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工将取代石油化工成为未来化工业主流
2022化工行业发展趋势:2022年我国化工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2022化工行业发展趋势:2022年我国化工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我国化学工业经受了半个世纪的进展,已经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品种大体配套并基本可以满意国内需要的化学工业体系。
但我国化学工业现状不容乐观,开发和应用绿色化学工艺,是我国化学工业的进展趋势和前沿技术。
以下是2022年我国化工行业进展趋势分析:(一)能源化工领域的进展方向目前,世界日益加剧的社会问题使人们不得不关注到能源上来。
随着冲突的加剧,能源将推到一个更高的台阶之上。
在我国这些问题更加的明显,虽然我国很富有,但是能用的不多,人均占有量更加的少。
从1992年以来我国成为石油进口国,我国石油消费不断上涨,依靠程度不断加大。
而这就不得不是我国对于能源要有一个全新的熟悉,那就是我国必需开发新型的能源。
以上的文字和数据表明,我国以及世界的能源进展的方向和趋势是:高效化、清洁化、全球化等路线。
开发利用高效清洁能源很必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的进展,高效清洁能源的前景非常广阔。
此种能源有许多的途径可以得到,以下就介绍一种非常重要的高效清洁能源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的开发利用迫不及待。
西方国家生物柴油产业进展快速,促进了我国的生物柴油的进展。
近年来,西方国家加大生物柴油的商业化投资力度,使生物柴油的投资规模增大,开工项目增多。
美国、加拿大、巴西、日本、印度等国家都在乐观的进展这项产业。
随着我国石油进口的依靠度的加大,我国的能源平安已面临挑战。
与国外相比,我国进展生物柴油方面有肯定的差距,但就我国的条件和资源而言进展生物柴油是非常紧迫的国家进展大计。
(二)新型化学工艺的进展趋势1.采纳无毒无害的催化剂目前,约90%以上的化学反应要实现工业化生产,必需采纳催化剂提高其反应速率。
开发新型高效、无毒无害的催化剂是绿色化学工艺的方向之一。
绿色化学工艺要求催化剂自身应当是无毒的,特殊杜绝催化剂在高温下分解,产生有毒气体,催化反应的后序分别过程也应当是环境友好操作,比如萃取操作萃取剂的选择。
生物化工产业的发展前景

生物化工产业的发展前景近年来,生物化工产业受到越来越多关注,主要是因为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化学工业的一系列环境问题。
生物化工产业是以生物技术为基础,利用生物体制造化学品、燃料、医药等产品的产业。
其前景光明,已成为国际产业竞争的焦点之一。
一、生物化工产业的现状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生物化工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据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生物化工市场规模达到1100.91亿美元,2025年预计将达到1630.14亿美元。
在国内,2019年我国生物化工行业产值达到1.12万亿元,同比增长16.69%。
目前,生物化工产业的产品范围非常广泛,包括生物质燃料、生物可降解塑料、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生物医药等。
其中,生物燃料和生物可降解塑料是生物化工产业的热点领域。
生物燃料不仅能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减少CO2的排放,还能有效解决能源危机问题。
生物可降解塑料可以减少塑料污染,保护环境,为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二、生物化工产业的发展趋势1. 绿色化发展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生物化工产业将更加注重绿色化发展。
在生产过程中减少或消除有害物质的排放,采用可再生、可降解的生物原料,研究新的高效清洁生产技术,推广清洁生产,促进生产节能减排。
2. 产业升级当前,国内生物化工产业仍以低端产品为主,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生物化工产业将逐步向中高端升级,争取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大竞争优势。
3. 生产流程数字化数字化是未来产业的必然发展趋势。
生物化工产业将逐步推行数字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
数字化技术将改变生产和研发模式,加速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
4. 合作共赢在国际竞争中,合作是生物化工产业的重要策略。
生物化工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合作共赢,以满足市场需求和提高产品竞争力。
三、生物化工产业的发展机遇1. 生物技术迅速发展当前,生物技术迅速发展,发明新的生产方式和生物原料,大大促进了生物化工产业的发展。
生物化工将取代石油化工成为未来化工业主流

生物化工将取代石油化工成为未来化工业主流.txt婚姻是键盘,太多秩序和规则;爱情是鼠标,一点就通。
男人自比主机,内存最重要;女人好似显示器,一切都看得出来。
本文由qdlqr532贡献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54创新交流中国科技成果\2008年\第23期\编辑\胡杨\E-mail:zhyh@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S生物化工将取代石油化工成为未来化工业主流文/封颖 1,2 (1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038;2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 100871)摘要:随着全球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生态环境前到 2020 年,生物技术将拓展到染料,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精细化学品,食品添加剂等产品的生产中;生物质将成为重要的化学工业原材料;到 2020 年,世界化学工业将进入以生物科学快速发展为特征的第三轮创新高潮[1]. 美国银行化工分析师认为,未来化学工业投资必须重新定位(capital relocation) ,因为投资于传统石化产品"已无吸引力" . 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预测认为,到 2020 年生石油化工技术和产业为 20 世纪带来了高度的文明和便利.近年来,随着全球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用生物质原料生产生物化工产品来替代石化产品已成为当前发展的必然趋势. 生物化工是化学工程的一个前沿分支, 它应用化学工程的原理和方法, 研究解决有生物体或生物活性物质参与的生产过程,即生物反应过程中的基础理论及工程技术问题.