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的技巧

护理措施的技巧
以下是护理措施的一些技巧:
1. 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血压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治疗环境:保持治疗环境的清洁和舒适,保持室内的适宜温度和湿度,有利于患者恢复。
3. 心理支持: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帮助其建立积极的心态。
4. 餐饮护理:合理调配患者的饮食结构,确保其摄入充足的营养物质和水分。
5. 动作独立性:为患者提供合适的帮助,在保护患者自尊心的前提下,尽量保持其身体活动的独立性。
6. 床位护理:确保患者的床位整洁干净,定期翻身,防止褥疮的发生。
7. 体位护理:帮助患者采取合适的体位,减少压力和不适感,防止呼吸道分泌物滞留。
8. 定期活动:帮助患者进行轻度的身体活动,如起床、走动等,防止肌肉萎缩和血液循环不畅。
9. 给药护理:确保患者按时按量服药,正确记录用药情况,避免药物误用或超量服用。
10. 安全预防:注意患者的安全问题,如防止跌倒、摔伤、烧烫等事故的发生。
11. 伤口护理:根据患者伤口的类型选择合适的清洁和包扎方法,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
12. 感染控制:遵守手卫生和消毒规范,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13. 入睡指导:给予患者适当的入睡指导,如放松活动、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品等,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护理措施技巧,具体的护理措施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执行。
护理服务措施范文

护理服务措施范文1.个体化护理计划:护理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设计个体化的护理计划,包括记录患者的健康状况、药物使用情况、饮食习惯等。
通过个体化护理计划,护理师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需求,并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
2.健康宣教:护理师应向患者和家属提供关于疾病预防、医疗常识、药物使用等方面的健康教育。
健康宣教的目标是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并促进患者及家属的健康行为。
3.定期体检:护理师应定期对患者进行体检,包括测量血压、脉搏、体温等,以及进行常规的生理指标检查。
通过定期体检,护理师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的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4.药物管理:护理师应确保患者正确、及时地服用药物。
这包括核对患者的药物清单,准确计算药物的剂量,安排合理的用药时间,并监测患者的用药效果和副作用。
5.疼痛管理:对于有疼痛症状的患者,护理师应定期评估疼痛的程度,并根据患者的需求进行疼痛管理。
这包括提供疼痛缓解的药物、物理疗法(如热敷、冷敷、按摩等)以及心理支持等。
6.康复护理:对于需要康复的患者,护理师应设计个体化的康复方案,并帮助患者进行相关的康复训练和活动。
康复护理的目标是帮助患者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并促进社会融入。
7.情感支持:护理师应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尤其是对于病情较重或康复过程中遇到困难的患者。
他们可以为患者提供耐心倾听、鼓励和安慰,并帮助患者调整情绪和面对疾病。
8.安全措施:护理师应确保患者的安全。
他们应注意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此外,护理师还应确保患者的环境安全,如防止跌倒和滑倒,防止疾病传播等。
9.饮食护理:护理师应根据患者的饮食需求提供合理的饮食护理。
这包括提供营养均衡的食物、限制一些食物的摄入(如高盐、高脂食物)、监测患者的饮食摄入量等。
10.睡眠管理:护理师应帮助患者维护良好的睡眠质量。
这包括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减少干扰因素(如噪音、光线等)等。
护理措施

3.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少量多餐、避免过
糖尿病
1.首先向患者说明糖尿病的饮食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终身性的,不偏食不挑食。
2.严格定时定量,订餐次。
3.严格控制全日量的摄入,防止过多,一般每天的主食量在4~6两为宜。
系统性红斑狼疮
1.注意活动与休息急性期及疾病活动期应卧床休息缓解期可适当活动。
2.指导其保持情绪乐观稳定,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及护理。
3.嘱医嘱给予利尿消肿,减少尿蛋白的对症治疗和免疫炎症反应的治疗。
糜烂性胃炎
1.指导患者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病室保持安静。
2.饮食宜清淡、易消化,控制钠盐的摄入,多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3.指导患者定时进餐、少量多餐、细嚼慢咽,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4.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控制输液速度。
4.服药护理注意药后反应。
输血
输血顺利进行无不良反应
脑梗塞
1.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多给予情感支持。
2.提供安静舒适的病室环境,协助病人尽早下床活动,鼓励病人寻求帮助。
3.帮助患者做患侧肢体的功能锻炼,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加强营养,保持大便通畅。
1.提供安静舒适的病室环境。
2.指导其保持情绪乐观稳定,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及护理。
3.指导其低盐、低脂饮食
脑出血
1.病情观察,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若有呕吐,头痛,大汗,高热等表现,及时通知医生。
2.饮食宜清淡,忌辛辣生冷刺激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加强营养,保持大便通畅。
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六篇

