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前照明系统探讨

自适应前照明系统探讨
自适应前照明系统探讨

自适应前照明系统的探讨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行驶去安全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研究的一大主题,而夜间行车照明不佳是导致交通高事故率的重要原因。为了改善汽车照明状况智能化的照明系统投入了使用,以减轻驾驶员的负担,并进一步提高汽车行驶的安全性。自适应前照明系统(Adaptive Front-Lighting,简称AFS),是最近推出的一项主动安全技术,出现在了很多新上市的车型上。它的功能伸缩性很大,根据在车辆照明实际使用过程中所遇到的所有问题而采取的技术革新,就目前能够实现的功能可以根据车辆的行驶状况、路况,以及天气等来适时自动的调节前照灯的照射角度、形状、光亮度以及照射时间,从而达到相应状况下的最优光照表现。

本文介绍了目前自适应前照明系统的技术和原理,通过分析自适应照明系统在各种工作环境下的功能和模式,对自适应照明系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论述,指明了自适应照明系统前景广阔。

关键字:照明,自适应,安全,LED

目录

第一章绪论 (3)

1.引言 (3)

2.自适应前照明系统原理 (3)

3.自适应前照明系统技术现状 (4)

第二章自适应前照明系统的功能与原理 (5)

1.默认照明模式 (5)

2.乡村道路模式 (5)

3.城市照明模式 (6)

4.高速公路照明模式 (7)

5.弯道照明模式 (8)

6.恶劣天气照明模式 (9)

第三章自适应前照明系统的发展趋势 (11)

1.预见型AFS (11)

2.传感器 (11)

3.ECU的算法 (11)

4.AFS光源 (12)

结束语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一章绪论

1.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汽车行驶的周边环境越来越复杂多样。道路的限速不同、路面的照明不同、行人的密度不同、天气条件的环境不同,传统上只具有近光和远光两种照明模式的普通前照灯,已经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行驶安全需要。因为汽车上安装的普通前照灯具有固定的照射范围,当夜间汽车在转弯时,由于普通前照灯无法改变调节照明角度的方向,常常会在弯道内侧出现“盲区”,司机的视线被禁锢在大灯光束照射的直线范围内,这对汽车夜间在弯道行驶时非常危险,极大地影响了夜间行车的安全性[1]。所以人们普遍希望能在未来的汽车上安装一种能够显著提高行车安全性和舒适驾驶的照明系统,这种照明系统能根据周边的环境调整自身的配光方式,提供更大的照明范围和照明距离,同时也能改善前照灯的照明死角,这就是自适应前照明系统。根据调查显示,在美国,有20%的致命车祸发生在午夜到早上6点这段时间。目前国内外汽车自适应前照灯系统应用主要采用的是电脑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控制盒进步电机驱动[2]。我国当前使用的大量中低档汽车并未采用自适应前照灯系统,为了提高汽车战争夜间行驶的安全性,因此,对它的研究在线阶段具有重要意义。

2.自适应前照明系统原理

自适应前照明系统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自适应前照明系统共由四部分组成:传感器、ECU、车灯控制系统和前照灯。汽车车速传感器和方向盘转角传感器不断地把检测到的信号传递给ECU,ECU根据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进行处理,把处理完后的数据进行判断,输出前照灯转角指令,使前照灯转过相应的角度。汽车在转弯时,重点是要提前看到所转方向的障碍物,根据现实驾驶的经验,车灯一般只需转过O~15°即可,只需要所转方向侧的那只前照灯实现智能转向就可,另一侧前照灯还是保持原来的方向。虽简化了控制,仍然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第一章绪论

图1 灯光随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3.自适应前照明系统技术现状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开发,各大汽车制造商均形成了独特且有效的AFS技术能力。虽然这些技术的配合实现方式有所不同,但就其AFS的控制原理上来看基本一致:电子控制单元(ECU)通过CAN总线从方向盘转角、速度、环境照明度灯传感器分布获得转向轮旋转角度、车速、道路照明情况的等信息。中央控制电路将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后,产生输出信号,控制执行机构来配置前照灯照明,使道路获得最合理的配光分布[3]。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二章自适应前照明系统的功能与原理

AFS 是一种智能式前照灯系统.它能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主动对前照灯做出调整以适应环境。下面将针对不同的环境分6 种照明模式对AFS 的功能与原理进行详细阐述。

1.默认照明模式

原理:AFS根据根据光敏传感器感知光线的变化自动选择打开或关闭前照灯。当黄昏时分,光线强度下降到一定大小时,前照灯也会自动打开,似乎可以感知夜晚的即将到来,相反,当黎明到来.光线强度升高到一定大小时,前照灯会自动关闭。

功能:根据外界的光线强度觉得是否开启后关闭车灯。例如当白天车辆穿过隧道和桥梁或遇到恶劣天气时,前照灯会自动打开以补充照明。

2.乡村道路模式

原理:AFS根据光敏传感器和车身高度传感器或GPS发给ECU的数据来判断是否进入乡村照明模。以右行国家为例,当汽车进入乡村时,左右近光灯的驱动功率均增大,从而增加亮度以补充照明,且右灯的灯光要偏转一定角度,以照射到边缘路面,效果如图3 所示。

功能:乡村道路岔路口多,且光线较暗,不便及时发现边缘障碍物。部分道路还凹凸不平、起伏不定,造成车身倾斜,如图2 所示,车身倾斜对前照灯照射俯仰角度影响很大。若遇到起伏不平的路况,则AFS 会根据前轴和后轴高度差的变化量来自动调整前照灯的投射俯仰角度,尽量使光轴回复到原先的水平状态,以能达到良好的照明效果,又不会对迎面车辆的司机造成眩目。

第二章自适应前照明系统的功能与原理

图2 车身倾斜对照明产生的影响

图3 AFS乡村岔路口效果图

3.城市照明模式

原理:AFS根据光敏传感器和车速传感器或GPS 判断是否进入城市照明模式。当光强达到阈值,且车速不超过60 km / h时,城市道路照明模式便自动开启,左右近光灯的驱动功率均减小以降低亮度,且前照灯在垂直方向上会向下偏转一定角度,从而降低射进对面驾驶员眼中的光照强度。图4 为进入城市前后的照明效果对比图。

功能:眩光分为直接眩光和反射眩光,这里主要为直接眩光。一般要求,在会车时,射向对面驾驶员的光照强度不要超过1 000 cd。对于城市公路来说,照明条件较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好,且车流人流密度都明显增大,防止眩目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此模式能够通过自行调低车灯照射的角度与减小车灯功率,来减小眩目发生的可能性,提高安全性。

图4 AFS城市照明模式对比图

4.高速公路照明模式

原理:当车辆进入高速公路且速度> 70 km / h时[4],AFS 通过车速传感器或GPS 获知此信息,然后通过调高近光灯的水平高度予以实现。而且随着车速的加快,近光灯也会调得越高,以保证能在安全刹车距离之外发现危险。图1 为进入高速公路前后的前照灯的灯光光型分布图,从图5中可以看出,AFS 工作时车辆的照明效果明显比未工作时好。

