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知识归纳总结
氮及其化合物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

氮及其化合物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有时间多做题绝对是好事,但是重要的不是题目做的多少,而是做过后你从这些题中收获了多少。
小偏整理了氮及其化合物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氮及其化合物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1、氮的氧化物:NO2和NON2+O2========高温或放电2NO,生成的一氧化氮很不稳定:2NO+O2==2NO2一氧化氮:无色气体,有毒,能与人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与CO中毒原理相同),不溶于水。
是空气中的污染物。
二氧化氮:红棕色气体(与溴蒸气颜色相同)、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易液化、易溶于水,并与水反应。
3NO2+H2O=2HNO3+NO,此反应中N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以上三个反应是“雷雨固氮”、“雷雨发庄稼”的反应。
2、硝酸(HNO3):(1)硝酸物理性质:纯硝酸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油状液体。
低沸点(83℃)、易挥发,在空气中遇水蒸气呈白雾状。
98%以上的硝酸叫“发烟硝酸”,常用浓硝酸的质量分数为69%。
(2)硝酸的化学性质:具有一般酸的通性,稀硝酸遇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浓硝酸遇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H+作用)后褪色(浓硝酸的强氧化性)。
用此实验可证明浓硝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强。
浓硝酸和稀硝酸都是强氧化剂,能氧化大多数金属,但不放出氢气,通常浓硝酸产生NO2,稀硝酸产生NO,如:①Cu+4HNO3(浓)=Cu(NO3)2+2NO2↑+2H2O②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反应①还原剂与氧化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2;反应②还原剂与氧化剂物质的量之比为3︰2。
常温下,Fe、Al遇浓H2SO4或浓HNO3发生钝化,(说成不反应是不妥的),加热时能发生反应:当溶液中有H+和NO3-时,相当于溶液中含HNO3,此时,因为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使得在酸性条件下NO3-与具有强还原性的离子如S2-、Fe2+、SO32-、I-、Br-(通常是这几种)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完整版高一化学氮及其化合物 知识归纳总结

【答案】B
【分析】
氮的固定是指将空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
【详解】
A.工业合成氨属于氮的固定,属于人工固氮,故A不选;
B.工业上将氨转化为硝酸和其他含氮化合物,属于含氮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与固氮无关,故选B;
C.NO、NO2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且二者都是引起光化学烟雾的大气污染物
D.NO、NO2都有毒,且NO是汽车尾气的有害成分之一
【答案】B
【详解】
A. NO2是红棕色气体,易溶于水,与水发生反应:3NO2+ H2O == 2HNO3+ NO,由于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因此NO2不是酸性氧化物,A正确;
C.铵盐都能与碱反应生成氨气,C项错误;
D.铵盐不都能与酸反应,例如硝酸铵不能与酸反应,D项错误;
答案选A。
3.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逐渐加入少量稀盐酸时,溶液的颜色变化应该是
A.颜色变浅B.变为红色C.没有改变D.变为黄色
【答案】D
【详解】
往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Fe2++NO3-+4H+═3Fe3++NO↑+2H2O,三价铁离子为棕黄色;
A.CO2B.N2C.SO2D.NH3
【答案】D
【详解】
A.浓硫酸不和二氧化碳反应,因此可以干燥,A不符合题意,A不选;
B.浓硫酸不和氮气反应,因此可以干燥,B不符合题意,B不选;
C.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不可以干燥室温下能和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气体例如硫化氢、碘化氢等,但二氧化硫和浓硫酸不能反应,故浓硫酸能干燥二氧化硫,C不选;
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教学总结

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教学总结一、氮的性质和用途1.氮的性质:氮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
在常温下,氮是一种稳定的元素,不易与其他元素反应。
