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中科大普通物理A B试题及答案
2004年全国各地高考物理试题分类详解-力学

2004高考力学题【湘鄂、全国】18.如图所示,四个完全相同的弹簧都处于水平位置,它们的右端受到大小皆为F 的拉力作用,而左端的情况各不相同:①中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上。
②中弹簧的左端受大小也为F 的拉力作用。
③中弹簧的左端拴一上物块,物块在光滑的桌面上滑动。
④中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有摩擦的桌面上滑动。
若认为弹簧的质量都为零,以l 1、l 2、l 3、l 4依次表示四个弹簧的伸长量,则有【D 】A .l 2>l 1 B.l 4>l 3 C.l 1>l 3 D.l 2=l 4【上海】5.物体B 放在物体A 上,A 、B 的上下表面均与斜面平行(如图),当两者以相同的初速度靠惯性沿光滑固定斜面C 向上做匀减速运动时【C 】(A )A 受到B 的摩擦力沿斜面方向向上。
(B )A 受到B 的摩擦力沿斜面方向向下。
(C )A 、B 之间的摩擦力为零。
(D )A 、B 之间是否存在摩擦力取决于A 、B 表面的性质。
【两广】7.用三根轻绳将质量为m 的物块悬挂在空中,如图所示.已知ac 和bc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030和060,则 ac 绳和bc 绳中的拉力分别为【A 】 A1,2mg B.12mg C1,2mg D.12mg 【新课程】32.三个完全相同的物块1、2、3放在水平桌上,它们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相同。
现用大小相同的外力F 沿图示方向分别作用在1和2上,用21F 的外力沿水平方向作用在3上,使三者都做加速运动,令a 1、a 2、a 3分别代表物块1、2、3的加速度,则【C 】A .a 1=a 2=a 3B .a 1= a 2,a 2>a 3C .a 1>a 2,a 2<a 3D .a 1>a 2,a 2>a 3【山西】15.如图所示,ad 、bd 、cd 是竖直面内三根固定的光滑细杆,a 、b 、c 、d 位于同一圆周上, a 为圆周的最高点,d为最低点。
每根杆上都套着一个小滑环(图中未画出),三个滑环分别从 a 、b 、c 处释放(初速为0),用t 1、、、t 2、、t 3依次表示m各滑环到达d 所用的时间,则【D 】A .t 1=、t 2、=t 3B .t 1、>、t 2、>t 3C .t 3 > t 1、>t 2、、D .t 1、、<t 2、<t 3【两广】9.一杂技演员,用一只手抛球.他每隔0.40s 抛出一球,接到球便立即把球抛出,已知除抛、接球的时刻外,空中总有四个球,将球的运动看作是竖直方向的运动,球到达的最大高度是(高度从抛球点算起,取210/g m s =)【C 】A . 1.6mB . 2.4mC .3.2mD .4.0m【湘鄂、全国】21.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物块,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 的作用,F 的大小与时t 的关系和物块速度υ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所示。
2004年全国各地高考物理试题分类详解-力学

2004高考力学题【湘鄂、全国】18.如图所示,四个完全相同的弹簧都处于水平位置,它们的右端受到大小皆为F 的拉力作用,而左端的情况各不相同:①中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上。
②中弹簧的左端受大小也为F 的拉力作用。
③中弹簧的左端拴一上物块,物块在光滑的桌面上滑动。
④中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有摩擦的桌面上滑动。
若认为弹簧的质量都为零,以l 1、l 2、l 3、l 4依次表示四个弹簧的伸长量,则有【D 】A .l 2>l 1 B.l 4>l 3 C.l 1>l 3 D.l 2=l 4【上海】5.物体B 放在物体A 上,A 、B 的上下表面均与斜面平行(如图),当两者以相同的初速度靠惯性沿光滑固定斜面C 向上做匀减速运动时【C 】(A )A 受到B 的摩擦力沿斜面方向向上。
