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个文言实词用法巧记(一)教学文案
高考语文120个文言实词用法巧记1

高考语文120个文言实词用法巧记爱毛反裘汉语拼音ài máo fǎn qiú成语释义反裘:反穿皮衣,指皮毛朝里。
古时穿皮毛衣服,毛的一面向外。
比喻不重视根本,轻重倒置。
成语出处汉·刘向《新序·杂事》:“魏文侯出游,见路人反裘而负刍,文侯曰:‘胡为反裘而负刍?’对曰:‘臣爱其毛。
’文侯曰:‘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邪?’”爱毛反裘的含义解释:古时穿皮毛衣服,毛的一面向外。
比喻不重视根本,轻重倒置。
出处:汉·刘向《新序·杂事》:“魏文侯出游,见路人反裘而负刍,文侯曰:‘胡为反裘而负刍?’对曰:‘臣爱其毛。
’文侯曰:‘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邪?’”示例:近义词:本末倒置反义词: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形容本末倒置的愚昧人英文:故事:常用度:中被发左衽汉语拼音pīfàzuǒrân成语释义被发:散发不作髻;左衽:瓣襟向左掩。
指古代中原地区以外少数民族的装束。
也指沦为夷狄。
成语出处《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使用例句或被发左衽,奋迅泥滓。
★晋·潘岳《西征赋》【解释】:被发:散发不作髻;左衽:瓣襟向左掩。
指古代中原地区以外少数民族的装束。
也指沦为夷狄。
【出处】:《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拼音】:pīfàzuǒrân【拼音码】:pfzr【近义词】:披发左衽【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借指沦陷为异族统治【常用程度】:2/3被褐怀珠(pīhâhuái zhū)出处:〖出处〗《老子》第七十章:“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析义:〖解释〗身穿粗布衣服而怀抱宝珠。
比喻虽是贫寒出身,但有真才实学。
被甲枕戈发音pījiǎzhěn gē解释身穿坚甲,头枕兵器。
指处于高度戒备状态。
扇枕温被(扇枕溫被)--------------------------------------------------------------------------------【注音】shān zhěn wēn chuáng【典故】延事亲色养,夏则扇枕席,冬则以身温被。
巧记120个常用文言实词的方法(上课用)

3、 了解词义引申的联想方法
(即词义之间的联想方法,可以参考教材中实词积累 中的“推导提示”)
(1)类似联想/相似类比
采用类似的事物来比喻,形成一词多义。 形貌相似:节:竹节---关节、时节 功能相似:关:门闩---关卡(控制出入)
词义引申的方式:
(1)连锁式引申(单向引申,即本义和引申义环环相扣, 逐步延伸开来。)
例如:寒 本义为冷(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寒 冷的季节(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贫寒(大庇天下寒士 俱欢颜)----恐惧、害怕(大渡桥横铁索寒)
朝:早晨---早上省视父母、君主------朝见、朝拜----朝 廷---朝代
方法八:语境记忆法
总原则是: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根据上下文,动态记忆。
解释、解答 5、归:女子出嫁 /归来、回来/归还、退回 /归附、归顺/归宿 6、过:走过、经过/过去/胜过、超过/过分、太甚/过失、过错/
过问、拜访、探望 7、间:中间、期间/间隙、空隙/间隔、间断/间或、偶尔/离间 8、望:远望/希望、期望/瞻望、仰望、景仰/声望、名望 9、质:人质/资质、质地/质朴、朴实/本质、实质/质询、质问
懂得一词多义演变时不同的联想方法,我们可以从看似孤 立的各个义项之间找到一定的联系,形成一张义项网,以便 根据上下文意,选出正确义项。
4、了解词义引申的一般规律:
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
例: 骄:马高大健壮的样子----人自满自高自大 析:劈木头---剖开---分析、辨析 驰:使劲赶马---车马疾行---泛指疾行 道:路---途径---道理---主张、思想 弛:放松弓弦----放松、松懈
高考语文120个文言实词用法成语巧记

高考语文120个文言实词用法成语巧记高考语文120个文言实词用法巧记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实词为120个。
实词的义项比较多,记忆起来比较困难。
推导大都从词的本义或古代最常见的意义出发,其它的义项则说明它与本义的关系,这样实词的义项就形成了一个网络,很方便记忆,而且还能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失为学习实词的好方法。