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六篇1.营养不足的护理(1)找出致病因素,如喂养不当、疾病、经济困难等,通过护理并与医疗或社区工作者的合作予以消除。
(2)调整饮食:调整饮食要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循序渐进,以免出现腹泻,加重胃肠功能紊乱。
选择易消化吸收、高热能、高蛋白质的食物。
饮食调整的方法:①轻度营养不良患儿不应过快地改变原有食物,应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热卡,待体重接近正常时再恢复到供给正常需要量;②中重度营养不良患儿消化吸收功能紊乱,对食物的耐受差,能量供给应从少量开始,逐渐增加,待食欲和消化功能恢复,供给高于正常生理需要量的热卡,直至体重接近正常再恢复至正常生理需要量;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如给菜泥、果泥、肉泥等富含营养的食物。
(3)按医嘱给予助消化药物,如胃蛋白酶、胰酶。
必要时给予苯丙酸诺龙肌肉注射,促进蛋白质合成。
病情重者少量输血浆、白蛋白、静脉高营养液。
在输液时速度宜慢,补液量不宜多。
2.预防感染的护理预防呼吸道感染,室内保持适宜的温理、湿度;注意防寒保暖,少去公共场所;加强口腔、皮肤护理;对重度营养不良患儿可按医嘱输新鲜血浆或自蛋白,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3.预防低血糖的护理不能进食者可按医嘱静脉输人葡萄糖溶液;密切观察病情,特别在夜间或清晨时,患儿易发生低血糖而出现头晕、出冷汗、面色苍白、神志不清等,应立即按医嘱静脉给予葡萄糖溶液。
1.意识障碍与脑水肿所致大脑功能受损有关目标:患者意识障碍程度逐渐减轻,或意识清楚。
(1)严密观察并记录生命体征及意识、瞳孔变化,观察有无恶心、呕吐及呕吐物的性状与量,预防消化道出血和脑疝发生。
(2)使用气垫床,保持床单整洁、干燥,取平卧位或侧卧位,取下活动性义齿,定时翻身拍背,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和吸痰。
(3)给予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补充足够水分,鼻饲流质者应进行正确的鼻饲流程和管道护理。
(4)谵妄躁动者加床栏,必要时适当约束,防止坠床和自伤或伤害他人。
2.自理缺陷与医源性限制、偏瘫或共济失调有关。
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大全

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大全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是医护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正确的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更快地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在护理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患者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护理问题及相应的护理措施。
1. 皮肤护理问题。
患者长期卧床或者行动不便时,容易出现皮肤溃烂、疤痕增生等问题。
我们需要定期帮助患者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使用合适的护理品进行按摩和保湿,避免长时间受压。
2. 导尿护理问题。
部分患者需要留置导尿管,这就需要我们进行导尿护理。
护理人员需要定期更换导尿袋,保持导尿管通畅,避免感染的发生。
同时,还需要观察尿液的颜色和量,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 饮食护理问题。
患者在疾病期间需要特殊的饮食护理,比如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高血压患者需要限制钠盐的摄入量等。
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嘱,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并定期监测患者的体重和血糖、血压等指标。
4. 睡眠护理问题。
患者在医院环境中容易出现睡眠问题,比如失眠、多梦等。
我们需要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避免过多的干扰,同时可以适当进行放松按摩和音乐疗法,帮助患者改善睡眠质量。
5. 心理护理问题。
患者在疾病期间往往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进行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需要倾听患者的心声,给予关心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保持乐观的心态。
6. 疼痛护理问题。
部分患者在疾病期间会出现疼痛不适,我们需要及时进行疼痛评估,给予合适的止痛药物,并采取非药物疗法,比如按摩、理疗等,帮助患者缓解疼痛。
7. 感染控制护理问题。
在医院环境中,感染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我们需要做好手卫生、环境清洁消毒,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以上就是一些常见的护理问题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
护理措施的制订

