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服务技术架构实战

合集下载

《SpringCloud微服务实战》评估试题答案[4页]

《SpringCloud微服务实战》评估试题答案[4页]

第1章知识点1 (“微服务架构理论”)1.C2.A3.B4.A5.A知识点2 (“SpringCloud是什么”)1.A2.B3.A4.A5.D知识点3(“父工程Project构建”)1.B2.A3.A4.B5.A知识点4 (“支付模块构建”)1.A2.A3.B4.A5.A知识点5 (“订单模块构建”)1.B2.A3.A4.A5.B第2章知识点1 (“Eureka基础知识”)1.B2.A3.B4.A5.A知识点2 (“EurekaServer服务端安装”)1.A2.A3.B4.A5.B知识点3(“Eureka集群原理”)1.C2.A3.B4.A5.B知识点4 (“订单支付微服务集群配置”)1.D2.A3.A4.B5.A知识点5 (“actuator微服务信息完善”)1.A2.A3.B4.A知识点6 (“Eureka自我保护”)1.B2.A3.A4.A5.A第3章知识点1 (“Ribbon入门介绍”)1. B2.B3.A4.A5.D知识点2 (“Ribbon的负载均衡和Rest调用”)1.A2.A3.B4.A5.B知识点3 (“Ribbon自带的负载规则”)1. D2.B3.A4.A5.B知识点4 (“OpenFeign是什么”)1.B2.A3.B4.A5.A知识点5 (“OpenFeign服务调用”)1.D2.A3.A4.B5.B知识点6 (“OpenFeign超时控制”)1.A2.B3.A4.A5.B第4章知识点1 (“Hystrix是什么”)1.C2.A3.A4.B5.A知识点2 (“Hystrix支付微服务构建”)1.D2.C3.A4.A5.A知识点3 (“Hystrix订单微服务构建”)1.D2.C3.B4.A5.B知识点4 (“Hystrix之服务降级”)1.A2.ABCD3.A 4A 5.A知识点5(“Hystrix之全局降级与通配降级”)1.AC2.A3.AB4.A5.A知识点6(“Hystrix之服务熔断”)1.D2.A3.BCD4.A5.B第5章知识点1 (“GateWay是什么”)1.D2.ABCD3.A4.A5.A知识点2 (“Gateway工程搭建与路由配置”)1.D2.A3.B4.A知识点3 (“GateWay之断言Predicate”)1.ABCD2.A3.B4.A5.A知识点4 (“GateWay之过滤器Filter”)1.B2.D3.C4.C5.A第6章知识点1 (“Config分布式配置中心介绍”)1.ABCD2.A3.B4.A5.A知识点2 (“Config配置总控中心搭建”)1.D2.A3.A4.B5.A知识点3 (“Config客户端配置与测试”)1.A2.B3.A4.A5.B知识点4 (“Bus消息总线是什么”)1.B2.BD3.A4.B5.A知识点5 (“Bus动态刷新全局广播配置实现”)1.B2.D3.A4.A5.B第7章知识点1 (“Nacos简介和下载”)1.D2.A3.A4.C5.B知识点2 (“Nacos之服务提供者注册”)1.B2.D3.B4.C5.A知识点3 (“Nacos之服务消费者注册”)1.D2.A3.B4.D5.A知识点4 (“Nacos服务注册中心对比提升”)1.C2.A3.A4.B5.A第8章知识点1 (“Nacos之服务配置中心”)1.D2.B3.C4.A5.A知识点2 (“Nacos之命名空间分组和DataID三者关系”)1.A2.C3.B4.B5.A知识点3 (“Nacos之服务配置中心3种分类”)1.B2.A3.A4.B5.A知识点4 (“Nacos集群架构说明”)1.C2.A3.A4.C5.A知识点5 (“Nacos集群配置”)1.B2.C3.A4.B5.A第9章知识点1 (“Sentinel是什么”)1.B2.ABCD3.A4.B5.B知识点2 (“Sentinel初始化监控”)1.B2.A3.B4.A5.A知识点3 (“Sentinel流控规则”)1.C2.A3.AB4.ABC5.B知识点4 (“Sentinel降级规则”)1.ABC2.A3.A4.B5.A知识点5 (“SentinelResource 详解”)1.C2.ABC3.ABCD4.A5.A知识点6 (“Sentinel服务熔断”)1.D2.AB3.ABCD4.A5.A知识点7 (“Sentinel服务熔断OpenFeign”)1.AB2.A3.BC4.A5.A知识点8 (“Sentinel 规则持久化”)1.B2.A3.A4.B5.A第10章知识点1 (“分布式事务基础”)1.ABC2.ABC3.A4.A5.A知识点2 (“Seata简介与安装”)1.AC2.ABCD3.A4.B5.A知识点3 (“Seata实现2PC事务”)1.BCD2.A3.B4.B5.A第11章知识点1 (“ Sleuth 简介”)1.C2.A3.A4.B5.B知识点2 (“ Sleuth链路监控展现”)1.ABCD2.ABD3.A4.A5.A。