功能:当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发现危险时,司机的第一反应就是制动,司机发现紧急情况到刹车发生制动作用的这段时间称为反应时间,反应时间内车辆以初始速度行驶的距离称为反应距离,从刹车发生制动作用直至汽车停止这段时间内车辆行驶的距离称为制动距离,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都与汽车的初始速度成正比。刹车距离为反应距离与制动距离总和,且刹车距离必须在前照灯的照明区域内才能保证汽车的安全行驶。

车辆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车速很快,车辆密度相对较低且侧向干扰较少,所以要求前照灯照得更远、更窄,且要求车速越高,光型越长,这样才能提前发现前方障碍物,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此模式能根据车速调整车灯照射高度,为司机延长反应时间,增加行车安全性。

第二章自适应前照明系统的功能与原理

图5 AFS高速公路照明模式对比图

5.弯道照明模式

原理:AFS根据弯道照明模式由汽车的方向盘转角传感器和车速传感器或GPS 决定是否进入弯道照明模式。当转向角超过12 °并且车速超过30 km / h 时开始工作,当转向角<9 °或车速< 5 km / h 时停止工作[2]。当AFS 获知车辆进入弯道时,前照灯会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旋转一定角度,给弯道以足够的照明.效果对比图如图6所示。为了正面照明的需要,AFS 并不是同时控制左右近光灯的,如果车辆向右转弯,则右灯向右侧旋转,如果向左转弯,则左灯向左侧旋转。同时,左右近光灯的最大调节角度也是不同的,对于交通法规规定靠右行驶的国家,右侧近光灯变化角度最大为5 °,左侧为15 °[2]。

功能:当汽车在弯道上行驶时,因为前照灯的光线和车辆的行驶方向一致,所以不可避免会存在照明暗区,极易因为不能及时发现弯道上的障碍物而引发交通事故。而AFS则可以随着转弯,前照灯光线照射角度也随着改变,给于弯道足够的照明,如此司机便可提前做好准备。

图6 AFS弯道照明模式对比图

6.恶劣天气照明模式

6.1阴雨天气照明方式

原理:AFS由雨量传感器获得的数据即可判断当前是否下雨,并能够进一步获知雨量的大小。一般汽车前面距离为5~25m 的路面可以产生反射眩光,AFS 可根据雨量大小适当降低前照灯的高度,对此范围内的照度进行限制,从而避免反射眩光对车辆前方60 m[2]

第二章自适应前照明系统的功能与原理

范围内的驾驶员造成眩目。

功能:阴雨天气时,地面的积水会将行驶车辆打在地面上的光线,反射至对面会车司机的眼睛中,使其眩目,如图7 所示。法国的一项民意调查表明, 83% 的驾驶员认为,夜晚的反射眩光比直接眩光更令人感到不安[4]。而此模式通过适当降低前照灯的高度,以此来降低阴雨天气产生的反射眩光,减少事故的发生。

图7 AFS阴雨天气照明模式对比图

6.2雾霾天气照明方式

原理:由雾传感器感知雾的大小和光敏传感器感知光线的强弱从而启动AFS。AFS 会提高前照灯的驱动功率和抬高前照灯的垂直高度,而且还会启动车灯清洗装置 冲洗前照灯上的小水珠,以增强前照灯光束的亮度和穿透力,从而提高前方道路的能见度与清晰度。

功能:雾霾天气时,前照灯光线产生漫射且前照灯上布满小水珠,使前照灯的亮度和穿透力降低,导致前方景像难以看清,司机的能见度很低,给交通带来很大不便。此模式通过自动启动车灯清洗装置与增强车灯光束的亮度和穿透力来提高前方道路的能见度与清晰度,为行车安全做足准备。

6.3沙尘暴天气照明方式

原理:由风速传感器、颗粒物传感器和光敏传感器判断是否进入沙尘暴照明模式。这时,AFS 同样会提高前照灯的驱动功率和抬高前照灯的垂直高度,同时启动车灯清洗装置,洗净前照灯上的灰尘,此外,其中一只前照灯会向外侧旋转一定角度以及时发现被风刮来的障碍物。

功能:沙尘暴天气和下雾天气情况类似,虽然此时不存在小水珠,但是在沙尘暴天气下会有大风,使前照灯上布满灰尘,且四周随时可能刮来不明物体。此模式能自行判断启动车灯清洗装置,清洗车灯上的灰尘,并通过提高车灯功率与抬高车灯垂直角度来提高照明效果,增加驾驶安全性。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三章自适应前照明系统的发展趋势

为了改善汽车的传统照明系统,各大汽车制造商在智能灯具研发上投入了极大的热情。虽然对于新一代的AFS,研发者们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概念,但智能化和节能是大家共同的研究方向。

1.预见型AFS

事实上现在世界上使用的所谓AFS系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AFS,现在的AFS只是在自动动态调光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转弯照明的功能。而真正的AFS系统,不但需要对车辆所处的当前环境状况具有正确的了解,同时应对未来的环境状况具备有效的预知,并在此基础上输出控制信号,通过操作系统对照明系统进行自动配光,这类具有预知功能的AFS(Predictive AFS).譬如,基于巡航控制系统下的弯道照明技术,要求车辆在进入弯道之前,便能发现前方道路的变换,从而能提前开启弯道照明功能,但就目前GPS所能提供的车辆位置信息和电子地图精度还是无法满足功能需要。

预见型AFS也是目前各大汽车制造商研制开发新型AFS的主要方向。其概念主要基于车辆内部传感器和外部传感器所获得的车况和环境状况信息,以及对这些信息的处理方法。鉴于各类传感器所提供的信息量非常巨大,一种能对信息进行高效处理的算法尤显重要。

2.传感器

传统EPS系统所使用的一些车辆内部传感器(方向盘转角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以及车轴转速传感器)可以提供车辆当前行驶状况信息,并通过数据库获得对车辆转向角度的预测。

此外,还可通过环境传感器譬如影响传感器来获得车辆前方道路的信息。这类影像预测系统能对图像中的道路进行识别处理。

为了获得道路的三维数据,影像传感器需在车前安装两个单色摄像头,如图8。所获得的数字影像传给图像采集器,就如人的眼睛一样,三维图像可以由两种不同位置的二维图像获得。

3.ECU的算法

对于预见型AFS的ECU来说,相比于传统型AFS的ECU,预见型的ECU无疑需要运

第三章自适应前照明系统的发展趋势

算的数据更多,不仅要对一般传感器的数字信息进行处理,还要对影响传感器的图像数据进行识别分析,所以一好的算法对于预见型AFS的性能影响是巨大的。

当前对图像中的道路进行识别的算法很多,如霍夫变换(Hough Transform)或Canny边缘提取算法。但由于图象数据所需处理信息非常巨大,这些算法都需很大的计算量。处理图像信息外,为了建立三围道路模型,还需道路宽度、弯道曲率变化、倾斜角、偏航角等诸多参数信息,这些参数的由相应传感器获得,并通过例如卡尔曼滤波算法等算法进行处理,以此为基础,ECU对车辆所处位置进行评估,这样既可以确定当前位置,也可以预测将来位置[5]。而后,通过将指令发送给照明设备发挥作用。