目前生物化工已经展现出了逐渐取代石油化工的历史趋势,它将给原料来源,能源消耗,经济增长, 环境保护等方面带来根本性的变化,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0 世纪,杜邦公司的主旋律是石油化工产业;进入 21 世纪,杜邦公司宣布将以生物业务作为其公司第三个一百年的指导思想.2004 年初,杜邦公司进行了 600 多亿美元的业务剥离和大规模重组,毅然卖掉了仍能获取巨大利润的石油业务,宣布将加大其在生物化工技术领域的投资,2008 ~ 2011 年间,杜邦公司将向应用生物技术部门投资 5 亿美元. 物化工制品将占全部化工制品的 25%,到 2090 年则将占 90%(见表 1) .日益恶化,生物化工替代石油化工已成为当前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介绍了生物化工产业的崛起及其优势,分析了全球生物化工产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当前我国生物化工产业的发展目标. 关键词:生物化工;石油化工 DOI:10.3772/j.issn1009-5659.2008.23.0171生物化工的崛起及其前景美国,欧盟等国的有识之士早已认识到了生物化工的崛起及其前景.美国著名的《化学周刊》杂志曾经组织了"化学工业:2020 年展望"大讨论,对未来 15 年内世界化学工业的发展进行预测.美国和欧盟化学委员会,化学遗产财团公司,陶氏化学等著名化工公司的总裁和CEO 均参与了讨论.与会者认为,生物技术已经对工业所采用的某些酶和有机物产生了重要影响;从目2生物化工的优势与石油化工相比,生物化工有其独特的优势: (1)原材料丰富.生物化工与石油化工相比,首先在于原料优势.2007 年我国共进口原油 1.63 亿吨, 同比增长 12.4%,我国石油依存度已近 50%,接近警戒线.我国生物质资源则很丰富,可利用的木质纤维作者简介:封颖,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万方数据创新交流\第23期\2008年\中国科技成果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S55素资源达到 20 亿吨 / 年以上,与我国的能源年消耗量数量级相同. (2) 环境友好性. 化工企业是节能减排主战场. "十一五"期间,石化企业要实现万元 GDP 能耗降低 20% 的硬性目标.面对这一节能减排硬杠杠,生物化工成了最好的选择.美国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咨询公司一份研究报告认为,应用生物化工技术可以在未来 20 年中减少传统化学工业原料,水和能源消耗的 30%,并减少 30% 的污染物排放.2001 年,OECD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进行了生物技术用于改造传统产业的 21 个试验.试验主要是测试生物技术对传统重污染工业的绿色改造效率:①在改造纸浆和造纸行业方面,生物技术能减少漂白过程中10% ~ 15% 的氯排放量,并且将漂白过程中的能量消耗降低 40%;②在改造纺织业方面,生物技术可以减少 14% ~ 18% 的水消耗量,与水有关和空气散热方面的费用减少 50% ~60%,漂白过程的能源消耗也将降低 9% ~ 14%;③塑料产品生产改造方面,用生物有机原料替代石化原料,能够减少 20% ~ 80% 的对石化资源的需求,而且产品是可自然降解的"绿色塑料" .美国生[3]艺过程将会被生物过程所取代 [5].未来生物化工研发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1)提高有机酸等产品发酵生产技术水平,以满足工业,农业,医药诸多方面的需求. (2)发展单细胞蛋白(SCP)等产品工业化生产, 以满足饲料工业发展的需求,并更多地提供生物化工原材料.(3)推动生物降解塑料的应用.相对于普通塑料, 生物塑料可降低 30% ~ 50% 石油资源的消耗. (4)改变现有食品结构,使之多样化,富含营养保健功能,药膳结合,简便易行. (5)提高微生物生产丙烯酰胺,PHB 产业化生产水平,既有利于生物塑料产业化,又有益于保护生态环境.微生物生产丙烯酰胺,产品纯度高,选择性好, 转化率达 99% 以上;微生物生产 PHB,尽管有独特优越性, 但须降低成本, 才有可能与化学速率显示竞争力. (6)微生物多糖及双糖,生物色素,酶制剂,甜味剂表面活性剂以及生物粘合剂等产品有效开发,对微生物技术及发酵工程应用是大有可为的. (7)提高氨基酸等产品工业化生产水平,以满足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及农林等多方面的需求. (8)生化技术治理化学工业生产的污染物,特别是微生物技术的应用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它在保护环境和实现环保产业中将大有作为 [6].物技术行业协会也进行了相关评估:在漂白工艺中应用工业生物技术,对水和空气进行漂白的氯的总量要降低 10% ~ 15%,同时与漂白相关的能量要降低 40%,并且随废水排出的毒性物质也要减少.纺织品生产中的耗水量要减少 17% ~ 18%,同时降低 50% ~ 60% 的耗水量和空气排放量的成本.用有机原材料取代石油化学原材料,在塑料制品生产中降低20% ~ 80% 石油化学物的消耗量,同时塑料制品生产中废料的产生也要降低 80%[4]. (3)生产过程温和.石油化工需在高温,高压,强酸,强碱等剧烈反应条件下进行,易造成许多不安全因素.生物化工一般都采用微生物菌种作为催化剂,生产过程一般都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安全性较高. (4)反应专一性.由于生物酶催化反应一般都有很好的专一性,不仅有底物专一性,而且还有立体化学专一性,因此现代生物技术过程副反应极少. (5)设备同一性.生物技术生产化学品的设备一般都很相似,常可更换生产品种,而不像传统化工设备有明显的专一性.在工程技术开发和装备研制上,生物化工都可以与石油化工有机结合.4 目标当前我国生物化工产业的主要发展4.1 以聚乳酸(PLA)为代表的生物塑料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给世人留下了"绿色奥运"的理念和实践——奥运会使用的 570 万个垃圾袋全部采用全降解生物塑料,这种塑料袋以玉米淀粉为原料,丢弃后 72 天内即可自然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通过绿色奥运的契机,人们接触并接受了生物塑料这一新生事物.奥运会之后,很多企业已经在大力开发进入寻常百姓生活的可降解生物塑料制品,如生物塑料铅笔盒,可降解生物拼插及剪贴儿童玩具等等. 生物塑料将是我国生物化工目前应该大力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目前聚乳酸被产业界认为是最有市场潜力的新型生物包装材料之一,现在全球生产能力为 2.5 万吨 / 年. 它以糖蜜等发酵制成的乳酸为原料,再通过直接缩合聚合法,或其二聚体丙交酯开环聚合法等方法化学合成的.3世界生物化工产业的发展趋势目前全球生物化工产业以 18% 的年增长速度迅猛发展.OECD 预计,到 2020 年将有20% ~ 30% 的化学工万方数据56创新交流中国科技成果\2008年\第23期\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S在聚乳酸生产路线中,乳酸单体首先通过谷物淀粉水解为葡萄糖,葡萄糖由发酵过程转化为乳酸钠, 由此来制备.乳酸进一步浓缩,然后按照缩聚(形成预聚合物) ,热解聚(形成二丙交酯) ,开环聚合和解聚顺序进行聚合.得到聚乳酸的分子量高达 75000g/mol.聚乳酸生物塑料对人体无毒无害 (其主要成分为"乳酸" ,系人体内的固有物质) ,故最适合加工成一次性饭盒以及其它各种食品,饮料外包装材料.聚乳酸还可用于生产仿棉纤维以及纺羊毛,仿丝绸纤维,可单独纺丝(或与其它天然纤维混用)用于生产各种织物.聚乳酸生物塑料纤维织物抗皱性强,透气性好,穿着舒适,非其它化纤织物可比.