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洋深水油气资源的开发面临挑战和机遇
深海油气开采中的技术难点与应对措施

深海油气开采中的技术难点与应对措施随着人类对于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传统的陆上油气资源逐渐减少,而深海油气资源却成为了新的发展方向。
然而,深海油气开采面临着许多技术难点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深海油气开采中的技术难点及应对措施。
一、深海环境带来的挑战深海环境相比陆地和浅海,具有更高的压力、更低的温度、更大的湍流和更大的海浪等特点,会给石油勘探和开发带来一系列的技术挑战。
如何在深海环境下,实现安全高效的油气勘探和开发,是当前深海油气开采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针对深海环境的挑战,可以采取如下技术措施:首先,针对深海环境下高压重力环境的特点,可以采用新型管道材料和工程技术,以减少管道在深海环境下的压力和重力状况,从而提高管道在深海环境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其次,在深海油气勘探和开发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新型的勘探和开发技术,例如水下机器人、沉管油气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等新型的技术,以提高勘探和开发的安全性和效率性。
另外,针对深海环境下的湍流和海浪等问题,可以采用模拟技术和数据分析技术,以提高油气开采的可持续性和安全性。
二、深水井开发的技术难点深海油气资源一般都位于海洋底部,因此深水井的开发是深海油气开采中最具技术挑战性的问题之一。
目前国内外对于深海油气的勘探和开采主要集中于4500米以下的深度,而在这一深度范围内,深水井开发所面临的技术难点较多,如井口承受的压力、钻井技术、完井技术等。
为了解决深水井开发的技术难点,可以采取如下技术措施:首先,可以采用新型井口控制技术,以应对深水井上各种极端环境下的井口控制问题。
其次,在钻井和完井技术方面,可以采用更为精准的定位技术,以提高井周围的作业精度。
此外,还可以加强各种防漏技术的应用,以保证深水井的生产高效、稳定和安全。
三、油气生产和输送中的技术问题深海油气开采中,生产和输送是最后一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在生产和输送过程中,必须解决一系列的技术问题,以保证油气的生产和输送的安全、稳定和高效。
深海矿产资源开发技术的挑战与机遇

深海矿产资源开发技术的挑战与机遇在地球的广袤海洋中,深海区域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这些资源对于解决人类社会日益增长的资源需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然而,深海矿产资源的开发并非易事,面临着诸多技术挑战,但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深海环境极端恶劣,压力巨大、温度低、光线微弱,这些条件给矿产资源的开发带来了第一道难题。
在深海中,水压可以达到数百甚至上千个大气压,这对设备的抗压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为了应对这种压力,需要使用特殊材料和先进的制造工艺来打造坚固的开采设备。
但目前,能够承受如此高压的材料和技术仍有待进一步研发和完善。
深海的通信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由于海水对电磁波的强烈衰减作用,传统的通信方式在深海中效果不佳。
这使得地面控制中心与深海作业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变得困难重重。
如何实现高效、稳定的深海通信,确保及时、准确地控制和监测开采作业,是当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之一。
再者,深海矿产资源的探测和定位技术尚不够精确。
要找到隐藏在深海中的矿产资源并非易事,需要借助先进的地质探测设备和技术。
然而,现有的探测手段在准确性和分辨率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如果不能准确地找到矿产资源的位置和分布情况,就会大大增加开发的成本和风险。
同时,深海开采过程中的环境保护也是不容忽视的挑战。
深海生态系统非常脆弱,一旦遭到破坏,恢复起来极其困难。
在开发矿产资源的过程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深海环境的影响,避免造成生态灾难,是必须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尽管面临着诸多挑战,但深海矿产资源开发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首先,深海矿产资源的开发将推动相关技术的创新和进步。
为了解决深海开采中的各种技术难题,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将不断探索新的材料、新的制造工艺和新的通信技术。
这些技术的突破不仅有助于深海矿产资源的开发,还可能在其他领域产生广泛的应用,如海洋工程、国防科技等。
其次,深海矿产资源的开发有望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一旦成功开发深海矿产资源,将为相关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
深海油田开发的重点与难点分析

深海油田开发的重点与难点分析引言深海油田开发是目前全球油田开发的一个重要领域。
随着陆地和浅水油田储量的逐渐减少,人们开始把目光投向深海油田开发。
然而,深海油田开发面临着许多重点和难点问题,本文将对其进行分析。
重点问题分析深海油田开发的重点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技术挑战:深海油田开发的水深通常较大,对技术要求非常高。
