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压电源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直流稳压电源输出9V2A

t=RLC=(3~5)T/2 T取5倍工频半周期,T=1 /50HZ=0.02s t=5 ×T /2=0.05s C=t/RL=0.05 /7=7mF 选择7mF的滤波电容 考虑电网电压波动10%,则电容器承受的最电压
为:
Ucm=√2U2*1.1=24.89V
则变比n=220/16=14:1
U2=16V,则滤波电路的最大输出电压
UL=16*0.9=14V
二极管的选择
(1)二极管所承受的最高反压
Urm=√2U2= √2×16V=23V (2)流过二极管的电流的平均值
由于单相桥式整流电路中,二极 管D1,D3和D2,D4轮流导通半 个周期,所以流过二极管的电流 平均值
4.稳压电路 C1=0.33uF C0=1uF 5.扩大输出电流:外接功率管T
Ⅰ2为稳压器的输出电流,Ⅰc是功率管的集 电极电流,Ⅰr是电阻R上的电流 Ⅰ2≈Ⅰ1=Ⅰr+Ⅰb=﹣Ube /R+Ⅰc /x Ⅰo=Ⅰc+Ⅰ2
X为功率管电流放大系数为10 Ube=-0.3V,Ⅰo=2A 稳压管为W7809,Ⅰ2= 1A,则Ⅰc=1A 此时R=1/3,取R=0.35欧姆 Ⅰo=2.5A,输出最大电流为2.5A
设计要求
利用 7809 设计一个输出 9V 、2A(扩大输出电流)的 直流稳压电源; 要求: 1)画出系统电路图 ,并画出变压器输出、滤 波电路输出及稳压 输出的电压波形和变压器 副边的电流波形; 2)输入工频 220V 交流电 的情况下,确定变压器变 比; 3)在满载情况下选择滤波 电容的大小(取 5 倍工频 半周期); 4)求滤波电路的输出最大 电压;
Ⅰd=1/2ⅠL=0.45×U2/RL
可调稳压电源课程设计

可调稳压电源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稳压电源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工作原理和电路组成;2. 使学生掌握可调稳压电源的设计方法,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元器件;3. 引导学生了解稳压电源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以及其在实际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动手搭建可调稳压电源电路的能力;2. 提高学生分析电路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关注稳压电源在节能环保方面的应用。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电子技术学科的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电路设计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本课程面向高年级学生,他们已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求知欲。
教学要求:1. 结合教材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2. 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3. 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实际操作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章节教学内容如下:1. 稳压电源基础知识:- 稳压电源的定义、分类及工作原理;- 稳压电源的主要性能指标及选用原则。
2. 可调稳压电源电路设计:- 常用稳压电路的原理与特点;- 可调稳压电源的设计方法与步骤;- 器件选型与电路仿真。
3. 可调稳压电源实际应用:- 稳压电源在实际电子设备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稳压电源使用注意事项及故障排查。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课时:稳压电源基础知识- 稳压电源的定义、分类及工作原理;- 稳压电源的主要性能指标及选用原则。
第二课时:可调稳压电源电路设计- 常用稳压电路的原理与特点;- 可调稳压电源的设计方法与步骤。
第三课时:可调稳压电源电路设计(续)- 器件选型与电路仿真;-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可调稳压电源电路。
直流稳压电源课程设计( 部分)

直 流 稳 压 电 源 设 计一、设计任务与要求1.输出电压O U 在10~15V 之间连续可调;2.最大输出电流mA I OM 500=;3.稳压系数05.0≤r S ,电源内阻Ω≤1.0o r ;4.有过流保护环节,最大输出电流不超过mA 600。
二、方案设计与论证直流稳压稳压电源基础功能由由电源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和稳压电路四个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在这四部分基础功能上按设计要求需要在添加上过流保护环节。
+ 电 源 + 整 流 + 滤 波 + 稳 压 +u 1 u 2 u 3 u I U 0 _ 变压器 _ 电 路 _ 电 路 _ 电 路 _(a )稳压电源的组成框图u u u 3(b )整流与稳压过程图1稳压电源的组成框图及整流与稳压过程方案一:单相半波整流电路:单相半波整流简单,使用器件少,它只对交流电的一半波形整流,只要横轴上面的半波或者只要下面的半波。
但由于只利用了交流电的一半波形,所以整流效率不高,而且整流电压的脉动较大,无滤波电路时,整流电压的直流分量较小,Vo=0.45Vi ,变压器的利用率低。
方案二: 单相全波整流电路:使用的整流器件较半波整流时多一倍,整流电压脉动较小,比半波整流小一半。
无滤波电路时的输出电压Vo=0.9Vi ,变压器的利用率比半波整流时高。
变压器二次绕组需中心抽头。
整流器件所承受的反向电压较高。
方案三: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使用的整流器件较全波整流时多一倍,整流电压脉动与全波整流相同,每个器件所承受的反向电压为电源电压峰值,变压器利用率较全波整流电路高。
综合3种方案的优缺点:决定选用方案三。
三、单元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整流电路采用桥式整流电路,电路如图2所示。
在u2的正半周内,二极管D1、D2导通,D3、D4截止;u2的负半周内,D3、D4导通,D1、D2截止。
正负半周内部都有电流流过的负载电阻R L ,且方向是一致的。
电路的输出波形如图3所示。
在桥式整流电路中,每个二极管都只在半个周期内导电,所以流过每个二极管的平均电流等于输出电流的平均值的一半,即 。
直流稳压电源设计课程设计