图8 单色摄像头

4.AFS光源

传统的前照灯光源难以实现AFS 的全部功能,相对于传统AFS 的光源卤素灯或HID 灯,LED 明显的优势是体积小、重量轻,从而节省了非常有限的AFS 灯具内部空间,较轻的重量也减小了电机的使用功耗。此外,LED灯是公认的超长寿命。由于单个LED 功率太小,所以在LED前照灯的设计中,一般将很多个LED 排列起来组成1只前照灯,如图9所示。如果对多个LED 进行不同的开关控制和旋转,就可实现AFS 功能模式所要求的不同光型,并且系统更加节能和可靠。LED灯作为一种新光源,已普遍应用于汽车的尾部信号灯具。对于汽车前照灯高亮度的白光LED更符合其功能需要。目前,真正使用了LED技术的前照灯正在慢慢进入消费者视线。前组合灯中的近光、远光、昼间行驶灯、转向灯、位置灯都使用了LED光源。LED技术与AFS的结合已成为未来汽车照明发展趋势[6]。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结束语

当前的AFS只有当车辆进入某种环境后才能根据传感器采集的相关信息对当前的驾驶环境做出判断,且只有当传感器收集的数据值在一定范围内才能做出反应,低于或高于此值AFS将不予理睬。所以当前AFS的及时性和可靠性有待进一步改进。而预见型AFS仍处于研究阶段,其在图像处理和运算效率上还需要进一步努力,就目前来看,只是一个概念性的产品。真正进入实用阶段还需3~5年,甚至更长时间。

另一方面,LED技术在车辆照明灯具上的使用还处于初级阶段,虽然与当前流行的HID光源比较优势尚少,但随着LED新产品的不断开发,发光效率将越来越高,其在AFS 中的应用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朱维涛.汽车前照明系统光学设计方法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2005,26(9):971-974.

[2] 房旭,姚勇,刘军,等.智能汽车前照灯系统(AFS)研究[J].天津汽车,2006(4):17-24.

[3] ECE R48 Revision 5 “uniform provisions concerning the approval of vehicles”:78-80

[4] 黄仁忠.汽车自适应照明系统开发[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9.

[5] R.BASS.“Kalman Filtering;Theory and Practice”.IEEE,vol84,issue2,1996;321.

[6] 崔慧中,关志伟. 智能前照灯系统(AFS)研究现状综述[J].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2008,3:47~50.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致谢

三年的读书生活在这个季节即将划上一个句号,而于我的人生却只是一个逗号,我将面对又一次征程的开始。三年的求学生涯在师长、亲友的大力支持下,走得辛苦却也收获满囊,在论文即将付梓之际,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伟人、名人为我所崇拜,可是我更急切地要把我的敬意和赞美献给一位平凡的人,我的导师。我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而您却是我最尊敬的老师。您治学严谨,学识渊博,思想深邃,视野雄阔,为我营造了一种良好的精神氛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置身其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使我不仅接受了全新的思想观念,树立了宏伟的学术目标,领会了基本的思考方式,从论文题目的选定到论文写作的指导,经由您悉心的点拨,再经思考后的领悟,常常让我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感谢我的爸爸妈妈,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养育之恩,无以回报,你们永远健康快乐是我最大的心愿。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谢意!

同时也感谢学院为我提供良好的做毕业设计的环境。

最后再一次感谢所有在毕业设计中曾经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和同学,以及在设计中被我引用或参考的论著的作者。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设计[1]

设计名称: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组别:第五组 组长:XX 组员:XX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设计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单片机的控制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电力、电子、智能家居等行业,微型计算机作为嵌入式控制系统的主体与核心,代替了传统的控制系统的常规电子线路。 本文介绍了基于单片机AT89C51的室内灯光控制系统及其原理,提出了有效的节能控制方法。该系统采用了当今较成熟的传感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利用多参数来实现对学校教室室内照明的控制。 系统设计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部分。工作时,光信号取样电路采集光照强弱、人体信号采集电路采集室内是否有人、是否为工作时间等信息并将信号送到单片机,单片机根据这些信息通过控制电路对照明设备进行开关操作,从而实现照明控制,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目录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优点................................................. 2 设计部分................................................................... 2.1设计要求............................................................... 2.2系统设计............................................................... 2.3逻辑控制............................................................... 2.4硬件设计............................................................... 2.4.1 系统硬件总述....................................................... 2.4.2 AT89C51单片机介绍................................................. 2.4.3 光照检测电路....................................................... 2.4.4 人体信号采集电路................................................... 2.4.5 比较电路........................................................... 2.4.6 延迟时间选择电路................................................... 2.4.7 输出控制电路....................................................... 3 系统软件设计及实现......................................................... 4 结论...................................................................... 5 评价……………………………………………………………………………………………….. 6 组员分工…………………………………………………………………………………………..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方案

灯光控制系统方案

一、系统概述 系统原理概述 系统所有的单元器件(除电源外)均内置微处理器和存储单元,由一对信号线(UTP5)连接成网络。每个单元均设置唯一的单元地址并用软件设定其功能,通过输出单元控制各回路负载。输入单元通过群组地址和输出组件建立对应联系。当有输入时,输入单元将其转变为数字信号在系统总线上广播,所有的输出单元接收并做出判断,控制相应回路输出。 系统通过两根总线连接成网络。总线上不仅为每个组件提供24伏直流电源,还加载了控制信号。通过系统编程使控制开关与输出回路建立逻辑对应关系。 系统元件采用 模块化结构、并已 经有系统化产品、 系统扩展方便。同 时,通过专用接口 元件及软件,可能 直截接入电脑进行 实时监控,或接入 以太网进行远程实 时监控。因此在设 计时更加简单、灵活。 系统为分布式控制,模块化结构,可靠性高。任何控制模块均内置CPU,每个输入模块(场景开关、多键开关、红外传感器等)都可直接与输出模块(调光器、输出继电器)通讯(发送指令→接受指令→执行指令),避免了集中式结构中央CPU一旦出现故障造成整个系统瘫痪的弱点。 与BA系统的集成 诺雅照明控制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通过专用接口软件,可方便地与其他系统连接,如楼宇自控系统、门禁系统、保安监控系统、消防系统等。