护理措施的制订
护理措施是护士帮助护理对象达到护理目标的具体方法。
1.护理措施的类型
(1)独立性护理措施:护士能够独立提出和完成的护理活动。
它包括帮助病人完成日常生活活动;治疗性的护理措施;危险问题的预防;病情的监测和观察;为病人提供心理支持;为病人和家属提供健康教育和咨询等。
(2)合作性护理措施:护士与其他健康保健人员商议制订和完成的护理活动。
(3)依赖性护理措施:护士遵照医嘱执行的护理活动。
2.制订护理措施的注意事项
(1)护理措施应针对护理目标制订。
但一个护理目标可通过多项护理措施来实现。
(2)护理措施应与其他医务人员的措施相一致。
意见不统一时应一起协商,达成共识。
(3)护理措施应切实可行。
需考虑病人的具体情况、护士的构成情况以及医院的设施、设备等。
(4)护理措施应明确、具体、有指导性。
(5)护理措施应以科学的理论为依据。
护理措施——一般护理

• 1.休息 保持病室环境安静、整洁,温度适宜。 病床宜安排在无阳光直射的地方。急性活动期的 病人应以卧床休息为主,病情缓解后可正常学习、 工作,但应避免过度劳累。
• 2.饮食护理 给以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饮 食。肾衰竭病人,应给予优质低蛋白饮食;心力 衰竭、肾衰竭、水肿者,严格限制钠盐摄入;忌 食芹菜、无花果、烟熏食物、蘑菇等食物,以免 诱发或加重病情;避免进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护理措施——心理护理
• 给病人介绍本病的有关知识,让病人及家 属了解本病并非“不治之症”,如能坚持 治疗,病情可以得到长期缓解。向病人说 明良好的心理状态对缓解疾病和改善预后 重要性,鼓励其表达心理感受;让病人参 与护理计划的制订,明确目标,积极配合 治疗。
护理措施——健康指导
1.疾病知识指导 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本病的有关知识,教育病人避免一切可 能诱发本病的因素,如阳光照射、妊娠、分娩、药物、手 术、劳累、感冒、精神刺激等,避免接受各种预防接种;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口腔、皮肤的清洁,忌用各种美容护 肤品。 2.生活指导 病情稳定后,鼓励病人参加社会活动和日常工作。忌食芹 菜、无花果、烟熏食物、蘑菇等食物,以免诱发或加重病 情;避免进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3.用药指导 向病人详细介绍药物用法、用量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指导病人按医嘱监测生命体征,必要时进行心电监护;观 察病人有无水肿、少尿、高血压、氮质血 症等肾衰竭的表现,严格记录24h出入液量; 观察病人有无头痛、恶心、呕吐、颈项强 直、肢体瘫痪、行为异常、忧郁、淡漠或 过度兴奋、幻觉、强迫观念或偏执等情况。
护理措施——对症护理
• 每天3次用清水冲洗患处,用30℃左右温水 湿敷红斑处,每次30分钟,忌用碱性肥皂、 化妆品和其他化学药品。每日早晚和进餐 前后用漱口液漱口,预防口腔感染;发生 口腔溃疡时,可口含制霉菌素或用2.5%制 霉菌素甘油涂敷患处,也可用中药、冰硼 散、锡类散等涂敷。对合并雷诺现象的病 人,应注意保暖,避免吸烟,饮咖啡,以 减少病变小血管痉挛。
护理安全制度及措施(3篇)