微服务架构框架的实现和应用

微服务架构框架的实现和应用

微服务架构框架的实现和应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微服务架构成为了越来越多企业的选择。

微服务架构是一种将应用拆分成小型、可独立部署的服务单元的架构模式,这种架构能够更好地满足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

对于企业来说,采用微服务架构具有前瞻性和灵活性,同时也较好地解决了以往单体架构中的难题。

本文将介绍微服务架构框架的实现和应用。

一、微服务架构的实现方式微服务架构作为一种架构模式,它的实现方式可以分为主流的两种,分别为REST和RPC。

REST架构是基于HTTP协议的,它的模式类似于Web的工作方式,即请求和响应,构建了一个资源的表达模式。

每个资源都有唯一的URL,通过HTTP协议调用上限资源,对其CRUD操作,这也是Web应用中的常见操作。

RPC架构是一种远程调用协议,多数是基于TCP协议打包而成的。

从而通过网络、不同进程、不同地域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实现方法的调用。

二、微服务架构框架的应用单从架构的角度看,微服务架构比单体架构要复杂得多,在部署、调试、监控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挑战。

因此,使用微服务架构时需要合理的框架和工具支撑。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微服务框架,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搭建出微服务的基础架构,具体如下:1. Spring BootSpring Boot是Spring家族的一员,它可以快速搭建整个Java工程,并提供了非常详细的文档和演示工程,非常适合快速开发各类微服务。

2. DubboDubbo是阿里巴巴公司自研的一款RPC框架,目前成为了Apache的开源项目。

Dubbo具备高性能和稳定性、功能强大的特点,还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如负载均衡、可靠性、多协议支持等。

3. Spring CloudSpring Cloud是Spring家族的另一款微服务框架,它是Spring 本身的一部分,支持在多个服务之间进行通信和整合。

它提供了一系列的工具,包括断路器、服务发现、配置中心等。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每个具体的项目而言,选择哪种框架是需要基于自己的实际需求和情况出发进行决策的,因此,选择适合自己的框架才是更为重要的。

微服务架构技术手册

微服务架构技术手册

微服务架构技术手册第一章简介微服务架构是一种软件架构风格,将一个大型应用程序拆分为多个小而独立的服务,每个服务都可以独立部署和扩展。

本技术手册将为您介绍微服务架构的概念、原理、优势以及实施和管理微服务架构的技术要点。

第二章微服务的概念与原理2.1 微服务概念微服务是一种强调解耦、高内聚与独立部署的服务架构。

通过将应用程序拆分成多个服务,每个服务都可以独立开发、测试、部署和扩展,实现了系统内部的松耦合。

2.2 微服务架构特点微服务架构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服务拆分:将大型应用拆分成多个小服务,每个服务专注于实现一个业务功能;(2)独立部署:每个服务都可以独立进行部署,开发人员可以快速迭代和发布新功能;(3)弹性扩展:根据实际需求,可以对某个服务进行水平或垂直扩展,提高系统的可伸缩性和性能;(4)自治性:每个服务都有自己的数据存储、业务逻辑和界面,可以独立开发和演进;(5)容错性:由于服务之间松耦合,当某个服务出现故障时,其他服务仍可以正常运行。