(B )A 受到B 的摩擦力沿斜面方向向下。
(C )A 、B 之间的摩擦力为零。
(D )A 、B 之间是否存在摩擦力取决于A 、B 表面的性质。
【两广】7.用三根轻绳将质量为m 的物块悬挂在空中,如图所示.已知ac 和bc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030和060,则 ac 绳和bc 绳中的拉力分别为【A 】 A1,2mg B.12mg C1,2mg D.12mg 【新课程】32.三个完全相同的物块1、2、3放在水平桌上,它们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相同。
现用大小相同的外力F 沿图示方向分别作用在1和2上,用21F 的外力沿水平方向作用在3上,使三者都做加速运动,令a 1、a 2、a 3分别代表物块1、2、3的加速度,则【C 】A .a 1=a 2=a 3B .a 1= a 2,a 2>a 3C .a 1>a 2,a 2<a 3D .a 1>a 2,a 2>a 3【山西】15.如图所示,ad 、bd 、cd 是竖直面内三根固定的光滑细杆,a 、b 、c 、d 位于同一圆周上, a 为圆周的最高点,d为最低点。
每根杆上都套着一个小滑环(图中未画出),三个滑环分别从 a 、b 、c 处释放(初速为0),用t 1、、、t 2、、t 3依次表示m各滑环到达d 所用的时间,则【D 】A .t 1=、t 2、=t 3B .t 1、>、t 2、>t 3C .t 3 > t 1、>t 2、、D .t 1、、<t 2、<t 3【两广】9.一杂技演员,用一只手抛球.他每隔0.40s 抛出一球,接到球便立即把球抛出,已知除抛、接球的时刻外,空中总有四个球,将球的运动看作是竖直方向的运动,球到达的最大高度是(高度从抛球点算起,取210/g m s =)【C 】A . 1.6mB . 2.4mC .3.2mD .4.0m【湘鄂、全国】21.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物块,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 的作用,F 的大小与时t 的关系和物块速度υ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所示。
200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广东卷)

200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广东卷) 物理〔广东卷〕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考试用时120分钟第一卷〔选择题 共40分〕一、此题共10小题,每题4分,共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可能用到得物理量:真空中光速 83.010/c m s =⨯ 万有引力常量 11226.710./G N m kg -=⨯普朗克常量 346.610.h J s -=⨯ 电子的电量的大小 191.610e C -=⨯静电力常量 9229.010./k N m C =⨯1.图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用光子能量为13.07eV 的光照 射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能观测到氢原子发射的不同 波长有多少种?A .15B .10C .4D .12.以下讲法哪些是正确的A .水的体积专门难被压缩,这是分子间存在斥力的 宏观表现B .气体总是专门容易充满容器,这是分子间存在斥力的宏观表现C .两个相同的半球壳吻合接触,中间抽成真空〔马德堡半球〕,用力专门难拉开,这是分子间存在吸引力的 宏观表现D .用力拉铁棒的两端,铁棒没有断,这是分子间存在吸引力的宏观表现3.一列简谐波沿一直线向左运动,当直线上某质点a 向上运动到达最大位移时,a 点右方相距0.15m 的b 点刚好向下运动到最大位移处,那么这列波的波长可能是A .0.6mB .0.3mC .0.2mD .0.1m 4.以下讲法正确的选项是A .机械能全部变成内能是不可能的B .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造成功的缘故是因为能量既可不能凭空产生,也可不能凭空消逝,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