如何在复杂海洋环境中进行定位、钻井、采油等工作,对技术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 设备可靠性:深海油田开发需要使用大量的设备和工具,在极端的海洋环境下工作,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对于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
如何确保设备在极端环境下的正常工作,是一个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3. 安全管理:深海油田开发的安全风险较大,包括海洋天气、波浪、油井爆炸等问题。
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安全管理,是保障工作人员安全和项目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难点问题分析深海油田开发的难点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成本控制:深海油田开发的成本通常较高,包括设备采购、施工、维护等方面的费用。
如何合理控制成本,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是一个需要克服的难题。
2. 环境保护:深海油田开发存在环境污染的风险,如油污染海洋、生态系统破坏等问题。
如何在开发过程中保护海洋环境,减少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难题。
3. 国际合作:深海油田开发往往需要跨国合作,涉及到不同国家的法律、政策等方面的问题。
如何处理好各方的利益关系,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是一个需要克服的难题。
结论深海油田开发是一个充满挑战的领域,但也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潜力。
解决重点和难点问题,积极探索适合深海油田开发的技术和管理模式,是确保项目顺利进行和取得成功的关键。
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中面临的科学挑战与技术突破

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中面临的科学挑战与技术突破引言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的70%,拥有丰富的资源潜力。
随着人类对于资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陆地资源日益枯竭,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变得尤为重要。
然而,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面临着一系列科学挑战与技术突破。
本文将探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中面临的科学挑战以及技术突破。
科学挑战1. 海洋环境复杂多变海洋环境复杂多变,水深、水温、盐度、海流等因素都在不断变化。
这使得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面临着极大的科学挑战。
例如,在海洋石油开发中,海底油气的探测和开采受到海流、水深等因素的限制,技术难度较大。
在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中,海洋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生物多样性也给资源的开发带来了挑战。
2. 深海资源的开发利用由于陆地资源日益枯竭,人们开始将目光投向深海,希望能够开发利用深海资源。
然而,深海环境极其恶劣,气温低、水压高、光线稀少,给深海资源的开发带来了极大的科学挑战。
深海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技术仍处于初级阶段,需要在深海机器人、无人潜水器等方面突破。
3. 海洋能源的开发利用海洋能源具有巨大的潜力,包括潮汐能、海浪能、海洋温差能等。
然而,海洋能源开发利用也面临着科学挑战。
例如,潮汐能和海浪能的动能转换效率较低,技术方面还有待突破。
此外,海域利用和环境影响评估等科学问题也需要解决。
技术突破1. 深海探测技术的突破深海探测技术的突破是实现深海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
传统的深海探测主要依靠有人潜水器或者载人潜水器,受到人为因素和安全限制。
随着无人潜水器和深海机器人的发展,深海探测技术实现了重大突破。
无人潜水器可以在深海环境中进行长时间、连续的勘探和监测,为深海资源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
2. 海洋能源转化技术的突破海洋能源转化技术的突破将推动海洋能源的开发利用。
通过研发高效的潮汐能发电设备和海浪能发电设备,将潮汐能和海浪能转化为可利用的电能,可以为人类提供清洁且可再生的能源。
此外,开发利用海洋温差能等新型的海洋能源也是技术突破的重要方向。
深水勘探探索深水油气资源开发的挑战与机遇

深水勘探探索深水油气资源开发的挑战与机遇深水油气资源是指位于海洋水深大于500米的地下油气藏。
由于深水油气资源蕴藏量巨大,开发潜力巨大,因此深水勘探与开发成为全球油气行业的热点。
然而,深水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与机遇。
一、深水勘探的挑战1. 技术难题:深水勘探面临着技术难题,例如在大水深下进行油气勘探与开发需要超长距离的海底管道输送,这对管道技术的要求非常高。
另外,深海环境恶劣,海洋动力学复杂,难以满足船只与设备的稳定操作,需要开发适应深水环境的新型勘探设备与技术。
2. 成本高昂:相比陆地油田,深海油气的勘探投资与开发成本要高昂许多。
首先,水深对设备的运营维护造成了困难和复杂性,增加了设备维修与更换的难度与费用。
此外,深水油气的开发还需要投入巨额资金进行前期的勘探与开发活动,这对投资方的资金实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3. 风险与不确定性:深海油气勘探面临着较高的风险与不确定性。
深海地质环境复杂多变,勘探难度较大,不确定性较高。
