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蔽袋——静电屏蔽效能 防静电(抗静电)测试
防静电袋的检测标准

防静电袋的检测标准
防静电袋是一种用于包装静电敏感元件、器件或者产品的袋子,具有防静电、导电或者抗静电等特性,能够有效地防止静电对产品的损坏和影响。
为了确保防静电袋的质量和可靠性,需要对防静电袋进行严格的检测和测试,以便评估其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定,也能够为防静电袋的生产和使用提供保障。
一、封口强度
防静电袋的封口强度是指在袋子中装入物品之后,经过密封后,袋子的封口能够承受一定的拉伸、抗剪和抗扯的能力。
封口强度的检测可以通过拉力试验机来进行,其标准应符合GB/T 1040.1的要求。
二、垂直静电电场强度
防静电袋的垂直静电电场强度是指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袋子内部的电场强度是否能够达到一定的标准要求。
垂直静电电场强度的检测可以通过电场强度计来进行,其标准应符合GB/T 14432的要求。
三、表面电阻率
四、放电时间常数。
MS5821T000( 防静电屏蔽袋标准)胡浩

Q / ZX 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材料技术标准)Q/Z-MS5821T000-1999防静电屏蔽袋2001 发布 2001 实施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前言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选用的防静电屏蔽袋技术标准。
本标准将作为本公司采购、认证、验收及例行实验的依据。
本标准由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康讯公司技术一部提出,技术中心技术管理部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国宏。
本标准主要修订人:胡浩本标准起始执行时间: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材料技术标准)防静电屏蔽袋标准Q/A-MS5821T000-19991、 范围1.1 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所需要的防静电屏蔽包装袋的技术要求等1.2 本标准所指的防静电屏蔽包装袋指本公司各类产品选用的不同尺寸用于单板包装和周转用的三层镀铝屏蔽膜袋。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2.1GJB2605-96 可热封柔韧性防静电阻隔材料规范2.2 GB2828-87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2.3 GB/T 4456-1996 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2.4 GB6673-86 塑料薄膜与片材长度和宽度的测定 3、 技术要求3.1 结构外观3.1.1 结构尺寸和厚度除图纸有要求外,单层厚度0.075<σ≤0.16mm 。
无特殊说明,代码所附尺寸按内尺寸验收,开口为短边开口。
屏蔽层镀铝。
3.1.2 在自然光下可较清楚看见内容物;材料分别适应GJB 2605-96标准分类Ⅰ、Ⅱ、Ⅲ类中:透明、防水蒸气、防静电、静电耗散、静电屏蔽。
表面有静电敏感标志。
标志建议为黄底黑色,位于袋子外表面正中位置,图形中三角形边长为25mm.标志如下图:3.1.3 表面应光滑平整,无裂缝、划痕,无明显折痕,无污渍,无分层(老化)。
屏蔽袋测试标准

屏蔽袋测试标准屏蔽袋测试标准是针对防静电屏蔽袋的检测标准,主要是为了确保其具有良好的防静电性能,以保护电子产品免受静电干扰和损坏。
下面就来分步骤阐述屏蔽袋测试标准。
第一步,测试设备的准备。
在进行屏蔽袋测试之前,需要准备好相应的测试设备。
常用的测试设备包括静电计、阻抗测试仪、直流电源、万用表等。
第二步,测试前的准备工作。
在测试之前,需要保证袋子的表面干净,没有杂质,避免影响测试结果。
另外,还需要将袋子悬挂在测试架上,使其与地面高度一致。
第三步,进行表面电阻的测试。
表面电阻是评价屏蔽袋防静电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测试方法为:将静电计悬挂在屏蔽袋上方10mm处,并保持其与袋子表面垂直,进行测试。
要重复测试多次,并取平均值作为最终测试结果。