C .依照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D .从单一热源吸取的热量全部变成功是可能的5.中子n 、质子p 、氘核D 的质量分不为.n p D m m m 、、现用光子能量为E 的γ射线照耀静止氘核使之分解,反应的方程为D p n γ+=+假设分解后中子、质子的动能可视为相等,那么中子的动能是A .21[()]2D p n m m m c E ---B .21[()]2D n p m m m c E +-+C .21[()]2D p n m m m cE --+ D .21[()]2D n p m m m cE +--6.分不用波长为λ和34λ的单色光照耀同一金属板,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之比为1:2,以h 表示普朗克常量,c 表示真空中的光速,那么此金属板的逸出功为A .12hcλB .23hcλC .34hc λ D .45h cλ7.用三根轻绳将质量为m 的物块悬挂在空中,如下图. ac 和bc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不为030和060,那么ac 绳和bc 绳中的拉力分不为左 a b 右• •mA.1,22mg mg B.1,22mg mg C.1,42mg mg D.1,24mg mg 8.如下图,密闭绝热的具有一定质量的活塞,活塞的上部封闭着气体,下部为真空,活塞与器壁的摩擦忽略不计,置于真空中的轻弹簧的一端固定于容器的底部.另一端固定在活塞上,弹簧被压缩后用绳扎紧,现在弹簧的弹性势能为P E (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时的弹性势能为零),现绳突然断开,弹簧推动活塞向上运动,通过多次往复运动后活塞静止,气体达到平稳态,通过此 过程 A .P E 全部转换为气体的内能B .P E 一部分转换成活塞的重力势能,其余部分仍为弹簧的弹性势能C .P E 全部转换成活塞的重力势能和气体的内能D .PE 一部分转换成活塞的重力势能,一部分转换为气体的内能,其余部分仍为弹簧的弹性势能9.一杂技演员,用一只手抛球.他每隔0.40s 抛出一球,接到球便赶忙把球抛出,除抛、接球的时刻外,空中总有四个球,将球的运动看作是竖直方向的运动,球到达的最大高度是〔高度从抛球点算起,取210/g m s =〕A . 1.6mB . 2.4mC .3.2mD .4.0m10.在场强为E 的匀强电场中固定放置两个小球1和2,它们的质量相等,电荷分不为1q 和2q 〔12q q ≠〕。
200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部分(上海卷)

的照度是否相同,已知照度与灯泡的发光强度成正比、与光度计到灯泡的距离的平方成
反比.现有一个发光强度为 I0 的灯泡 a 和一个待测灯泡 b.分别置于底座两端(如图). (1)怎样测定待测灯泡的发光强度 Ix?
. (2)简单叙述一个可以减小实验误差的方法。
. 17.(6 分)一根长为约 30cm、管内载面积为 S=5.0×10-6m2 的玻璃管下端有一个球形
D.上升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相等的位置在 A 点下方。
二、(20 分)填空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的空白处或指定
位置,不要求
写了演算过程。
9.在光电效应实验中,如果实验仪器及线路完好,当光照射到光电管上时,灵敏电流计中
没有电流通过,可能的原因是:
.
10.在光滑水平面上的 O 点系一长为 I 的绝缘细线,线的另一端系一质量为 m、带电量为 q
的小球.当沿细线方向加上场强为 E 的匀强电场后,小球处于平
衡 5 状态.现给小球一垂直于细线的初速度 v0,使小球在水平面
上开始运动.若 v0 很小,则小球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所需时间
为
.