另外,深海油气的生产周期长,风险分散性低,一旦投产遇到问题,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二、深水勘探的机遇1. 蕴藏量丰富:深水油气资源蕴藏量巨大。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已发现的深海油气资源占全球未被开发的油气资源的70%以上,具有巨大的市场价值与开发潜力。
深水油气资源的丰富给勘探与开发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会。
2. 技术创新:深水勘探的挑战催生了技术创新与突破。
为了突破深水油气资源开发的技术难题,石油行业积极进行技术研发与创新,开发出一系列适应深水环境的新型设备与技术。
这不仅为石油行业带来了技术突破,也为其他相关行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契机。
3. 发展海工装备制造业:深水勘探的发展为海工装备制造业带来了机遇。
深水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需要各种船只、海底设备以及管道输送等海工装备的配套。
通过发展海工装备制造业,不仅可以提升我国的制造业水平与技术实力,还能够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经济增长。
深海资源开采的挑战与机遇

深海资源开采的挑战与机遇深海资源被誉为人类的“第二草原”,蕴藏着巨大的经济和科学价值。
然而,深海资源的开采过程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与机遇。
本文将分析深海资源开采所面临的挑战,并探讨其中的机遇。
一、环境保护挑战深海环境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深海资源开采往往会对深海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首先,开采作业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气,其中含有有害物质,直接排入海洋会引发水质污染和大规模鱼类死亡。
其次,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噪音会干扰深海生物的正常生活,导致它们的迁徙和繁殖受到威胁。
此外,开采行为可能会打断深海底部的沉积物层,进而破坏深海生态链的平衡。
然而,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深海资源开采也面临着机遇。
科技进步使得人们能够研发出更加环保的开采技术,如无人机、无人潜航器等设备的应用,可以减少对深海环境的冲击性。
此外,国际社会也对深海资源的开采提出了更高的环境保护要求,各国纷纷加强对深海开采行为的监管,进一步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型的开采方式的出现。
二、技术挑战深海资源开采的技术难度巨大,需要克服多方面的挑战。
首先,水深一直是限制深海开采的主要因素之一。
目前的深海资源开采技术仍然不能满足超过3000米水深的开采需求,而全球深海资源的绝大部分都集中在更深的水域中。
其次,深海环境的恶劣条件(如高压、低温等)对设备和工作人员的要求也很高,需要针对性地开发新材料和新技术。
然而,技术挑战也带来了机遇。
深海资源的开采促进了科技的进步与创新。
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深海资源的开采深度也将不断扩大,进一步拓宽了人类的资源开发空间。
同时,深海资源的勘探和开发需要多个学科的综合应用,激发了科学研究的动力,有助于推动相关学科的跨界合作,推动科技创新的进一步提升。
三、资源管理挑战深海资源的开采涉及到跨国界的问题,相关国家之间的主权争议以及资源划分问题往往会成为阻碍资源开采的一个重要因素。
深海资源的开采也涉及到许多国际组织和法律法规的规范与管理,而这需要各国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我国海洋深水油气资源的开发面临挑战和机遇

我国海洋深水油气资源的开发面临挑战和机遇发布时间:2011-11-14信息来源:深水区域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
全球范围内,海上油气资源有44%分布在300 m以深的水域,已于深水区发现了33个储量超过8 000万m3的大型油气田;此外,深水区域具有丰富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全球天然气水合物的资源总量(含碳量)相当于全世界已知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总含碳量的2倍,其中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的资源量是陆地冻土带的100倍以上。
到2004年末,全世界已有124个地区直接或间接发现了天然气水合物,其中海洋有84处,通过海底钻探已成功地在20多处取得天然气水合物岩心;同时,在陆上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已获得成功。
我国南海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和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石油地质储量约为230亿~300亿吨,占我国油气总资源量的三分之一,其中70%蕴藏于深海区域。
在我国南海海域已经发现了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地球物理及生物等标志,但我国目前油气开发还主要集中在陆上和近海。
随着全球能源消耗需求的增长,在加大现有资源开发力度的同时,开辟深海油气勘探开发领域以寻求新的资源是当前面临的主要任务。
1世界海洋石油工业技术现状随着海上油气开发的不断发展,海洋石油工程技术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在深水油气田开发中,传统的导管架平台和重力式平台正逐步被深水浮式平台和水下生产系统所代替(图2),各种类型深水平台的设计、建造技术不断完善。
目前,全世界已有2 300多套水下生产设施、204座深水平台运行在全世界各大海域,最大工作水深张力腿平台( TLP)已达到1 434 m、SPAR为2 073 m、浮式生产储油装置( FPSO)为1 900 m、多功能半潜式平台达到1 920 m以上、水下作业机器人(ROV)超过3 000 m,采用水下生产技术开发的油气田最大水深为2 192 m,最大钻探水深为3 095 m。