第四步,进行体积电阻的测试。
体积电阻也是评价屏蔽袋防静电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测试方法为:将阻抗测试仪的两极相距20mm,插入袋子内部,并记录测试结果。
同样需要重复测试多次,并取平均值作为最终测试结果。
第五步,进行电位平衡时间的测试。
电位平衡时间是指屏蔽袋内部静电电位与外界相同所需的时间。
测试方法为:在静电计上设置一个电离电压,将其距离袋子口部30mm处并垂直放置,记录测试时间。
同样需要多次测试,并取平均值作为最终测试结果。
第六步,进行电泄漏的测试。
电泄漏也是评价屏蔽袋防静电性能的指标之一。
测试方法为:将直流电源的极性间隔接入袋子内部,并记录电压和电流值,计算电阻值。
同样需要重复多次测试,并取平均值作为最终测试结果。
以上就是屏蔽袋测试标准的全部内容。
通过以上测试,可以评价屏蔽袋的防静电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任何一个测试指标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屏蔽袋的防静电性能,因此在制造过程中需要认真贯彻执行检测标准,提高产品质量。
实验指导书1-屏蔽部件的屏蔽效能测试实验指导书

屏蔽部件的屏蔽效能测试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理解屏蔽的分类,加强对屏蔽效能概念理解,掌握屏蔽效能测试原理及方法。
二、实验原理屏蔽效能是同一地点无屏蔽存在时的电磁场强度与加屏蔽体后的电磁场强度之比。
(一)屏蔽效能计算方法后前P PSE lg 10=()12SE A A dB =-其中:SE 为屏蔽效能,P 前和A 1为自由空间校准接收功率值,P 后和A 2为屏蔽后接收到的接收功率值。
测量原理图如图1所示。
图1屏蔽效能测试原理图 (二)屏效测试使用天线测试频段 频率范围 标准测试天线 低频段100Hz~30MHz环形天线三、实验仪器1.电磁屏蔽室(含屏效测试窗口)2信号源SP1642B,信号源MG3694A;3.测试天线组:KSTM-1013环形天线,KSTM-2213对称振子天线,KSTH-0508微波喇叭天线(各一对);4. 安捷伦N9020A微波频谱分析仪;5.测试电缆1#、2#、3#及附件;6.被试屏蔽材料样件。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实验内容:(一)磁场屏效测试(1)测试频点:250 kHz 、1MHz、30MHz(4)加屏蔽体后的测试。
(二)电场屏效测试(1)测试频点:300MHz、1GHz 。
(3)自由空间测试。
(4)加屏蔽体后的测试。
(三)平面波屏效测试(1)测试频点:4GHz、6GHz 。
(4)加屏蔽体后的测试。
测试具体步骤(以磁场频效测试为例):1.按原理图连接测试系统,经检查系统连接正常后,将信号发生器的电源插头插入220V电源,按下“电源”开关,将信号源预热30分钟;2.自由空间测试,将信号源输出频率依次调为实验内容中的测试频点,输出功率为+20dBm;在每个频率点下,在频谱仪中读出接收到的相应频率点处的功率电平幅度dBm值记为A1;3.加屏蔽体后的测试,保持信号源输出功率不变,通过频谱仪读出有屏蔽时接收到的相应频率点处的功率电平dBm值记为A2;注:应保证受试屏蔽样件与屏蔽室测试窗口安装法兰的电连续,尤其注意安装螺栓的均匀紧固,减小安装孔缝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静电屏蔽包装袋要求及检测方法

静电屏蔽包装袋要求及检测方法随着电子技术发展,在工业生产制造过程中使用了大量静电敏感元器件和产品,全链条的静电防护逐渐发展到涉及采购、生产、检验、测试、失效分析、包装、标识、维修、储存、分发和运输等科研生产活动。与静电敏感元器件和产品直接接触的防静电包装具有静电泄漏性能,当静电敏感元器件和产品在静电防护区之间转运或处于静电防护区之外时,防静电包装还具有静电屏蔽性能。因此,静电屏蔽包装袋已经成为工业生产制造领域中一种非常重要的静电防护产品,需要对其产品及检测方法做出质量规范性要求。一、技术要求1、外观屏蔽袋外观应满足如下要求:a)外表面应干净,无破损、无榴皱、无污渍等,其材料不应有易碎、易脱落或易擦除的物质;b)无分层、脆裂、气孔、切口、划痕等工艺缺陷;c)无不均匀、针孔、裂纹、沙眼、斑点以及外来物、鱼眼、凝胶点等结构缺陷;d)如有自封口结构,应较为牢固且可以全封闭包装。2、尺寸偏差屏蔽袋去除封合部分的长度、宽度后的内尺寸长度和宽度的最大允许误差应为±15%,单面厚度的最大允许误差应为±10%。3、封合强度屏蔽袋的封合强度应不小于40N/25mm。