一、爱推导提示:“爱”在古代常有“吝啬,舍不得”的意义,“舍不得”自然就会“喜欢”并加以“爱护”喽。
由“喜欢”可推出“亲爱的,心爱的”(如“爱女”)成语助记:爱莫能助爱屋及乌节用爱民爱不释手爱毛反裘二、安推导提示:“安”的本义即“安全、安定”;“安全”了就会感到“舒服、安逸”;后又用于使动义“使安”,由此又可推出“奉养”“安抚、安慰”等义。
成语助记:居安思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既来之,则安之安之若素安然无恙安土重迁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三、被推导提示:“被”的本义就是“被子”。
“被子”不正是“覆盖”在身上取暖的吗?由“覆盖”义引申出“遭受”等义,“穿”不也是把衣服“覆盖”在身上吗?成语助记:被坚执锐泽被后世被发左衽被褐怀珠被甲枕戈扇枕温被四、倍推导提示:“加倍”是后起常用义,“倍”的原义是“反”,即“背向、背着”,故而又可引申为“违背”,这一义项意义与“背”同。
成语助记:事半功倍乡利倍义倍道而行五、本推导提示:“本”是指事字,指草木的根,(今有词语“根本”)比喻为“基础、本原”之义;事物的“本原”不容易弄清楚,所以需要“推究”;“本原”虚化而为“本来、原来”之义。
成语助记:追本溯源舍本逐末本性难移变本加厉英雄本色无本之木六、鄙推导提示:“鄙”原义为“边邑”,边境自然环境“鄙陋”,故有“鄙陋”之义,“鄙陋”自然会受到“轻视”;后也常用作自谦之词,如“鄙人”。
成语助记:肉食者鄙卑鄙龌龊贵远鄙近七、兵推导提示:“兵”的本义为“兵器、武器”。
引申为“持兵器的人,士兵、军队”“军事、战争”当然跟兵器武器有关。
高考语文必备知识积累:120个常见文言实词用法集释(一)

高考语文必备知识积累:120个常见文言实词用法集释(一)文章类别:高考研究文言实词:120个常见文言实词用法集释(一)1.爱(ài)(1)动词①爱护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史记•陈涉世家》)②喜爱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师说》)③怜惜,同情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左传•子鱼论战》)④吝惜,舍不得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孟子•齐桓晋文之事》)⑤通“薆”(ài),隐蔽,躲藏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诗经•邶风•静女》)⑥吝啬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2)名词,恩惠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左传•昭公二十年》)(3)形容词,亲爱的,心爱的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
(《柳毅传》)推导提示:“爱”在古代常有“吝啬,舍不得”的意思,“舍不得”自然就会“喜欢”并加以“爱护”;由“喜欢”则可推出“亲爱的,心爱的”,如“爱女”。
2.安(ān)(1)形容词①安全,平安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三国演义•失街亭》)②安稳,安定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③安逸,舒适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动词①奉养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左传•曹刿论战》)②安置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
(《三国演义•失街亭》)③抚慰,安抚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孔雀东南飞》)④使……安定既来之,则安之。
(《季氏将伐颛臾》)⑤安心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
(《琵琶行》)(3)疑问代词,怎么,哪里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史记•鸿门宴》)推导提示:“安”的本义即“安全、安定”,“安全”了就会感到“舒服、安逸”;后又用于使动义“使……安”,由此又可推出“奉养”“安抚、安慰”等义。
3.被(读音一:bâi)(1)名词,被子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
(《杨修之死》)(2)动词①覆盖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②遭受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
120个文言实词怎样记才能好记?怎样变成顺口溜?