11.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可以得到物质表面原子排列的图象,从而可以研究物质的
构成规律,下面的照片是一些晶体材料表面的 STM 图象,通过观察、比较,可以看到
2004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
卷)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2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 60 分)
一、(40 分)选择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至少有一
个是正确的,把正确答案全选出来,并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写在题后的方括号内。
中科院-中科大2004试题及答案

中科院-中科大2004试题及答案第一篇:中科院-中科大2004试题及答案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试题名称:物理化学一、选择题(共50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1.如右图,在绝热盛水容器中,有一电阻丝,通以电流一段时间,若以电阻丝为体系,则上述过程的Q、W和体系的∆U值的符号为:(A)W=0,Q<0,∆U<0;(B)W<0,Q<0,∆U>0;(C)W=0,Q>0,∆U>0;(D)W<0,Q﹦0,∆U>0 2.1mol,373.15K, pψ下的水经下列两个不同过程达到373.15K, pψ下的水汽:(1)等温等压可逆蒸发;(2)向真空蒸发。
则(1)、(2)两个不同过程中功和热的关系为:(注:体系对外做功为负值)(A)W1Q2;(B)W1(C)W1=W2,Q1=Q2;(D)W1>W2,Q1(1)因为∆H=Qp,所以只有等压过程才有∆H;(2)因为∆H=Qp,所以Qp也具有状态函数的性质;(3)公式∆H=Qp 只适用于封闭体系;(4)对于封闭体系经历一个不作非体积功的等压过程,其热量Qp只取决于体系的始态和终态。
上述诸结论中正确的是:(A)(1)(4);(B)(3)(4);(C)(2)(3);(D)(1)(2)4.下列诸过程可应用公式:dU=(Cp-nR)dT进行计算的是:(A)实际气体等压可逆冷却;(B)恒容搅拌某液体以升高温度;(C)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膨胀;(D)量热弹中的燃烧过程 5.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下列过程:(1)对外作功,同时放热;(2)体积不变,而温度上升,并且是绝热过程、无非体积功;(3)恒压下绝热膨胀;(4)恒温下绝热膨胀;可能发生的是:(A)(1)(4);(B)(2)(3);(C)(3)(4);(D)(1)(2)6.某化学反应在恒压、绝热和只作体积功的条件下进行,体系的温度由T1升高到T2,则此过程的焓变 H:(A)小于零;(B)等于零;(C)大于零;(D)不能确定7.人在室内休息时,大约每天要吃0.2㎏的酐酪(摄取的能量约为4000kJ)。
2004年高考全国理综Ⅱ(物理部分逐题解析)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试题答案14、现有1200个氢原子被激发到量子数为4的能级上,若这些受激氢原子最后都回到基态,则在此过程中发出的光子总数是多少?假定处在量子数为n 的激发态的氢原子跃迁到各较低能级的原子数都是处在该激发态能级上的原子总数的11-n 。
A 、2200 B 、2000 C 、1200 D 、2400分析:由题意知量子数为4的能级上的氢原子分别向量子数为3、2、1的能级上跃迁的氢原子数占总氢原子数的三分之一,产生1200个光子;量子数为3的能级上的400个氢原子分别向量子数为2、1的能级上跃迁的氢原子数各占二分之一,产生400个光子;量子数为2的能级上的600个氢原子向基态跃迁产生600个光子。
所以此过程中发出的光子总数应该是1200+400+600=2200,选A 。
15、下面是四种与光有关的事实:①用光导纤维传播信号②用透明的标准样板和单色光检查平面的平整度③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④水面上的油膜呈现彩色其中,与光的干涉有关的是A 、①④B 、②④C 、①③D 、②③分析:光导纤维是利用光的全反射;用薄膜干涉检查平面的平整度;三棱镜对光色散;彩色油膜是薄膜干涉现象。
答案为B 。
16、一定量的气体吸收热量,体积膨胀并对外做功,则此过程的末态和初态相比,A 、气体内能一定增加B 、气体内能一定减小C 、气体内能一定不变D 、气体内能是增是减不能确定分析:由题意W ﹤0,Q ﹥0,所以△U =W +Q ,无法判断△U 的正负,D 正确。
17、如图,一简谐横波在x 轴上传播,轴上a 、b 两点相距12m 。
t =0时a 点为波峰,b 点为波谷;t =0.5s 时a 点为波谷,b 点为波峰。
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波一定沿x 轴正方向传播B 、波长可能是8mC 、周期可能是0.5sD 、波速一定是24m/s分析:ab 互为反相质元,则间距为λ)21(+n ,λ的可能值有24m 、8m 、4.8m 等;对a 质元0.5s 的振动时间可表示为T n )21(+,则T 的可能值有1s 、31s 等;0.5s 内a 点的振动(在波峰)有可能恰好传递到b 质点(在波峰),所以波速245.012==∆=t l v m/s 是可能的。
2004全国卷2理综物理部分word解析版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综全国卷Ⅱ(新课程)一、选择题 ( 本大题共 8 题, 共计 48 分)1、(6分) 14.本题中用大写字母代表原子核。