中央监控计算 机 Networ k Interface 网络接 系统结构图 网络接口 MR BA 中央监控计 局

二、系统功能和优点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在学校应用的功能和优点: 1、实现照明控制智能化 可用手动控制面板,根据一天中的不同时间,不同用途精心地进行灯光的场景预设置,使用时只需调用预先设置好的最佳灯光场景,使人产生新颖的视觉效果。随意改变各区域的光照度。 2、美化环境以达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好的灯光设计,能营造出一种温馨、舒适的环境,增添其艺术的魅力。良好的环境可以培养学生对其产生更大的兴趣,从而得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利用灯光的颜色、投射方式和不同明暗亮度可创造出立体感、层次感,不同色彩的环境气氛,不仅使学生有个很好的学习环境,而且还可以产生一种艺术欣赏感,对课程产生强烈的研究精神。 3、可观的节能效果 由于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能够通过合理的管理,根据不同日期、不同时间按照各个功能区域的运行情况预先进行光照度的设置,不需要照明的时候,保证将灯关掉;在大多数情况下很多区域其实不需要把灯全部打开或开到最亮,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能用最经济的能耗提供最舒适的照明;系统能保证只有当必需的时候才把灯点亮,或达到所要求的亮度,从而大大降低了学校的能耗。 4、延长灯具寿命 灯具损坏的致命原因是电压过高。灯具的工作电压越高,其寿命则成倍降低。反之,灯具工作电压降低则寿命成倍增长。因此,适当降低灯具工作电压是延长灯具寿命的有效途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能成功地抑制电网的冲击电压和浪涌电压,使灯具不会因上述原因而过早损坏。还可通过系统人为地确定电压限制,提高灯具寿命。智能照明控制系统采用了软启动和软关断技术,避免了灯丝的热冲击,使灯具寿命进一步得到延长。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能成功地延长灯具寿命2-4倍。不仅节省大量灯具,而且大大减少更换灯具的工作量,有效地降低了照明系统的运行费用,对于难安装区域的灯具及昂贵灯具更具有特殊意义。 三、设计依据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 16-92

酒店公共区域智能照明系统方案说明

酒店公共区域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方案说明 一、前言 在当今社会中,高档酒店都以现代设计的语言和手法,创造性地融入了当代建筑设计的发展潮流,独具匠心地打造一座充分反映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流露出浓郁地域文化特色集度假、商务于一体的雍容优雅、气度超凡的星级酒店。她往往是一个城市的地标、代表着一个城市形象。在一个已经完成的酒店空间当中,影响效果的因素是众多的,其中光环境是主要也是最重要的,世界万物的色彩都是靠光来体现的,所以光线的好坏将严重影响着酒店的整体效果及档次。通光变化着的有层次的灯光将营造不同的使用氛围;这就不仅仅在选灯上要做严格要求而且在控制上面是个不容忽视的重点,而在控制手段当中应首选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智能照明控制系统都有如下特点: 1.使用先进的电子技术、网络技术及计算机控制技术融合一体;可使光环境达到使用者期望的效果。 2.使自然光源和人工光源统筹兼顾,在感受先进科技的同时,也不浪费自然资源。 3.利用光的作用产生动感,光与建筑装潢相结合,既变化多端,又独具匠心。 国际星级酒店建筑对照明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提供舒适、绿色的光照,同时不同的场合需要不同的照明环境。传统的照明控制对于上述要求很难实现,而且线路十分复杂,操作非常繁琐。随着用户要求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传统的照明控制由于许多问题无法解决而逐步被智能照明控制取代,这已成为一种趋势。 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及其在酒店各不同区域的广泛应用,照明控制系统仅仅达到上述要求已远远不够。业主和设计师希望酒店照明控制系统不仅仅满足使用要求,他们希望在系统控制场景变化的同时,还应做到便于管理和节省能源。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 (1).酒店对客人要强调第一印象,要求利用明暗有序和适度的照明环境让人进入酒店就感受到典雅舒适的气氛。

自适应前照明系统的探讨.

自适应前照明系统的探讨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行驶去安全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研究的一大主题,而夜间行车照明不佳是导致交通高事故率的重要原因。为了改善汽车照明状况智能化的照明系统投入了使用,以减轻驾驶员的负担,并进一步提高汽车行驶的安全性。自适应前照明系统(Adaptive Front-Lighting,简称AFS),是最近推出的一项主动安全技术,出现在了很多新上市的车型上。它的功能伸缩性很大,根据在车辆照明实际使用过程中所遇到的所有问题而采取的技术革新,就目前能够实现的功能可以根据车辆的行驶状况、路况,以及天气等来适时自动的调节前照灯的照射角度、形状、光亮度以及照射时间,从而达到相应状况下的最优光照表现。 本文介绍了目前自适应前照明系统的技术和原理,通过分析自适应照明系统在各种工作环境下的功能和模式,对自适应照明系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论述,指明了自适应照明系统前景广阔。 关键字:照明,自适应,安全,LED

目录 第一章绪论 (3) 1.引言 (3) 2.自适应前照明系统原理 (3) 3.自适应前照明系统技术现状 (4) 第二章自适应前照明系统的功能与原理 (5) 1.默认照明模式 (5) 2.乡村道路模式 (5) 3.城市照明模式 (6) 4.高速公路照明模式 (7) 5.弯道照明模式 (8) 6.恶劣天气照明模式 (9) 第三章自适应前照明系统的发展趋势 (11) 1.预见型AFS (11) 2.传感器 (11) 3.ECU的算法 (11) 4.AFS光源 (12) 结束语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一章绪论 1.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汽车行驶的周边环境越来越复杂多样。道路的限速不同、路面的照明不同、行人的密度不同、天气条件的环境不同,传统上只具有近光和远光两种照明模式的普通前照灯,已经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行驶安全需要。因为汽车上安装的普通前照灯具有固定的照射范围,当夜间汽车在转弯时,由于普通前照灯无法改变调节照明角度的方向,常常会在弯道内侧出现“盲区”,司机的视线被禁锢在大灯光束照射的直线范围内,这对汽车夜间在弯道行驶时非常危险,极大地影响了夜间行车的安全性[1]。所以人们普遍希望能在未来的汽车上安装一种能够显著提高行车安全性和舒适驾驶的照明系统,这种照明系统能根据周边的环境调整自身的配光方式,提供更大的照明范围和照明距离,同时也能改善前照灯的照明死角,这就是自适应前照明系统。根据调查显示,在美国,有20%的致命车祸发生在午夜到早上6点这段时间。目前国内外汽车自适应前照灯系统应用主要采用的是电脑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控制盒进步电机驱动[2]。我国当前使用的大量中低档汽车并未采用自适应前照灯系统,为了提高汽车战争夜间行驶的安全性,因此,对它的研究在线阶段具有重要意义。 2.自适应前照明系统原理 自适应前照明系统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自适应前照明系统共由四部分组成:传感器、ECU、车灯控制系统和前照灯。汽车车速传感器和方向盘转角传感器不断地把检测到的信号传递给ECU,ECU根据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进行处理,把处理完后的数据进行判断,输出前照灯转角指令,使前照灯转过相应的角度。汽车在转弯时,重点是要提前看到所转方向的障碍物,根据现实驾驶的经验,车灯一般只需转过O~15°即可,只需要所转方向侧的那只前照灯实现智能转向就可,另一侧前照灯还是保持原来的方向。虽简化了控制,仍然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城市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发展及实施方案