120个文言实词怎样记才能好记?怎样变成顺口溜?
我是高三语文老师,我来说说我的做法:
1.先用学过的文言文文句做例句,逐一展示文言实词的各个义项;
2.重点是:采用“串烧”的办法,编撰一个语段,把文言实词的每一个义项都囊括在内,并附上每一个义项的解说和语段译文。
3.讲完后利用早晚读,组织学生读“串烧”文段,夯实记忆。
比如“爱”:
“串烧”语段:
楚人爱(宠爱)其子,虽爱(吝惜)钱财,于其子之求而无不应。
其子成人,有陶氏之风独爱(喜爱)菊,众人爱(爱慕)其高洁,称之。
约其茶亭见之,爱(隐藏)而不见。
译文:楚国人疼爱自己的孩子,虽然吝惜钱财,(但是)对于自己儿子的请求没有不答应的。
他的孩子长大成人,有陶渊明的风范,独独喜爱菊花,众人爱慕其品行高洁,都称赞他。
(有人)约他在茶亭相见,他却隐藏起来,不与之相见。
内行的人可以看出来,这个语段虽然是编的有点“无厘头”,但是,基本上包括了“爱”字常见的几种用法,这样诵读记忆,只要用心,是可以事半功倍的。
这种做法的不足是会花费很多时间,同时需要学生在诵读上下功夫。
不仅要“用眼”,更要“动口”。
巧记120个常用文言实词的方法(上课用)

词义引申的方式:
(1)连锁式引申(单向引申,即本义和引申义环环相扣, 逐步延伸开来。)
例如:寒 本义为冷(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寒 冷的季节(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贫寒(大庇天下寒士 俱欢颜)----恐惧、害怕(大渡桥横铁索寒)
朝:早晨---早上省视父母、君主------朝见、朝拜----朝 廷---朝代
牢:畜圈---监狱(约束) 权:秤锤—权势、权力 (决断轻重) 方式情态相似:引:开弓—延引—牵引—引导
断:砍断—决断、果断 奋(奮):鸟类展翅---举起、扬起----发扬
(2)接近联想/相关借代
采用接近的事物来代替,形成一词多义。例: 齿:门牙,牙齿。(牙齿生长情况标志年少壮老),故引申 为“年龄、岁数”;(又因牙齿排列的特点),引申为“并 列、排列”。如“君子 不齿”。 兵:兵器---军队---士兵---军事、战争 官:官府办公的地方----官职、官位----官员、官吏 宗:祖庙、宗庙---祖宗、祖先---宗族
方法五:成语记忆法
(详见120个文言实词与成语的结合记忆)
例:
当:门当户对(对着、面对) 锐不可当(抵挡) 一夫当关(把守、占着) 老当益壮(应当) 长歌当哭(当作)
负:忘恩负义(辜负) 忍辱负重(担负) 决一胜负(失败)
负荆请罪(背着) 负隅顽抗(依仗)
度:暗度陈仓(度过)
风度翩翩(气度、风采)
满足
信:虚义:实在、确实 /随意、随便(副词)
实义:诚信的,真实的/信用/相信、信任/信
物、凭证/
音信
微:虚义:稍微/暗间地、隐约地(副词)
实义:细微、微小/(如果)没有/卑微、低微
/衰微、衰败/微妙、精妙
方法四:记少不记多
如何毫不费力的牢记住120个文言文实词

如何毫不费力的牢记住120个文言文实词?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实词为120个,实词的义项比较多,记忆起来比较困难。
下面就从词的本义或古代最常见的意义出发进行推导,其它的义项则说明它与本义的关系,这样实词的义项就形成了一个网络,方便记忆。
1、爱“爱”在古代常有“吝啬,舍不得”的意义,“舍不得”自然就会“喜欢”并加以“爱护”喽。
由“喜欢”可推出“亲爱的,心爱的”(如“爱女”)成语助记:爱莫能助爱屋及乌节用爱民爱不释手爱毛反裘2、安“安”的本义即“安全、安定”;“安全”了就会感到“舒服、安逸”;后又用于使动义“使安”,由此又可推出“奉养”“安抚、安慰”等义。
成语助记:居安思危安之若素安然无恙3、被“被”的本义就是“被子”。
“被子”不正是“覆盖”在身上取暖的吗?由“覆盖”义引申出“遭受”等义,“穿”不也是把衣服“覆盖”在身上吗?成语助记:被坚执锐泽被后世被发左衽被褐怀珠被甲枕戈扇枕温被4、倍“加倍”是后起常用义,“倍”的原义是“反”,即“背向、背着”,故而又可引申为“违背”,这一义项意义与“背”同。
