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练习题(本科)
成人高考本科大学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蕴藏纷至沓来落英缤纷B. 纵横捭阖神采奕奕惊心动魄C. 美轮美奂水天一色青出于蓝D. 脍炙人口独树一帜震耳欲聋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培训,我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决心加以改进。
B.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是他勤奋努力的结果。
C. 他的脸色苍白,嘴唇颤抖,显然是受了很大的刺激。
D. 由于缺乏经验,他对于这个项目的操作感到十分困难。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一丝不苟B. 画龙点睛C. 精卫填海D. 鱼贯而出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星星点点,仿佛夜空撒满了银珠。
B. 他的声音低沉,如同一股春风拂过。
C. 他的眼神锐利,如同鹰隼般敏锐。
D. 那个问题像一座大山压在他的心头。
5. 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是:A.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B.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D. 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
6. 下列文学作品中,属于现实主义风格的是:A. 《红楼梦》B. 《西游记》C. 《聊斋志异》D. 《水浒传》7. 下列作家中,不属于“五四”新文学运动代表人物的是:A. 鲁迅B. 胡适C. 陈独秀D. 郭沫若8. 下列词语中,含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谈笑风生B. 水落石出C. 谦虚谨慎D. 恶语伤人9. 下列句子中,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A. 他昨天晚上去了图书馆。
B. 他昨天晚上去图书馆了。
C. 他昨天晚上图书馆去了。
D. 他昨天晚上去图书馆去了。
10. 下列诗句中,描述战争场面的诗句是:A.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D.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__________。
专升本大学语文《秋夜》练习题及答案

《秋夜》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出自()A.《秋夜》B.《春末闲谈》C.《雨前》D.《风景谈》2.鲁迅《秋夜》一文的体裁是()A.散文B.自由体诗C.散文诗D.杂文3.《秋夜》的主要艺术表现特点是()A.以抒情的笔调记叙人物B.借助对比展开议论C.熔记事、抒情、议论于一炉D.运用象征手法抒情4.鲁迅《秋夜》一文的主要形象是()A.天空B.枣树C.小粉红花D.小青虫5.《秋夜》选自鲁迅的作品集()A.《朝花夕拾》B.《呐喊》C.《野草》D.《彷徨》二、简答题简析鲁迅《秋夜》的时代背景。
三、阅读分析题阅读鲁迅的《秋夜》,回答问题。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的奇怪而高的天空。
他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使人们仰面不再看见。
然而现在却非常之蓝,闪闪地着几十个星星的眼,冷眼。
他的口角上现出微笑,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而将繁霜洒在我的园里的野花草上。
我不知道那些花草真叫什么名字,人们叫他们什么名字。
我记得有一种开过一种极细小的粉红花,现在还开着,但是更极细小了,她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地做梦,梦见春的到来,梦风秋的到来,梦见瘦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诉她秋虽然来,冬虽然来,而此后接着还是春,蝴蝶乱飞,蜜蜂都唱起春词来了。
她于是一笑,虽然颜色冻得红惨惨地,仍然瑟缩着。
枣树,他们简直落尽了叶子。
先前,还有一两个孩子来打他们别人打剩的枣子,现在是一个也不剩了,连叶子也落尽了,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
他简直落尽叶子,单剩干子,然而脱了当初满树是果实和叶子时候的弧形,欠伸得很舒服。
但是,有几枝还低亚着,护定他从打枣的竿梢所得的皮伤,而最直最长的几枝,却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眼;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
专升本大学语文练习题集锦附答案

专升本大学语文练习题集锦●精读篇目(21篇)(一)论语十则一、词语解释题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时习:经常温习。
说,通悦,高兴。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含怒,怨恨。
)3.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就有道:跟从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4.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患:担心。
不己知:宾语前置,不知己,不知道自己。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无,无所得。
殆:疑惑,不安分。
)海(huì):教海,引导。
女:通“汝”,你。
)6.由!诲女..:..知之乎?(诲女是:此,这。
