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案例分析【精选】
水污染案例及法律问题(3篇)

第1篇一、引言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
本文将以一个典型的水污染案例为切入点,探讨水污染的法律问题,以期为我国水污染治理提供参考。
二、案例介绍2018年,某化工厂因生产过程中未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废水,导致大量含有重金属的废水直接排入附近河流。
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铬、镉、汞等重金属,严重污染了河流水质,对周边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三、水污染的法律问题1. 环境污染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排放标准,造成环境污染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在本案例中,化工厂排放的废水超过了国家规定排放标准,造成了环境污染,应承担环境污染责任。
2. 环境损害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因环境污染造成他人财产损失的,侵权人应当赔偿损失。
在本案例中,化工厂排放的废水导致周边生态环境恶化,居民生活受到影响,化工厂应承担环境损害赔偿责任。
3. 环境行政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八条规定,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排放标准的,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产整治。
在本案例中,化工厂排放的废水超过了国家规定排放标准,应受到环境行政处罚。
4. 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在本案例中,化工厂排放的废水含有重金属,严重污染环境,可能构成污染环境罪,化工厂相关人员应承担刑事责任。
四、案例分析本案例中,化工厂排放的废水严重污染了河流水质,对周边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水污染的案例

水污染的案例
水污染是指各种原因导致水体受到污染,使水质下降,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
造成危害的现象。
水污染的案例层出不穷,给人们的生活和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几个典型的水污染案例。
第一个案例是中国南方地区的农田灌溉水污染。
由于长期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导致了大量的农田灌溉水受到了严重污染。
这些化学物质通过农田排水进入水体,使得水质受到严重破坏,影响了周边的生态系统和人类的健康。
这一案例表明,农业生产中的过度使用化学物质是导致水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个案例是工业废水排放导致的水污染。
许多工业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
存在着违规排放废水的行为。
这些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有机物等有害物质,一旦排放到水体中就会对水质造成严重的污染。
这种情况在我国许多地区都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健康。
第三个案例是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不当引发的水污染。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不断增加,但是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却滞后于排放量的增长。
这就导致了大量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水体中,使得水质受到了严重污染。
这种情况在许多城市都普遍存在,对城市水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以上三个案例充分说明了水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所造成的严重危害。
为
了减少水污染的发生,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减少使用化学物质,合理利用水资源,支持环保政策,共同保护我们的水环境。
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后代能够享受清洁的水资源,健康的生活环境。
水污染具体事例

水污染具体事例水污染是指水体因为外来因素的作用而使水中的溶解性物质、悬浮物质等超过了环境质量标准,对人类和生态系统产生不良影响的现象。
水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都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具体的水污染事例,以便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个问题。
1. 化学工厂废水排放问题某化工厂位于一座城市的工业区,其废水经过处理后排入附近的河流。
然而,由于该工厂对废水的处理控制不严格,导致许多有害化学物质被排放到河流中。
这些有害物质包括重金属、有机化合物等,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了潜在的风险。
2. 农村农药使用引发的水源污染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地区,农民通常大量使用农药来保护庄稼免受虫害侵害。