该生物塑料由于韧性好故适合加工成高附加值薄膜,用于取代目前易破碎的农用地膜.其最大优点是在使用几年后可自动分解,不像 PVC 或聚乙烯薄膜那样会造成环境污染. 玉米是生物降解塑料的首选原料.制造生物降解塑料的工艺过程为:首先把玉米磨成粉,分离出淀粉,再从淀粉中提取出原始的葡萄糖,最后用类似啤酒的发酵工艺将葡萄糖转化成乳酸, 再把提取出来的乳酸制成聚乳酸.除玉米外,一些常见农副产品如甜菜粕,砻糠,玉米秸秆等等均可用于发酵乳酸从而成为生物塑料的原料.川维尼纶厂具备了年产 0.9 万吨生物乙烯的产量.4.3 淀粉替代石油合成乙二醇,1,2- 丙二醇,1,3丙二醇,1,4- 丁二醇等化工醇化工产品从淀粉出发可合成乙二醇,1,2- 丙二醇,1,3- 丙二醇等化工醇是我国生物化工发展的又一方向.国外已经对淀粉生产的山梨醇氢解制取乙二醇,1,2- 丙二醇和丁二醇等进行了很多研究,而我国在产业化方面走在了前面.国家重点项目——长春大成集团年产 20 万吨玉米化工醇项目 2006 年已建成投产.1,4- 丁二醇通常经过化学合成法得到.美国 Argonne 国家实验室等已经联合开发酶法工艺,将葡萄糖转化成丁二酸,再用适当的催化剂将其转化为 1,4- 丁二醇. 该工艺的特点是易于操作,成本低廉,可达世界级规模(10 万吨 /a) ,已有计划和 ApplidCarbochemicals 公司合作,将该工艺推向工业化.开展生物法生产 1,4- 丁二醇技术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目前,我国乙二醇,1,2- 丙二醇,1,3- 丙二醇等大量依赖进口.我国生物化工应在现有淀粉原料生产化工醇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创新,争取尽快形成技术,规模和产品性能的优势.5结语生物经济正在成为信息经济之后世界经济的又一个新增长点,生物产业有望在 10 ~15 年内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目前,我国生物化工技术与产品都处于起步阶段,还受到资源, 资金, 技术等多方面制约.生物化工属于朝阳产业, 符合生物替代石油的能源战略.我国应在生物化工的科研开发,工程放大,项目建设上给予重点扶持,尤其是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项目,国家要在投资,贷款和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 CSTA4.2 生物制乙烯乙烯是石油化工工业的龙头产业,也是最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之一.随着油价飞涨,石油制乙烯的成本迅速增加,市场竞争力下降,生物制乙烯代替石油制乙烯已成为当前发展的必然趋势.生物法制乙烯是以大宗可再生生物质为原料,通过微生物发酵得到乙醇,进而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脱水生成乙烯. 目前我国发展生物乙烯面临着很大优势.我国乙烯供不应求,一半乙烯都靠进口,生产乙烯具有巨大的市场缺口和需求空间,2005 年乙烯市场需求达到 19Mt,专家预计 2010 年将达到 26Mt, 2020 年将突破 40Mt.另外,乙烯下游产品的附加值都较高,如环氧乙烯大约 1.7 万元 / 吨,乙二醇 8400 元 / 吨, 聚乙烯 1 万元 / 吨, 醋酸 7900 元 / 吨, 所以无论是石油法制乙烯还是生物法制乙烯,利润空间都很大.目前,我国生物乙烯企业也在纷纷上马.2004 年,安徽丰原集团投产了我国目前年产量高达 1.7 万吨的生物乙烯装置.隶属中石化的四参考文献[1] 需求等因素转变将影响化学工业今后 15 年发展 . 试剂与精细化学品,2007, (2)[2] /nrc/index.htm [3] 邢雪荣等 . 工业生物技术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7, (3) [4] 张强等 . 工业生物技术为我国提供历史性战略机遇 .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6, (2) [5] OECDIEA.Energy Technology Perspectives Scnarios&Strategies to 2050[M].USA, 2006, (7) [6] 欧晓明 . 生物化工概述 . 泸天化科技,2006, (1)万方数据生物化工将取代石油化工成为未来化工业主流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引用次数: 封颖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北京,100038;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871 中国科技成果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S 2008,(23) 0次参考文献(6条) 1.需求等因素转变将影响化学工业今后15年发展 2007(2) 2.查看详情3.邢雪荣.刘斌工业生物技术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期刊论文]-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7(3) 4.张强.周永春.张俊祥工业生物技术为我国提供历史性战略机遇[期刊论文]-国际技术经济研究 2006(2) 5.OECDIEA Energy Technology Perspectives Scnarios&Strategies to 2050 2006 6.欧晓明生物化工概述 2006(1)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张方.ZHANG Fang 我国化学工业原料结构调整的趋势与对策 -化工技术经济2006,24(2)随着石油价格的上涨,煤化工,生物化工与石油化工的竞争力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化学工业的原料结构面临重大调整.本文分燃料和化工原料两大领域讨论了煤化工,生物化工和石油化工的竞争态势,分析了我国化学工业原料结构调整的趋势,并对如何应对这种趋势提出了建议.2.期刊论文吕九琢.徐亚贤乳酸应用,生产及需求的现状与预测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04,12(2)乳酸是重要的生物化工产品,广泛用于医药,食品,饮料,日用化工,化工,石油化工,皮革,卷烟工业等领域.特别是近年来开发出的L--乳酸的聚合物,可生产生物降解的农用地膜及其它塑料制品代替无法降解的常用塑料,能解决全球的"白色"污染问题.乳酸有广阔的国内外市场.介绍了乳酸的用途,生产方法,精制技术,国内外生产与需求现状与预测及产品价格.3.会议论文张方高油价时代的我国化学工业原料结构调整 2005@@前言:我国已进入高油价时代,化学工业的原料结构调整迫在眉睫,对于这一事关化学工业全局的重大课题,本人因水平所限难以提出完善的对策,仅希望以此文抛砖引玉,引起同行的关注与讨论,更希望得到专家,学者的批评与指正.一,化学工业原料结构的历史演变化学工业按照初始原料可分为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煤化工,盐化工,生物化工等.在19世纪 ,粮食,油脂,糖蜜等生物质是化学工业的主要原料,用以生产乙醇,甘油等基础化工原料,生物化工是整个化学工业的基础;进入20世纪,以煤焦化为基础的电石/乙炔化工和以煤气化为基础的碳一化工逐渐成为化学工业的主体;20世纪50年代后,石油和天然气化工迅猛发展,乙烯路线逐步取代乙炔路线,天然气逐步取代煤作为合成气的主要原料,石油化工在化学工业中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国际油价的上涨和煤化工,生物化工技术的完善.