“知”通“智”。
是聪明、有智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是.:.慧、态度明智的意思。
)zhì,牢记在心里;厌:通“餍”,8.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识:满足。
何有于我:即于我何有,对我没有什么遗憾了。
)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师焉:师法,效仿的人或地方)1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彫:同“凋”,凋零,残落。
)1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正:端正;令:命令;虽,即使;从:听从)12.志士仁人,无.求生以..以成.仁。
(无:没有。
生:生存,活命。
以:而,来。
杀身:..害仁,有杀身牺牲生命。
成:成全)二、单项选择题1.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B)A.老子B.孔子C.孟子D.荀子2.孔子思想的核心是( A )A.仁 B .义C.礼D.信3.《论语》一书的体裁是( C )A.对话体B.专论体C.语录体D.评述体4.下列孔子语录中,说明乐于切磋的是( A )A.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C.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5.下列孔子语录中,含有“烈火见真金”“路遥知马力”之意的是(C )A.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C.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D.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6.下列孔子语录中,提出了被视为儒家道德节操最高境界的是(D)A.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B.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C.学而不厌,诲人不倦D.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7.下列孔子语录中,运用对偶修辞手法的是(A)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C.学而不厌,诲人不倦D.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8.下列孔子语录中,说明学习方法的是(A)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C.学而不厌,诲人不倦D.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9.下列孔子语录中,没有含思想道德修养的一项是(A)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B.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C.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D.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三、简析题阅读下边的一则语录,回答问题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子曰”中的“子”是对谁的尊称?孔子2.从好学的角度,概括出这段话的三层意思。
本科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本科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翩跹(piān xiān)恣意(zì yì)蹉跎(cuō tuó)B. 踌躇(chóu chú)蹒跚(pán shān)缱绻(qiǎn quǎn)C. 徜徉(cháng yáng)旖旎(yǐ nǐ)叱咤(chì zhà)D. 峥嵘(zhēng róng)踟蹰(chí chú)哂笑(shěn xiào)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老师耐心的教导,他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B.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C. 他虽然年轻,但是工作经验丰富,能力很强。
D.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3. 下列关于古代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B. 杜甫被誉为“诗圣”,他的诗歌以反映社会现实和表达忧国忧民的情感著称。
C.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D. “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
4. 下列关于现代文学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小说《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B. 巴金的《家》、《春》、《秋》合称为“激流三部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长篇小说系列。
C. 茅盾的《子夜》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反映工人阶级斗争的小说。
D. 郭沫若的《女神》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开篇之作。
5. 下列关于外国文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被誉为“英国戏剧之父”。