4、耐穿刺屏蔽袋单面的耐穿刺应不小于12N。5、表面电阻屏蔽袋表面电阻应满足如下要求:a)内表面点对点电阻为1.0×103Ω~1.0×1011Ω;b)外表面点对点电阻为小于1.0×1011Ω。6、内感应电能量屏蔽袋内感应电能量应不大于50nJ。二、检测方法(一)外观屏蔽袋外观采用目视法检查,判断是否满足要求。(二)尺寸偏差1、环境条件环境条件如下:a)环境温度:23℃±5℃;b)相对湿度:小于60%。2、仪器设备仪器设备应经过计量技术机构检定合格(或校准),满足检测使用要求,并在有效期内。主要仪器设备如下:a)测厚仪:1)测量范围:0mm~10mm;2)最大允许误差:±(0.5%×量程)。b)直尺或卷尺:1)测量范围:0m~5m;2)分辨力:1mm;3)最大允许误差:±0.2mm。3、样品4、检测步骤(1)长度使用直尺或卷尺测量被测屏蔽袋成品的内尺寸(去除封合部分)的长度,测量三次取平均值,对被测屏蔽袋逐一测量,判断是否满足要求。(2)宽度使用直尺或卷尺测量被测屏蔽袋成品的内尺寸(去除封合部分)的宽度,测量三次取平均值,对被测屏蔽袋逐一测量,判断是否满足要求。(3)厚度单面厚度检测步骤如下:a)在被测屏蔽袋的内尺寸(去除封合部分)区域,在单个屏蔽袋成品的土、下两面分别取1个尺寸为50mm×50mm的检测样品,检测样品应不少于6个。b)使用测厚仪测量样品的厚度,检测前应对测厚仪进行自校零,随机选取单个样品的三个位置测量并取平均值,然后对检测样品逐一测量,判断是否满足要求。(三)封合强度1、环境条件环境条件如下:a)环境温度:23℃±5℃;b)相对湿度:小于60%。2、仪器设备仪器设备应经过计量技术机构检定合格(或校准),满足检测使用要求,并在有效期内。主要仪器设备如下:a)拉力试验机:1)测量范围0N~200N,最大允许误差±1%;2)运动行程大于150mm。b)平面钳口夹具:1)最大负荷不小于0.5kN;2)最大开口尺寸不小于5mm。3、样品(1)样品数量被测屏蔽袋应不少于3个。另有需要时,可按GB/T2828.1执行。(2)样品制备选取外观检查合格的被测屏蔽袋,自被测屏蔽袋封合区域外边缘向内、垂直于封合方向,约屏蔽袋中部位置,截取3个相邻的宽25mm、长50mm的样品,样品一侧封合且另一侧为未封合的自由端。4、检测步骤封合强度检测步骤如下:a)检测前,应对拉力试验机进行自校,设置拉伸速度500mm/min;b)沿检测样品封合区域的内部边缘,将检测样品的两侧自由端分别安装并夹紧在上下两个平面钳口夹具内,样品轴线应与上下夹具中心线相重合;c)启动拉力试验机,直至检测样品在封合区域断开为止,记录最大载荷值(N);d)更换样品,重复b)、c),直至完成全部样品检测,计算平均载荷值(N),最终封合强度的检测结果为平均载荷值(N/25mm),判断是否满足要求。(四)耐穿刺1、环境条件环境条件如下:a)环境温度:23℃±5℃;b)相对湿度:小于60%。2、仪器设备仪器设备应经过计量技术机构检定合格(或校准),满足检测使用要求,并在有效期内。主要仪器设备如下:a)拉力试验机:1)测量范围0N~200N,最大允许误差±1%;2)运动行程大于120mm。b)试验探头和样品夹持平台:1)试验探头为不锈钢材质,直径12.5mm,长度125mm,触头为1/8球半径,锥长50mm;2)样品夹持平台为不锈钢材质,上下两层相合且内表面平整,中心透孔直径15mm;3)试验探头和样品夹持平台结构参见附录A。3、样品(1)样品数量被测屏蔽袋应不少于6个。另有需要时,可按GB/T2828.1执行。(2)样品制备选取外观检查合格的被测屏蔽袋,在每个被测屏蔽袋的两个表面(不含封合部分)分别选取1个50mm×50mm的样品,以样品内、外表面首先接触试验触头的两种情况将样品平均分成两组。4、检测步骤耐穿刺检测步骤如下:a)检测前,应对拉力试验机进行自校,设置试验探头移动速度500mm/min;b)将样品安装在样品夹持平台内层,样品尺寸中心位于平台透孔圆心轴线上,夹紧样品并固定;c)启动试验,探头匀速向样品夹持平台移动,直至试验触头穿透样品,记录最大载荷值(N);d)更换样品,重复b)、c),直至完成全部本组样品检测,计算平均载荷值(N);e)更换另一组样品,重复b)~d),直至完成全部样品检测,计算平均载荷值(N);f)比较两组平均载荷值(N),以较小载荷值(N)作为最终检测结果,判断是否满足要求。(五)表面电阻1、环境条件环境条件如下:a)环境温度:23℃±2℃;b)相对湿度:12%±3%、50%±5%;c)无强电磁场干扰。2、仪器设备仪器设备应经过计量技术机构检定合格(或校准),满足检测使用要求,并在有效期内。主要仪器设备如下:a)表面电阻测试仪:1)测试电压10V/100V,最大允许误差±10%;2)电阻测量范围1.0×103Ω~1.0×1011Ω,最大允许误差±10%。