2.氮的用途:(1)氮气广泛用于冷冻、保鲜和灭菌等工业应用。
(2)液态氮广泛用于冷冻、保存生物标本和实验室制备低温实验所需。
(3)氨气用作燃料和制冷剂,也是生产化肥和容器等的重要原材料。
(4)硝酸和亚硝酸广泛用于生产肥料和爆炸物等。
二、氮气的制备和应用1.氮气的制备方法:(1)通过空气的分馏法制取液态氧和氮。
(2)通过分子筛吸附法制取氮气。
2.氮气的应用:(1)气体保护焊接:使用氮气保护焊接区域,防止焊缝氧化和氮化。
(2)生产和保存药品:氮气可以防止药物氧化和分解。
(3)组织培养:在细胞培养中,氮气被用作组织培养的气体环境。
三、氨的性质、制备和应用1.氨的性质:氨是一种气味强烈的有毒气体,能与水形成氨水。
氨气密度较空气大,有腐蚀性。
2.氨的制备方法:(1)哈伦-斯奈德法:将甲醇和氨在高温下反应制取氨气。
(2)卡夫斯曼法:将氨煮沸,使其与空气中的水气反应制取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再与氢气反应制取氨气。
3.氨的应用:(1)制造化学品:氨用作制造尿素、硝酸、硫胺等重要的化工原料。
(2)制冷:氨蒸汽被广泛用于制冷机和空调系统中。
(3)氨合成:氨是生产氨肥的重要原料。
四、硝酸和亚硝酸1.硝酸的性质:硝酸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强氧化性和强腐蚀性。
2.硝酸的制备方法:(1)奥斯特瓦尔德氧化法:将氨和氧反应制取硝酸。
(2)热圈硝化法:将铵盐加热至高温,使其分解生成硝酸。
3.硝酸的应用:(1)制造肥料:硝酸是制造硝酸铵等氮肥的原料。
(2)炸药:硝酸是制造炸药的重要原料之一4.亚硝酸的性质、制备和应用:亚硝酸是一种无色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
亚硝酸可以通过硝酸还原亚硝酸盐而得到。
亚硝酸是制备硝酸铵和硝酸钠等化肥的重要中间体。
五、氮化物1.氮化物的性质:氮化物是一类化合物,它们是由氮和其他元素组成的大分子化合物。
氮及其化合物知识归纳总结

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氮气、氮的氧化物1、氮气: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
氮的分子结构:电子式_______ 结构式______________。
(1) 氧化性:N 2+3H 22NH 3,N 2+3Mg=Mg 3N 2其产物的双水解反应:(2)还原性:与O 2的化合(放电或高温条件下)NO O N 222放电+ 2、氮的固定将空气中游离的氮气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方法,统称为氮的固定。
氮的固定的三种途径:(1) 生物固氮:豆科植物根瘤菌将氮气转化为化合态氮(2) 自然固氮:打雷闪电时,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NO NO O N 222放电+ (3) 工业固氮:工业合成氨N 2+3H 22NH 33、氮氧化物种类 物理性质 稳定性 N 2O 笑气NO 无色气体,溶于水中等活泼NO 2红棕色色气体,易溶于水,有毒较活泼,易发生二聚反应N 2O 4 无色气体 较活泼,受热易分解 N 2O 无色气体较不活泼N 2O 3 (亚硝酸酸酐) 蓝色气体(—20°C )常温不易分解为NO 、NO 2N 2O 5(硝酸酸酐)无色固体 气态不稳定,常温易分解(1) NO 2与水反应:NOHNO O H NO +=+32223(2) NO 、NO 2的尾气吸收:OH NaNO NaOH NO NO O H NaNO NaNO NaOH NO 22222322222+=++++=+(3) NO 的检验:2222NO O NO =+ 现象无色气体和空气接触后变为红棕色。
(4) 两个计算所用的方程式: 4NO+3O 2+2H 2O=4HNO 34NO 2+O 2+ 2H 2O =4HNO 3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计算(1)NO 2或NO 2与N 2(非O 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时可依据:3NO 2+H 2O ✂2HNO 3+NO 利用气体体积变化差值进行汁算。
(2)NO 2与O 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时.由4 NO 2+O 2十2 H 2O ✂4HNO 3,可知,当体积比:=4:1,恰好完全反应V(NO 2):V(O 2) >4:1,NO 2过量,剩余气体为NO <4:1,O 2过量,剩余气体为O 2(3) NO 与O 2同时通如水中时.由4 NO +3O 2十2 H 2O ✂4HNO 3,可知,当体积比: =4:3,恰好完全反应 V(NO):V(O 2) >4:3,剩余气体为NO <4:3,剩余气体为O 2(4)NO 、NO 2、O 2三种混合气体通人水中,可先按(1)求出NO 2与H 2O 反应生成的NO 的体积,再加上原混合气体中的NO 的体积即为NO 的总体积,再按(3)方法进行计算。
高中化学氮及化合物知识梳理

高中化学氮及化合物知识梳理好嘞,今天我们来聊聊氮和它的化合物。
这可是个很有趣的话题,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氮就像一个隐形的朋友,虽然我们看不见,但它其实无处不在。
空气中大约有78%都是氮,听上去是不是有点神奇?想想看,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里面那么多氮,真的让人觉得挺神秘的。
就像生活中那些默默无闻的英雄一样,氮也是个大角色。
氮这个元素在化学里可是个重要人物。
它的原子符号是N,跟我们平常看到的很多东西都有关系。
比如说,氮气(N₂)就是氮的主要存在形式,基本上就是两个氮原子手拉手,组成了一个稳定的分子。
就像朋友间的默契,这种结合让它在空气中显得非常稳定,不容易反应。