成语助记:事半功倍乡利倍义倍道而行5、本“本”是指事字,指草木的根,(今有词语“根本”)比喻为“基础、本原”之义;事物的“本原”不容易弄清楚,所以需要“推究”;“本原”虚化而为“本来、原来”之义。
成语助记:追本溯源舍本逐末本性难移变本加厉英雄本色无本之木6、鄙“鄙”原义为“边邑”,边境自然环境“鄙陋”,故有“鄙陋”之义,“鄙陋”自然会受到“轻视”;后也常用作自谦之词,如“鄙人”。
成语助记:肉食者鄙卑鄙龌龊贵远鄙近7、兵“兵”的本义为“兵器、武器”。
引申为“持兵器的人,士兵、军队”“军事、战争”当然跟兵器武器有关。
由“战争、军事”义引申出“侵略”“战略,战术”等义。
成语助记:短兵相接兵不血刃兵不厌诈兵强马壮兵出无名厉兵秣马8、病“病”原义为“重病”,取其比喻义为“缺点、毛病”;得了重病就会感到“困苦”并为之“担心、忧虑”。
120个文言实词的巧记方法:借助常用成语记忆法(1—60)

120个文言实词的巧记方法:借助常用成语记忆法(1—60)成语和120个常见文言实词结合记忆1.安:安分守己:安,安守。
安守本分规矩老实。
安土重迁:安:安心,习惯,安于。
在一个地方住习惯了,不愿轻易搬迁。
形容留恋故乡。
安居乐业:安:安于;比喻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
形容管理者把社会治理得很好。
安贫乐道安贫:安于贫困;道:原指儒家所信奉的道德,后引申为人生的理想、信念、准则。
处境虽很贫困,仍乐于坚守信仰。
形容人为了自己信仰或理想的实现,宁愿处于贫困恶劣环境。
安步当车:安:安详,不慌忙;安步:缓缓步行。
以从容的步行代替乘车。
安闲自得:安:安闲。
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
安堵如故,安:安稳。
指相安无事没有改变或十分安定。
相安无事:安:安稳。
指彼此相处平安和睦,没有什么争执或冲突。
安身立命:安身:容身,在某处安下身来;立命:精神有所寄托。
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既来之,则安之:安:使------安。
原意是已经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
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心来。
计将安出:安:怎么,怎样。
如何制定计谋呢?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2.爱爱不释手:爱:喜爱。
喜爱得舍不得放手。
节用爱民:爱; 爱护。
节省开支,爱护百姓。
爱惜羽毛:爱:爱惜,珍惜。
羽毛:比喻人的声望。
比喻为珍惜自己的名声,行事十分谨慎。
爱才若渴:爱:爱慕。
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样。
爱财如命:爱:吝惜;舍不得。
吝惜钱财如同吝惜自己的生命一样。
形容对钱财的贪婪、吝啬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3.被泽被后世: 被:覆盖。
恩惠遍及到后代的人民。
被褐怀玉,被,通“披”穿。
褐,泛指粗布衣服。
身穿粗布衣服而怀抱美玉。
比喻虽是贫寒出身,但有真才实学被坚执锐: 被,通“披”穿。
穿坚固甲胄,握锐利武器。
谓上阵战斗或作好战斗准备。
被发详狂: 被,通“披”披散。
披散头发,装作疯狂聪明反被聪明误: 被:表被动. 自以为聪明反而被聪明耽误或坑害被灾蒙祸: 被、蒙:遭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0个文言实词用法巧记(一)120个文言实词用法巧记(一)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实词为120个。
实词的义项比较多,记忆起来比较困难。