与石油化工相比.煤化工和生物化工的竞争力大幅提高,竞争力对比已达到或接近临界点,化学工业的原料结构面临重大调整.4.会议论文闵恩泽绿色石油化工技术的进展与展望 20042003年国际上召开了三个重要的绿色化学会议,展示出绿色化学对全球的影响已受到国际上的高度评价和重视.回顾2003年,国外在聚碳酸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环氧丙烷等大宗石油化工产品的绿色生产技术中取得了重大进展,国内在重要化纤单体己内酰胺生产技术中也取得了三项重大的工业化成果;展望未来,离子液体,超临界反应工程,化工过程强化,利用可再生植物资源生产大宗化学品的研究将成为绿色石油化工领域的重要科技前沿.5.会议论文刘树臣.方向晨.曹竹安长链二元酸发酵技术产业化发展动向及策略 2003发酵法生产长链二元酸技术是生物技术在石油化工领域应用的成功典范,对新兴精细化工产品的开发已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倍受国内外重视.在产业化发展的今天,长链二元酸发酵技术既有其发展的空间又有其市场的局限性,针对目前长链二元酸市场开发状况,着重讨论了该技术在产业化中的成熟性,市场发展动向以及调整策略.6.期刊论文花秀夫.戈钧.李苏.张坤.徐圆圆.王君.刘永民.刘铮.HUA Xiufu.GEJun.LI Su.ZHANG Kun.XU Yuanyuan.WANG Jun.LIU Yongmin. LIU Zheng 邻苯二甲酸酐修饰漆酶应用于降解蒽的研究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07,2(12)本文采用邻苯二甲酸酐对漆酶进行化学修饰,考察修饰酶的稳定性及其降解多环芳烃蒽的反应特性.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显色法测得漆酶的氨基修饰度为63.8%,以2,2'-连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ABTS)为底物测定修饰漆酶的催化特性,修饰漆酶较天然漆酶具有更好的底物亲和性,其55℃下的酶活半衰期从192.5 min延长至532.4 min,其耐酸性也显著提高.圆二色性光谱和荧光光谱的表征结果显示修饰酶与天然漆酶具有相同的二级和三级结构;在30℃下,经过72h反应.修饰漆酶对蒽(anthracene)的降解率达到36%,较天然漆酶提高了近2倍.7.期刊论文北京化工大学两项生物化工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1,2(10) 8.学位论文叶泽月鼓泡塔内气泡行为研究及数值模拟 2008 鼓泡塔反应器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生物化工,能源化工和环境工程等领域.对该类反应器的流体力学行为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优化现有反应器的操作和开发设计更高效的新型反应器提供指导,对于解决日益严峻的能源和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空气-水,空气-水-空心玻璃珠实验体系为研究对象,利用电导探针技术对常温常压下鼓泡塔内的气泡行为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包括考察气泡大小,气含率和气泡上升速度的轴径向变化规律;考察表观气速及固含率对气泡大小,气含率和气泡上升速度的影响. 采用κ~ε双流体模型在FLUENT软件平台上对气液体系流体力学行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通过与实验数据比较,发现非稳态算法的二维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鼓泡塔内流体的流动发展过程.比较了几种相间作用力对气含率分布的影响,二维模型预测的气含率数值偏高,但在可接受范围内.9.期刊论文于晋.徐宁.覃志平.Yu jin.Xu Ning.Qin Zhiping 智能高效磁力耦合式反应釜的研制 -石油化工设计2009,26(2)搅拌反应釜是石油化工,生物化工和制药等工艺过程中的关键化工单元设备之一.通过对智能高效磁力耦合式反应釜传动的结构原理,磁力矩的计算和模糊控制系统的应用等内容的介绍,对磁力耦合传动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加速磁力耦合式反应釜更新换代,为磁力耦合式反应釜向高参数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10.会议论文李淑兰.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抚顺).佟明友.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抚顺).王领民.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抚顺).刘树臣.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抚顺) 热带假丝酵母生长与产酸的研究 2002本文利用一株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突变株PF-1在小型发酵罐上,观测了该菌的生长规律,分析了溶解氧与菌体生长的相关性,测定了其生长动力学参数,考察了菌浓与比产酸速率之间的关系及以不同烷烃为基质菌体生长情况.烷烃发酵属于典型的GadenⅢ型发酵,在生长期该菌的比生长速率(μ为0.16h<'-1>,倍增时间(g)为 4.39h,菌体生长得率(Yx/s)为 0.42g菌体/g碳源,同时存在一定的基质特异性;在发酵过程中比产酸速率随其菌浓变化呈正相关,但在菌浓相对低的情况下发酵,其比产酸速率要高于菌体浓度高的比产酸速率.本文链接:/Periodical_zgkjcg200823017.aspx 下载时间:2010年4月20日1。
2024年炼油化工一体化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炼油化工一体化市场发展现状1. 引言炼油化工一体化是指将石油炼制和化学工艺相结合,实现石油加工和石化产品生产的一种综合型产业模式。
在全球范围内,炼油化工一体化已成为能源和化工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
本文将对炼油化工一体化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2. 炼油化工一体化的定义和背景炼油化工一体化是将石油炼制和化学工艺相结合的一种综合型产业模式。
通过将炼油和石化两个环节相互融合,可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产品的多元化生产。
这种一体化模式可以提高整个产业链的运行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也能够降低对外部能源和原料的依赖。
3. 炼油化工一体化市场的规模和增长趋势炼油化工一体化市场规模大,增长趋势明显。
根据统计数据,全球范围内的炼油化工一体化项目投资规模逐年增长,市场规模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
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炼油化工一体化项目的建设速度更是快速增长。
这主要受益于能源需求的增长和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4. 炼油化工一体化市场的主要推动因素炼油化工一体化市场的发展得益于多种推动因素。