城市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发展及实施方案 摘要:以前城市照明灯光所用的光源和控制大多还停留在以基础泛光照明、亮化灯饰点缀的基础需求状态,控制主要也是以时控、光感或远程开关为主要功能的状态。随着近十多年的迅速发展,城市景观亮化的表现形式上已从原来单一的泛光照明到现在大片区大规模的LED多媒体、灯光秀演绎。 甚至在局部区域增加了激光、3D以及全息投影等多形态的夜景展现,声光电的联动控制形态。从城市的生态文化建设和人文文明建设要求来看城市照明控制要求具有更加节能环保、降低城市光污染、大区域多场景联动等等的需求,特别是有着特殊功能的夜景灯光演绎区域,要求能够很人性、很和谐的融入城市。而这一切新的形势和新的需求都迫切需要更为智能化、精细化、局部个性化、整体联动化的新型控制系统的出现。除此之外,随着网络化及智能化的推进,新一代通信技术与灯光网络协议应用,城市夜景的表现载体多样化,特别是多媒体动态视频演绎,信息安全也凸显了出来,因此对城市景观亮化控制系统除对智能化控制、精细化管理有很高的要求以外,网络信息安全也是更为严苛的要求。 关健词:智能照明;智慧照明生态;城市照明控制;城市照明安全;精细化 一、目前城市照明的基本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纵观城市照明控制的发展轨迹,大体可以总结为三个大的阶段。 第一阶段,城市的亮化照明控制的主要特征是:以传统强电回路开关为执行效果、以单灯或局部区域的自动化控制为执行方式。主要代表方案以时钟定时开关控制、光感回路控制、PLC回路控制为主要标志。这些传统控制方式的控制缺陷是显而易见的,例如控制无法系统化、控制无法联动化、无法有效简约的实时操作,且一旦设定亮灯状态修改必须逐一操作,费时费力。另外现场照明设备的工作状态完全无法反馈,无法便捷有效监管;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城市照明控制很快发展进入到了第二阶段,该阶段以远程控制为主要功能代表,通过末端照明设备的GPRS网络、3G网络、电力载波等媒介链接到互联网上,实现对末端照明设备的远程控制;这种控制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城市亮化控制第一阶段较为凸显的问题,可以使的城市照明设备在最大限度减少人力巡查的情况下完成第一阶段的照明控制功能。此时所能实现的控制场景还比较单一,且场景内容本身的丰富性也较为苍白,该阶段的城市照明控制系统协议与接口没有统一的标准,建设也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毕业设计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毕业设计 篇一: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设计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室内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学生姓名李天顺学号 XX专业班级建筑电气与智能化10101班指导老师曾进辉 XX年11月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单片机的控制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电力、电子、智能楼宇等行业,微型计算机作为嵌入式控制系统的主体与核心,代替了传统的控制系统的常规电子线路。楼宇智能化的发展与成熟,也为基于单片机的照明控制系统的普及与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介绍了基于单片机AT89C51的室内灯光控制系统及其原理,提出了有效的节能控制方法。该系统采用了当今比较成熟的传感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利用多参数来实现对学校教室室内照明的控制。 系统设计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部分。该照明控制系统的主控制器、分控制器分别是以AT89C51和AT89C2051单片机为基础,实现了通信、信号采集、控制与显示等功能。使用光电子镇流器,使光源具备自动调节功能。文中详细地

描述了控制电路的设计过程,包括:光信号取样电路、人体信号采集电路、键盘与LED显示电路、RS485通信电路、照明灯控制电路、看门狗电路以及信号处理电路等。对于软件设计主要有主控制器、分控制器的有线通信程序设计以及灯光控制、定时控制、键盘扫描与LED显示等程序设计。 工作时,光信号取样电路采集光照强弱、人体信号采集电路采集室内是否有人、是否为工作时间等信息并将信号送到单片机,单片机根据这些信息通过控制电路对照明设备进行开关操作,从而实现照明控制,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关键词:智能控制,主控制器,分控制器,单片机,定时控制 The Control System for Intelligent Lighting Based on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Author: Li Guozhong Tutor: Sun Man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the system of control based on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is widely applied in industry, agriculture, electric power, electron, intelligent building and so on. Microcomputer, as the subject and

多功能办公楼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方案

多功能办公楼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方案 多功能办公楼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建议方案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合肥爱默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1、系统概述 “节能、智能科技与美学,21世纪建筑业的主题。” 现代建筑中照明系统对于能源的消耗已经高达35%,建筑界已经引入“绿色”照明的概念,其中心思想是最大限度采用自然光源、设置时钟自动控制、采用照度感应和动静传感器等新技术。 同时,现代电子技术已为我们和生活方式带来无数的乐趣。如何让应用电子技术实实在在的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让我们的生活更轻松、多彩!让我们的建筑也会随心而变——建筑是永恒的,音乐是流动的,灯光是多变的!让灯光自由组合,将大厦变得绚丽多姿! 2、系统功能和优点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在多功能办公楼中应用的功能和优点: 1、实现照明控制智能化 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后,可使照明系统工作在全自动状态,系统将按预先设置切换若干基本工作状态,根据预先设定的时间自动地在各种工作状态之间转换。例如,上午来临时,系统自动将灯调暗,而且光照度会自动调节到人们视觉最舒适的水平。在靠窗的区域,系统智能地利用室外自然光,当天气晴朗,室内灯会自动调暗;天气阴暗,室内灯会自动调亮,以始终保持室内设定的亮度(按预设定要求的亮度)。 当夜幕降临时,系统将自动进入“傍晚”工作状态,自动地极其缓慢地调亮各区域的灯光。 此外,还可用手动控制面板,根据一天中的不同时间,不同用途精心地进行灯光的场景预设置,使用时只需调用预先设置好的最佳灯光场景,使客人产生新颖的视觉效果。随意改变各区域的光照度。 2、美化服务环境吸引宾客光临 好的灯光设计能营造出一种温馨、舒适的环境,增添其艺术的魅力。人员对办公楼的第一印象是办公楼大堂接待区域,高雅别致的光环境可给予人员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增添人员对办公楼的好感,亲切而又温馨。 多功能办公楼内包括餐厅、会议室、多功能厅等,利用灯光的颜色、投射方式和不同明暗亮度可创造出立体感、层次感,不同色彩的环境气氛,不仅使人员有个舒适的居住环境,而且还可以产生一种艺术欣赏感。 3、可观的节能效果

汽车自适应前大灯控制系统的设计

汽 车 自 适 应 前 大 灯 控 制 系 统 设 计 同组成员:。。。 指导教师: 。。。

目录 1前言 (4) 2汽车AFS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5) 3自适应前大灯研究的意义 (7) 4汽车自适应前大灯系统总体设计 (8) 4.1 汽车AFS系统的结构组成与基本功能 (8) 4.2 汽车AFS系统的基本原理 (10) 4.3汽车AFS系统建模 (10) 4.3.1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 (11) 4.3.2前大灯光轴水平方向模型 (11) 4.3.3步进电机模型 (13) 4.3.4前大灯光轴垂直方向调节模型 (13) 4.4PID控制 (14) 4.5云模型控制 (16) 5 汽车AFS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18) 5.1 STC12C5A60AD单片机 (18) 5.2车速信号调理电路 (18) 5.3方向盘转角信号调理电路 (18) 5.4步进电机驱动电路 (19) 5.5电源及断电保护电路 (20) 6汽车AFS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21) 6.1系统软件功能分析 (21) 6.2系统软件设计 (21) 7结论 (23) 摘要:本设计主要完成以传感器作为检测器并通过软件的设计实现适时地对前