所以说,氮气在化学反应中可不爱出风头,倒是其他的氮化合物就很活跃了。
说到氮的化合物,咱们得提到氨(NH₃)。
氨可不是什么高大上的东西,其实它就是一种气体,闻起来有点刺鼻,像是大葱的味道。
大家可能知道,氨水就是氨溶于水,常被用来清洁家里的油污。
想想看,家里厨房的油腻腻,碰上氨水,那可真是“水到渠成”,一擦就净。
但要小心哦,氨的气味可不是开玩笑的,弄不好会让你眼泪汪汪。
再往下说说硝酸(HNO₃),这可是个强力的酸。
很多人一听到酸,就觉得“哎呀,不好惹”,其实这也是有道理的。
硝酸常用于化肥和炸药的制造,虽然听上去很牛,但在实验室里可得小心使用哦。
想象一下,硝酸就像个有点脾气的孩子,一不小心就会惹麻烦。
还有个重要的化合物叫做硝酸盐,像硝酸钠(NaNO₃)和硝酸钾(KNO₃)。
这些小家伙在农业上可大有作为,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师”。
缺了它们,植物就跟没吃饱饭似的,长得慢,结果也少。
想想看,农民伯伯为了种出更好的庄稼,得费多少心思呀,真的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再来聊聊氮氧化物。
这些化合物可就复杂多了,像一位变幻莫测的魔术师。
二氧化氮(NO₂)是一种棕红色气体,它可不是随便好惹的,和水反应会产生酸雨。
大家可能听说过“雨露均沾”,可这酸雨可就没那么温柔,来得猛,损害可大了。
氮及其化合物笔记

氮及其化合物笔记氮及其化合物是化学中的重要内容,以下是关于氮及其化合物的笔记。
一、氮气的性质和用途1. 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氮气的密度接近于空气。
2.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通常情况下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但在高温、放电或催化剂存在下,氮气可以与氢气反应生成氨气。
3. 氮气的用途广泛,例如用于制造硝酸、化肥、合成氨等。
二、氮的氧化物1.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是氮的常见氧化物。
一氧化氮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二氧化氮是一种红棕色的有毒气体。
2.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性质:一氧化氮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也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3. 氮氧化物的来源:主要来自汽车尾气和燃煤过程。
4. 氮氧化物的危害: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例如引起酸雨、光化学烟雾等。
三、含氮化合物1. 硝酸:硝酸是一种强酸,可用于制造硝酸盐、肥料、染料等。
硝酸也是一种重要的实验室试剂,可用于分解有机物和制备其他含氮化合物。
2. 氨气: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
氨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制造尿素、硫酸铵等肥料,也可用于制造塑料、染料等。
3. 铵盐和硝酸盐:铵盐和硝酸盐是含氮的常见化合物,可用于制造肥料、药物等。
例如,硝酸铵是一种常见的铵盐,可用于制造炸药和肥料。
4. 尿素:尿素是含氮有机物中的一种,可用于制造塑料、染料等。
尿素也是一种常用的农业肥料,其含氮量较高,适用于各种土壤和作物。
5. 硝基化合物:硝基化合物是一类含有一个或多个硝基的有机化合物,主要用于制造炸药、染料、农药等。
硝基化合物的稳定性较差,容易爆炸或发生其他化学反应。
以上是对氮及其化合物的简要笔记,对于更深入的学习和研究,还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人教高一化学氮及其化合物 知识归纳总结

人教高一化学氮及其化合物 知识归纳总结一、选择题1.随着我国汽车年销量的大幅增加,环境受到了很大的污染。
汽车尾气处理装置中,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与解吸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O 和O 2必须在催化剂表面才能反应B .总反应中NO 为氧化剂,N 2为氧化产物C .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成分包括CO 、NO 和N 2D .图中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2222NO+O +4CO 4CO +N 催化剂【答案】D 【详解】A .NO 与O 2在常温下就可以发生反应,A 项错误;B .反应中NO 、O 2均为氧化剂,CO 为还原剂,N 2为还原产物,B 项错误;C .N 2不是污染成分,C 项错误;D .由图看出图中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2222NO+O +4CO 4CO +N 催化剂,D 正确;故选D 。
2.有一充有10mL NO 和NO 2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充分反应后,仍有6mL 无色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NO 和NO 2体积比为( ) A .1∶4 B .2∶3C .1∶3D .4∶1【答案】B 【详解】设NO 的体积为amL ,则NO 2的体积为(10-a)mL ,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发生3NO 2+H 2O=2HNO 3+NO ,根据反应方程式,生成NO 的体积为10a3-mL ,充分反应后,6mL 气体为NO ,因此有a +10a3-=6,解得a=4,NO 和NO 2的体积比为4mL :(10-4)mL=4:6=2:3,答案选B 。