首先,炼油化工一体化可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降低能源和原料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其次,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炼油化工一体化可以满足市场对于石化产品的需求。
再次,政府对于炼油化工一体化项目的支持和政策的倾斜也是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
5. 炼油化工一体化市场的发展模式炼油化工一体化市场的发展模式多样。
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能源资源的禀赋和市场需求的多样化,炼油化工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也存在差异。
例如,一些国家更注重石油炼制和石化产品的生产,而另一些国家则更注重石化产品的深加工和高附加值的产品生产。
6. 炼油化工一体化市场的挑战与机遇炼油化工一体化市场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首先,由于能源需求的增加和环境保护的要求,炼油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和排放问题成为了重要的挑战。
其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需要不断提升技术和降低成本才能保持竞争优势。
生物技术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

生物技术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摘要】生物技术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重大的影响。
在石油燃料生产中,生物技术可以提高燃料质量和减少生产成本。
在催化剂生产方面,生物技术可以提高催化剂的性能和稳定性。
在石油产品精细化工中,生物技术可以提高产品的品质和降低污染排放。
在油田勘探与开发中,生物技术可以提高采油效率和减少环境影响。
在石油环境保护中,生物技术可以帮助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并提高环境质量。
生物技术为石油化工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对环境和经济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生物技术在石油化工领域的应用前景仍然广阔,值得期待。
【关键词】生物技术、石油化工、石油燃料、催化剂、精细化工、油田勘探与开发、环境保护、前景展望、变革、影响、经济、环境1. 引言1.1 生物技术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概述生物技术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正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生物技术已经在石油化工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突破和进展。
通过利用生物技术,石油化工企业可以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且可以更加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生物技术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石油燃料生产、催化剂生产、油品精细化工、油田勘探与开发以及环境保护等。
通过生物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石油产品的更高质量和更高附加值,提高石油化工的竞争力,并且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生物技术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具有很大的潜力和前景。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生物技术将继续为石油化工带来更多的变革和创新。
生物技术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也将对环境和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推动石油化工行业朝着更加绿色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2. 正文2.1 生物技术在石油燃料生产中的应用生物技术在石油燃料生产中的应用主要包括生物柴油和生物乙醇的生产。
生物柴油是通过将油脂或植物油转化为柴油燃料的过程,利用微生物或酶类催化剂进行生物酯化反应和生物柴油合成。
生物柴油与传统石油柴油相比具有更低的排放、更环保、更可再生等特点,因此在替代传统石油柴油上具有很大的潜力。
生物化工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化工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研究生物化工是指通过应用生物学和化学的相互关系,将微生物、生物大分子等天然物质进行分离、提纯、转化等过程,从而得到可以应用于石油化工和冶金工业的化工产品。
随着人类对环境与资源的关注,生物化工的应用已经成为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生物化工的定义及应用范围作为生物学和化学的交叉领域,生物化工包括微生物发酵工艺、酶反应工艺和生物分离技术等多个方面。
这些技术可以用于生产生物燃料、生物肥料、生物药品、生物塑料和生物材料等多种化工产品。
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生物化工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例如,在生物可降解材料领域,利用生物降解材料替代传统塑料制品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
生物塑料以生物质为原料,能够被微生物和自然元素降解,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此外,生物塑料具有较好的可加工性和成型性,可以应用于日常生活的生活用品、电子产品零部件等多种应用场合。
另外,用生物基材料替代传统石化基材料生产汽车、机械和建筑等产品,同样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生物基材料不仅可以降低制造成本,而且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如比强度、耐热性等,符合工业需求。
二、生物化工实践案例1. 生物可降解塑料生物可降解塑料是一种由生物质来源的塑料,可以生物降解和环境分解,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这种材料广泛应用于农膜、食品包装、医疗器械、纺织品等领域。
以玉米淀粉为主要原料的生物降解塑料,可以完全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成为环保塑料代表。
