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作业改革开放的变化
毛概作业(改革开放30年_我们身边发生的变化)

前言:改革开放的进程一、1978年12月,具有战略价值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从根本上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及重大调整。
经济建设取代了阶级斗争,改革开放取代了闭关自守。
二、1979年,在中国首创经济特区。
以深圳为代表的特区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招商引资的试验田和向世界展示的窗口。
三、1982年,党的十二大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丰富。
四、1984年,提出并实施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商品意识、商品经济得到宣传和落实,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多元所有制主体纷纷出现并得到中国法律的承认与保护。
“三资”企业、民营企业破茧而出,极大地改变了国营、集体经济大统大独的局面。
五、1986年,以税制改革及政府分权、放权为契机,全民所有企业、大型国有企业的改革全面推进。
六、1987年,党的十三大召开,执政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政策、路线正式确立,成为10年改革最成功的经验和法宝。
“七、1988年,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再次强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向社会、世界传递了重要的信息:中国在推进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伟大建设中,务必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要在世界高科技、尖端科技占有一席之地、重要之地。
八、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之前,已逾古稀之龄的邓小平再一次南巡,组织和倡导了新时期改革开放第二次“大讨论”与思想“大解放”,结束了“姓社姓资”毫无意义的争论。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召开,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九、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之前,香港国归祖国,“一国两制”成功实施,开创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先例。
令人遗憾的是,新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历史伟人邓小平同志于1997年2月19日21:08分离开了我们。
“十、1998年,中国的高速公路建设完成了1万公里,开启了全新的“中国高速”时代。
毛概论文---改革开放

论改革开放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逐步完善,经济社会发展又好又快,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改善。
我国改革开放有着深厚的国际国内背景, 面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严重困难, 面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快速发展的严峻挑战, 中国共产党人必须着力回答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这一时代课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形成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
建立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各国, 在发展初期取得了多方面的重大成就, 但后来由于没有创造性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体制和机制逐步僵化, 导致发展速度缓慢甚至停滞, 至 20 世纪 70 年代初,世界社会主义面临严重的困难。
在此同时, 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抓住新技术革命兴起的机遇,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调整自己的体制和政策, 缓解社会矛盾, 表现出稳定和快速发展的势头。
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也遭遇了极大的挫折。
我们党在领导人民建立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制度后, 极大地发展了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 但也走了弯路, 甚至发生/ 文化大革命0 这样全局性的失误, 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一度停滞, 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 面临着巨大的国际性挑战和压力。
在这样的国际国内历史背景下, 肩负着复兴中华民族和发展社会主义双重使命的中国共产党人, 开始深刻思考为什么社会主义在发展的进程中面临如此巨大的挑战和困难, 而资本主义为什么在发展进程中又起死回生, 表现出新的发展势头, 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怎样才能克服困难和挫折, 发展起来, 并最终战胜资本主义。
这一重大现实问题引出了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如何认识当代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 引出了中国共产党人毅然决然走改革开放之路,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抉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毛概中国改革开放35周年的变化

经济的变化
三 大 件 的 变 化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 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由此开启了中国改 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无疑成为中国 历史的标志点。因为,正是改革开放, 正是解放思想,实现了中国当代发展轨 迹历史性的转折,中国命运由此改变, 社会转型也由此开始。正是这次会议, 打开了尘封几十年的国门,确立了以经 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从此改变了 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命运。
改革开放35年的成就
粮食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
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电话普及率
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
货物进出口总额
普通高等教育专科招生人数
服装的变化
吃食的变化
住房的变化
出行的变化
教学环境的 变化
从改革开放至今已有35余年的历史, 我们的祖国也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 化。从我们现在生活的社会来看,改革 开放为我们带来了累累的硕果。 从各种数据来看,我们的生活发生了 翻天覆地的变化。
钟坤芳 王元琪 黎琼超 陈荣芬 李春红 施燕群 冼俊媛 劳诗敏
成员: 20120117118 20120117119 20120117120 20120117121 20120112122 20120117123 20120117124 20120117125
精选改革开放家乡变化毛概3篇