E经α衰变成为F,再经β衰变成为G,再经α衰变成为H。
上述系列衰变可记为下式: E F G H 另一系列衰变如下: P Q R S 已知P是F的同位素,则A.Q是G的同位素,R是H的同位素B.R是E的同位素,S是F的同位素C.R是G的同位素,S是H的同位素D.Q是E的同位素,R是F的同位素2、(6分) 15.如图所示,ad、bd、cd是竖直面内三根固定的光滑细杆,a、b、c、d位于同一圆周上,a点为圆周的最高点,d点为最低点。
每根杆上都套着一个小滑环(图中未画出),三个滑环分别从a、b、c处释放(初速为0),用t1、t2、t3依次表示各滑环到达d所用的时间,则A.t1<t2<t3B.t1>t2>t3C.t3>t1>t2D.t1=t2=t33、(6分) 16.若以μ表示水的摩尔质量,v表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摩尔体积,ρ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密度,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m、Δ分别表示每个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下面是四个关系式:①N A=②ρ=③m=④Δ=其中()A.①和②都是正确的B.①和③都是正确的C.③和④都是正确的D.①和④都是正确的4、(6分) 17.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图1是t=1s时的波形图,图2是波中某振动质元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振动图线(两图用同一时间起点),则图2可能是图1中哪个质元的振动图线A.x=0处的质元B.x=1 m处的质元C.x=2 m处的质元D.x=3 m处的质元5、(6分) 18.图中电阻R1、R2、R3的阻值相等,电池的内阻不计。
开关K接通后流过R2的电流是K接通前的A. B.C. D.h=6.6×10-34 J·s,光速c=3.0×108 m/s)A.2种B.3种C.4种D.5种7、(6分) 20.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体操运动员双手握住单杠吊在空中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B.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和下落过程中都处于失重状态C.举重运动员在举起杠铃后不动的那段时间内处于超重状态D.游泳运动员仰卧在水面静止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8、(6分) 21.发出白光的细线光源ab,长度为l0,竖直放置,上端a恰好在水面以下,如图。
2004年高考全国理综Ⅳ(物理部分逐题解析)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试题答案第Ⅰ卷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4. 在核反应方程式 kX Xe Sr n U ++−→−+1365490381023592中,A . X 是中子,9=kB . X 是中子,10=kC . X 是质子,9=kD . X 是质子,10=k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应用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对核反应的理解(守恒法)。
由92-(38+54)=0知X 的电荷数为0,应该是中子;因此k =(235+1)-(90+136)=10。
15. 如图所示,在x ≤0的区域内存在匀强磁场,磁场的方向垂直于xy 平面(纸面)向里。
具有一定电阻的矩形线框abcd 位于xy 平面内,线框的ab 边与y 轴重合。
令线框从t =0的时刻起由静止开始沿x 轴正方向做匀加速运动,则线框中的感应电流I (取逆时针方向的电流为正)随时间t 的变化图线I -t 图可能是下图中的哪一个?分析:图象法解题一是利用函数与图象的关系。
在题中只有cd 杆切割磁感线,由右手定则产生的感应电流为c →d ,回路中的电流为顺时针(负值),且 ()t RBLa R at BL R BLv R E I ====,即I -t 关系是正比关系,D 为准确的I -t 图象。
16.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某一状态开始,经过一系列变化后又回到开始的状态,用W 1表示外界对气体做的功,W 2表示气体对外界做的功,Q 1表示气体吸收的热量,Q 2表示气体放出的热量,则在整个过程中一定有A . Q 1-Q 2 = W 2-W 1B . Q 1 = Q 2C . W 1 = W 2D . Q 1 > Q 2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能量守恒的正确理解和应用,必须注意在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时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和条件(守恒法)。
由题知W 1为正功, W 2为负功;Q 1为正(吸收的热量),Q 2为负(放出的热量),故W =W 1-W 2,Q =Q 1-Q 2,由W +Q =△U 得(W 1-W 2)+(Q 1-Q 2)=0,即选项A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