与此同时,深水钻井装备和铺管作业技术也得到迅速发展,全世界已有14艘在役钻探设施具备进行3000 m水深钻探作业能力,第5代、第6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和钻井船已在建造中(图3)。
深海石油开采挑战和机遇

深海石油开采挑战和机遇近年来,深海石油开采成为了国际能源领域的热点话题。
深海石油资源的开发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也蕴含着巨大的机遇。
本文将探讨深海石油开采的挑战和机遇,并分析其对能源产业和全球经济的影响。
一、技术挑战1. 深海环境恶劣:深海地质条件复杂,水深较大,水压高,温度低。
这些因素给深海石油开采带来了诸多技术挑战。
如何在极端环境下开展钻井、建设设施等工作,是深海石油开采面临的关键问题。
2. 高成本:深海石油开采需要采用专业的设备和技术,而这些设备和技术的开发和运用成本较高。
同时,深海开采项目的开展周期也比较长,增加了投资者的风险。
3. 安全风险:深海开采涉及到高压、高温等复杂的工作环境,这给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如何确保深海石油开采过程的安全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环境挑战1. 生态破坏:深海石油开采会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排放污水、破坏栖息地等。
为了减少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需要研发环保技术和制定相关政策。
2. 气候变化:深海石油开采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加速气候变化过程。
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需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三、经济机遇1. 能源保障:深海石油是当前能源市场中宝贵的资源之一,其开采对于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深海石油的开发可以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保障国家的能源供应。
2. 经济增长:深海石油开采项目的建设与运营将形成一系列的产业链,涉及到制造业、物流业等多个领域。
深海石油开采将为国家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
3. 提升技术水平:深海石油开采对相关领域的技术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在面对深海开采的技术挑战时,科研人员将不断寻求创新解决方案,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
四、社会机遇1. 就业岗位:深海石油开采项目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这将缓解就业压力,改善民生。
2. 国际合作:深海石油开采是一个典型的国际合作项目,需要各国共同研发和合作分享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海洋深水油气资源的开发面临挑战和机遇
发布时间:2011-11-14信息来源:
深水区域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
全球范围内,海上油气资源有44%分布在300 m以深的水域,已于深水区发现了33个储量超过8 000万m3的大型油气田;此外,深水区域具有丰富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全球天然气水合物的资源总量(含碳量)相当于全世界已知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总含碳量的2倍,其中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的资源量是陆地冻土带的100倍以上。
到2004年末,全世界已有124个地区直接或间接发现了天然气水合物,其中海洋有84处,通过海底钻探已成功地在20多处取得天然气水合物岩心;同时,在陆上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已获得成功。
我国南海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和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石油地质储量约为230亿~300亿吨,占我国油气总资源量的三分之一,其中70%蕴藏于深海区域。
在我国南海海域已经发现了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地球物理及生物等标志,但我国目前油气开发还主要集中在陆上和近海。
随着全球能源消耗需求的增长,在加大现有资源开发力度的同时,开辟深海油气勘探开发领域以寻求新的资源是当前面临的主要任务。
1世界海洋石油工业技术现状
随着海上油气开发的不断发展,海洋石油工程技术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在深水油气田开发中,传统的导管架平台和重力式平台正逐步被深水浮式平台和水下生产系统所代替(图2),各种类型深水平台的设计、建造技术不断完善。
目前,全世界已有2 300多套水下生产设施、204座深水平台运行在全世界各大海域,最大工作水深张力腿平台( TLP)已达到1 434 m、SPAR为2 073 m、浮式生产储油装置( FPSO)为1 900 m、多功能半潜式平台达到1 920 m以上、水下作业机器人(ROV)超过3 000 m,采用水下生产技术开发的油气田最大水深为2 192 m,最大钻探水深为3 095 m。
与此同时,深水钻井装备和铺管作业技术也得到迅速发展,全世界已有14艘在役钻探设施具备进行3000 m水深钻探作业能力,第5代、第6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和钻井船已在建造中(图3)。