然而,由于缺乏科学的农药使用和管理方法,这些农药往往超量使用,且未经妥善处理的农药残留会通过降雨和灌溉等方式进入水源。
这不仅危害了周围的土壤和水体,还可能导致饮用水源的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3. 工业废水对地下水的污染一家规模较大的工业企业,在其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废水。
由于企业没有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这些废水被直接排放到地下,导致地下水深处的水质受到污染。
地下水被广泛用于居民和工业用水,对居民健康和地方经济带来了严重影响。
4. 河道附近工厂乱倾倒污泥某城市的河道附近有一家化工厂,为了降低废物处理成本,该工厂偷偷地将大量废弃物和污泥倾倒到附近的河道中。
这些废弃物中含有重金属和有机物等有害物质,严重破坏了河流的生态系统,使得河水无法正常供给居民使用,对周边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
5. 饲养畜禽场的农田放养污染某地的饲养畜禽场将养殖动物的粪便直接排放到附近的农田里,这些粪便含有大量氮肥和磷肥等养分物质,超过了土壤负荷,导致养分的大量积累。
这不仅影响了农田的正常耕作,还使得养分通过降雨和土壤渗滤进入河流和水源,引发水体富营养化,对水生生物和水体生态系统构成威胁。
6. 油轮事故引发的海洋油污染发生在某个海域的油轮事故导致大量石油泄漏到海洋中。
环境生态部工作人员的水污染防治案例分析

环境生态部工作人员的水污染防治案例分析近年来,水污染问题在全球范围内日益严重,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部门,环境生态部的工作人员积极参与水污染防治工作,通过案例分析,可以发现他们在解决水污染问题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
案例一:工业废水治理在一个较为发达的城市中,环境生态部工作人员发现一家化工厂存在严重的废水排放问题,导致周边水体受到污染。
针对这一问题,工作人员采取了以下措施。
首先,工作人员与企业进行了沟通和协商,明确了企业排放标准和治理要求。
他们指导企业进行废水处理设施的改造升级,确保废水排放符合环保要求。
其次,工作人员对企业的废水排放进行定期监测和抽检,确保污染物排放浓度不超过规定的限值。
最后,工作人员通过开展废水处理技术培训,提高企业员工的环保意识和废水处理技术水平。
这些措施的实施和效果评估表明,工业废水治理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企业的废水排放浓度明显下降,周边水体的水质得到了改善,对环境的影响减弱。
案例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业活动中的农药、化肥等使用,以及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排放,导致了农业面源污染的问题。
环境生态部工作人员针对这一问题采取了以下措施。
首先,工作人员组织农民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科学耕作的知识水平。
他们向农民介绍了农药、化肥的正确使用方法,有效减少了化学物质对农田和水体的污染。
其次,工作人员加强了农田的巡查和监测工作,定期检测土壤和水质的污染情况,并制定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最后,工作人员积极组织农民参与农产品废弃物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通过建立农田可持续利用的模式,减少废弃物对水环境的影响。
这些措施的实施和效果评估表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农田和水体的污染情况得到了控制,农民的环保意识和科学耕作知识有了明显提升。
综上所述,环境生态部工作人员在水污染防治方面采取了有力的措施,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他们通过与企业和农民的合作,提高了污染源的管理水平,加强了监测和治理力度,推动了水环境的改善。
水污染案例及相关法律(3篇)

第1篇一、引言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态环境。
本文将以一起水污染案例为切入点,探讨我国水污染的现状、相关法律法规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二、案例背景2019年,某化工厂在生产过程中,未对废水进行处理,导致大量含有有害物质的废水直接排放到附近的河流中,严重污染了河水。
附近居民反映,河水变得浑浊、恶臭,甚至无法饮用。
经环保部门调查,该化工厂排放的废水中有毒物质超标,已严重危害了周边环境和居民健康。
三、水污染现状我国水污染问题严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工业废水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若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将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
2. 农业面源污染:农业活动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影响水质。
3. 生活污水排放:城市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导致水体污染。
4. 水资源过度开发:过度开发水资源,导致水资源短缺,水质恶化。