1978年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改革开放的理论时,我的家乡还只是一个小县城,偏僻、深远的立于贵州省西南边上.当深圳等经济特区已经行进在大都市的路上时,我的家乡才开始响应改革开放的号召。
1987年中央批准将兴义县改为兴义市,一跃成为黔西南州的首府,很像当年北京成为中国首都的情景。
兴义市很快成为黔西南州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20多年过去了,兴义已发展成为贵州省的第四大城市。
关于她在改革开放之前的样子,我妈妈也没有清晰地记忆了。
可以说是改革开放促成了我的家乡——兴义市的建立和发展。
自我记事以来,我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最基本的住房到精神文化层面的变化让所有兴义人感叹不已,对于我这样的年轻人来说,从一出生就享受着改革开放的成果,对如此巨大的改变是没有太多惊叹,似乎这些到来都是合情合理。
可是对于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他们而言,这些改变无疑是难以接受的。
我自身感受最深的变化是来自于住房的改变。
我家是住在一个镇上,记得小时候闲来无事就到处走家穿巷,整个镇上没有一家是平房,全都是青砖黑瓦的瓦房,傍晚时分,还可以看到邻居家的房顶上冒出缕缕青烟,这个时候我就知道应该回家吃饭了。
现在呢这样的场景也只能存于我的脑海了。
经过这十多年的发展镇上家家住上了两层的楼房,而瓦房就像古董一样存入了历史的博物馆。
平房当然更加舒适、更加方便。
原来只要是谁家起了两层的房子,周围的邻居肯定是以一种羡慕的眼神关注这家人。
要知道在那时建一个两层的房子非一般的人力物力是不能办到的。
现在呢,从镇口一眼望去,几乎家家都是两层楼的平房,甚至一些准备结婚的年轻人在准备新房时都直接选择起两层的房子。
这样的改变像梦一样发生在我的家乡,不得不说是改革开放给我的家乡带来了机会。
除此之外,道路的建设也是让我记忆深刻的。
可以说这是新鲜的记忆,因为道路的翻新重建,我都亲眼看见,犹如我是事件的当事人一样见证了事件的发展。
我有着深刻的感受,在我念初中时,镇上还是黄泥土路,地面坑坑洼洼的,一到下雨天就不想出门,不是因为懒,而是一在路上走着,不时地来辆车,狂飙而过,溅得一身泥浆,顿时衣服就就貌换新颜了,一身的土黄色,并且路还很窄,要是有辆大卡车想要进入我们镇,它一过,路就断了。
改革开放与我家乡的变化 毛概

交通
• 改革开放前
$
•改革开放后
路是土质路,就是人们口中的黄泥路,道路状况恶劣, 路面凹凸不平。下雨泥泞难行,晴天尘土飞扬。更多的时 候走的也是崎岖难行的山路,俗称“羊肠小道”,交通不 便捷。交通工具也是很少,有辆自行车那就不错了,更别 提什么摩托车、小汽车了。
现在,村里硬化的公路连通了各个地方,村与村之间的交 通得到了极大改善,人们的出行不用再感到困惑了。交通工具 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摩托车几乎户户持有,小汽车也逐渐走进 了人们的生活。
文化
$
• 1999年以来,宁波市全面实施科教兴市的“一号工程”:高新技术“借脑” 起步、第一个高教改革试验区“横空出世”、实现“无门槛”引才。
• 宁波有着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比如城隍庙、河姆渡遗址、天一阁报国寺等,对外开放 的政策让这些文化精粹妥善保存并且广为人知。 •人们思想不再束缚,开始创新。优秀企业在发展企业文化方面有很多创新。如雅戈尔集 团“装点人生、回报社会”的企业理念和投入巨大人力物力进行企业形象设计
$
改革开放给中国的城市发展带来了新生,给我们带来
了崭新的家园,是改革开放让我们拥有了从前想都不敢想 的好生活!
$
谢谢!
粮票就是生活的保障,存粮票比存钱还重要
•改革开放后
随着农村的不断改革和发展,生活水平逐渐提高,食物方 面也更加注重了,逐渐最追求营养均衡,出现了丰富多彩样式。
房子
• 改革开放前
$
农村到处是土屋、茅草屋,简陋、黑暗、不安全。 “屋漏偏逢连夜雨”的状况也是随处可见的
•改革开放后
农村经济逐步发展,人们的住房环境也得到了稳健的提 高,逐渐发到砖瓦房、再到楼房、洋房
教育方面
改 革 开 放 前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毛概课作业)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改革开放在中国的全面展开。
从此,中国人民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
中国在这改革开放三十年之间,我国可谓全方面得到的高速的发展。
政治制度越来越完善,经济得到了高速的发展,人民的生活物质水平不断提高等等,这都是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中国共产党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是有其深刻的国内和国际两方面的背景的。
从国内的情况看,“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
当时,整个政治局面是处在一个混乱状态,整个经济情况实际上是出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
面对这种局面,只有通过改革开放,才能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也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
只有通过改革开放,吸取国际的高科技成果,带领人民追赶时代前进的潮流。
事实证明,改革开放在中国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使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发面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就从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上看,就可以看出改革开放前后的巨大转变。
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最简单的就是衣食住行,另外还有生活用品,娱乐方式,从这种种方面都可以看出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衣食住行真是今非昔比。
现在人们不但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在生活方式、消费观念、思维方式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1.衣:由穿暖到个性化.改革开放前,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商品供应严重匮乏,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且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单调。
大家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被形容为“蓝色的海洋”。
改革开放后,随着物质的丰富和思想的解放,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不少人穿上名牌服装或时装,服饰已不仅仅是御寒的工具,更是人们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
改革开放家乡的变化(毛概)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实践报告报告名称改革开放家乡变化大年级 09级四班学院专业生物学号 ********姓名郑悦任课教师刘润完成时间 2010.10.9成绩(报告在给出成绩的同时须由评阅人写出评语)年月日改革开放家乡变化大内容摘要: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兴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我所在的药王乡,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关键词:改革开放,兴城,农民,电器,衣服。
一、改革开放的序幕中国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1th Central Committee 简称十一届三中全会),于1978年12月18日至12月22日在北京举行。
这次会议被广泛认为是中国历史上和中华国民共和国建国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会议,被称为是“新时代的遵义会议”。
全会并回顾了建国以来经济建设的教训,提出要按实际情况来发展经济,反对不顾实际情况的经济理论,洋跃进方针被否决,取代之的是的改造开放政策。
邓小平指出,“经济民主,重点不只是政治,重点是经济民主。
”“城市带农村,大城市带小城市。
”[1]全会还讨论了农业问题,认为农业这个公民经济的基本就整体来说还十分薄弱,只有大力恢复和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才能提高全国国民的生活水平。
全会提出了当前发展农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三十多年来,为改变工农差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主要进行了以下的改革:1.所有制改革。
2.价格改革。
由政府定价到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价格。
3.建立市场体系、商品市场、技术市场、金融市场、土地市场等各种生产要素市场。
4.宏观调控体系重建。
金融、财政、税收等方面的改革。
5.建立市场经济的法制体系。
6.社会保障体系构建。
7.对外开放。
[3]二、改革开放以来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真正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会议。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和邓小平同志的支持下,中国农业、农村迈向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开始谱写新的篇章。
改革开放家乡变化毛概

