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效率仪使用方法
荧光检测仪使用方法

荧光检测仪使用方法1. 引言1.1 荧光检测仪简介荧光检测仪是一种用于检测物质荧光特性的专业仪器。
它可以通过测量样品在受激发光照射下所发射的荧光信号来分析样品的成分、浓度和性质。
荧光检测仪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
荧光检测仪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样品中的荧光分子在受激光照射下吸收能量并重新辐射出比激发光波长长的荧光光波长。
通过测量荧光信号的强度和波长,可以得到样品的荧光光谱,进而分析样品的性质。
荧光检测仪通常包括光源、样品仓、检测器和数据处理系统。
光源通常为激光或LED,用于激发样品的荧光。
样品仓用于放置样品,并确保样品在激光照射下均匀被激发。
检测器用于接收样品发射的荧光信号,并将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数据处理系统用于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
荧光检测仪是一种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分析仪器,可以在微量样品下准确快速地进行荧光检测分析。
在实验室研究和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 正文2.1 准备工作准备工作是使用荧光检测仪的第一步,确保正确的准备工作可以帮助您获得准确的检测结果。
在进行任何实验之前,您需要准备好以下几项:1.检测仪器:确保荧光检测仪已经正确连接到电源并开启,检查仪器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样品:准备好需要检测的样品,并确保样品制备的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污染。
3.标准曲线:如果需要进行定量检测,您需要准备好标准曲线来校准荧光检测仪。
4.清洁工具:准备好清洁纸巾、无纺布或其他清洁工具,以便在实验过程中随时清洁检测仪器。
5.实验操作手册:查阅荧光检测仪的操作手册,了解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以确保正确操作。
确保在开始实验之前,您已经准备好以上这些内容,这样可以保证您在使用荧光检测仪时能够顺利进行实验并获得准确的结果。
2.2 使用步骤1. 打开荧光检测仪的电源开关,并等待设备启动完成。
2. 确保样本室干净整洁,避免灰尘或杂质影响检测结果。
3. 将待测样本放置在样本舱内,并确保样本与探测器对齐。
宝生物荧光定量PCR使用说明

Code No.:DRR041ASYBR® Premix Ex TaqTM (Perfect Real Time) (200 次量)目内 容●制品说明 ●制品内容 ●适用的 Real Time PCR 扩增仪 ●保 存录页 码1 1 1 1 1 1 2 2 2 2 3 3 3●TaKaRa Ex TaqTM HS活性定义 ●纯 度●Real Time PCR 性能检测 ●试剂盒原理 ●试剂盒特长 ●操作注意 ●Real Time PCR 操作顺序 ●操作方法 ◆应用 Thermal Cycler Dice Real Time System 扩增仪的操作方法 ◆应用 ABI PRISM 7000/7700/7900 HT, 7300/7500/7500 Fast Real - Time PCR 的操作方法 ◆应用 Light Cycler Real Time PCR 扩增仪的操作方法 ◆应用 Smart Cycler II System Real Time PCR 扩增仪的操作方法 ◆应用 Mx3000P Real Time PCR 扩增仪的操作方法 ●PCR 反应条件说明 ●实验例 ●进行 RT-PCR 反应时的实验方法 ●引物设计说明 ●引物设计服务说明: 本公司提供用于基因表达定量分析的引物设计及合成服务 ●问 答4 5 7 8 9 9 11 1314 14◆特别提示: 本制品请于 4℃避光保存,避免冻结制品!●制品说明本制品是采用SYBR® Green I嵌合荧光法进行Real Time PCR的专用试剂。
制品中已经将DNA聚合酶、反 应用Buffer、dNTP、SYBR® Green I等试剂预混在一起,是一种 2×浓度的Premix Type试剂,进行实验 时,PCR反应液的配制十分方便简单。