四、相关法律法规针对水污染问题,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主要包括: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规定了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原则,明确了水污染防治的责任。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明确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对水污染防治提出了具体要求。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了水污染防治的基本原则、制度和措施,明确了水污染责任的追究。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对《水污染防治法》进行了细化,明确了各类水污染行为的法律责任。
五、案例分析以上述案例为例,分析我国水污染法律法规在实践中的应用:1. 调查取证:环保部门接到举报后,立即对化工厂进行现场调查,收集相关证据,确认化工厂存在违法行为。
2. 处罚决定:根据《水污染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环保部门对化工厂作出处罚决定,包括罚款、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恢复环境原状等。
水污染法律案例例题(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长江,作为我国的第一大河流,不仅是重要的水资源,更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长江流域的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某市作为长江沿岸的一个重要城市,其工业、农业和居民生活用水均依赖于长江水资源。
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环保措施,该市长江段的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
二、案例描述2019年5月,某市长江段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工业废水排放事件。
某化工厂在未取得环保部门批准的情况下,将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直接排放至长江,导致长江某段水质急剧恶化,严重超标。
当地居民在饮用长江水后,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渔民捕捞的鱼类也出现了死亡现象。
三、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第三十九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采取措施,防止在生产过程中产生水污染。
- 第四十条:禁止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将含有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废水直接排放。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第二十七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采取措施,防治污染和生态破坏。
- 第三十九条:违反本法规定,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治理,处应缴纳排污费数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四、案件处理1. 调查取证- 当地环保部门接到群众举报后,立即对某化工厂进行现场调查,收集证据。
- 调查发现,某化工厂确实存在未经批准排放工业废水的行为,且排放的废水严重超标。
2. 行政处罚-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当地环保部门对某化工厂作出如下处罚:- 责令立即停止排放废水。
- 处以罚款50万元。
- 责令整改,确保废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
3. 追究刑事责任- 由于某化工厂的行为已构成犯罪,当地公安机关对其负责人进行立案侦查,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案例评析1. 法律意识淡薄- 案例中,某化工厂无视国家法律法规,擅自排放废水,反映出企业法律意识淡薄,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水污染案例[五篇材料]
![水污染案例[五篇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e6ebf025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96.png)
水污染案例[五篇材料]第一篇:水污染案例淮河水污染事件:1994年7月,淮河上游的河南境内突降暴雨,颍上水库水位急骤上涨超过防洪警戒线,因此开闸泄洪将积蓄于上游一个冬春的2亿立方米水放了下来。
水经之处河水泛浊,河面上泡沫密布,顿时鱼虾丧失。
下游一些地方居民饮用了虽经自来水厂处理,但未能达到饮用标准的河水后,出现恶心、腹泻、呕吐等症状。
经取样检验证实上游来水水质恶化,沿河各自来水厂被迫停止供水达54天之久,百万淮河民众饮水告急,不少地方花高价远途取水饮用,有些地方出居民抢购矿泉水的场面,这就是震惊中外的“淮河水污染事件”。
2、金矿事件:2000年1月30日,罗马尼亚境内一处金矿污水沉淀池,因积水暴涨发生温漫坝,10多万升含有大量氰化物、铜和铅等重金属的污水冲泄到多瑙河支流蒂萨河,并顺流南下,迅速汇入多瑙河向下游扩散,造成河鱼大量死亡,河水不能饮用。
匈牙利、南斯拉夫等国深受其害,民经济和人民生活都遭受一定的影响,严重破坏了多瑙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并引发了国际诉讼。