B.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
本科语文考试题及答案

本科语文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踌躇(chóu)迤逦(lǐ)恣意(zì)B. 缜密(zhěn)旖旎(nǐ)瞠目(chēng)C. 蹉跎(cuō)踟躇(chí)徜徉(cháng)D. 撷取(xié)踽踽独行(jǔ)恣睢(suī)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受益匪浅。
B.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C. 他不但会弹钢琴,而且还会作曲。
D. 这种新药的疗效很好,但副作用较大,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B. 明月松间照C. 黄河远上白云间D. 霜叶红于二月花4.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是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
B.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讲述了丹麦王子哈姆雷特为复仇而陷入精神和道德的冲突。
C.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属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流派。
D.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作家雨果的代表作,通过描绘19世纪法国社会的各个阶层,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
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不刊之论”指的是不能修改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B. “文不加点”意味着文章没有标点,需要修改。
C. “明日黄花”形容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D. “别开生面”比喻另外创造新的形式或开展新的局面。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他聪明、勤奋、善良,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B.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C.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知识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D. 他既不高大,也不英俊,但他有一颗金子般的心。
7.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进士”是古代科举考试中的一种学位,通常指通过了殿试的考生。
专升本大学语文练习题

专升本大学语文练习题### 专升本大学语文练习题#### 一、阅读理解题目一:阅读以下文段,回答下列问题。
> 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中,阿Q的形象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请结合文本,分析阿Q形象的特点,并说明其在鲁迅笔下的社会寓意。
问题:1. 阿Q有哪些显著的性格特点?2. 鲁迅通过阿Q这一形象,反映了哪些社会现象?参考答案:1. 阿Q的性格特点包括自大、自卑、逃避现实、精神胜利法等。
他常常以自己的方式在精神上战胜失败,表现出一种自我安慰的倾向。
2. 鲁迅通过阿Q的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落后、保守、自满自足等社会现象,同时也批判了旧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扭曲。
题目二:阅读以下古诗,回答下列问题。
>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问题:1.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 诗中的“明月”和“霜”分别象征着什么?参考答案:1.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
2. “明月”象征着远方的家乡,而“霜”则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冷清。
#### 二、文言文翻译将以下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并解释其中的关键词汇。
>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参考答案:孔子说:“学习了知识并且经常复习它,不也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访,不也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吗?人们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不也是君子的表现吗?”其中,“习”意为复习,“朋”指朋友,“愠”表示生气。
#### 三、写作根据以下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题目:“网络时代的信息筛选”写作提示:1. 描述网络时代信息泛滥的现象。
2. 分析信息筛选的重要性。
3. 提出有效的信息筛选方法。
文章示例:在网络时代,我们每天都被海量的信息包围。
从社交媒体到新闻网站,信息无处不在,但并非所有信息都是有价值的。
信息筛选变得尤为重要,它能帮助我们节省时间,提高效率,避免被虚假或无关紧要的信息干扰。
大学语文练习题(本科)