推导大都从词的本义或古代最常见的意义出发,其它的义项则说明它与本义的关系,这样实词的义项就形成了一个网络,很方便记忆,而且还能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失为学习实词的好方法。
一、爱【推导提示】"爱"在古代常有"吝啬,舍不得"的意义,"舍不得"自然就会"喜欢"并加以"爱护"喽。
由"喜欢"可推出"亲爱的,心爱的"(如"爱女")【成语助记】爱莫能助爱屋及乌节用爱民爱不释手爱毛反裘二、安【推导提示】"安"的本义即"安全、安定";"安全"了就会感到"舒服、安逸";后又用于使动义"使安",由此又可推出"奉养""安抚、安慰"等义。
【成语助记】居安思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既来之,则安之安之若素安然无恙安土重迁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三、被【推导提示】"被"的本义就是"被子"。
"被子"不正是"覆盖"在身上取暖的吗?由"覆盖"义引申出"遭受"等义,"穿"不也是把衣服"覆盖"在身上吗?【成语助记】被坚执锐泽被后世被发左衽被褐怀珠被甲枕戈扇枕温被四、倍【推导提示】"加倍"是后起常用义, "倍"的原义是"反",即"背向、背着",故而又可引申为"违背",这一义项意义与"背"同。
【成语助记】事半功倍乡利倍义倍道而行五、本【推导提示】"本"是指事字,指草木的根,(今有词语"根本")比喻为"基础、本原"之义;事物的"本原"不容易弄清楚,所以需要"推究";"本原"虚化而为"本来、原来"之义。
【成语助记】追本溯源舍本逐末本性难移变本加厉英雄本色无本之木六、鄙【推导提示】"鄙"原义为"边邑",边境自然环境"鄙陋",故有"鄙陋"之义,"鄙陋"自然会受到"轻视";后也常用作自谦之词,如"鄙人"。
【成语助记】肉食者鄙卑鄙龌龊贵远鄙近七、兵【推导提示】"兵"的本义为"兵器、武器"。
引申为"持兵器的人,士兵、军队""军事、战争"当然跟兵器武器有关。
由"战争、军事"义引申出"侵略""战略,战术"等义。
【成语助记】短兵相接兵不血刃兵不厌诈兵强马壮兵出无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兵临城下兵戎相见哀兵必胜按兵不动厉兵秣马八、病【推导提示】"病"原义为"重病",取其比喻义为"缺点、毛病";得了重病就会感到"困苦"并为之"担心、忧虑"。
【成语助记】病入膏肓蚌病成珠贫病交攻无病呻吟同病相怜愁潘病沈九、察【推导提示】"察"本义为"观察、仔细观看",这样便能"看清楚";"看清楚"便能"了解、理解"事物,使事物变得"清楚、明白"。
【成语助记】察言观色明察秋毫习焉不察静观默察十、朝【推导提示】"朝"本义为"早晨",读zhāo;古代臣在早晨需拜见君主,故有"朝见"之义;由"朝见"而有"朝廷、朝代"之义;"朝见"其使动义即为"使朝见"。
【成语助记】朝三暮四改朝换代朝秦暮楚朝野上下朝不保夕朝成夕毁朝闻夕死朝歌夜弦朝发夕至朝令夕改六朝金粉只争朝夕班师回朝枵腹终朝十一、曾【推导提示】隔两代的亲属叫"曾";后借为"增"义。
虚化为"曾经"(念céng)。
【成语助记】似曾相识曾经沧海曾几何时曾母投杼曾参杀人十二、乘【推导提示】"乘"本义是"驾车、乘车";由这一意义引申出"乘船"之义;"乘车"必先"登"车,故有此义;上了车,人与车相接,故有"连接"义;人上了车,人便有了"凭借"。
做名词时指"兵车",后又作量词以计算车马,一"乘"计有一车四马,故又有"四"之义。
【成语助记】乘人之危乘坚策肥乘龙快婿乘兴而来,败兴而归衣轻乘肥因利乘便有机可乘十三、诚【推导提示】"诚"本义是指"真心,不诡诈",故引申出"真实的";进一步虚化为副词"实在,的确""果真"等义。
【成语助记】诚惶诚恐开诚布公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心悦诚服十四、除【推导提示】"除"本义为"台阶"。
又特指"宫殿上的台阶";"任命、授职、不正是在"宫殿上的台阶"下进行的吗?"台阶"要经常打扫,故又引申出"清除、去掉"之义;岁月"去掉",则是岁月"流逝、过去"了。