3.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不一致的是①中的物质②中的物质预测①中现象A淀粉碘化钾溶液浓硝酸无明显现象B酚酞溶液浓盐酸无明显现象C氯化铝溶液浓氨水有白色沉淀D湿润红纸条饱和氯水红纸条褪色A.A B.B C.C D.D【答案】A【详解】A.硝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硝酸进入淀粉KI溶液,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将KI氧化为I2,I2遇淀粉变蓝色,故A错误;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HCl进入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不变色,故B 正确;C.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溶于氯化铝溶液,一水合氨与氯化铝反应生成氢氧化铝白色沉淀,故C正确;D.饱和氯水挥发出氯气,氯气与湿润红纸条接触,氯气水反应生成HClO,HClO具有漂白性,使湿润红纸条褪色,故D正确;故答案为A。
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氮及其化合物是化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类物质,其存在于自然界中并为人类的生活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总结氮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包括氮的化学性质、氮的化合物类型、氮的利用和氮的环境保护等方面。
一、氮的化学性质氮是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其化学性质非常重要。
氮的化学式为N2,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
氮分子由两个氮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其化学性质稳定,不易被化学反应氧化或破坏。
氮的化学性质包括:1. 化学键:氮分子由两个氮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共价键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被化学反应氧化或破坏。
2. 物理性质:氮分子无色、无味、无臭,不易被光照或加热分解,因此氮在常温常压下是一个稳定的分子。
3. 化学反应:氮分子可以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包括与碳、氢、氧、硫等元素反应生成相应的化合物。
二、氮的化合物类型氮的化合物类型很多,其中一些重要的化合物包括:1. 氨(NH3):氨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氮的常见化合物之一。
氨的化学式为NH3,可以与水、碱金属反应。
2. 硝酸(HNO3):硝酸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氮的常见化合物之一。
硝酸可以与酸反应,也可以与碱金属反应。
3. 硝酸铵(NH4NO3):硝酸铵是一种固态的肥料,由氨和水混合而成。
硝酸铵可以储存和使用,但需要注意安全。
4. 尿素(C2H5NH2):尿素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氮的常见化合物之一。
尿素可以用于生产肥料、合成橡胶、塑料等。
三、氮的利用氮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营养元素。
氮的利用包括农业、工业和能源等领域。
1. 农业:氮素肥料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肥料,主要用于支持植物的生长。
氮的利用包括氮素肥料的使用、追肥和营养循环等。
2. 工业:氮的利用包括氨化、硝酸化、硝化等过程,这些过程可以生产各种氮的化合物,如氨、硝酸、硝酸铵等。
3. 能源:氮的利用还涉及一些能源领域,如天然气化工、氨化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选D。
12.宇宙飞船的运载火箭的推进器引燃后发生剧烈反应,产生大量高温气体,从火箭尾部喷出。引燃后的高温气体成分有CO2、H2O、N2、NO等,这些气体均无色,但在卫星发射现场看到火箭喷射出大量的红烟,产生红烟的原因是( )
B.试管内气体无色,是NO
C.试管内气体无色,是O2
D.试管内液面高度不变
【答案】B
【详解】
试管内装有12mLNO,然后间歇而缓慢地通入8mL氧气,依据反应定量关系分析,当一氧化氮和氧气恰好反应生成硝酸发生的反应为:4NO+3O2+2H2O=4HNO3,结合一氧化氮和氧气按照4:3全部溶于水,试管内装有12mL NO,然后间歇而缓慢地通入8mLO2,反应后剩余一氧化氮12ml-8×4/3mL=4/3mL。
A.生成的沉淀中既有BaSO4、又有BaSO3,且n(BaSO4):n(BaSO3)约为1:1
B.生成的沉淀中既有BaSO4、又有BaSO3,且n(BaSO4):n(BaSO3)约为1:2
C.生成的沉淀中既有BaSO4、又有BaSO3,且n(BaSO4):n(BaSO3)约为1:3