2. 生物杀菌剂传统的杀菌剂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会造成潜在威胁,而生物杀菌剂则可以通过使用微生物来对抗病原菌。
生物杀菌剂不仅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而且对人体和环境无害,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替代品。
3. 生物质能源生物质能源是指利用植物、大豆渣、废弃物等物质来产生能源的一种工艺。
这种能源不仅来源广泛,而且生产成本低、环保无污染、资源可再生。
生物质能源主要包括生物柴油、生物天然气、生物乙醇等。
三、结语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生物化工的应用逐渐得到了广泛认可和重视。
绿色化工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绿色化工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近年来,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逐渐凸显,绿色化工技术作为一种替代传统化工方式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探讨绿色化工技术的现状以及未来的趋势。
一、绿色化工技术的定义和重要性绿色化工技术是指在化学工业中运用环境友好的原料、工艺和能源,以减少污染和资源消耗为目标的化学技术。
其核心原则是减少废弃物的生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环境风险。
绿色化工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旨在通过创新,实现化学产品生产方式的改革,为人类创造健康、环保、可持续的未来。
二、绿色化工技术的发展现状(1)可再生能源的应用:绿色化工技术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利用可再生能源代替传统化工生产中的化石能源。
例如,生物质能源被广泛用于生产生物燃料和生物基化学品,大幅降低对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
(2)绿色催化剂的研发:传统化工过程中常使用的催化剂往往含有有毒或稀有金属,而绿色催化剂使用环境友好的材料,具有高效、低成本和可重复利用的特点。
绿色催化剂的研发和应用,有助于减少废弃物的产生,提高生产效率。
(3)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绿色化工技术强调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通过合理的废弃物处理,可以将废弃物转化为有价值的化学品或燃料。
例如,废弃食物可以被转化为生物质乙醇,废弃纸张可以被再生为纸浆。
三、绿色化工技术的未来趋势(1)生物技术的应用: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合成化学品已经成为绿色化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利用微生物、酵母或植物细胞工厂等生物学工具合成化学品,可以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降低能源和水资源消耗。
(2)绿色工厂的建设:未来绿色化工技术的发展趋势之一是建设绿色工厂。
绿色工厂是指使用最先进的技术和工艺,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这种工厂不仅注重减少废弃物和排放物的产生,还注重节能和资源的循环利用。
(3)智能化和自动化:未来绿色化工技术的另一个重要趋势是智能化和自动化的应用。
通过引入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和控制系统,化工过程可以更高效地进行,减少人为操作失误的风险。
化工产业的未来发展的趋势

化工产业的未来发展的趋势化工产业是现代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众多领域,包括石油化工、化学制药、无机化工、有机化工以及高分子材料等。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化工产业也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本文将从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以及全球化发展等方面,探讨化工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推动化工产业发展的关键。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化工产业也开始运用新技术来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以及改善产品质量。
例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生产过程进行智能控制和优化,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此外,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对生产数据进行深度挖掘,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帮助企业做出更准确的决策。
另外,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也能够改善生产过程的可视化管理和远程监控,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和响应能力。
二、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化工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化工企业也需要转变发展模式,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
在生产过程中,化工企业需要通过改进工艺,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消耗。
例如,采用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理念,实现废弃物、废气和废水的资源化利用,并通过提高能源效率和材料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
此外,化工企业还需要加强产品设计,推出更环保的产品,如绿色化学品和可降解材料,满足消费者对环保产品的需求。
三、全球化发展全球化是化工产业未来发展的另一个重要趋势。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和市场的开放,化工企业需要抓住机遇,迅速适应市场的需求,实现全球化布局。
在市场开拓方面,化工企业需要加强市场调研,了解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需求和法规,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在产业布局方面,化工企业需要实现全球化供应链管理,建立全球化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网络,以提高市场反应速度和降低运营成本。