大学语文练习题一、选择题(单项选择题,请选择最适合题意的答案,通常每小题2分,根据所讲内容选择其中的一部分进行考查)1.《诗经》按音乐的不同,可分为(D )。
A.赋、比、兴B.大雅、小雅C.周颂、鲁颂、商颂D.风、雅、颂2.《诗经》中的作品属王室宗庙祭祀用的舞曲歌辞的是( D )。
A.风 B.大雅 C.小雅 D.颂3.《诗经》在句式上以( A )为主。
A.四言 B.五言 C.七言 D.杂言4.“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
”其中划线处是( D )。
A.寤寐求之 B.寤寐思之 C.琴瑟友之 D.钟鼓乐之5.“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其中的“逑”的意思是( B )。
A.追求 B.配偶 C.偶像 D.美貌的样子6.“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
”其中划线处是( C )。
A.寤寐求之 B.寤寐思之 C.琴瑟友之 D.钟鼓乐之7.“《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这一评论出自( D )。
A.孔子 B.李白 C.白居易 D.司马迁8.“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其中的“归”的意思是( C )。
A.回家 B.去世 C.女子出嫁 D.凯旋而归9.《蒹葭》一诗的主要形式特点是( B )A.四言为主B.重章叠句,一唱三叹C.句式骈俪D.一章一韵,平仄对应.10.“蒹葭,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其中划线处是( C )。
A.苍苍 B.茫茫 C.凄凄 D.采采11.“蒹葭,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其中划线处是( D )。
A.苍苍 B.茫茫 C.凄凄 D.采采12.“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其中的“从”的意思是( C )。
A.听从 B.结伴而行 C.追寻 D.邂逅13.《蒹葭》一诗的美学风格主要表现为 ( B )A.意境深远 B.意境优美 C.情真意切 D.意境朦胧14.下列不属于屈原的作品的是( C )。
A.九歌 B.九章 C.九辩 D.离骚15.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 B )。
专升本《大学语文》练习题

1.中唐时期,他首倡古文运动,反对六朝骈文,崇尚秦汉散文。
提倡文以载道,要求言之有物,词必己出,其文超卓群流,独遂高古,被苏轼誉为“文起八代之衰”。
代表作有《送孟东野序》《张中丞传后叙》等。
他名为( )。
A.欧阳修B.苏轼C.孟子D.韩愈【精析】D中唐时期,韩愈、柳宗元发起了古文运动,以“文以载道”为号召,以质朴刚健的散文取代浮华柔靡的骈文。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更是被苏轼誉为“文起八代之衰”,韩愈文章遒劲有力,辞风峻利,语言练达,有《昌黎先生集》。
著名文章有《张中丞传后叙》《答李翊书》《送孟东野序》等。
2.这种诗体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格律要求严格,分五言、七言两种。
以八句为定格,每句有一定的平仄格式,双句押韵,这种诗歌体裁称为()。
A.乐府诗B.律诗C.歌行体D.楚辞【精析】B律诗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共八句,分为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双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分五言、七言两体,简称五律、七律。
3.以下不属于儒家经典“四书”的作品是( )。
A.《大学》B.《中庸》C.《诗经》D.《论语》【精析】C“四书”是《论语》《大学》《孟子》《中庸》四本书的合称;《诗经》是我国第一部现实主义诗歌总集,属于“五经”之一。
4.论证是议论文的三大要素之一,其中从一般原理出发,经过一定的逻辑推演,从而得出一个关于个别情况的结论的论证方法是( )。
A.归纳法B.类比法C.比喻法D.演绎法【精析】D演绎法是一种由一般到个别的论证方法,它由一般原理推导出关于个别情况的结论。
归纳法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它通过许多个别的事例,归纳出它们所共有的特性,从而得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
类比法是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某种属性,推测出其类似的事物也应具有这种属性的推理方法。
比喻法是以具体的事物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地表达出来。
5.它是汉代形成的特殊文体,源起于楚辞,受先秦散文的影响,以歌功颂德为内容,以铺陈、排比、夸张、追求辞藻华丽为手法,以服务于宫廷贵族为目的,它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语文练习题一、选择题(单项选择题,请选择最适合题意的答案,通常每小题2分,根据所讲内容选择其中的一部分进行考查)1.《诗经》按音乐的不同,可分为(D )。
A.赋、比、兴B.大雅、小雅C.周颂、鲁颂、商颂D.风、雅、颂2.《诗经》中的作品属王室宗庙祭祀用的舞曲歌辞的是( D )。
A.风 B.大雅 C.小雅 D.颂3.《诗经》在句式上以( A )为主。
A.四言 B.五言 C.七言 D.杂言4.“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
”其中划线处是( D )。
A.寤寐求之 B.寤寐思之 C.琴瑟友之 D.钟鼓乐之5.“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其中的“逑”的意思是( B )。
A.追求 B.配偶 C.偶像 D.美貌的样子6.“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