第三章微服务架构的优势3.1 弹性伸缩微服务架构允许根据需求对单个服务进行独立扩展,提高系统的弹性和可伸缩性。

通过动态添加或删除服务实例,能够快速适应负载的变化,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3.2 独立开发和部署由于每个微服务都是独立的,开发人员可以专注于某个具体的业务功能,快速进行开发、测试和部署。

这种模块化的开发方式大大提高了团队的协作效率。

3.3 技术多样性微服务架构允许每个服务使用不同的技术栈进行开发,选择最适合业务需求的技术工具。

这样,可以让每个团队选择自己熟悉和擅长的技术,提高开发效率和质量。

3.4 容错和隔离性微服务架构中,各个服务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一个服务的故障不会影响其他服务的运行。

这种容错和隔离性使得系统更加稳定可靠,降低了故障对整个系统的影响。

第四章实施微服务架构的关键技术4.1 服务拆分选择合适的服务拆分策略是实施微服务架构的关键。

可以根据业务功能、领域边界或数据模型等因素进行服务拆分,确保拆分后的服务具有独立部署和扩展的能力。

Springboot+SpringCloud实战(微课版)07-第七章

Springboot+SpringCloud实战(微课版)07-第七章
微服务的概念源于2014年3月Martin Fowler(马丁·福勒)所写的一篇文章“Microservices”。 他指出微服务架构是一种架构模式。他提倡将单一应用程序划分成一组小的服务,服务之间互相协 调、互相配合,为用户提供最终功能。每个服务运行在其独立的进程中,服务与服务间采用轻量级 的通信机制互相沟通(通常是基于HTTP的REST API,也可以采用消息队列来通信)。每个服务都 围绕具体业务进行构建,并且能够被独立地部署到生产环境、类生产环境等。
1 单体架构 2 SOA架构 3 微服务架构
4 微服务架构的优势 5 微服务开发vs传统开发 6 微服务对数据库的挑战
微服务对数据库的挑战
微服务设计的另外一个关键就是数据库的设计。以前的单体架构都是一个应用对应一个数据库,那么 如果换成了微服务,数据库的设计应该是怎么样的呢?现在主流的有3种方式。 方式一:所有的微服务通用一个数据库。这种设计在微服务早期使用较多。这种设计的优点是单一数 据库开发简单、开发速度快、维护操作简单;缺点是稳定性和效率都不高,并且多个微服务访问表时 可能出现锁表等情况。如图展示了微服务通用一个数据库设计。
第七章 微服务架构介绍
学习目标
了解单体架构、SOA以及微服务架构设计特点。 了解微服务架构的功能特点和优势。 熟悉微服务开发和传统开发的不同以及微服务数据库的挑战。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互联网产品的业务需求也不断也增加,传统的互联网产品 已经无法满足广大使用者的要求与面对市场激烈的竞争压力,互联网产品往往需要更多、更琐 碎复杂的业务才能满足人们多元化的互联网体验。而传统架构下的互联网产品在面对复杂烦琐 的业务、项目快速部署、项目的低成本维护性以及可扩展创新性时显得力不从心。在这样的情 况下,微服务架构应运而生。本章将通过多方位的介绍和分析,带领读者认识微服务架构。

SpringCloud微服务的实践

SpringCloud微服务的实践

SpringCloud微服务的实践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微服务架构来进行应用程序的开发与部署。

这一架构将整个应用程序分解成多个小型服务,每个服务可独立进行开发、部署、维护和升级。

SpringCloud作为微服务组件中的重要一员,在开发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分享一下在实际项目应用中的SpringCloud微服务实践经验。

一、SpringCloud介绍SpringCloud是一个用于构建分布式系统的框架,它基于Spring Boot微服务构建技术,提供一套完整的服务治理组件。

SpringCloud包含了多个子项目,如Eureka、Hystrix、Zuul等,这些组件能够帮助开发者快速构建高可靠、可扩展、易维护的微服务。

二、SpringCloud微服务的应用场景在日常开发中,SpringCloud微服务常用于以下三个场景:1. 服务编排服务编排主要是将多个应用程序协同工作,以实现更为复杂的业务逻辑。