b)表面测试电极:1)质量范围2.3kg±0.3kg;2)接触表面圆形直径为50mm~64mm;3)导电橡胶总电阻不超过1000Ω。c)绝缘平板:1)表面点对点电阻大于1.0×1013Ω;2)尺寸不小于1m×1m。3、样品(1)样品数量被测屏蔽袋不少于6个。另有需要时,可按GB/T2828.1执行。(2)样品制备选取外观检查合格的屏蔽袋,自被测屏蔽袋封合区域外边缘向内、垂直于封合方向,截取不小于满足测试面积要求的样品,样品一侧封合且另一侧为未封合的自由端。4、检测步骤表面电阻检测步骤如下:a)将至少3个被测屏蔽袋样品放置在温度23℃±2℃、相对湿度12%±3%环境中不少于48h,但不多于72h;b)将被测屏蔽袋样品沿封合内部边缘,将未封合的自由端平铺展开,保持内表面向上,平铺在绝缘平板上;c)将表面电阻测试仪的两条测试线分别连接两个表面测试电极,表面测试电极分别放置在封合区域两侧的样品表面,记录表面电阻测试仪显示的电阻值,判定是否满足要求。检测示意图如图1a)、图1b)所示;d)将表面测试电极同时放置在封合区域一侧的样品表面测试,再换封合区域另一侧测试,分别记录两个区域表面电阻测试仪显示的电阻值,判定是否满足要求。检测示意图如图1c)所示;e)将该检测样品翻转,保持外表面向上,平铺在绝缘平板上,重复c)、d),记录表面电阻测试仪显示的电阻值,判定是否满足要求;f)将另外至少3个被测屏蔽袋样品放置在温度23℃±2℃、相对湿度50%±5%环境中不少于48h,但不多于72h;g)重复b)~e),记录表面电阻测试仪显示的电阻值,判定是否满足要求;h)当被测电阻在1.0×106Ω~1.0×1011Ω之间时,应选择100V测试电压;当被测电阻小于1.0×106Ω时,应选择10V测试电压;i)如果测试不能在放置环境中进行,则应在样品移出该环境后5min内完成测试。a)侧视图b)俯视图c)俯视图图1屏蔽袋内表面电阻检测示意图(六)内感应电能量1、环境条件环境条件如下:a)环境温度:23℃±5℃;b)相对湿度:小于60%;c)无强电磁场干扰。2、仪器设备仪器设备应经过计量技术机构检定合格(或校准),满足检测使用要求,并在有效期内。主要仪器设备如下:a)静电放电模拟器(以下简称“模拟器”):。
袋式除尘器滤袋的防静电处理及电阻性能测试

袋式除尘器滤袋的防静电处理及电阻性能测试袋式除尘器是一种常用的工业除尘设备,广泛应用于电力、冶金、化工、煤炭等领域。
在除尘器的工作过程中,滤袋是关键部件,起着过滤尘粒的作用。
为了提高滤袋的除尘效果和使用寿命,对滤袋进行防静电处理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袋式除尘器滤袋的防静电处理方法,并讨论其电阻性能的测试方法。
首先,袋式除尘器滤袋的防静电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通过在滤袋表面涂覆防静电涂料,防止静电的积聚。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成本较低,但涂层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需要得到保证,以确保涂层的长期有效性。
第二种方法是通过在滤袋的纤维材料中加入导电材料,使滤袋具有导电功能。
这种方法可以在滤袋生产过程中直接实施,但需要确保导电材料的加入量和分布均匀,以达到良好的导电效果。
第三种方法是将滤袋进行金属化处理,将导电层覆盖在滤袋表面。
这种方法的防静电效果好,但成本较高,需要谨慎处理以避免金属层的脱落。
其次,针对袋式除尘器滤袋的电阻性能测试方法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使用电阻计进行直接测量,将测试电极与滤袋的表面接触,通过测量电阻值来判断滤袋的电阻性能。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需要确保测试电极与滤袋接触良好,以避免测试结果误差。
第二种方法是使用静电测试仪对滤袋进行测试,该仪器可以测量滤袋表面的电势差和电荷量,并根据相关公式计算出滤袋的电阻值。
这种方法可以一次性测试多个位置的电阻值,并可以对静电产生的过程进行实时监测。
第三种方法是使用高压测试仪进行测试,该仪器可以施加高压电源来感应滤袋表面的电离现象,通过测量电离电流来判断滤袋的电阻性能。
这种方法的测试结果准确可靠,但需要注意测试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为了提高袋式除尘器滤袋的防静电效果和电阻性能,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选择合适的防静电处理方法,根据具体工艺和要求进行选择,以确保滤袋的电阻性能达到要求。