大灯灯光调节,从而实现对汽车灯光的自适应控制。这次设计是传感器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在汽车制造业中的应用,并且设计了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通过传感器检测到车速和方向盘转角,车身高度的变化,把信号输入单片机中通过程控步进电机执行组件的动作。步进电机的实际转动位置通过位置传感器回馈给MCU,MCU根据不仅电机目标位置与实际位置之差发出调节修正指令,完成调光过程。此设计能免去驾驶员对灯光的反复操作。提高了驾驶安全性和舒适性,减少由于驾驶员对灯光操作及灯光的阴影区多带来的交通事故,也大大挺高了汽车前大灯运行的可靠度。 关键词:汽车、自适应、控制;

智能照明管理系统方案

智能照明管理系统 建设方案 深圳乙方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二?一五年月 目录 一、概述. (4) 二、方案总体设计. (5) 2.1 系统设计思想及原则 (5)

2.1.1 设计思想 (5) 2.1.2 设计原则 (5) 2.2 系统结构 (5) 2.2.1 系统优点概述 (5) 2.2.2 系统结构图 (6) 2.2.3 系统主要功能 (6) 2.2.4 系统基本功能组成 (8) 三、系统实现方式与技术指标. (11) 3. 1 监控中心 (11) 3.1.1 监控中心硬件组成. (11) 3.1.2 监控中心配置说明. (11) 3.1.3 监控中心软件. (12) 3.2 智能照明管理终端(RTU) (14) 3.2.1 标准及规范 (14) 3.2.2 主要特点. (14) 3.2.3 技术参数. (15) 3.2.4 功能简要介绍. (15) 3.3 单灯控制器 (16) 3.3.1 单灯控制器功能说明. (17) 3.3.2 单灯控制器电器参数 (18) 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18) 4.1 经济效益分析 (19) 4.1.1 电费开支. (19) 4.1.2 运行维护费用. (19) 4.2 社会效益 (20) 五、设备投资预算. (21) 六、系统工程施工遵循规范. (21) 6.1 施工组织设计 (21) 七、工程验收. (21) 7.1 验收内容 (22)

7.2 验收标准 (22) 八、质量保障、售后服务及培训. (22) 8.1 服务期限及人员 (22) 8.2 技术支持与服务 (22) 8.3 电话支持与服务 (23) 8.4 现场维护服务 (23) 8.5 设备维修服务 (23) 8.6 人员培训 (23) 九、总结. (24)

基于单片机的照明控制系统-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理工类 题目:基于单片机的灯光照明控制系统 学院:电子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DZ电子101 学生姓名:张宏伟学号:2012140023 指导教师:韩晓春 2014年3月8日

淮海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课题研究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1)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国民经济的快速提高,尤其是地产行业的高歌猛进,国内智能照明行业迅速发展,能源问题日益险峻,尽管我们的国土面积大,但人口数量庞大,能源相对短缺,而且我们对能源的浪费相对严重,已经制约了我国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建筑物中,电能的消耗占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九十左右,其中照明的占用量是总电量的百分之十至百分之十二,并且按照预测,随着建筑物保温隔热性能的提高以及其他供暖以及供冷措施的利用,照明用电占用比例还会上升,因此,涌现出了各种技术类型的厂家,市场上也出现了各种类型,别具特色的智能开关产品,智能照明系统也应运而生。 智能照明是指利用计算机、无线通讯数据传输、扩频电力载波通讯技术、计算机智能化信息处理及节能型电器控制等技术组成的分布式无线遥测、遥控、遥讯控制系统,来实现对照明设备的智能化控制。具有灯光亮度的强弱调节、灯光软启动、定时控制、场景设置等功能;并达到安全、节能、舒适、高效的特点。智能照明系统其独特的特性,迎合了人们绿色、环保、节能,智能化生活的观念。与核心控制器相结合,可实现如全自动调光,自然光源的充分利用,照度的一致性,光环境场景智能转换,节能,延长光源寿命等功能,与其功能相适应的是其广阔的应用环境,无论在交通路灯的控制,还是办公大楼照明的控制,或是家居生活中都能发现它的身影。在家居领域中能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生活空间;在办公领域,在节能中提高效率;在公共设施领域中绿色安全环保。该选题的意义在于迎合当前社会的发展趋势,绿色节能,开发出一个即节能,又不影响人们正常生活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实现节能与智能控制的合二为一[1]。 研究灯光控制系统的目的在于加强了照明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最大的特点是场景控制,在同一室内可有多路照明回路,对每一回路亮度调整后达到某种灯光气氛称为场景;可预先设置不同的场景(营造出不同的灯光环境),切换场景时的淡入淡出时间,使灯光柔和变化。时钟控制,利用时钟控制器,使灯光呈现按每天的日出日落或有时间规律的变化。利用各种传感器及遥控器达到对灯光的自动控制。 研究灯光控制系统的目的在于美化环境,室内照明利用场景变化增加环境艺术效果,产生立体感、层次感,营造出舒适的环境,有利人们的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 研究灯光控制系统的目的在于延长灯具寿命,影响灯具寿命的主要因素主要有过电压使用和冷态冲击,它们使灯具寿命大大降低。LT系列智能调光器具有输出限压保护功能:即当电网电压超过额定电压220V后调光器自动调节输出在220V以内。当灯泡冷态接电瞬间会产生额定电流5-10倍的冲击电流,大大影响灯具寿命。智能调光控制系统采用缓开启及淡入淡出调光控制,可避免对灯具的冷态冲击,延长灯具寿命。系统

基于PLC的校园照明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 目前,大多数校园照明系统仍然使用人工控制,大学的电能消耗中,照明用电占了绝大部分,工作时间长,且常采用手动控制方法,造成了浪费,其缺点是控制复杂、修理困难、容易发生误动作。针对这种情况,本设计使用西门子S7-200 PLC代替传统的人工控制校园照明系统。采用了PLC智能控制,系统稳定可靠,完全满足学校的照明要求,校园照明系统主要有道路控制输出信号、景观灯输出信号、公共绿地输出信号,根据PLC控制原理对其进行I/0分配和绘制照明系统流程图及编写校园照明智能控制系统梯形图控制程序。最后经过模拟仿真运行,能够实现当设备发生故障或出现某些不正常运行情况时,由自动控制变换人工控制,在排除故障后再次实现自动控制满足照明智能控制系统的要求。通过测算,每年节约电能达25%以上,灯具的使用寿命也有所提高,系统稳定可靠,完全满足了学校的照明要求,达到了预想的结果。 关键词:照明系统西门子S7-200 输出信号智能控制节能