改革开放家乡变化毛概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全国各地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与此相伴随的是,各地的家乡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我所熟悉的家乡也不例外,它在这四十年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本文以毛泽东思想为基础,探讨我家乡在改革开放中的变化。
首先,家乡的基础设施发生了重大变化。
改革开放前,我的家乡是一个相对落后的小镇。
道路狭窄、质量差,而且车辆稀少。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政府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
现在,城乡道路都宽敞平坦,公共汽车、出租车、摩托车、自行车等各种车辆穿梭于城乡之间。
这不仅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也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的发展。
其次,农业发生了巨大变化。
改革开放以前,农民们的生产方式基本上是手工农耕。
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农村的生产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例如,引入了高科技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等新技术,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农户们不再靠枯燥的耕种来谋取一餐饭,而是通过市场经济化让土地更加肥沃,增加了市场竞争力。
再者,农村的生产力取得了明显提高。
改革开放后,家乡发展了许多农业合作社、农业专业合作社等农村经济组织。
这些组织为农民提供了一些借贷服务,培训一些新技术、新领域,使得农村的生产力得到了提升。
另外,商品经济在农村得到了广泛推广,一些旧的合作社重新整合后,建立了新型农村集体经营组织,带动了农业的市场化,稳定了农民的收入。
最后,教育水平和医疗条件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家乡修建了一些新的学校和医院,解决了农民的入学难、就医难的问题。
同样地,一些课外辅导班、文艺团体等也增加了,促进了农民的文化水平的提高。
在医学方面,家乡的医疗条件也得到了非常明显的改善。
医疗器械、药品等都有了较大的提升,解决了许多农民的疾病问题。
作为改革开放的产物,家乡的变化谁都不能否认,而我的家乡也继承了毛泽东的可贵思想。
在改革开放中,家乡基础设施、农业发展、教育、医疗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作为一个原住民,我真挚地爱着这片土地,深深骄傲家乡的变化,对家乡未来的发展充满希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街上热闹非凡,公路上车水马龙, 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 我们日常的通讯工具与通讯方式也同
样0年代——书信、电报时代 80年代——电话时代 90年代——BP机、大哥大时代 00年代——手机时代 10年代——互联网时代
70年代
摇 把 子 电 话
老话机
电报
信
表达思念的好工具
80年代
80年代电话一族
1982年中国第一批投币式公用电 话出现在北京
拨盘式电话
铝合金旋转电话机
90年代
流行一时的BP机
没错!就是大哥大
大哥大!砖头似的模拟 制式无线通讯接收机, 名字要多响亮有多响亮! 一部上万元,非一般人 所能拥有,真正的老板 才有财力负担的起,话 费每分钟一元以上,外 加月租费。走在大街上 回头率相当的高!
总结
THE END
谢谢观赏
到了就是年代中期,大哥大已不再流
行了,黑白屏手机出现以后,因携带方便, 价格实惠而迅速崛起,进入老百姓的生活
按键式电话 此时已经随处可见
00年代
彩屏手机已经开始出现
可视频电话
即使相隔千里 也可见面说话
QQ的出现让聊天、 视频变得更加方便
10年代
手机通讯智能 化已经很普遍
互联网时代,通讯方式也在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