其次,加强滤袋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确保涂层的均匀性和导电材料的分散性,以避免出现局部电阻不均的现象。
静电屏蔽包装袋要求及检测方法-编制说明

《静电屏蔽包装袋要求及检测方法》(计划编号:20181032-T-424)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标准编制工作组2020年1月一、工作简况(一)任务来源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8年6月下达本项国家标准的制定计划,计划编号为:20181032-T-424;项目名称为《静电屏蔽包装袋要求及检测方法》;标准性质为推荐,计划完成时间为2020年。
本项国家标准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出,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归口。
(二)主要工作过程标准计划任务下达后,标准编制工作组对国内外静电屏蔽包装袋相关标准进行了更加深入细致的调研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国内相关产品生产和检测情况进行了调研,经多次讨论修改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即《静电屏蔽包装袋要求及检测方法》(征求意见稿)。
1.国内静电屏蔽包装袋相关标准调研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工业生产制造过程中使用了大量静电敏感器件和产品,全链条的静电防护逐渐发展到涉及采购、生产、检验、测试、失效分析、包装、标识、维修、储存、分发和运输等科研生产活动。
与静电放电敏感(ESDS)产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应是静电耗散材料,ESDS产品在防静电工作区(EPA)内部使用或者EPA之间转运、处于EPA之外时,还需要静电防护包装增加静电放电屏蔽措施。
因此,静电屏蔽包装袋是工业生产制造领域静电防护工作环节中一种非常重要的产品,需要对其产品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做出质量要求。
国内目前没有关于静电屏蔽包装袋的行业级、国家级产品标准或检测方法标准。
目前,现行标准GJB 2605-1996《可热封柔韧性防静电阻隔材料规范》等效采用了美军标MIL-B-81705C,该美军标已经停止使用。
该标准对材料静电屏蔽性能进行了规定,并提出了指标,但是对相应的测试程序和装置的介绍比较简单,可操作性差。
该标准中对感应电压的规定是≤30V。
感应电压方法该方法有一些缺点:一、从装置图中可以看出,该标准使用的ESD模拟器采用的是200pF和400kΩ,与现在的国内外通用标准人体模型(HBM,100pF和1.5kΩ)不一致,不便于相互比较。
防静电包装材料静电屏蔽性能测试方法

防静电包装材料静电屏蔽性能测试方法杨士亮1,雷磊2,李汉军1,姬国庆1(11徐州空军学院,徐州221006;21武汉军械士官学校,武汉430000)摘要:介绍了国内外常用的包装材料静电屏蔽性能测试方法和有关仪器及相关标准,简要分析了各种测试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静电屏蔽测试中应注意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防静电;静电屏蔽;测试方法中图分类号:TB34;TB48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3563(2006)02-0062-03收稿日期:2005O 12O 25作者简介:杨士亮(1968-),男,四川荣县人,徐州空军学院硕士研究生,主攻物理教学和兵器防电磁危害理论与技术。