”其中划线处是( C )。
A.寤寐求之 B.寤寐思之 C.琴瑟友之 D.钟鼓乐之7.“《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这一评论出自( D )。
A.孔子 B.李白 C.白居易 D.司马迁8.“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其中的“归”的意思是( C )。
A.回家 B.去世 C.女子出嫁 D.凯旋而归9.《蒹葭》一诗的主要形式特点是( B )A.四言为主B.重章叠句,一唱三叹C.句式骈俪D.一章一韵,平仄对应.10.“蒹葭,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其中划线处是( C )。
A.苍苍 B.茫茫 C.凄凄 D.采采11.“蒹葭,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其中划线处是( D )。
A.苍苍 B.茫茫 C.凄凄 D.采采12.“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其中的“从”的意思是( C )。
A.听从 B.结伴而行 C.追寻 D.邂逅13.《蒹葭》一诗的美学风格主要表现为 ( B )A.意境深远 B.意境优美 C.情真意切 D.意境朦胧14.下列不属于屈原的作品的是( C )。
A.九歌 B.九章 C.九辩 D.离骚15.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 B )。
A.《秋水》 B.《史记》 C.《诗经》 D.《汉书》16.在教育上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 B )。
A.老子 B.孔子 C.庄子 D.孟子17.下列属于语录体散文的是( A )。
A.《论语》 B.《史记》 C.《庄子》 D.《孟子》18.主张自然无为的思想,提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的是( D )。
A.老子 B.孔子 C.庄子 D.孟子19.《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共( C )。
A.36章 B.72章 C.81章 D.120章20.不列入“前四史”的是( A )。
A.《世说新语》 B.《史记》 C.《汉书》 D.《三国志》21.下列不属于庄子文章的主要特点是( D )。
A.倡导“无己”、“无为” B.想象丰富 C.浪漫主义色彩 D.浅显易懂22.其文汪洋恣肆,想像丰富,大量运用寓言阐述其哲学思想的是( C )。
A.老子 B.孔子 C.庄子 D.孟子23.自号为“五柳先生”的诗人是( D )。
A.李白 B.嵇康 C.阮籍 D.陶渊明24.“羁鸟恋旧林,思故渊。
”其中划线处是( C )。
A.潜龙 B.蛟龙 C.池鱼 D.塘鱼25.“狗吠深巷中,鸡鸣巅。
”其中划线处是( D )。
A.槐树 B.柳树 C.榆树 D.桑树26.《饮酒》(其五)中强调“归隐在心志而不在形迹”的诗句是( B )。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B.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D.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27.“问君何能尔,地自偏。
”其中划线处是( A )。
A.心远 B.心凉 C.心冷 D.心静28.《世说新语》的作者是( D )。
A.刘向 B.干宝 C.吴均 D.刘义庆29.《世说新语》是一部( B )。
A.志怪小说集 B.笔记小说集 C.谐谑小说集 D.轶事小说集30.有“诗仙”之称的诗人是( B )。
A.屈原 B.李白 C.陶渊明 D.白居易31.下列不属于李白诗歌特征的是( D )。
A.想象丰富 B.飘逸奔放 C.强烈的个性特征 D.思辨色彩32.“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其中的“小谢”指的是( D )。
A.谢庄 B.谢安 C.谢灵运 D.谢朓33.“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其中的“建安”是( C )。
A.汉灵帝的年号 B.汉献帝的年号 C.魏武帝的年号 D.魏文帝的年号34.下列最能体现盛唐诗风的是( A )。
A.李白 B.白居易 C.李商隐 D.陈子昂35.下列不属于唐代诗人的是( D )。
A.杜甫 B.白居易 C.李商隐 D.陆游36.唐代诗坛中,兼长各体,尤其对七律的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伟大诗人是_B___。
A.李白B.杜甫C.王维D.白居易37.其人忧国忧民,其诗被后人誉为“诗史”的诗人是( A )。
A.杜甫 B.李白 C.白居易 D.王维38.杜甫诗歌的总体艺术风格是( D )。
A.幽静恬适 B.醇美和谐 C.含蓄深远 D.沉郁顿挫39.“星垂平野阔,。
”其中划线处是( D )。
A.细草微风岸 B.危樯独夜舟 C.官应老病休 D.月涌大江流40.“飘飘何所似?天地一。
”其中划线处是( D )。
A.沙鸥 B.孤舟 C.扁舟 D.孤鸿41.“万里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其中划线处是( C )。
A.奔波 B.飘泊 C.悲秋 D.伤春4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
”其中划线处是( B )。
A.欲登台 B.独登台 C.苦登台 D.惟登台43.“无边落木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其中划线处是( B )。
A.潇潇 B.萧萧 C.簌簌 D.肃肃44.“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此两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D )。
A.夸张 B.比喻 C.拟人 D.对偶4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此两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D )。