此外,化工企业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通过合资、并购等方式,获得技术、市场和资源优势,实现共赢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ge 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友 好 性. 化 工 企 业 是 节 能 减 排 主 战 场. "十一五"期间,石化企业要实现 万元 GDP 能耗降低 20% 的硬性目标.面对这一节能减排硬杠杠,生物化工成了 最好的 选择.美国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咨询公司一份研 究报告认为,应用生物化工技术可以在 未来 20 年中减少 传统化学工业原料,水和能源消耗的 30%,并减少 30% 的污染物排 放.2001 年,OECD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进行 了生物技术用于改造传统产业的 21 个试验 .试验主要是 测试生物技术对传统重污染工业的绿色改造效率:①在 改造纸浆和造纸 行业方面,生物技术能减少漂白过程 中 10% ~ 15% 的氯排放量,并且将漂白过程中的 能量 消耗降低 40%;②在改造纺织业方面,生物技术可以减 少 14% ~ 18% 的水消耗 量,与水有关和空气散热方面 的费用减少 50% ~ 60%,漂白过程的能源消耗也将降低 9% ~ 14%;③塑料产品生产改造方面,用生物有机原料 替代石化原料,能够减少 20% ~ 80% 的对石化资源的需 求,而且产品是可自然降解的"绿色塑料" .美国生 [3] 艺过程将会被生物过程所取代 [5].未来生物化工研发主 要涉及以下方面: (1) 提高有机酸等产品发酵生产技术水平,以满足 工业,农业,医药诸多方面的需求. (2)发 展单细胞蛋白(SCP)等产品工业化生产, 以满足饲料工业发展的需求,并更多地提供生 物化工原 材料. (3)推动生物降解塑料的应用.相对于普通塑料, 生物塑料可降低 30 % ~ 50% 石油资源的消耗. (4)改变现有食品结构,使之多样化,富含营养保 健功能, 药膳结合,简便易行. (5)提高微生物生产丙烯酰胺,PHB 产业化生产 水平,既有利于生 物塑料产业化,又有益于保护生态 环境.微生物生产丙烯酰胺,产品纯度高,选择性好, 转化率达 99% 以上;微生物生产 PHB,尽管有独特优 越性, 但须降低成本, 才有可能 与化学速率显示竞争力. (6)微生物多糖及双糖,生物色素,酶制剂,甜味 剂表面活性剂 以及生物粘合剂等产品有效开发,对微生 物技术及发酵工程应用是大有可为的. (7)提 高氨基酸等产品工业化生产水平,以满足食 品工业,医药工业及农林等多方面的需求. (8)生化技术治理化学工业生产的污染物,特别是 微生物技术的应用潜力巨大,前景广 阔,它在保护环境 和实现环保产业中将大有作为 [6]. 物技术行业协会也进行了相关评估:在漂白工艺中应用 工业生物技术,对水和空 气进行漂白的氯的总量要降低 10% ~ 15%,同时与漂白相关的能量要降低 40%,并且 随废水排出的毒性物质也要减少.纺织品生产中的耗水 量要减少 17% ~ 18%,同时降 低 50% ~ 60% 的耗水量 和空气排放量的成本.用有机原材料取代石油化学原材 料, 在塑料制品生产中降低 20% ~ 80% 石油化学物的消 耗量,同时塑料制品生产中废料 的产生也要降低 80%[4]. (3)生产过程温和.石油化工需在高温,高压,强 酸,强碱等剧 烈反应条件下进行,易造成许多不安全因 素.生物化工一般都采用微生物菌种作为催化 剂,生产 过程一般都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安全性较高. (4)反应专一性.由于生物酶催化 反应一般都有很 好的专一性,不仅有底物专一性,而且还有立体化学专 一性,因此现代 生物技术过程副反应极少. (5)设备同一性.生物技术生产化学品的设备一般 都很相似 ,常可更换生产品种,而不像传统化工设备有 明显的专一性.在工程技术开发和装备研 制上,生物化 工都可以与石油化工有机结合. 4 目标 当前我国生物化工产业的主要发展 4.1 以聚乳酸(PLA)为代表的生物塑料 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给世人留下了"绿色奥运"的 理念和实践——奥运会使用的 570 万个垃圾袋全部采用 全降解生物塑料,这种塑料袋以玉米淀粉为原料,丢弃 后 72 天内即可自然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不会对环境造 成任何污染.通过绿色奥运的契 机,人们接触并接受了 生物塑料这一新生事物.奥运会之后,很多企业已经在 大力开发 进入寻常百姓生活的可降解生物塑料制品,如 生物塑料铅笔盒,可降解生物拼插及剪贴 儿童玩具等等. 生物塑料将是我国生物化工目前应该大力发展的主要方 向之一. 目前 聚乳酸被产业界认为是最有市场潜力的新型生 物包装材料之一,现在全球生产能力为 2.5 万吨 / 年. 它以糖蜜等发酵制成的乳酸为原料,再通过直接缩合聚 合法,或其二 聚体丙交酯开环聚合法等方法化学合成的. 3 世界生物化工产业的发展趋势 目前全球生物化工产业以 18% 的年增长速度迅猛发 展.OECD 预计,到 2020 年
本文由qdlqr532贡献 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 查看。 54 创新交流 中国科技成果\2008年\第23期\编辑\胡杨\E-mail:zhyh@csta.org.cn CHINA SC 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S 生物化工将取代石油化工 成为未来化工业主流 文/封 颖 1,2 (1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038;2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 与工程学院,北京 100871) 摘 要:随着全球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生态环境 前到 2020 年,生物技术将拓展 到染料,聚合物,表面活 性剂,精细化学品,食品添加剂等产品的生产中;生物 质将成为 重要的化学工业原材料;到 2020 年,世界化学 工业将进入以生物科学快速发展为特征 的第三轮创新高 潮 [1]. 美国银行化工分析师认为,未来化学工业投资必 须重新定位 (capital relocation) ,因为投资于传统石化 产品"已无吸引力" . 美国国家科学研 究委员会预测认为,到 2020 年生 石油化工技术和产业为 20 世纪带来了高度的文明 和便利.近年来,随着全球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生态 环境日益恶化,用生物质原料生 产生 物化工产品来替代石化产品已成为当 前发展的必然趋势. 生物化工是化学工程 的一个前沿 分支, 它应用化学工程的原理和方法, 研究解决有生物体或生物活性物质 参 与的生产过程,即生物反应过程中的基础理论及工程技 术问题.目前生物化工已经 展现出了逐渐取代石油化工 的历史趋势,它将给原料来源,能源消耗,经济增长, 环境 保护等方面带来根本性的变化,对经济和社会的可 持续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0 世纪,杜邦公司的主旋律是石油化工产业;进入 21 世纪,杜邦公司宣布将以生物业 务作为其公司第三个 一百年的指导思想.2004 年初,杜邦公司进行了 600 多 亿美元 的业务剥离和大规模重组,毅然卖掉了仍能获取 巨大利润的石油业务,宣布将加大其在 生物化工技术领 域的投资,2008 ~ 2011 年间,杜邦公司将向应用生物 技术部门投资 5 亿美元. 物化工制品将占全部化工制品的 25%,到 2090 年则将占 90%(见表 1) .