D.从溶液中逸出的气体只有N2,最后留下溶液中溶质只有较多的NH4Cl
故选D。
2.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不一致的是
①中的物质
②中的物质
预测①中现象
A
淀粉碘化钾溶液
浓硝酸
无明显现象
B
酚酞溶液
浓盐酸
无明显现象
C
氯化铝溶液
浓氨水
有白色沉淀
D
湿润红纸条
饱和氯水
红纸条褪色
A.AB.BC.CD.D
【答案】A
【详解】
A.硝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硝酸进入淀粉KI溶液,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将KI氧化为I2,I2遇淀粉变蓝色,故A错误;
A.高温下N2遇空气生成NO2
B.NO遇空气反应生成NO2
C.CO2与NO反应生成NO2
D.NO与H2O反应生成NO2
【答案】B
【详解】
A.氮气为空气的主要组成气体,性质稳定,高温下N2遇空气不会直接生成NO2,故A错误;
B.一氧化氮极易被氧气氧化,NO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2NO+O2=2NO2,生成红棕色的NO2,所以B选项正确;
4.如图是产生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该装置适合于()
A.用浓硝酸和Cu制取NO2
B.用H2O2溶液和MnO2制取O2
C.用浓盐酸和MnO2制取Cl2
D.用NH4Cl溶液和Ca(OH)2制取NH3
【答案】B
【详解】
A.二氧化氮会与水发生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A不合适;
B.分液漏斗中盛放双氧水,圆底烧瓶中为二氧化锰,二氧化锰可以催化双氧水分解产生氧气,氧气难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故B合适;
10.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现象和结论正确的是()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先滴加 ,再滴加 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有
B
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加 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有
C
用洁净铁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火焰呈黄色
溶液中有 ,不确定有无
D
加稀 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试纸不变蓝
故答案选:C。
9.有一充有10mL NO和NO2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充分反应后,仍有6mL无色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NO和NO2体积比为( )
A.1∶4B.2∶3C.1∶3D.4∶1
【答案】B
【详解】
设NO的体积为amL,则NO2的体积为(10-a)mL,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发生3NO2+H2O=2HNO3+NO,根据反应方程式,生成NO的体积为 mL,充分反应后,6mL气体为NO,因此有a+ =6,解得a=4,NO和NO2的体积比为4mL:(10-4)mL=4:6=2:3,答案选B。
C.铜和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物质的量为0.1×2mol=0.2mol,故C错误;
D. 2.24L氮氧化物的物质的量为0.1 mol,令NO的物质的量为x,则NO2的物质的量为0.1mol-x,根据得失电子数目守恒,即3x+(0.1mol-x)=0.2 mol,解得x=0.05mol,因此NO2体积为0.05 mol×22.4L/ mol =1.12L,故D正确;
原溶液中无
A.AB.BC.CD.D
【答案】C
【详解】
A.白色沉淀可能为AgCl,则原溶液中不一定有SO42-,故A错误;
B.白色沉淀可能为硫酸银,则原溶液中不一定有Cl-,故B错误;
C.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观察K的焰色反应需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则原溶液中有Na+,不确定有无K+,故C正确;
D.滴加稀NaOH溶液,可能生成一水合氨,则原溶液中可能含NH4+,故D错误;
B.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时,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含Cl-
C.用铂丝蘸取某溶液在酒精灯上灼烧时,火焰呈黄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Na+
D.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再加足量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存SO
【答案】C
【详解】
A.某溶液与NaOH溶液共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可说明原溶液中存在 ,故A错误;
故答案为A。
3.对于硫酸和硝酸的比较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可以用铝、铁的容器盛装B.稀硫酸和稀硝酸都具有氧化性