直流稳压电源设计课程设计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设计并实现一种直流稳压电源。
首先,我们要介绍直流稳压电源的基本原理。
直流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是将交流电压输入变换成一定大小的直流电压输出,也就是具有一定稳定性的电压输出,并满足功能。
这种电源有多种形式,如传统电子元器件,现代控制电路,也可以使用能量存储元件,如电容,电感。
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应考虑以下方面:负载稳定性,输出精度,输出功率,输出纹波,噪声,高效功率因素。
课程设计要求:
1.具体分析电路原理,归纳一类普遍的电路模型,建立变压器的数学模型,计算各项参数和性能指标;
2.设计和仿真波形调理环节的稳压电路,使其具有较高的输出稳定性,输出电压的波动小,功率效率较高,噪声小、纹波电压低等;
3.用测试仪表校准直流稳压电源,统计和分析;
4.研究调理环节对输出稳定性的影响,形成比较明晰的设计分析报告。
本课程设计要求学生掌握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理解电路的基本性能,并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设计电路,完成数学模拟,理解其原理,控制和调节电路性能,提高其功率效率。
本课程设计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认识,给学生一个更好的机会去实践电路设计,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电路的基本特性和性能,并能够得出满意的在实际中应用效果。
317稳压电源课程设计

317稳压电源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317稳压电源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其电路组成和功能。
2. 学生能够描述稳压电源的主要参数,如输入电压、输出电压、负载调整率、线性调整率等。
3. 学生能够解释稳压电源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及其在电子设备中的作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搭建简单的317稳压电源电路。
2. 学生能够使用示波器、万用表等工具,测试稳压电源的性能指标,并分析测试结果。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稳压电源的调试方法和故障排查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317稳压电源,培养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
2. 学生能够认识到稳压电源在节能环保方面的意义,增强社会责任感。
3.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培养沟通与合作的意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属于电子技术实践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基础知识,对实践操作有较高的兴趣,但可能对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不一。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探究,达到课程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指导,确保学生能够完成具体学习成果。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以此为基础,持续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成果。
二、教学内容1. 稳压电源基础知识:介绍稳压电源的定义、分类及其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对应教材第2章。
- 线性稳压电源与开关稳压电源的区别与特点。
- 稳压电源的主要性能参数及其影响。
2. 317稳压电源原理:讲解317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电路组成及各部分功能,对应教材第3章。
- 317稳压集成电路内部结构及其工作过程。
- 稳压电源的输入输出滤波电路设计。
3. 实践操作与调试:指导学生进行317稳压电源电路的搭建、测试与调试,对应教材第4章。
- 电路元件的选择与安装方法。
- 使用示波器、万用表等工具进行性能测试。
18稳压电源课程设计

18稳压电源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稳压电源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其关键参数和性能指标。
2. 学生能描述不同类型的稳压电源电路,并解释其优缺点及适用场合。
3. 学生能掌握稳压电源的电路设计方法和步骤,并运用相关公式进行计算。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设计简单的稳压电源电路。
2. 学生能通过实验操作,验证稳压电源电路的性能,并分析实验结果。
3. 学生能熟练使用相关仪器仪表,进行稳压电源的测试与调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2. 学生树立安全意识,遵循实验规程,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3. 学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分享、交流学习心得。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子技术课程的一部分,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稳压电源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二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对实际操作和实验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稳压电源的相关知识。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安全意识。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稳压电源的基本原理:介绍稳压电源的作用、分类及工作原理,重点讲解线性稳压器和开关稳压器的原理。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二节- 内容列举:稳压电源定义、稳压原理、线性稳压器、开关稳压器。
2. 稳压电源的关键参数与性能指标:分析稳压电源的主要性能指标,如输出电压、负载调整率、线性调整率、纹波抑制比等。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三节- 内容列举:输出电压、负载调整率、线性调整率、纹波抑制比、效率。
3. 稳压电源电路设计:介绍稳压电源电路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包括选型、计算、电路搭建等。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四节- 内容列举:稳压电源选型、电路设计步骤、关键元器件选择、电路搭建。
精密稳压电源课程设计