制品中的DNA聚合酶使用了改良后的Hot Start法用 DNA聚合酶TaKaRa Ex TaqTM HS,与TaKaRa精心研制的Real Time PCR用Buffer组合使用,可以有效抑制非特异性的PCR扩增,大大提高PCR的扩增效率,进行高灵敏度的Real Time PCR扩增反应。
荧光效率仪使用方法-精选文档

4. 用配备的暗适应夹,对叶片进行充分的暗 适应。将叶片夹入暗适应夹中,关闭适应 夹上的金属遮光片,暗适应10分钟以上。
5. 将探头置于暗适应夹上的圆形槽之中,确 保探头与暗适应夹紧密接触,无光线进入。 用手按紧探头与暗适应夹,拉开适应夹上 的金属遮光片。
6. 按下探头一侧的遥控按钮,或从菜单中选 择测定功能进行测定。 7. 待仪器测定完毕后(大约1秒),记录测定 数据的编号,然后点击OK。使用上下光标 选择是否保存数据,数据保存完毕点击OK 即可进入下一次测定。
• 李鹏民, 高辉远, Reto J. Strasser (2019). 快速叶绿素荧光诱 导动力学分析在光合作用研究中的应用. 植物生理学与分 子生物学学报, 31 (6): 559-566 (重点参阅此文) • 许珍, 李鹏民, 高辉远, 董树亭, 王空军, 张吉旺(2019). 玉米 不同朝向叶片原初光化学反应日变化的差异. 作物学报, 33(8): 1375-1379 • 孙山, 王少敏, 王家喜, 高辉远(2019). 黑暗中脱水对‘金太 阳’杏离体叶片和功能的影响. 园艺学报, 35(1): 1-6
• 阶段主要反映了光合碳代谢的变化,随着 光合碳代谢速率的上升,荧光强度逐渐下 降(Krause和Weis,1991)。 • 连续激发式荧光仪(如Handy-PEA ) 主要是通过短时间照光后荧光信号的瞬时 变化反映暗反应活化前PSII的光化学变化, 它具有相当高的分辨率 ,所以能够从O-P 上升过程中捕捉到更多的荧光变化信
保存数据
保存文件,自定义文件名
点击OK,完成数据保存。
在对话框中 输入描述数 据的字符, 字符不超过 250个即可。
如何打开保存文件?打开传输软件,点击
在文件夹中找到目标文件,打开即可
荧光siRNA产品使用说明

荧光siRNA产品使用说明RN:R11077.1 产品简介荧光标记的siRNA是检测转染效率、优化转染方法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荧光标记的siRNA转染细胞后,可以直接使用荧光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也可以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确定是否有效转染及转染效率的高低。
荧光标记的siRNA还可用作追踪siRNA在胞内的定位及分布的情况。
运输保存产品以冻干粉的形式储存于棕色管中,常温运输。
收到产品后,请于-20℃~-80℃保存,冻干粉可以稳定保存一年。
使用前瞬时离心,用RNase-free HO或灭菌ddH2O,配制成20μM储存液,分装避光保存,避免反复冻融(不超过5次)。
2表1 20μM储存液的配置参考注:所有过程请注意避光!使用方法使用前须知1)我们提供三种荧光基团标记的siRNA,进行实验前请先了解检测仪器的配置和参数,选择合适的荧光标记。
表2 锐博生物荧光标记siRNA可选荧光2)请先熟悉转染操作,以快速准确的完成荧光标记siRNA的转染。
3)储存、使用过程中及检测过程中请注意避光。
4)检测前请先熟悉检测仪器的操作,若使用荧光显微镜或激光共聚焦检测,检测时不宜同一位置曝光时间过长,应对好焦后马上拍照,防止曝光时间过长而荧光淬灭。
1,转染具体操作请参考使用的转染试剂说明,最好设置合适的转染试剂浓度及荧光标记siRNA浓度梯度,综合考虑转染率及转染试剂副作用,以选择合适的浓度进行RNAi实验。
以下为以riboFectTM CP Reagent 转染siRNA于24孔板,转染浓度为50nM为例:a. 稀释siRNA:用50μl 1X riboFectTM CP Buffer(v1)稀释1.25μl 20μM siRNA储存液(v2),轻轻混匀,室温孵育5min。
b. 混合液制备:加入5μl riboFectTM CP Reagent(v3),轻轻吹打混匀,室温孵育0~15min。
c. 将riboFectTM CP混合液加入到443.75μl细胞培养基(v4)中,轻轻混匀。
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原理和使用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原理和使用方法荧光定量PCR仪原理将标记有荧光素的Taqman探针与模板DNA混合后,完成高温变性,低温复性,适温延伸的热循环,并遵守聚合酶链反应规律,与模板DNA互补配对的Taqman探针被切断,荧光素游离于反应体系中,在特定光激发下发出荧光,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被扩增的目的基因片段呈指数规律增长,通过实时检测与之对应的随扩增而变化荧光信号强度,求得Ct值,同时利用数个已知模板浓度的标准品作对照,即可得出待测标本目的基因的拷贝数。