SpringCloud通过Eureka、Feign等组件,可以实现服务的快速注册、发现与调用。

服务治理是指通过对服务进行监控、管理和维护,以保证系统的高可靠性、高可用性。

SpringCloud通过Hystrix、Turbine等组件,可实现服务的熔断、降级、限流等机制,为整个系统提供了更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 API网关API网关是企业级应用接口的统一入口,负责处理API请求和响应,并进行鉴权、数据转换、流量控制等处理。

SpringCloud通过Zuul组件提供了API网关服务,能够快速构建安全可靠的API 网关。

三、SpringCloud微服务的实践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常用到的SpringCloud组件有Eureka、Feign、Hystrix、Zuul等。

下面以微服务架构下的电商企业为例,详细说明SpringCloud的实际应用。

1. 服务注册与发现服务注册与发现是SpringCloud微服务的核心组件,它主要用来管理多个微服务之间的依赖关系。

软件开发岗位实习报告:微服务架构实践

软件开发岗位实习报告:微服务架构实践

软件开发岗位实习报告:微服务架构实践一、引言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架构的选择对于项目的发展和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单体应用架构逐渐无法应对高并发和大规模数据处理的需求,微服务架构作为一种新的架构风格应运而生。

在我的软件开发岗位实习中,我有幸参与了一个基于微服务架构的项目,并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和思考。

二、微服务架构的概念微服务架构旨在将复杂的单体应用拆分成一系列轻量级、独立部署的服务,每个服务都有自己的业务逻辑和数据存储,通过消息传递等方式进行互通。

相较于传统单体应用架构,微服务架构具有以下优势:1. 高可伸缩性:微服务架构可以按需扩展每个服务,通过水平扩展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并发能力。

2. 独立部署和维护:每个微服务都可以独立部署和维护,降低了开发团队之间的耦合性,提高了开发效率。

3. 技术栈多样性:由于每个微服务独立运行,可以选择最适合的技术栈来实现每个服务,提高了开发团队的灵活性。

4. 容错性和可恢复性:由于每个微服务都是独立的,一旦某个服务发生故障,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提高了容错性和可恢复性。

三、实习项目背景我所参与的实习项目是一个电商平台的后端服务系统,主要负责处理用户的注册、登录、订单处理等功能。

原先的系统采用的是传统的单体应用架构,但由于业务的快速发展和用户量的急剧增加,系统逐渐暴露出性能瓶颈和可扩展性不足的问题。

因此,我们团队决定重构系统,采用微服务架构来解决这些问题。

四、项目实践过程1. 服务拆分与设计在微服务架构下,拆分服务是一个关键的步骤。

我们首先对原有的单体应用进行了功能分析和业务拆解,确定了需要拆分出来的独立服务模块。

根据业务逻辑和数据存储的关系,我们将用户服务、订单服务、支付服务等功能模块划分为独立的微服务。

2. 服务间通信与协作微服务之间的通信和协作是实现整个系统的核心。

我们选择了RESTful API作为微服务之间的通信协议,使用HTTP协议进行数据传输。

微服务架构 技术方案

微服务架构 技术方案

微服务架构技术方案引言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传统的单体应用架构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传统的单体应用架构存在着应用耦合度高、扩展性差、部署复杂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微服务架构的概念应运而生。

微服务架构通过将应用拆分为若干个小型独立的服务来构建应用,每个服务都是独立部署、独立运行的,通过轻量级通信机制进行交互,从而实现应用的松耦合、高可扩展、易于部署和维护等特性。

本文将介绍微服务架构的技术方案,包括服务拆分、通信机制、高可用性、服务注册与发现等方面的内容。

服务拆分微服务架构的核心思想是将应用拆分为若干个小型独立的服务,每个服务关注单一的业务功能。

服务拆分是微服务架构中最关键的一步,良好的服务拆分可以带来诸多好处,如降低代码复杂度、提高开发效率、提升服务可扩展性等。

服务拆分的原则包括单一职责、自治性和可替代性。

单一职责要求每个服务只关注某一特定的业务功能,属于独立的业务模块;自治性要求每个服务都可以独立部署和运行,不依赖于其他服务;可替代性要求每个服务都可以独立修改和替换,不影响其他服务的正常运行。