精密稳压电源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精密稳压电源的基本原理,掌握其电路构成及工作过程。
2. 学生能够描述不同类型稳压电源的特点,并解释其适用场景。
3.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和物理知识分析稳压电源的主要参数,如电压、电流、功率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精密稳压电源电路的设计与搭建。
2. 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学会使用仪器设备测试稳压电源的性能,并能准确读取数据。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电源稳定性问题,进行故障排查与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增强对精密稳压电源技术重要性的认识。
2.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学会相互尊重、沟通交流,培养合作精神和责任感。
3. 学生通过学习精密稳压电源的知识,认识到科技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电子技术领域,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针对高中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对电子技术有一定了解,对实践操作有浓厚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依据。
二、教学内容1. 理论教学:a. 精密稳压电源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b. 稳压电源的分类、特性及其适用场合。
c. 稳压电源主要参数的计算与分析方法。
d. 电路元件的选择与电路设计原则。
2. 实践操作:a. 简单稳压电源电路的搭建与调试。
b. 使用仪器设备测试稳压电源性能,如电压表、电流表、万用表等。
c. 故障排查与优化,提高稳压电源的稳定性。
3. 教学大纲:第一课时:精密稳压电源基本概念与原理。
第二课时:稳压电源分类、特性及其适用场合。
第三课时:稳压电源主要参数计算与分析。
第四课时:电路元件选择与电路设计原则。
第五课时:实践操作(1)——简单稳压电源电路搭建与调试。
可调直流稳压电源课程设计