3.2007年5月29日江苏省无锡市城区的大批市民家中自来水水质突然发生变化,并伴有难闻的气味,无法正常饮用,市民纷纷抢购纯净水和面包。
30日下午6时左右,记者走访了无锡市城区大润发、家乐福等几家超市,发现各种瓶装、桶装的纯净水已被抢购一空。
超市工作人员介绍,29日上午开始出现市民抢购,到晚上货源就发生紧缺。
一些小商店的纯净水也是一瓶难求,少数经营户还趁机提高了价格,原本6元一桶的纯净水被卖到了10元。
记者现场还看到,不少市民开始大量购买其他品种的饮料,也有不少市民开始排队买面包,他们担心用变质水做饭影响健康。
而自来水公司已经采取了所有能够使用的过滤和净化手段,几乎不计成本,使用了包括平时用来深度净化的活性炭以及高锰酸钾,但还是难以从根本上除掉臭味。
4.河南濮阳多年喝不上“放心水”自2004年10月以来,河南省濮阳市黄河取水口发生持续4个多月的水污染事件,城区40多万居民的饮水安全受到威胁,濮阳市被迫启用备用地下水源。
水污染案例分析

水污染案例分析水污染是指水体中出现了各种有害物质,使水的生态功能受到破坏,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现象。
水污染案例屡见不鲜,其中一些案例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些典型的水污染案例,以便更好地认识水污染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首先,我们来看一起典型的水污染案例——日本富士山下的水污染事件。
在这个案例中,由于附近的工厂排放了大量的废水,导致富士山下的水源受到了严重污染。
当地居民的饮用水受到了严重影响,一些人甚至出现了健康问题。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工业废水排放对水源的污染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必须加强监管和治理,以保护水源的安全。
另一个典型的案例是中国大气污染治理中的水污染问题。
由于大气中的污染物在降雨时会随着雨水一起落入水体,导致水体受到了二次污染。
这种情况在中国的一些地区尤为严重,给当地的水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加强水体监测和治理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水污染的治理需要综合施策,不能只注重一方面,必须全面考虑。
最后,我们来看一个关于农业面源污染的案例。
在一些农业发达地区,农业面源污染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农田中使用的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会随着雨水流入河流和湖泊,造成水体的污染。
这种污染对水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都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地区采取了农田防渗膜、植被覆盖等措施,有效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的程度。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需要从源头上进行,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化学物质对水体的污染。
通过以上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水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水污染的治理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包括政府、企业和公众,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有效地保护水环境,确保人类和生态的健康。
希望通过这些案例的分析,能够引起更多人对水污染问题的关注,共同为水环境的改善贡献自己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
录
1 项目概况
1.1 项目名称和性质
1.2 立项情况
1.3 项目总投资
1.4 项目建设地点
2 工程内容及污染因素分析
2.1 项目工程内容
2.2 扩建工程工艺
2.3 排放口位置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4 项目污染源强汇总
3 选址周边环境 4 环境影响分析---水环境影响分析 ) 5 对策措施 6 总量控制 7 环境可行性及评价结论 8 环评总结论
25亩,具体地理位置见附图。
2.工程内容及污染因素分析
2.1 项目工程内容 集中污水处理设施1座,处理污水能力1.0万m3/d; 建设相应的生产、调试、化验、机修和配套设施; 本次扩建工程不新建污水进水管网及污水收集泵站。
2.2 扩建工程工艺 扩建工程污水处理工艺和现有工程相同,采用 SBR- CASS工艺。
本环评对现有工程及扩建工程尾水正常排放对頔塘的 影响也进行了预测,由预测结果可知,排污口下游1000 米,现有工程及扩建工程尾水正常排放对下游织里水厂、 南浔断面影响均不明显。
(3)本工程对水环境影响的正效应分析
本扩建工程纳污范围内基本为生活污水,本 工程上马后将原本直排的生活污水收集,经集 中处理后排放,根据计算,本工程上马后 CODCr、氨氮分别削减了876t/a、80.3t/a和 7.3t/a,本工程上马后虽然会使頔塘排污口下游 局部水质浓度有所增加,但对湖州市内河水网 总体水质改善有一定的正效应。因此本工程上 马后一定的社会效应和环境效应。
污水量 CODCr BOD5
SS NH3-N
总磷 NH3 H2S 污泥
生活垃圾
365万 1277.5 547.5
730 109.5 10.95 2.365 0.14 1460
6.57
365万 219 73 73 54.75 1.825 2.365 0.14
0
0
365万 1095 547.5 730 109.5 10.95 6.14 0.018 2715.6
谢谢观赏