服务拆分的方法包括按业务功能拆分、按领域拆分、按数据拆分等。

按业务功能拆分是最常见的方法,将应用按照不同的业务功能拆分为若干个服务;按领域拆分是按照业务领域把应用拆分为若干个服务,每个服务负责一个领域的业务逻辑;按数据拆分是按照数据的拆分将应用拆分为若干个服务,每个服务负责一部分数据的管理和处理。

通信机制微服务架构中,各个服务需要进行通信以完成业务逻辑的处理。

常见的通信机制包括同步调用和异步消息。

同步调用适用于服务之间需要直接交互的场景,例如一个服务需要调用另一个服务的接口获取数据。

异步消息适用于服务之间不需要即时交互的场景,例如一个服务产生了一个事件,这个事件可能需要被其他服务处理。

同步调用的方式包括HTTP协议、RPC框架等。

HTTP协议是最常用的同步调用方式,通过HTTP协议可以实现服务之间的接口调用。

Python中的微服务架构实战案例

Python中的微服务架构实战案例

Python中的微服务架构实战案例微服务架构是一种以小型、独立的服务单元来构建复杂应用的架构风格。

Python作为一种功能强大且易于使用的编程语言,也可以用于构建微服务架构。

本文将介绍一个基于Python的微服务实战案例,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吧。

1. 案例背景本案例是一个在线教育平台,包含用户服务、课程服务和支付服务三个微服务。

用户服务负责处理用户的注册、登录、信息修改等操作;课程服务负责课程的创建、编辑、删除等操作;支付服务负责课程购买的支付功能。

2. 技术选型在这个案例中,我们选择使用Python的Flask框架作为微服务的基础框架。

Flask是一个轻量级、灵活且易于扩展的Web框架,非常适合用于构建微服务。

3. 项目结构在开始实现微服务之前,我们需要先定义项目的结构。

一个常见的项目结构如下:- user_service/- app.py- models.py- routes.py- course_service/- app.py- models.py- routes.py- payment_service/- app.py- models.py- routes.py- main.py每个微服务都包含一个`app.py`文件用于初始化Flask应用,一个`models.py`文件用于定义数据库模型,一个`routes.py`文件用于定义API接口。

`main.py`是整个项目的入口文件,用于启动所有的微服务。

4. 用户服务用户服务负责处理用户相关的操作。

我们可以在`app.py`中初始化Flask应用,创建数据库连接,并注册API接口。

可以使用Flask的`Blueprint`来组织代码,具体代码实现如下:```pythonfrom flask import Flaskfrom user_service.routes import user_bpfrom user_service.models import dbapp = Flask(__name__)app.config['SQLALCHEMY_DATABASE_URI'] = 'sqlite:///users.db' app.register_blueprint(user_bp)db.init_app(app)if __name__ == '__main__':app.run()```在`routes.py`中定义API接口,如下所示:```pythonfrom flask import Blueprintuser_bp = Blueprint('user', __name__)@user_bp.route('/register', methods=['POST'])def register():# 处理用户注册逻辑pass@user_bp.route('/login', methods=['POST'])def login():# 处理用户登录逻辑pass# 其他API接口的定义```在`models.py`中定义用户的数据模型,以及数据库操作的方法,具体实现略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cker
Etcd
Flannel
Node Kubelet
Kubeproxy
Docker
Flannel
Node Kubelet
Kubeproxy
Docker
Flannel
架构详解~配置中心
Service1 Service2