Ct值(Cyclethreshold,循环阈值)的含义为:每个反应管内的荧光信号到达设定阈值时所经历的循环数。
1. 荧光阈值(threshold)的设定PCR反应的前15个循环的荧光信号作为荧光本底信号,荧光阈值的缺省(默认)设置是3-15个循环的荧光信号的标准偏差的10倍,即:threshold= 10*SDcycle 3-152. Ct值与起始模板的关系每个模板的Ct值与该模板的起始拷贝数的对数存在线性关系,公式如下。
Ct=-1/lg(1+Ex)*lgX0+lgN/lg(1+Ex)n为扩增反应的循环次数,X0为初始模板量,Ex为扩增效率,N为荧光扩增信号达到阈值强度时扩增产物的量。
起始拷贝数越多,Ct值越小。
利用已知起始拷贝数的标准品可作出标准曲线,其中横坐标代表起始拷贝数的对数,纵坐标代Ct值。
因此,只要获得未知样品的Ct 值,即可从标准曲线上计算出该样品的起始拷贝数。
实时荧光定量PCR所使用的荧光物质可分为两种:荧光探针和荧光染料。
现将其原理简述如下:1.TaqMan荧光探针:PCR扩增时在加入一对引物的同时加入一个特异性的荧光探针,该探针为一寡核苷酸,两端分别标记一个报告荧光基团和一个淬灭荧光基团。
探针完整时,报告基团发射的荧光信号被淬灭基团吸收;PCR扩增时,Taq酶的5'-3'外切酶活性将探针酶切降解,使报告荧光基团和淬灭荧光基团分离,从而荧光监测系统可接收到荧光信号,即每扩增一条DNA链,就有一个荧光分子形成,实现了荧光信号的累积与PCR产物形成完全同步。
CFX-荧光定量PCR仪操作指南(Bio-rad)

CFX96 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开始运行仪器打开电脑打开定量PCR仪底座开关启动CFX Manager软件放置样品将PCR反应体系加入到0.2ml低缘八联管,盖上管盖;或加入低缘96孔板,用光学级封膜封好。
注意,必须带一次性塑料手套,不要让手指接触到反应管表面。
将反应管按顺序放入仪器的加热孔中。
设置程序,运行实验定量PCR软件操作基本步骤为:a. 设置热循环程序文件(Protocol Tab) b.设置反应板文件(Plate Tab)。
C.点击“Start Run”键,运行程序热循环程序文件(Protocol Tab)设置指南:点击Edit(编辑)或 Create New(创建新程序)。
反应板设置文件(Plate Tab)设置指南:选择本次实验所要使用的荧光染料种类;单击样品类型;如要某些反应孔第一荧光染料对应的样品类型为标准品(Standard),点击“Dilution Series”键可设置其标准品浓度及稀释倍数。
点击“Start Run”键。
单击open lid(打开热盖)或Close lid(关闭热盖)放置样品;单击Start Run,保存文件,开始运行程序。
结果分析PCR反应结束后,软件会自动计算标准曲线和Ct值等。
如需进行表达量分析、等位基因分析等,在软件窗口选择相应分析功能。
点击右上方的“Report”键,还可输出结果报告单关闭运行仪器实验结束后取出反应管,顺序关闭CFX Manager软件、定量PCR仪电源,关闭电脑。
注意!CFX仪器上盖部分为全自动控制,在通电状态,严禁任何人为干涉上盖开启或关闭的行为,此类行为会导致上盖故障,危及仪器使用。
CFX Manager软件操作快速指南实验操作程序设置图 1显示实验设置窗口中一个预览的程序。
点击Create New,打开程序编辑器创建一个新的程序。
点击Select Existing,通过浏览器加载一个程序或对其进行编辑。
叶绿素荧光仪的使用方法

叶绿素荧光仪的使用方法
叶绿素荧光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叶绿素荧光的仪器,它通常用于
研究光合作用和植物生长的过程。
使用叶绿素荧光仪需要遵循以下
步骤:
1. 样品准备,首先,准备待测的叶片样品。
确保叶片表面干燥,并且没有明显的损伤或病害。
另外,样品应该在测量前暗适应一段
时间,以确保叶绿素在最佳状态下。
2. 仪器设置,接下来,将叶绿素荧光仪设置在适当的参数上,
包括激发光强度、测量光强度、测量时间等。
这些参数的设置应该
根据具体的实验目的和样品特性来确定。
3. 测量操作,将样品放置在叶绿素荧光仪的测量室内,确保样
品叶片均匀覆盖在测量窗口上。
启动仪器进行测量,记录下测量得
到的数据。
4. 数据分析,最后,对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