日益恶化,生物化工替代石油化工已成为当前发展的必 然趋势.本文介绍了生物 化工产业的崛起及其优势,分 析了全球生物化工产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当前我国生物化 工产业的发展目标. 关键词:生物化工;石油化工 DOI:10.3772/j.issn1009-5659.20 08.23.017 1 生物化工的崛起及其前景 美国,欧盟等国的有识之士早已认识到了生物化工 的崛起及其前景.美国著名的 《化学周刊》杂志曾经组 织了"化学工业:2020 年展望"大讨论,对未来 15 年 内世界 化学工业的发展进行预测.美国和欧盟化学委员 会,化学遗产财团公司,陶氏化学等著 名化工公司的总 裁和 CEO 均参与了讨论.与会者认为,生物技术已经 对工业所采用的 某些酶和有机物产生了重要影响;从目 2 生物化工的优势 与石油化工相比,生物化工有其独特的优势: (1)原材料丰富.生物化工与石油化 工相比,首 先在于原料优势.2007 年我国共进口原油 1.63 亿吨, 同比增长 12.4%,我 国石油依存度已近 50%,接近警 戒线.我国生物质资源则很丰富,可利用的木质纤维 作者简介:封颖,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 学院博士研究生. 万方数据 创新交流 \第23期\2008年\中国科技成果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S
page 2
将有 20% ~ 30% 的化学工 万方数据 56 创新交流 中国科技成果\2008年\第23期\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S
在聚乳酸生产路线中,乳酸单体首先通过谷物淀粉 水解为葡萄糖,葡萄糖由发酵 过程转化为乳酸钠, 由此来制备.乳酸进一步浓缩,然后按照缩聚(形 成预聚合物) ,热 解聚(形成二丙交酯) ,开环聚合 和解聚顺序进行聚合.得到聚乳酸的分子量高达 750 00g/mol.聚乳酸生物塑料对人体无毒无害 (其 主要成分为"乳酸" ,系人体内的固有物 质) ,故最 适合加工成一次性饭盒以及其它各种食品,饮料外 包装材料.聚乳酸还可用 于生产仿棉纤维以及纺羊 毛,仿丝绸纤维,可单独纺丝(或与其它天然纤维 混用)用于 生产各种织物.聚乳酸生物塑料纤维织 物抗皱性强,透气性好,穿着舒适,非其它化纤织 物可比.该生物塑料由于韧性好故适合加工成高附 加值薄膜,用于取代目前易破碎的 农用地膜.其最 大优点是在使用几年后可自动分解,不像 PVC 或 聚乙烯薄膜那样会造 成环境污染. 玉米是生物降解塑料的首选原料.制造生物 降解塑料的工艺过程为:首先 把玉米磨成粉,分 离出淀粉,再从淀粉中提取出原始的葡萄糖,最 后用类似啤酒的发酵 工艺将葡萄糖转化成乳酸, 再把提取出来的乳酸制成聚乳酸.除玉米外,一 些常见农副 产品如甜菜粕,砻糠,玉米秸秆等等 均可用于发酵乳酸从而成为生物塑料的原料. 川维尼纶厂具备了年产 0.9 万吨生物乙烯的产量. 4.3 淀粉替代石油合成乙二醇,1,2- 丙二醇,1,3丙二醇,1,4- 丁二醇等化工醇化 工产品 从淀粉出发可合成乙二醇,1,2- 丙二醇,1,3- 丙二 醇等化工醇是我国生物化工 发展的又一方向.国外已经对淀 粉生产的山梨醇氢解制取乙二醇,1,2- 丙二醇和丁二 醇等 进行了很多研究,而我国在产业化方面走在了前面.国家重 点项目——长春大成 集团年产 20 万吨玉米化工醇项目 2006 年已建成投产.1,4- 丁二醇通常经过化学合 成法得到.美 国 Argonne 国家实验室等已经联合开发酶法工艺,将葡萄糖 转化成丁二 酸,再用适当的催化剂将其转化为 1,4- 丁二醇. 该工艺的特点是易于操作,成本低廉 ,可达世界级规模(10 万吨 /a) ,已有计划和 ApplidCarbochemicals 公司合作,将 该 工艺推向工业化.开展生物法生产 1,4- 丁二醇技术也应 引起我们的重视. 目前,我国 乙二醇,1,2- 丙二醇,1,3- 丙二醇等大 量依赖进口.我国生物化工应在现有淀粉原料 生产化工醇技 术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创新,争取尽快形成技术,规模和产 品性能的优 势. 5 结 语 生物经济正在成为信息经济之后世界经济的又一个新 增长点,生物产业有望在 10 ~ 15 年内成为我国的支柱产 业.目前,我国生物化工技术与产品都处于起步阶段 ,还受 到资源, 资金, 技术等多方面制约.生物化工属于朝阳产业, 符合生物替代石油 的能源战略.我国应在生物化工的科研开 发,工程放大,项目建设上给予重点扶持,尤其 是对具有示 范带动作用的项目,国家要在投资,贷款和税收等方面给予 支持. CSTA 4.2 生物制乙烯 乙烯是石油化工工业的龙头产业,也是最重要 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之一.随着油 价飞涨,石油制 乙烯的成本迅速增加,市场竞争力下降,生物制乙 烯代替石油制乙烯已 成为当前发展的必然趋势.生 物法制乙烯是以大宗可再生生物质为原料,通过微 生物 发酵得到乙醇,进而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脱水生 成乙烯. 目前我国发展生物乙烯面临着 很大优势.我 国乙烯供不应求,一半乙烯都靠进口,生产乙烯具 有巨大的市场缺口和需 求空间,2005 年乙烯市场 需求达到 19Mt,专家预计 2010 年将达到 26Mt, 2020 年将 突破 40Mt.另外,乙烯下游产品的附加 值都较高,如环氧乙烯大约 1.7 万元 / 吨,乙 二醇 8400 元 / 吨, 聚乙烯 1 万元 / 吨, 醋酸 7900 元 / 吨, 所以无论是石油法 制乙烯还是生物法制乙烯,利润 空间都很大.目前,我国生物乙烯企业也在纷纷上 马. 2004 年,安徽丰原集团投产了我国目前年产 量高达 1.7 万吨的生物乙烯装置.隶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