Config Server 获取配置
GitLab config-repo
底层服务1 底层服务2
底层服务3 底层服务4
监控平台 Kafka
日志平台
Git
Redis RabbitMQ ES
LTS
Kubernetes
︵ ︶
Master
Kube-dns
Kube-proxyLeabharlann Kubedashboard
Apiserver
Kubeschedule
Kubecontrollermanager
︵ 架 构 总 览 图 ︶
客户端
DNS
K8S平台
Nginx 反向代理
服务网关层
网关1(zuul) 网关2(zuul)
配置中
心 (Spring
KubeDNS+ KubeProxy
Cloud
Config)
服务BFF层 服务BFF1
底层服务层
KubeDNS+KubeProxy
服务BFF2
KubeDNS+KubeProxy
public testabc(request){//实现代码} }
架构详解~服务调用(2)
Service1
依赖 service2 接口jar包
调用 service2接口
Service2 TestFacade
@FeignClient(url="${feign.url.service1}") public interfaceTest1Facade { @RequestMapping(value = "/testabc") public testabc(request); }
Pod2
Feign Ribbon Hystrix
相对于之前的客户端负载均 衡来说,这是典型的服务端 负载均衡,此时客户端非常 轻量,只做业务的处理。
使用Kubernetes代替 Eureka做服务治理。
继续使用Spring Cloud中的 其他组件,原来配置name 来访问其他组件的地方,全 部换成使用url来访问。
管理维护docker,功能强大 超强的扩容、缩容能力 系统稳定,容错能力强
基于Spring Cloud和Kubernetes的微服务系统
微服务1.0架构核心
Eureka
微服务1 微服务2
Feign Ribbon Hystrix
调用
Feign Ribbon Hystrix
Kubernetes
Eureka Docker
微服务技术架构实战
• 背景 • 系统架构 • 持续集成/持续发布 • 典型问题剖析 • 未来规划
背景
业务背景
巧房主要是为房产中介经纪人提供一个安全、稳定、高效、智能的 SAAS平台,主要涵盖如下几块功能:房源管理、客源管理、交易管 理、财务管理、人事OA、运营分析等功能。
目前服务4000多家房产中介公司,30W房产经纪人,分布在全国20 多个省份,100多个城市。当前有上海、广州两个IDC机房作为两个分 区并在阿里云上面搭建了第三个分区。
无法兼容与使用Kubernetes在微服务运维与监控方面 做的很好的一些功能,比如扩容缩容,灰度发布等 等。
微服务2.0架构核心
Service1
Feign Ribbon Hystrix
Service2
http://service2/abc/def
KubeDNS
KubeProxy
Pod1
Feign Ribbon Hystrix
微服务1 Docker
微服务2 Docker
最大限度地实现解耦,开发 效率大大提升、部署上线简 单快速。
各个微服务高内聚,各司其 职,接口设计更加轻量、合 理。
降低了整个服务器的成本, 扩容缩容简单易用
微服务1.0架构不足
服务上线与下线,调用服务需要一段时间后才从自己 缓存的服务列表中移除。
在客户端做负载均衡,对开发来说需要感知,且微服 务有点重。
UserCenter
2. Token认证:Filter 中调用用户中心验 证token
架构详解~服务调用(1)
Service1 TestClient
Service2 TestFacade
调用接口 public interfaceTest1Facade {
@FeignClient(url="${feign.url.
common-online online
application.yml service1-online.yml service2-online.yml
SearchPath中定义两个路径,分别存放服务具体配置与公共配置。
优先使用文件名与服务名完全一致的配置文件,如果没有再去 application*.yml中查找并使用找到的配置值。
public testabc(request);
service1}")
}
public interface TestClient {
@RequestMapping(value =
实现接口
"/testabc")
Service2 TestFacadeImpl
public testabc(); }
public class Test1FacadeImpl { @RequestMapping(value = "/testabc")
实现接口
Service2 TestFacadeImpl
public class Test1FacadeImpl { public testabc(request){//实现代码} }
架构详解~服务网关
Gateway
服务路由
gateway-online.yml
zuul: routes: service1bff-route: url: http://service1bff:8080 path: /api/service1bff/**
Token认证
1. 服务路由:配置时 指定url,服务端负 载均衡找到bff
单体架构
房源管理 财务管理
Tomcat 客源管理 人事OA
交易管理 运营分析
技术挑战
开发上线成本高周 牵一发而动全身 期长
系统扩展、架构演 进难度大成本高
应用扩容成本 高、效率低
微服务
系统架构
技术选型
Spring Cloud
组件丰富,兼容性好 开发部署,简单快速 系统组件, 扩展性强
Kubernete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