S t udy on electrost atic sh ielding perfor m ancem easure m entof anti -electrostatic packagi ngm ateri alsYANG Shi O liang 1,LEI L ei 2,LI H an O jun 1,JI G uo O q ing1(11X uzhou A ir Force Institute ,X uzhou 221006,Ch i na ;21W uhan O rdance N.C .O A cademy ,W uhan 430075,Chi na)Abstract :T his paper i ntroduced t he m ethods ,i nstru m en ts and standards of e l ec tro sta tic shie l ding pe r -for m ance tests o f anti-e l ec tro sta tic packag ing m ate rials .T he advan tages and d i sadvantages of the m ethods w ere d iscussed .Some prob l em s need to consi der and so l ve in electrostatic sh i e l d i ng pe rf o r m ance tests w ere pu t forwa rd .K ey w ords :anti-e l ec tro sta tic ;electrostati c s h ieldi ng ;testm e t hod随着高分子材料的大量使用以及电子技术和产品向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广泛渗透,静电造成的故障和危害更加普遍,因此对产品的包装,尤其对静电敏感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防静电包装已成为引人关注的安全问题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屏蔽袋
——静电屏蔽效能防静电(抗静电)测试
屏蔽袋
能有效隔离物品与外部静电场,防止袋内产生静电,保护物品不受静电危害,还可防电磁干扰.用于PCB,LED等静电敏感元器件。
不但有防静电包装袋所有的防静电性能外,还有屏蔽外部人员、设备的ESD静电放电及
外部电磁辐射性能,它具有优良的防静电、防射频、防水蒸汽渗透、防盐雾等诸多功能。
它们独特的四层结构可形成"感应罩"效应以
保护袋内物品与静电场隔离.
屏蔽袋质量管控
◆防静电:表面电阻(率)、体积电阻(率)◆静电屏蔽效能
◆水蒸气透过率
◆防盐雾
防静电:表面电阻(率)、体积电阻(率)
可测试标准如下:
ASNI/ESD STM11.11-2015
SJ/T 10694-1996
GB/T 11210-1989硫化橡胶抗静电和导电制品电阻的测定
GB 12014-1989防静电工作服
GB/T 1410-1989固体电工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及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GB/T 12703-1991纺织品静电测试方法
GB 4385-1995防静电鞋、导电鞋技术要求
GB/T 2439-2001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导电性能和耗散性能电阻率的测定SJ/T 10694-1996电子产品制造防静电系统测试方法
静电屏蔽效能
测试及评判标准:
ESD S541
IEC61340-5-1
IEC61340-5-3
EDS STM11.31
IEC61340-4-8
测试过程:
1.将测试头放入待测试的屏蔽袋中密封
2.将屏蔽袋和探头一起放置在模拟放电器和两级之间
3.放电模拟器1000V(常规)放电
4.记录显示的能量值nJ(可截取测试图谱)
水蒸气透过率
GB/T 21529-2008 塑料薄膜和薄片水蒸气透过率的测定GB/T 26253-2010 塑料薄膜和薄片水蒸气透过率的测定JIS K7129-2008 塑料.薄膜和薄片.水蒸气透过率的测定
GB/T 30412-2013 塑料薄膜和薄片水蒸气透过率的测定ASTM E96-1990 对于材料的水蒸气透过率的标准测试方法ASTM D1653有机涂层水蒸气渗透率的测试方法
防盐雾
1、中性盐雾试验
2、醋酸盐雾试验
3、快速盐雾试验
4、交变盐雾试验
GB/T2423.17—1993《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Ka:盐雾试验方法》
GB/T2423.18—2000《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Kb:盐雾,交变(氯化钠溶液)》
GB5938—86《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耐腐蚀试验方法》
GB/T1771—91《色漆和清漆耐中性盐雾性能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