可以通过计
算叶绿素荧光参数,如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非光化学猝灭系
数(qN)等来评估叶绿素的光合效率和光保护能力。
除了以上基本步骤外,使用叶绿素荧光仪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比如在测量过程中避免样品受到外界光照干扰,保持仪器的稳定性等。
另外,根据具体的研究需求,可能还需要结合其他实验手段和
技术来进行综合分析。
总的来说,使用叶绿素荧光仪需要严格遵循操作规程,合理设
置参数,并结合数据分析来全面评估叶绿素的光合特性。
希望以上
回答能够帮助到你理解叶绿素荧光仪的使用方法。
荧光检测器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荧光检测器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荧光检测器是一种专业性的仪器设备,用于检测各种物质的荧光特性。
在进行荧光检测操作时,应严格遵守以下方面的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安全操作规程1. 前期准备在进行荧光检测操作之前,需要进行相关的准备工作:•熟悉荧光检测器的结构和各项功能;•确认检测物品的相应信息,例如溶液的浓度、荧光特性等;•确认荧光检测器所需的适合的检测波长。
2. 操作过程在进行荧光检测操作时,需要遵守以下安全操作规程:2.1 接通电源前的检查在连接荧光检测器电源前,应检查电源线是否无损伤,连接线是否牢固。
同时,检测器的电源开关应处于关闭状态。
2.2 样品制备样品的制备应在洁净的工作台上进行。
使用洁净的试剂,并在明确安全操作规程和实验室规定的情况下进行样品制备。
样品制备完成后,应在安全操作规程和实验室规定的条件下进行储存。
2.3 操作要点1.打开荧光检测器打开电源开关,注意听到声音方可开始操作。
注意此时应接触荧光检测器,保持干燥,避免水汽进入仪器产生损坏。
2.设定检测波长根据检测物品特性设定检测波长,设定方式参见荧光检测器使用说明书。
3.放入样品将样品直接加入检测器的检测池中。
4.扫描检测进行样品扫描后,按照荧光检测器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
注意,检测池不可碰撞或摇动。
5.关闭荧光检测器检测完成后,关闭仪器开关。
2.4 仪器保护运用完毕后,荧光检测器必须处于干燥、通风或低温状态下;书写仪器操作记录表格。
3. 紧急处理在荧光检测器操作过程中,若出现故障或有其他紧急情况发生时,应采取相应的紧急处理措施,并通知实验室管理员。
保养规程为了延长荧光检测器的使用时间,提高仪器工作效率,需要对荧光检测器进行定期保养。
1. 仪器日常保养荧光检测器的日常保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仪器外部清洁在每次使用以后,要及时清洁检测器的外部。
首先,要关掉仪器开关并拔掉电源线。
使用干净的布将仪器外部擦拭干净。
2.定期除尘荧光检测器的内部会有灰尘聚积,定期清理仪器内部灰尘,保证检测的灵敏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发出的荧光强度随时间而变化, 植物发出的荧光强度随时间而变化 , 在从暗适应到暴露在光下时, 在从暗适应到暴露在光下时 , 荧光强度先 上升然后下降。 一般情况下, 刚暴露在光 上升然后下降 。 一般情况下 , 下时的最低荧光定义为O点 下时的最低荧光定义为 点,荧光的最高峰 定义为P点,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 定义为 点 线指的就是从O点到 点的荧光变化过程, 点到P点的荧光变化过程 线指的就是从 点到 点的荧光变化过程, 主要反映了PSII的原初光化学反应及光合 主要反映了 的原初光化学反应及光合 结构的结构和状态等的变化,而下降的
6. 按下探头一侧的遥控按钮,或从菜单中选 按下探头一侧的遥控按钮, 择测定功能进行测定。 择测定功能进行测定。 7. 待仪器测定完毕后(大约 秒),记录测定 待仪器测定完毕后(大约1秒),记录测定 数据的编号,然后点击OK。使用上下光标 数据的编号,然后点击 。 选择是否保存数据,数据保存完毕点击OK 选择是否保存数据,数据保存完毕点击 即可进入下一次测定。 即可进入下一次测定。
点击红圈中的按钮可看到O-J-I-P图
利用右上角“Plot settings”可设定一些参数。
如:X和Y轴范围
点击红圈中的图标
可以做出下图
ABS/ABS
TR/ABS ET/ABS
DI/ABS
090426-1-524
2 LM Scale: 1