C.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脱水性D.硫酸和硝酸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答案】C
【详解】
A.铝、铁与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发生的钝化,因此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可以用铝、铁的容器盛装,故A正确;
高一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知识归纳总结
一、选择题
1.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A.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溶液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则该溶液中不含K+
B.向无色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C.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D.向待测液中加入烧碱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待测液中一定有
故答案为C。
11.近年来在中国汽车的销量大幅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空气污染。汽车尾气处理装置中,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与解吸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成分包括CO、NO和N2
B.反应中NO为氧化剂,N2为氧化产物
C.NO和O2必须在催化剂表面才能反应
D.催化转化总反应为
A.参加反应的硝酸是0.4molB.消耗氧气的体积为1.68 L
C.此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为0.3 molD.混合气体中含NO21.12 L
【答案】D
【详解】
A.沉淀达到最大,溶液中溶质为NaNO3,故产物中的氮元素为硝酸钠和氮氧化物,2.24L氮氧化物的物质的量为0.1 mol,根据N元素守恒,参加反应硝酸的物质的量为n(NaNO3)+n(NOx)=50×10-3L×4mol/L+0.1mol =0.3mol,故A错误;
答案选D。
7.硝酸钾是一种无氯氮钾复合肥,宜在种植水果、蔬菜、花卉时使用。关于KNO3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从其阳离子看,属于钾盐B.从其阴离子看,属于硝酸盐
C.它属于纯净物中的无机化合物D.因为含有氧元素,故它属于氧化物
【答案】D
【详解】
A.硝酸钾含有的阳离子为钾离子,则硝酸钾属于钾盐,故A正确;
D.氯气极易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和水,其尾气吸收装置中应盛有氢氧化钠溶液,而不是饱和氯化钠溶液,故D错误;
答案选C。
14.(NH4)2SO4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4(NH4)2SO4=N2↑+6 NH3↑+3SO2↑+SO3↑+7H2O,将反应后的气体通入一定量的BaCl2溶液中,发现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还有部分气体从溶液中逸出,检验发现从溶液中逸出的气体无色、无味,溶液中氯化钡恰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A
【详解】
(NH4)2SO4分解的方程式为4(NH4)2SO4=N2↑+6 NH3↑+3SO2↑+SO3↑+7H2O,设分解了4mol(NH4)2SO4,则分解生成的N2、NH3、SO2、SO3物质的量依次为1mol、6mol、3mol、1mol,分解产生的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发生反应2NH3+SO3+H2O=(NH4)2SO4、(NH4)2SO4+BaCl2=BaSO4↓+2NH4Cl,此过程中消耗1molSO3、2molNH3、生成1molBaSO4沉淀;还剩余4molNH3,最终从溶液中逸出的气体无色、无味,溶液中氯化钡恰好完全反应,说明3molSO2全部反应,则发生的反应为4NH3+3SO2+3H2O=(NH4)2SO3+2NH4HSO3、(NH4)2SO3+BaCl2=BaSO3↓+2NH4Cl,此过程将4molNH3、3molSO2全部消耗,生成1molBaSO3沉淀;根据上述分析,生成的沉淀中既有BaSO4、又有BaSO3,且n(BaSO4):n(BaSO3)约为1:1,从溶液中逸出的气体只有N2,最后留下的溶液中有较多的NH4Cl和NH4HSO3,故答案为A。
B.硝酸钾含有的阴离子为硝酸根离子,则硝酸钾属于硝酸盐,故B正确;
C.硝酸钾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盐,是纯净的无机化合物,故C正确;
D.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并且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纯净物,硝酸钾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盐,不属于氧化物,故D错误;
故选D。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