A.夸张 B.比喻 C.拟人 D.对偶46.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人是( C )。
A.陆游 B.苏轼 C.白居易 D.李清照47.《锦瑟》一诗的作者是( C )。
A.李白 B.陆游 C.李商隐 D.白居易48.“乐天之诗,情致曲尽,入人肝脾,随物赋形,殆与元气相侔”这一评论出自( C )。
A.无稹 B.俞平伯 C.王若虚 D.苏轼49.“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的作者是( D )。
A.杜甫 B.李商隐 C.陆游 D.苏轼50.“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愁”这几句出自( D )。
A.杜甫 B.李商隐 C.陆游 D.李清照51.“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出自李清照的哪首词:( C )。
A.《如梦令》 B.《一剪梅》 C.《凤凰台上忆吹箫》 D.《声声慢》52.主张词“别是一家”说的是( B )。
A.苏轼 B.李清照 C.辛弃疾 D.陆游53.词作风格多样,但以“激扬奋厉为主”,开创“稼轩体”的人是( C )。
A.苏轼 B.陆游 C.辛弃疾 D.柳永54.( A )的词作,善于刻绘烘染,写景体情,意境高远,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
A.姜夔 B.陆游 C.辛弃疾 D.柳永55.杜甫《登高》一诗属于( D )。
A.五绝 B.五律 C.七绝 D.七律56.杜甫《登高》一诗中被认为是“诗眼”的是( A )。
A.悲秋 B.潦倒 C.苦恨 D.多病57.文、诗、词、书法、绘画造诣皆深,常被视为北宋文坛最有成就的人是( A )。
A.苏轼 B.陆游 C.辛弃疾 D.柳永58.《牡丹亭》又称( C )。
A.《长恨歌传》 B.《莺莺传》 C.《还魂记》 D.《张生煮海》59.下列人物不属于《牡丹亭》的是( A )。
A.莺莺 B.杜丽娘 C.柳梅梦 D.春香60.被鲁迅称为“足称讽刺之书”的是( C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儒林外史》 D.《长恨歌》61.汤显祖晚年自号为( B )。
A.东篱 B.兰谷 C.放翁 D.茧翁62.与汤显祖的《紫钗记》、《牡丹亭》、《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的是( D )。
A.《汉宫秋》 B.《芙蓉亭》 C.《破窑记》 D.《南柯记》63.“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
”其中划线处是( C )。
A.瓶中花 B.雾中花 C.镜中花 D.梦中花64.下列不是《红楼梦》别名的是( C )。
A.《石头记》B.《木石奇缘记》C.《金玉缘》D.《金陵十二钗》65.“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妹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这首曲子的曲名叫( B )。
A.《枉凝眉》 B.《终身误》 C.《恨无常》 D.《分骨肉》66.“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这首判词写的是( B )。
A.袭人 B.晴雯 C.香菱 D.妙玉67.“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这首判词写的是( C )。
A.惜香 B.林黛玉 C.王熙凤 D.薛宝钗68.“襁褓中,父母叹双亡。
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
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
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
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
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这首曲子暗示的是( D )的性格与命运。
A.元春 B.湘云 C.探春 D.晴雯69.鲁迅先生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C )。
A.《孔乙己》 B.《阿Q正传》 C.《狂人日记》 D.《在酒楼上》70.《丈夫》这一小说的作者是( C )。
A.鲁迅 B.张爱玲 C.沈从文 D.茅盾二、阅读分析题(每题10分,分几小题进行考查)1.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
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逍遥游》)(1)将“夫列子御风而行”至“犹有所待者也”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列子能驾风行走,那样子实在轻盈美好,而且十五天后方才返回。
列子对于寻求幸福,从来没有急急忙忙的样子。
他这样做虽然免除了行走的劳苦,可还是有所依凭呀。
2)庄子是如何评价列子的“御风而行”的?(3分)列子能御风而行,庄子对于这一点,还是肯定了列子高于常人的水平的,但庄子所追求的“逍遥游”乃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只有这样,才能游于无穷。
所以显然,对于列子御风而行,庄子仍然认为他所凭为世俗之物,还没有完全抛弃外力而达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境界。
(3)庄子的理想境界是什么?(3分)完全不依凭任何事物,包括彻底抛弃自己的身份意识、功利意识乃至生命意识,“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认为最高的是至人,至人就是最高的人,然而他无所至,却又无所不至,无所有,却又无所不包,这正是因为他的绝对自由,无所依凭,若即若离,似远又近,这就是逍遥游的状态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