可调直流稳压电源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可调直流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掌握其关键组成部分及功能。
2. 学生能掌握电路图中的元件符号,并运用这些符号绘制简单的可调直流稳压电源电路图。
3. 学生能描述不同类型的可调直流稳压电源特点,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搭建一个简单的可调直流稳压电源电路。
2. 学生能通过实验,学会调节可调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并掌握基本的调试技巧。
3. 学生能运用数学和物理知识分析电路性能,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
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
3. 学生认识到可调直流稳压电源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电子技术实践课程,结合理论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高年级阶段,已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要求:教师应结合学生特点,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的设定,将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贯穿于教学过程,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的方向。
二、教学内容本节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进行以下安排:1. 理论知识:- 介绍可调直流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涉及教材第3章“直流稳压电源”相关内容。
- 分析可调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部分,包括调整管、稳压集成电路、反馈电阻等,参考教材第4节“稳压电源的组成及功能”。
- 讲解不同类型的可调直流稳压电源特点,对比分析各种电源的优缺点,参考教材第5节“各类稳压电源的性能比较”。
2. 实践操作:- 指导学生绘制可调直流稳压电源电路图,运用教材第6节“稳压电源电路图的绘制方法”。
- 组织学生搭建和调试可调直流稳压电源电路,实践教材第7节“稳压电源的组装与调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稳压系数
a.绝对稳压系数
设稳压器的输入电压Ui变化量为ΔUi,而引起输出U0变化量为ΔU0,则ΔUi和ΔU0之间关系可以用K表示:
K=ΔU0/ΔUi或ΔU0=K*ΔUi
K称为绝对稳压系数或输入调整因素,它表示输入电压变化ΔUi引起多大输出电压的变化,所以K数值越小越好,K越小,说明ΔUi引起的ΔU0输出电压越稳定.
2.课堂上不做与课程不相关的事情(手机关机或者调为震动)
3.做好笔记
4.值日(黑板,桌面,抽屉,地面)
5.注意事项
1人身安全
2养成良好的用电习惯断电操作
3整个电路检查无误方可接入电源
4正确使用器仪表
5实验过程中发现有异常现象,应立即观点电源,排除故障方可恢复实验
一:实训目的
1.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直流稳压电源的工作及有关采参数的测试方法。
2.随着电源负载的改变,必然引起输出直流电压得变化。这是因为不同的负载接入电源后,输出电流将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直流输出电压的变化。
3.环境温度的变化将影响直流输出电压的变化。这是因为温度的变化将引起组成电路的元器件有关参数的改变,从而引起直流输出电压的变化。
从上可知,稳压器输出直流电压随输入直流电压,输出电流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它们的函数表达式为
b.相对稳压系数
若从电压的相对变化量去考虑,假定输入电压Ui变化ΔUi,则输入电压的相对变化量为ΔUi/ Ui. 而引起输出电压U0的变化量ΔU0,则输出电压相对变化量为ΔU0/ U0.既考虑输入电压的相对变化量. ΔUi/ Ui又考虑到输出电压的相对变化量ΔU0/ U0,则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S=(ΔU0/ U0)/(ΔUi/ Ui)
对于搞电子线路的工作者来说,在工作中是离不开直流稳压电压电源的。每种型号的直流稳压电源一般都是将供电电网的交流电压经变压器降压(或者升压),整流滤波后采取一定的稳压措施来获得一定的技术要求的直流电压。
稳压器输出的直流电压并不是绝对不变的,只是变化较小而已,产生输出电压不稳定的因素有:
1.电网电压的变化必然引起直流输出电压的变化。这是因为电网电压随时都在发生变化,必然导致整流滤波后的直流电压(即稳压器的输入电压)变化,虽经稳压器稳压,只能进一步减小输出电压的波动,达不到恒定不变的目的。
(2)与比较放大器的放大倍数AU有关. AU越大,S就越小.因为 AU越大,尽管取样电压相同,但作用到调整管的基极电压就大,那么调整管调整就越灵敏,输出电压必然越稳定.
(3)与稳压管的动态电阻rD有关, rD越小,S就越小.这是因为rD越小,基准电压就越稳定, AU也就越大.
2.掌握串联型晶体管直流稳压电源的一般计算原则,以及初步学会电源故障分析和排除方法。
3.使学生了解电路板设计的一般要求及熟练地判断有关元器件的性能好坏。
二:实训要求
每个学生根据给定的技术指标对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的有关参数进行设计,计算,并在自制的印制电路板上安装,调试成功一台直流稳压,并且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稳压电源课程设计
学前要求
一课程学习方法
1.课程预习:掌握相关的模拟电路知识及了解相关的常识
2.认真听讲,认真记录
3.课程设计过程中独立设计电路,规范操作,正确使用仪器仪表,做好实验记录
4.认真完成实验报告(包含布线思路;稳压电源的实际性能;故障的排除过程)
二:课程基本要求
1.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不批假
三:考核方法
1.装机 40%
2.答辩 30%
3.实验报告 20%
4.平时成绩 10%
四:时间安排
周一:理论知识的介绍
周二:设计出晶体管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并绘制出印刷线路图进行腐蚀,打孔。
周三:检测元器件,焊接,装配
周四:调试及故障排除,验收
周五:答辩,交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书写格式
一:
课题名称
二:
实验目的
S则称为电源的相对稳压系数,或简称为稳压系数.
S的大小可直接反映出电源质量的好坏,以上例来分析:甲电源的稳压系数:
S甲=0.01
乙电源稳压系数
S乙=1
S甲<<S乙,这说明电源甲的输出电压稳定性远优于电源乙.
S的大小于电源的那些因素有关呢?
(1)与电源的取样比N有关.
取样比n越大,S就越小.这就是因为n越大,加到比较放大器输入端的电压变化量越大,那么此电压变化量经比较放大器放大后送到调整管基极的电压也就越强,因此,调整管就越灵敏,输出电压就越稳定.
三:
技术指标
四:
电路选择方案并说明工作原理
五:
电路的安装调试,画出整机原理图
六:
性能测试,根据测试数据算出SV R0并作出分析
七:
故障分析排出
八:
心得体会
第一章概述
一:电压不稳定因素
所有用电设备对供电电压都有一定的要求,不管是交流供电还是直流供电,都要求供电电压稳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才能保证设备正常工作,超过了要求范围,设备将不能正常工作,设置损坏设备,造成严重后果。
但在评论和比较稳压电源质量好坏西给性能优劣时,K的大小不一定能完全说明问题.例如,在甲,乙两台稳压电源,输入电压都是12V,甲电源输出电压为6000V,乙电源输出电压为6V,它们输入电压Ui的变化量ΔUi都为1.2V,甲电源输出电压引起了6V变化,而乙电源输出电压引起了0.6V变化,可以计算,甲电源的绝对稳压系数:K甲=6V/1.2V=5,而乙电源的绝对稳压系数K乙=0.6V/1.2V,那么,K甲>K乙,是否可以说:甲电源的稳定优劣于乙电源的稳定性呢?显然不能!甲电源输出电压6000V仅变化6V,相当于变化6/6000=0.1%,这说明甲电源的电压稳定性是很强的.而乙电源输出电压6V,变化0.6V,相当于变化0.6/6=10%,几乎谈不上稳定,这说明单从绝对稳压系数K的大小不能说明电源的电压稳定性好坏.
U0=f(UI.I0.T)
二:直流稳压电源的性能指标
1.特性指标
1最高输出电压U0
一般要求输出电压能连续可调,或具有一定的调节范围也有少数的定压输出电源,用途范围不广。
2最大输出电流I0
通常是指调整管所允许的通过最大电流
3保护特性
在串联型稳压电路中,由于调整管与负载想串联,当输出过载或短路时,通过调整管的电流和加在其上的电压以及相应的集电极功耗将迅速增加,并有可能超过其极限运行参数而导致调整管损坏,所以要对调整管加以保护,以防止其过流,过压和过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