并得到大量数据
五、应用实例
李鹏民, 高辉远, Reto J. Strasser (2005). 快速叶绿素荧光诱 导动力学分析在光合作用研究中的应用. 植物生理学与分 子生物学学报, 31 (6): 559-566 (重点参阅此文 重点参阅此文) 重点参阅此文 许珍, 李鹏民, 高辉远, 董树亭, 王空军, 张吉旺(2007). 玉米 不同朝向叶片原初光化学反应日变化的差异. 作物学报, 33(8): 1375-1379 孙山, 王少敏, 王家喜, 高辉远(2008). 黑暗中脱水对‘金太 阳’杏离体叶片和功能的影响. 园艺学报, 35(1): 1-6
4. 用配备的暗适应夹,对叶片进行充分的暗 用配备的暗适应夹, 适应。将叶片夹入暗适应夹中, 适应。将叶片夹入暗适应夹中,关闭适应 夹上的金属遮光片,暗适应10分钟以上 分钟以上。 夹上的金属遮光片,暗适应 分钟以上。
5. 将探头置于暗适应夹上的圆形槽之中,确 将探头置于暗适应夹上的圆形槽之中, 保探头与暗适应夹紧密接触,无光线进入。 保探头与暗适应夹紧密接触,无光线进入。 用手按紧探头与暗适应夹, 用手按紧探头与暗适应夹,拉开适应夹上 的金属遮光片。 的金属遮光片。
Fluorescence Raw Curv es 2000
2 1800 3 4 5 1 1600
1400
Fluorescence [mV]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01
0.05
0.10 0.1
0.30 1
2.00 10
30.00 100 1000
Time [ms]
O点
J点
I点
P点
三、数据传输与保存
1. 将仪器与计算机连接,点击 将仪器与计算机连接,点击on/off打开仪器。 打开仪器。 打开仪器 2. 双击打开数据传输软件
出现下图
点击图片进入
从HPEA中传出数据
如果要输入的数 据是第100-200 据是第 应在First 个,应在 file中输入 中输入100, 中输入 , 在Last file中输 中输 入200,然后点 , 击Transfer。 。
二、Handy-PEA使用说明 使用说明
1. 确定 确定HPEA主机电量充足并且连接好探头。 主机电量充足并且连接好探头。 主机电量充足并且连接好探头 2. 从菜单中选择协议 从菜单中选择协议(Protocol )选项(屏幕 选项( 选项 ID#12)。应该有 个空的协议位置和 个默 )。应该有 个空的协议位置和1个默 )。应该有5个空的协议位置和 认的协议位置, 认的协议位置,按OK键,选择默认协议。 键 选择默认协议。 3. 按上下键,选择时间设定项 按上下键,选择时间设定项(Duration setting),按OK键确认。键入所需的时间 键确认。 , 键确认 选择范围: ~ 键结束。 (选择范围:1~300秒),按OK键结束。 秒),按 键结束 用同样的方法设定光源的强度为 3000mol.m-2.s-1。
打开文件后,点击下图中的“大脑”图标
工具栏功能增加,变为
选中待处理的数据
如果要保存数据,点击“Tools”
出现下图
点击上图中的红圈处的下拉箭头,选择 “MS-Excel File”
点击“YES”
选择路径,保存文件。用Excel可打开文件
如果想进一步看数据之间的差异,选择不 同的模式处理你的数据,具体可供选择的 有如下红色圆圈中的模式:
Handy-PEA 和 BiolyzerHP3 使用方法
崔国瑞
一、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 1. 简介
将暗适应的绿色植物或含有叶绿素的 部分组织突然暴露在可见光下之后就会观 察到,植物绿色组织发出一种暗红色, 察到,植物绿色组织发出一种暗红色,强 度不断变化的荧光, 度不断变化的荧光,荧光随时间变化的曲 线称为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 线称为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
双击打开 BiolyzerHP3 分析软件
点击close
点击图片
点击
选择文件
注意,此处可能出现错误! 正确如下,可点击“是”
错误如下,出现原因是:测定数据存在异 常数值,在传输软件HPEA中将异常数值删 除即可。
用HPEA传输软件打开出现错误的文件,选 中异常数值,右键点击Cut selected lines即 可,然后再次保存数据。
以上是一些中文应用实例,可用于入门学 以上是一些中文应用实例, 更多应用实例可根据需要自行查阅。 习。更多应用实例可根据需要自行查阅。
结 语
以上是对荧光效率仪的简单介绍,还有 很多功能有待大家在使用过程中去开发和 利用。 由于它具有获得信息量大、操作简便、 易于重复等特点,所以是深入研究光合作 用原初反应的一种有力而便捷的工具。
