月亮
地球 云层
升起来了 在穿行
(A)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 变称为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B)事先被选定的参照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C)静止: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改 变,则称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二 章第一节动与静
2020/8/18
一、运动的世界
日出日落、月盈月亏、星移斗转, 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
冬去春来、风起云涌、潮涨潮落, 我们生活在运动的世界里
想一想,议一议
你能举出那些在生活中熟悉的运动吗?
1、上学的学生、下班的工人、飞翔的小鸟、游动的金鱼 、飞驰的汽车、奔跑的骏马、流动的空气 2、地壳的运动,大陆板块的碰撞产生了地球上的高 山和峡谷;江河的流动形成沟壑和平原;宇宙大爆炸 带来了满天星斗
A帆船、河岸 B河岸、帆船 C青山、太阳D青山、划船人
3、“刻舟求剑”是人人皆知的典故,楚人之所以没有通过“刻
舟”而求得“剑”是由于他不懂
的物理
知识所导致的。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船)
(山)
例2: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一周所用的时间,与地球自转 一周的时间相等,那么卫星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例3.观察图中的小旗, 判断船相对岸上楼房 的运动状态有哪几种 可能?
1.静止
2.向左运动
3.向右运动(船速小于风速)
(描1述)的在现歌象词中中,“小我小们竹以排为江竹中排游在,“江巍中巍游青”是山以两—岸—走”青所山 为参照物;我们说青山“两岸走”是以——竹—排参照物
(2)一辆汽车在水平河岸上行驶,以汽车为参照物 ,它在河中的倒影是静止的 ;以河岸为参照物,它
在河中的倒影是运动的
。
加油机和授油机在空中飞行
以其中一个 飞机为参照 物,另一个 是静止的
以云为参照 物,飞机是
运动的
1、运动的世界: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静止 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2、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当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 为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的世界里,自然 界的物体都在运动着,绝对静止的物体不 存在的。
二、运动的描述
(1)诗人,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赞美运动。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2)画家用形态和色彩描绘运动。 《万马奔腾图》 (3)音乐家用旋律和节奏、 歌词来表现节奏。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 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 的参照物。参照物选择不同,运动和静止的情 况常常会不一样。
参照物的选择原则: 1.任意性;任何物体都可以被选作参照物,根据 需要和方便。 2.参照物一旦选定,就假定是静止的。 3.不能将研究对象选为参照物,一般默认地面为 参照物。
例1:浣溪沙 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 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