护理安全制度及措施一、护理安全管理制度1、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增强护理安全意识,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落实各级各类护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加强护理质量的环节控制。
3、护理部定期对护理质量进行检查、评价、纠正出现的问题,控制护理缺陷。
4、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差错事故分析报告制度,减少差错,杜绝事故的发生。
5、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6、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值班护士必须坚守工作岗位,按时巡视病房,对小儿、躁动、昏迷、老年患者,严防坠床、烫伤、跌伤等,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患者安全。
7、加强病人管理,严格执行陪伴探视制度,病人一律不准在外留宿。
8、深入了解病人的思想情况,对有精神症状和自伤念头的患者须留陪护人员,并及时做好心理护理,避免发生意外。
9、加强抢救药品、物品的管理,避免影响抢救。
对毒、麻、限药品专人管理,每天交接班、清点核对,专柜保管并加锁。
10、对易燃、易爆、易损、贵重物品,加强管理,专人负责,做到防火、防爆、防盗。
11、值班人员要注意病区门、窗、水、电的安全。
12、电源、水源、防火设备要定期检查,及时维修,以确保安全。
二、病房安全制度1、物品固定放置,便于清点,保证患者行动安全。
2、病房内禁止吸烟与饮酒,禁止使用电炉、酒精灯及点燃明火,以防失火。
3、加强对陪住和探视人员的管理。
4、贵重物品不要放在病房内。
5、病房晚九点应及时清理病房内探视人员离开病区,并督促病人休息。
6、加强巡视,如发现可疑分子,及时通知保卫处。
7、空病房要及时上锁。
8、按要求畅通防火通道,不堆、堵杂物。
9、消防设施完好、齐全,上无杂物。
三、病室药品管理制度1、病房内所有基数药品,只能供应住院患者按医嘱使用,其它人员不得私自取用。
2、病房内基数药品,应指定专人管理,负责领药、退药和保管工作。
3、每日清点并记录,检查药品,防止积压、变质,如发现有沉淀、变色、过期、标签模糊时,立即停止使用并报药房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1.有窒息的危险与癫痫发作时意识丧失,好痉挛,口腔和气道分泌物增多有关。
(1)保持呼吸道通畅:置病人于头低侧卧位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松开领带和衣扣,解开腰带;取下活动性义齿,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防止舌后坠阻塞呼吸道;癫痫持续状态者插胃管鼻饲防止误吸;必要时准备好床旁吸引器和气管切开包。
(2)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变化,并记录发作类型,发作频率与发作时间;观察患者发作停止后意识状态完全恢复的时间,有无头痛,,疲惫及行为异常。
2.有受伤的危险与癫痫发作时时意识突然丧失有关,判断力失常有关。
(1)发作期间安全护理:告知病人有前驱症状时立即平卧;防止外伤,切记用力按压病人抽搐的肢体,以防骨折和脱臼,防止患者自己咬伤需放入纱布置口腔;癫痫持续状态,极度躁动或发作停止后意识恢复过程中有短躁动的病人应专人守护,加保护性床档,必要时用约束带适当约束。
遵医嘱立即缓慢静注地西泮,.快速静滴甘露醇,注意观察用药效果和有无出现呼吸抑制,肾脏损害等不良反应。
(2)发作间歇期安全护理:给病人创造安静安全的环境,保持室内光线柔和,无刺激。
对有癫痫发作病史的患者,在病房显眼的地方放置“谨慎防跌倒,小心舌咬伤”的警示牌,让医护人员做好防治发生意外的准备。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1)饮食护理:优质蛋白饮食,供给病人足够的热量,以减少体内的蛋白质的消耗。
改善病人的食欲适当的增加活动量。
(2)遵医嘱合理的用药,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
(3)监测肾功能和营养状况。
潜在并发症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
4.活动无耐力
(1)评估活动的耐受情况:评估病人活动时有无疲惫,胸痛,呼吸困难,头晕,了解病人对活动的耐受情况,指导病人适当活动。
(2)休息与活动:慢性肾衰竭者应卧床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休息与活动的量视病情而定:①病情较重或心力衰竭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并提供安静的休息环境,协助患者做好各项生活护理。
②能起床活动的患者,则应鼓励其适当的活动,如室内散步,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自理生活等,一旦有不适应立即停止活动,卧床休息。
③贫血严重的患者应卧床休息,并告诉病人坐起,下床活动时动作缓慢,以免发生头晕。
长期卧床病人应指导或帮助其进行适当的床上活动,如屈伸肢体,按摩四肢,指导家属定时为病人进行肢体活动,避免发生静脉血栓或肌肉萎缩。
(3)用药护理:积极纠正病人贫血,遵医嘱应促红细胞生成素,每次皮下注射应更换部位,治疗期间注意严格控制血压。
观察疗效,观察血压有无增高,头痛,血管通路栓塞,癫痫,高血压脑病等不良反应。
每月定期监测血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比容等。
遵医嘱用降压药,强心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