另外,污水处理污泥送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理,生活 垃圾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固废能得到有效处置。
扩建工程总量控制建议值如下:CODCr: 219t/a。
7 环境可行性
(1)本项目建设符合《建设项目管理办法》以及 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
(2)本项目为城镇污水的收集和处理工程,符合 国家产业政策。
1. 项目概况
1.1 项目名称和性质 项目名称:湖州市碧浪污水处理扩建工程。 项目性质:扩建项目 1.2 立项情况 湖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湖发改投资[2006]65号《关于
湖州市碧浪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 1.3 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为1934万元。 1.4 项目建设地点 扩建工程拟布置于紧靠碧浪污水处理厂的东侧地块,占地
3.65
365万 219 73 73 29.2 3.65 6.14 0.018
0
0
合计
排放量(t/a)
730万 438 146 146 83.95 5.475 8.505 0.158
0
合计削減量 (t/a)
/ 1934.5
949 1314 135.05 16.425
/ / /
0
/
3.选址周边环境
碧浪污水处理厂位于湖州市区老城分区碧浪小 区的最南端,南侧紧靠长湖申航道,北侧为頔 塘和菜花泾,西侧为浅塘港。根据碧浪污水处 理厂现状及城市规划市政留用地情况,扩建工 程拟布置于紧靠碧浪污水处理厂的东侧地块。
(3)项目选址具有一定可行性。
本扩建工程位于碧浪污水处理厂的东侧地块, 根据湖州市建设局《碧浪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选址 意见书》及湖州市国土资源局《关于湖州市自来水 公司扩建碧浪污水处理厂项目用地预审意见》,该 工程符合《湖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 该厂址地势平坦、开阔,交通方便。经现场踏勘, 拟建地周围主装置100m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基本 上无环境敏感点,项目选址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③目前一期工程尾水氨氮不能稳定达标,根据调查,和目前进 水碳源过低有一定关系,目前一期工程氨氮标准为15mg/L,扩 建工程氨氮出水标准为8mg/L,根据目前废水组成,为确保污 水处理厂尾水稳定达标,需参照《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 标准》(GB18918-2002)的要求,对相应工艺参数作一些必 要的改进,以保证出水达标排放,若废水进水碳源过低,建议 适加增加碳源,保证氨氮去除率。
2.3 排放口位置 为减少污水处理厂尾水对龙溪及其下游和孚水厂影
响, 扩建工程尾水排放口建议设在在頔塘与龙溪交汇处 下游200米。
2.4 项目污染源强汇总
项目
污染物
产生量
废水
废气 固废
污水量 CODCr BOD5
SS NH3-N
总磷 NH3 H2S 污泥 生活垃圾
365万 1095 547.5 730 109.5 10.95 6.14 0.018 2715.6 3.65
5.厂方需采取的环保措施
①首先应积极做好污水管网系统的清污分流工作,加大生活污 水纳管力度,对于新城区的开发,在规划和建设中要做好雨污 分流,使生活污水的截污率达到90%。对于服务范围内各企业 要实现清污分流,企业排放的废水分为污水和清下水两类,污 水进入本工程管网系统,清下水由雨水管排放。
②纳管废水水质直接影响到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情况,因此 必须对进管水质进行定期监测,确保这些污染物浓度达到进管 标准,对饮食服务业要求进管前进行隔油预处理。
6 总量控制
扩建工程CODCr排放量为219t/a,NH3-N排放量为 29.2t/a,本工程纳范围主要为新建小区,由于纳入 扩建工程的污水基本为生活污水,虽然项目整体的 污染物排放总量有所增加,但这主要是其他区域居 民的转移和集聚,从湖州市的整个区域考虑,扩建 工程将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的生活污水经处理后达标 排放,CODCr、氨氮排放量分别减少了876t/a和 80.3t/a,因此项目排放总量能够得到控制。
8 环评总结论
湖州市碧浪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是一项环境保 护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本工程实施后,对于 促进当地国民经济稳步发展、保护城市生态环 境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但项目本身在 建设期和营运期也会产生一定的环境影响。在 建设和运行中,根据本评价提出的有关污染控 制措施和对策,可将其不利的影响控制在允许 的范围之内,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本项目 的建设是可行的。
削减量 0
876 474.5 657 80.3
7.3 0 0 2715.6 3.65
排放量
365万 219 73 73 29.2 3.65 6.14 0.018
0 0
现有及扩建工程污染源强汇总
项目
废水 废气 固废
污染物
现有工程
扩建工程
产生量(t/a) 排放量(t/a) 产生量(t/a)
排放量(t/a)
4 环境影响分析
(1)现状监测结果 由本次环评现状监测结果可知,城西大桥断面,
C南O浔D断Mn面、各总指磷标超均过能II类达标到准III类,标但准能要达求到。III类标准,八里店、 (2)水环境影响分析
扩建工程尾水正常排放,頔塘排污口下游1000米, C加O背D景Cr、值氨后氮也、未总超磷过预标测准值。均未超过标准,各敏感点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