第6代深水钻井船的工作水深将达到3 658 m,钻井深度可达到11 000 m;深水起重铺管船的起重能力达到14000吨,水下焊接深度为400 m,水下维修深度为2000 m,深水铺管长度达到12 000 km1)。
2我国海洋石油工业技术现状
若从1956年莺歌海油苗调查算起,我国海洋石油工业已经走过了近50年的发展历程。
特别是1982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成立后,我国海洋石油工业实现了从合作开发到自主开发的技术突破,已经具备了自主开发水深200 m以内海上油气田的技术能力,建成投产了45个海上油气田,建造了93座固定平台,共有13艘FPSO (其中8艘为自主研制)、1艘FPS(浮式生产装置)、4套水下生产设施,形成了3 900万吨的生产能力。
目前,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已拥有15艘钻井装备和蓝疆号大型海上起重铺管船,其中3艘钻井装备作业水深在300 m以上,最大钻探水深达到505m,大型起重铺管装备的起重能力达到3 800吨。
目前,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正在启动深水钻井、铺管装备等方面的前期研究;我国的FPSO 建造速度和建造质量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平均建造周期为22个月/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36个月/艘的平均建造周期。
通过合作开发,我国在深水油气田开发方面已实现了零的突破。
1996年3月,利用一艘FPSO、一座半潜式平台、一套24井式水下生产系统成功开发了目前我国南海最大的油田LH 11O1 (图5),开发中使用了7项世界海洋石油开发工程领域的创新技术,如首次将电潜泵与水下井口生产系统结合进行油田开发,首次采用卧式采油树、跨接管测量预制、回收技术等; 1997年,与STATO IL公司合作,仅用一艘FPSO和一套5井式水下生产系统就实现了水深333 m的深水边际油田LF 22O1的经济开发,成为世界海洋石油开发领域的典范(图6)。
目前,我国已与越南、菲律宾等周边国家签署了联合开发南海相关海域的协议,开发南海水深1 500~3 000m海域的招标也将开始,有关深水钻探的计划正在酝酿中。
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深水油气田开发公用技术平台正在建设中。
3我国海洋深水油气开发面临的挑战
我国海洋深水区域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但深水区域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复杂的油气储藏条件决定了深水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高投入、高回报、高技术、高风险的特点。
迄今为止,我国海洋石油工程自主开发能力和实践经验仅限于200 m水深之内,与国外深水海洋石油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尚有很大距离,我们需要面对如下问题。
(1)与国外先进技术存在很大差距截至2004年底,国外深水钻探的最大水深为3 095 m,我国为505 m;国外已开发油气田的最大水深为2 192m,我国为333 m;国外铺管最大水深为2202 m,我国为330 m。
技术上的巨大差距是我国深水油气田开发面临的最大挑战,因此实现深水技术的跨越发展是关键所在。
(2)深水油气勘探技术深水油气勘探是深水油气资源开发首先要面对的挑战,包括长缆地震信号测量和分析技术、多波场分析技术、深水大型储集识别技术及隐蔽油气藏识别技术等。
(3)复杂的油气藏特性我国海上油田原油多具高粘、易凝、高含蜡等特点,同时还存在高温、高压、高CO2含量等问题,这给海上油气集输工艺设计和生产安全带来许多难题。
当然,这不仅是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也是世界石油界面临的难题。
(4)特殊的海洋环境条件,我国南海环境条件特殊,夏季有强热带风暴,冬季有季风,还有内波、海底沙脊沙坡等,使得深水油气开发工程设计、建造、施工面临更大的挑战。
我国渤海冬季有海冰,如何防止海冰带来的危害也一直是困绕科研人员的难题。
(5)深水海底管道及系统内流动安全保障深水海底为高静压、低温环境(通常4℃左右),这对海上和水下结构物提出了苛刻的要求,也对海底混输管道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来自油气田现场的应用实践表明,在深水油气混输管道中,由多相流自身组成(含水、含酸性物质等)、海底地势起伏、运行操作等带来的问题,如段塞流、析蜡、水化物、腐蚀、固体颗粒冲蚀等,已经严重威胁到生产的正常进行和海底集输系统的安全运行,由此引起的险情频频发生。
(6)经济高效的边际油气田开发技术我国的油气田特别是边际油气田具有底水大、压力递减快、区块分散、储量小等特点,在开发过程中往往需要考虑采用人工举升系统,这使得许多国外边际油气田开发的常规技术(如水下生产技术等)面临着更多的挑战,意味着水下电潜泵、海底增压泵等创新技术将应用到我国边际油气田的开发中;同时也意味着,降低边际油气田的开发投资,使这些油气田得到经济、有效的开发,将面临更多的、更为复杂的技术难题。
4结束语
海洋石油开发工程技术、特别是深水工程技术是当代石油开发工程技术方面的前沿性技术之一,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并且能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随着我国海洋石油工业从浅海向中深海域发展,以及深水油气开发工程技术在LH 1O1、LF 22O1、HZ 32O5等油田的成功应用,相关技术在中深海域油气开发中的技术优势和可观的经济效益已经得到证实。
海洋深水油气勘探开发工程是一门跨学科、跨部门、多领域的技术创新工程,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兼顾引进与创新,集国内外深水油气开发技术之优势,联合攻关、尽快缩短与国外先进技术之间的差距,使我们的深水油气勘探开发技术达到或超过国外同类技术水平,是我国海洋石油开发工程领域当务之急,也是海洋石油工业与相关工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