Abstract At present, most campus lighting systems still use manual control, University of electric energy consumption, lighting electricity accounted for the vast majority, long working time, and often uses the method of manual control, resulting in a waste, the disadvantage is the control of complex, difficult, error prone repair action. In view of this situation, the artificial control of campus lighting system uses the design of Siemens S7-200PLC instead of the traditional. The PLC intelligent control, the system is stable and reliable, fully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chool campus lighting, lighting system main road control output signal, the output signal of the public green space landscape lamp, the output signal, according to the I/0 distribution and rendering lighting system flow chart and the preparation of intelligent lighting control system of campus ladder diagram of control program for the PLC control theory. Finally through the simulation operation, can be achieved when the equipment failure or some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by automatic control transform manual control, automatic control meet again intelligent lighting control system requirements in troubleshooting. Through the calculation, annual savings of electricity can reach above 25%,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lamp is increased, the system is stable and reliable, fully meet the school lighting requirements, to achieve the desired result Keywords: Lighting system Siemens the output signal of the S7-200 intelligent control Energy saving

智能照明系统方案

智能照明系统方案 目前来说,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并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出现,照明控制系统更加体现出智能化特点,可以利用人工和自动化控制进行结合,使照明系统更能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与此同时,现代化照明系统不仅操作简单,而且更加便于管理,有利于更好的节省人力、财力资源。本文针对智能照明系统的应用现状展开分析探讨,并提出照明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系统概述 现代化的建筑对照明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提供舒适、绿色的光照,同时不同的场合需要不同的照明环境。传统的照明控制一般采用开关手动控制,操作非常繁琐,对于上述要求很难实现,而且无法充分利用自然光及避免人为失误造成能源浪费。随着用户要求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传统的照明控制由于许多问题无法解决而逐步被智能照明控制取代,这已成为一种趋势。 智能照明意义有: 节能:当前我国的宏观经济建设中,节电节能的任务越来越紧迫。智能照明系统借助各种不同的'智能设置'控制方式和控制元件,对不同时间 不同环境的光照度进行精确设置和管理来实现最大的节能效果。 延长灯具寿命:无论是热辐射光源,还是气体放电光源,电网电压的波动是光源损坏的一个主要原因。智能照明系统可以有效抑制电网电压的

波动,通过系统对电压的限定和轭流滤波等功能,避免过电压和欠电压 对灯具的损害。另外,智能照明系统还可以利用软启动和软关断技术, 避免冲击电流对光源的损害。 改善照明质量:智能照明系统以调光模块控制面板代替传统的平开关控制灯具,可以整体的控制各房间内照度值,提高照度均匀性。同时,智 能照明系统也可以避免频闪效应。 实现多种照明效果:智能照明系统易于实现多种照明场景控制方案,按不同时间、不同用途、不同效果采用相应的预设置场景进行控制,可以 达到丰富的艺术效果。 管理维护方便: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对照明的控制是以模块式的自动控制为主,手动控制为辅,照明预置场景的参数以数字式存储在可擦除可编 程ROM中,这些信息的设置和更换十分方便,加上灯具寿命的大大提高, 使照明管理和设备维护变得更加简单。 二.系统功能 2.1.智能化的控制方式 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可以使照明系统工作在全自动状态,系统将按先设定的若干基本状态进行工作,这些状态会按预先设定的时间相互自动地切换。场景控制 通过场景控制键按照预先设定的多种场景进行灯光的控制,可以定义开、关、调光亮度值,也可定义为延时,比如开灯以后自动延时关断。 定时控制 在公共区域可以通过时间控制,按照正常的工作时间安排灯的开关调光时间,使灯能够定时开、关、调光和场景调用。 红外线传感器 通过人体红外线传感器自动控制公共区域的照明(诸如走廊、电梯前室等区域),根据实际需求可以通过中央监控计算机改变其工作状态。 就地控制

城市照明单灯智能控制管理系统

城市照明单灯智能控制管理系统 1项目概述 1.1 单灯系统的建设意义 路灯单灯智能控制系统(简称单灯控制系统)即对灯具进行监控智能管理,既保障照明质量,又节能减排,提效降耗,从而实现对没一盏灯具实现“按需照明”和“精确管理”,并且配置电缆防盗报警功能。 实施路灯单灯智能控制系统的意义主要在于:在实现城市照明精细化管理的同时,又通过合理的照明管理实现了路灯节能,大大减少电缆偷盗情况。 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国家确定了十大节能工程,其中一项是绿色照明工程。城市照明耗能占我国照明耗电的比例很大,因此,在满足城市照明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管理手段实现照明节能,对实现城市的节能减排指标是非常有意义的。 国家《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第7.2.5条规定了城市道路照明可采用的节能措施要求:在深夜宜选择下列措施降低路面亮度(照度): ?深夜时关闭一盏光源; ?关闭不超过半数的灯具,但不得关闭沿道路纵向相邻的两盏灯具。 通过单灯控制系统可实现的合理的照明节能管理手段包括: 为了节约能源,采用后半夜关闭某些辅助路灯的电源,实行隔盏亮灯或开二灭一的方法降低亮灯密度,从而降低电能支出也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可以采用切断间隔灯杆上的照明光源或者切断同一灯杆上的部分照明光源。 基于目前城市照明现状,我们提出了“按需照明、精细管理”的概念,通过单灯控制系统实现基于统一路灯管理平台的远程化、精细管理,将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益。 1、经济效益:采用路灯单灯控制系统以后,全市范围内的路灯全夜灯、半夜灯的开关均可实现以资源管理为核心的按需照明和精确到每一盏灯精细化管理。由于减少了开灯时间,延长了光源电器寿命,降低管理运行成本,进一步提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设计方案剖析

正奇金融广场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设 计 方 案 书 项目名称:正奇金融广场 项目类别: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文本类型:设计方案

概述 *****多功能商业大楼。该大楼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为地上二至五层,其主要功能区有上百间商铺,走廊,卫生间及一些公共区域。

第一部分:前言 网络时代的发展,应引入智能化的概念。在传统的楼宇自控系统中,一般只包括了综合布线、计算机网络、安防、消防、闭路电视监控等子系统。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照明灯具节能和科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照明控制在智能化领域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在楼宇大厦建设热潮中,各大公司企业和他们的建设者也意识到了智能照明的重要性。商业楼宇大功率动力和制冷设备比重较少,照明灯具则相对比重更多。使用照明控制系统,更能体现其在节能与管理方面的优势,提高学校的科学管理水平。 节能是照明控制系统的最大优势。传统的楼宇公共区域照明工作模式,只能是白天关灯,晚上开灯。而采用了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后,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场合、不同的人流量,进行时间段、工作模式的细分,把不必要的照明关掉,在需要时自动开启。同时,系统还能充分利用自然光,自动调节室内照度。控制系统实现了不同工作场合的多种照明工作模式,在保证必要照明的同时,有效减少了灯具的工作时间,节省了不必要的能源开支,也延长了灯具的寿命。 第二部分:商场用电现状 2.1商场用电概述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各行各业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建筑行业的崛起和变化更是来势迅猛、内容纷繁,现代化的建筑千姿百态、造型各异并逐步呈现出高、大、全、新的特点。现代建筑的层数越来越高,占地面积越来越大,内部设施越来越完善,功能越来越齐全,所用设备和材料则越来越新。商业建筑的发展必然伴随着照明创新的繁荣,现代商业建筑照明设计的发展趋势