【成语助记】除旧布新斩草除根兴利除弊清宫除道安良除暴十五、辞【推导提示】"辞"在古代有两种基本义(写法也不同):一是"口供",一是"不受"。
由"口供"引申为一般的"话、言辞"。
既是"话",一种可能成为"借口",落下"口实";一种则因为"言之成文"是富有文采的"文辞",也就自然成为"一种文体"(如"楚辞")【成语助记】不辞而别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辞不达意辞微旨远卑辞厚币一辞莫赞假人辞色大放厥辞万死不辞一面之辞义不容辞以文害辞溢美之辞十六、从【推导提示】从"的本义是"跟随",引申出"归顺"、"参与"、"随从"等义。
"追赶"正是紧紧"跟随"敌人的形象。
"随从"乃是较亲密之人,引申出"次于最亲的人"也是顺理成章。
【成语助记】从壁上观从长计议从善如流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从一而终过从甚密合从连横三从四德力不从心弃笔从戎何去何从择善而从十七、殆【推导提示】殆"本义是"危险",它与"精神疲倦"、"懈怠"的意义有着因果关系,它们之间是一种因果引申。
后又虚化为表猜测的副词。
【成语助记】百战不殆殆无孑遗车殆马烦知止不殆殆无虚日十八、当【推导提示】当"原义是"面对、对着"。
"阻挡"当然要"面对",对着某个时候某个地方自然就是"处在某个地方和某个时候"。
由互相"面对"引申出势力"相当"。
由"相当"引申出"适合、适当"等义。
【成语助记】门当户对锐不可当当仁不让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独当一面当机立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务之急当之无愧老当益壮首当其冲安步当车长歌当哭对酒当歌豺狼当道快意当前螳臂当车一马当先旗鼓相当万夫不当十九、道【推导提示】"道"本义是"大路"。
路的作用是"引导"人到某地,故有"引导"之义(后写作"导");抽象意义即"途径、方法";又特指"正当手段"(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途径和方法往往是一种"道理、规律";道理和规律需要"述说",而后成为"思想、学说"。
【成语助记】道听途说康庄大道道不拾遗道不同,不相为谋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志同道合道路以目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东道主分道扬镳安贫乐道问道于盲师道尊严旁门左道朝闻道,夕死可矣指名道姓筑室道谋津津乐道里经叛道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文以载道头头是道坐而论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二十、得【推导提示】"得"本义为"得到"。
"得到"就有"收获",也说明"能做到""实现"目标,此外还可表达"事情做对了,正确"的意思。
由"正确"的意义引申出"得当、合适";进一步虚化为"应该"。
【成语助记】得过且过得不偿失怡然自得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寸进尺得不偿失得陇望蜀得其三昧得心应手得天独厚得鱼忘筌楚得楚弓患得患失难得糊涂相得益彰志得意满傲睨得志情非得已人人得而诛之探骊得珠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百思不得其解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取法乎上,仅得乎中一无所得智者千虑,必有一得二一、度【推导提示】"度"本义为"量长短",引申出"计算"和"量长短的标准"之义。
心里"计算"表达为"推测,揣度";由"标准"则引申出"尺度",进一步又引申出"法度、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