的电子用于固定 的电子用于固定CO2或其它途径。在此基础 或其它途径。 上发展起来的数据处理称为“ 上发展起来的数据处理称为“JIP-test”。 。 JIP-test为我们提供了被测样品材料的大量 为我们提供了被测样品材料的大量 信息。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包 信息。 含丰富和复杂的信息。 含丰富和复杂的信息。
的信息(Force et al,2003;Lazár, 的信息( , ; , 2006),通过对曲线荧光参数的分析,可 ),通过对曲线荧光参数的分析 ),通过对曲线荧光参数的分析, 以知道植物不同发育时期光合结构的变化。 以知道植物不同发育时期光合结构的变化。 为了能更好地反映动力学曲线和被测 样品材料的关系, 样品材料的关系,Strasser和Strasser 和 (1995)以生物膜能量流动为基础,通过 )以生物膜能量流动为基础, 计算能量流和能量比率来衡量在给定物流 状态下样品材料内部变化, 状态下样品材料内部变化,建立了高度简
传输完毕,点击“Close”
保存数据
保存文件,自定义文件名
点击OK,完成数据保存。
在对话框中 输入描述数 据的字符, 据的字符, 字符不超过 250个即可。 个即可。 个即可
如何打开保存文件?打开传输软件,点击
在文件夹中找到目标文件,打开即可
点击OK,即可打开文件查看数据。
四、BiolyzerHP3 使用说明
息,如O-P变化过程中的另外两个拐点(J 变化过程中的另外两个拐点( 变化过程中的另外两个拐点 点和I点)。从照光后的 从照光后的10 到 点和 点)。从照光后的 s到5 min内不 内不 同时间的荧光信号都能被按时记录。 同时间的荧光信号都能被按时记录。在对 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作图时, 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作图时, 为了更好地观察J点和 点和I点 结果得到O-J-I为了更好地观察 点和 点,结果得到 P诱导曲线。 诱导曲线。 诱导曲线 植物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曲线中包含 着大量关于PSII反应中心原初光化学反应 着大量关于 反应中心原初光化学反应
化的能量流动模型图。依照能量流动模型, 化的能量流动模型图。依照能量流动模型, 天线色素( 天线色素(Chl)吸收的能量(ABS)的一 )吸收的能量( ) 部分以热能和荧光( )的形式耗散掉, 部分以热能和荧光(F)的形式耗散掉,另 一部分则被反应中心(RC,在JIP-test中 一部分则被反应中心( , 中 RC指有活性的反应中心)所捕获(TR), 指有活性的反应中心) 指有活性的反应中心 所捕获( ), 在反应中心激发能被转化为还原能, 在反应中心激发能被转化为还原能,将QA 还原成Q 后者又可以被重新氧化, 还原成 A-,后者又可以被重新氧化,从而 产生电子传递( ), ),把传递 产生电子传递(ET),把传递
参考文献
Force L, Critchley C, van Rensen JJS. 2003. New fluorescence parameters for monitoring photosynthesis in plants. Photosynth Res, 78: 17~33 Krause GH, Weis E. 1991.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and photosynthesis: the basics. Annu Rev Plant Physiol Plant Mol Biol, 42: 313~349 Lazár D. 2006. The polyphasic chlorophyll a fluorescence rise measured under high intensity of exciting light. Functional Plant Biology, 33: 9~30 Strasser BJ, Strasser RJ. 1995. Measuring fast fluorescence transients to address environmental questions: the JIP-test. In: Mathis P (ed) Photosynthesis: from Lingt to Biosphere.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Dordrecht, 5: 97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