学校公共区域智能照明灯光控制系统技术解决应用方案-翊创智能

南海市某某小学公共区域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广 州 翊 创 智 能 科 技 有 限 公 司 技 术 资 料

目录 第一章项目背景 (3) 第二章智能照明管理系统概述 (4) 2.1智能照明控制管理系统的要求 (4) 2.1.1智能照明区域的划分 (4) 2.1.2现代小学大楼对智能照明控制管理系统的具体要求 (5) 2.2PPS智能照明控制管理系统设计依据 (7) 2.3PPS智能照明控制管理系统的优势 (7) 2.3.1实现照明控制智能化,提高大楼照明管理水平,减少能耗 (9) 2.3.2良好的节能效果 (9) 2.3.3有效延长光源的寿命 (9) 2.3.4实现多种照明效果 (10) 2.3.5可以与智能建筑其他系统联动 (10) 2.4PPS智能照明控制管理系统的具体内容 (10) 2.5PPS小学公共区域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架构 (12) 2.5.1PPS小学公共区域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架构图 (12) 2.5.2PPS小学公共区域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架构的优势与特点 (13) 第三章PPS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主要产品介绍 (15) 3.18路16A导轨式智能照明开关执行继电器控制模块 (15) 3.2ET-GW100智能照明系统中央控制网关主机 (17) 3.32路1A导轨式CMOS后沿调光模块 (19) 3.42路6A导轨式可控硅前沿调光模块 (21) 3.54路3A导轨式可控硅前沿调光模块 (23) 3.6ETRON-NET总线通讯照明控制配电箱柜配套专用电箱级联模块 (25) 3.77寸有线真彩色触屏(带定时) (26) 3.84.3寸有线真彩色触屏(带定时) (28) 3.96键智能面板 (29) 3.106路10A大功率调光箱 (31) 3.11前沿12路15A大功率调光箱 (32) 3.12前沿6路30A大功率调光箱 (33) 3.138进8出IO模块 (35) 第四章PPS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优势 (36) 4.1产品亮点 (36) 4.2强大而稳定的ETRON-NET系统总线架构 (39) 4.3功能强大的软件 (42) 第五章PPS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产品配置表样板 (48) 第六章公司简介 (49) 第七章成功案例 (50)

汽车自适应前照灯系统(AFS)的电机驱动方案

汽车自适应前照灯系统(AFS)的电机驱动方案 近年来,汽车中的电子成分不断提升,帮助提升燃油经济性,减少排放, 增强安全、照明、车载网络及信息娱乐系统等。其中,汽车前照灯是安全驾驶 的一个重要环节,安森美半导体创新及领先行业的汽车自适应前照灯系统(Adaptive Front-lighting System, AFS)电机驱动方案克服传统前照灯的局限,帮助提升行车安全性。本文分析AFS 的特性,介绍安森美半导体的AFS 方案, 以及应用设计要点,帮助客户应用汽车AFS 方案。自适应前照灯系统(AFS)的 应用优势及工作原理传统汽车前照灯的灯光跟车身方向始终一致,在汽车转弯 时无法有效照明弯道内侧的盲区,如果弯道内侧恰好存在人或物体,而车速又 未恰当降低,则会带来安全隐患,如图1 所示。相比较而言,AFS 功能可以提 供旋转(swiveling)调节效果,能够根据方向盘的角度转动,把有效的光束投射 到驾驶者需要看清的前方路面上,帮助降低安全隐患。图1:AFS 功能的旋转 调节(左图)及水平调节(右图)照明效果。除了能够进行动态旋转调节,AFS 功能还能提供动态水平高度调节。此功能根据负载轴传感器的信号来调节前照灯 的水平高度,可以适应不同的负载及不同的斜坡环境。如图1 右侧中,上图是AFS 功能在正常水平条件下的灯光投身效果,中图是在汽车启动或上坡时路面 颠簸条件下灯光上扬效果,下图是在刹车或下坡条件下的灯光水平下沉照明效果。可见AFS 可根据车身水平倾斜情况动态调节灯光高度,改善照明效果,增强安全性。AFS 工作原理结构图分别如图2 和图3 所示。图2:AFS 的工作原理结构图。图3:AFS 的工作原理结构图(续)。步进电机驱动器的安放位置选 择汽车AFS 的旋转及水平高度调节,是各使用一个步进电机来实现的,电机根据车辆四周的众多传感器反馈的数据作出反应,故设计人员需要采用适合的步 进电机驱动方案,且安放在适合的位置。tips:感谢大家的阅读,本文由我司收

楼宇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设计_毕业设计

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楼宇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设计院(部):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目录摘要 IV ABSTRACT V 1前言 1 1.1选题背景和意义 1 1.2课题关键问题及难点 2 1.3调研综述 2 1.3.1目前国内、国外该项目的研究状况 2 1.3.2目前项目的发展趋势 3 1.4主要研究内容 3 2 基于CAN总线的系统结构 4 2.1 CAN技术简介 4 2.2基于CAN总线的控制系统网络拓扑结构 5 2.3 CAN总线系统的通信方式 6 2.4 CAN总线的分层结构 6 2.5 CAN总线报文格式与类型 7 2.5.1 数据帧 7 2.5.2.远程帧 8 2.5.3 出错帧 8 2.5.4超载帧 9 2.5.5 错误检测 9 2.6 本系统结构及特点 10 3.智能照明系统的硬件设计 12 3.1 系统简介 12

3.2 CAN通信接口模块的设计 12 3.2.1 芯片介绍 12 3.2.2 SJA1000工作原理 14 3.2.3 基于SJA1000的CAN总线硬件接口电路设计 15 3.2.4采用MAX232芯片接口PC机与单片机的连接 16 3.3控制面板模块的设计 17 3.3.1 74HC164芯片说明 17 3.3.2显示部分设计 19 3.3.3键盘部分设计 20 3.3.4基于74HC164的中断串行键盘硬件设计 21 3.3.5矩阵式键盘的按键识别方法 22 3.4智能继电器模块 22 3.4.1电压-频率变换器LM331的介绍 23 3.4.2继电器模块基本原理结构 24 3.4.3整流模块设计 24 3.4.4 V/F转换器LM331模块 25 3.4.5光电耦合器6N137 26 3.4.6单片机AT89C51模块 26 3.5传感器模块 28 3.5.1热释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28 3.5.2芯片介绍 30 3.5.3热释电传感器原理 31 3.5.4照度传感器的设计 32 3.5.5 A/D转换部分 33 3.6调光模块 35 3.6.1电子镇流器调光功能的主要实现方法 36 3.6.2基于IR2159的荧光灯可调光电子镇流器的电路设计 37 3.6.3基于IR21592的调光电子镇流器 38 3.7远程控制模块 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